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第一轮复习之四大气环境考点一、大气圈的组成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包括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2.5微米)等,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市某年冬、春、秋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空间变化。读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分别位于A.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
B.风景区、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C.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住宅区
D.城市主干道旁、住宅区、风景区6.图中冬季PM10污染物浓度较其他季节高的原因是①降水少
②风力弱
③工业粉尘排放多
④燃煤取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CD大气分层气温垂直变化空气运动与人类的关系温度变化原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_____℃_____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高,得到的热量越________运动显著_____现象复杂多变递减0.6地面少对流天气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热量主要来自______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_____运动为主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稳定,利于_________;高层大气随高度的增加气温________存在______,对__________通信有重要作用升高先降低再升高臭氧层平流高空飞行电离层无线电短波考点二、大气的垂直分层逆温现象1.逆温的含义:对流层某一高度范围内有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异常现象。2.逆温的类型及成因3.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4.逆温的危害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大气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知识应用相对湿度为80%~90%时,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低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即雾霾。2013年1月以来,北京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与此同时,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相应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13年1月以来北京雾霾天气较多的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是造成雾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雾霾天气增多主要是由________增多造成的。简述我国中东部地区这种大气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3)简述雾霾天气对人类的危害。(4)简述减少雾霾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4)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煤炭在生活中的使用;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等。
(1)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大气中出现逆温现象,空气比较稳定,风力比较小)。(2)固体颗粒物工业生产排放;能源消费中煤炭使用比重高,冬季用煤炭取暖等使固体尘埃排放量多;机动车增多,大气中污染物排放增多等。(3)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影响交通运输等。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包括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2.5微米)等,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市某年冬、春、秋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空间变化。读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分别位于A.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
B.风景区、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C.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住宅区
D.城市主干道旁、住宅区、风景区6.图中冬季PM10污染物浓度较其他季节高的原因是①降水少
②风力弱
③工业粉尘排放多
④燃煤取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CD考点三、大气的热力作用12km50km0宇宙空间CO2、H2O吸收红外线O3吸收紫外线太阳辐射反射散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①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②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1、大气受热过程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B12km50km0CO2、H2O吸收红外线O3吸收紫外线太阳辐射反射散射有选择性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波长段吸收臭氧(平流层)紫外线水汽、CO2(对流层)红外线反射较大颗粒尘埃、云层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散射空气分子、微小尘埃波长较短的可见光(蓝光、紫光)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各种波长同样被散射无选择性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
)A.晴朗天气,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C.二氧化碳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D.冰雪地面,a→b的
转化率增加2.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A.甲包括水能
B.乙包括沼气C.乙包括石油
D.丙包括煤炭BCACBA3、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1.“太阳暖大地”2.“大地暖大气”3.“大气返大地”【2015·北京丰台质检】图下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回答第1题。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主要是因为此时
A.①强
B.②弱
C.③弱
D.④强D【2015·江西省五校第二次联考】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下图)。这种防冻风扇安装在6米多高的铁杆顶上,当夜晚温度降到4℃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据此回答10~11题。
10.当防冻风扇自动启动时,杭州西湖龙井茶基地A.距离地面6~10米存在逆温层
B.近地面气温比防冻风扇处气温高C.近地面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D.夜间为阴天,地面冷却弱11.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①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②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③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对流运动程度
④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阻止上层冷空气下压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AD12.(2015·上海四区二模)地理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示意图。
材料二: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来讲,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甲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⑴简述太阳、地面、大气三种辐射转化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地面的保温作用。
