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默写1.按要求填空。(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屈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秦论》中秦始皇想使百姓变得愚昧的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阿房宫赋》中杜牧警示后人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六国论》中指出齐国灭亡根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6)大直若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7)____________,而知也无涯,____________,殆已!(《庄子·养生主》)(8)____________,小知间间;大言炎炎,____________。(《庄子·齐物论》)二、选择题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鲁迅被誉为“民族魂”,读点儿鲁迅,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深邃,精神得到升华,意识更加清醒。鲁迅不是优雅、平和、休闲的,而是真实、严峻、深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他那里获取对我们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清醒认识,激发思想的活力。①读鲁迅并非模仿鲁迅的脾气或生活,甚至也不必让自己变得尖刻②从“生活化”的立场,也许一些人并不喜欢鲁迅③读鲁迅,是要学习鲁迅的思想方法、他的批判意识④读鲁迅是“思想爬坡”,并不轻松,甚至费力、难受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3.下面是某大学学生会主席在迎新仪式上的发言片段,以下4处画线中,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学弟学妹们,你们【甲】十年寒窗,苦辣尝尽,身经百考,【乙】过关斩将,来到我们这片沃土。大学的生活将是【丙】丰富多彩、【丁】不一而足的,希望大家拥有充实美好的大学生活,不虚度青春年华。A.【甲】
B.【乙】
C.【丙】
D.【丁】4.下面这段文字之后最不可能写的内容是(
)“海量的网络文艺作品在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因为在价值观、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错误,制造了不少文化垃圾,甚至对整个国家的文艺生态健康造成了损害。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A.网络文艺作品对文艺生态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B.网络文艺作品满足文化需求的意义C.文艺评论对于文艺创作的作用D.文艺评论应遵守的标准5.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诗句不能体现“天地为庐”宇宙观的一项是(
)。谢灵运《山居赋》里有“抗北顶以葺馆,瞰南峰以启轩。罗曾崖于户里,列镜澜于窗前”之句,写出网罗天地于门户,饮吸山川于胸怀的空间意识。中国诗人多爱从窗户庭阶,词人尤爱从帘、屏、栏干、镜以吐纳世界景物。这种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天地为庐”的宇宙观已经成为我们的特色了。(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减)A.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B.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D.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6.疫情的压力之下,校长引用诗句以鼓励毕业生,以下最合适的一项是(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7.按题目要求选择。下列选项填入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汉字字体演变的界限,有时并不是泾渭分明。在汉字的历史上,大篆和小篆、篆文和隶书都有同时通行的阶段,彼此之间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者的界限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我们讲字体的发展,只是通过一种字体的典型形态来分析它们的整体差别,很难
。A.确定字体产生的准确时间B.把握字体演变的整个过程C.区分不同字体的字形变化D.解释各种字体的演变规律三、选择题组按要求选择。主持人:您是一位诗人,一位有经验的编辑人,十年以来,有无数稿件从您手上经过,请问以您的创作经验和编辑经验,您认为灵感是可以培养的吗?高信疆:灵感不是天生的,不是神授的,它是对人生深度的投入、长期的观察以及广阔的接纳。灵感给人一种重新观看宇宙人生的角度,有奇趣、隽永有味。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等待,要在不断的工作中忍耐,在持续的挑战中坚持,不强调偶然。一个作家,他平时观察、蓄积的东西,当时未必有用,甚至三年、五年也派不上用处。总有一天,他蓄存的材料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使他豁然开朗,成为他创作的源头活水。在这一点上,古人有着深切的感受,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主持人:许多年轻朋友,人生经验很少,文学训练也并不充分,但他们也常常能够写出很好的作品来,是不是?高信疆:是的,他们也常常有很好的灵感。灵感是新鲜的,是反约定成俗的,是不肯人云亦云的。_______________。文学的天分也只有透过这些才能磨练成器,才能激发出火花。8.根据文意,填入第一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来之不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想起。B.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C.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D.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9.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第二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①我承认人的智慧有差异,但强调天分往往足以对有意创作的人产生吓阻的力量。②因此,他们的作品里面往往表现出元气淋漓的原创力。③我强调准备、努力与沉思,对生命多面开展的触觉,对人生缜密的观察和了解。④年轻朋友受别人作品的影响比较少,文学上已形成的种种束缚限制他的机会比较少。A.④①③②B.④②①③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四、选择类10.下列选项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B.何故怀瑾握瑜C.杖汉节牧羊
D.空以身膏草野11.下列选项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A.秦,虎狼之国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铸以为金人十二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C.子卿尚复谁为乎
今得杀身自效D.为降虏于蛮夷
智勇多困于所溺1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凿地为坎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B.欲因此时降武
因河为池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D.终必不蒙见察
信而见疑13.下列句子中,一共含有通假字的数量是(
)①“离骚”者,犹离忧也
②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③蹈其背以出血
④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⑤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⑥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⑦信义安所见乎
⑧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⑨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⑩前以降及物故
⑪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
⑫赢粮而景从A.9
B.10
C.11
D.1214.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③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
④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
⑤汉亦留之以相当
⑥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⑧其后楚日以削A.①⑥/②③/④⑧/⑤/⑦
B.①③/②④⑤/⑥⑧/⑦C.①⑥/②④/③⑧/⑤⑦
D.①③/②⑤/④⑥/⑦/⑧15.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数量是(
)①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②于反复不宜卤莽
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④以货物与常
⑤律知武终不可胁
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⑦匈奴诡言武死
⑧武等实在
⑨蹑足行伍之间
⑩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⑪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⑫朝夕遣人候问武A.1
B.2
C.3
D.4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数量是(
)①稍迁至栘中厩监(渐渐)
②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更加)
③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判处)④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即使)
⑤绝不饮食(喝的、吃的)
⑥蒙故业(继承)
⑦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给予)
⑧赢粮而景从(担负)
⑨抑本其成败之迹(探究)
