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石排冲矿区钾长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石排冲矿区钾长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石排冲矿区钾长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石排冲矿区钾长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石排冲矿区钾长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信息表矿山企业√以上情况请选择一种并打“√”编制单位审查申请我公司己按要求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保证方案中所引数据的真实性,同意按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对文本进行相应处理后进行公示,承联系人:联系电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矿山企业概况方案编制单位-续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00000000积0000000000000算书宇帝书宇帝钱小鄂专家意见及修改说明:报告中的划分标准;评估规范的表适合于“建设用24、51页关于矿山开采可能引发坡面泥石流的条件,把沟道泥石流的条件给较丰富外)不考虑坡面泥石流。*--目前,坡面泥石流尚无规范给出的判别条修改说明:已按专家意见,将排土场治理工程设计计入主体工程,见0.5m后的表土再进行植物种植,见报告露天采场复垦工程设计及边坡复绿工程陈书荣专家意见及修改说明::(:(15618-2018)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6、P84页,5.2.2.2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依据(1)《农用地分等规程》:(;(7、P88页,“……《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修改说明:已补充说明“全矿区土地复垦面积合计384.3952hm2,复垦率9、P92页,耕地、林地等都要进行表土剥离。而且在土地复垦工程设计要修改说明:已修改为“9)复垦耕地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12、P191页,增加土地复垦资金安排表,根据复垦预算和工作安排资金并施办法》第十七条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与损毁土地所在地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韦宇帝专家意见及修改说明: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义务的落实;保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任),),修改说明:已补充插入可能受采矿活动影响的敏感点分布图,见P50图水环境质量受到影响。(2)矿区内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要进行集中堆放,及时理后的效果图,见附件14;文本中插图中的区域构造图补充说明出处;区域地22.其他问题:补充对矿区原探矿工程现状说明,并对应修改地灾现状评估黎宁专家意见及修改说明:目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严重的判定依据是矿区破坏面积大,达石浸出液检测值低于危险废物的鉴别系列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准;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修改说明:已修改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围水环境质量受到影响。2)矿区内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要进行集中堆放,及谭光云专家意见及修改说明:3.工程量计算存在错误,应核对。如P92复垦为有林地区域种植松树I 2 5 5 5 25 26 41 42 47 49 49 51 60 73 73 74 93 93 93 103 141 196 200 200 201 203 203 204 205 2061任务由来:根据广西区国土资源厅印发关于《广西矿山地质的矿山全部实行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度。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石排冲矿区钾长石矿属采矿权新建登记项证及办理相关手续,依据上述的有关规定,广西贺州市华帝矿业德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担《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石排冲矿区钾长保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义务的落实;保证矿山地务、措施、计划和资金落到实处;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施该矿山为首次编写《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石排冲矿区钾长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1.2.1与土地复垦的衔接1.2.2与环境恢复治理的衔接1.2.3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制图表、编写报告。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现状调查以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为主,调查范围包括采矿权范围和采矿活动可能影响的范围。收集资料共11套,野外调查面积约2围及周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以及未来采矿活动可能影响的范围内现状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土地利用类型和采矿活动损毁情况,并拍摄了相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份1份1份1份1份1份1份1份1份1份1km2km个5点张3方案编制过程中,走访了矿区附近的村屯的当地群众,了解矿山过去开采对周边地质环境和土地的影响或损毁情况,同时就方案编制内容与土地权属人及当地国土部门相1.3.1法律法规1.3.2部门规章1.3.3政策性文件4文地质详查报告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5地复垦方案编制和审查要求的通知》(桂自然资办〔2011.3.4技术标准与规范1.3.5其他相关资料6该矿为新设立矿山,目前正在办理申请采矿许可证的相关手续。根据《广西贺州市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工作并根据矿山实际情况进行修编上报。72.1.1矿山简介厅管理系统查询,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实地调查,矿区划定范围不占用农田,矿权矿界清2;8表2-1-1块段号XYXY块段标拐点坐7.993Km2的范围基本都在矿体资源储量估算由于矿体的边界不规村庄与基本农致较多坐标拐本区域包含了村庄压覆的矿体及无需要扣后剩余的面积;12345678积9覆扣除9块段号XYXY积块段号XYXY覆扣除二块段标覆扣除三块段标块段号XYXYa四块段标体2.1.2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本矿区属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规划允许开采区范围,为新建矿山,目前矿山没有其他矿山设置,也无乱挖乱采矿现象,不存在矿权纠纷问题。根据现场调查,矿区2.1.3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原矿量***万吨,探明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万吨,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原矿量地质勘探工作根据预可行性研究确定了经济合理行了资源/储量分割。