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一种人口管理方式。这一制度萌芽于商代,形成于战国时期,经历代发展,至隋唐时已形成完善的体系。户籍制度是统治阶级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依据和重要的管理手段,也是国家对老百姓进行经济上和人身上控制的重要途径。PART
01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1)战国制定户籍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强国知十三数:境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稿之数”。
——商鞅《商君书》奠定阶段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为户籍相伍”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更加强了户口调查登记制度,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将载有人口数字的“计籍”送中央汇总。……随着秦统一六国,这套户口登记、统计和上报制度也随之推行到了全国。秦代的户口、土地的调查登记,是首先让本人或户主申报。申报之后,也还有官府审验等程序。秦代的户口调查登记已经包括了职业、居所、爵位、年龄(或身高)、财产等项内容。
——摘编自陈锋《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人口税的演进》奠定阶段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奠定阶段簿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注:属二春乡管辖)。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秦朝编制如此细致户籍簿的目的是什么?掌握人口情况,以便征发赋役(3)西汉实行定期人口调查奠定阶段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从这则史料中我们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秦有系统的户籍资料;由丞相或御史保管;汉承秦制,编户齐民(3)西汉实行定期人口调查奠定阶段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这叫做“编户齐民”……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编户齐民”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身依附状态中释放出来。
——吴钩《户籍上的中国》
齐民,是许多地位相同的百姓,在统治阶层的统治下,有一定的身份,其权利为国家法律所保护,同时他们也必须承担交税赋役的义务。齐民是隶属于国家统治机构的百姓,是这一个庞大共同体的成员,但他们并不能分享共同体的主权。主权是属于统治阶层的,并不属于编户齐民的百姓臣民。——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4)东汉末年户籍散乱奠定阶段
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那、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东晋的黄籍和白籍(1)隋朝:大索貌阅发展与完善
是时山东尚承齐俗,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以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
——《隋书·食货志》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户口隐瞒、脱漏现象严重,影响国家赋役及社会治理。措施: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核定户籍,惩处不实者。影响:搜刮出大量隐漏户口;保障国家赋役征发和社会控制;遏制世家大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2)唐朝:唐承隋制发展与完善
诸脱户者,家长徒三年……诸里正不觉脱漏增减者,一口笞四十,三口加一等……诸州县不觉脱漏增减者,县内十口笞三十,三十口加一等……各罪止徒三年。知情者,各同里正法。
——《唐律疏议·户婚律》(唐朝)诸户籍三年一造,起正月上旬,县司责手实(民户申报户口的文书,要注明户主、家口、年龄、田地)、计帐(县乡会同阅定形貌,注明户等),赴州依式勘造。乡别为卷,总写三通,其缝皆注某州某县某年籍。……一通送尚书省,州县各留一通。
——《唐会要》卷85《籍帐》唐户籍制度更加周密完备,体现在哪些方面?立法更加详备;户籍登记编造频率高。(3)宋朝:主户客户发展与完善
宋初,统治者因势利导采取“不抑兼并”“不立田制”的政策,“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使土地的流转空前加快。与此相适应,编户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宋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赋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客户与地主的契约关系,使其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之前代有所放松……这样,大量的佃农亦涌入城市。
——摘编自曹端波:《唐宋户籍制度的交革与社会转型》导致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宋代土地兼并严重,按人头纳税易致赋税不均,故纳税根据土地来算,相应的户籍制度与土地融合,适应了土地私有的社会发展要求。(4)元朝:以职业定户籍发展与完善(元朝)将其全部人户,以职业、民族、宗教的不同,而划分为多达数十种“户计”……民户户计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户数的80%左右,是元朝诸色户计中最基本的户计,是元朝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高树林《元朝民户研究》特点:元朝的户籍体现了户籍的属性和世袭性①元代疆域辽阔,人种民族种类繁多,因此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户籍。划分标准多样,有:民族种类、职业不同、信仰宗教,常见的有十种:民户、军户、站户、匠户、盐户、儒户、僧户、道户。②“诸色户计”能够最大程度的获得最多最有效人力、财力、物力和军力,有足够的资源进行调配以应对突发情况。③另外按照民族的划分标准,在政治上满足了少数民族的需要,赢得本民族的支持,以此巩固统治。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诸色户计”?(5)明朝:黄册发展与完善明朝南京玄武湖湖心,有5个小岛。洪武初年,在湖心旧洲岛上修建了9间库房,安放30个档案架,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到明朝后期,库房巳达到667间,遍布5个小岛,收贮黄册153万多本。收贮黄册的玄武湖成为明朝的禁地,由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5)明朝:黄册发展与完善▲明嘉靖严州府遂安县黄册黄册关系国计至重,天下钱粮徭役根本于此。
——明赵官等《后湖志》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填土、房屋。“黄册”10年一修。(6)清朝: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发展与完善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由于政府赋役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康熙年间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永停编审,名存实亡。
乾隆三十七年(1772)六月十八日,据李瀚奏请,清政府停止编审造册制。乾隆帝在谈及这一问题时说:编审人丁,旧例原因生齿繁滋,恐有漏户避差之弊,是以每届五年,查编造册,以备考核。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况各省民谷细数,俱经该督抚于年底专折奏报,户部核实具题,交付史馆记载,所以户口每年岁增多少,都可按籍查对,没有必要籍五年一次另行查办,徒滋纷扰而已。
——摘编自《清史稿》“固定丁银”和“摊丁入亩”政策,使得赋税与人丁之间没有了直接的联系,传统户籍制度被废除。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PART
02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1)秦汉:乡里制度基层组织形态