⑩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⑪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加速)A.3
B.4
C.5
D.617.对下列句中的特殊句式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不知人之祸也
②何以复加
③乃幽武置大窖中
④何以汝为见
⑤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⑥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⑦祸患常积于忽微
⑧燕王吾所立
⑨令以责之里正
⑩西取由余于戎A.①⑤/②④/③⑨/⑥⑧/⑦⑩
B.①⑥/②⑤/③④⑧/⑦/⑨⑩C.①⑧/②④/③⑥⑨/⑤/⑦⑩
D.①⑥/②④/③⑤⑨/⑦⑧/⑩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一人夜亡②惠等哭,舆归营③单于壮其节④武能檠弓弩⑤空自苦无人之地⑥虽蒙斧钺汤鑊,诚甘乐之⑦外连横而斗诸侯⑧伏尸百万,流血漂橹⑨追亡逐北⑩天下云集响应⑪函梁君臣之首⑫可宝者多A.①②⑩/③④⑥/⑤⑦⑧/⑨/⑪⑫
B.①⑩/②④⑪⑫/③⑥/⑤⑦⑧/⑨C.①④/②⑩⑪/③⑥/⑤⑦/⑧⑨⑫
D.①④/②⑩⑪/③⑤⑦/⑥⑧⑫/⑨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都对的组数是(
)①因遗策(沿袭)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趁机)
君因我降(通过)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了……的地步)
屈原至于江滨(到达)③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列举)
举天下之豪杰(全)
西举巴蜀(攻取)④振之以威怒(威吓)
振长策而御宇内(举起)
新浴者必振衣(理顺)⑤四海一(统一)
冀幸君之一悟(一旦)
相与为一(一体)⑥副有罪,当相坐(应当)
汉亦留之以相当(相抵)
当此之时(在)A.1
B.2
C.3
D.4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选文,完成题目。甲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少旷达,外若坦荡,内谨重。累中进士,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①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挠,州县肃然,为权幸见疾。安禄山反,玄宗入蜀,百官解窜,华母在邺,欲间行辇母以逃,为盗所得,伪署凤阁舍人,贼平,贬杭州司户参军。华自伤践危乱,不能完节,又不能安亲,欲终养而母亡,遂屏居江南。上元中,以左补阙、司封员外郎召之。华喟然曰:“乌有隳节危亲,欲荷天子宠乎?”称疾不拜。李岘领选江南,表置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苦风痹,去官,客隐山阳,勒子弟力农,安于穷槁。晚事浮图法,不甚著书,惟天下士大夫家传、墓版及州县碑颂,时时赍金帛往请,乃强为应。大历初,卒。初,华作《舍元殿赋》成,以示萧颖士,颖士曰:“《景福》之上,《灵光》之下。”华文辞绵丽,少宏杰气,颖士健爽自肆,时谓不及颖士,而华自疑过之。因著《吊古战场文》,极思研搉,已成,污为故书,杂置梵书之庋②。它日,与颖士读之,称工,华问:“今谁可及?”颖士曰:“君加精思,便能至矣。”华愕然而服。华爱奖士类,名随以重,若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佑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后至执政显官。华触祸衔悔,及为元德秀权皋铭③、四皓赞④,称道深婉,读者怜其志。【注】①支娅:此处指亲信。②庋:放东西的架子。③为唐代诗人元德秀和唐朝大臣权皋所作墓志铭。④为秦末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隐者所作赞语。乙安禄山宠恣,萧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游太室山。已而禄山反,颖士往见河南采访使郭纳,言御守计,纳忽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因藏家书于箕、颖间,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辟掌书记。贼别校攻南阳,洧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官兵守潼关,财用急,必待江、淮转饷乃足,饷道由汉、沔,则襄阳乃今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且列郡数十,人百万,训兵攘寇,社稷之功也。贼方专崤、陕,公何遽轻土地,欲取笑天下乎?”洧乃按甲不出。亦会禄山死,贼解去。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20.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华自伤践危乱
践:经历B.名随以重
重:重要C.百官解窜
解:释放D.劾按不挠
按:扣留21.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公何遽轻土地
B.不能完节C.又不能安亲
D.乌有隳节危亲2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盗所得
污为故书B.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
名随以重C.而华自疑过之
往观之,不宿而还D.乃强为应
必待江、淮转饷乃足23.以下对甲、乙两文的叙述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李华隐居山阳后,晚年侍奉佛教,没有怎么著书,只是人们常常带着金银布帛来请求他写家传、碑颂,他勉强答应写作。B.安史之乱时,李华想要用车载着母亲偷偷逃跑,被叛军抓住,叛军假意让他担任凤阁舍人一职。C.萧颖士劝节度使源洧坚守城池,是因为叛军正在崤、陕一带苦战,运粮草都要从江、淮转运,道路经由汉水、沔水一带,因此襄阳是天下险要之地,不扼守此地,则大事去矣。D.萧颖士去见河南采访使郭纳,献上御敌的计策,郭纳临时改变主意不采用了,萧颖士感慨在位者是以儿戏来御敌。甲徐鹿卿,字德夫。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先是周敦颐、程颢与其弟颐皆讲学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义之学复明。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曰:“是无挠我者。”真德秀称其气平论正,有忧爱之诚心。改知尤溪县。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养辞。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惮不来?”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许之。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督府横取秋苗,建昌为米五千斛。鹿卿争之曰:“守可去,米不可得。”民恐失鹿卿,请输之以共命。鹿卿曰:“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卒争以免。岁大饥,人相食。遂出本司积米三千余石减半贾以粜,及减抵当库息,出缗钱万有七千以予贫民,劝居民收字遗孩,日给钱米,所活数百人。乙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鹿卿悉纵舍而劝以其余分,皆感泣奉命。珂罢,以鹿卿兼领太平,仍暂提举茶盐事。弛苛征,蠲①米石、芜湖两务芦税②。江东诸郡飞蝗蔽天入当涂境鹿卿露香默祷忽飘风大起蝗悉度淮。之杰③密请移鹿卿浙东提点刑狱,加直秘阁兼提举常平。鹿卿言罢浮盐经界碱地,先撤相家所筑,就捕者自言:“我相府人。”鹿卿曰:“行法必自贵近始。”卒论如法。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三)【注】①蠲:免除。②芦税:古代对芦田征课的租税。③之杰:别之杰,南宋官员。24.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论如法
论:判决B.无逋租者
逋:逃避C.惟学宫免
免:幸免D.民为守计则善矣
计:考虑25.下列特殊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A.邑以大治
先是周敦颐、程颢与其弟颐皆讲学是邦B.国计反屈于初
鹿卿悉纵舍而劝以其余分C.建昌为米五千斛
是无挠我者D.环城屋皆毁
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26.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首罢科敛之无名者
B.鹿卿摭其言行C.鹿卿抚恤
D.以鹿卿兼领太平27.对乙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东诸郡飞蝗蔽天/入当涂境/鹿卿露香默祷/忽飘风大起/蝗悉度淮B.江东诸郡飞蝗/蔽天入当涂境/鹿卿露香/默祷忽飘/风大起蝗悉度淮C.江东诸郡飞蝗/蔽天入当涂/境鹿卿露香/默祷忽飘风大起/蝗悉度淮D.江东诸郡飞蝗蔽天/入当涂/境鹿卿露香默祷忽飘/风大起蝗/悉度淮28.甲、乙两文中能直接体现徐鹿卿“气平论正”的是(
)①鹿卿申其教,由是理义之学复明②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③弛苛征,蠲米石、芜湖两务芦税。④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⑤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⑥行法必自贵近始。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与孙季逑书(清)洪亮吉①季逑足下:日来用力何似?亮吉三千里外,每有造述,手未握管,心悬此人。虽才分素定,亦契慕有独至也!②吾辈好尚既符,嗜欲又寡。幼不随搔首弄姿顾影促步(1)之客,以求一时之怜;长实思研精蓄神忘寝与食,以希一得之获。惟吾年差长,忧患频集,坐此不逮足下耳。然犬马之齿三十有四,距强仕之日,尚复六年。上亦冀展尺寸之效,竭志力以报先人;下庶几垂竹帛之声,传姓名以无惭生我。③每览子桓(2)之论:“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及长沙(3)所述:“佚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感此数语,掩卷而悲,并日而学。④又佣力之暇,余晷尚富,疏野之质,本乏知交,鸡胶胶则随暗影以披衣,烛就跋(4)则携素册以到枕。衣上落虱,多而不嫌;凝尘浮冠,日以积寸。非门外入刺,巷侧过车,不知所处在京邑之内,所居界公卿之间也。⑤夫人之知力有限,今世之所谓名士,或悬心于贵势,或役志于高名,在人者未来,在己者已失。又或放情于博奕之趣,毕命于花鸟之妍,劳瘁既同,岁月共尽,若此皆巧者之失也。间尝自思:使扬子云移研经之术以媚世,未必胜汉廷诸人,而坐废深沉之思。韦宏嗣舍著史之长以事棋,未必充吴国上选,而并亡渐渍之效。二子者专其所独至,而弃其所不能,为足妒耳。每以自慰,亦惟敢告足下也。【注】(1)顾影促步:形容风流自赏。(2)子桓:魏文帝曹丕的字。(3)长沙:东晋长沙郡公陶侃。(4)烛就跋:蜡烛将尽。29.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日来用力何似?
