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皖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皖江地区则指长江安徽段沿岸地带,有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1](合肥)、宣城市、滁州市和六安市(舒城县和金安区)等地。全区土地面积约为5.6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3%;全区人口为2321万,占全省人口的比重为36.7%。[2]皖江地区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等在安徽各地均名列前茅。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684.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5.6%。[3]邻近江海、濒临苏、浙、沪等发达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安徽皖江地带获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推动皖江地区崛起,不能单纯考虑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问题,还要厘清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要充分重视文化产业在皖江地区崛起中所承担的职责。安徽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历来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铸就了享誉全国的“皖”字文化品牌。皖江地区是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其发展成效事关皖江地区及安徽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大力发掘皖江文化产业发展是推进安徽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一皖江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一)区位优势皖江地区位于泛长三角经济区,是中部地区最靠近东部沿海的经济示范区,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泛、经济发展水平高,且人口较为密集、消费需求潜力大。向东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山水相接,各地之间人口流动频繁、文化交流密切、经济联系紧密,共同构筑了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共生共荣圈;向西与湖北、江西、河南等地接壤,是中部崛起战略区向长三角地区融合的第一站,也是长三角地区带动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枢纽,可以发挥协调东中部地区发展的作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建立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新格局。另外,皖江地区地处长江流域沿岸,水利交通便利,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有马鞍山、芜湖、安庆等核心城市跨越长江两岸,成为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枢纽,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近年来,皖江地区以长江沿岸城市为依托,突破行政区域划分的制约,进一步推进了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发展。作为长江流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皖江地区不断加强与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城市群、海峡西岸等区域的联系,并辐射带动安徽扶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等地区的发展,成为整合国内市场、拉动国内经济需求的关键和重点。(二)文化优势皖江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以“皖江文化”命名的当地文化与徽州文化、淮河文化构成安徽省最重要的三大区域文化。皖江文化上承新石器时期的薛家岗文化,后经春秋时期的古皖文化,再由东晋、梁、陈至宋代的禅宗文化而至明清时期兴盛的桐城文化,直至皖江近现代文化,历史底蕴深厚,且始终保留延续了其开放包容、推陈出新的文化内核。皖江文化丰富多样,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众多领域,内容涵盖文学、戏曲、书画、科技、宗教、民俗等各种门类。其中,安庆市的黄梅戏、铜陵市的青铜文化、芜湖市的工商文化、马鞍山市的诗歌等已经成为皖江地区的文化符号;九华山、琅琊山、华亭湖、天柱山等山水景观一直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和县猿人、铜陵青铜、宣州纸墨、池州傩戏等历史文化遗产至今以其卓越神秘的特征受到各界的关注;芜湖方特欢乐世界、铜陵铜制品加工制造、马鞍山软件园等新兴文化产业更是体现了皖江文化的创新性与超越性。在1989年和1996年,安徽省政府曾先后公布两批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批包括安庆市、凤阳县、桐城市、黟县,其中有两个名城属于皖江地区。第二批包括涡阳县、贵池区、潜山县、和县、蒙城县、宣州区、绩溪县,属于皖江地区的名城就占了4个。皖江城市带共有天柱山、琅琊山、九华山、采石矶、巢湖、太极洞、花亭湖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有浮山、敬亭山、白崖寨、西山、齐山、石台溶洞群、小孤山、凤阳山、万佛山、大龙山、龙须湖、合肥环城公园、紫蓬山、凤凰山、司空山、大历山、汤池等省级风景名胜区20多处,有清凉峰、升金湖、铜陵淡水豚、扬子鳄、牯牛降等国家自然保护区5处,有皇甫山、万佛山、潜山板仓、宁国板桥、岳西枯井园、贵池老山、东至紫石塔、安庆沿江、贵池十八索、当涂县石臼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12处;还有孙家城遗址、银山智人、毛竹山、官山、六安汉代王陵墓地、朱然家族墓地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几十处[4]。可见,皖江地区文化资源厚实,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交相辉映,为皖江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拥有广大的旅游需求,促进了皖江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政策优势早在1990年,安徽省就提出了“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战略决策,首次以“皖江”作为一个经济区域来引领安徽的经济发展,拉开了皖江地区开发开放的序幕。