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X线摄影技术第1页/共99页乳腺X线摄影技术
第2页/共99页1913年德国的Saloman最早开始进行乳腺癌X线诊断的研究,1930年美国的Warren采用细颗粒胶片及增感屏技术进行乳腺摄影,以上的摄影方法都是使用的钨靶X线机,成像质量欠佳。1960年美国的Egan采用大mAS、低KV、无增感屏方法进行乳腺摄影,图像质量又有所提高。
第3页/共99页1970年法国首先推出专供乳腺及其它软组织摄影用的钼靶X线机,这是乳腺X线摄影技术的一次突破,使乳腺的细微结构和对比度明显提高。
第4页/共99页概念:40KV以下管电压产生的X线,因其能量低,波长较长,穿透力较弱,被称为软射线,用软射线进行的X线摄影称为软射线摄影。钼靶X线管可以输出具有17Kev能量的特性X线,满足乳腺摄影的成像要求。第5页/共99页第6页/共99页一、基本原理
管电压在40KV以下的低能量X线,在身体内主要是以光电效应被吸收,光电效应吸收与原子序数的4次方成正比,扩大了X线的吸收差,使密度相差不大的肌肉、脂肪等软组织的对比度大大提高,从而照片中的各种软组织影像更为清晰。第7页/共99页二、设备
1、X线管
阳极靶面一般采用钼靶,也有采用钼、铑双靶阳极的X线管,
常用的焦点组合为0.1/0.3mm,前者可作放大摄影。
第8页/共99页第9页/共99页2、高压发生器
目前的乳腺机的高压发生器大都采用中频或高频方式,前者的曝光时间可以较后者缩短50%,并且提高了X线线束的质量,就有可能增加焦-片距(50cm~70cm)。第10页/共99页3、滤过材料
乳腺机的滤过板有钼、铑、铝三种不同的材料,根据不同乳腺类型选取,更换方式有自动和手动两种。
第11页/共99页4、自动曝光控制或半自动曝光控制
多采用电离室自动曝光装置控制,可自动、半自动和手动设定kV、mAS,双靶乳腺机可根据乳腺的致密情况和厚度自动更换靶面。第12页/共99页第13页/共99页第14页/共99页5、加压装置
有至少4种各种类型的压迫板可供选择,如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有压力表显示,可以自动或手动压迫。乳腺摄影时,必须对乳房压迫使其厚度一致(一般5cm左右),不然就会出现乳腺前部曝光过度而底部曝光不足的现象。压力不宜过高,以免引起严重不适或疼痛。第15页/共99页第16页/共99页6、立体定向活检系统
临床上乳腺癌病人拍摄X线片后,一般都需做穿刺活检,以便确诊。现代的乳腺机都可以配立体定向活检系统,乳腺机的机架能作多轴向的倾斜、旋转运动,以方便摄影和活检。第17页/共99页第18页/共99页7、专用的屏-片组合系统
为满足影像高分辨率的要求,乳腺摄影必须用细荧光颗粒、薄层涂布的单面增感屏;高对比、高清晰度的单面感光乳剂的胶片,胶片常用规格为12cm×17cm(8inch×10inch);全塑材料制成的暗盒。第19页/共99页第20页/共99页三、乳腺摄影技术
(一)概述:1、乳腺位于第3~7肋之间,内缘达胸骨旁,边缘达腋中线。大部附着于胸肌筋膜上,小部分附着于前锯肌上,延伸到腋窝前缘。2、女性乳腺的发育及变异:幼儿乳腺、青春期乳腺、妊娠哺乳期乳腺、退化期乳腺。第21页/共99页第22页/共99页第23页/共99页第24页/共99页第25页/共99页第26页/共99页第27页/共99页第28页/共99页第29页/共99页第30页/共99页3、使用加压固定后,摄影效果较好。优点:组织厚度较均匀,利于X线穿透;避免移动,显示面积增大;提高照片清晰度。缺点:改变形态、位置和大小,乳后间隙显示较差,易发生漏诊。第31页/共99页4、注意事项:采用近距离;必要时屏气嚗光;照片上有标记;多种体位,提高检出率;皮肤应平坦;加压到最小厚度,恶性肿瘤应小心。第32页/共99页
(二)摄影位置
乳腺摄影时被检者通常取立位和坐位,特殊需要也可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乳腺摄影有侧斜位(medio-lateraloblique;MLO)、轴位(cranio-caudal;CC)和侧位(medio-lateral;ML),此外还有局部点片和放大摄影等。常规位置是侧斜位和轴位,并同时摄影两侧乳腺以作对照。
第33页/共99页1、侧斜位
(1)
用途:可显示乳腺上下、内外组织的影像,还可以显示乳腺外上1/4处的组织结构以及胸大肌和腋窝组织结构,是乳腺疾病检查非常有价值的位置。
第34页/共99页第35页/共99页(2)摄影体位:被检者坐或立于乳腺X线机前,机架旋转45º左右,被检侧上臂充分展开并屈曲于滤线栅(Bucky)上缘,使腋窝部分充分暴露,被检侧乳腺及胸大肌置于滤线栅上,滤线栅高度与腋窝基本一致,片盒置于乳腺外下方。然后调节压迫器,双手向外拉乳腺并托住,直到将乳腺压平,屏气后曝光。第36页/共99页第37页/共99页
