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化县2023年秋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练习(二)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在田字格里用行楷清楚、匀称、工整地抄写下面一句话。(4分)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2.下面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佃农(diànnóng)衙门(yámén)辍学(chuòxué)慰勉(wèimiǎn)B.和蔼(héǎi)叮嘱(dīngzǔ)烦躁(fánzhào)无垠(wúyín)C.纳闷(nàmèn)琢磨(zhuómó)绚丽(xuànlì)愧怍(kuìzuò)D.滞笨(zhìbèn)取缔(qǔdì)骷髅(kūlóu])惶恐(huángkǒng)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B.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拟人)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D.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4.根据本单元课文内容,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B.《老王》通过写作者和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老王艰苦的生活和善良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心不幸者的社会问题。C.《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D.《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童年时代盲人学校教育的抒情性散文,该文选自《我生活的故事》,作者海伦·凯勒,法国作家、教育家。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语句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
①黄皮肤人的群落②灿若明珠的黄河文化③漫元边际的黄土地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6.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4分)(1)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2)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4)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抱里永安她的魂灵!()7.某客车玻璃窗上贴着如下图示,请用简明的语言准确地说出它所表达的意思(含标点不超过35字)。(4分)8.阅读下面一则应用文,回答文后问题。(6分)寻物启示本人是河南大学中学语文编辑部一名编辑,于11月8日下午6时骑自行车回家经过苹果园小学门口时,不慎丢失红色皮包一个,有拾到者请交还本人,愿意以重金酬谢。此致敬礼河南大学中学语文编辑部全体2023年11月9日(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过来。改成(1分)(2)指出格式上的三处错误:(3分)①②③(3)修改内容上的两处错误:(2)①②二、阅读(60分)(一)阅读《回忆我的母亲》片断,完成9-14题。(17分)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愿母亲在地下安息!9.在母亲灵前写下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多项选择)(3分)A.对母亲深沉的爱B.报答祖国和人民以及报答母亲的坚强决心C.一个革命者博大的胸怀D.同国民党集团战斗到底的决心10.选文直接照应课文开头的句子是“ ”。(2分)11.作者讳言“母亲死了”,而说“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写两个“尽忠”,其目的是什么?(4分)12.“创造了”和“创造着”区别何在?(4分)13.母亲的平凡和伟大分别表现在哪里?(4分)(二)阅读《父亲的秘密》,完成14—18题。(18分)
①假期里,父亲和他八岁的儿子去森林里游玩。他们往密林深处不停地走,不知不觉迷了路。(A)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父亲背起疲惫的儿子,试图走出去。可是他无奈地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回到原地。
②那里有一个废弃的木屋。木屋里也许住过守林员,也许住过伐木工人,现在它空着,破烂不堪,仿佛随时可能倒塌。可它毕竟是一间屋子,这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一些安全感。晚上他们挤在里面,生起一堆火。外面传来野兽的叫声,似乎距他们很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儿子呜呜地哭起来,他说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父亲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说儿子别怕,我们会走出去的。可是第二天,他们仍然围若木屋不停地划着圈子。让父亲稍感欣慰的是,木屋外面有一口水井,水井里面有干净的水。他小心地踩着井内壁的缝隙下去,用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打上一壶水。可是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了,恐惧的乌云笼罩着他们。