1995年,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促进了皖江经济开发开放的全面启动。2006年,国家更是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区域,为设立国家级示范区奠定了基础。2010年,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800里皖江为核心,将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安徽省融入泛长三角区域,成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安徽省一系列助推皖江地区经济发展、协调区域关系的重大政策也进一步带动了皖江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安徽省政府一直重视规划皖江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图景。2012年,安徽省出台《安徽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依托合肥、皖江城市带的资源优势,积极构建文化产业“一核三区”新格局,促进形成核心带动、南北相融、东西呼应、板块互动、差异化发展的态势。同时,皖江地区借助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文化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文化产业,着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动漫游戏等产业,把沿江一线建成安徽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竞争力较强的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这种政府主导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为皖江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并指明了发展方向。(四)平台优势早在2002年,安徽省“861”行动计划就已经将文化产业列入省八大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出台的《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发展新兴第三产业的重要举措,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在安徽省政府及各地政府的牵头下,国际徽商大会、科技博览会、文化博览会等一批有利于皖江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推介平台应运而生。2006~2010年,安徽文化产业连续五届亮相徽商大会,借助该平台,安徽省共签约文化产业项目326个,投资总额158亿美元,协议引进资金136.3亿美元。截至2011年6月底,已履约项目194个,到位资金24.8亿美元,履约率59.9%。[5]在2011年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上,安徽省集中签约项目118个,项目总投资额213.1亿美元。其中落户皖江示范区内的内外资项目共69个,项目总投资151.7亿美元,仅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签约项目总投资合计就超过60亿美元,标示着皖江示范区正成为境内外客商大力看好的热土。[6]2011年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产业节(芜湖市)、2011年安徽省民俗文化节(铜陵市)、2013年中国体育文化博览(芜湖市)、2014年中国(合肥市)国际文化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为皖江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平台和合作平台,将进一步推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安徽省政府常以项目带动为发展契机,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据统计,2006~2012年,安徽省征集发布文化产业重大招商项目累计1735项(次),牵头组织重大项目签约共476个,投资总额2128.63亿元,协议引进资金1809.92亿元。2013年,安徽省对外发布文化产业招商项目301个,投资总额2160.91亿元;全年签订重大合同项目137个,投资总额881.87亿元,协议引进资金834.16亿元。2014年,安徽省正式推出文化产业重点招商项目327个,投资总额2958.13亿元,[7]较2013年分别增长8.64%和36.89%。皖江地区一些社会影响广泛、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也相继运作,如铜陵江南文化园、芜湖和瑞动漫产业科技园、安庆黄梅戏发展基地、马鞍山软件园、铜陵青铜文化节、池州杏花村文化园、中国宣纸城等,这将有力地推动皖江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二皖江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已取得的成就(一)品牌产业持续领跑迄今为止,皖江地区已经打造了一批文化产业品牌,有远近驰名的池州傩戏、青阳调、安庆黄梅戏、芜湖铁画、宣州笔纸、铜陵牛歌、当涂民歌、石台目连戏、九华山庙会、桐城文庙、滁州醉翁亭、六安庐剧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及被项目保护单位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品牌历史悠久、极具特色,为皖江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同时民族文化的产业化也进一步促进了皖江文化的传播发展。如2014年在深圳举行的安庆黄梅戏艺术周,不仅有超过8000名观众回顾了黄梅戏的历史、品味了黄梅戏剧,而且以黄梅戏为主题的个性化邮票(五套)销售2000多套,其他黄梅戏音像、声腔制品售出600多套,总价超过20万元。[8]宣城市丁家桥镇宣纸书画纸产业园是一个以书画纸为主导产业的宣纸书画纸特色产业园,2014年该产业园入户企业已达44户,其中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4家,签约入园企业5家,园区及辐射区内文化企业年产总值达10亿多元,逐步形成了“纸业为主、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9]201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安徽省文化产业做了具体要求。《规划》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等皖江地区城市的动漫、传媒产业优势,大力建设文化影视产业园区,推进影视、动漫、游戏产业体系一体化发展;充分调动合肥市的出版传媒资源,壮大出版发行产业;充分利用黄梅戏等地方艺术,巢湖、九华山、天柱山等山水文化旅游景观,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集约化发展。