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法律责任制度概述第二节环境行政责任第三节环境民事责任第四节环境刑事责任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法律责任制度概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责任制度的特点1、法律责任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其实施加害或违法行为时,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责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2、法律责任客体: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在实施违法活动时所指向的对象。行为物3、法律责任的主观方面:指法律责任的主体在实施违法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故意和过失。4、法律责任的客观方面:指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第二节环境行政责任一、环境行政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二、环境行政制裁的方式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1、环境行政责任的概念环境行政责任:是指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国家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行政义务或法律禁止事项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被追究行政责任者多为企业、事业单位及其领导人员、直接责任人员,也包括其他公民。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2、环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A.行为的违法性(构成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即行为人实施了法律禁止的行为或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义务。某些违反治安处罚法损害环境的行为,也可以追究行政责任。B.行为人的过错: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也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C.行为的危害后果: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选择条件。D.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选择条件。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观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第三十九条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二、环境行政制裁的方式1、行政处分(纪律处分)A、概念: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行政隶属关系,依照有关法规或内部规章对犯有违法失职和违纪行为的下属人员给予的一种行政制裁。B、实施单位:必须是具有隶属关系和行政处分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C、处分依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的规章;国家关于行政处分的两部法规:《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企业职工奖惩条例》。D、行政处分的对象:单位实施了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情节较重但又不够刑事处罚的有关责任人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但又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E、行政处分种类:对国家工作人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等八种。对企业职工: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留用察看、开除等七种。F.行政处分的程序立案、调查、申辩、报批、决定、备案G.救济方式:复议、申诉。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2、行政处罚A、概念:是由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或国家行政法规尚不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的法律制裁。B、实施单位:对环保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各级环保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的国家海洋局、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保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等管理部门;依法对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的县级以上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等主管部门。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C、处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或规章。D、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处罚法》: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环境保护法》