B.上亦冀展尺寸之效C.体貌衰于下
D.而弃其所不能30.下列对文中第⑤段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以扬子云放弃研治经术来讨好世俗,韦宏嗣放弃著史转而下棋为反例,说明人应该发挥自己的专长,专注于真正于己有益的事业。B.作者认为人的智慧和力量有限,如果汲汲于权势和名望,会使自己既为他人所操控而无法实现愿望,又丧失自己的精神和心力。C.博弈、花鸟之类的爱好一旦放纵,则会消磨人的精力,荒废人的时间,是无法发挥一个人智慧与力量的事业。D.作者常以古人的事例来宽慰自己与世人追求上的不同,只有当碰到孙季逑这样志趣相投的知己才会倾吐想法。31.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紧扣文章主题,同时表达对孙季逑治学近况的关心,也体现作者与孙季逑的知交之情。B.第②段中,作者虽已过而立之年,仍致力于发挥所长,报效先人,留名青史,体现他坚定向学,不追求浮名的决心。C.作者年少时不趋从于世俗之好,年长后潜心于学问,只是总为现实诸事而忧虑,后悔没有体悟到岁月易逝,因此现在更加努力地钻研学问。D.作者居住在京城,却并不特意迎合外界风尚,也不特意讲究外在穿着,体现出作者寡欲、随性的性格。阅读下列选文,完成题目。甲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乙屈原仕楚为三闾大夫,楚襄王无德,侫臣靳尚有宠,楚国不治。屈原忧之,谏襄王,请斥靳尚,王不听,原极谏,其徒宋玉止之曰:“夫君子之心也,修乎己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於众,时来则应,物来则济。应时而不谋己,济物而不务功,是以惠无所归,怨无所集。今王方眩于侫口,酣於乱政,楚国之人,皆贪靳尚之贵而响随之。大夫乃孑孑然挈其忠信,而叫譟其中,言不从、国不治,徒彰乎彼非我是,此贾仇而钓祸也。”原曰:“吾闻君子处必孝悌、仕必忠信,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谏不止。靳尚怨之,谗於王而逐之。原彷徨湘滨,歌吟悲伤。宋玉复喻之曰:“始大夫孑孑然挈忠信,而叫噪于群侫之中,玉为大夫危之,而言之旧矣。大夫不能从,今胡悲耶?岂爵禄是思、国坏是念耶?”原曰:“非也,悲夫忠信不用、楚国不治也。”玉曰:“始大夫以为死孝悌忠信也,又何悲乎?且大夫貌容形骸,非大夫之有也,美不能丑之,丑不能美之,长不能短,短不能长,强壮不能尪弱之,尪弱不乱强壮之。病不能排,死不能留,形骸似乎我者也,而我非可专一一身。尚若此乃欲使楚人之国由我理,大夫之惑亦甚矣!夫君子寄形以处世,虚心以应物,无邪无正、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功无罪,虚乎心,虽桀纣蹻跖非罪也;孝乎心,虽尧舜夔契非功也。则大夫之忠信、靳尚之邪侫,孰分其是非耶?无所分别,则忠信邪侫一也。有所分则分者,自妄也。而大夫离真以袭妄、恃己以黜人,不待王之弃逐,而大夫自弃矣。今求乎忠信而得乎忠信,而又悲之,而不能自止,所谓兼失其妄心者也。玉闻上达节、中守节、下失节,夫虚其心而远於有为者,达节也;存其心而分是非者,守节也;得其所分又悲而挠之者,失节也。”原不达,竟沈汨罗而死。(《无能子·卷中·宋玉说第七》)3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国不治
治理得好、安定B.此贾仇而钓祸也
招致C.大夫之惑亦甚矣
糊涂D.得其所分又悲而挠之者
阻止33.下列选项中不存在通假字的一项是(
)A.被发行吟泽畔
B.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C.徒彰乎彼非我是
D.竟沈汨罗而死34.下列选项中不存在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何故怀瑾握瑜
B.修乎己不病乎人C.皆贪靳尚之贵而响随之
D.宋玉复喻之曰35.下列选项中不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屈原至于江滨
B.颜色憔悴C.形容枯槁
D.存其心而分是非者36.下列选项中特殊句式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A.是以见放
B.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C.今王方眩于侫口
D.悲夫忠信不用、楚国不治也37.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谗於王而逐之B.乃作《怀沙》之赋
尚若此乃欲使楚人之国由我理C.而自令见放为
何以汝为见D.又安能以皓皓之白
始大夫以为死孝悌忠信也38.下列句子存在几种特殊句式类型(如有倒装句式需进一步细分)?对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始大夫孑孑然挈忠信,而叫噪于群侫之中,玉为大夫危之,而言之旧矣。大夫不能从,今胡悲耶?岂爵禄是思、国坏是念耶?A.1类
B.2类
C.3类
D.4类39.乙文第二段中关于宋玉劝谏屈原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宋玉用人对自己身体的美丑强弱都不能任自己控制安排类比说理,论述屈原欲在治理楚国上一践己愿的困难。B.文中列举桀、纣、蹻、跖、尧、舜、夔、契等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通过对比论证的手法论述“虚心应物”的重要性。C.第二段宋玉对屈原的劝谏层层深入,思路清晰,明确分析了屈原的错误:“欲使楚人之国由我”“有所分”“失节”。D.从宋玉对屈原的劝谏内容中可以看出宋玉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对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是持反对态度的。40.甲文中的“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可以看作是对乙文第一段画横线句内容的概括。41.甲文中的渔父与乙文第一段中的宋玉对屈原处境的建议有何不同?屈原对此的回答其着重点分别是什么?六、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出警(节选)弋舟那天在所里做笔录,报案人是个姑娘,说是“心爱的”电动车被盗了。刚写好,又接到社区的电话,说他们晚上有个群众活动,可能参与的人比较多,需要我们帮助维持秩序。那天晚上社区的活动就是广场舞表演,实际上围观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他们高估了自己的风头。过去看了看情况,安排几个保安维持秩序,我独自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巡逻,而同事小吕去了片区。因为又有人报警说邻居在家里制毒,我没怎么考虑就把这案子交给了小吕。在小吕心目中,警察就该是神探,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这情绪我也有过。直到今天,我也不太跟妻子说我每天都忙活些什么。我不做英雄梦了,但希望我妻子还接着做,那样回了家,我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喊累。所以有时候遇着邻里纠纷之类的事儿,我都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开始小吕挺兴奋的,像是张网以待,翘望已久,终于来了条大鱼。涉案的小区是教师新村,里面住的都是教师。报案人是位退休多年的小学校长,信誓旦旦地说,以他所掌握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完全能够通过阳台上飘来的怪味儿做出判断。他的邻居也是一对教师,两口子带着个十多岁的孩子,女主人倒还真是个教化学的。可查来查去,一点儿证据都没有。小吕不太甘心,加上老校长半年报了五十多次警,这个案子就成了小吕的心事。他不觉得我们就只能维持秩序、追回一辆“心爱的”电动车。回来后小吕眉头不展,说他又趴在老校长家的阳台上闻了半天,隔壁飘来的只有红烧肉味儿。我想的却是正值炎夏,这会儿的阳台上怕是得有五十度的高温。那天算得上是平安无事,我们本来可以在宿舍睡个好觉,假如我没有说起老查的事。老查七十多岁,老伴十几年前过世了,他一直独自过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她早年外出打工后,就一去不返。老查经济状况还过得去,有两套房子,住一套,租出去一套。如今这一片的房价可不低。先是他突然失踪,发了协查函,一城里寻不到,以为他可能不在人世了。半个月后的一天夜里,他却突然打来电话报警,说是自己在家摔倒了,现在根本爬不起来。等我们赶到时,他正坐在屋子中间的矮凳上,根本不曾摔倒,更不会爬不起来。我们哭笑不得。撤警的时候,他突然抓住了我的手,一刹那,我有着突然被什么抓牢了的感觉。几天后老查又报假警了。还是说他摔得起不来了。等我赶到的时候,老查照旧坐在小板凳上,臊眉耷眼,像个坐在黑暗舞台中央的老猿猴。这回,老查主动说他之前是去找打工的闺女了。走的时候,老查送了送我。他颤巍巍地踅到门前替我开门。手伸出去,捞一把,又捞一把,第三把才捞到门把手上。又过了几天,还是在半夜,老查的求助电话又来了。我让一个协警过去看看。小伙子回来跟我说,老查点名要我去。这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了。问明白他没什么事儿后,干脆就置之不理了,谁知第二天一大早老查竟然找上门来。他一拐到我前面坐下,第一句话就是:“我要自首。”我按接警程序示意他进来说时,他的脸上竟然有一种掩藏不住的幸福感。果然,这又是他的恶作剧,案情很快排除。就这样他反反复复地闹了有小半年,我们都被折腾得够呛。这一年的除夕,为了防止他再“闹事”,我们主动邀请他来所里参加新年聚会。他好像被一种氛围感染了。突然挨近我,嘀咕了一句:“就是孤单么,想跟人说话。”老查的事讲完了,半天都没听到声音。我以为小吕已经睡着了。