2013年,占地达330亩的安徽数字出版基地合肥园区一期工程建成,目前入驻各类企业已超过250家,入驻数字出版及相关企业70余家,从业人员达1.1万人,数字出版及相关企业产值近60亿元。[10]这些文化符号和品牌促进了皖江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提升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质量,促进了传统文化传播,也培养了新兴文化产业,孕育了现代工业文化。这些品牌文化产业将成为引领皖江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行军,成为皖江地区文化产业进一步规模化、集群化的主要推动力。(二)文化产业涉及范围广泛皖江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涉及旅游、传媒、科技等众多领域,其中影视产业、出版产业、动漫演艺等呈现出新亮点,成为“安徽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出版业方面,皖江地区各地市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转企改制”,结合文化资本,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其中,芜湖报业集团2012年全年实现广告收入7800万元,“两报一刊”包括《芜湖日报》平均期发行量达2.5万份、《大江晚报》达6.1万份、《金周刊·芜湖广播电视》达1.8万份,印务公司总收入超过2940万元,报业集团新闻作品在全国、各省各类好新闻评比中获三等奖以上奖项123篇,其中23篇荣获一等奖。[11]而2013年《芜湖日报》《大江晚报》全年总印数3161.7万份;其中《芜湖日报》达1000.8万份,《大江晚报》达2160.9万份。[12]安庆市2013年出版报纸4种,总印数2225.8万份;期刊(杂志)4种,总印数5万册。[13]在影视业方面,皖江地区更是以皖江文化资源为依托,在影视产品中融入皖江文化、徽文化元素,打造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就安庆、芜湖而言,目前就已经拥有新闻综合、经济生活、黄梅戏教育、皖江购物等11个电视频道。安庆电视台更是编排了“黄梅戏·教育频道”,是全国首家黄梅戏专业电视频道,将影视与黄梅戏相结合,积极生产符合安庆地方特色的影视文化产品,促进了黄梅戏文化产业和黄梅戏影视作品的发展。在动漫产业方面,皖江地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3年,全省有国家认定动漫企业28个,比2012年增加了4个,增长17%,其数量中部第一,全国第五。其中,安徽樱艺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肥)入选国家重点动漫企业,实现了安徽省重点动漫产品和重点动漫企业双“零”突破。[14]截至2013年年底,合肥市各类动漫企业近100家,具有原创能力和代表作品的企业30家。[15]同时,在芜湖打造了一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动漫、电影、游戏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动漫产业体系;在马鞍山、池州、安庆等地也依据各地特色和地区优势筹建了一批省、市级的动漫产业基地,其中马鞍山动漫游戏园区从2011年起,产值就达到2.2亿元之多。在旅游业方面,皖江地区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打造了极具皖江地域特色的旅游休闲娱乐城市圈,大力开发各色旅游娱乐产品,充分展示皖江文化魅力,塑造皖江文化旅游品牌。如2014年,天柱山风景区实现接待游客102万人次,同比增长27.5%;经营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50亿元,以旅游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提高到了26%。[16]2014年九华山风景区全年接待游客900.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28%;实现旅游收入98.80亿元,同比增长13.32%。[17](三)各地文化产业基地相继建立皖江地区各地市充分把握文化体制改革的机遇,采取规划布局、推介招商、资金投入等措施,建设一批极具皖江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打造影视、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旅游、商业、出版融合发展。2014年,安徽省整体对外推出文化产业重点招商项目327个,投资总额2958.13亿元。全年签订文化产业重大合同项目137个,投资总额774.36亿元,协议引进资金762.52亿元。从投资总额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合肥、宣城和马鞍山;从投资总额的增长率看,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铜陵、安庆,分别达到589%、500%。马鞍山、芜湖等7市(含广德、宿松2县)签约项目由2013年的68个增加到75个,增长10.29%,累计投资376.33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48.6%,比2013年提高2.64个百分点。[18]2015年皖江地区各市文化产业正在重点招商的项目达到171个(合肥11个、芜湖27个、宣城27个、铜陵13个、池州11个、六安36个、安庆16个、滁州11个、马鞍山19个)。[19]可见,皖江地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规模效益不断扩大。各个地市都结合本地的优势资源,加大文化特色产业发展力度。例如,铜陵市重新修订了文化产业园规划,大力发展铜文化产业,致力于打造“世界铜艺之都”。宣城市则充分围绕“文房四宝”品牌,建设以文房四宝交易展示为主的特色文教创意产业园项目,成为全国最大的文房四宝产业基地。该市共有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和项目、5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各类文房四宝类文化企业400余家,年产值近10亿元。[20]安庆市更是多举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企业品牌打造。在安庆,有9家民营文化企业跻身全省民营文化企业100强,五千年文博园投资有限公司获安徽省名牌称号企业;孔雀东南飞文化公司拟评为省级影视产业基地。[21]2013年,安庆市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4%,位居全省第一。入选省“861”计划文化产业项目个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个)、省级印刷包装产业园(1个);入选“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企业(9个)个数都位居全省前列。