其中,全矿区保有剥采比<3.0钾长石原矿资源/储量为(121b+122b+333)***万吨,其中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原矿量***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原矿量***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原矿量***万吨。全矿区保有剥采比≥3.0钾长石原矿资源/储量为(2S21+2S22+333)***全区保有剥采比<3.0钾长石矿资源/储量为(121b+122b+333)原矿量***万吨,其两部分;Ⅰ号矿体北部划为区域一,扣除村庄等无法利用区域;Ⅰ号矿体南部与Ⅳ号矿体北部合并划为区域二,扣除不可利用区域;根据贺州市自然资源局意见,Ⅳ号矿体南部及原划定块段二(Ⅱ号矿体)、块段三(Ⅲ号矿体)、块段四(Ⅵ号矿体)暂不开发利用。故本矿区不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为Ⅱ号矿体、Ⅲ号矿体、Ⅳ号矿体南部、Ⅵ号设计开采范围为拟申请采矿权矿区范围内、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内+444.20m~本矿为山坡露天矿,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及矿山现状,设计采用台阶式开采,在各水由于矿山生产服务年限较长,根据矿区保有的矿石资源量分布情况及矿体特征,本方案拟对《开发利用方案》划定的开采范围进行分区、分期开采,采完一个分区再转到下一个分区,同时对已开采完毕的分区开展治理、复垦工作,从而避免大规模产生矿山表2-1-4矿山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每个采区首采工作面分别布置在各采区五个山标高,基建期先对首采平台以上,覆盖层进行剥离,形成初始工作面后,由上而下分台后进行,先剥离最前面的采掘带,每个采掘带上的剥离顺序是自前而后,即从采掘带最垂直矿体顶板等高线推进。在同一开采范围区内从上而下分台阶开采,直到矿区最终境设计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覆盖层和夹石直接用液压挖掘机挖掘,装入自矿山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首采分别布置在矿区五个山头面,首采平台分以上,覆盖层进行剥离,形成初始工作面后,由上而下分台阶顺序开采。剥离应超前采掘带,每个采掘带上的剥离顺序是自前而后,即从采掘带最外侧开始,逐步往里推进,山道路设计等级为Ⅲ级,矿段内的主运矿道路路面设计为双车道,路面宽10.0m,道路汽车运输公路等级为三级,双路面宽度10.0m,泥结碎石路面,支线联络道路设计设计最终产品方案为+5mm净矿及细粒级尾砂,开采出来的原矿直接给入建于采场项目筛分厂年处理原矿***万吨,产生尾矿为原矿筛分后的细粒级尾砂,产率为2.1.3.8采矿方法、境界剥采比及采场设计采用挖掘机采装、自卸汽车运输的台阶式采矿工艺。本设计确定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开采,矿石采用液压挖掘机直接挖掘,装入自卸车运往筛分厂。覆盖层剥离生产及辅助设施布置:工业场地(筛分厂等)布置在Ⅰ号矿体南部,详见开拓系统围墙及大门等建构筑物。动力电及照明电则由矿区附近区电网的变电所接入,经由矿山道路至首采工作面,其余各工作台阶可修建支线道路连接。矿山道路设计等级为Ⅲ级,表2-1-2矿山开采排入排土场的固体废弃物为矿体覆盖层,由花岗岩风化壳的坡残积层和全),地政策,矿山业主拟借鉴同类矿山经验,将采矿剥离的全风化层经筛分厂筛分后作为山砂对外出售,以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土地资源造成损毁,同时优化资源利用率。根场场容见下表2-1-3,各排土场范围与其的复垦责任范围一致,范围拐点坐标详见表表2-1-38由于矿山生产服务年限较长,根据矿体的分布特征及矿区保有的矿石资源量,本方案拟对《开发利用方案》划定的开采范围进行分区、分期开采,采完一个分区再转到下一个分区,同时对已开采完毕的分区开展治理、复垦工作,从而避免大规模产生矿山地求,同时还可以降低渣土的堆叠高度,避免堆叠过高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环境问题。由各采区及排土场的分布位置详见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损毁预测评估图,各分区及排表2-1-4号排土场渣土总体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压实堆放,每层内从尾部开始堆放,逐步向挡墙方向推进,废渣堆放时略夯压整形,堆放边坡角不超过35°,顶部应保持斜面以有利本工程项目排水主要是生活废水排放,生活废水无有毒有害物质,经化粪池处理或设计的露天采场主要为山坡露天矿,且大部分赋存在当地潜水位以上,有利于水体自然排泄。因此山坡露天矿防排水设施主要为在开采境界外设截水沟,防止境界外水体流入露天采场内;在采场内设导水沟,采场最低处设沉淀池,雨水经沉淀后自然外排到2.1.3.12主要配套设备、从业人1台22套83台34台55台16辆7台28台19台2台1台51324344252672892252.2.1地理位置2.2.2地形地貌贺州市八步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湘、粤、桂三省区的结合部,评估区所在区域属中低山侵蚀剥蚀地貌,地形较陡峭,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山体总体走向为南东向,区域最高岭为矿区东面的笔架山主峰,地最低标高235m,地形相对高差243m,地形坡度一般为15~45°,山坡的中、上部地2.2.3气象、水文矿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气温垂直差异大,稳定的时空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春暖雨绵,夏署酷热,秋明气爽,冬少冰霜。每年5~10月份气温较高,全年平均气温19.9℃,夏季平均气温达26.7℃,全年最高气温为39.5℃,最低气温-3.5℃。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58.0mm,年降雨量集中于每年3~107天之间,降雨量≥100mm的大暴雨天数年平均为0.5~1天,历年日最大降水量达矿区所属区域内沟溪发育,地表水较丰富,地表溪沟呈树枝状分布,区域上主要水系为矿区东侧的里松河,矿区内主要水系为自北西向南东径流的三条支流,分别为和平主要支流有黄泥冲、江华水和老山冲。里松河干流已建水利水电工程有路花三级电站拦在项目评价区范围内没有饮用功能。里松河平均河宽4m,平均河深0.4m,平均流速矿区内径流:主要为和平冲、香腾冲、油麻冲,三个支流自南向北近于平行展布,矿区的侵蚀基准面为和平寨南侧岭墩脚东面的里松河河水位,侵蚀基准面标高为+216.00m,矿区设计最低开采标高为+229.42m,处于当地侵蚀基准面2.2.4土壤、植被土质地壤土至轻粘,沙粘相混。土体中常带石英颗粒及云母片。山坡表面土层厚一般动的影响,目前只残存于少量地方,大部分地方是常绿阔叶林遭破坏后形成的灌草丛和人工、半天然植被。本矿区原生的常绿阔叶林已基本消失,现主要为人工植被与半天然政村范围内,周边分布有土平、大平、高岐、油麻冲、唐贡、鲤鱼冲、香腾冲、半冲、2温泉鸭、豪猪、竹鼠等名特优产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品牌。矿产资源丰的核燃料生产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自然风光秀丽,有著名的培才温泉、斧头山风光、新华深潭大桶、斧头山天堂顶等,是休闲旅游的理想境地、摄影家的天堂。文化底蕴深厚,在里松境内出土的战国中期的青铜礼乐器─甬钟,目前珍藏在市博物馆,具有较高竹笋种植、鱼类和生猪养殖等。据近三年政府工作报告,全镇农业总2.4.1地层岩性1h2x层分布较广,主要位于矿区东部和南部,出露较全;南华系由轻微变质的浅海相碎屑岩组成;震旦系和寒武系为一套广海相碎屑岩、浊积岩及硅质岩组成;泥盆系以滨海-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灰、灰绿色中-薄层泥岩、粉砂岩,底部以一层厚0.1~10m不等的泥岩屑砂岩、杂砂岩夹灰、灰绿、灰黑色中-厚层泥岩、粉砂岩和硅质岩。底部以薄层硅灰绿色中-薄层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中-厚层细粒杂砂岩。与下伏地层正园岭中厚层粉砂岩和灰绿色中厚层状不等粒杂砂岩或岩屑长石砂岩,偶夹有深灰-黑色中薄4、寒武系黄洞口组(∈h主要为黄绿、浅绿-灰绿色及灰-青灰色、暗灰色-灰黑色中厚层细粒杂砂岩及部分长石岩屑砂岩夹浅灰、灰-灰绿色、黄绿色及深灰色、暗灰色中薄层、薄层泥岩,局部为灰色及浅灰色、深灰色薄-中层泥岩夹灰绿色、灰色中层、中厚层夹薄层细粒杂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其砂、泥岩多组成不等厚互层韵律。