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教案设计吕氏春秋_第1页
伯牙鼓琴教案设计吕氏春秋_第2页
伯牙鼓琴教案设计吕氏春秋_第3页
伯牙鼓琴教案设计吕氏春秋_第4页
伯牙鼓琴教案设计吕氏春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伯牙鼓琴教案设计吕氏春秋

这是伯牙鼓琴教案设计吕氏春秋,是优秀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

家长们参考学习。

伯牙鼓琴教案设计吕氏春秋第1篇

学习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学习重点:

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

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法提示:

1.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

2.根据句子的意思来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画

面。

3.了解课文内容后,练习读文、尝试背诵。读背中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

和欣赏的真挚友谊。

学习准备:

搜集并倾听《高山流水》乐曲,积累有关友谊的古诗或文章。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

一、课文导读

1.同学们,学习了《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单元,相信大家诵读古诗的兴

趣越来越浓了。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走进有趣的古诗王国,去感受古诗的无穷魅

力。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读了之后,你一定会被古诗中浓浓的情谊所打动!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

时空的隧道,走进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走进一篇和友谊有关的古文《伯牙

鼓琴》。

二、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1)读题目,“伯牙鼓琴”中的“绝”的意思是,“伯牙鼓琴”的意思

是。

(2)读3—5遍课文,我能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记在心里,然后给下列

字注音:

弦()哉()

兮()峨()

(3)我能将本课最难写的生字书写端正美观。

2.对照注释,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

思,并能把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对比阅读,加点字的意思分别是:

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

善哉

4.我能根据文中句子的意思,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并能用“|”在文中

标注出节奏来。

5.读了几遍课文后,让我最感动的几句话是:

6.我来盘点一下:

(1)我理解词语的方法是:

A.查字典。()B.看注释。()

C.联系上下文()D.先理解句子中重点的字,再连起来理解。()

(2)本课中我认为难写的字是,我是这样记住它的

(3)课文我读了遍,知道全文的意思是通过:

A.大声地朗读。()

B.先读,读熟后再看课文注释和查字典。()

C.默读,边读边看课后的注视或查字典。()

D.先通过看注释或查字典,知道了文章大意后,再大声地朗读来进一步

理解。()

课中

三、合作探究

1.链接资料,边读边思。

俞伯牙钟子期

衣着衣着华贵,羽扇纶巾青布包头,两截布衫

国籍晋国楚国

身份上大夫打柴的樵夫

2.小组合作,细读质疑。

当两个人的资料集中展示在你眼前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针对学案中的

资料卡片分组进行交流,要求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资料,展开交流和学习,其中

组内1号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补充。)

3.品词析句,想象画面。

(1)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并且说说你的感受。

(2)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A.出示含有“善”的句子:请选择“善”在文中的意思:①擅长②表示赞

叹。

B.换位体验:假如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

怎么赞叹的?

C.朗读汇报,读中体会。(伙伴互读、小组互读、师生互读)

(3)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伯牙弹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的场景,

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潇潇竹叶、潺潺流

水等。这时,子期分别是怎样赞叹的?我来创作——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皎皎兮若明月。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竹叶。钟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4)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也不管他有怎样的志向和情怀,子期总能知

道,这就是文中所说的——,。(教师引读)

这不是一般的朋友,这就叫——!(教师引说)

4.知音相遇,心灵相通。

(1)伯牙当时已经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身边一定有许多赞美之声。当他

听见别人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他的心情吗?假如你就是伯牙,

写写此时你的心情!

(2)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

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播放“知

音”音乐)

5.痛失知音,深悟“绝弦”。

(1)短暂的相遇让两人成为知音。之后的离别却又那么难舍。两人相约第

二年八月十六再相见。伯牙日夜期盼、苦苦等待,好不容易等到了见面的日子,却

传来子期已经去世的消息。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伯牙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呢?

用“”画出相关的句子,带上你的感受多读几遍!

(2)读到这,你知道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对此你有何感受?

6.链接短歌,升华情感。

(1)伫立在子期的墓前,伯牙满怀悲痛地写下了这样一首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

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

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老师引读,学生跟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3)欣赏《高山流水》乐曲,回味动人故事。

7.背诵课文,领悟写法。

(1)背诵指导:课文先概括写了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再具体写如何弹如

何听,最后写子期死,伯牙鼓琴。全文共用77个字,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思

想境界,成为千古佳话。边想象边背诵。

(2)自由练背。

(3)背诵展示。

四、拓展延伸

1.我能把这篇古文改写成小故事,生动地讲给别人听。

2.根据括号里的注释,读懂下面文言文小故事,再完成练习。

楚人有涉(渡)江者,其剑自(从)舟中坠于水(掉到水中),遽(急忙)契(刻)

其舟,曰:“是(这)吾剑之所从坠(掉下去的地方)。”舟止,从其所契者(刻着记

号的地方)入水求之(寻找剑)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这样),不亦惑乎?