:警告;罚款;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责令停业、关闭五种。★行政处罚中,使用最多的是罚款。可以同其他行政处罚形式合并使用。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E、行政处罚的程序:(1)调查取证;(2)申辩和听证;(3)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执行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听政程序是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在对重大案件作出行政处罚之前,由该行政机关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参加对案件进行指控和申辩,以获取证据的过程。听政程序适用的范围: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两类)(告知听证权,提出听证;通知听证,举行听证)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F.环境行政处罚救济制度概念:是指法律法规对于受环境行政机关处罚的人,给予法定的渠道,使其可以向有权的行政机关或法院主张自己的权利,要求撤消或变更行政处罚决定,或者赔偿自己因违法处罚所受到的损失,以使其合法权益不受违法或不当的行政处罚的侵害。途径:环境行政复议;环境行政诉讼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A.实施处罚的机关不同
B.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
C.处罚对象不同
D.处罚形式不同
E.救济方式不同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3、环境行政诉讼A、概念: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负有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B、实质:环境行政诉讼是行政相对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机关极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时,向人民法院寻求的一种司法救济形式。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C、环境行政诉讼的范围①司法审查之诉:这是环境行政相对人认为环保部门的行政行为不合法或显失公正而要求法院进行审查的诉讼。②请求履行职责之诉:是指环境行政相对人为要求环境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其法定职责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③请求行政侵权赔偿之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时要求赔偿向法院提起的诉讼。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案例1:河南伊川县个体户曹某于1991年在伊川城南建立城南加油站,与1970年建造的中州制药厂的大口井仅隔5.7米。加油站与医药工业用水源太近,而且没经过环保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的审批和验收。城南加油站的油罐和装卸汽油时渗漏的汽油以及所洗油罐的污水就地排泄,污染了地表层并渗透到地下水层,导致地下水层流向下游的大口井被污染。1995年5月26日,中州药厂的两名工人正在井房查看水位,随后一声闷响把两人冲到井房门外不省人事。一人死亡,一人丧失工作能力。经检验,井水含不合格汽油达14%,并经环保部门检测,该加油站是中州制药厂大口井的唯一污染源。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1995年8月,伊川县城建环保局依照法律对城南加油站处以罚款2万元。同时伊川县人民政府下达文件,责令城南加油站停业,并于一个月内搬迁完毕。被处罚人不服,拒不执行裁决,并向法院起诉。一审法院判决驳回曹某起诉。曹某不服,又上诉,曹某再次败诉。1996年10月,县城建环保局申请法院对罚款强制执行,并拆除其加油器。
问:1、伊川县城建环保局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有无法律依据?2、伊川县加油站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第四十二条: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案例2:重庆市万州环球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称"环球公司")不服重庆市环保局渝环罚字(2003)410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其"罚款1万元"的决定,向国家环保总局申请行政复议。环球公司的理由是:(1)该公司在接受此次检查时已停产几个月,事发当时是因环球公司一名工人违反厂规将一挑废渣倒在龙溪河的最高水位线以上的坡地上,且这些废渣已经过专业处理,市环保局认定将工业废渣直接排入龙溪河与事实不符;(2)该公司认为市环保局在对其处罚前没有通知其有听证权和具体申请听证的期限,故处罚程序违法;(3)目前企业面临经济困难,市环保局没有考虑该公司的实际情况,处罚畸重。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重庆市环保局辩称:三峡库区蓄水在即,该公司长期向长江支流龙溪河倾倒工业废渣且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重庆市环保局在法定权限内依法对其处以1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使用法律正确,处罚程序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第42条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第32条的规定,重庆市环保局对环球公司所作出的处罚不需要听证。国家环保总局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重庆市环保局渝环罚字(2003)410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环球公司处以"罚款1万元"的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依法予以维持。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问:1、环球公司是否存在将工业废渣直接排入河流?2、重庆市环保局在处罚前没有通知相对人有听证权和具体申请听证的期限的处罚程序是否合法?3、罚款1万元是否属于处罚畸重?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第49条规定:“本办法第三十二条所称‘较大数额罚款’,是指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50000元以上罚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的地方法规或者地方政府规章对‘较大数额罚款’的限额另有规定的,可以不受上述数额的限制”。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案例3:“缓期执行”寓教于罚——环保部成立后首起行政处罚案件
