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莲说》教案4篇
《爱莲说》教案篇1
【教学目标】:
⒈朗读《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
德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个城市里鲜花店越来
越多了。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呢?(由学生自由讲解)
因为鲜花除了具有缤纷的色彩和馨之外,它们还具有美丽、
圣洁、华贵等不同的精神气质。人们用鲜花来传递情感,表达问
候,人们爱什么花,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心态和志趣。古代有爱
梅如妻的林逋,有以菊自励的陶渊明,那么宋朝的哲学家周敦颐
为什么特别喜爱莲花呢?他是怎样描绘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
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二、学习文体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
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三、录音范读课文?
提示:在听的过程中,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意。
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篇课文的录音朗读。在
听的过程之中,请大家注意课文的注释。待会我们要做一个小小
的词语测试。
“蕃”fán多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濯”zhuó洗涤
“鲜”xiǎn少
四、运用点拨手段,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__“说”的对象是什么?
“说”—“爱莲”
1、分析重点段落作者在的开头就写道:“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偏偏喜
爱莲花呢?课文的第一节有没有列出理由来?
(指学生名回答)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
问:大家现在数一数,这段话里有几个短语?七个短语
(由此引出以下问题)
这七个短语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一方面特点?请一位同学结
合这幅莲花图来谈一谈。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适时点拨,“淤泥”和“清涟”
是莲花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指莲花的茎(主干);
“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植”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
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前六个短语
是从莲花自身而言,最后一个短语则是从观者的感受来说的。)?
2、学习__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者在这样短短的文字之中,
却能够如此细描细绘莲花,难道他仅仅是喜爱莲花的外形吗?
(自然过渡引出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做莲花拼图,总结出与莲花特征相对应的君子品德
请学生填上与莲花相对应的君子的品德。
提问:淤泥是莲花的生长环境,那么相对应的君子的生长环
境又是怎样的呢?
(濯清涟而不妖—纯真自然,不显妖媚中通外直—内心通达,
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
—高洁独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4、再读课文第一部分,读出对莲花崇敬和赞美的感情来。
5、学习正衬和反衬的表现手法__题为《爱莲说》,主要是
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要把菊和牡丹跟莲放在一
起谈论呢?先请大家找出提到菊和牡丹的地方。
(第一节开头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甚至爱牡丹。第二节,写
菊花的隐逸和牡丹的富贵。)
问:陶渊明为什么爱菊?
讲解:它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身处污泥之中,用自己的
行动一民世俗作斗争。相比较,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
来看,作者更欣赏莲花我们在肯定菊花是正面形象的同时,要明
确,它对莲花起的是衬托作用。
提问:为什么说牡丹是反衬呢?(屏幕显示色块对比)
明确: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
“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
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__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
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映衬手法陶渊明爱菊鲜(正衬)世人爱牡丹众(反衬)予独
爱莲屏幕显示“相关知识”: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白居易
结合两句诗讲解课文,让学生了解当时追求复归的不良风
气。
五、分析结尾:
一“叹”--爱菊者“鲜”
二“叹”--爱莲者“少”
三“叹”--爱牡丹者“众”
六、学习相关的莲花诗句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簾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於野水中。
…………
七、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
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
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
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八、反馈练习:
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
最喜爱哪种花,并用来概括原因。
例:我喜爱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
《爱莲说》教学反思
海口一中李莎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学习成绩优异的
同学对七年级的文言文基础掌握得非常牢固,需要进行拓宽、拓
深的练习。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努力提高
他们的能力。《爱莲说》是一篇文言文,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
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
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__的写法及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
“君子”之风。
那一课我是这样上的。
开始,我从“鲜花店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们喜爱什么花代表
他们怎样的心态?”,很随便地和同学们展开了漫谈:莲有哪几
部分?各有什么特点?你喜欢莲吗?为什么?我把这称之为“漫谈入
课”。说是漫谈,其实是我的精心设计。我必须从这一过程中,
首先发现学生在学这一课前,哪些已经会了,哪些还不会,从而
确定下一步如何去“引导”。
接着是第二步骤:学习课文。先由学生自由朗读,发现不认
识的字和拗口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学生提出有两个字音读不准:
“濯”“涤”,“鲜”。当堂有学生予以正读。一个句子难读:
“濯清涟而不妖”。老师放录音朗读,大家就明白了。然后是对
照注释翻译课文,不懂的先画下来,待会儿提问。这一步用的时
间稍长,老师点拨一下即可。朗读完后,我提了两个问题:作者
为什么喜欢莲花?莲花究竟有那几点值得他喜爱,课文中有没有
说明?