(3)中心线:X线管呈45°,经乳腺内上方到达外下方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4)照片显示:乳腺、胸大肌及腋窝组织。第38页/共99页第39页/共99页2、轴位
也称正位或上、下位。(1)
用途:可显示乳腺内外、上下组织结构影像。乳腺摄影常规位置。
第40页/共99页(2)
摄影体位:被检者坐或立于乳腺X线机前,把对侧乳腺拉到滤线栅一角,使内侧返摺可显示,对侧的手可放在把手上,被检侧乳腺置于滤线栅上。然后调节压迫器,从上往下压迫乳腺直到外侧有紧崩感,屏气后曝光。第41页/共99页第42页/共99页(3)
中心线:自上而下,经乳腺上方达下方垂直射入胶片中心。(4)
照片显示:乳腺和很少部分胸大肌。第43页/共99页第44页/共99页3、侧位
也称内、外位。(1)
用途:可显示乳腺上下、内外组织结构影像。(2)
摄影体位:被检者坐或立于乳腺X线机前,机架旋转90º,被检侧乳腺置于滤线栅上,片盒在乳腺外侧。然后调节压迫器,从侧位方向将乳腺压平,屏气后曝光。第45页/共99页第46页/共99页(3)
中心线:X线管呈水平,经乳腺内侧达外侧水平射入胶片中心。
(4)
照片显示:乳腺和一部分胸大肌。第47页/共99页第48页/共99页(三)乳腺摄影的曝光条件乳腺摄影可以采用全自动曝光,由电离室自动曝光装置控制,曝光后有KV和mAs提示,双靶乳腺机会根据乳腺致密情况和厚度自动更换靶面。第49页/共99页第50页/共99页手动曝光设定条件时,要依女性乳腺各生理、发育期的特点而定,乳腺致密程度由小到大为:老年妇女、有哺乳史的妇女、青春期女性、发育期(包括妊娠期)女性。摄影曝光时,主要根据乳腺致密程度和压迫后乳房的厚度来设定曝光条件,同时摄影时需视病变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的曝光条件范围为:管电压22~35仟伏,30~200毫安秒,正、侧、斜位条件尽量相同。第51页/共99页(四)检查技术1、全乳摄影一次检查常为四次图像。2、局部点片一般在以下情况运用:①局部触及硬结或包块,而X线照片显示局部致密,但未见明显肿物影像;②X线照片疑有微小钙化但不能肯定,需加以证实或除外;③乳腺导管造影时,疑有小分支导管病变,需证实或除外。局部点片需根据病变大小选择不同直径和形状的压迫器。第52页/共99页第53页/共99页第54页/共99页3、放大摄影乳腺导管造影。4、局部点压放大进一步显示微小病灶,如钙化点。5、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均采用立体坐标第55页/共99页第56页/共99页第57页/共99页第58页/共99页第59页/共99页第60页/共99页第61页/共99页第62页/共99页四、乳腺摄影质量控制
乳腺质量控制是乳腺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它涉及到乳腺摄影检查中所有的技术环节,是获得稳定的高质量的乳腺X线照片的前提条件。要获得稳定的乳腺照片影像,所有乳腺摄影设备及器材都应定期评估。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乳腺摄影质量管理体系,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的质控要求,本节对乳腺质量控制内容作扼要的介绍。第63页/共99页(一)暗室清洁在每个工作日开始进行任何照片冲洗之前,要对暗室进行清洁,尤其是冲洗机的送片托盘要重点保洁,以防止灰尘在乳腺照片上形成粒状的白色伪影。ACR的建议标准是:暗室清洁度的判断标准是增感屏的清洁程度,即乳腺照片上白色伪影的数目。
第64页/共99页(二)增感屏清洁每周至少1次对乳腺摄影专用增感屏进行清洁和维护,以减少灰尘和污物导致的伪影。ACR的建议标准是:在常规灯光下观察乳腺照片上的白点伪影,作为增感屏清洁频率的指标。第65页/共99页第66页/共99页(三)
