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2诗两首-参赛作品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2诗两首-参赛作品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2诗两首-参赛作品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2诗两首-参赛作品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2诗两首-参赛作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别康桥

设计思想

《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名作,特别适宜朗诵,所以课堂上应少作分析,多多朗诵,进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变化流程。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既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又在别离诗中,注入了现代人对自己生长的母校深情厚爱,并超越了一般离别眷的感叹,更具有了现代知识分子崇尚自我的个性色彩和追求自由的谈谈的象征意蕴。语言清新,富于音乐美。这首诗的语言有着突出的浅白流畅的特点,但又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动,宛如流水一样自然淌出,毫无当时新诗欧化的倾向。

学情分析

:学生是高一

的学生

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

他们刚刚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形成等,理解诗歌的形式、内涵有一定难度;他们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悟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

术感染力。

新诗的欣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再别康桥》,

领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的重章叠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重点分析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路。

难点分析

诗歌的意象与内容关系。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分析

本节课综合运用启发式、自主感悟,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诵读入境,欣赏诗意;并联想比较,鉴赏评价的教学方式。

课前

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名家朗读资等。

教学过程

、导语

佛云:人生有七大苦,我们前面通过《雨巷》的学习,品味到了“求而不得之苦。”人生第六苦就是“爱别离”。

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人生本来聚少离多,“多情自古伤离别”。冯至《别离》写道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离别时是痛苦的。待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时,才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美梦,所爱的终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飘扬而去,午夜梦回之际,这“爱别离”的滋味,怎一个“苦”字了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离别的诗歌。看他对别离是一种怎样的描写,和一般的离别诗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板

书)

再别康桥

二、题解及作者介绍

(解释:康桥=剑桥=Gambriage)

学生交流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学生会说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播放大学图片。让学生指出剑桥大学,引出对徐志摩的介绍。

作者: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回国后写了一些积极向上的诗文。其代表作是《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那拉》《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等。“新月派”的主要人物还有闻一多《一句话》、朱湘《情歌》《关外来的风》等。

关于徐志摩,胡适有一个概括性的评论。说“他的人生观就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词: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就是为着他单纯的信仰而活。我们来看一看他的三个大字。

一是自由。徐志摩是一个富有浪漫主义的诗人。推崇自由的生活。

一是爱。徐志摩一向将爱情奉若神明,他认为是一切动力的源泉,他自己也曾经说过“生命之所在,就是为了爱”。关于他的爱情,我们都知道什么?在他死后三个女人扑倒在了他的墓碑前:这三个人分别是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还有,哪像天上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他波心的,但转瞬就消失踪迹的,没有结果的才女林徽因,这是他灵魂的伴侣啊,他曾经有一首诗写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访我惟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是而已”;还有一个就是为了她奢靡的生活,努力兼职都还养不活的交际花陆小曼。他的逝世也为了省钱养家而导致的。我们知道在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要从南京回北平,为了省钱,经朋友介绍而搭坐上了免费的邮班。但不幸的是途中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终年,34岁。太可惜了,是吧?

徐志摩的一生是为了爱情而存在的,他最终象划过天边的美丽的流星。

一个是美:如果说他对爱的追求献给了三个女人,那么他对美的追求就献给了他的诗歌。他的诗歌有三美的追求: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尤其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再别康桥》集中体现了他对美的追求。

、整体感知诗歌

(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这首诗歌。听老师给大家配乐示范朗诵。

(老师朗诵)

这首诗歌给你们的整体感受怎么样?美吗?大家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出声读。老师不提任何要求。开始。

(学生整体朗读,老师指导。学生再反吟读。)

四、“三美”分析

(学生分析,老师点拨)

(一)音乐美和建筑美

这首诗歌特别具有音乐的美感。我们来看:全诗一共七节。每一节诗歌都押韵,而且首节和尾节的韵又相同。这就造成一种跌宕起伏和轻柔舒缓的旋律感。

形式上看,这首诗歌四行一节,每一届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很有建筑上的美感。

(二)绘画美

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这三个“轻轻的”是否重复与累赘。为什么?——前两个“轻轻的”是指来的轻轻和去的轻轻。只是来到这里,又只身离去。没人相接与相送,都是很寂静与落寞的。