(1)这是个成语故事,题目叫。

(2)理解句义我能行: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里的“若”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课后

五、交流收获

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薄弱的学习环节有哪些?以后应该采取怎样的

措施和方法?对学习方法有哪些感悟?……

六、资料链接

1.关于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的诗文——如“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

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宋代王安石《伯牙》诗:“千载朱弦

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再如唐代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诗:“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

想。”这些诗都是写琴曲的高妙,听琴的乐趣,或者比喻高妙的作品或知音、知己

等。

2.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君子之交淡如水”、“莫逆之交”、“士为知己者死”、“管(仲)

鲍(叔牙)之交”、“刎颈之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忘年之交”、

“患难之交”、“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酒逢知己千杯少”

等。

3.伯牙学琴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

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

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

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

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

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

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

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

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

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

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

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

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

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念俞伯牙破

知音

得钟子期绝

伯牙鼓琴教案设计吕氏春秋第2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诗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经典诗句,感受朋友间的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感受朋友之间的知音情谊。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指名读课题,读准

“弦”)

2.理解题目的意思。

3.师:理解了意思,再读题。(生读题)

二、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1.自由读,把不太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说一说哪些句子不太好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好停

顿和语气词“哉”“兮”。

3.指名读,师配乐范读,齐读。

4.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文的意思。(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师巡视)

三、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一)学习最后一句话,设置悬念

1.师:题目是“伯牙绝弦”,那么,伯牙为什么绝弦呢?(指名回答)

你是从文中的哪一句话看出来的呢?(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读

2.师:这句话什么意思?

(二)学习前三句话,了解知音

1.师: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来,伯牙和子期是什么关系(知音),我们从文

中的哪些句子能看出来子期的确是伯牙的知音呢?(课件出示句子)

句子中“善”字出现了四次,意思一样吗?(指名回答)

2.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句话吧

师:那么伯牙究竟有多么擅长弹琴呢?让我们看看《荀子劝学篇》里是怎

么说的。(出示课件,指名读,理解擅长)

3.师:(播古琴高山流水的“高山”片段)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

了怎样的泰山呢?(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想象)指导朗读

4.出示第二个句子: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此时,伯牙转轸拨弦,将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浩荡而

出,——(听音乐)子期,此时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江河?

(指名说,指导朗读)

5.师:真好。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

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

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

6.句式练习

师:同学们,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时,子期会怎么赞叹呢,(出示课件)伯

牙鼓琴时心里还会想到什么,子期又会怎么赞叹呢?请同学们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

个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说好吗。(指名答)

7.师:是的,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子期一定能准确地知道他的心意,这

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其实,子期必得的又何止是伯牙的琴声啊,他还听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呢?

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个小故事。(指名读)

(出示链接,生阅读)

师: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感受到伯牙怎样的心胸、怎样的志向呢

师:是的,这种高远的志向,博大的胸怀,伯牙通过琴声表现了出来,而

子期也通过伯牙的琴声感受到了,这才叫—一起读(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

期善听”)。也只有这样知志又知心的才是真正的知音。(板书:知音)(理解知音的

真正含义)

8.相传,这曲高山流水伯牙最早是在宫廷演奏的,但是在诸侯大夫中、在

宫廷乐师间,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更没有人能听懂他高远的志向,博大的胸

怀,达官贵族们喝得零丁大醉,甚至有的人还连连摇手:“这是什么曲子?换换

换……”伯牙此时会是什么心情啊?(孤独伤心)他多么渴望能有一个知音啊。现

在,他遇到了子期,他该多么(指名答:兴奋、幸福、激动)让我们带着这种激动、

幸福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齐读)

9.同学们,如果你就是伯牙,你会有怎样的感慨想对子期说呢?出示

“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

10.师:想知道伯牙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出示)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

11.(出示)老师和大家配合着来读。

四、知音离世,断然绝弦

1.师出示音乐,拓展知识,语言渲染,指导朗读读最后一句话。

2.师: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

了什么?

(断了他的前程、断了他的心弦、断了他的希望……)

3.齐读最后一句话。

4.出示短歌,师配乐范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

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

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五、回味绝弦,余音袅袅

1.故事学完了,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是啊,正是因为知音难觅,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相

信,现在你们一定能入情入境地读一读这篇这个故事了,是吗?(生有感情地齐读课

文)

六、布置作业

1.背一背这篇古文。

2.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3.搜集一些描写友情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俞伯牙善鼓琴绝弦

知音

钟子期善听去世

伯牙鼓琴教案设计吕氏春秋第3篇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

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正确朗读并背诵《伯牙鼓琴》。

3.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欣赏,知音难觅以及音乐的魅

力。

4.探究学习,体会人物心理。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朋友间知音难觅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朗读,感悟友情

1.出示一组表达友情的古诗句:【课件】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学生读,谈体会。

二、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1.这组诗共同特点是什么?古人以诗词的形式,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知

己深厚感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知音的文言文。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2.出示【课件:课题】(板书题目:伯牙鼓琴)学生齐读课题。

3.课文选自《吕氏春秋》,简介《吕氏春秋》。【课件】

4.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

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

来的。我们要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的字词,指名读。齐读。【课件】

2.文言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请大家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注意停顿和延

长,读出文言的韵味。【课件】

3.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画停顿。【课件】

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5.点名读,齐读。

四、初解知音,理解课文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

解了吗?

