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15章练习题_第1页
教育心理学15章练习题_第2页
教育心理学15章练习题_第3页
教育心理学15章练习题_第4页
教育心理学15章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心理学2015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教育心理学概述--发展概况为什么做【真题再现】

1.1903年,()出版了著作《教育心理学》,被西方公认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A.华生B.斯全纳C.桑代克D.杜威C教育心理学概述--发展概况为什么做【真题再现】

2.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1908年()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A.桑代克B.房东岳C.廖世承D.陆志韦B教育心理学概述--发展概况为什么做【真题再现】

3.()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A.加涅B.奥苏贝尔C.桑代克D.巴甫洛夫C教育心理学概述--练一练为什么做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2.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A.赫尔巴特B.桑代克C.华生D.卡普捷列夫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A.学生的学习B.教育措施C.学校环境D.教与学的规律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教育心理学概述--练一练为什么做6.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A.《教育实用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心理大纲》D.《教育心理统计》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A.1879年B.1897年C.1789年D.1798年教育心理学概述--练一练为什么做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A.陶行知B.杨贤江C.廖世承D.潘菽12.()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A.教学工具B.教学环境C.教学设施D.教学媒体1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14.学校教育按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师D.教学环境教育心理学概述--练一练为什么做15.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因此,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16.下列不属于教学环境的是()。A.桌椅B.课堂气氛C.照明D.课本17.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18.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19.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斯金纳B.布鲁纳C.华生D.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概述--练一练为什么做1.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_______的交叉学科。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3.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四个方面:_______,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4.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_______环境两个方面。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_______》,为西方该学科科学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6.社会环境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_______和社会文化背景等。7._______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8.学生对学与教的过程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群体差异与_______。9.教学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_______。10.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发展时期、_______、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心理发展概述认知发展与教育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人格发展与教育第二章

含义概念特征1阶段特征少年期(初中)青年初期(高中)2教育意义学习准备关键期3心理发展概述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含义概念: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特征:1.阶段性与连续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为什么做【真题再现】

1.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该过程体现的心理发展特征是()。A.连续性和阶段性B.差异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A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阶段特征少年期:半成熟半幼稚青年初期:生理、心理和社会性都接近成人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教育含义学习准备: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关键期:劳伦茨“小鹅认母-刻板印象”实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理论皮亚杰维果茨基1特点观察记忆思维2与教育的关系具体表现认知发展与教育3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二节皮亚杰(瑞士)

认知发生说:图示适应同化顺应

认知发展说:

1.感觉动作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二节为什么做【真题再现】

1.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A.以自我为中心B.概念守恒C.抽象思维D.运算思维A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二节为什么做【真题再现】

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儿童能够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C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二节为什么做【真题再现】

3.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维已经具备了()。A.平衡性B.同化性C.顺应性D.守恒性D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二节为什么做【真题再现】

4.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这说明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已处在()。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D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二节维果茨基(前苏联)

认知发展说: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理论内化说:指个体将外在的事物或他人的心智运作转变成自己的内在表征最近发展区与鹰架学说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二节理论埃里克森影响因素健康人格1自我意识含义结构2

人格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三节埃里克森健康人格1.家庭教养方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

又称统合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自我内部的统合、自我与社会的统合、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影响因素

1.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2.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生理的我,心理的我,社会的我;

3.从自我观念上可以分为:现实的我,投射的我,理想的我。自我意识:认知差异认识风格认知能力1性格差异特征差异类别差异2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四节

为什么做【真题再现】

1.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育、社会工作、文秘公关等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的个体的认知风格属于()A.场独立B.场依存C.冲动型D.沉思型A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四节为什么做【真题再现】

2.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B.沉思型C.场依存性D.场独立性C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四节第二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已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2.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中学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3.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是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个年龄阶段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之为()。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第二章--练一练为什么做5.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该过程体现的心理发展特征是(

)。A.连续性和阶段性B.差异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6.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A.以自我为中心B.概念守恒C.抽象思维D.运算思维7.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儿童能够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维已经具备了()。A.平衡性B.同化性C.顺应性D.守恒性第二章--练一练为什么做9.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A.自我中心性B.守恒性C.客体永久性D.抽象性10.自我意识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实现11.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A.以自我为中心B.概念守恒C.抽象思维D.运算思维1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儿童能够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第二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3.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维已经具备了()。A.平衡性B.同化性C.顺应性D.守恒性14.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这说明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已处在()。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5.“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A.孔子B.柏拉图C.夸美纽斯D.维果茨基