再接下来精读课文,学习周敦颐提倡的“君子精神”。(以
拼图形式)这里就是课文里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对课文有疑问的地
方。这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最关键之处。一开始,学生由于习惯
了老师的满堂灌,没人发言。我就引导大家:找出与莲花相对应
的君子品格。五分钟的时间讨论,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
《爱莲说》君子品格,一点一点地全“拼”了出来。但是这个环
节显然对初一学生来说太难了。比如以前作为难点分析的,是作
者以莲自况,追求高尚情操,讽刺污浊世风的观点。学生在分析
的时候,没能分析到点上,真该要他们好好读读这篇。
由于是初次上这样的课,非常遗憾,我没敢让学生再继续争
论下去。最后一个步骤:迁移能力。让学生以自己所喜欢的植物
为题,作一篇托物言志的练习。由于整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以
自学为主,以学生的发现为主,所以,学生作起这样的练习来,
并不难。
这堂课,学生学得不够轻松自如,这堂课也使我认识到,只
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以前的课堂教学,
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
的指挥棒走,光记笔记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主动性?哪里还
有什么发现?有了这样的尝试,如果以后再上这样的课文,我会
适当改变一下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一些,不仅使学生成绩得到
提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爱莲说》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增强语感、加强朗读能力及说写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培养高尚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生活
情趣。
4、创新目标
培养主动质疑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培养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整合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强朗读,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__的主旨。
【教学用具】: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积累卡片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主导教法】:诵读、品析、说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赏图评花,设境启疑
1.教师启发质疑
对于美好的事物,人们总喜欢用花来形容、赞誉,可见花是
非常圣洁、华贵的。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人们不只是用花来装点世界,美化生活,还赋予花以一定的性格
品质。所以,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语言。比如:红玫瑰的花语是
爱/美,是送给爱人或者情人最好的礼物;康乃馨的花语是温馨/
慈祥,最适合用来送给母亲。你还知道哪些花的语言呢?(如勿
忘草:不要忘记我等)
2.学生自由发言
谈谈各自所了解的花语,然后同位交流,说说自己最喜爱的
花和它所蕴涵的意义。
一、导入课题
1、两副图画相同点,答案就是谜底。
埃及、印度国花;介绍荷花知识及动人传说。
【典故】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
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
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
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是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
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
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
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美丽的鲜花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世界上不喜爱花的人
恐怕很少。但是,不同的人往往喜爱不同的花,而同一个人对不
同的花看法也往往不同。宋朝哲学家周敦颐,对牡丹、莲花、菊
花就评价不同,并且在一篇脍炙人口的短文中作了阐述,这就是
小品文《爱莲说》。(板书课题)(多媒体:欣赏莲花配乐图片)
2、学生板书课题及作者:特别指出:字正确写法。
二、解题质疑
1、文体解释:表,记、说(杂文)、铭、序。
2、从题目就可以看出,周敦颐最喜爱的花是莲花。同学们
读了这个题目,最想知道的是些什么?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作
者究竟为什么爱莲呢?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
呢?这都是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
生质疑。)(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读全文)
3、挑战无标点原文,感受句读,学生点评。
4、听MP3录音,观看荷花视频。
5、自由朗读。
二、自读解疑,循序探究__的语言美
1.提出自读要求(创设情境,课前播放古筝乐曲)
要解答这些问题,就必须仔细阅读课文并认真研讨。《爱莲
说》是文言文,阅读时必须反复揣摩,循序渐进。大家可以分三
步阅读,探究答案。
①第一步: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②第二步:边读边译,研讨不懂的.语句
③第三步:读思结合,探究问题的答案。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多媒体示
范朗读,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莲花的美。)
3.学生自主翻译全文(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检查)
根据课文注解,把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一遍,教师点拨重点
词句:
蕃染濯溢谓鲜(多媒体:分页展示翻译内容)
4.学生齐读课文
这一遍读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
注意抬头挺胸,声音响亮、精神饱满。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
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三、整体把握,深度感悟
1、作者写莲花,可是__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
之前,作者写了什么?
