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8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1页
创新设计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8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2页
创新设计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8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3页
创新设计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8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4页
创新设计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8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必考加试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

cb

2.外交关系的突破(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2)中美关系正常化(3)中日邦交正常化

bbb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2)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bb

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梳理]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1.背景 (1)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2)国内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2.历程 (1)首次提出_______,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周恩来提出。 (2)进一步阐释:1954年中印总理联合声明中,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1953年 (3)最终定型:1955年亚非会议上,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__________”。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二、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b)1.日内瓦会议 (1)时间地点:1954年,瑞士日内瓦。 (2)会议议题: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3)特点: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领土完整 (4)结果: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2.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 (1)时间地点:1955年,印尼万隆。 (2)特点:这是一次没有_________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会议议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殖民主义(4)结果①周恩来提出“_________”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②形成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_________,增进友好合作的“万隆精神”。求同存异民族独立【概念辨析】

“求同存异”中“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共同奋斗目标;“异”是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要点突破]要点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意义

史料一

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周恩来 [读史用史]史料一中的“这些原则”指什么?

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史料二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锦》[读史用史]史料二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平等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结合所学这些原则在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提示:这些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要点二新中国步入国际舞台

史料[识图解史]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在西方人的注目下,周总理展示出大国的自信。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是指什么?提示:当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题组训练]【例】

史料考查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2016年3月温州模拟)新中国初期,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建议“与会国家达成协议,……以期在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国家的基础上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该会议是(

) A.1954年日内瓦会议 B.1955年万隆会议 C.1972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会议

解析

材料中“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可判断是日内瓦会议。故选A项。

答案A练1

设置情境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016·温州高二期末)下列日程是建国初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C.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

根据图片中的行程安排“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访晤英国”“与苏联……”“访晤法国”可知,这次会议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社会主义国家,又有资本主义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主要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故选C。答案

C练2

史料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6·嘉兴高一期末)“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 A.“一边倒”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解析

“一边倒”方针是倒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不符合材料中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中“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说明中国发展同周边邻国关系,故B项正确;“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C项错误;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外交方针,故D项错误。答案B练3

考查万隆会议的成就 (2016·杭州高一期末)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一方针的提出(

) A.深化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修正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C.缓和了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D.打破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解析

亚非会议上“求同存异”原则的提出实质仍然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深化。故选A项。

A考点二外交关系的突破[知识梳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1.背景 (1)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蒋介石集团所占据。 (2)广大亚、非、拉美___________崛起。 (3)新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2.过程 (1)1971年,美国提出“___________”方案,被周恩来拒绝。 (2)10月25日,第____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发展中国家双重代表权263.意义 (1)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 (2)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____________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中美关系正常化(b)1.原因:改善中美关系是双方共同的需要 (1)对美国来说: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2)对中国来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常任理事国2.过程 (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2)_____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签署《_______________》,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 (3)_____年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 (4)_____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3.影响 (1)对世界: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局势。 (2)对中国: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在外交上打破外交困境,迎来建交高潮;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72中美联合公报19781979【易错易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不是中美正式建交。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标志是1979年中美建交。三、中日邦交正常化(b)1.原因 (1)__________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日本舆论强烈要求尽快实现________________,为日本取得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3)日本许多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2.概况:______年9月,______________首相访华,双方签署《_____________》,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3.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推动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中美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田中角荣中日联合声明[要点突破]要点一中国重返联合国

史料

中国在联合国获得支持票数的增长[识图解史]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什么?提示:发展中国家支持。要点二中美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关键史料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中美联合公报》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读史用史]两个“公报”对“一个中国”的表述明显不同,据史料分析《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与《中美联合公报》相比在内容上有何发展?提示:美国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含糊态度,到“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明确立场,是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关键。[题组训练]【例】

史料考查外交关系的突破 (2015年10月浙江选考)周恩来说:“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新的开始”发生在(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解析

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还处在敌对的紧张状态,故A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美两国还处在敌对的紧张状态,故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关系有了“新的开始”,故C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故D项错误。答案

C练1

(2015·浙江会考)1972年,有1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从而形成了一次建交高潮。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 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②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③中苏同盟关系的加强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

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中苏关系在50年代中期就已经恶化,故②③与题意不符。

答案

A练2

历史照片考查中美关系 (2016年3月宁波模拟)右图是1971年7月周恩来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著名照片。此次会谈双方讨论的主要问题有(

)①邀请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②尼克松访华的具体日期及准备工作③就中美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交谈④商讨《中美建交公报》的具体内容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中美建交公报》应是在1978年底,均排除。故选B项。B练3

(2016·诸暨高二期中)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 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 B.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C.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 D.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解析

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不符;题目中未涉及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日建交的促进作用及远东和平局面的形成对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的促进性,故无法得出B、D两项的结论;题目中的信息“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表明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有助于维护远东地区和平的局面。故选C。答案

C考点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知识梳理]一、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b)1.调整背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国际形势的发展(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调整依据:邓小平提出_____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坚持反对霸权主义。3.具体表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时期表现为________。和平不结盟二、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b)1.以____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中国推动建立上合组织 (1)2001年,“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 (2)特点:结伴而不结盟。 (3)合作模式: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4)意义: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要点突破]要点一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表现

史料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 [读史学史]

(1)史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目标是什么?

提示:“不结盟”和维护世界和平,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提示: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根本目的不变;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没有变,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没有变。但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要点二新时期的外交重心

史料一

2000年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识图解史]史料一反映新时期我国外交活动的重心之一是什么?提示: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史料二[识图解史]图示是两个重要的国际性组织。结合所学,新时期中国在推动和开创新型区域合作方面的重要成就是什么?提示:参加和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建立上合组织。[题组训练]【例】

综合考查外交成果的识记 (2016年4月浙江选考)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与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外交成就,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日邦交正常化②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③中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④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解析

①发生在1972年,②指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③在2001年,④在1991年。故选A项。

答案

A练1

情景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多边外交建树 (2016·杭州七校高二联考)2014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荷兰王国首相吕特邀请赴荷兰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此次核安全峰会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峰会,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