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贵州省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贵州省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贵州省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贵州省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贵州省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共产党人为老百姓做好事的标准是多多益善。B.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我要尽好地主之谊,怎么能不袖手旁观呢。C.他的耀眼夺目和你的温文尔雅结合得天衣无缝。D.那是一本叹为观止的书,不久他就趴在书上睡着了。2.(2分)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庄子》一书是庄子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D.杜甫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诗中的茅屋即成都近郊的草堂。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项是()A.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疏疏朗朗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的闲汉。B.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作之合。C.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可数。D.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垂死挣扎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4.(2分)下列加点字的音形有误的一项是()A.家眷(juàn)枸杞(qǐ)悬殊(shū)怒不可遏(è)B.清冽(liè)器皿(mǐn)溯洄(huí)销声匿迹(nì)C.赋予(fù)逸事(yì)萦绕(réng)狗皮高药(gāo)D.寒噤(jìn)敦实(dūn)沟壑(hè)目眩神迷(xuàn)5.(2分)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道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B.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他在被贬永州期间寄情山水,所写游记统称为《永州八记》。C.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想像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D.《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全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6.(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人在一生中,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一事当前,执着一点,方能水滴穿石。用心专一的人,就是在用心光阴这棵美丽的树,等待树上开花结果,自己享受不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树上的果实,总有人会享用。这就是人生境界的美好。A.目不斜视灌溉也许但B.目不斜视浇灌因为所以C.心无旁骛灌溉因为所以D.心无旁鹜浇灌也许但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1)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2)心乐之(_____________)(3)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4)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8、(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讽喻诗,也是叙事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B.“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是诗人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细腻的描绘,使人们从形象中受到强烈的感染。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表现了宫使的巧取豪夺。D.“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看似轻描淡写的三个字,多少无奈,多少悲愤,多少绝望,尽在其中。2.请说说“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的妙处。9、(7分)(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4)李白《渡荆门送别》尾联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卖炭翁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了卖炭翁的悲惨境遇。(6)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引用典故,抒写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契合古人“拼将一死酬知己”价值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韩愈《马说》中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8)所谓为时为事者,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2019年3月4日,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借用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述了文人的使命感,他希望文艺工作者们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完成下面小题。各野战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同志们,南方各游击区人民解放军同志们: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已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所拒绝。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负责人员之所以拒绝这个国内和平协定,是因为他们仍然服从美国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匪首蒋介石的命令,企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推进,阻止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内问题。经过双方代表团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表示了对于战犯问题的宽大处理,对于国民党军队的官兵和国民党政府的工作人员的宽大处理,对于其他各项问题亦无不是从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出发作了适宜的解决。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国民党决心将他们发动的反革命战争打到底。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国民党反动派在今年一月一日所提议的和平谈判,不过是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前推进,以便反动派获得喘息时间,然后卷土重来,扑灭革命势力。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南京李宗仁政府所谓承认中共八个和平条件以为谈判基础是完全虚伪的。因为,既然承认惩办战争罪犯,用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国民党反动军队,接收南京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以及其他各项基础条件,就没有理由拒绝根据这些基础条件所拟定的而且是极为宽大的各项具体办法。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命令你们:(一)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二)奋勇前进,逮捕一切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不管他们逃至何处,均须缉拿归案,依法惩办。特别注意缉拿匪首蒋介石。(三)向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地方军事集团宣布国内和平协定的最后修正案。对于凡愿停止战争、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者,你们即可照此最后修正案的大意和他们签订地方性的协定。(四)在人民解放军包围南京之后,如果南京李宗仁政府尚未逃散,并愿意于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我们愿意再一次给该政府以签字的机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1.用一句话概括《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主要内容。2.第一段中反复出现多个“拒绝”。结合上下文,请准确说出“拒绝”了什么。3.文中画线句“在此种情况下”是指哪种情况?4.文中的四条“命令”,其顺序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11、(15分)阅读《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回答后面小题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①“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因此,我们要抓住青春的每一个脚步,努力奋斗,因为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②青春是活力的代名词,青年人的字典里永远没有不可能。大学毕业后放弃其他机会,选择在颐和园当个小小讲解员的“80后”姑娘韩笑,以“想给游客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要求自己,把讲解工作做到极致,成了颐和园里的“金话筒”;年轻的“快递小哥”田追子,热衷钻研,发明的快递“神器”节省超七成人工,使水果寄递出港时效提升1小时。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不怕苦、青吃苦,耐得住寂寞,经得住风雨,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创造出无限的可能。③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如何度过才能给将来的自己留下充实无悔的回忆?青春之路有千万条,哪一条才能让青春绽放夺目光芒?“只有承担过的青春才会更加厚重。”这是一个再朴素不过,但绝不失深刻的道理。在一部讲述年轻人闯荡横店的电影里,一个“老油条”给年轻的主人公传授经验,做群演,可去报个到,然后就开溜,找个比较隐蔽的地方睡觉。主人公却不以为然,“如果睡觉还不如回去,否则,来这里有什么意义?”与其埋头抱怨,不如奋起改变;与其庸庸碌碌,不如策马向前。这不正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吗?④我们必须敢于克服那些“不容易”,勇于挑战“不可能”,不怕走泥泞的道路,青春的底色才足够闪亮,青春的意义才不会褪色。事实上,无论收获如何,不管经历什么,那些与激情相伴,向着梦想曙光进发的日子,永远是人生最宝贵的记忆。即便是曾经的失败,不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铺路石吗?人生走的每一步都算,你流下的每一滴汗水,终将成为浇灌未来的雨露。⑤还等什么?让我们的青春插上奋斗的翅膀,尽情地在空中飞翔,去谱写青春的赞歌吧!(原文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这篇文章采用的结构是____。3.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人传》中的三位精神巨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且贡献至伟的人物。读过传记,我们会发现,原来这些令后辈高山仰止的巨人,心中也埋藏着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请选择其中一位简述他心中的痛苦,并谈谈你获得的感受。13、(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记者从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石漠化生态修复技术成果研讨会上获悉:2001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在西南岩溶石漠化区组织实施了120多个地质调查项目及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累计投入经费约2亿元,取得了石漠化生态修复基础理论、技术研发、产业示范等成果。(1)给上述新闻拟一条标题(不超过20字)。(2)石漠化生态修复技术成果研讨会谈及了哪些内容?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按要求作文没有iPhone(苹果手机)的时候,觉得用iPhone的人都是显摆;没有LV(法国很著名的奢侈品品牌)的时候,觉得提LV的都是虚荣。当我有了iPhone、LV的时候,就觉得它们就是日常用品,没什么特殊的。我们常常误读误判,是因为一开始就站在对立面上。设身处地为对方想想,坚硬、锋芒的心就释然了、柔软了:其实每天我们都在高攀,有时高攀爱情,有时高攀权贵,有时高攀美德……向上或是本能,只是我很清楚,所有的高攀,抵不过我一次坦然的低头。请以“坦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中心明确,内容健康。(2)条理清楚,书写整洁。(3)除诗歌外,文体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C【解析】