⑵分别说明当甲处地表植被减少对②辐射、乙处火山喷发对①辐射的影响及原因。⑴地球大气运动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达到地表,使地面增温;地面增温的同时,也在向外辐射能量,产生地面辐射;大气强烈地吸收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把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保存在大气中,同时大气又以大气逆辐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故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中的臭氧、二氧化碳和水汽通过吸收作用吸收太阳辐射;而云层和尘埃通过反射作用,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通过散射作用,散射一部分太阳光,故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⑵甲处植被减少的影响:②地面辐射会增加;原因:甲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其地面反射率变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多,从而导致地面辐射量增加。乙处火山喷发的影响:①作用明显减弱;原因:乙处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削弱太阳辐射。1、原理应用(1)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考点四、热力环流(2)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由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的特点:①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②近地面等压面的弯曲方向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呈对称分布。如下图所示:判读等压面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温压关系: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高空气压的高低状况与近地面相反。②风压关系:同一水平面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③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线,读图回答5~6题。5.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线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
)A.午后2时左右
B.午夜前后C.日出前后
D.正午前后6.下列有关此图近地面的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水库流向裸地B.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C.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D.由水库流向林地CB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
(1)图1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
)A.1004或1006
B.1006或1008C.1008或1010
D.1004或1008(2)在这段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
(
)A.台湾岛风速变大B.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C.长三角风速变小D.环渤海风速明显变小BD【真题1】(2010·北京)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气温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区地表温度的(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时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C【真题1】(2010·北京)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气温图,读图,回答(1)~(2)题。(2)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A.建筑物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增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A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图中曲线为等风速线,虚线和实线代表不同的风向。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季风环流
D.海陆热力性质
2.若虚线代表吹偏西风,实线吹偏东风,则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A.0点
B.8点
C.12点
D.16点
A
D考点五、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从热力环流可以看出,冷热不均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使得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从而促使大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由此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要认清影响风向的三种力的相互关系:2.不同情况下风向的特点受力状况风向图示理想状态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高空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间有夹角,由高压吹向低压在等压线图中,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规律技巧总结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图所示。【例3】(2011·江苏)下图是某一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B.东南
C.西北D.西南(2)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
C.暖锋D.冷锋CD下图表示“热力环流中某区域近地面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
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常形成梅雨天气B.位于南半球,盛行下沉气流C.位于北半球,常形成阴雨天气D.位于南半球,常形成晴朗天气10.当该天气系统由东向西靠近上海时,上海吹(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CB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A.14日14时
B.14日19时C.15日4时
D.15日11时(3)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BBD16.下图是“某区域2012年12月11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该区域G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2)判断A气压值及其形成因素。(3)推测甲、乙两地此时的天气特征,并说明原因。(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3)甲地气温较低,天气晴朗。因为甲地受来自陆地的寒冷干燥的偏北风影响。乙地气温较高
,为降水(雪)天气。因为乙地位于冷锋锋后的云雨区,易出现降水天气;加之偏北风经日本海增温增湿后,增强了降水的几率和强度。(2)1025~1030百帕;地形。考点六、全球性大气环流一、三圈环流(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成因:高低纬度间因获得太阳辐射的不同,产生热量差异。第一步: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第二步: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1)低纬环流:在赤道附近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A
,并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C
。A与C之间的近地面形成B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C向高纬度流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
,称为D盛行
;它与G
向低纬流动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
,即F极地东风带气流相遇之后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了E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西南风西风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风副极地低气压带(二)、三圈环流图解低纬环流形成的方块图(以北半球为例)(2011·太原模拟)下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1.图中气压带()A.7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
B.1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
C.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由热力因素形成C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引起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随太阳直射点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二、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三.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分布使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变得复杂化。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块状,形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东亚
1960-1999
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完成3~4题。3.
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4.