下部偶见青灰色中层细粒长石石英杂砂岩及不等粒-中粗粒杂砂岩或长石岩屑砂岩,局部夹灰色-灰绿色中薄层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未见顶。底部多为一大套厚度较大的灰绿色-灰黑色和灰-暗灰色中厚层状及块状细粒杂砂岩,偶见青灰、深灰色中厚层中细粒主,上部夹薄层状及结核状黑色燧石,中部夹紫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粉砂岩,下评估区属姑婆山复式岩体中里松岩体的一部分,除地表不规则分布的第四系之外,基本无其它沉积地层出露,第四系由冲洪积层、冲积层组成,冲、洪积物由砂砾石、粉(1)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i)第四系(Qal-pi)冲洪积层,多分布于矿区内山间的低洼地带及小山土坡地带,主要呈北西向出露,横贯矿区中部,类似呈三组共轭平行状切割矿区,沉积物以粉土、粉质部矿区外围出露,矿区范围内基本无分布。主要为砂砾层、粉质粘土层,沉积物以砂、泥质物质为主,厚一般为1~6.3m,最厚可达10m。表层一般为灰黄色、灰色粉质粘土,矿区全为岩浆岩分布,主要出露晚侏罗世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岩石类型为富钾晚侏罗世第一次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J3γH1)分布全矿区,岩性为中—粗粒斑状风化壳划分为坡残积层、全风化层、强风化层、中等风化层和微风化层。由表及深各分不等,其厚度受地形起伏及风化程度影响。矿区西侧地势高地带风化程度低,风化壳厚度相对薄,东侧地势平缓,风化壳厚度大;风化程度越强,花岗岩风化越完全则完整性体主要分布在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强风化层,由松散斑晶组成,原岩结构清楚,岩石性质)底部出露2.4.2地质构造与地震等级由于区域上以岩浆岩为主,褶皱构造不甚发育;断裂构造较发育,北北东向、北西石强烈破碎、硅化,局部黄铁矿化、铅锌矿化,两侧岩石均不同程度地破碎、硅化,并断裂基本情况叙述如下:博白-梧州断裂(图上编号30):位于博白凹陷西北边界。大致史地震震级M<6级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全由于矿区覆盖层范围广、花岗岩风化壳厚,基岩出露零星,断裂构造的围岩及蚀变矿区内主要发育主要为北西向及北东向构造,次为南北向及东西向构造。其中北西向构F1313°,产状36~68°∠58~85°。围岩为花岗岩,脉侧见风化后硅化、褐铁矿化现象。F2硅化断裂破碎带:分布在矿区北部花岗岩体中,走向长度大于300m,脉厚0.3~0.5m,总体走向120°~128°,产状30°~38°∠75°,脉侧见风化后硅化、褐铁矿化评估区构造稳定性分级为稳定。根据《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规范》2.4.3岩溶发育特征2.4.4水文地质条件单元的地下水、地表表统一汇集里松河于区域南面流出区域外,最终汇入贺江。区域的地表水分水岭和地下水分水岭一致,单元内地下水迳流的总体方向为自北向南,矿区内的地下水迳流总体方向为由北西向里松河迳流,而在矿区内地下水的迳流方向则无统一根据矿区所区域的地层岩性、地下水赋存条件,将区域及附近的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四种类型: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隙水、碳酸盐岩类溶洞裂隙水、花岗岩主要分布于里松河谷及较大冲沟中,其次于矿区地表浅部亦由零星分布。含水岩组的岩性由第四系冲洪积及残坡积的含砾砂粘土、含砾砂粉质粘土、粉砂、中砂、砾砂等1h2x石炭系下统(C1)的石英砂岩、泥岩、长石石英砂岩该地下水是矿区所在水文地质单元的主要含水层,分布于单元大部,其含水岩组的钾长花岗岩等组成。岩体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含网状裂隙水,透水性中等,富水2.4.4.1.3区域地下水补给、径区内地下水总体的流向为自单元的北面向南面迳流,于岭墩脚附近流出区外;在区内则根据矿区的岩性、地质构造及富水性特征等,将矿区含(隔)水层分为松散岩类孔主要为花岗岩风化壳顶部的坡残积层及第四系冲洪积层,坡残积层主要分布于地势较高的山坡、中低山及丘体上,第四系冲洪积层主要分布于较大冲沟中。该层结构较松散,孔隙发育,属于孔隙含水层,在地势较高的山坡及丘体上由于透水性好,含水少,富水性弱。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垂直渗入补给,在山脚部份并有风化带网状裂隙水侧向迳流补给。沿山坡迳流下滲或泄入冲沟汇成小溪,含水量随季节变化,雨季该地下水是矿区主要含水层,分布于矿区大部,其含水岩组为侏罗纪(J3γH1)中粗粒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风化壳,岩体风化强烈,根据其风化程度,由上至下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和微风化花岗岩四组岩层。其中,全风化层、强风化层、中等本矿区钾长石矿主要赋存在强风化花岗岩层中,拟开发利用的矿床多位于山坡和缓丘上,地势相对较高,地下水通常于强风化层沿地下水径流方向排泄,少部分沿裂隙下渗至中等风化层,部分下渗至中等风化层的地下水继续向低洼处径流,极少部分地下水沿裂隙继续下渗至微风化花岗岩,沿裂隙下渗及排泄,因此该层含水性一般较弱,仅雨季持续多雨期间短时含水,旱季一般不含水或者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对开采矿坑涌水影响较小。区内施工的勘查钻孔也证明了拟开发利用的该层矿床基本不含水,在前期矿区详查过程中,共施工了114个地质勘查钻孔,其中112个钻孔未见涌水,见矿孔中仅于地下水位标高以下的矿体被村庄压覆,不可开采,自然资源厅批复划定的矿区范围已其次是接受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地下水总体径流方向是由北西向南东的里松河谷地,在局部区域的流向则是由山脊向山谷沿斜坡地带径流,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山坡下部或坡脚以渗流或下降泉的形式向地表排泄。属就地补给就地排泄迳流途径短的地下水补迳排形式。由于矿区地下水迳流途径短,补给来源有限,本区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类型属气象影综上所述,采场拟开发利用的矿体均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差,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小,矿体开采最低标高(+229.42m)位于地下水潜水面标高(+216.00m)以上,矿区采场入口比周边地势高,采场积水可自然外排,矿区地形坡度一般为15~45°,雨季地表径流可自行排泄,不利于地表降水长时间入渗,但其对采矿工作面有一定的影响,采矿过程无涌水现象,采矿活动不易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矿山开采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小,矿床开采受地下水2.4.5工程地质特征止角、天然坡角)为αd=16°~25°,宜取20°;水下自然安息角(休止角、天然坡角)为型划分为散体状~碎裂状较软全—强风化花岗岩岩组、碎裂状较坚硬中等风化花岗岩岩组、块状坚硬微风化—未风化花岗岩岩组,三者为过渡渐变关系,水平方向上不易划分a.散体状~碎裂状较软全—强风化花岗岩岩组,全风化层为矿体顶板,原岩残留结构较清楚,散体结构,大部分被坡残积层覆盖,局部直接出露地表。强风化层为本矿区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碎块较坚硬,用镐可挖,强度低,承载力右,稳固性好。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弱,属坚固岩石,虽然部分岩石节理裂隙发育,但整体岩体比较稳固,在天然条件下,岩体稳固好,但在人类工程活动中如开挖震动易产生强风化层上部,矿体底板主要为中等风化层,局部地段为花岗岩强风化层,矿体顶板围层岩性单一,地质构造弱发育,风化花岗岩为软弱岩,岩土体的稳定性较差。露天采坑的边坡易发生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大暴雨时,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总体上,未来开采边坡主要是强风化层,开采边坡多为中等边坡,且大规模开采,工程地2.4.6矿体地质特征Ⅲ、Ⅳ、Ⅴ、Ⅵ、Ⅶ号钾长石矿体,矿体形态受地形起伏控制明显,多呈波浪状、似层程控制且相对规模较大的主要矿体为Ⅰ、Ⅱ、Ⅳ号,而Ⅲ、Ⅴ、Ⅵ、Ⅶ号为单工程揭露矿区内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经风化作用常形成厚度不等的风化壳,厚度一般0~积约6.36km2。