A项“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用法不恰当;B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与“不”构成双重否定,使用错误;C项“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使用正确;D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使用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2、C【解析】

C.错误,《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故选C。3、A【解析】

A.疏疏朗朗:①形容植物稀疏,不茂盛。②形容人或物很少。③形容风景很美。词语可以用来写人,使用正确。B.天作之合:好像是上天给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满的话。适用对象错误。C.历历可数: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一般用在细小的东西方面,与语境不符。D.垂死挣扎:临死前的挣扎,妄想延长生命。比喻行将灭亡之时的孤注一掷。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故选A。4、C【解析】

C.萦绕(yíng),狗皮高药——狗皮膏药。故选C。5、B【解析】

A.有误,《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C.有误,庄子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D.有误,《马说》采用的是“借物寓意”的方式。故选B。6、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目不斜视”指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显然与此处的语境不符;“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用在这里比较恰当。故排除AB。“灌溉”指利用渠道或管道输水到农田,满足耕作及作物生长的需要;“浇灌”浇水灌溉。根据语境,用“浇灌”比较恰当。故选D。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翻卷(2)以…为乐(3)像狗的牙齿那样(4)离开2.(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3.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作者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贬谪而内心愤懑;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卷”,重点实词,意为“翻卷”;“乐”,意动用法,以……为乐,意为“对……感到快乐”;“犬牙”,名词作状语,意为“像狗的牙齿那样”;“去”,古今异义,今义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古义为“离开”。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两句中重点的词有:澈,穿透;布:照映;以,因为;清,凄清。3.本题考查对作者心情的理解概括能力。联系文章内容、主旨及写作背景作答。文章的主旨是作者含蓄地抒发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孤凄悲凉的心情。“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凄清环境中,自然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回答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也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和写作背景。遭到贬谪的柳宗元,内心是愤懑的,虽然游览山水可以暂时排遣心中的抑郁之情,但是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参考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8、1.B2.“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的样子,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意对即可)【解析】1.考查诗歌内容的鉴赏。“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是对人物外貌的刻画,通过外貌描写活活地勾画出卖炭老人的辛苦、贫困、衰老、遭难的外貌,使人见之同情,思之痛心。故B错误。2.考查鉴赏诗歌炼字。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翩翩两骑来是谁”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翩翩”的理解要结合“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分析,因为是皇帝派来的,所以称“使者”,他们手里高举皇帝颁布的文告,口称皇帝的命令,不由分说,强行扭转车头,驱赶着老牛向皇宫方向走去,置平民百姓的身家性命于不顾,强行掠夺民间财物。与前文“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形成对比,由此分析,“翩翩”二字本来是用以形容英俊潇洒之态,用在这里却含有讽刺、挖苦的意味,揭露了这两员太监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嘴脸。9、⑴徒有羡鱼情⑵零落成泥碾作尘⑶白云千载空悠悠⑷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⑸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⑺骈死于槽枥之间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解析】