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A.夏季风逐年增强
B.夏季风逐年减弱
C.1961
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D.1980
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CD考点七常见的天气系统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天气符号天气图雨区位置雨区主要分布在冷气团控制的一侧一.锋面系统气团势力冷气团强,暖气团弱暖气团强,冷气团弱冷暖气团势均力敌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雨区位置锋前锋后均有,以锋后为主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雨区范围小中大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云雨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暖空气主动移向冷空气暖锋锋前天气锋面天气锋后天气单一冷空气控制,低温晴朗暖空气主动沿冷空气缓慢爬升连续性降水暖空气代替原冷空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锋前天气冷空气代替原暖空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空气主动移向暖空气冷锋锋前天气锋面天气锋后天气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快行冷锋慢行冷锋冷空气推进快冷空气缓慢移动暖空气急剧抬升暖空气平稳抬升狂风暴雨大风沙暴天气连续性降水水冷暖空气相遇或拉锯式移动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地形阻挡阴雨连绵例:梅雨(江淮准静止锋)例:昆明准静止锋(昆晴贵阴)锋面天气形成的天气:
1.侧视图判断法。
(1)锋面坡度。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2)冷气团移动的方向。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3)雨线倾斜方向。冷锋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斜;而暖锋附近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暖气团一侧倾斜。(4)雨区的位置。雨区在锋后的为冷锋;
雨区在锋前的为暖锋。
冷暖锋判断法
:
2.平面图判断法。(1)根据符号来判断冷暖锋。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如PM;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如PN。(2)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冷气团移动的箭头A指向锋面PM,而暖气团B则背离锋面,此为冷锋;反之,为暖锋PN。(3)根据雨区的位置。雨区在锋后(A侧)的为冷锋,雨区在锋前(C侧)的为暖锋。1.下图为该天气系统略图,其中M是不同性质锋面L1、L2的交界,有关锋面L1、L2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冷锋、冷锋B.冷锋、暖锋C.暖锋、暖锋 D.暖锋、冷锋B2.未来两天,图中N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前者升高,后者变大 B.前者降低,后者变小C.前者升高,后者变小 D.前者降低,后者变大B甲乙丙丁读某年11月04日14时地面天气图,回答下列各题:
(4)丁岛的气候类型是
,与我国同类型气候相比差异体现在
(1)图中甲地过去的24小时的天气情况是(2)图中乙地此时吹
风。乙地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乙地所在国家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3)丙地区是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平原,主要糖料作物有
。同时该地也是沼泽分布率很高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风铁路沼泽成因:①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有广泛的冻土分布;④水系发达;⑤有凌汛现象。三江平原甜菜丁具有海洋性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读华北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12月28日8时气温水平分布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图中各点气温画出等温线。(2)在图中画出锋面位置,判断锋面位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标出锋面的移动方向。(3)P城此时受_______(冷、暖)气团控制,其天气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4)P城市区出现一条闭合等温线,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5)发展城郊绿化带和城区花园绿地有何意义?锋面两侧温差大(锋面向东南方向移动)天气会由晴天转为降温、大风或雨雪天气,锋面过境后,天气转晴,但气温会降低,因为受冷空气控制暖城市人口集中,工厂、居民生活、交通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人为热城郊建绿化带可以净化流入城区的气流,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发展城区绿化,一方面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另一方面可降低温度,减弱城市热岛。锋面气旋甲乙1判断甲乙气团的性质?2画出abcd的风向?3判断abcd四点谁在雨区?4判断ac两点风力大小?adbc冷暖乙ada>c锋面气旋天气判读:【真题1】(2011·天津)下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1)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a→c→b→dB.b→c→d→aC.c→b→d→aD.d→a→c→b(2)据上图的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CB气旋反气旋中心气压低压高压气流方向垂直方向上升下沉水平方向北半球南半球顺时针辐散逆时针辐合顺时针辐合逆时针辐散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气旋反气旋天气中心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天气晴朗垂直方向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夏季:长江流域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亚洲高压示意图(北半球)读长江流域冬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12.若该天气系统东移,南昌的风向变化是
A.西南风转东北风
B.东南风转西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
D.西北风转偏南风
CB图中a、b、c、d四点为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甲地(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南半球C.天气晴朗
D.昼夜温差增大14.下图中与a、甲、b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BC下图为沿某天气系统中心、距中心正南200米和距中心正北200米分别作的三条东西向剖面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在天气系统中心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风力最大的是(
)A.东面
B.西面C.南面 D.北面12.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锋面气旋 B.高气压C.低气压 D.台风CB考点八、气候一、气候形成因子气候因子对气候的影响举例太阳辐射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的因子,决定该地区所处的热量带全球形成了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不同的热量带大气环流一方面调整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主要影响降水夏季风从低纬度地区带来了水分和热量,为降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下垫面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海洋和陆地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气候类型(寒暖流、地形起伏等)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向大气释放热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全球气候变暖、破坏植被,引起局部气候干旱化3、改变下垫面的性质:人类设法改变地表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而改造和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人类活动1、改变大气成分: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使大气污染加重,导致气候变化。2、向大气释放热量:历史上黄土高原的气候变化是哪方面的原因?