16.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A.弗洛伊德B.华生C.冯特D.维果斯基

第二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7.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育、社会工作、文秘公关等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的个体的认知风格属于()A.场独立B.场依存C.冲动型D.沉思型

18.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B.沉思型C.场依存性D.场独立性19.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A.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B.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量表C.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D.瑞文智力测验量表

20.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A.正态分布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

第二章--练一练为什么做21.韦氏智力测验(四版)适用儿童人群的年龄范围是:()。A.3-12岁儿童B.4-6岁半儿童C.6-12岁儿童D.6-16岁儿童

22.如果一名5岁儿童,在用《斯坦福--比纳量表》进行智力测验时,不仅通过了5岁组的所有题目,而且通过了6岁组的题目,那么他的智商是()。A.83B.110C.120D.183填空题1.提出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并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2.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研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而心理发展又包括认知发展和________。3.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___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4.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叫________________。5.我们认为,_____________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第三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A.顿悟的过程B.同化顺应的过程C.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D.尝试-错误的过程2.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刺激

3.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A.望而生畏B.谈梅生津C.见风流泪D.尝梅生津

4.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A.消退B.惩罚C.负强化D.抑制

第三章--练一练为什么做5.下列属于回避条件作用的是()。A.敲击膝盖产生膝条反射B.碰到烫的东西,赶紧缩回手来C.在屋内感觉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去D.害怕见生人不敢上街

6.美国行为主义家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提出的教学法是()。

A.强化教学法B.程序教学法C.讲授式教学D.支架式教学

7.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A.获得知识B.习得学习方法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D.建立知识系统

8.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具有自己的特性,不包括()。A.主动建构性B.社会互动性C.情境性D.确定性第三章--练一练为什么做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指()。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6.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7.“先行组织者”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贝尔D.桑代克8.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其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第三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________________三个过程。2.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________________。3.人和动物一且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4.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________________、行为规范的学习。5.________________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6.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7.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第三章--练一练为什么做三、简答题1.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2.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3.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

四、论述题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们教学实践的启示。第四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学生非常想通过这次学习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实现出国的理想,请问这位学生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外部动机

2.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3.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A.自我预期B.成败经验C.自我归因D.期待第四章--练一练为什么做4.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态度5.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A.奥苏伯尔B.桑代克C.布鲁纳D.斯金纳6.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7.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第四章--练一练为什么做8.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A.需要B.动机C.强化D.诱因9.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10.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A.班杜拉B.奥苏伯尔C.桑代克D.布鲁纳第四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学习期待。2.奥苏贝尔把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归结为_________、自我实现内驱力和______三个方面。3.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把学习动机分为___________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4.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___________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5.学习动机理论主要有强化理论、__________、成就动机理论、_________和自我效能感理论。6.班杜拉的动机理论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___________。7.阿特金森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二是____________。8.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__________。第四章--练一练为什么做三、简答题1.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2.简述奥苏贝尔所指出的学校情景中成就动机的几种内驱力。3.简评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4.简述维纳归因理论。5.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四、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五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2.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3.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4.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

第五章--练一练为什么做

5.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6.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7.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换说

8.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A.迁移B.动机C.策略D.技巧

9.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A.负迁移B.正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

第五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0.以下不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11.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A.正迁移B.横向迁移C.负迁移D.纵向迁移

12.如果迁移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这种迁移则是()。A.正迁移B.顺向迁移C.特殊迁移D.知识迁移

13.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A.迁移B.变式C.定势D.原型启发14.正迁移可分为()。

A.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B.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C.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D.顺向正迁移和逆向正迁移

第五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5.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16.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A.认知结构和态度B.智力和学习环境C.年龄和学习材料D.学习目标和态度

17.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迁移又可分为()。A.正迁移和负迁移B.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D.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18.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第五章--练一练为什么做

1.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___________现象。2.现代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是强调___________在迁移中的作用;一种是强调对迁移的影响。3.根据迁移产生的方向看,迁移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前者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后者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4.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5.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___________、共同要素说、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6.日常教学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_。7.垂直迁移表现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8.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___________、一体化、___________。第五章--练一练为什么做三、简答题1.简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2.简述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3.简述迁移在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四、论述题1.论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2.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为促进迁移而教?1.甲乙两班同学学习一段材料,甲班同学学习后不久就复习,乙班同学不复习,一周后,甲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83%,乙班同学的保持量25%。由此可见,防止遗忘要()。A.集中复习B.分散复习C.及时复习D.适度复习第六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A.判断B.推理C.概括D.比较

