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口腔、食管、胃、肠、肝脏、胰腺、肠道细菌、小儿粪便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1/30(一)口腔—唾液分泌少,口腔粘膜比较干燥—<3月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利条件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生理性流涎多见5~6个月—已含有很好吸吮和吞咽功效—双颊有发育良好脂肪垫有利条件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2/30生理性流涎
小儿5‾6个月时唾液分泌显著增多,但因为婴儿口底浅,又不能及时吞咽,常发生生理性流涎。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3/30(二)食管和胃
食管长度---新生儿及小婴儿食管约10cm
其下段肌肉发育差,常发生胃食道反流。
胃
—胃位置---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 育不成熟、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易造成溢乳
和呕吐
—胃容量出生时---30~60ml6个月---150~210ml1岁时---250~300ml
—胃排空---因食物种类不一样而异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4/30不利方面—肠系膜长且固定性差:易发生肠套叠及肠扭转—消化酶发育不成熟—肠屏障功效差:全身性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三)肠有利方面婴儿肠道相对较长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5/30(四)肝脏年纪越小,肝脏相对愈大肝细胞和肝功效亦不成熟婴幼儿胆汁分泌较少(五)胰腺出生时胰液分泌量少,胰淀粉酶活性较低不宜过早地(生后3个月以前)喂淀粉类食物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力都较低对脂肪和蛋白质消化和吸收不够完善。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6/30(六)肠道细菌胎儿消化道内无细菌,生后数小时细菌即经口、鼻、肛门等侵入肠道种类与摄入食物相关:母乳喂养——双歧杆菌人工喂养——各种菌群所占百分比相等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肠道致病菌有一定拮抗作用当消化道功效紊乱时,肠道细菌大量繁殖可进入小肠甚至胃而致病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7/30(七)小儿粪便
胎粪----是由肠道脱落上皮细胞、肠分泌物、胆汁及吞入羊水组成。
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呈墨绿色、粘稠、无臭味,可连续2~3天。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8/30正常小儿粪便特点
二者结合,添加副食后其靠近成人,每日1次混合喂养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均匀糊状,偶有细小乳凝块,每日排2‾4次,不臭,呈酸性反应。母乳儿粪便呈淡黄色,较干稠成形,含乳凝块多,每日排1‾2次,略有臭味,呈中性或碱性反应。牛羊乳儿粪便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9/30多见于6个月以内虚胖婴儿,生后很快即出现腹泻,大便呈黄绿色稀便,每日4~5次或更多,无其它症状,食欲好,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常随添加辅食后自然痊愈。生理性腹泻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10/30婴儿异常粪便粪便恶臭:蛋白质消化不良。有酸味、泡沫: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外观油腻或奶瓣多:脂肪消化不良。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11/30第二节口炎
(stomatitis)口腔粘膜炎症称口炎,多由病毒,细菌、真菌或螺旋体引发。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如病变仅局限于舌、牙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牙龈炎或口角炎。可单独发病亦可继发于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全身性疾病。
鹅口疮、疱疹性口炎、溃疡性口炎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12/30-、鹅口疮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久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患儿。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13/30【临床表现】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样物质。不易拭去,若强行擦拭剥落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患处不痛、不流涎,普通无全身症状,偶可累及食管、肠道、喉、气管、肺等,出现呕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14/30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15/30【治疗标准】1、保持口腔清洁,用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2、局部用药,可用制霉菌素10万U/次,加水l~2ml涂患处。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16/30二、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发,1~3岁小儿多见,传染性强。可在集体托幼机构引发小流行。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17/30【临床表现】口腔粘膜上可见单个、一簇或几簇小水泡,破裂后形成浅表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分泌物,绕以红晕,多个小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较大溃疡。有低热或高热(体温达38~40℃),牙龈红肿(牙龈炎),出现流涎、拒食、烦躁、颌下淋巴结肿大。病程较长,溃疡10~14天愈合;淋巴结肿大2~3周消退。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18/30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19/30本病须与疱疹性咽峡炎判别,后者由柯萨奇病毒引发,多发生于夏秋季,疱疹主要在咽部和软腭,有时可见于舌,但不累及牙龈和颊粘膜,颌下淋巴结不肿大。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20/30【治疗标准】①重视口腔卫生,勤喝水。②局部处理:局部涂锡类散、冰硼散等中药,疼痛重者进食前在局部涂2%利多卡因。③对症处理:发烧者用退热剂。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21/30三、溃疡性口炎主要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急性感染、长久腹泻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口腔不洁更利于细菌繁殖而致病。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22/30【临床表现】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舌、唇内及颊粘膜处,可蔓延到唇及咽喉部。口腔粘膜充血水肿,随即形成大小不等糜烂或溃疡,上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形成假膜,常呈灰白色,边界清楚,易拭去,遗留溢血创面,但很快又被假膜覆盖,涂片染色见大量细菌。局部疼痛、流涎、拒食、烦躁,常有发烧,可达39-40oC,局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23/30【治疗标准】①控制感染,选取有效抗生素。②做好口腔清洁及局部处理。3%过氧化氢等清洗,后涂2.5%金霉素鱼肝油,疼痛重者进食前在局部涂2%利多卡因。③注意水分和营养补充。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24/30四、口炎护理【常见护理诊疗】l.口腔粘膜改变:与感染相关。2.疼痛与口腔粘膜炎症相关。3.体温过高与感染相关。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25/30【护理办法】1、做好口腔护理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溃疡面后涂1%甲紫或2.5%~5%金霉素鱼肝油,较大儿童可用含漱剂。进食后漱口,勉励多饮水,保持口腔粘膜湿润和清洁。对流涎者,及时去除流出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防止引发皮肤湿疹及糜烂。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26/302.正确涂药涂药前先将纱布或干棉球放在颊粘膜腮腺管口处或舌系带两侧,以隔断唾液;干棉球将病变部粘膜表面吸干后涂药。涂药后闭口10分钟,然后取出隔离唾液纱布或棉球并嘱咐患儿不可马上漱口、饮水或进食。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27/303.饮食护理防止摄入刺激性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对因为口腔粘膜糜烂、溃疡引发疼痛影响进食者,在进食前用2%利多卡因涂局部。对不能进食者,应予肠道外营养,以确保能量与水分供给。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的护理28/304.食具专用患儿使用食具应煮沸消毒或高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