“孤单。”他突然发出了一声叹息般的回味。我探出头,看到小吕的头枕在自己胳膊上,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又过了一会儿,小吕跳了起来。临出门他还没忘记戴上帽子。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吕才回来。我迷迷糊糊地被他吵醒,看见他兴奋地坐在我床沿上,腋窝下全是汗渍。“没错,老校长承认是报假案了。”他说,“本来问清楚我就打算回来,可老头硬是拽着我说了一宿的话。他儿子去美国三年了,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小吕的眼睛里布满血丝,着实像一只兔子。“他那是诬陷,”我说,“涉嫌犯罪了。”“算了,我教育过他了。”他说,“老头就是见不得邻居家三口其乐融融,说是看了堵心。”我想,我没看错人,这小伙子能当个好警察。(有删改)4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两段既交代了“我”的身份,也反映了当今部分警察的职业现实,看似平静的叙述中,表现出基层民警面对繁琐沉重日常工作的无奈和坚守。B.“老查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幸福不是靠物质充裕就能得来的,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慰藉也特别重要,尤其对于年迈孤独的老人来说。C.小吕是个有较强的职业素养的警察。夜里冒着高温处理警情,并能触类旁通,悟出老校长报警的真实原因。D.谎报警情的被孤独煎熬着的老校长主动承认了错误,那是由于小吕忘我的工作,陪老校长说了一宿的话。43.下列对“老查故事”和“老校长故事”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和小吕,老查和老校长,两组人物都有相互映衬关系。B.“老查的故事”穿插其中,既避免对“老校长的故事”平铺直叙,又为小吕破解案情提供契机,使情节更曲折有致。C.两则故事引发读者对全社会空巢老人生存状态的思考,使主题更丰富深刻。D.两则故事既表现老查和老校长的孤寂,也表现小吕认真工作的态度,赞颂公安民警热心为民的精神。44.“出警”这个题目意蕴丰富,既是指________________,又是指________________。45.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这个人物形象。46.弋舟的短篇小说《出警》是一篇荣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品,颁奖词中这样说:“不回避人性的幽暗和荒凉,更以执着的耐心求证着责任和疗救。”请结合文章节选部分具体内容对此加以分析。七、材料作文47.作文。有人说,我们往往会对远处的灾难报以同情,却常常不愿意承担身边的义务。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诗歌除外。参考答案:1.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吾生也有涯
以有涯随无涯
大知闲闲
小言詹詹【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谤”“焚”“鉴”“嬴”“赢”“拙”“辩”“讷”“詹”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2.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文段主要谈读鲁迅的意义。对应空前内容,鲁迅不是“优雅、平和、休闲的”,而是“真实、严峻、深邃的”,所以读鲁迅“并不轻松”,甚至“费力、难受”。故首句为④;空后句子是说学习鲁迅的收获,对应“从他那里获取对我们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清醒认识,激发思想的活力”,则承接的句子应是“要学习鲁迅的思想方法、他的批判意识”。故③应放在最末。结合选项,②承④的“难受”谈“不喜欢鲁迅”,①“读鲁迅并非……”和③“读鲁迅,是要……”并列。故排序为:④②①③。故选C。3.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此处是对刚刚入学的大学生的发言,用
“十年寒窗”来形容大学新生曾经经历的学习过程,使用恰当。B.过关斩将:比喻竞赛中战胜对手,进入下一轮比赛,也比喻在前进中克服困难。此处用来形容学生在高考中战胜竞争对手进入大学的结果,使用正确。C.丰富多彩:形容花样很多,内容丰富。此处用来形容大学生活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用正确。D.不一而足:形容同类的事情很多,不可尽举。文章前面并没有列举同类事物,所以不能用“不一而足”。故选D。4.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语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话首先表明网络文艺作品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错误,接着概写造成的不利影响。第二句话是文艺批评对文艺创作的作用。A.承接第一句的内容,可以详写不利影响;B.是最不可能写的内容,因为和语段的两层意思无关;C.承接第二句的内容,可以详写作用;D.可以承接“文艺批评对文艺创作的作用”这一话题,进一步谈文艺评论的标准。故选B。5.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根据“中国诗人多爱从窗户庭阶,词人尤爱从帘、屏、栏干、镜以吐纳世界景物。这种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天地为庐’的宇宙观已经成为我们的特色了”可见,“天地为庐”是指人们从人工建筑与外界空间相交接的部分去“吐纳”景物,把遥远的天地纳入近在咫尺的“庐”中,又以“庐”为天地自然混同的一部分,借“庐”的特点去观赏景物。A.着意从“梁栋间”“窗户里”感知自然风云,符合其特点。B.这句纯粹是户外景色描写,并无“庐”在其中的作用,故不符合其特点。C.从“窗”“门”感知外界景物并将之容纳为房屋本身的一部分,符合其特点。D.着意从“笔底”“樽前”等于人相近的事物中容纳江声、帆影等远景,移远就近,符合其特点。故选B。6.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语言运用得体的能力。A.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对方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此处用于勉励风华正茂的毕业生,运用不得体。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传达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毕业生并不涉及操守的问题,所以此处运用不得体。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不断的磨砺筛选,千辛万苦,吹走了那些沙砾,才能够得到真正的金子。此处用于勉励毕业生,希望他们在以后生活中不断努力,获得成功。运用得体。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适合用于对朋友的劝慰之语,此处用于勉励毕业生,运用不得体。故选C。7.A【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答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通读整段文字可知,因为字体演变的界限有一定模糊性,所以探讨字体的发展时,只能通过字体的典型形态分析它们的整体差别,填空部分要求填写“字体发展中”难以确定或掌握的部分,结合前文字体演变的“界限”和字体之间同时通行的“阶段”可以推导出“模糊性”的部分应该属于时间因素。故选A。8.C9.B【解析】8.本题考查句子运用和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整体把握上下语境的话题对象和中心观点,同时准确把握每个选项的语意,综合比较,选出最佳选项。依据第二段“灵感不是天生的,不是神授的,它是对人生深度的投入、长期的观察以及广阔的接纳”“总有一天,他蓄存的材料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使他豁然开朗,成为他创作的源头活水。”强调灵感来源自长期的蓄存之后突然的豁然开朗的获得。A项,本句出自陆机《文赋》,句意是:来时不可遏止,去时不可抑制;隐藏时像是影随光灭,出现时像响随声起。写的是“灵感”的不可捉摸和神秘性。B项,本句出自刘勰《文心雕龙》,句意是:在吟诵咏唱之间,可以发出如珠似玉般的悦耳声音;眉睫之前,可以展现出云舒云卷、风云变幻的景象。写的是想象对作家创作的重要。C项,本诗出自陆游的《夜吟》,写的是陆游在学诗时走过的曲折道路。总结了诗歌创作要丰厚积累的经验。抒发了顿悟诗歌创作规律后的欣喜之情。D项,本诗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是一首借景喻理诗,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活读书、读活书,时时从中汲取养料、补充新知。C项符合语境,故选C。9.本题考查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依据横线后的“文学的天分也只有透过这些才能磨练成器”,分析代词“这些”并比较选项内容,“这些”指的是句③中的“强调”对应的内容,故遵循邻近原则,句③应放在横线的最末尾,,只有B项合适。故选B。