有哪些人分别喜欢它们?(PPT10)
2、思考讨论: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
在哪里呢?
找出直接描绘莲花形象的语句,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绘
莲花外形的?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
格?讨论完成下表。(PPT11-12)
明确描写句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是
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等方面描述莲花的外形的。
教师随机点拨:这些语句对莲花作了生动逼真,尽善尽美的
描绘,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你们觉得作者仅仅只是
在描写莲,赞美莲吗?
[明确]:当然不是,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咏志。这七个
分句句句写花,又句句写人,是为了歌颂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质
的人。
教师随机提问:作者把莲花比喻为哪一种人呢?——君子
那么,什么是君子?在你眼中的君子应该具有哪些品质?
(学生思考后作答)
4、想一想: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
结合莲花图,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语句来对应莲花所隐喻的品
质,并悟出各写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美?
(多媒体展示:将君子的七种品质对应相应的莲花图表)
[明确]:由此可见,莲花表现的品格: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
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洁净而又庄重)正如君子通达事理,
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
重,不敢轻侮的性格特点。
[教师点拨小结]:七个短语的描绘,可见作者从七个角度
写出了莲花的高洁美、质朴美、正直美、清高美等高尚品质,将
莲花的外部特征与内在气质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形”与“神”
的高度统一。
5、请同学们把这些描写莲花的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
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6、课文写了莲花,还写了哪几种花?有什么作用?作者对
这几种花各持什么态度?这些花的花语意义?(PPT13)
请学生尽量读出应有语气。
[明确]: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深的人们的喜
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
得赞扬的还是它的内在品质。我们今天学习的《爱莲说》,就是
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__。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都读得不错。但大家对“爱莲”的感情体会得还不够
深,因此还没有把课文表达的感情充分的读出来,我们还要仔细
体会。我们一起看课文的内容。
总结作者的生活态度,理解__的意蕴美。
1、总结作者的生活态度
作者认为:在封建社会里,整个社会的风气是贪慕富贵、追
名逐利的,也有少部分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选择逃避现
实,隐居起来。只有莲花一样的君子,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操
守。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
风同流合污,为人正直、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
的人,真是令人敬佩!但是当时社会这样真正的君子少,而追求
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
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__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赞颂君
子的坚贞气节,因此这既是作者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
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2、品文论人,整合提升。(讨论__的现实意义)
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千古名句,是和
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更和他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保持
的自身特性息息相关。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
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
志在坚贞不逾地保持
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这在封建社会实在是难能可贵、
超凡脱俗的。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
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
环境,有好的,有差的,有的可能暂时生活在‘污泥’中,但__
告诉我们,不管现实社会怎样,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有独
立的人格,有崇高的追求,绝不能随波逐流,要经得起生活的考
验,做一名坚强、自信、自尊、自爱的人,在逆境中同样健康成
长!
五、能力训练,习得语感
[过渡]:周敦颐那笔笔传神、句句融情的文笔是不是给了我
们一个启示:要写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__,就不仅要贴
近生活,有真实的经历,还要体现自身价值的鲜明的独特的个性。
__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花喻人,花美
人更美,自然贴切。(边板书:托物言志)
1、了解托物言志。(多媒体演示:播放概念)
[明确]: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
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寄托、传达自己的某种感情、抱负、
志趣或某种品格志向。用这种方法可使__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
回味。
2、拓展延伸,举例说明概念。(多媒体演示示例)
[教师点拨]:以花为例。其中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
的花,因此深得人们喜爱。比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是以莲
花构成的。不仅因为澳门莲多、莲美,更是因为莲花象征了澳门
人渴望回归祖国大家庭的纯洁、高尚的心。
[思考讨论]:同样有些__表面上是写物,实际上也是写人。
在我们的课本中,这类__并不鲜见,我们以前学过托物言志的__
吗?