第三个“轻轻的”是什么?我们轻轻的挥手,有什么感觉?大家示范一下,挥动你的手臂。如果很重的挥手,“走了,走了”,谁一种什么感觉?很洒脱,很不在乎。而徐志摩的“轻轻的”招手,表现了他的一种什么心情——很不舍得离开。

第二节里面出现了一个意象。什么啊?“金柳”

我们看一下作者心中的金柳是一种什么感觉?(夕阳照射下的柳枝,被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美艳的新娘,倩影倒映在康河里,也照映在我的心上。并激起层层的情感涟漪)

——像夕阳中的新娘。夕照霞辉,给她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颜色,她的玉树临风、婀娜多姿,

作者面对此景此情的感情是怎么样的?(眷爱康桥里的一草一木,如同迎亲娶新一半,深情痴迷。)

(课文描写了哪些意象,老师举例说明如“金柳”。同学们分析其他的意象。)

第三节描写了什么意象?“青荇”

康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是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作者曾写过一篇文章《我所知道的康桥》在里面写道“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一个老村子“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作者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一个甘心可见作者对康河的眷恋,

第四节,

“潭”-—拜伦潭

作者的视角由岸边的金柳,低头转向了水底油油的青荇。接着他把目光转向了拜伦潭。

那榆树浓荫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虹,可以让人想象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多么淳厚的诗意。在这里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作者彩虹似得梦,作者过去在康桥的美好的生活,像梦一样的生活。作者曾经写道:“1920年他在康桥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康桥,再会吧。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你是我难得的之际,我当年辞别家乡父母,登上太平洋去,扶桑风色,檀香山芭蕉况味,拼搏大海,开拓我心胸神意。如今都变成了梦里的山河。”

第五节

作者要去寻梦去了,寻找自己过去的美好的生活。他似乎忘记了,她是要离别康桥的。他撑了一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直到了星辉斑斓的,从夕阳一直到了星辉斑斓,可见作者在康桥停留的时间之长,这也说明作者不愿意离别康桥了。就在这种无意识中,作者忘记了他的即将的离别。而要在星辉斑斓里放声歌唱了。

第六节

作者突然从梦中回到现实,意识到我今天就要离开了。心情顿时为之沉默。离绪重重,他不能放歌了,只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一切都寂然了。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别离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康桥的欢乐笑语,都将使人的离去而寂寞。

第七节呼应开头,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强调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的手法,表露出作者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温柔情意。

、情感分析小结(师生共同探讨)

这首诗歌的感情是一种极平常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

感情主线是惆怅的哀惋的离情。第一节奠定了难舍难分的基调,第二、三、四、五节是对康桥美好的回忆,进而由此产生“寻梦”的幻想,第六、七节,又从美丽幻想中回到现实,呼应开头,抒发别离的惆怅与哀思。因此主线是离别之情的“愁——乐——愁”。梦醒了,才知道无路可走的悲痛。

但我们看他的离别和别的离别诗有什么区别?

古往今来,离别总给人一种沉重悲伤的感觉。古江淹在《别赋》中感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道出了离别让人黯然销魂的特点!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古人在别离的时候,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或执手叮咛,或牵衣顿足,其中总有“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味道。离别一般是很感伤的,很沉重的一种感情。那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歌的离别的味道怎么样,有很沉重的感觉吗?为什么?

(还有许多学生学过的离别诗,老师可根据情况举例)

这首诗歌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没有声音的存在,一切都是静悄悄的,连“夏虫都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点声音也没有,在这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的环境中,没有任何的叮咛执手,就会增加一份飘逸的成分,而少了一份沉重。

另外,这首诗歌,诗人悬着的独具特色的意象,诗中借以抒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有一种脱俗的清新感。

六、再次诵读,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格的音乐,同时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七、分组朗诵,在组内评选出读得最好的组员。

板书设计

云彩……

金柳……

青荇依恋之情

潭水

长篙……

星辉……

(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

作业布置

1、

每人写一首小诗,借景物抒发某种感情。

2.试和徐志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