“徒”“零”“碾”“怜”“炭”“携”“骈”“槽枥”“作”是本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不要写同音字。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敌人,解放全国人民,保卫领土主权的完整。2.拒绝了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3.①这种情况就是——国民党政府“拒绝”了与“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②拒绝这个协定,就是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前推进,阻止“推进”就是想“扑灭革命势力”。③南京政府的“谈判基础”是完全虚伪的。(这一答是“这种情况”的表面含义。)④这种情况就是指国民党政府企图阻止“中共的伟大事业”——与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等相违背。4.不可调整:按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勇敢前进,先消灭一切敌对力量,再解放全中国,再保卫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在这个大环境下惩罚罪犯,再宣布和平协定,最后还留有余地,给机会。四条命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解析】1.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可采用的答题格式:“谁(在何时何地)+做了什么+结果怎样”或者是“什么(事物)+怎么样”即可。文本内容叙写的是毛泽东、朱德向各野战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南方各游击区人民解放军发布的进军命令;其主要内容是: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敌人,解放全国人民,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本题可重点结合“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来概括作答。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关键字词含义的理解。本题作答可联系文中“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负责人员之所以拒绝这个国内和平协定”这句话,再联系上文“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可以发现“这个”和平协定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据此概括即可作答。3.此题考查对句子中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一方面,“这种情况”需要联系“拒绝”的表面含义——“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已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所拒绝”“企图阻止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推进,阻止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内问题”“拒绝这个协定,就是表示南京李宗仁政府所谓承认中共八个和平条件以为谈判基础是完全虚伪的”。深层意思要分析“拒绝和平”协定的真正意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据此分析概括作答。4.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作顺序的理解。这是一道主观性的命题,从四条命令来看,先说进军的根本目的;再说逮捕一切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并依法惩办;再宣布和平协定;最后给一些人留有机会,表达还有余地。由此可见,这几条命令按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从本质上看,是不能调换的。当然,也可以认为能调整。但前提是先要肯定本顺序的内在逻辑力,再说自己的想法和建议。11、1.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2.总—分—总3.举例论证。举闯横店的年轻人不甘混日子而奋起拼搏、策马向前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只有承担过的青春才会更加厚重”这一观点,进而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解析】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①段用诗句引出论点: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②段运用举例论证举出韩笑等人事例证明年轻人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创造无限可能。段从反面举例论证只有奋斗才能让青春无悔。④⑤段论述并总结用奋斗谱写青春赞歌。所以,整篇文章都围绕“青春”和“奋斗”两个词来论证,论点是题目: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2.本题考查论证结构。论证结构类型:总分总;总分;分总。1)①段用诗句引出论点: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2)②③从正反两面举例论证论点。3)④⑤总结全文。故结构是总——分——总。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1)判断方法:③段里有人物“老油条”和“主人公”,事件有老油条教主人公偷懒,而主人公反对,故判断是举例论证。2)作用。答题语言:举出某事例,具体有力证明了某个观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举闯横店的年轻人不甘混日子而奋起拼搏、策马向前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只有承担过的青春才会更加厚重”这一观点,进而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示例:贝多芬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总是用暴力迫使他学习,后来母亲因肺病去世。从小,贝多芬就开始与命运抗争。虽然贝多芬的童年悲惨,但是,他对童年总是充满美好的回忆——被称为“父亲”的莱茵河给了他无穷的思想和力量。倔强的贝多芬并没有向命运屈服,独自承受这个秘密,把自己的感受注入到音乐之中。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感受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名人传》中写了三位名人的故事,这三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有自己内心的痛苦,但最终都有很大的成就。选取三个人中的一个,对其经历简要概括,并结合他们的奋斗史谈谈感受即可。示例:米开朗琪罗一生是劳累的。他不断给教皇当佣人。教皇们让米开朗琪罗为了他们自己的欲望修建。但却不给他一分钱,迫使他无法生活,家庭破裂,父亲、哥哥一直逼着米开朗琪罗把在佛罗伦萨的财产全部分散。米开朗琪罗身上所体现的坚持、忍耐的精神是我们所需要的。有时候,忍耐是最好的选择,有时候坚持你自己的方向,也会成功。13、(1)中国石漠化生态修复技术成果显著(或取得显著成果)(2)实施的项目;投入的经费;取得的成果。【解析】

(1)拟写新闻标题。要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该题要求在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