效应?
效应?阳伞效应?酸雨危害?绿洲效应?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湖泊效应?——影响越来越大气温微专题一、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①纬度——影响气温的首要因素②大气环流天气状况,阴雨或晴朗;冷空气降温;暖空气增温③海陆分布④地形
地势高低、山脉走向、不同地形对气温都有影响⑤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⑥人类活动
通过改变下垫面,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排放温室气体和废热等影响气温二、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1)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气温低。(2)高大的地形区成为温暖或寒冷气流的屏障。(3)平原地区,气流畅通无阻,加剧冷热变化程度。(4)阳坡气温高于阴坡;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5)盆地地区一般是夏季的炎热中心。(6)高大的地形区成为局部的低温区。(7)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8)山顶气温日较差小于山麓地区。重点:山脉走向对气温的影响一是当山脉的走向与冷空气移动方向垂直时可以阻挡冷空气的前行,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持续时间长,降温明显;而山体南侧冷空气受削弱,影响减弱,如我国的天山、阴山、秦岭、南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二是当山脉的走向与冷空气移动方向平行时可以形成冷空气的前行通道,形成峡谷效应,进而加剧冷空气的移动,降温明显。如太行山例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甲地与乙地纬度仅差2度,但是气温差异却很大,试分析甲地冬季气温低的原因。原因:①甲地的纬度略高;②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海拔相对较高;③甲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温度低(或甲地靠近冬季风源地,乙地由于大兴安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例3:索契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冬季北部大高加索山脉削弱了南下的冷空气;南部黑海冬季有增温作用例4:读图,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终年温和(2分)年较差小(2分)昼夜温差大(2分)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2分)海拔高(接近3000米)(2分)例5:新疆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约16毫米,每年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温度最高达82.3℃,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5)试分析夏季吐鲁番盆地内部易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8分)夏季光照时间长;气候干旱,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地形闭塞,不易散热;沙漠广布(或植被稀少,热容量小),升温快。(任答4点,8分)例6.下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
,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推导: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1)小于28℃大于26℃;地势高(武夷山)气温低,相临等温线温度差为2℃。
丙热乙冷;丙地离海近,受海洋影响,气温偏高;武夷山地形对冬季风(西北风)阻挡(削弱),故丙受冬季风影响小(乙地相反)。
丁丁处为河谷(汉江)地形,海拔低,气温较同纬度的两侧高,所以丁处等温线向西北(西)凸出。
例9: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菲律宾最大的岛屿吕宋岛和首都马尼拉气候资料图。
(3)简述马尼拉气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地处热带,终年高温(4分);6月气温最高,主要原因是1--4月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4分);1月气温最低,主要原因是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少((2013·浙江文综)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甲(37°48′N)乙(36°54′N)1月气温(℃)9.34.77月气温(℃)17.125.7(1)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读图,回答问题。(1)图1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2)据图2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盆地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降水微专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云滴→云滴增大→降水109201730030(克/米3)单位体积水汽含量温度过饱和未饱和(℃)(一)降水的形成条件1.降水过程:①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温度愈高,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愈强。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容纳的水汽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因而水汽压也有一个限度。当水汽含量恰好达到这个限度,叫饱和空气。2.降水的形成条件:3、空气中水汽含量与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二)降水的类型1、对流雨湿热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雨影区分布:赤道附近,中纬度大陆夏季午后
2、地形雨湿热空气受地形阻挡上升,强度较大,时间较长3、锋面雨冷暖气团相遇,暖空气被抬升,历时长,范围广,强度小。中纬度地区4、气旋雨:热带气旋雨(台风雨):低纬度锋面气旋雨:中纬度地区描述一个地区的降水特征,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1、降水量的多少;2、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3、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三)降水特征的描述方法(答题套路)(2008年全国卷)D湖泊(图6a)的湖面海拔约3800m,降水资料如图6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6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4分)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到0℃及以下)。
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集中于夏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