【点睛】语言衔接连贯的题,要整体把握语段的话题对象和中心观点,重点抓住关联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或冒号、分号、顿号等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确定总起句、结论句、过渡句或衔接句等,做到文从字顺,语义贯通,逻辑严密。10.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句意: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B.“怀”,名词用作动词,怀抱着。句意: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C.“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句意: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D.“膏”,名词用作动词,滋润,做肥料。句意: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故选A。11.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判断句,无标志。句意:秦国是凶恶的虎狼一样的国家。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汉皇帝,是我的长辈。B.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铸以为十二金人”。句意: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亡罪夷灭大臣数十家”。句意: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十几家。C.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子卿尚复为谁乎”。句意:你(苏武)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今得杀身效自”。句意:现在能有机会杀身为国家报效自己的生命。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句意:在蛮荒夷狄之地做投降的俘虏。被动句,“于”表示被动。句意:有智与勇的人往往被所溺爱的事物困扰。故选D。12.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动词,成为。句意:在地上挖一个坑。介词,替、给。句意:我虞常能替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B.介词,趁着。句意:想要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介词,凭借
。句意:凭借黄河做护城河。C.副词,表祁使语气,千万、一定。句意: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志向。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句意: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D.副词,表被动。句意: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副词,表被动。句意:诚信而被怀疑。故选D。13.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①“离”通“罹”,遭到,遭遇。句意:所谓离骚,就是遭遇忧愁。②“详”通“佯”,假装。句意: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③“蹈”同“搯”,叩击,拍打。句意: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④“畔”通“叛”,背叛。句意: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⑥“去”通“弆”,收藏。句意:挖(地洞里的)野鼠,收集(采集)植物的果实来吃。⑦“见”通“现”,表现。句意:您对汉廷的信义又能在哪里显示呢?⑧“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辞别。句意:说着眼泪直流,沾湿了衣襟,和苏武告别离开。⑩“以”通“已”,已经。句意: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⑪“乡”通“向”,以前的。句意: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⑫“景”通“影”,像影子一样。句意:担着干粮如影随形地跟着。只有⑤和⑨没有通假字。故选B。14.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介词,用。句意:当庄宗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②连词,表目的,用来。句意: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言论书籍,用来愚昧百姓。③介词,用,凭借。句意:他们曾经凭着十倍大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④连词,表目的,用来。于是楚怀王调遣全部国内兵力,来深入攻打秦国。⑤连词,表目的,用来。句意:汉朝也扣留他们用来作抵押。⑥连词,表修饰。句意:按照常惠所教的话责备单于。⑦介词,在。句意:在始元六年春,苏武回到京师长安。⑧连词,表修饰。句意:从那时起,楚国日益削弱。故选B。15.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含义的能力。①“从容”,古义:委婉含蓄;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句意: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②“反复”,古义:书信往来;今义:多次重复;句意:遇到(某种)变故的时候,要反复的斟酌,不宜鲁莽行事。③“丈人”,古义: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义:对岳父的别称;句意:汉皇帝,是我的长辈。④“货物”,古义:财物;今义:商品,可供买卖的物品;句意:把财物送给了虞常。⑤没有古今异义词;句意: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⑥“故事”,古义: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句意:降低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⑦没有古今异义词;句意: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⑧“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句意: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⑨没有古今异义词:;句意:(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⑩“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句意: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⑪“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指官员;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句意:就派官员以少牢之礼祭祀于宗庙。⑫没有古今异义词;句意: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⑤⑦⑨⑫没有古今异义词。故选D。16.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②“益”,渐渐。句意:单于渐渐倨傲,不是汉朝所期望的。⑤“食”,读“sì”,后作“饲”,给人食物吃。“饮”,读“yìn”,给人水喝。句意:不给他东西吃,不给水喝。⑦“与”,此处与“相”组成一个词语,共同,一道。句意: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⑪“速”,招致。句意:等到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策时,才快速地招来(灭亡的)祸患。只有以上四句中的词语含义不正确。故选B。17.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①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这就是不识人的祸害了。②宾语前置句,“以何复加”。句意:用什么(惩罚)再增加。③省略句,“乃幽武置(于)大窖中”。句意: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④宾语前置句,“以何见女为”。句意:我为什么要见你?⑤定语后置句,“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留在汉者匈奴使”。句意:就派遣苏武以中郎将身份,持汉节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去。⑥省略句,“常惠请其守者与(之)俱”。句意: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⑦状语后置句,“祸患常于忽微积”。