虽然从全国范围看,县是基层行政单位,但真正直接管理百姓的是乡、亭、里之类的组织。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以及地方教化、狱讼、治安等事,都是由乡里官员直接承担办理的……乡官实际以啬夫为主……啬夫承担乡一级的一切政务,管理行政、司法、征收赋税,征发徭役,是乡里百姓最直接的统治者,因而当时有“但闻啬夫,不知郡县”的说法。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2)唐:沿袭乡里制度,稍有变化基层组织形态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3)明:里甲制度基层组织形态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馀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
——《明史·志·卷五十三》基层社会治理(1)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2)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3)明朝推行十家牌法:明朝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可疑之人向官府举报。(4)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乡里制与保甲制结合。乡里制和保甲制的职能是什么?
乡里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保甲制:维护社会治安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PART
03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2)可以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3)维护统治的需要。原因“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王制》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七患》结合材料及教材找出中国古代进行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原因有哪些?(1)社会救济表现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公共粮仓“义仓”。(公元前54年)(耿)寿昌遂白令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则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
——《汉书·食货志上》河北蔚县
常平仓(1)社会救济表现洛阳
含嘉仓遗址(官仓)陕西丰图义仓遗址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政府: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救济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2)优抚政策表现
俗说高祖与项羽战,败于京索,遁藂薄中,羽追求之,时鸠正鸣其上,追者以鸟在,无人,遂得脱。后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鸠杖以赐老者。
——宋《太平御览》卷九十二引《风俗通》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年高老人手杖——鸠杖1981年甘肃武威出土的《王杖诏令册》是汉宣帝(前94-前48年在位)时期颁布的专门的尊老法典,其中写道:“高皇帝以来,至本始二年,朕甚哀怜耆老,高年授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吏民有敢骂、詈、殴、辱者,逆不道”,并作出规定:“年七十以上,授王杖,比六百石。”(2)优抚政策表现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已而置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所费尤大。
——陆游《老学庵笔记》慈幼局、安济院示意图(2)优抚政策表现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此外,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摘编自孙竟、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2)优抚政策表现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朱子社仓朱子社仓实现了三个重要突破,一是民间精英力量的参与,尤其是改变原有仓储由官员独自管理的格局;二是实行春借秋还,社仓开始自我增殖,开启仓储自我经营之路;三是设仓地址扩展至乡村。朱子社仓对于整个民间仓储的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和意义。——吴四伍《义仓、社仓概念辨析》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于其里买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养。择族之长而贤者一人主其计,而时有出纳焉……
——钱公辅《义田记》范仲淹(2)优抚政策表现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清奉天同善堂【学思之窗】《大明律》对救助鳏寡孤独有专门的律条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想一想: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能落实吗?表现在古代社会,政府救济的重点、核心以及侧重点是什么?重点:救灾核心: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侧重: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安葬无人埋葬的骸骨等。原因:这一群体的存在是政府治理失败的表现,保障这一群体的基本生活是政府的责任;作为官方正统思想的儒家学说中有着大量“仁爱”“民本”思想的阐述;古代政府多以礼法治国,以法律的强制性弥补道德自觉的不足。难以落实。这样的法律规定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封建社会吏治的腐败以及监管体制的缺失,导致法律规定终成一纸空文。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20巩固练习1.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户籍制度通过体系完备的社区组织、行政网络克服了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建立起了自下而上的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我国历代政府之所以重视户籍管理,其根本目的是()A.严防农民串联造反 B.便于国家征集劳役和兵役C.便于压迫剥削农民 D.巩固国家统治D解析:ABC.三项所列内容也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不断完善的目的,但究其根本,也都是为了巩固统治,故不选ABC。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不断完善,体系越来越严密,其主要目的是便于统治者巩固统治,故D正确。2.西汉时期政府实行编户制度,将民户的一些基本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这一制度的实施()A.旨在掌握人口真实情况 B.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C.增强了国家治理能力 D.增强了封建国家的财力C巩固练习3.元朝的户籍册称为“青册”,登记人丁、事产等信息,其户口类型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僧道户、儒户、灶户、渔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就得“各安生理”,世代相袭,不得变动。这一做法有利于()A.缓和社会矛盾 B.统一赋税标准C.强化社会控制 D.提高生产力水平解析:据材料可知,元朝将百姓按照不同的职业分为不同户口类型且不得变更、世代相袭,这有利于加强元朝对社会的控制,故选C项。把全国人口按不同职业进行划分而不许变更的制度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会加剧社会矛盾,故排除A、D两项。在这一户籍制度下,不同职业的人承担不同赋税,并不利于统一赋税标准,排除B项。C巩固练习4.明初建立了鱼鳞册和黄册的登记制度。鱼鳞册主要登记田地所有权及其四至(东、南、西、北)疆界,黄册登记每户人口的具体情况。该制度旨在()A.保障政府赋役征调 B.促进小农经济成长C.巩固土地兼并政策 D.推动商品经济发展A巩固练习5.