③第三天,父亲放弃了那种徒劳的尝试。他对儿子说,这里有木屋,有水井,这很可能是一些过路人的临时驿站。我们只要等在这里,就肯定会遇到人……你留在这里等我回来,我到附近找些吃的。儿子问附近有什么吃的?父亲就笑了,说森林里还能饿死人吗?你难遗忘了野生蘑菇很有营养吗?他为儿子打上一壶水,然后一个人离开了木屋。他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儿子说,守着屋子,千万不要乱走……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
④父亲并没有马上去寻找蘑菇。他把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木屋周围的树干上。系完,仔细检查一番,调整了几个布条的位置。他想如果有人经过,就会发现这些布条,再发现小屋,再发现小屋里的他们,并将他们带出森林。他想这可能是他们惟一的机会了,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⑤那天父亲很晚才回来,他拣回了一小把蘑菇。虽然仍然走不出去,仍然没人发现他们,可是有了蘑菇,他们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儿子问这蘑菇不会有毒吧?父亲说不会……在走出去之前,我们天天喝鲜蘑菇汤。儿子问这附近蘑菇多吗?父亲说不多,也不少。儿子说明天我也去栋。父亲说不行,你得守在这里,万一有人经过怎么办?我们的目的是走出森林,不是在这里吃蘑菇宴。父亲朝儿子做了一个鬼脸,儿子发现父亲的脸,有些浮肿。
⑥父亲出去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拣回的蘑菇却一天比一天少。(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儿子问怎么了?父亲说没事,有些累。儿子害怕地哭起来,他说爸爸,我们是不是真的走不出去了?父亲说不会的,只要我们坚持住,就会有人发现我们……
⑦终于有人经过。是一位猎人。是父亲的布条把他引到了小屋。猎人把他们带出森林,他们再一次回到了城市。那以后,每次谈起这次经历,父子俩都心有余悸。
⑧家里的饭桌上,从此没有蘑菇。甚至,儿子说.哪怕在菜市场见到了蘑菇,他都想吐。
⑨可是时间会改变一切。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儿子回家时,竟提回一小袋蘑菇。他告诉父亲,这是真正的野生蘑菇,是近郊的农民在大山里采的,刚才在街边叫卖,他看着不错,就买来一袋。十多年没吃蘑菇了吧?儿子对父亲说,我想您可能都忘记蘑菇是什么味了。
⑩父亲笑笑,没说话。他似乎对蘑菇并不反感。
(11)
父亲把蘑菇倒在水池里仔细清洗。突然,他低下头,从那些蘑菇里挑出两个,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儿予问,爸您干什么?父亲说,这两个蘑菇,有毒。(12)有毒?儿子怔了一下,您怎么知道?父亲得意地笑了。他说,还记得十五年前我们的那次历险吗?那几天,我可能尝遍了世界上所有的蘑菇……
(选自《天下阅读•感恩美文》,文/周海亮)
14.父子俩因而身困密林,第二天,又面临一个新的困难:。第三天起,父亲为解决这两个困难采取了两个办法:(1);(2)。(4分)15.阅读全文后,我们终子发现“父亲的秘密”原来是:。(2分)16.从全文来看,第⑤段中父亲不让儿子跟自已一起去拣蘑菇,这是为了,更是为了。(4分)17.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点评。(3分)
A.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
B.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我选()句点评:18.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
5分)(三)阅读【甲】【乙】两文段,完成19—26题。(25分)【甲】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节选自魏巍〈〈我的老师〉〉)【乙】有一次上课,我在教室里,望着窗外走神,慢慢地走进神奇的梦境……我和班森老师站在森林里,她搂着我,给我讲故事。忽然,一头发了狂的大象奔出,直向我们撞来。我十分镇静,很快地掏出手枪,对准大象的脑袋,“砰”就是一枪。大象应声倒下,长长的鼻子缓缓地落在班森老师的脚下,班森老师激动地把我抱起来,举得老高老高,叫道:“保罗,谢谢你,谢谢你,是你救了我的——鱼。”我猛然惊醒,发现班森老师就站在我身边。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我问你,保罗,‘鱼’字怎样写?也许,我应问你‘梦’字怎么写吧!”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我羞得红了脸。放学后,班森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罚我写二十五遍“我不该白日做梦”。我喜欢这种惩罚,因为这样可以和班森老师多呆一会。因此我愿意慢慢地写,以便拖延时间。(节选自美国保罗·威利亚德《我的礼物》)19.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乙】两文的内容大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写出【甲】段文字的记叙六要素。(6分)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起因:⑤经过:⑥结果:21.【甲】段“迷迷糊糊”的意思是,它是相对而言的;“模模糊糊”的意思是,它是相对而言的。(4分)22.【甲】文写“我”在睡梦时寻师的片断中连用了两个“才”字(“我才醒了”的“才”,“我才睡熟了”的“才”),各说明了什么?连用两个“才”对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才醒了”的“才”表明“我”原来睡得很香,以至长时间神志不清。“我才睡熟了”的“才”,表明我醒了以后就难以入睡。连用两个“才”真实地写出了“我”的情态。B.前一个“才”表明“我”“迷迷糊糊”的时间很长,具体真实地表现“我”连梦中都想念蔡老师的真情;后一个“才”表明“我”因思念蔡老师难以入睡,连用两个“才”叙写“我的行为,表现感情之深,思念之切。C.前一个“才”表明“迷迷糊糊”持续的时间之长,后一个“才”表现“我”长时间难以入睡。连用两个“才”表现“梦中寻师的真情。23.