句意: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不良细节积累而酿成的。⑧判断句。句意:燕王,是我扶持拥立的。⑨省略句,“令以(之)责之(于)里正”。句意:县令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里正。⑩状语后置句,“西于戎取由余”。句意:在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综上所述,①⑧判断句,②④宾语前置句,③⑥⑨省略句,⑤定语后置句,⑦⑩状语后置句。故选C。18.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①“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句意:其中一个人夜里逃跑了。②“舆”,名词作动词,用车子抬。句意: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③“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烈。句意: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④“檠”,名词作动词,用檠校正弓弩。句意:苏武会校正弓弩。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句意: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⑥“甘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甘,以……为乐。句意: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⑦“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句意: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⑧“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句意: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⑨“北”,名词,败逃的士兵。句意:追赶逃走的败兵。⑩“响”,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句意:天下的百姓像云彩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响应(陈胜)。⑪“函”,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句意: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⑫“宝”,名词作动词,作为宝物,当作宝物。句意:而当作宝物的却很多。①⑩/②④⑪⑫/③⑥/⑤⑦⑧/⑨的分类是正确的。故选B。19.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③“举(列举)”错误。“举”,推行。句意:推行先王实行过的政事,兴利除弊。⑤“一(一旦)”错误。“一”,完全。句意:希望有一天国君完全醒悟。①②④⑥全对。故选D。20.A21.A22.D23.A【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B.“重:重要”错误。句意:许多人的名气也因为他的缘故而显著。“重”,显著。C.“解:释放”错误。句意:百官四散奔逃。“解”,离散。D.“按:扣留”错误。句意:弹劾查办,毫不屈服。“按”,查办。故选A。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A.“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丢掉。句意:您为什么仓猝丢掉土地。B.“完”,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保全。句意:不能保全名节。C.“安”,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安定。句意:又不能使母亲安定。D.“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陷入危险。句意:哪里有毁坏名节并使母亲陷入危险的不忠不孝的人。故选A。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为”,介词,被;句意:被叛贼抓住。第二个“为”,动词,成为;句意:污损成旧作。B.第一个“以”,介词,用;句意:那些身居高位要职的人抵御厉害的叛军如同儿戏。第二个“以”,介词,因为,表因果;句意:许多人的名气也因为他的缘故而显著。C.第一个“而”,表转折,但是;句意:但李华自认为超过他。第二个“而”,表承接关系,不译;句意:就去观察了一番,(结果很失望,不住宿就(连夜)返回。D.第一个“乃”,副词,才;句意:他才勉强答应。第二个“乃”,副词,才;句意:必待江、淮转运粮饷才够用。故选D。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叛军假意让他担任凤阁舍人一职”错误。原文“伪署凤阁舍人”,意思是“被迫担任凤阁舍人的伪职”,“假意”应是“伪署”一词的误解。C.“是因为叛军正在崤、陕一带苦战”错误。应是叛军正在崤、陕一带横行,不是“苦战”。D.“郭纳临时改变主意不采用了”错误。“临时改变主意不采用了”有曾经打算采用的意思,原文“纳忽不用”中的“纳”是郭纳,“忽”有忽视之意,即郭纳不采用他的计策。故选A。参考译文:甲李华字遐叔,是赵州郡赞皇县人,年轻时为人旷放通达,外表看似坦率放任,内心却严谨持重。经过逐级科考,进士及第,天宝十一年,升任监察御史。当时宰相杨国忠的党羽亲信在任所骄横奸猾,李华出京行使职责,对权贵严加弹劾查办,毫不屈服,州县上下十分敬畏,因而被权贵所痛恨。安禄山谋反,唐玄宗进入蜀地避难,百官四散奔逃,李华的母亲在邺县,他打算从小路用车载着母亲逃离,被叛贼抓住,被迫担任凤阁舍人的伪职,叛贼被平定后,李华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李华感伤自己陷入危险祸乱的境地,不能保全名节,又不能使母亲安定,想要为母亲养老送终,但是母亲不幸亡故,于是退居江南。上元年间,朝廷征召他担任左补阙、司封员外郎。李华感叹地说:“哪里有毁坏名节并使母亲陷入危险的不忠不孝的人,还想要承受天子的宠幸呢?”就以生病为由不去任职。李岘在江南一带负责选拔官员,上表请求将李华安置到幕府任职,提拔他担任检校吏部员外郎。李华苦于身患风痹疾病,辞去官职,客居归隐到山阳县,督促子弟致力于农业生产,安于困窘生活。他晚年研究佛法,不很用心著书,只是写点天下士大夫家传、墓版及州县碑颂之类的文章,人们常常携带着金银布帛前往请求他写传作颂,他才勉强答应。大历初年,李华死了。当初,李华写成《舍元殿赋》,把它拿给萧颖士看,萧颖士曰:“你的文章在《景福》一文之上,《灵光》一文之下。”李华的文章言辞绵密华丽,而缺少宏大杰出的气象,萧颖士的文风刚健爽朗放任洒脱,当时人们认为李华的文才比不上萧颖士,但李华自认为超过他。于是他创作《吊古战场文》,竭尽才思反复研磨推敲,作成之后,故意将它污损成旧作,把它混杂在摆放梵书的架子上。有一天,李华把书送给萧颖士阅读,萧颖士称赞文章精美,李华问道:“当今谁的文章可以比得上它?”萧颖士说:“如果你加以精细研思,就能到达它的境界。”李华十分惊讶,深表佩服。李华乐于奖掖读书人,许多人的名气也因为他的缘故而显著,像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佑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这些人,后来都发达到在显耀的官职上执掌政事。李华遭受祸乱,心怀悔恨,等到替元德和权皋撰写墓碣铭、撰写四皓赞,他文中用深情委婉的笔调表达对笔下人物的称颂,令读到文章的人同情他的心志。乙安禄山依仗玄宗的宠信,恣意妄为,萧颖士暗中对柳并说:“胡人(指安禄山)依仗主上的宠信骄横跋扈,反叛朝廷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东都洛阳到时会首先陷落的!”不久,他便托病离开了洛阳。不久安禄山反叛以后,萧颖士到河南去见郭纳,向他进献抵御叛军的策略,郭纳没有采用,萧颖士感叹道:“那些身居高位要职的人抵御厉害的叛军如同儿戏,(想抵挡住也)太难了啊!”他听说大将封常清陈兵东都洛阳,就去观察了一番,(结果很失望,)连夜返回。于是把家里的藏书藏在箕、颖间,自己奔走山南,节度使源洧任命他担任掌书记。贼军的一支部队进攻南阳,源洧畏惧,想要放弃襄阳,退保江陵,颍士进言说:“官兵守潼关,钱粮需用很急,必待江、淮转运粮饷才够用,而粮道经由汉江、沔水,那么襄阳就是当今天下的咽喉要地,一旦失守,就会丧失天下。而且您现拥有州郡数十、人口百万,练兵铲除贼寇,是保卫社稷的大功啊。叛贼正横行于崤、陕间,您为什么仓猝丢掉土地,想让天下人笑话吗?”源洧就按兵不出。适逢安禄山死,贼兵退去。源洧死后,萧颖士又去金陵,并客居于此,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璘要召见他,他坚辞不去。24.B25.C26.B27.A28.B【解析】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句意:从此再也没有拖欠租税的人。逋:拖欠。故选B。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都是省略句,分别省略了宾语和介词:邑以(之)大治/先(于)是周敦颐、程颢与其弟颐皆讲学(于)是邦。句意:南安因此变得非常安定。/之前周敦颐、程颢及其弟程颐都曾在这个地方讲学。B.都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国计反于初屈。/鹿卿悉纵舍而以其余分劝。句意:民生反而比从前更加艰难。/徐鹿卿全部释放而劝他们将余财分给贫民。C.