《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表彰孝道及善行义举均属于乡官三老的职责。由此可见,当时()A.基层治理渗透官方意识形态 B.社会救济程序完备C.民间教化倡导多元价值观念 D.察举制度雏形出现解析: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居于官方统治地位,由材料可知表彰孝道善行属于乡官三老的职责,这说明官方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基层治理中,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基层治理中对儒家伦理的践行,与社会救济无关,排除B项;“孝道及善行义举”皆属于儒家伦理范畴,无法体现多元价值观念,排除C项;察举制在西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D项。A巩固练习6.魏晋时期,首次出现了有别于原来“里”的“村”,村成为乡里组织重要的单位。乡里组织的官员数量依照户口编定。“按千户为准,千户以上置史、佐、正三人,依户口数另设里吏一人”,乡官主要由官府派出,辅以民间推选,并享有俸禄品秩。这些做法()A.形成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 B.维护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治理 D.加强了地方道德教化职能C巩固练习7.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A.重视基层治理 B.开始独尊儒术 C.注重政令传达 D.压制宗族自治解析:根据材料“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可知,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以儒家正统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圣谕宣讲”制度,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宣讲,说明了国家对基层治理的重视,强化对基层民众的教化,故选A项;汉武帝时期开始独尊儒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主旨内容是“圣谕”“乡约”在基层宣讲,而不是政令的传达,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的“圣谕宣讲”制度,无法体现统治者对于宗族自治的压制态度,排除D项。A巩固练习8.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说:“乡土社会的经济基础极为薄弱,满足自身的需求后,几乎没有剩余。皇权在乡土社会中无法靠其统治,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乡土社会对皇权来说不具有吸引力,而乡土社会中的皇权,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这说明古代中国()A.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不会建立起横暴权力B.乡土社会不在中央集权的控制下C.乡土社会不为封建国家承担赋税D.皇权“不下乡(县)”有其经济原因
D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乡举里选制兴起的历史背景并概括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答:(1)背景:宗法制的破坏,世卿世禄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中小地主阶级的崛起。特点:选举范围广,开放性强,自下而上;法制化,制度化,规定细密。材料一
秦汉的乡举里选是在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后,乡里民众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秦代是“选贤与能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新时代的确立”,两汉的察举制“正是新的选举方式的制度化、法典化的结果。这种制度,使得不少的小农都拥有了被选举权,而选举权则掌握在官僚和地方豪强手中”。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至少入仕资格“原则上扩大到整个自由民阶层”。在汉代的社会结构中,只要具备了某种素质或满足国家要求的乡里编户民,理论上都有自由入仕的机会,并无法律的特别歧视。当然,自由入仕并不是没有限制。秦汉国家针对包括乡里民众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仕进途径都有细密的规定。——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解析:(1)背景:由材料“秦汉的乡举里选是在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后乡里民众政治参与的种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2014-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分销渠道的设计》课件
- 2021拉萨市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书面表达自练(5)答案(三月)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创新设计】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提能检测:第8课-财政与税收
- 【2021届备考】2021届全国名校生物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六期(11月)-M单元-实验
- 2021高考英语阅读类训练(2)及答案
- 高55班第一次月考总结班会说课讲解
- 专题06完成句子-2025年六年级英语寒假专项提升(译林版三起)
-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读》课件
- (八省联考)河南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化学试卷合集(含答案逐题解析)
- 2024年度科研机构实验技术人员劳务派遣合作框架
- 2023年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秋季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教育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版寒假特色作业
- 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 国内外航空安全形势
- 零售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 2024年版汽车4S店商用物业租赁协议版B版
- 《微观经济学》习题(含选择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