冲洗机的质控在每个工作日进行任何照片冲洗之前,目的是证实冲洗机的运行及药液性能的稳定性。控制内容与普通摄影冲洗机的质控内容一致,如显影液的温度情况和冲洗时间;定影液的残留测试和Ph值测定;补充量处于标准值;制作光楔片,绘制冲洗机质控图进行质控分析等。第67页/共99页(四)暗室灰雾暗室灰雾检测目的是保证安全灯的正常工作,不使乳腺照片产生灰雾,照片灰雾会降低影像的对比度。检测的方法是拍摄一张模体影像,在全黑的暗室里取出胶片,乳剂面朝上放在工作台上,用遮光板挡住胶片一半,打开安全灯2分钟后,冲洗照片。ACR的建议标准是:有灰雾产生的密度应小于0.05,即照片两部分的密度差。第68页/共99页(五)屏-片密着状态将一块15.75线/厘米的铜网放在装有胶片的暗盒上进行摄影,铜网影像密度掌握在0.7-0.8之间,每半年检测一次。ACR的建议标准是:屏-片密着不良的暗区面积〉1cm²时,暗盒不能使用。第69页/共99页(六)压迫压迫技术是提高乳腺摄影影像质量的重要措施。恰当的压迫可以X线照射剂量,同时降低散射线,改善影像的对比度、锐利度及模糊度。压迫检测是测试在手动和电动模式下,压迫系统能提供足够的压力。ACR的建议标准是:压迫系统所提供的压力应在111~200N(牛顿)之间。第70页/共99页此外,乳腺摄影质量控制还包括每月一次的设备运行检查、废片分析等内容。ACR推荐用RMI-156型乳腺体模,每月一次或在怀疑影像质量发生变化时,对乳腺影像的密度、对比度和一致性进行评估。
第71页/共99页五、数字乳腺成像技术随着医学影像技术不断发展,乳腺成像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从第一代的钨靶机到钼靶机,再到钼、铑双靶机,目前已进入数字乳腺成像技术阶段。数字乳腺成像的类型,根据采用的探测器和成像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72页/共99页1、
计算机X线摄影(CR):通常CR系统应用于普通X线摄影,使用专门的乳腺成像板(IP),利用CR的高检测敏感性及后处理功能,也可应用于乳腺检查,尤其是对致密乳腺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CR需与乳腺专用X线机匹配使用,才能获得质量优良的乳腺照片。第73页/共99页第74页/共99页2、
数字X线摄影(DR):1)
CCD:CCD探测器技术的数字X线设备已较多的应用于影像学检查中,如血管造影、胃肠造影等。在乳腺摄影中,该技术主要用于局部数字化乳腺摄影系统,可进行局部数字点片摄影和立体穿刺活检时的3D(X、Y、Z三轴)定点采集影像。
第75页/共99页2)
非晶体硅探测器:非晶体硅探测器用一个闪烁体(碘化铯)转换X线为可见光,然后被光电二极管列阵捕获,光电二极管自身的电容储存电荷,每个像素的储存电荷量与入射光子量成正比,经放大器放大和A/D转换后输出数字信号。第76页/共99页3)非晶体硒探测器:非晶体硒探测器直接地转化X线能量为电荷,一个偏置电压驱动电子或电子穴形成电流,有薄膜晶体管阵列(TFT)的极间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四 走进动物园-简易方程信息窗4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电磁感应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2
- 27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7妈妈睡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和小树一起长大2教学设计 浙教版
- 05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大家动手做条龙教学设计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Section B 2(3a-Self check)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肺结核患者管理结案评估表
- T-JSTJXH 15-2022 装配式劲性柱-钢梁框架结构设计规程
- 人教PEP版四年级下册英语Unit 3 B Let's learn说课稿
- 第1章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地理信息系统教程》
- JJF 1109-2003 跳动检查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水利水保监理过程中承包商、监理方用空表
- T∕CAOE 27-2021 海洋工程生态评估导则
- 军事地形学地形图基本知识
- 生物竞赛--细胞生物学课件
- 基于三菱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 心血管科普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