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牡丹江一中郎海霞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是岳麓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对这堂课的理解和设计。【课标要求】《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是岳麓版高中历史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第一节,本章讲的是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包括农业、商业、手工业,本章的前三节讲的是中国的农业,而且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节课,讲的是中国农业的生产模式,是农业的基础,而农业又影响中国的手工业、商业。所以农业是学习手工业、商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本册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有重要作用。【教学目标】依据:结合《课程标准》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思想定位为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为此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农业的起源;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从刀耕火种,耒耜、石器锄耕到铁农具的使用)理解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进步,牛耕使用推广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3、理解生产工具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完善和小农个体耕方式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二、过程与方法1、布置学生根据学案课前预习,完成课前思考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归纳法、探究法,归纳农具变化以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归纳古代水利设施的特点。3、引导学生运用辨证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评价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历史作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四大文明古国之一。2、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3、传统农业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世界最前列,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教学重难点】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我确定本课的重点难点如下。重点: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逐渐提高,由此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难点:“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2、教法本课采用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史论结合,问题引导,师生交互讨论。3、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比较学习法,对重要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意识,学生在比较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物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但我们的祖先并不是天生就知道种田的,那么他们吃什么穿什么以什么为生呢?那么,中国古代的农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又有哪些自己的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的知识。(说明:这种启发式的问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带着求知的心走进这课。)〔新课讲授〕一、农业的起源[设问]:我们的祖先并不是天生就知道种田的,那么他们吃什么穿什么以什么为生呢?[提示]:讲到原始人的生活,我们会联想到一个词:茹毛饮血,他们主要靠采集野果,渔猎一些不是很凶猛的野生动物为生。可是,并不是每天都能采到野果,抓到野兽,所以当时人们经常过着居无定所,饥寒交迫的生活。后来,炎帝神农氏被推选为南方各部落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他遍游天下,终于发现黍、稷、麻、麦、豆五谷,种植之后可以定期收获,于是向人们广传五谷种植技术。于是原始农业产生了。1、原始农业的起源[补充]:虽然这只是传说,但其中所反映的正是我国原始农业出现的过程,是由简单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从而形成了我国古代的原始农业。[过渡]:了解了农业的起源之后,请阅读课文相关内容,看看我国原始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而且具有什么特点?2、原始农业的分布及特征[提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了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其中,北方以半坡遗址为代表,主要种植粟麦,南方以河姆渡遗址为代表,主要种植水稻。[设问]: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形成南稻北粟这种农耕格局?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提示]:北方以旱地为主,适合种植不需要太多水的旱作农作物粟麦,南方多水田,因此适合种植需要大量水来灌溉的水稻。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经济的发展与地理条件密切相关。[补充]:类似原始农业的出现,家畜饲养业也由原始的狩猎活动发展起来。有时候人们打猎时收获比较多,一下子吃不完,就把一些活着的动物驯养起来,这就成为家畜饲养业的起源,据说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是狗,猪马牛羊鸡都是比较早被人类饲养的动物,它们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六畜。[补充]:我们讲到五谷也讲到六畜了,同学们有没想到与此有关自古就有的俗语: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在这样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只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肯定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二、生产力的进步(设计说明: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把教材的第二个子目从耒耜到曲辕犁和第三个子目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整合为一个子目生产力的进步,下设两个小问题1、生产工具的进步2、水利设施的完善。通过这样的整合学生对教材的的线索和子目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一)生产工具的进步[过渡]:那么怎么样才能保证五谷丰登呢?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二部分内容,看看我国古代生产工具是如何不断被改进的,然后完成所给出的表格中国古代生产工具和耕作形式的发展朝代劳动工具耕作形式原始石木质耒耜等刀耕火种商周耒耜为主,青铜制品出现耒耜耕春秋战国铁农具出现牛耕出现(耦犁)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传统耕作方式形成)唐朝曲辕犁(标志步犁定型)灌溉工具翻车、筒车翻车是人力提水工具,筒车是水力提水工具。(设计说明:通过表格的形式,让学生通过阅读填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表格的方式清晰明了,易于学生进行比较。)[设问]:请同学们根据表格的内容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主要使用耒耜;2.进入文明时代早期,耒耜仍是人们的主要生产工具;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的青铜农具;3.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汉代和唐代这种耕作方式又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二)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过渡]:要想不断的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除了不断改经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外,还要注意水利设施的修建。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设问]:还是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第三部分内容,把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水利建设的成就找出来,然后完成下列表格。时期水利成就备注上古大禹治水传说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至今还发挥功效汉朝内陆漕渠、白渠、治理黄河西汉王景治河边疆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设计说明:通过填表格的形式,了解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完善,使学生认识水利和农业是息息相关的,互相促进的,落实了教学目标里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生产工具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完善和小农个体耕方式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三、生产方式的进步[过渡]: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中国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也在不断进步,从千耦其耘发展到个体农耕。简单协作方式[讲解]:“千耦其耘”,耦,指两个人一起耕作;耘,锄草的意思。商周时期,农具比较原始,一个人很难单独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地里集体耕作,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千耦其耘”指的就是当时这种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的农耕活动。(设计说明:由于学生对古代农业比较陌生,对概念不是很理解,教师有必要先对“千耦其耘”的概念进行解释,能使学生更好地对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有更好的认识。)自耕农经济形成[过渡]:个体农耕则指,随着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大概在春秋时期出现的自耕农的经营模式。他们一般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由此,自耕农经济逐渐形成,“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设问]:由此看来,自耕农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提示]:春秋时期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而且随着春秋时期宗法制的破坏,个体家庭逐渐成为社会基本单位,这些都是自耕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名曲欣赏]:欣赏名曲《天仙配》。(设计说明:通过这首曲子让学生去体味“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而且为下一问小农经济有什么特点做好铺垫,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问。)[设问]:那么自耕农经济也就是小农经济,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提示]:特点:1、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2、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评价:利:生活稳定,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在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他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弊:生产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发展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后来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渡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比较脆弱(设计说明:通过此问题落实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农业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世界最前列,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结]:伴随着自耕农经济的形成,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也就最终形成。现在请同学们回顾本课内容,找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三大特点。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小结〕古代中国的原始农业起源于采集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同时也产生了家畜饲养业。农业生产工具从石器、木器发展到铁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铁犁的发明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 六 测量第2课时 课桌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
- 《1 负数 》(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2024秋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 新人教版001
- 代销材料合同范例
- 路堑紫穗槐种植施工方案
- 5《守株待兔》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庆城硅pu跑道施工方案
-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京东店铺运营合同范例
- 住宅划地出售合同范本
-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一至六年级上册下册齐全)
- 高空作业车日常施工方案
- 材料力学之材料疲劳分析算法:S-N曲线法:疲劳分析案例研究与项目实践.Tex.header
- 2024(新高考2卷)英语试题详解解析 课件
- 天津2024年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中国医美行业2024年度洞悉报告-德勤x艾尔建-202406
- 2024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药用植物种植制度和土壤耕作技术
-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 2024年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摊位安全责任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