案情:2008年1月,原国家环保总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广东电网公司有几个新建项目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在掌握了广东电网公司3个项目违反环评和“三同时”验收制度的线索后,原国家环保总局立即委派华南环保督查中心赴现场调查取证。经查,广东电网公司存在以下违法行为: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一是该公司500千伏湛江奥里油电厂至港城变电站线路工程,在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保部门验收的情况下,于2006年11月擅自投入使用。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主体工程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规定。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二是该公司茂名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未向环保部门依法报批环境影响报告文件即于2005年4月擅自开工建设;配套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主体工程即于2006年11月擅自投入使用。违反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条和第二十三条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和“三同时”验收的规定。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三是该公司港城至茂名500千伏双回送电线路新建工程未向环保部门依法报批环境影响报告文件即于2005年4月擅自开工建设;配套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主体工程即于2006年11月擅自投入使用。违反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条和第二十三条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和“三同时”验收的规定。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处罚程序
在违法事实确凿、调查取证严实的基础上,原国家环保总局向广东电网公司分别下达了《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环法[2008]8、9、10号),告知其主要违法行为、拟进行的行政处罚;告知其有权进行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广东电网公司在接受《告知书》后放弃了听证权利,只提交了陈述和申辩意见。广东电网公司辩称因受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影响,如该线路停运,广东省电力缺口将更大,粤西电力无法输出,从而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和经济运行。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环保部针对该公司的陈述申辩意见研究了三种处罚方案
方案一:停止使用,并处罚款,立即执行。这一方案的好处是完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处罚,对企业违法行为起到很强的震慑作用。不利的一是该项目停运将影响到湛江和茂名市群众生产生活和当地政府机关的安全供电,社会影响较大;二是估计将导致执行难。方案二:仅处罚款。对3个项目分别处以罚款10万元的处罚,有利的一是充分考虑了电网的特殊社会属性和社会影响以及当时南方地区灾后重建工作需要用电而电力缺口仍然巨大的特殊情况:二是罚款处罚的执行难度小,该公司表示将按时缴纳罚款。不利的是仅处罚款,而不要求停运,对企业违法行为震慑不够,处罚偏轻,不利于树立环保部门环境执法的权威,对其他企业也有失公平。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方案三:停止使用,并处罚款,缓期执行。将“责令停止使用”的处罚缓期至2008年10月31日执行。如果在2008年10月31日之前,2个项目补办了环评手续,3个项目及时向环保部提出验收申请,经验收合格,环保部将解除“责令停止使用”的处罚;如果超过2008年10月31日仍未办理环评、“三同时”手续,环保部将依法立即执行“责令停止使用”的处罚。这一方案既考虑了电网在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作用,又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执法的权威。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2008年5月,环保部对该公司3个违法项目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环法(2008]11、12、13号),责令三个工程项目停止使用并分别罚款10万元。由于项目涉及公共利益,要求广东电网公司补办环保手续并缓期执行“责令停止使用”的处罚,“如果超过2008年l0月31日未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或者环保设施验收不合格”,将立即执行“责令停止使用”的处罚。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执行结果广东电网公司接到处罚决定后,高度重视,深刻反思,积极整改。在规定的时限内,除按时缴纳了30万元罚金外,还按要求对湛江奥里油电厂至港城变电站线路工程于2008年9月补办了环保验收手续;茂名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及港城至茂名500千伏双回送电线路新建工程于2008年7月补办了环评审批手续,2008年8月向环保部申请了环保验收,由于时值奥运期间,村民投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推迟至11月才组织召开现场验收会,2009年2月通过了环保验收。随后,环保部华南环保督查中心实地检查,认为该公司改正违法行为态度积极且取得成效,履行了全部被处罚内容。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第三节环境民事责任一、环境民事责任的概念
二、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三、无过错责任原则
四、承担环境民事责任的方式
五、追究环境民事责任的程序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一、环境民事责任的概念民事责任的概念: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或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环境民事责任的概念:一般是指公民、法人因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被害者人身或财产损失而应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二、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环境民事法律责任行为人承担环境侵权行为责任的条件,它是判断侵权行为人是否应负环境民事侵权责任的根据。传统民事责任构成要件:A.主观上有过错;B.行为的违法性;C.损害结果;D.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三、无过错责任原则