矿体分布于岩体强风化层,分布标高+229.42~+444.20m,埋深0.21~53.70m,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晚侏罗世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风化壳中,走向近北体连续性较好,矿体内未发现破坏性较大的断层;钻孔中的矿体顶板为全风化层及残坡矿体北面厚度薄,中部厚度变厚,南部变薄,至北向南整体趋势为由薄变厚再变薄,矿往南埋深变深。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晚侏罗世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风化壳中,产状总体较缓,顶底板波状起伏,矿体形态受地形起伏控制明显。矿体连续性较好,矿体矿石类型为风化花岗岩型长石矿。矿石结构主要有残余花岗结构、残余似斑状结构、显其次为石英、斜长石,少量绿泥石、云母,很少量角闪石,微量高岭石、锐钛矿、褐铁矿体的顶板围岩主要为残坡积层和花岗岩全风化层,其厚度变化较大,厚度在0~和花岗岩全风化层统归覆盖层,Ⅰ号矿体北部、中部覆盖层较厚,南面较薄。由北向南整体趋势为由厚变薄再变厚再变薄,平均盖层厚度为7.98m;Ⅳ号矿体北部及南部覆盖层厚,中部覆盖层相对薄,由北向南整体趋势为由厚变薄再变厚,覆盖层平均厚度为矿山为新立矿山,未损毁土地,地貌保持原状。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局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现场调查,地类为水田、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裸地、坑塘水面、村庄,土壤为花岗岩风化形成的杂沙红土。土层厚度以中、厚土层为主,表土层矿山拟占用土地属于里松镇文汉村村委及青凤村村委集体所有,未占用基本农田及公益林,土地没有其他建用地发展规划。项目用地范围土地权属明确,权界清楚,没有土地权属纠纷。根据贺州市八步区自然资源局提供的耕地质量等级数据,损毁水田等级法办理临时用地手续,依法去林业部门申办占用征收林地报批手续。项目区土地利用类2.6.1矿业活动影响特征2.6.2农业、林业及居民房屋建设林,土地没有其他建设用地发展规划。农业、林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小,人类工程2)可能受采矿影响到的城镇、集中与分散居民点、房屋结构、供水水源和居民饮点,矿山开采区域与这些城镇、集中与分散居民点、房屋结构均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里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环境问题。据此,业主已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设计院对排土场进行挡土墙和排水沟专项设计。挡墙墙体采用M7.5浆砌MU30块石砌筑,排水沟横断面均设计为梯形,依地势直接开挖形成,不用水泥砂浆抹面(三面光)。其中,排土挡墙设计为重力式挡墙,经北京理正软件详细验算,正常运行滑移最小安全系数深0.8m。边坡系数1,水沟坡度1.0%。设计排水沟采用水渠道明渠均匀流试算法计算满足排水要求。同时本方案对《开采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降低堆土堆填厚度,边坡最E人E/EENN///ES///WNN备注:里松镇水厂水源来源于六浮冲饮用水水源地,该水源地与矿区无水力联系。周边2.6.3工程设施铁路经过,无特殊保护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环境制约因素,矿区西面、北西面大的7个要素,即区域地质背景、矿区水文的复杂程度、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矿山开采复采情况及采动影有一个满足某一级别,应定为该级别。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石为露天开采方式,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主要参考位于地下水潜水面标高(+216.00m)以上,采场汇水面积小,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不密切,矿山开采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小,矿床开采受地下水的影响小。该要素综合(6)地貌类型属中低山侵蚀剥蚀地貌,地貌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坡度15~45°,相对高差大,该要素综合评定为复杂级别。3.1.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根据《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技术要求》有关规定,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的范围除矿山用地范围外,还应包括采矿活动影响范围及其受影响因素存在的范围。项目矿山地处中低山丘陵,除了受矿产开采、边坡弃渣影响,预测采矿活动还可通过调查、分析矿山开采的影响范围,结合矿区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环境地质条件、潜在的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并着估范围:以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为界,北东面、南西面延伸至矿区外围山顶,南东面、东面延伸至矿区外围坡脚或沟谷,北面边界基本与矿区范围平齐,西面在矿区范围基础上3.1.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依据《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技术要求》中的附录B“评估区案编制技术要求》中的附录D:“矿山生产综上所述,评估区重要程度属重要区,矿山生产规模属大型,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3.1.3生产工艺流程分析矿石产品方案设计为+5mm钾长石净矿及细粒级尾砂,开采出来的原矿直接给入的筛分厂,经筛分处理后获取净矿(+5mm)及至贺州市八步区里松新材料加工园区进行后序选矿,矿山不进行后续的选矿工艺。细粒矿山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土地损毁主要在两个时段。首先是在压占土地及损坏植被、产生少量扬尘和废水;其次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矿山的开采将会形成不稳定斜坡,可能引发崩塌等地质灾害以及相应的地质环境问题,开采中对土来矿山开采需设置的排土场存在人工堆土边坡,边坡填方土经过长时间反复压实,其结构较密实,但土质边坡在强降雨、施工振动等影响下可能造成的边坡坍塌、滑坡、3.2.1地质灾害现状评估本矿山为新立矿山,未进行任何开采和基建活动。目前在矿区范围内尚未开采。矿区原探矿工程主要有钻孔和剥土工程,现状均已回填,通过本次实地调查和访问发现,评估区周边未发现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表明,现状条件下,评估区范围内无山体危岩、不稳定斜坡,以及岩溶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生,现状无地质灾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结果以及《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3.2.2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现状评估本矿山为新立矿山,未进行任何开采和基建活动。矿区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地质遗迹、风景旅游区,无重要交通公路。现状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对矿山地质环3.2.3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现状评估3.2.4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评估本矿山为新立矿山,未进行任何开采和基建活动。