一般句式。句意:要建昌交纳米粮五千斛。/判断句。句意:这是没有谁来扰乱我们。D.都是语意被动句。句意:环城的房屋许多都被毁坏。/张九成曾以直言相道被贬谪居。故选C。2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无名:古义,没有依据;今义,不为人知,说不出名。句意:徐鹿卿首先免除那些没有依据的科税。B.言行:古今同义,语言行为。句意:徐鹿卿选择他的言行。C.抚恤:古义,慰问、安抚;今义,(国家或组织)对因公伤残的人员,或因公牺牲以及病故人员的家属,给以安慰和物质帮助。句意:徐鹿卿好好地慰问、安抚他们。D.太平:古义,地名,太平州;今义,指社会安定,泛指平静无事。句意:任命徐鹿卿兼领太平知州。故选B。2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江东诸郡飞蝗很多,蔽天遮日,进入当涂县境,徐鹿卿露天烧香默祷,忽然旋风大起,蝗虫全部飞过淮河。“江东诸郡飞蝗蔽天”,主谓宾结构,“飞蝗”为主语,“蔽天”为谓宾部分,后面断开,排除BC;“入当涂境”动宾结构,后面断开;“飘风大起”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后面断开,排除D。故选A。28.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气平论正”
即心气平和、言论正派。①是说弘扬教义,端正学风;③是减免赋税,为民着想。④是听说朝廷的任命后,相关官吏逃跑、躲藏,侧面表现其严正。排除①③④。故选B。参考译文:甲
徐鹿卿,字德夫。广泛地通晓经史,以擅长文学名于乡里,后来的学者争以他为宗师。徐鹿卿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曾以直言相道被贬谪居,徐鹿卿选择他的言行,刻石树立在学校以此为校训。之前周敦颐、程颢及其弟程颐都曾在这个地方讲学,徐鹿卿进一步弘扬他们的教义,从此崇理重义的学风重新兴盛起来。徐鹿卿还制定资助士人的制度。助学的田地多在学田多分布在溪峒,加上以前征收赋税缺乏一定的尺度,农民为此困苦不堪。徐鹿卿好好地慰问、安抚他们,从此再也没有拖欠租税的人。后来强盗兴起,环城的房屋许多都被毁坏,只有学校幸免于难。故徐鹿卿说:“这是没有谁来扰乱我们。”真德秀称赞徐鹿卿心气平和、言论正派,有关爱百姓之诚心。德秀驻守泉城时,调任徐鹿卿为南安的县令。徐鹿卿以不便供养母亲而请辞。德秀说:“我们道同志合,一起来救助民众,还害怕你的母亲不让你来吗?”徐鹿卿进去禀报母亲,母亲欣然答应。到了南安后,徐鹿卿首先免除那些没有依据的科税,厘清登记土地户口,革除预借,疏通百娃上访的渠道,使冤情上达。南安因此变得非常安定。某年督府要强行收取秋苗赋税,要建昌交纳米粮五千斛。徐鹿卿据理力争,说:“我的官可以免去,但米粮是决不会交的。”百姓恐怕徐鹿卿被调走,纷纷请求交粮来完成督府的任务。徐鹿卿说:“百姓为我考虑得很周全了,难道我就不替百姓着想吗?”最后以抗争而免除了五千斛米的负担。当年大饥,人以人肉为食。于是拿出本官司库米三千多石按半价出售,及减抵当作库息,又拿出缗钱一万七千赈送饥民,劝居民收养孤儿,每日给钱米,因此而活的孤儿有几百人。乙岳珂驻守当涂时,私自制造茶、盐,自己在幕后操纵来获取暴利,各种滥征的捐税名目繁多,导致路上再也没有商旅出行,民生反而比从前更加艰难。皇上命令徐鹿卿去核查此事,当地的官吏听说后争着逃跑、躲藏。徐鹿卿宽定其期限,亲自审查,全部了解了实情。岳珂辟置贪官酷吏,揭人隐私陷害百姓,没收他们的财产。平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被囚禁了半年。徐鹿卿全部释放而劝他们将余财分给贫民,都感泣涕零,奉命而行。岳珂被免职。任命徐鹿卿兼领太平知州,仍暂提举茶盐事。松弛征敛,减免米石与芜湖两务芦花税。江东诸郡飞蝗很多,蔽天遮日,进入当涂县境,徐鹿卿露天烧香默祷,忽然旋风大起,蝗虫全部飞过淮河。别之杰密请朝廷要求徐鹿卿移任浙东提点刑狱,加直秘阁,兼任提举常平。徐鹿卿倡议罢去浮盐经界卤地,先撤相家所筑,被捕者自己说:“我是相府人。”徐鹿卿说:“行法一定得从近依富贵的人开始。”最后还是依法处罚。29.C30.A31.C【解析】2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用力”,古义:用功读书。今义:使用力气;花费精力。句意:近来用功如何?B.“尺寸”,古义:形容事物些许、细小或低微。今义:尺和寸,指量具。句意:向上也希望能展示微薄的力量。C.“体貌”,古今义相同,身材容貌。句意:形体相貌在人间衰亡。D.“不能”,古义:不擅长的东西。今义:不可能;不能够;没有能力。句意:抛弃他们所不擅长的东西。故选C。3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以扬子云放弃研治经术来讨好世俗,韦宏嗣放弃著史转而下棋为反例”说法错误。“以扬子云放弃研治经术来讨好世俗,韦宏嗣放弃著史转而下棋”是作者的假设,不是真实发生的。所以此处不是举例论证。故选A。3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C.“后悔没有体悟到岁月易逝”无中生有。从文中“感此数语,掩卷而悲,并日而学”可知,作者对岁月易逝是体悟到的。故选C。参考译文:季逑阁下:近来用功如何?我在数千里之外,每有著述,还未提笔之时,心里就挂念着你啊。虽然你我才能、天赋早已注定,然而我也深深地仰慕你有自己的专长啊!我们这些人的爱好和崇尚相符合,嗜好和欲望又少。年轻时不跟随那些装模作样卖弄姿态,自我欣赏(边走边回顾自己的影子)的人,以求得世人一时的爱慕;长大后认真思考、聚精会神、废寝忘食,来寻求一点学问上的收获。只是我略微年长一些,忧虑又多,因为这个缘故比不上您。然而我三十四岁的年龄,距离强仕之日(即四十岁),还有六年。向上也希望能竭尽自己的智力,展示微薄的力量,来报恩于先人;向下希望在史册留名,传布我的姓名于天下,而使父母不以生了我而感到惭愧。每每读到曹丕的观点:“日月在天上消逝,形体相貌在人间衰亡,忽然与万物化而为一。”以及陶侃的论述:“沉溺游乐,饮酒无度,活着的时候无益于当时,死了以后不能留名于后世,这是自暴自弃啊。”感念这些话,掩卷而悲,于是把一天作两天用,勤奋学习。又加上受雇于人的余暇时间,还有富余的空闲时间,由于我粗野的本性,原本就缺乏知心的朋友,(因此得以)鸡叫时就伴着自己的暗影披衣起床,蜡烛烧完了就带着书卷睡觉。衣上落满了虱子,虽多却不嫌;浮尘凝集于冠,每日都有一寸厚。不是门外有名刺递入,巷侧有车辆经过,不知自己处在京邑之内,住的地方界于公卿之间呀。人的智慧和力量有限,当今的所谓名士,有的人对富贵权势用尽心思,有的人为求取功名而操劳心志,富贵高名(操纵于别人之手的东西)还没有得到,自己的身体精力就已经衰竭了。又有人放纵个人的情感爱好于棋类游戏的乐趣之中,消磨生命于花鸟的钻研之中,劳苦相同,岁月也都荒废了。像这样都是华巧不实的人的过失啊。我有时想,假使扬雄改变研究经学而来讨好世俗的人,未必可以胜过汉朝朝廷的那些人,而将废弃深沉的思考;假如韦昭放弃自己著史的举处而去下棋,未必能成为吴国的头等人才,反而连自己多年积累的学问也会失掉。这两个人,把心思放在他们的特长上,抛弃他们所不擅长的东西,(这)是值得人羡慕的啊。每每以此来宽慰自己,也只敢告诉您了。32.D33.C34.A35.D36.B37.C38.C39.D40.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41.甲文中渔父建议屈原随波逐流,屈原的回应是宁愿以死保全自己的清白,也不能跟世人同流合污。乙文第一段中宋玉的建议体现了道家思想,认为才华无法实现时就做一个隐士,对此屈原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入世实现志向反驳他。【解析】3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D.“挠”在句中意为悲伤烦恼。句意:得到所念想的结果又感到悲伤烦恼。故选D。3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之通假字的能力。A.“被”通“披”,披散。句意: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B.“常”通“长”,长长的。句意: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D.“沈”通“沉”,投江。句意:结果投汨罗江而自杀了。故选C。3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的能力。B.“病”,名词作动词,针对;句意:应当是修炼自己的品性而不去针对别人。C.“贵”形容词作名词,权势、权贵。句意:都贪图靳尚的权贵而追随于他。D.“喻”,动词的使用用法,使……明白、了解。