1、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2、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原因3、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1、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一般适用于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中。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2、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原因
公害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即使企业没有过错,也会给他人造成危害;公害民事责任实行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者不公平。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3、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A.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战争B.因受害人自身引起的C.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注意: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要求在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下,排污单位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后,仍不能避免损害时,排污单位才能免除民事责任。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下列两家工厂是否免责?某人从一工厂的废水处理池中取废水装入坛中埋入自家庭院内的地下,以便将来浇花时做肥料用。不料,由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渗透到庭院内的井水中,导致全家人饮用了井水后发生中毒事故。2003年8月,由于天气干旱,农民甲的农作物缺水,甲便将某化肥厂排放的污水引入自己的农田灌溉,结果造成农作物死亡,甲要求化肥厂承担赔偿责任。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四、承担环境民事责任的方式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的规定,一般民事责任的责任形式有10种:
(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做、更换;(7)赔偿损失;(8)支付违约金;(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赔礼道歉。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相关法律法规承担环境
民事责任的方式
排除危害
恢复原状具体内容赔偿损失①对财产损害的赔偿②对造成人身损害而引起的赔偿排除危害
⑴消除、治理已造成的污染,使其不再继续损害他人;
⑵设置或加强防治污染的措施、设备;
⑶停止正在进行的污染行为
。
排除危害虽未包含在《民法通则》规定的十种责任形式中,但却包含了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三种责任形式的全部内容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八十五条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应当排除危害,依法赔偿损失,并采取措施恢复环境原状。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五、追究环境民事责任的程序1、行政处理2、环境民事诉讼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1、行政处理概念: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是依照当事人的请求,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对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作出调解处理。性质: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性质上属于行政机关居间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争议,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调解方式,达成协议,解决纠纷。它既不是行政裁决,也不是行政处理决定。它对双方当事人均无强制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2、环境民事诉讼
概念:环境民事诉讼是环境侵权的受害人为保护自身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依据民事诉讼的条件和程序向人民法院对侵权行为人提起的诉讼。特点:A.起诉资格的放宽;B.举证责任的转移;C.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D.诉讼时效延长。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起诉资格的放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起诉条件之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英、美等国环境法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向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提起诉讼。我国环境法规定:公民对污染与破坏环境(包括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案例:新民诉法实施后首例环境公益诉讼遇尴尬2013年3月26日,环保部下属机构中华环保联合会就山东潍坊昌乐县五图街道部分村庄地下水遭严重污染问题向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已经超过了20天,但法院方仍以需要请示上级法院为由,没有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理由是,中华环保联合会的诉讼主体资格他们“拿不准”。我国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只占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是46万多个,其中25万左右的名称叫“社会团体”,还有20万左右叫“民办非企业单位”,此外还有2000多个是基金会。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潍坊地下水污染,我们掌握的证据很确凿,而且我们(中华环保联合会)在潍坊市中院提起了公益诉讼,但是到现在法院都不立案。