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专家讲座_第1页
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专家讲座_第2页
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专家讲座_第3页
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专家讲座_第4页
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粒DNA提取与酶切试验四袁洁.10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1页今天试验分2个部分:质粒DNA提取质粒酶切(电泳检测下次进行)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2页一、试验原理质粒——质粒是存在于细菌体内一类独立于染色体自主复制遗传成份,在细胞内它们常以共价闭环超螺旋形式存在。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3页质粒

(plasmid)质粒是存在于细菌体内一类独立于染色体自主复制遗传成份,在细胞内它们常以共价闭环超螺旋形式存在。

质粒已成为当前最惯用基因克隆载体分子。有一些质粒能携带外源DNA,能够作为目标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运载工具。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4页2.目标基因和质粒载体连接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4.选择5.目标基因表示1.目标基因获取DNA片段(目标基因)与载体DNA分子相连接,形成重组DNA选出含有所需要重组体DNA分子受体细胞目标基因在受体细胞中高效表示,合成产物(蛋白质)重组DNA技术普通过程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5页基因克隆示意图宿主基因组大肠杆菌+重组质粒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6页质粒载体及其拷贝数质粒复制子拷贝数pBR322及其衍生质粒pMB115~20pUC系列质粒及其衍生质粒突变pMB1500~700pACYC及其衍生质粒p15A10~212pSC101及其衍生质粒pSC101~5ColE1ColE115~20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7页质粒DNA普通特征

:①质粒是细菌内共生型遗传因子,有相对独立性。②它能在细菌中垂直遗传并赋予宿主细胞一些表型③它是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量大小不等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8页质粒三种构型:闭合环状DNA开环DNA——假如两条链中有一条发生一处或多处断裂,分子因旋转而消除链张力。线状DNA——假如两条链均断开,即为线状DNA。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9页质粒DNA与宿主菌染色体DNA区分:宿主菌染色体DNA通常比质粒DNA要大得多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10页分离纯化质粒DNA

三个主要步骤:①培养细菌使质粒扩增(DNA扩增与选择)②细菌搜集与裂解搜集——高速离心方法③质粒DNA纯化

全部纯化方法都是利用了质粒DNA相对较小及共价闭合环状性质。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11页碱法抽提质粒主要溶剂溶液Ⅰ:由葡萄糖、EDTA、Tris•Cl组成.葡萄糖作用是增加溶液粘度,降低抽提过程中机械剪切作用,预防破坏质粒.EDTA作用是络合掉镁等二价金属离子,预防DNA酶对质粒分子降解作用。Tris•Cl能使溶菌液维持溶菌作用最适PH范围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12页溶液Ⅱ:SDS、NaOHSDS作用是解聚核蛋白并与蛋白质分子结合使之变性;NaOH作用是破坏氢键,使DNA分子变性。溶液Ⅲ:KAc、HAc溶液Ⅲ能中和溶液Ⅱ碱性,使染色体DNA复性而发生缠绕并使质粒DNA复性。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13页SDS碱裂解法制备质粒DNA原理:

在有EDTA、溶菌酶及SDS存在条件下,用碱处理细菌,能够使细菌细胞壁破裂,释放出细胞内容物(染色体DNA、蛋白质和RNA等)。

强碱环境能够使细菌线性分子染色体DNA氢键断裂,双链解开变性,而质粒DNA超螺旋共价闭合环状双链并不完全分离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14页再加入高浓度酸性盐在有高盐存在条件下:线性染色体DNA凝聚成不溶性沉淀物;变性蛋白质与SDS和K+形成复合物也形成沉淀;小分子质粒DNA却呈天然构型,能溶解在buffer中

经过离心能够把线粒体DNA、不稳定大分子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除去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15页

假如要提升DNA纯度,则能够用RNA酶消化除去RNA,并用酚抽提法除去残留蛋白质。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16页试验步骤:加1.5ml培养物于EP管,1rpm×30s(可重复一次)

去上清(除净),加入100μl溶液I,充分重悬

加入200μl溶液II,马上、轻柔振荡数次

加入150μl冰溶液III,震荡10s,冰浴3~5min,1rpm×10min裂解细菌、释放质粒DNA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17页转移上清到新EP管,加入等体积饱和酚(约450μl)振荡混匀,离心1rpm×10min转移上清到新EP管,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共约450μl)振荡混匀,离心1rpm×5min除去杂质、纯化质粒DNA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18页转移上清到新EP管

加入2倍体积乙醇(约800μl)混匀,冰浴15min离心1rpm×15min弃上清,

100μl70%乙醇洗沉淀,1rpm×2min

弃上清,静置干燥,0.1×TE20μl溶解DNA酶切判定(10μl)保留(10μl)除去杂质、纯化质粒DNA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19页常见问题:提取DNA不纯,含有其它杂质(蛋白、多糖)变性不充分;关键过程反应时间过短;离心时间或速度不够。提取DNA成涂布状:操作过程中用力过猛,动作粗暴;操作系统有污染。混有染色体DNA:变性过程不完全试剂配置有问题。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20页第二部分:酶切判定(双酶切)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21页反应体系(20ml)试剂或样品用量(ml)BamHI1HindIII1Buffer2H2O6pUC119-U610共10ml,配好多份之后再分装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22页酶切反应试验操作酶切反应液包含BamHI,HindIII,Buffer,H2O(已由准备试验老师配好)每人一份,每份10μl将酶切底物(质粒)与反应液混合充分混匀,瞬时离心37˚C,孵育1-3小时电泳检测(下次进行)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23页基因工程诞生技术突破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enzymes)1970年H.O.Smith等分离出第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WernerArber理论预见限制酶DanielNathans用限制酶切得SV40DNA片断HamiltonO.Smith得到第一个限制酶1978年Nobel生理或医学奖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24页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4—8bp),并由此处切割DNA双链核酸内切酶起源:原核生物功效:自我保护——细菌限制和修饰系统(R/M体系)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25页pUC119图谱质粒DNA的提取和酶切第26页重组质粒BamHIHindIII双酶切电泳检测5'-G

GATCC-3‘3‘-CCTACG-5'BamHI5'-AAGCTT-3'3'-TTCGAA-5'

H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