为查明矿区地下水、地表水水质日对项目区地表水、地下水分别取水样分析,各表数据均引自《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石排和平冲、东茫冲、香腾冲、油麻冲、里松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pH值988989ND/8ND/44量4111ND/ND/ND/ND/ND/ND/ND/ND/ND/ND/ND/ND/1铜1ND/ND/ND/ND/ND/ND/ND/ND/ND/ND/ND/ND/铅ND/ND/ND/ND/ND/ND/ND/ND/ND/ND/ND/ND/锌1ND/ND/ND/ND/ND/ND/ND/ND/ND/ND/ND/ND/汞ND/ND/ND/ND/ND/ND/ND/ND/ND/砷ND/ND/ND/ND/ND/ND/ND/ND/ND/ND/ND/ND/镉ND/ND/ND/ND/ND/ND/ND/ND/ND/ND/ND/ND/pH值4986951ND/ND/ND/ND/ND/ND/ND/ND/ND/ND/ND/ND/ND/ND/ND/ND/ND/ND/1ND/ND/ND/ND/ND/ND/ND/ND/ND/铜1ND/ND/ND/ND/ND/ND/ND/ND/ND/铅ND/ND/ND/ND/ND/ND/ND/ND/ND/锌1ND/ND/ND/ND/ND/ND/ND/ND/ND/汞ND/ND/ND/ND/ND/ND/ND/ND/ND/砷ND/ND/ND/ND/ND/ND/ND/ND/ND/镉ND/ND/ND/ND/ND/ND/ND/ND/ND/////pH值131铜1ND/ND/ND/锌1ND/ND/铅ND/ND/ND/镉ND/ND/ND/砷ND/ND/ND/汞////Na+/////////////0/0/0/////////////本矿山为新建矿山,未进行采矿及选矿活动。为评估矿山地区土壤污染现状及背景pH值、含盐量数数----砷镉ND/ND/ND/铜154铅汞镍ND/7ND/////////////////////烯/////9/////烯////////////////////4/////5//////////5/////////////////////////烷//////////////////////////////数数----烷///////////////发性有机种)/////////////////////////////////////////////芘////////////////3.2.5土地损毁现状评估本矿山为新立矿山,未进行任何开采和基建活动,现状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和3.2.6现状评估小结综上,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弱发育,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现状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采矿活动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对水土环境污染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对土地资源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是根据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等方面的现状评估而综合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结果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分严重、较严重、较轻三级,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优先根据上述原则,本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分为较轻区一个级别(详见附图发育,危险性小,危害程度小,现状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现状矿山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小无无无无无无采空区地面塌陷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3.2.7现状评估分区任何开采和基建活动。现状评估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弱发育,危险性小,矿山未进坏程度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对水土环境污染影响预测评估是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条件,预测分析采矿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和遭受的地质灾害、对矿区地形地貌的影响和破坏、对含水层的破坏和影响、水土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等地质环境3.3.1地质灾害预测评估根据评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区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结合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预测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矿结束后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有不稳定斜坡及坡面泥石流,矿山建设本身可能遭受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此外,矿山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3.3.1.1.1采矿过程中可能引发土条件来判定;坡面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根据采场开采坡面面积、坡面土体厚大小大小大小天采场最终边坡角≤40度。采矿过程中,各个采区将形成山包型或山坡体为强风化花岗岩,矿体挖除后,边坡基本为中等风化花岗岩,采矿活动在露天采场内坡度(°)坡向(°)最终边坡角约≤40°,边坡岩性为中等风化花岗岩,属于碎裂结构岩体,依据矿山工程边坡引发或加剧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主要危及矿山工作人员<10人(5-8岗岩全风化层,边坡类型为土质边坡,残坡积层土质为可塑状,在未扰动情况下坡体内土体结构稍密,但具遇水易崩解特征。预测矿山道路边坡引发或加剧不稳定斜坡地质灾综上所述,预测采矿过程中引发或加剧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中等,危评估区沟谷缺乏以往泥石流的活动、沟谷坡度、堵塞等重要条件,不具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中泥石流形成条件,本方案不考虑沟谷泥石流地质灾害评估,预测二采区坡面、三采区坡面、四采区坡面、五采区坡面。其中一采区坡面、二采区坡面、三采区坡面及四采区坡面下游不存在直接影响的村屯,且坡面汇水小,不具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条件。仅五采区坡面开采面积较大,具备坡面汇水条件,且坡面土体较厚,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有利地形条件;自然斜坡的汇水面积较大(最大约天,具备短暂的水源和水动力条件。自然斜坡上覆坡残积土体、全和强花岗岩风化层,强降雨等影响下可能引发自然斜坡坡面泥石流地质灾害可能性小,主要危害采场工作面及加工区工作人员及生产设备、下方大结冲村寨居民以及里松公路过往行人生命财产安综上所述,预测采矿过程中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中等,危险3.3.1.1.2采矿结束后可能引发未来开采至最终境界后,各个采区将形成山包型或山坡型露天采场,采场采边坡主要岩性为晚侏罗世第一次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中等风化层,碎裂结构。开采终最终边坡角约≤40°,边坡岩性为碎裂结构中等风化花岗岩,依据矿山工程场地不稳定岗岩全风化层,边坡类型为土质边坡,残坡积层土质为可塑状,在未扰动情况下坡体内土体结构稍密,但具遇水易崩解特征。预测矿山道路边坡引发或加剧不稳定斜坡地质灾综上所述,预测开采结束后露天采矿活动引发或加剧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评估区沟谷缺乏以往泥石流的活动、沟谷坡度、堵塞等重要条件,不具备形成沟谷泥石流条件。