不立案的依据是虽然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但是对于(诉讼主体)没有明确的条文解释,所以他们无法进行。所以说,在司法推动层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往前推动。”——中华环保联合会秘书长顾问吕克勤(2003.5.16)“中华环保联合会肯定具有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这在新民诉法的规定中已再明确不过了。法院至今没有立案,真正原因可能是有其他因素的干扰,比如法院系统内部可能有不受理此类案件的规定,或者法院顾及地方政府或者被告利税大户的地位等等。所以法院方面的说法无非是一种拖辞,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对国家、对人民和公共利益不负责任的表现。”——著名环境法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汪劲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事实上,在新民诉法生效前,中华环保联合会已在各地提起多起环境公益诉讼,且基本是以胜诉结案。
这些环境公益诉讼包括,中华环保联合会诉江苏江阴港集装箱有限公司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贵州省清镇市国土资源局不履行收回土地使用权法定职责案、中华环保联合会状告贵阳市乌当区定扒造纸厂生产废水污染案等等。缺少司法解释?环保公益诉讼遭遇难立案尴尬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立案庭接受立案材料后,应当于7日内做出受理与否的书面答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及时受理;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做出书面答复。专题二地下水污染正在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拟新增一项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环保联合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修法一旦通过,中华环保联合会将成为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原因:法院系统内部可能有不受理此类案件的规定?法院顾及地方政府或者被告利税大户的地位?相关:环保组织诉中石油非法排污索赔6000万2013-12-02神华涉环境污染案首次公益诉讼法院未予立案2013-8-30专题二地下水污染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过于广泛:新《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诉讼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只是笼统的概述,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那些机关和组织可以提起诉讼公共利益内涵不明确:公民理应有提起诉讼的权利和保护公共利益的责任,而在此新《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加入公民。目前关于公共益的内涵和边界、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公益诉讼的受理范围、适用何种审判程序、诉讼滥用的防范、证明责任等,仍然存在不同的争论。法律条款不够细化:对公益诉讼程序规定的比较概括,没有具体规定。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诉讼时效: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0
条规定:“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这是出于保护国家利益而规定,而环境公益诉讼也具有这样的目的性。环境公益诉讼是否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案例1:1990年长沙市电业局在离杨家屋1.9米的地方建了一个高压输电工程482号铁塔。但91年至95年期间,杨家四人相继生病。1996年杨之辉以电磁辐射引发疾病为由与电力局交涉,要求赔偿。电力局称:高压线虽然跨越了杨家房屋,但属于有关规定和技术规程规定的可以跨越房屋的“特殊情况”,并不违法,且住宅周围的电磁场强度和辐射小于国内和国际限值标准,因此杨家所患疾病与架设高压线无因果关系,不接受受害人提出的人身伤害损失和精神损失赔偿要求。杨家在交涉不成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人身伤害损失和精神损失。经法院司法技术鉴定中心鉴定杨家资患脑梗塞症,王馨荷患老年痴呆症,杨之雄患心肌炎,杨之辉被医院诊断为心肌炎。13.4米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问:1.杨家除了提起诉讼,还可寻求什么救济途径?2.原告可在什么时间内提起诉讼?本案原告提起诉讼是否超过诉讼时效?3.如果你是本案法官,你会如何判决?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说明:1.《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5条:电压导线(154-220千伏)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为5米。2.《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15条:架空电力线路一般不得跨越房屋……特殊情况需要跨越时,设计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增加杆塔高度等措施,以保证跨越房屋的安全。
3.《关于110-500千伏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要求220千伏高压线跨越房屋垂直距离为6米。(实际为13.4米)
4.据国内外医学杂志专业学术论文介绍,上述心脑血管疾病正是电磁波辐射容易引发的主要病症.