句意:宋玉又劝他说。故选A。3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之古今异义的能力。A.“至于”,古义为走到、到达,今义为表示程度、范围或表示另提一件事。句意:屈原走到江边。B.“颜色”,古义指脸色,今义指色彩、颜料。句意:神色憔悴。C.“形容”,古义指身体样貌,今义指传达一种观念、印象或对某些无形事物之性质及特色的了解,或描述。句意: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D.“是非”,古今义都指是非对错。句意:存有为心思而明辨是非。故选D。36.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句式的能力。A.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因此被流放。B.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人又谁能以察察之身”。句意: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C.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现在楚王正被花言巧语所迷惑。D.被动句,“不用”表示“不见用”。句意:我的悲伤源自忠诚美德的不见用,来自楚国的混乱不治。故选B。3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而”表转折;第二个“而”表承接。句意:世上众人都醉了,可是只有我醒着/向楚王说了坏话,屈原因此遭受了流放。B.第一个“乃”,表顺承,于是;第二个“乃”,表转折,反而。句意:于是写出了《怀沙》这首赋词/又怎么能反而去实现治理楚国混乱的宏愿。C.第一个“为”,表疑问,呢;第二个“为”,表疑问,呢。句意:却使自己被放逐呢/我为什么要见你呢。D.
第一个“以”,用;第二个“以”,把、拿。句意:又哪能用自己高洁的品质/当初大夫您可以为捍卫孝悌、忠信的品德而抱赴死之心。故选C。3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句式的能力。句意:当初大夫你独自怀着满腔忠诚,在奸邪的群臣中大声疾呼,我十分为大夫担心,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当初您既不肯听从我的劝告,那为什么现在会觉得伤心呢?难道是为了失去的爵位俸禄或者是留恋故乡旧土?“而叫噪于群侫之中”是状语后置句,应为“而于群侫之中叫噪”。句意为:在奸邪的群臣中大声疾呼。“大夫不能从”为省略句,省略了“从”的宾语“吾言”。句意为:当初您既不肯听从我的劝告。“岂爵禄是思、国坏是念耶”是宾语前置句,应为“岂思爵禄、念国坏耶”。句意为:难道是为了失去的爵位俸禄或者是留恋故乡旧土。故选C。3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对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是持反对态度的”说法有误。文中并没有宋玉对于积极入世这一做法的反对态度,他批判的是屈原不能达到心灵的虚静状态,前期对于无法实现的事知其不可而为之,后期失败后又不能超脱于心,跟耿于怀的心理。故选D。4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乙文画线句句意为:楚国的人,都贪图靳尚的权贵而追随于他。大夫您却独自凭借满腔的忠信而唱着反调,结果是你的话得不到听从,国家仍旧混乱不治。这句话是对屈原不随波逐流状态最终不被统治者认可的描写。甲文中体现屈原思想的语句主要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其中,“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意思是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这句话同样体现了屈原不随波逐流的心态。故填: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41.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甲文中,渔父对屈原的建议是“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意思是让屈原随波逐流,做多数人而不做那个少数人。对此,屈原的回应是“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重点是“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也不能让自己“受物之汶汶者”“蒙世之温蠖”,也就是宁愿以死保全自己的清白,也不能跟世人同流合污。乙文第一段中,宋玉的建议是“夫君子之心也,修乎己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於众,时来则应,物来则济。……此贾仇而钓祸也”,意思是:君子所想的,应当是修炼自己的品性而不去针对别人,隐藏自己的才能而不炫耀于众人,当时机合适时就去顺应,当变化发生时便尽力去促成。这种对时机的顺应不是为自己打算,促成事物的成功也不是贪图功劳。所以君子处世得不到什么好处,也不招别人的怨恨。现在楚王正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甘心陷于混乱的政局之中。楚国的人,都贪图靳尚的权贵而追随于他。大夫您却独自凭借满腔的忠信而唱着反调,结果是你的话得不到听从,国家仍旧混乱不治,白白地去挑明彼此间的是是非非,这分明是在拉仇恨而找祸害呀。宋玉的建议遵循了道家思想,认为自己的治世思想不被认可时,就修炼自己、隐藏自己,也就是保持隐士的态度。对此,屈原的回应是“吾闻君子处必孝悌、仕必忠信,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意思是:我听说君子在家定要做到孝顺父母、兄弟友爱,到朝廷做官定要忠诚于君王。能够实现此志向,则人虽死去仍活在人们心里;不能实现志向,则虽然活着却像死去一样无声无息。屈原的回应充分体现了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入世”的态度,强调“忠诚于君王”“实现志向”。参考译文:甲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乙屈原在楚国做官,担任三闾大夫之职。当时的楚襄王昏庸无道,宠幸奸臣靳尚,楚国国政混乱。屈原为此担忧,劝谏楚襄王罢免靳尚官职。楚王不听,屈原再三进谏。屈原的学生宋玉劝他说:“君子所想的,应当是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制图课件清华
- 2024年度保险合同的保险责任与除外责任3篇
- 现代技术服务费合同5
- 2024年度医疗事故处理服务合同2篇
- 周大生百面钻石课件
- 物品买卖委托合同书
- 2024年度市场调研与竞争分析报告订购合同3篇
- 2024版技术转让合同的技术内容和转让价格3篇
- 2024年度建筑项目工程设计变更合同3篇
- 律师合作协议书
- 苏教版(译林版)八年级英语单词表(上册)(默写稿)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部编版 (共19张PPT)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8.1 用字母表示数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 粤科版通用技术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20张)课件
- 销售出库标准流程及新版制度YJ
- 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一课时说课稿
- “一亿有多大课件”课件
- 长输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工程管理前沿论文
-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试验本)高一上册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美苏争锋
- 保险医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