2.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3.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4.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5.学生通过对整数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数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有理数的概念。这种学习是()。A.派生归属学习B.相关归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第六章--练一练为什么做6.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A.形象直观B.言语直观C.模象直观D.实物直观

7.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

8.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9.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A.无适当提取线索B.信息相互干扰C.痕迹消退D.压抑

10.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第六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1.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A.消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12.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13.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也非总结关系时产生的学习()。A.同位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14.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第六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5.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学习过程称为()。A.同位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16.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A.同位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17.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18.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第六章--练一练为什么做

1.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知识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理性知识是对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其形式包括________和_______。3.著名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安德森于1976年把知识分为_____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4.一般而言,__________知识需要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5.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____、概念学习和____.6.依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可分为____、____和并列结合学习。7.知识学习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_、知识保持和____________三个阶段。8.直观教学的形式主要有_________、模象直观、___________。9.依据学生对知识概括的抽象程度,知识概括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10.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体系分为_________、短时记忆和_________三个子系统。第六章--练一练为什么做

11.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遗忘规律为: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呈现__________。12.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的教学形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13.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14.根据干扰理论,产生遗忘的干扰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15.依据反映活动的形式,知识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16.比较的形式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第六章--练一练为什么做

三、简答题1.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2.简述遗忘规律。3.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有哪些?4.简述如何利用感知的基本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5.简述合理进行复习的要求。四、论述题1.论述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概括。2.试述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3.运用记忆规律,谈谈如何促进知识的保持。4.联系实际,谈谈三种直观教学形式的优缺点。第七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它的应用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A.示范B.讲解C.练习D.反馈

2.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

3.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A.加里培林B.加涅C.安德森D.华生4.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顺序是()。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D.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第七章--练一练为什么做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

6.吹拉弹唱属于()。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

7.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称为()。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

8.动作缓慢,动作之间不协调,视觉控制占绝对主导,常感到紧张,这属于动作技能形成的()。A.操作定向阶段B.操作模仿阶段C.操作整合阶段D.操作熟练阶段

9.为了更好地形成心智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晰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种学习属于()。A.原型定向B.原型模型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第七章--练一练为什么做7.________________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8.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________________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9.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是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三、简答题1.什么是技能?技能有什么特点?2.简述培养心智技能的几点措施?四、论述题

运用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结合中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第八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基本策略D.辅助性策略2.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元认知知识D.元认知控制3.英文单词“tiger”可以联想成“泰山上一只虎”,这种方法属于()。A.位置记忆法B.谐音联想法C.关键词法D.视觉想象4.学习时,学习者利用一定的记忆术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第八章--练一练为什么做5.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元认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6.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A.语义联想B.视觉想像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7.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8.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识策略D.复述策略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第八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0.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元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二、填空题1.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示和________________。2.一般而言,学习策略包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3.利用表格是常用的组织策略,表格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学习策略训练要遵循哪些原则?第九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运算操作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策略是()。A.逆向工作B.简化计划C.手段-目的分析D.算法式2.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A.思维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3.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心所欲,触类旁通,表明其思维有()。A.灵活性B.创新性C.流畅性D.目的性4.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一定价值的产品的()。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

第九章--练一练为什么做6.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8.“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9.创造性与()无关。A.智力B.发散性思维C.生活条件D.人格10.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发散思维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第九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1.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12.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启发式反馈。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C.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13.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A.明确问题B.模糊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14.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漫无目的地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第九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5.下列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感”有助于问题解决16.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A.牢记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17.尽可能多地画出包含△结构的东西,并写出或说出它们的名字属于发散思维训练中的()。A.结构扩散B.方法扩散C.形态扩散D.用途扩散第九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8.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A.原型B.定势C.变式D.问题19.以黑猩猩摘取香蕉的经典实验为基础,提出了问题解决的顿悟说的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是()。A.苛勒B.桑代克C.杜威D.格拉斯20.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A.问题结构B.问题线索C.问题内容D.问题空间21.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22.提出问题的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的是()。A.纽厄尔B.杜威C.格拉斯D.巴甫洛夫第九章--练一练为什么做23.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是思维()的表现。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24.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这种现象叫做()。A.集中思维B.负迁移C.功能固着D.前摄抑制25.先有一个目标,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A.手段-目的分析法B.倒推法C.尝试错误法D.爬山法26.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A.讨论法B.头脑风暴法C.启发法D.用途扩散法27.下面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28.下面几种事物不属于创造性作品的是()。A.《红楼梦》B.《四书集注》C.《爱弥儿》D.《金刚经》原文抄稿第九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______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2.检验假设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检验和______两种。3.同质不同形的呈现各种问题例证的方式叫做_______。4.______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5.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______与质量可使学生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6.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分为: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______四个阶段。7.一般认为,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智力和______。8.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______、有一定价值意义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9.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______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10.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______是其首要的环节。11.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______。12.创造有真创造和______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刨性成品的活动。13.根据问题解决的新颖性不同,可将问题分为______和创造性问题解决两种类型。14.对问题的表征包括问题的表面特征和结构特征,其中______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九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5.常用的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和______。16.砖一般用于建筑中,但人们有时想不到它在黑夜中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这说明______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17.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有算法式和______。三、简答题。1.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论述题。1.什么是创造性?它与智力、发散性思维、人格的关系如何?2.举例说明创造性人格特征及塑造策略。3.如何培养问题解决能力?4.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第十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斯腾伯格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2.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A.依从B.认同C.内化D.服从3.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A.品德B.态度C.意向D.个性4.儿童常以表面的、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服从成人就是最好的道德观念,服从成人的意志就是公正。在皮亚杰看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D.合作道德阶段5.认同的出发点就是()。A.得到他人认可

