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教兴国战略
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主讲黄少鹏内容提要第一节
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二节
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第一节
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背景
“科教兴国”的国际背景第一,科技进步更加面向经济建设。第二,充分发挥产业界的主力作用。第三,促进各种形式的联合第四,制订高技术发展规划。第五,优化技术创新体制,促进技术商业化。我国国情:一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二是我国是一个颇具科学技术实力的发展中国家。三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不平衡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二是经营方式粗放。三是资源环境代价大,效率不高。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刻内涵
1.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8年,小平同志深刻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划时代的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必然性。
2.从知识经济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真理性、预见性首先,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活生生的生产力进化史,是走向知识经济的演化史。其次,科学技术已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成为人类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其三,科技知识为生产和经济不断注人新鲜活力。最后,科技知识造就新的产业主体。
3.贯彻“面向”、“依靠”、“攀高峰”的方针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方针
4.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持以教育为本,优先发展教育。推进科技进步,关键在人才,在于劳动者素质。高素质的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5.科技教育和经济结合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其重点就是要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新飞跃。
三、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1.我国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1956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提出了“百花盛开,百家争鸣”的方针,制定了12年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978年3月,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精辟阐述了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强调指出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1995年5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认真落实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2.治国兴邦的重要方略3.推进两大根本性转变的保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经济一体化、市场化进程,促进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是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步骤,也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
4.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实施科技兴国进程中,在全社会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亿万劳动者的素质和水平,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四、科教兴国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10年达到以下战略目标:使基本建立的新型科技体制更加巩固和完善,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繁荣科技事业,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学技术队伍,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有显著提高,重大学科和高技术的一些领域和科技实力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重要产业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水平,主要领域的生产技术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21世纪的水平,一些新兴产业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我国近年科教兴国的新进展第二节
贯彻科教兴国的措施一、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体制上还存在的问题:一是体制上分割;二是力量上分散;三是机制上落后;四是观念上滞后;五是投入不足。
1.科技体制改革2.教育体制改革二、增加科技和教育的投入1.科技投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表的200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01年中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快速增长,全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293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348.6亿元,增长13.5%。与此同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1287.6亿元,达到新的历史最高水平。2.教育投入高等教育继续快速发展。2003年普通本专科招生约382万人,比上年增加61.7万人,增长19%;200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约26.9万人,比上年增加6.89万人,增长34%。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规模为19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左右。
我国教育投入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1997年至2002年,平均每年增幅达16.7%。2002年我国教育总投入达5480亿元,比1977年增长116.44%。
三、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素质思想品德素质
智能素质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素质比知识更重要,有了良好的素质,就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科教兴国的要求,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增值和更新。1.培养科技英才2.推进素质教育3.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四、营造有利技术创新的环境实行财税扶持政策实行金融扶持政策正确评价科技成果和进行科技奖励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支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五、建立我国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1.指导思想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观念,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科技发展规律,把握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瞄准国家中长期战略目标,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与中国需求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形成有序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国立科研机构管理模式,为大幅度提高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2.基本原则瞄准国家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国际科学前沿,围绕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战略性重大科技问题,把握国际立即发展的趋势,选择我国有相对优势的领域,开展科技前沿的创新研究。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保证必需的基础学科布局的基础上,选择优势科研基地、优秀科研人才、重点科研方向,优先安排给予支持。高目标,高起点,高要求,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取得一批代表我国知识创新能力的科研成果。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工作方法,总体规划,分工合作,动态优化,试点引导,循序渐进。3.总体目标到2010年前后,基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具有支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效运行和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及运行机制。重点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并在若干重点学科领域取得一批国际公认的重大科技成果,提高我国科学的国际地位。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我国知识创新整体实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科学家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要有较大提高。力争中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前10名。4.重点任务一是建设国家知识创新系统。二是提高知识创新系统的效率。三是创造有利于知识创新的良好环境。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发展是人类进步永恒的主题。人类经历了:对自然的顶礼膜拜——借科学技术之剑成为大自然的主宰——步入自身挖掘的陷阱——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形成可持续发展新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球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追求文明进步的目标。0、我国早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孟子“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钩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1、《寂静的春天》——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马尔萨斯、李嘉图——人类经济活动存在生态边界20世纪50年代,蕾切尔·卡逊[美],潜心研究美国使用杀虫剂种种危害后,于1962年,发表了《寂静的春天》。并指出人类必须走“另外的道路”。蕾切尔·卡逊——环保思想的先行者2、《增长的极限》——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虑”1968年,几十位科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成立了“罗马俱乐部”。D·梅多斯,1972年,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问世,提出了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五项基本因素指数增长的运行,地球的支撑力会到达极限,将引起世界的崩溃。最好的办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3、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正式挑战1972年,斯德哥尔摩,1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这是人类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的事物议程。