5.杨家家族无心脑血管病史。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相关证据:电业局委托湖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测试,测试结果为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功率强度均远低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和《环境卫生电磁波卫生标准》(GB8175——88)允许的限值或强度。案件结果:天心区人民法院于2000年8月24日判决,驳回原告要求被告长沙市电业局为其重新安置,补偿、赔偿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失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服,又提起上诉,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举证责任倒置:我国许多污染损害案件的审理并没有贯彻“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原则,也就是说法官超越自由裁量权擅自改变法律确立的原则。因果关系推定:被告要否认因果关系,必须提出存在法定免责的三种事由,如果不能提出,则必须举出证据击断因果关系链条:高压线不会产生电磁辐射,或者即使产生电磁辐射也不会有任何电磁辐射进入原告居住的房屋,或者即使电磁辐射进入房屋也不会达到原告的身体,或者即使电磁辐射进入原告身体也不会引起心肌炎、脑梗塞和老年痴呆中的任何一种疾病。否则,被告就应该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案例2:1998年4月,辽宁省某市矿务局将其矸石处理场设在该市蒙古族自治县东梁乡岗村,称为东梁排矸场,由于矸石所具有的特殊化学性质,在自然界中能够自燃,产生大量高温有害烟气,自该场设立以来,矸石自然累积的烟气对周围居民危害很大,灼热的烟气呛得人喉咙发痒,呼吸困难,除了对人身健康的损害,还对农作物和岗村种植的果园有危害,临近排矸场南北两侧的大部分农田和果树的生长受到烟气的严重污染损害,经过对矸石道两侧部分枯黄、枯死的农作物及京白梨果树地实地丈量测算,农作物受害减产面积为86.147亩,减产程度分为绝收、重度减产和轻度减产三种。岗岗村居民推选代表根据以上事实向该县法院起诉,要求该市矿务局赔偿经济损失41374.74元人民币。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辩称(1)排矸场的矸石是“自燃”,人力无法控制;(2)由分选技术限制,矸石中肯定会有可燃物质;(3)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因矸石自燃造成损害而进行赔偿的先例。因而,矸石“自燃”属于不可抗力。而原告则主张(1)被告作为煤炭生产的专门企业,应当能够预见自燃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建设绿色防护带、设置防火设施等;(2)在获知原告遭受矸石危害后,没有采取及时合理的措施治理污染。因此,被告不具备不可抗力的负责条件。问:被告以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任事由是否成立?(也即是说,矿务局是否要承担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第四节环境刑事责任一、环境刑事责任的概念二、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的构成要件三、《刑法》关于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的规定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一、环境刑事责任的概念环境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实施了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并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的严重损失,已经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制裁的法律责任。
1997年3月修订的新《刑法》特别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二、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的构成要件⒈犯罪主体⒉犯罪客体⒊犯罪的客观方面⒋犯罪的主观方面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1.破坏环境资源罪的主体
破坏环境资源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其中自然人只包括一般主体。法人主体,《刑法》第346条明确规定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予以刑罚处罚。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2.破坏环境资源罪的客体
破坏环境资源罪的犯罪客体,是侵害各种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从而侵犯财产所有权、人身权和环境权。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3.破坏环境资源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有污染和破坏环境及自然资源的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危害后果是否严重是区别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4.破坏环境资源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进行犯罪行为时的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
环境犯罪故意——破坏环境与资源的行为环境犯罪过失——污染环境的行为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三、《刑法》关于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的规定1、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犯罪2、与自然资源有关的犯罪3、与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有关的犯罪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1、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犯罪定义:所谓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犯罪,是指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以及有关环境污染防治单行法的规定,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其他废物以及非法进口固体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犯罪形态: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废物罪非法进口固体废物罪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2、与自然资源有关的犯罪定义:所谓与自然资源有关罪,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和自然资源法的规定,造成土地、森林、矿产、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破坏,情节严重或者数量较大的行为。