对【甲】【乙】两文记叙要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乙】两文都六个记叙要素俱全。B.【甲】文记叙的要素没有【乙】文俱全,省略了事情的起因这个要素。C.【乙】文记叙的要素没有【甲】文俱全,省略了事情的结果这个要素。D.【乙】文交代地点有教室里、森林里、办公室,过于繁琐,该全不全,该略不略。24.从内容上看,对【甲】【乙】两文理解准确的一句是()。(2分)A.都是通过梦境的描绘,反映儿童的天真纯洁。B.都是通过写学生的日思夜梦来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C.都是通过具体事例,描绘难忘的学校生活。D.都是通过写学生的梦境,来表达思念、热爱老师的情怀。2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的主要的两种表达方式是、。(3分)26.【乙】文中划线句子是班森老师说的话。这句话语言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三、作文(60分)27.题目:我的初中老师要求:先在题目划线处填入一个科目名称,如语文、英语、生物等,补全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有真实的感情。德化县2023年秋七年语文第二单元练习(二)参考答案1.(4分)略2.(3分)B3.(3分)A4.(3分)D5.(3分)A6.(4分)(1)描写(2)叙述(3)议论(4)抒情7.(4分)本车早晨7点半由福州发车直达厦门,下午3点厦门出发直返福州。8.(6分)(1)(1分)“示”改成“事”。(2)(3分)①标题不应该顶格,应居中②“此致敬礼”多余③“中学语文”应加上书名号“《》”。因为它是杂志名。(3)(2分)①没说清如何交还失物(联系方式)②应该在“河南大学《中学语文》编辑部”后署失主的姓名,不应该写上“全体”;或只署失主姓名,而不必写单位。9.(3分)ABC10.(2分)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11.(4分)对母亲逝世的悲痛之情。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12.(4分)“创造了”强调过去,是说中国的历史是这些平凡的人创造的,“创造着”则强调当下,是说他们正在创造中国的历史。13.(4分)“平凡”是因为她是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伟大”是因为像母亲一样的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14.(4分)迷失方向(迷路);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撕破衣服系在树干上作求援标志;寻找蘑菇充饥。(每空2分,共8分,大意对即可)15.(2分)当年森林历险时,父亲几乎尝遍了森林中所有的蘑菇(2分,能答出“尝毒蘑菇”或“为儿子亲口尝毒蘑菇”这个意思即可)16.(4分)让儿子守在木屋里等待救援;不让儿子发现自己的秘密(避免儿子吃互毒蘑菇中毒)(每空2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17(3分)(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评分意见:(1)能紧扣语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理解体验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内容充实准确,语言通顺,给3分。(2)能扣住语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理解体验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内容较充实准确,语言较通顺,给2分。(3)能对句子进行点评,但内容空泛,语言不够通顺,给1分。(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A 1a - 1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 4 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1-2)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10 雨点儿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15 搭船的鸟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1框 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2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12 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 二 圆柱与圆锥(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 2024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16.雷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茶台买卖合同5篇
-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 2025年法治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居室空间设计 课件 项目一居室空间设计概述
- 2024年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盘中餐》
- 冲床基础板施工方案
- 《镁铝合金的腐蚀与防护》课件
- 2024新外研社版英语七下单词默写表(开学版)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招生政策宣讲与解答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综合练习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