我们曾学过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作者以小见大,托物言
志,借赞蜜蜂,热情讴歌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劳动人民
和我们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作者愿意像小蜜蜂一样忘我劳动。
不少这类值得传诵的名篇,作者所托之物虽小,但所言之志却不
凡。
[教师启发]: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要借助
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
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
事实上,事物的外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
比如蜡烛何等的平凡,却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就是无私
奉献精神的体现。
[小结]:我们周围的事物,由于它的形状、它的性质、它的
“经历”有很多特点,往往有“寓意”。例如梅花的耐寒,根的
只讲奉献而不表现自己,粉笔的平凡、贡献大而“粉身碎骨”等。
这些事物都可以作为题目来写咏物言志的__。
3、练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放图像)
[过渡]: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感情的方法,用“我喜欢
______,因为______。”的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
草树木。大家可以参照屏幕上放出来的各种花木,也可以任意地
另找一种。在纸上写一下,先说给你的同桌听,然后我们再一起
交流。(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
意。)
例句:我爱梅花,因为它冒风霜,战冰雪,总是第一个迎接
春天的到来。正如谦逊无私、坚强不屈的革命战士。
将刚才的造句练习扩充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写在练笔本
上。(多媒体示例演示,学生活动,教师适时点评)(我喜欢朱
顶红??)
六、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同学们读的很投入,老师再
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把它背出来。(播放多媒体配
画配乐画面,再悉心品味一下莲花的无穷魅力!)
七、课文总结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掌握了朗读文言文的一般方法,理解
了课文内容,了解了托物言志这种写法的特点。《爱莲说》仅
119个字,但它以其丰富的内涵、质朴的语言在中国古代小品文
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数百年传诵不衰。封建时代的君子形象对我
们今天如何做人,完善
自我品德修养有一定的启示。迄今为止许多人仍以“出淤泥
而不染”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而那高洁淳朴、不思富贵的品质则
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希望在二十一世
纪的今天,同学们都能够志存高远,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
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莲花式的人。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这篇课文。
2、请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树木或其
它物件进行描写,以《____赞》为题,要求通过描写的事物抒发
感情,说明一定的道理。
3、搜集使用托物言志描写的诗句。
八、板书设计
爱莲说
莲花君子
生长环境:高、直不同流合污
体态香气:正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风度气质:高洁美名远扬
《爱莲说》教案篇3
一、引入新课
1、彩屏展示优美的风景画,配钢琴曲《多美好的世界》。
2、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从画面上看到了美丽的风景,
还听到了优美的音乐,使我们赏心悦目,真是一种享受。这种美
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到的,在生活中有的美是要我们用
心灵去感受,那就是文学之美。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
一篇美文《爱莲说》,享受一下文学之美吧。
二、出示课题:(彩屏画面——荷花画面)
美中生趣文中蕴情
——美文欣赏
爱莲说(周敦颐)
引语:《爱莲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千百年来为人们
所传诵、所喜爱,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通过欣赏
来感受一下它的艺术美。
三、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语调、
语速、语气。(彩屏出示荷花背静、__字幕、配古筝曲《出水莲》)。
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有表情,注意按老师朗读的语调语
气朗读。
四、赏析课文
(一)分小组讨论:这篇__美在哪里?
(二)综合意见,各组发表意见。(班上发言)
(三)老师综合归纳:
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这篇__美在四个方面:
“莲”貌美品美、__的语言优美、表现手法巧妙、结构精巧。
(四)从四个方面进行赏析。
1.貌美品美
讨论:读到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人)
可以想到与莲的特质相似的人,如亭亭玉立的少女,风度翩
翩的雅士,洁身自好的君子。
引入品美:作者爱莲,仅仅是爱她的貌美吗?不是,更主要
的是赞美她的精神和品质。
分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比
喻君子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正直)“香远溢清”(美名远扬)比喻君子的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因而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比
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受人尊重。作者分别从“生
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来描绘莲的美,把莲的特质
与君子的品格结成一体,名曰写物,实是写人。从中可看到作者
的情节和节操。
2.语言优美。表现的形式(1)骈散结合(2)多种修辞手法的
运用。
作者采用骈散结合的方法,长短句相间,错落有致,读来有
一种节奏感,韵味无穷。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使__活泼生动。
找出这些句子朗读,体会语言特色。骈散句分男女生读。
着重欣赏以下句子:“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
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通过比喻,赞美了莲的君子品格—
—不慕富贵,洁身自好。“隐士”抗霜。表现人的孤傲;“牡丹”:
“富贵人”:浓艳,表现人的庸俗;莲喻为“君子”,清逸,表
现人的清高。处处扣“君子”的性格特征。
3.手法巧妙:
讲:语言组合形成__,怎样使语言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靠表
现技巧,__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衬托”的手法。
板书:(1)托物(莲)——言(阐述)——志(不慕富贵,洁身自
好)
(2)衬托:
文中有三处衬托:(1)以陶“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
做衬托,突出“予独爱莲”,(2)用“菊,花之隐逸者也”,“牡
丹,花之富贵者也”做衬托,突出“莲,花之君子者也”;(3)
用“菊之爱”“牡丹之爱”做衬托,突出“莲之爱”,特别是最
后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愤世嫉俗,暗含讥讽,表现了