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犯罪形态:非法捕捞水产品的犯罪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和非法狩猎罪非法占用土地改作他用罪非法采矿、破坏矿产资源罪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口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制品罪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3、与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有关的犯罪关于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液体、气体废物运输进境的犯罪关于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工作人员渎职罪关于法人犯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的处罚措施《刑法》分则的其他有关规定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案例1:胡运乐,男,62岁,湖北新洲县人,系双柳镇水产对渔民。1999年10月13日,胡运乐与其子胡正祥(无责任能力)驾驶三马力机帆船,在新洲县长江江段,用三层渔网捕到一尾长约3米体重约250公斤的雌性中华鲟。胡运乐持菜刀和斧头将其腹部剖开,肢解成四截,将其肉出卖,从中获利900元。经群众举报,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将其抓获归案。问:胡运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又是何罪?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案例2:
1997年,某市一化工公司将在生产除草醚替代品时封存的化工废料197桶,送到某市洪山区环保固体废弃物交换中心处置,并交付处置费用19900元。1999年3月,洪山区环保局决定处理这批废料,并决定由时任分管副局长的李某具体负责此事。经时任洪山区环保固体废弃物交换中心主任朱某推荐,朱某的两位朋友刘某和杨某可以处理这批废料。于是李某便提议先给197桶废料做个化验以弄清废料的化学成分再行处理。不久李某便收到了一份没盖公章的“某市化学研究所检验报告单”,上面写着送检样品只含铁、锌等物质,无毒无害。这时李某已意识到此检验报告不符合规定要求但未明确指出,仅委婉提出化验单上需要加盖公章。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1999年3月底,朱某告诉李某准备将此化工废弃物交给刘某和杨某处理,李某此时既未督促其提供加盖公章的化验单、也未予以制止,便同意将这批废料交给刘某和杨某处理。刘、杨二人遂将其中80余桶化学废料随意倾倒在汉阳锅顶山半山腰。倾倒完毕后恰逢天降暴雨,废料顺地势侵入下游的仙山村和龙阳湖,导致土壤、水中苯酚含量严重超标,村民鱼池、菜地、藕田和湖水遭受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万元。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问:1.本案中刘、杨二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2.本案中原洪山区环保局分管副局长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1.是。构成非法排放、倾倒、处理废物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构成非法排放、倾倒、处理废物罪。2.是。构成环境监管失职罪。【环境监管失职罪】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案例3:华南首例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案情:2005年8月25日,G市环保局接到国家环保总局转来的一封举报信,信中反映G市L区某化工购销部长期从外地运入旧废酸液,向珠江水道倾倒。环境执法人员进行了长时间蹲守监控,终于在9月20日下午4时当场查获该部槽罐车运回7.81吨未经处理的有毒有害废液,经槽罐车暗道再通过厂区内埋设的29条暗槽,直接排入珠江水道,从该车驾驶室中发现了一本记录收运废液的“收据”本。经进一步核查,从该部经营账簿中查获了2005年5月29日至2005年9月10日间,该购销部共接收某公司提供的废酸液234.53吨的原始凭证。公安机关当天扣留违法犯罪嫌疑人两名。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经事后进一步调查发现,该购销部主要经营硝酸钠、硫酸和磷酸等睹存业务,持有营业执照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但未办理任何=手续。经专家组核算,此次万余元。鉴于该部环境违法情节恶劣、后果严重,G市环保局主要领导直接指挥了案件查力、工作,迅速调集环保执法人员协助案件查办,并在公安机关介入案件后协助侦查,从而一举破获了这一起罕见的重大环境犯罪案。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处理结果行政责任追究在开展前期工作后,G市环保局、L区环保局先后对该购销部擅自建设项目并投产,无经营许可证擅自收集、处置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并向水体倾倒危险废物的违法行为分别作出行政处罚,累计罚款378143.6元,没收违法所得9381.2元。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追究G市环保部门认为,行为人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环境刑事犯罪,将案件移送到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L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该购销部未具备处理污水的资质和能力,但被告人何某在担任该购销部经理期间,从某企业运回24车,共234.53吨“含酸废水”,未作处理偷排到珠江水道,严重污染排污口周边河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万余元,故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0万元。本案是一起情节极其恶劣、危害后果相当严重的跨界非法转移、违法处置危险废物的案件,系华南地区首例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定罪判决的案件。本案社会影响面广、意义深远,案情复杂,在处理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法律空白。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定罪主要构件如何确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三个主要构成要件的确认要求,我们来分析一下该案的有关情况。一是该购销部偷排的废液是否属于“有毒物质或其它危险废物”?