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3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它向全球呼吁: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的考虑它们对环境的后果。4、《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1983年3月,联合国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987年,委员会提交了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分“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共同的努力”三大部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布伦特兰创新的科学观点在于:把人们从单纯的考虑环境保护引导到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切实结合起来,实现了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5、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1992年6月,里约热内卢,183个国家、102个元首参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又名地球宪章)、《21世纪议程》,达成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森林原则声明》。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世界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总动员、里程碑。6、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新世纪的新起点2002年8月底至9月初,南非,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峰会,发表《约翰内斯堡宣言》。1997年11月在日本通过了各国落实具体减排温室气体的《京都议定书》。宣言中进一步表明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意愿,并协议通过了有具体目标和时间表的《执行计划》,尽管这次会议没有实现《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但其效果是积极的。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特征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布伦特兰夫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内、国际合作;意味着国内和国际间的公平;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和加强自然资源;意味着在采取行动计划时要纳入环境问题
定义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的发展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某些需求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二是环境支持的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到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2)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注重自然属性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注重社会属性的定义“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注重经济属性的定义“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注重科技属性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封闭式”的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并不否认经济增长,但是,需要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使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持续发展模式转变。(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依赖于可再生资源的永续性,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3)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和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三要素(重要指标):经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是基础——自然生态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是目的一个重大转变:以物为本以人为本,即从单纯的环境保护注重人类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之间的公平性二是代际之间的公平性三是穷国和富国之间的公平(2)持续性原则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根据持续性原则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自身的消费标准必须适应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3)共同性原则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必须争取全球的共同的配合行动。(4)需求性原则基本需求(物质、精神);环境需求;发展需求。三、可持续发展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和创新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远和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经济推动型的发展。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一)对于传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修正辨析:“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涵;绿色GNP
GNP修正=GNP传统-GNP环境损失(二)建立自然资源帐户显示环境(资源)变化是如何同经济变化联系起来(三)引入可持续收入的概念全部资本存量随时间保持不变或增长(四)产品价格与投资的评估产品成本反映:资源开采成本、环境成本、用户成本(五)建立环境资源价值公式TEV=UV+NUV=(DUV+IUV+OV)+NUV四、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1、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够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可耗竭资源(不可再生)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可更新资源(可再生)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2、自然资源的特征(1)稀缺性(2)区域性(3)多用性(4)整体性3、自然资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资源资产问题具有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特性——资源资产(2)资源产权问题要界定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3)资源价值问题一是资源本身的价值,二是开发投入的的价值(4)资源核算问题(5)资源产权问题4、有关资源持续利用的两个概念(1)最低安全标准社会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社会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作为其代替品的开发速度;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2)代际公平
佩基—假定当前决策的后果将影响好几代人的利益,那么,应该在各代人之间就上述后果进行公平的分配。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指标的定义和特征指标的两个要素:一是信息定量化,二是信息具有代表性。表现形式:数量指标,绝对总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平均指标2、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目标与原则(1)目标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引导政府更好地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为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2)原则
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简明性原则3、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1)驱动力——状态——响应框架的概念驱动力指标——表明环境问题的原因状态指标——描述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响应指标——对可持续发展状况变化所作出的选择和反应(2)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要能反映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系包括全球、国家、地区、社区四个层次内容涵盖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制度安排二、有关改进衡量发展指标的新思路1、衡量国家(地区)财富的新指标人造资本:通常经济统计中的核算中的资本自然资本: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自然财富人力资本:人的生产能力财富的真正含义:一个国家生产出来的财富,减去国民消费,再减去生产资本的折旧和消耗掉的自然资源。——融入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2、人文发展指数人文发展指数(HDI)由可支配收入、人均寿命、受教育程度三个指标构成。3、绿色国民帐户
一般国内生产净值(NDP)=最终消费品+净资本形成+(出口-进口)
经环境调整后国内生产净值(EDP)=最终消费品+(产品资产的净资本积累+非产品资产积累-环境资产的耗退)+(出口-进口)三、全球《21世纪议程》1、全球《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如果人类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现行的政策,综合处理环境与发展的问题,提高所有人特别是穷人的生活水平,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要争取更美好的未来,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必须联合起来,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21世纪议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全世界为21世纪的调整做好准备。2、全球《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部分资源保护与管理第三部分加强主要群体的作用第四部分实施手段四、《中国21世纪议程》1、《中国21世纪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招医学生合同范例
- 包装授权合同范例
- 教育机构培训合同范例
- 定制仓库送货合同范例
- 工日单价劳务合同范例
- 武汉轻工大学《社交媒体传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医用耗材临床销售合同范例
-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连锁企业门店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普通工种合同范例
- 英国租房中止合同范例
- 大学《传播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 工程设计费收费标准
- -坚定目标赢在执行 主题班会课件
- 英语语法基础知识教学讲义课件
-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 房屋买卖协议书电子版模板
- 食品分析习题(有答案)
- 研究思路图模板
- DB14T 1722-2018 桥梁加固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的耐久性应用技术要求
- 装修工程验收单
- 骨折诊疗与护理考核试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