(1)我们一起来看文中几个关键词的意思。【课件】齐读字音

(2)看看这几句你会用自己的话说出它的意思吗?

翻译句子: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课件】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

世人宣告了什么?

(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文中哪个字解释为“弹”,引出课题。【课件】从“鼓”字引导,出示文言文

理解的方法。【课件】

课文只有83个字,但经过翻译后字数增多了,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

4.当我们采用文言文理解的方法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按课文句子依次交流。

5.预设交流

(1)我读懂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弹琴,锺子期

听他弹琴。

师:读了这一句,有同学要质疑吗?伯牙弹得好吗?锺子期会欣赏吗?我们接

着看下去就懂了。

(2)我读懂了“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

心里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

(板书:伯牙鼓琴锺子期听志在太山)

师:锺子期说的“善哉”什么意思?

(很好,很棒!)

师: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怎么赞叹的?

师:同学们,伯牙弹琴时心中还想到什么?锺子期又怎么赞叹的?(相机板

书:志在流水)

(3)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能弹出什么。

(4)我读懂了伯牙不论弹什么,锺子期都能听出来,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意相

通,是知音。

你从哪些句子得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

若/流水。【课件】

6.假如现在你是锺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会怎么赞美

他?(生自由发表意见。)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

(1)师:课文后面的资料袋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

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

(预设答案:还会有1:鸟语花香。2:春天百花盛开。3:冬天白雪皑

皑。……)

②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课件】(出示词语读一

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答:“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课件】

③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课件】……

④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想到

的,锺子期真的都听懂了,实在难得。这就是──(预设答案:知音。)

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①师:在遇到锺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锺子期为知音?

(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锺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

②师: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你能想象别人那种

空虚的赞美吗?(学生自由说)

③师:可以想象,当擅长鼓琴的伯牙,志在太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巍巍乎若太山。【课件】

(板书:志在太山巍巍)

④师: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汤汤乎若流水。【课件】

(板书:志在流水汤汤)

⑤师:当他没遇到锺子期,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

(预设答案: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⑥师: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

(预设答案: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⑦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预设答案: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⑧师: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

是太少了,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学生感情

读文)

⑨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但课文最后一句。“伯牙破琴

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

知音?

(预设答案:1.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2.因为他们之间就像亲人一

样。……)

(板书:死绝弦)

3.丰富内容,拓展课文

①师:伯牙在断绝琴弦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

(预设答案:1.断了他的前程。2.断了他的心弦。3.断了他的希望。……)

②师:伯牙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

候,再读读这段话。(学生再有感情地读最后一句。)

③师:据史料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

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配乐,教师深情朗诵):出示【课件4】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六、拓展延伸

1.师: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

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

而在于追求。愿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人生的温暖。

2.师:《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典故编写了一首乐

曲《高山流水》。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深情地朗读课文【课件】全班学生再次在音

乐声中朗读课文。

七、课后作业【课件】

1.背诵全文

2.摘抄表示“知音”的成语、名言、诗句;

3.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用现代汉语改写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俞伯牙鼓琴志在太山志在流水破琴绝弦互相欣赏

锺子期听若太山若流水死知音难觅

伯牙鼓琴教案设计吕氏春秋第4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

个故事。

2.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学习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学习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知识链接】余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

故被人尊为“琴仙”。《苟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林”,可见他

弹琴技术之高超。《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

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

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岛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现在的琴

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俞伯牙的作品。后人以伯牙摔琴谢

知音的故事为题材还创作了琴歌《伯牙吊于期》。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

1.背诵《三字经》“人之初——千而万”

2.(教师在黑板左板书)

峨峨泰山洋洋江河

指名朗读,说这两个四字词语有什么特点。

(AABC式;前面的叠词形容后面的景物)

同学们能不能也说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

(生说,教师板书)如:

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蔼蔼云雾袅袅炊烟依依杨柳青青草色……

一.激情导入,揭题

1.同学们,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寻。”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的

珍贵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

2.读题解题:介绍伯牙后说说“绝、弦”是什么意思?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伯牙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有名的演奏家,琴是他的生命,可是他为什么

要把自己的琴弦弄断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这是一则文言文,学

习这类课文的方法就是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先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

标。)

二、读通课文,感知文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