[22]省会合肥市文化产业亦呈现出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2014年,合肥市入选省“861”文化产业项目为30个,计划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440.49亿元,位居全省第一。[23]芜湖则全力打造文化科技产业示范区。2012年,该示范区生产能力达到年游客量1500万人次以上、年产动漫片5万分钟、数字电影10部、影视剧100集以上,并带动形成庞大的衍生产品开发生产和配套产业集群。[24]滁州市也于2014年投资约20亿元,规划用地总面积1800亩,建设有“三城两园一基地”,以“影视动漫旅游创意园”为主体,囊括网游城、动漫城、文化遗产博览园以及琅琊山佛文化遗产园等项目。[25](四)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皖江地区各地市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已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一批文化基础设施。2013年年底,皖江地区九市建立了79个文化馆、74个公共图书馆、超过50个博物馆,其中安庆市的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为国家级博物馆。2013年,马鞍山市、铜陵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安徽省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工程。2013年,安庆市、宣城市村级文化广场建设获第二批国家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资格。皖江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产业投资态势良好,公共文化的社会服务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在首届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评审中,泗县、界首市、天长市、金寨县、含山县、芜湖县、宁国市、郎溪县、青阳县、太湖县、歙县和广德县12个县市获得创建资格,其中皖江地区的县市占到9个。这将有利于提升皖江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皖江地区文化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进一步推动皖江地区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三对皖江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尽管皖江地区文化产业总体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有文化产业地区差异大、文化产业链不完整、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文化资源发掘不够和文化产业融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一)确立合作发展战略,带动和加速产业融合皖江地区山水相连,文化相融,大力推进皖江经济圈和文化圈建设,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皖江文化产业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凸显地方特色,进一步规划和整合产业布局,确立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战略,促成同一特定主题或直接纵向关联的企业建立相互协调的合作关系和对话机制,加快建设皖江文化产业集群,拓展和延伸文化产业链,从整体和宏观上促进差异化产业融合,实现皖江文化产业优势互补、资源互助的发展格局,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效应和集约水平,增强皖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二)重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建立产业发展智库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皖江文化产业应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互动,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由高校单向培养向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转型。高校根据企业需求设计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进而培养专业化、市场化乃至国际化的优质人才。安徽省政府和皖江地区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关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文化人才来皖江就业。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教师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
- 企业发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 2025总经理秘书工作计划报告
- 2025年新学期学习计划
- 2025开学工作计划
- Unit 6 My clothes,my style Grammar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事故预防知识培训课件
- Unit 7 第5课时 Section B (2a-3b)2024-2025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册同步说课稿(人教版)河北专版
- 专题一第1课一、《规划杂志版面》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Unit 6 Countries Lesson 3(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2024年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及规范(集中实践环节)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及分类汇编-考点25:磁现象-电生磁
- 2024年更新版:精准农业无人机植保服务合同
- 2024年度中国医院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 中华传统文化之文学瑰宝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3年外交学院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思想品德鉴定表(学生模板)
- 满堂支架计算
- MA5680T开局配置
- (完整word版)澳大利亚签证54表(家庭构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