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鄙弃,反衬了“莲之爱”的难能可
贵。
4.结构精巧:
一条线索:全文以“爱”为线索(出现七次)
两个衬托:草木之花(蕃)菊(独)牡丹(甚)莲(独)
菊(独)牡丹(甚多)莲(独)
三种类型:三种花:菊、牡丹、莲
三种人:隐士、富贵者、君子
对三种爱花人的感情:惋惜、讽刺、赞美。
这三方面的巧妙融合,把这篇短文凝聚成了天衣无缝的艺术
佳品。
五.课堂小结:
__用了119个字,调动了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描绘了莲花的
美,表达了作者对莲的赞美之情,表明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
好的生活态度,读着这篇__,我们不但感受到了莲花的美,语言
艺术的美,还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美。读着这篇__,我们不能不
叹服刘禹锡不但是个语言大师,还是个丹青高手。
六.课外延伸:
1.刘禹锡通过写“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古代文人墨客写
莲的也不少,各自表达自己的感情。(学生把收集到的写莲花、
写其他花草树木的古诗拿出来欣赏。)
2.展示学生课外写的咏屋的散文和诗歌。由学生赏析。
七.本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古代名家的美文,也欣赏了同学们的
美文。这些美文使我们徜徉于文学艺术的乐园,品味了祖国语言
文字的精美,领略了文学作品意境的幽深,享受了文学艺术的趣
味,更感染了作家们高洁美好的节操和情感。希望同学们今后要
多读一些文学精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从而陶冶我们的情操,
提高我们的生活品位。
《爱莲说》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课型:语言自读涵咏课
2.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我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为大自然为我们
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神异之笔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
新的绿色世界,还不忘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它。正因为有花,
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
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
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牡丹的诗句“天下无双艳,人间第
一香”,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
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
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设计二:
师:同学们,你们爱花吗?
生:(略)
师:既然爱花,那么请你说出一种你喜爱的花,并说出喜爱
的原因。
生答:(略)
师:看来,同学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
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设计三:
师:这节课,咱们先一起欣赏一幅画(打开多媒体.课件----
国画“莲花”)。多美的莲花啊!清纯,脱俗,她从来就是文人
墨客笔下的爱物。请同学们搜索一下记忆中有关描写莲花的古诗
文句,并朗读给全班同学听。
生答:(略)(充分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络资源现场调阅上
有关“莲花”的古诗文句)
师:同学们平时看的书很多,朗读得也不错,这些诗句都从
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莲花,赞美了莲花,令人陶醉,令人难忘。今
天,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宋代哲学家的名作----《爱莲说》(板
书课题:爱莲说)
二、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1.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任抽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同时让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
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4.全班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师: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
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
妖”的高洁、质朴;
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
“香远益清”的芳香;
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的清高。
师: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__是不是仅仅写莲花
呢?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
①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
花一样高洁质朴;
②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
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③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
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
师: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
法叫什么?(明确:托物喻人)那么,下面我们结合“时代与环
境资料”(打开多媒体中的“背景文字”),看完后,想一想,
周敦颐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互换协议书
- 定制合同范本
- 2024年消防救援支队政府专职消防队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福建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福建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AFc高级理论题库复习试题附答案
- 2024年10月份光量子通信设备维护合同
- 2025年三层别墅租赁合同范本
- 抗癌制药医疗公司合伙经营协议
- 科研课题研究合作协议
- 外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专业代码317)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PC钢棒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Python编程真题及答案解析(共10套真题)
- 合同顺延确认函
- 2024年高中历史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说课稿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 【MOOC】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Q/CSG 1 0007-202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2024年10月自考00067财务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 中西面点工艺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第47 届世界技能大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技术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