采矿结束后,各个采区将形成山包型或山坡型露天采场,矿体为强风化花岗岩,矿体以及覆盖层土体挖除后,边坡基本为较坚硬的中等风化花岗岩,采场坡面不综上,预测采矿过程中引发或加剧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中等,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中等;采矿过程中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预测开采结束后露天采矿活动引发或加剧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中等,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中等;开采结束后评估区不具备引发或加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矿山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矿山自身不会遭受已存在地质灾害的可3.3.2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预测评估矿活动对此无影响。未来矿山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造成新增影响和破坏主要表现在露天露天采场、矿山公路的挖损以及排土场的压占,原有地表植被、土壤被破坏殆尽,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景观,对地形地貌构成极大的反差和视觉的不协调,破坏面积达3.3.3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预测评估为+229.42m,位于当地地下水水位及侵蚀基准面(+216m)以上,方案预测最终境界开采标高(+230m)以上区域比比周边地势高,采场积水可自然外排。矿区自然地形坡度为15~40°,雨季地表径流可自行排泄,不利于地表降水长时间入渗,但对采矿工作面有一定的影响,项目在开采过程中,破坏了矿区范围内原有的地表植被,采矿工作面形成了裸露地面,雨季时,地表裸露区域雨水将由原来的地表径流转变成以下渗为主,预水源为冲沟水。其中,牛洞寨、土坪寨、大坪寨、香田冲寨、半冲寨、和平寨、和平冲),距离东侧边界直线距离55m,其中:首采一采区与该取水3.3.4矿区水土环境污染预测评估同。类比松镇宅源冲矿区钾长石矿开采项目的废石浸出毒性监测结果,钾长石废石浸出液检测值低于危险废物的鉴别系列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项目钾长石矿废石不属于危险废物,为一般固体废物。根据《一般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矿山开采的钾长石不含有毒有害元素,采坑内大气降水形成的淋滤水不含有毒有害含有矿石成份外,无其它有毒成份。来自于空压机站用水的废水,除水温上升外,无其它有害杂质。因此,采场基本没有废水排出。采场降雨汇水通过自流汇入场地水沟后沿水沟排向低洼处。因此,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排放污染液体,对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的可项目采矿活动扰动,降雨时大量悬浮物进入雨水,雨水通过构造裂隙和层间裂隙向下渗漏,从而对项目区地下水产生污染。本项目区包气带较薄,防污性能分级属较弱级别,项目区在降雨时,形成的淋滤水部分通过构造裂隙和层间裂隙向下渗漏至深部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大。但矿区整体地形坡度较大,矿床的自然排泄条件较好,沟谷发育、汇水面积有限,大部分大气降水在降雨后很快以地表径流的方式流至山脚,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不利于地下水的补给与储存。根据《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石排冲矿区钾长石矿开发利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区域地下水现状监测数据,项目区域地下水各监测因子均在项目环境影响调查工作期间,根据现状所做的土壤背景值检测,本项目现状各监测点的土壤质量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排土场淋滤水均通过排水沟集中收集至沉淀池,经沉淀和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因此,预测采矿活动对土壤的污染程度较3.3.5土地损毁预测评估础设施尚修建,今后基建期将修建矿山公路、筛分厂以及首采平台,本方案根据开发利根据矿山开采顺序设计以及各个排土场的使用安排情况确定土地损毁时序,露天采矿山为新立矿山,现状未进行任何开采和基建活动。根据贺州市八步区自然资源局提供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以及采矿终了平面图,未来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直接量取,损毁程度按《广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技术要求》中更达到更高一级。损毁土地权属文汉村村委和青凤村村委集体所有。其中,损毁文汉村轻度损毁(Ⅰ级)中度损毁(Ⅱ级)重度损毁(Ⅲ级)污染>10米2序号土地权属1000文汉村村委20003000400000500000060000700000800000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青凤村村委0000003.3.6其他地质环境问题预测评估在暴雨条件下容易引发泥石流地质环境问题,在自身重力、暴雨冲刷、及机械震动的影3.3.7预测评估小结综上所述,预测采矿过程中引发或加剧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中等,危等,危险性中等。预测开采结束后露天采矿活动引发或加剧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中等,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中等;矿山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矿山自身不会动对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严重;对土地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是根据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等方面的预测评估而综合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结果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分严重、较严重、较轻三级,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优先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严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严重。预测评估遭受的地质灾害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采矿活动引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对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壤无无无路壤无无无无无无无无小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路员采空区地面塌陷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貌无无无无无无4.1.1分区原则及方法依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可知,区业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不同地段的地质环境类型、影响程险程度各不相同,随着今后矿山开发范围及条件的变化,其影响变化,为了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拟对结合矿山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依据《广西矿山4-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4.1.2分区评述2现状评估: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弱发育,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现状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采矿活动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对水土环境污染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对土地资预测评估:预测采矿过程中引发或加剧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中等,危等,危险性中等。