有关降水成因分析的问题一思:水汽来自哪里?二思:水汽靠什么输送?三思:怎么降温?纬度2、大气环流(气压带与风带、季风环流)天气系统(气压系统、锋面系统)3.海陆因素(海陆位置)4.地形因素(迎风坡与背风坡)5.洋流因素(寒流与暖流)(四)、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分析(答题套路)北半球南半球赤道030603060北南赤道多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副热带少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图为某地气温(单位:℃)、降水(单位: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对比分析虚框内所在半岛1月与7月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及产生的原因。分布:1月东多西少(或东南多西北少);7月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原因:1月:盛行东北风,东部为迎风地区,太平洋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西部背风,降水少。7月:盛行西南风,西部为迎风地区,印度洋受地形抬升,多降水;东部为背风地区,降水少。【例4】图中M、N两地降水资料(单位:毫米)。根据图表信息,分析M、N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简述M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原因。地点1月4月7月10月全年M219.3117.292.1133.91778N69.051.965.177.0810(2)M地降水冬季多于夏季,N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4分)
M地位于日本海沿岸,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增湿,再加上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而夏季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8分)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冬季(7月)多雨;夏季(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7月)受西风控制。
2.读弯曲、延伸、闭合判断降水的影响因素(1)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说明降水量受海陆因素影响。(2)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或闭合多雨区,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根据多雨与少雨的状况判断迎风坡与背风坡。(3)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降水少,说明地形闭塞,深居内陆。15001000AB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1.读数值与疏密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五)、等降水量线的判读与综合解题应用【例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1)读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分析图示地区降水的分布特征。(2)图中字母B代表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是
_______________,分析该线闭合区域降水出现差异的原因。2(2)400mm。(2分)东南暖湿气流(2分)沿山地迎风坡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1)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分)山区降水增多。(2011年福建文综)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7分)(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愿因(10分)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7.(2011·安徽)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偏北风;冷锋;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低(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滑坡、泥石流;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1)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2)图中A、B为两个多雨中心,试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3)图中南侧雅鲁藏布江上游和北侧地形区界线处降水相对较少,试分析其原因。(1)东南多,西北少(2)A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区,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B位于川西横断山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3)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处喜马拉雅山的背风坡,雨影效应造成的。北侧地形区界线处位于内陆地区,有青藏高原的阻挡,受海洋影响小,降水较少。读“某月沿74°E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温度状况出现的时间是
月(1、7月),a点所对应地区是
(海洋、陆地),此时该地区出现高温的主要原因是
。(2)b点所对应地区此时盛行
风,其成因是
。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3)与b点所对应地区水热状况类似的热带气候类型是
。(1)七月陆地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大,白昼长;沙漠气候,降水少,日照强时间长;沙漠地区升温快,幅度大;海拔低,陆地增温快。(2)西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南风;夏季受到陆地印度低压吸引,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终年高温,分旱雨季.(3)热带草原气候分析位于52º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1)简析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及原因。(2)简析该区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3)根据图中资料分析A,B两点气温差异及原因。(1)西侧降水较多,东侧降水较少西侧地处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多;东侧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2)中间低,四周高地形原因:地势高,气温低(3)A点气温低于B点两点纬度相当,海拔相同,而B点降水较少,晴天多,则气温相对较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中一月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及其原因。(2)写出P地与Q地的温差数值,并说明其影响因素。(1)向西南方向弯凸;受山脉及其走向影响。(2)10℃--12℃;纬度和海拔高度。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用斜线表示出的区域属于
(气候类型)。该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两斜线区域面积不同,试从影响气候诸因素方面对此现象作出解释。(1)亚洲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季风环流控制形成。(2)地形:澳大利亚受大分水岭影响,海洋水汽较难深入内陆;美国中部平原广阔,海洋水汽可深入内陆
洋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势力较弱;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最强大的暖流