案发时,环保部门对该购销部偷排入珠江的废液只是初步认为有毒有害,具体性质未确定,后经G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鉴定和现场取样后得出《监测报告》,确定该废液PH值为0.5,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定义的第34类危险废物——废酸。且经对比《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一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标准值,多项检测值超标,系综合型危险废物。同时这也是G市环保局作出行政处罚的基本要件。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二是该购销部非法转移,并违法向珠江倾倒含酸废液污染水质事故是否可定性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根据专家组对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初步鉴定,G市环保局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确认该事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三是该购销部的违法行为是否构成《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在本案处理之时,环境污染刑事案件中公私财产遭受损失的定量问题为法律空白,并无明确规定。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消除或者减少污染而发生的合理费用属于直接经济损失的复函》(环函[2003]21号),经专家组核算,该事故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6万余元,可以认定为“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确定以上三个主要构成要件成立后,可认定该购销部偷排化工废酸液的违法行为构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多个违法行为并存本案案情复杂,行为人存在多个违法行为。一是未办理环评手续,擅自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储罐、装卸分装场所、仓库和码头等项目,并陆续建成投产;二是2005年5月31日至2005年9月10日期间,非法转移含酸废液并直接倾倒至珠江佛山水道,造成水体严重污染;三是在未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收集、处置危险废物;四是未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也未按规定填写危废转移联单,擅自跨境转移危险废物;五是违反国家规定,向水体倾倒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第九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专题一大气污染问题案例:东京大气污染案索赔:政府车企买单近日,媒体报道日本政府计划修改一项哮喘病医疗补助制度,而这项针对东京所有哮喘病人的全额补助制度,其约200亿的经费全部是由东京大气污染案的被告们,日本政府及七大汽车制造商负担。专题一大气污染问题自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民众接连不断的环境诉讼案件,催生了《公害健康补偿法》等系列法律构成的受害者救济制度《民法》、《不法行为法》、《公害对策基本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环境污染加害者依法承担民事上的侵权赔偿责任。《公害受害者救济特别措置法》、《公害健康补偿法》等——通过向污染企业强制征收污染费,为污染受害患者提供损害补偿费用,利用行政补偿手段实现了污染者负担原则。《公害纠纷处理法》、《公害犯罪处罚法》、《公害防止事业的费用负担法》等相关配套法律。专题一大气污染问题东京大气污染诉讼案,受害者以汽车尾气导致哮喘多发为由,将日本政府、高速公路公司及汽车制造商都列为被告要求赔偿1996年5月,住在东京都内23区多条干路沿线的呼吸道疾病患者认为柴油车排放的尾气污染了大气,导致他们健康受损,于是他们不仅将负责管理道路的日本政府、东京都政府和首都高速公路公司告上法庭,还首次将制造并销售柴油汽车的丰田、日产等7家汽车制造商一同列为被告,要求赔偿损失并停止排放含污染物的汽车尾气。其后几年里,又有受到同样损害的原告分别对相同的被告提起诉讼,诉讼次数达到6次,原告人数共计633名,诉讼时间长达11年。专题一大气污染问题依据日本《国家赔偿法》,尾气污染受害者可以政府在道路设置、管理上存在过失为由,要求国家赔偿依据日本《国家赔偿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公害受害者可追究国家、公共团体承担因机场、道路等公共设施的设置或管理存在瑕疵而给公民带来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案例:西淀川大气污染诉讼专题一大气污染问题汽车制造商首次因空气污染而成被告,东京高等法院最终调解要求其支付12亿日元和解金上世纪70年代由于税率的调整,柴油的价格比汽油低,日本汽车公司大量生产小型柴油车,但未对其产品设置预防汽车废气的设施。基于此,受害者汽车制造商告上法庭。东京地方法院一审判决认为汽车厂商对原告的健康损害不存在过失,但在2007年东京高等法院的最终调解中,7家企业被要求支付共12亿日元的和解金。专题七城市化进程依据和解方案的设立医疗补助制度,由政府和汽车制造商筹集200亿日元经费,向东京都内所有哮喘病患提供全额医疗费2007年,经东京高等法院进行调解的最终和解方案确定,由东京都政府设立一项医疗费用补助制度,为东京都内所有持续居住1年以上的哮喘病患者(吸烟者除外)支付自费部分的全额医疗费用。该制度实施5年的预算约为200亿,全部由被告分担,其中日本政府、首都高速道路公司及七家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行纪服务与委托责任协议条款版A版
- 二零二五版互联网数据中心托管技术服务合同协议2篇
- 2025年度科技园区场地租赁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测量仪器销售与全球分销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力设备采购及检修合同
- 2025年厂区废弃物处理与物业管理合作协议范本4篇
- 2025年度厂房安全防护设施设计与施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矿山矿长与顾问全面管理聘用合同3篇
- 2024食堂食堂食堂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合同范本3篇
- Unit 6(第2课时 Section A pronunciation-2e)(说课稿)七年级英语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
- 保洁服务岗位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 称量与天平培训试题及答案
- 超全的超滤与纳滤概述、基本理论和应用
- 2020年医师定期考核试题与答案(公卫专业)
- 2022年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报告
- 各种静脉置管固定方法
- 消防报审验收程序及表格
- 教育金规划ppt课件
- 呼吸机波形分析及临床应用
- 常用紧固件选用指南
- 私人借款协议书新编整理版示范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