预测开采结束后露天采矿活动引发或加剧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中等,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中等;矿山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矿山自身不会本方案设计对重点防治区部署的防治工程为:生产期内做好边坡清坡护坡工程、表土收集堆放工程、截排水工程及监测工程,闭坑后再进行植被恢复及土地资源恢复等工程。地质灾害监测工程;闭坑后对各损毁单元进行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及相应的管护工(2)一般防治区(Ⅲ区)一般防治区(Ⅲ区):评估区范围内除上述重点防治区外的其它范围,面积灾害危险性小,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对含水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对水土环境污染较轻,损毁土地对矿山地质环境程度较轻。因此不需要采取恢复治理工生产建设项目损毁土地和永久性建设用地构成复垦区,本矿山的生产建设过程中,谁复垦”的原则。项目区的复垦责任范围为项目区临时用地损毁土地区域,面积该项目对土地的损毁主要来自于矿山基础设施建设和矿区采矿,这些开采活动损毁地,项目用地方式为临时用地,方案批准后,项目业主须及时依法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序号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000000000000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XY*****5.1.1技术可行性分析根据以上“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损毁评估”一节,未来矿山开采引发的地以及矿山各用地单元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和对土地资源的损毁,矿山生产建设过程中只需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要求进行开采,严格执行有关矿山安全生产和国家有关定岩土体进行排查,发现隐患严重的应及时清除,加强地质灾害监测,矿山开采结束后5.1.2经济可行性分析根据对项目投资估算结果,本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人(广西贺州市华帝矿业有限公司)承担支付。根据开发5.1.3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按本方案实施后,破坏的土地单元恢复水田、旱地、有林地,并对边坡面进行了复土地质量的提高,最大程度减少了水土流失破坏程度,适宜人、动物的活动及植物的生5.2.1土地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及权属情况2属5.2.2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1)综合分析原则:待复垦土地除受区域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地质等自然成(2)主导因素原则:在土地利用中,土地质量可能因某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有较显著的差异。这种情况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要对主导因素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并对其(3)综合效益原则:复垦应当充分考虑国家和企业经济条件承受能力,以适度的复(4)农业用地优先原则:在评价被破坏土地复垦适宜性时,应当分别根据所评价土(5)复垦方向原则:复垦单元最终确定的复垦方向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他草地及裸地。根据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区周边主要以农林业种植及矿业活动为主,本次采矿损毁土地以耕地及林地为主,根据耕地“占一补一”及农用地优先的原公众意见分析:在确定项目各场地复垦方向时,项目复垦方案对各个场地的复垦方向均征求了土地使用权人(文汉村村委、青凤村村委)意见。项目区周边以种植农作物及经济林木为主,在复垦时尽量复垦种植农作物和经济林木,因此复垦适宜为水田、旱用地、林地、草地的自然条件;矿山的生产活动对土地造成破坏后,应加快复绿恢复矿社会经济情况分析:现矿区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以种植经济作物及林木为主,应优先结合项目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充分考虑政策因素和公众意见,项目初步确定根据本项目拟损毁土地预测结果,在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单元划分上,根据各破坏一或相近;②单元之间具有差异性,能客观反映土地在一定时期和空间上的差异性;③露天采场损毁土地方式为挖损,损毁程度重度,损毁土地类型有水田、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及裸地。根据开采方式,采矿终了时,露天采场将形成采场边坡、采场台阶平台、采场基底平台。其中,露天采场边坡面坡度不一,部分边坡坡度>35°,大部分边坡≤35°,边坡主要复垦方向为有林地,根据复垦标准,边坡面≤35°区域可复垦为有林地,垦工程措施与其它单元不同,故单独作为一个评价单元;露天采场台阶平台主要复垦方向为有林地,垦工程措施与其它单元不同,故单独作为一个评价单元;露天采场基底平台主要复垦方向为水田、旱地及有林地,垦工程措施与其它单元不同,故单独作为一个评价单元;露天采场边坡面>35°区域坡度较陡,不排土场损毁土地方式为压占,损毁地类为有林地、其他林地,主要复垦方向为有林筛分厂损毁土地方式为压占,损毁地类为有林地、其他林地,主要复垦方向为有林矿山公路损毁土地方式为挖损,损毁地类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主要复边坡坡面≤35°区域、露天采场台阶平台、露天采场基底平台、排土场、筛分厂、矿山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决策和改良途径选择的基础。按照一般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首先对需进行评价的土地作土地质量调查编制图表,并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提出土地利用类型,两者进行匹配后,调节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最终确因本方案选定复垦为水田、旱地、有林地的评价因子作为各个评价单元的参评因子参评i/ΣBi)×100Bi—为评价因子特征值ΣBi—为各评价因子特征值之和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向,其影响因素也不同,各因素之间的重要性也存在差异性。本方案初步设计复垦方向为水田、旱地、有林地,各复垦地类参评因子赋值分别如表地形坡度(°)0无地形坡度(°)0无无根据上述分析和对项目区各评价单元的实地考察,参考《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行打分,再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综合打分,按得分从高到低分为四级,依次为高等S=ΣPiWPi—评价单元因子得分值b、地形坡度:排土场地形坡度基本为5~30°,筛分厂、矿山道路基底平台地形坡度基本为5~20°,露天采场剥采后边坡面20-45°,露天采场边坡岩性主要为中等风化花岗岩,坡度小于35°区域可回填表土种树,采场台阶平台和底部平台地形坡度为c、土壤有机质含量:废渣土有机质含量较低,考虑到后期培肥措施,有机质含量度(°)化分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根据以上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项目区各个复垦单元拟复垦为相应的地类的适宜性项目损毁单元适宜复垦为水田、旱地和有林地,结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该矿山各评价单元最终复垦方向:采场坡面坡度≤35°区域、采场台阶平台、排土场、);面坡度≤35°区域、采场台阶平台、采场基底平台全部栽植松树,复垦为有林地(林下35°边坡面在坡脚处种植爬山虎进行复绿。