B.试图与榜样一致

C.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D.与他人相接近第十章--练一练为什么做6.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A.模仿B.从众C.服从D.感染

7.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A.初二年级B.初三年级C.高一年级D.高二年年级

8.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具有法制观念取向者属于下列()时期的特征。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道德成规前期9.道德认知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内容;讲儿童道德认知分为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的研究者是()。A.维果斯基B.皮亚杰C.柯尔伯格D.奥苏贝尔10.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A.甲同学错误大B.乙同学错误大C.两者都没错D.两者错误一样大第十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之为________。2.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在心理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原有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4.态度的________________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5.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7.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________________与内化三个阶段。8.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________________,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第十章--练一练为什么做9.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学习的内部条件是认知失调、态度定势、________________。10.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________________,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11.依从包括从众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

12.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角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这在柯尔伯格看来,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在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1.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2.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3.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四、论述题试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第十一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A.学校B.家庭C.社会D.心理健康教育机构2.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A.焦虑B.强迫行为C.不良习惯D.强迫观念3.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地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地惧怕4.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5.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A.焦虑B.紧张C.情绪低落D.注意障碍第十一章--练一练为什么做6.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同时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A.焦虑症B冲动型人格障碍C.抑郁症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7.为防止考试焦虑症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集体指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A.早期干预B.缺陷矫正C.发展指导D.问题预防

8.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A.强化法B.示范法C.消退法D.行为塑造法

9.一个学生总是一遍遍的数课本或其他图书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了多少台阶,判定这个学生可能有的心理问题是()。A.学习困难综合症B.焦虑反应C.厌学症D.强迫症行10.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是()。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第十一章--练一练为什么做二、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2.1989年,又在健康的涵义中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的健康。3.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l.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第八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是()。A.发现教学B.指导教学C.合作教学D.情境教学2.像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等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能尽快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采用()。A.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B.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C.个别教学策略D.合作教学法3.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杜威B.加涅C.布鲁姆D.班杜拉4.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A.学生自主学习B.教师主导教学C.个别教学D.指导学习第十二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2.动作技能目标有知觉,模仿,________________,准确,连贯和________________。3.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4.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________________的教学策略、以________________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策略。5.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请你简述一下合作学习策略。第十三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A.教学管理B.课堂管理C.班级管理D.学生管理2.班级的大小对成员间交往频率的影响是:班级越(),交往频率越低。A.大B.小C.不确定D.没有关系3.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是指()。A.从众B.群体规范C.群体动力D.集体责任感4.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的相互协调。A.教与学B.教师与学生C.教师、学生与课堂情境D.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5.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冲突和()。A.行为对抗B.不团结一致C.缺少交往D.拉帮结伙第十三章--练一练为什么做6.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A.课堂规范B.课堂管理C.课堂纪律D.课堂制度7.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的影响是()。A.较弱B.决定性的C.直接的D.间接的8.约束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为()。A.群体规范B.群体气氛C.群体凝聚力D.群体动力9.课堂管理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无关D.波动曲线关系10.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A.课堂行为准则B.课堂规范C.课堂纪律D.课堂管理第十三章--练一练为什么做1.学校里的群体可分为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正式群体和个体在相互交往中基于个人的好恶、兴趣爱好等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是指为保障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及施加控制。3.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4.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