海陆:北美海陆热力性质比澳大利亚大,季风显著.(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2)图中大陆西岸的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3)图中C、D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1)A地受副高带或信风影响;B地受副高与西风带交替控制;C地终年受西风影响(2)南北延伸(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地形、海陆位置(3)C地气候海洋性强,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较弱;D地气候大陆性强,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较强气候类型主要成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区数值特征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之间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最冷月均温15℃以上;年均温26℃左右;年降雨量2000mm以上1、热带雨林气候二、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和分布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南北纬10°~20°之间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750~1000mm气候类型主要成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区数值特征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北纬10°~25°大陆东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南岛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1500~2000mm气候类型主要成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区数值特征3、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高温少雨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西岸北非、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200mm以下气候类型主要成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区数值特征4、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类型主要成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区数值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南北美洲东南部最冷月均温0曟以上,年降水量>1000mm5、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六大洲都有最冷月均温0℃以上,年降水量300~1000mm气候类型主要成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区数值特征6、地中海气候气候类型主要成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区数值特征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纬35°~55°大陆东岸我国北方、日本、朝鲜半岛北部冷月均温0℃以下,年降水量500~600mm7、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多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欧洲西部、南北美洲西部、澳大利亚南部最冷月均温0℃以上,最热月均温20℃以下,年降水量700~1000mm气候类型主要成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区数值特征8、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南美东部最冷月均温0℃以下,年降水量400mm以下气候类型主要成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区数值特征9、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类型主要成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区数值特征寒带苔原气候纬度高终年严寒,降水少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北冰洋沿岸最热月均温5℃以下冰原气候纬度高、地势高全年酷寒,降水少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最热月均温在0℃以下高山气候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水热垂直变化显著高大的山地、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6分)(3)(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使得,便于收集茉莉花;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1)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2)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分)(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1)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机率大;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
B.原产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DAC图6示意新西兰南岛,2015年新西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绝大部分分布在南岛。新西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重大幅上升的原因,一方面是地热、水力和风力发电的增长,地热发电增长了17.9%,水电增长了14.7%,风电增长了6.7%,另一方面是火力发电的锐减,火力发电下降了33.0%。新西兰政府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电力供应比例的90%。
(1)描述该岛的降水特征。(6分)(2)推测新西兰南岛水电、风电共同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10分)(3)分析新西兰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大的原因。(6分)材料一
某区域图(图a)和兰萨罗特岛气候资料图(图b)。
图a
图b材料二
兰萨罗特岛游记摘录:岛上到处都是环形的山,大片大片的黑色土壤一望无际,该岛屿植被稀少,只有少许棕榈树和仙人掌,显得异常荒凉,且经常性的多发海雾。岛上出产葡萄、蔬菜、谷物等。这里的葡萄种植有一种特殊的种植技术:单株葡萄种植在单个坑里,坑宽3—4米,坑深1—1.5米,坑边用石块垒半圆形石墙(见图c:葡萄园里的鱼鳞坑)。(1)描述兰萨罗特岛的降水特征,并分析成因。(6分)
(2)判断该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
- 《天然药物的开发》课件
- 养老保险的三大支柱
- 社区项目方案设计模板
-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能力测试口算题带答案
- 家庭教育活动报告
- 《组织行为学》激励课件
- 严重精神病性管理工作培训
-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智慧养老技术概论
- 音乐照护健康评估-老年康体指导 初 级 -1729733444183
- 年产xxx套棉花种植机械化设备项目投资计划书
-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规范2023版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河道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网络游戏利与弊》课件
- 4.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主要设备设施布局操作流程等文件
- 法律文书校对规定
- 小学食堂结算统计表(午餐、晚餐都吃的学校适用)
- 海水的性质 说课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医院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轮岗制度
- CFM56-5B发动机VBV活门的钢丝软轴操控原理及软轴刚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