露天采场四采区复垦为有林地总面积坡度≤35°区域、采场台阶平台和采场基底平台全部栽植松树,复垦为有林地(林下撒),),),(14)矿山公路:损毁地类为有林地和其它林地,复垦方向为有林地(林下撒播草阶平台、采场基底平台、排土场、筛分厂以及矿山公路。全矿区土地复垦面积合计5.2.3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本方案按“耕地占一补一,占水田补水田,占旱地补旱地,占优补优”的原则,确定复垦方向为水田、旱地及有林地。项目损毁水田的单元为露天采场二采区,二采区采件。但该采区+300m基底平台地势平台,且高为+299.60,拟复垦为水田地块在采矿过程中应开挖至综上,香腾冲溪沟水的水源供给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加上复垦后场地经过平整,根据土地复垦规划,本方案设计复垦方案为水田、旱地和有林地,各复垦单元所需复垦为旱地区域回填表土0.3m,再回填耕植土0.2m,回填表土量为1.0771hm2×矿山公路复垦为有林地区域按树坑规格0.6m×0.6m×0.6m回填表土,树坑间距为3+3231.3m3+1766784.5m3+1272.6m3+685.0m3=1774252.0m3,水田耕植土需求量为1481.8m3,旱地耕植土需求量为露天采场开采前,拟对覆盖层有机质含量较高表层土壤进行单独收集、堆放,作为矿山复垦用土。根据预测评估,露天采场拟损毁面积3863383m2,按需作为复垦水田、旱地耕表层用土。原水田、旱地区域耕植土厚度平均厚度0.25m,露天根据以上土方需求量和土方供应量分析,矿山可收集表土量(477128m3需求量5.2.4土地复垦质量要求根据复垦适宜性和可行性分析结果确定复垦利用方向,依据《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4)土壤质地为沙壤土-轻粘土,耕层石砾9)复垦耕地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苗木要求:苗高>100cm,径粗>3cm,根系完整、生长良好,土团大小(直/地质灾害危害,减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减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及含水层的影响和目标定位为恢复植被、消除灾害,采用与生产结合的工程手段,预防地质灾害。坚持安全生产,力求生产与防治同步,生产设施与防治工程共用,达到缩短闭坑恢复治理土地的复垦和绿化、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等方面,基本达到国家6.1.2主要预防工程(1)边坡防护工程边坡修整和清除开采过程中形成的浮土石是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方案》设计要求随由于开采过程中每年修整边坡、清除危岩和浮石工程仅针对该年度开采区域进行修分边坡防护工程工程量及相应的投资估算属于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工程。修坡工程修坡工程量为662m3,三采区修坡工程量为89(2)截排水沟工程设计洪沟,矿山可视情况而定,也可修建临时沟。4#截排水沟,平面布局见工程部署图(附图5排水沟设计如下:截排水沟设计流水量也就是截排水沟所控制的山坡集雨汇流面积形成的地表径流,采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中的山坡坡面洪峰流量计算公式计算即:Qp=0.278KiF0.278-----单位换算系数K----当地径流系数,本项目区取0.5;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年最大1小时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得当地最大1小时点雨量均值为44;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年最大1小时点雨量变差系数等值线图,得当地最大1小时点雨量变差系数Cv为0.35;按离差系数Cs=3.5Q=WC(Ri)1/2/1.1;C=R1/6/n;R=W/X;X=b+s;3/s;2;n-----糙率,取0.025;求Q>Qp,其计算参数详见表6-1-3、表6-1-台阶设置水沟,场地较集中,汇水面积相差不大(最大为0.031km2为了便于施工,水沟采用M7.5砂浆及Mu30块石砌筑,浆砌石厚度0.25m,渠内两壁及底板均采用2cm厚M10水泥砂浆抹面,横向截水沟直接在平台上砌筑,纵向水沟先开挖沟槽再砌筑,水沟断面见图6-1-2。图6-1-2采场内截排水沟施工断面图数数率采场内截排水沟安排在各采空区形成台阶后修建,经计算,设计横向水沟总长浆抹面(立面)工程量约42532.8m2;设计纵向水沟总长2986m,挖土方量1164.5m3,工程量约2388.8m2。各阶段修建排水沟工程量详见表6-1-5。面(平面(立)(第一///////////////////////矿山开采位于地下水位之上,对矿区所在地的含水层破坏或影响较小;该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的补给,矿山生产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对含水层水质影响是轻微根据评估结果,矿山采矿活动对水土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本方案不再部署针对水土环境污染的预防工程。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应对可能产生污染的其它污染源加强管应根据矿山开采过程中各损毁土地单元的特点,分别提出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各单元作,保证矿山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保障复垦后当地群众的土地权益不受侵犯,避免引起来矿山开采需设置的排土场存在的人工堆土边坡可能造成的边坡坍塌、滑坡、泥石流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属于矿山安全生产范畴,虽然不属于本方案评估内容但是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依然威胁着安全生产,此项地质灾害隐患业主要引起重视,应委托专门资6.1.3预防工程量12020年8月~2312021年8月~2312022年8月~2312023年8月~12023年8月~2312024年8月~2312025年8月~2312026年8月~2312027年8月~12027年8月~2312028年8月~2312029年8月~2312030年8月~2312031年8月~2312032年8月~2032年8月~1231挖土方(Ⅳ类土)1232033年8月~1231挖土方(Ⅳ类土)1232034年8月~1231挖土方(Ⅳ类土)1232035年8月~1231挖土方(Ⅳ类土)1232036年8月~1231挖土方(Ⅳ类土)12312037年8月~2037年8月~1231挖土方(Ⅳ类土)1232038年8月~1231挖土方(Ⅳ类土)1232039年8月~12 31挖土方(Ⅳ类土)1232040年8月~1231挖土方(Ⅳ类土)1232041年8月~1231挖土方(Ⅳ类土)1232042年8月~1231挖土方(Ⅳ类土)12312043年8月~危害,减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减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及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最山在土地的复垦和绿化、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等方面,基本达到6.2.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作面长时间堆放矿体,台阶工作台应保持平整,确保矿山开采安全性和可靠性。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的防治主要采取削坡、排水、拦挡、绿化等工程措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治理工程及土地复垦工程。6.2.3含水层破坏治理工程对含水层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