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建设》设计_第1页
《国防建设》设计_第2页
《国防建设》设计_第3页
《国防建设》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防建设》教学设计【课标内容】(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建国初期国际国内的形势,探究加强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介绍“二战”后国际尖端武器装备发展的概况及我国受到的核威胁,了解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迫切性,培养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第二炮兵部队发展的有关史实,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论证能力。过程与方法(1)利用各种文字及音像资料,使学生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建立时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人民军队向多军种多兵种合成化发展的史实。(2)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二战”后国际核武器的发展及我国受到的核威胁,认识到我国发展核武器是出于自卫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3)分析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特点、作用,认识到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在不断得到增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建立的背景及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的思想感情,增强国防意识。(2)通过学习科技强军及尖端武器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为祖国经济的发展、维护和平而刻苦学习的信念。(3)通过了解我国国防事业发展过程及其重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重点和难点】重点: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难点:我国发展尖端武器的原因。【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新中国初期外交面临怎样不利的形势?在此形势下,新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原因是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政策,即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采取灵活的外交方法,如:日内瓦会议上的积极作用;亚非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的圆满成功;新中国初期外交得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等。(回顾“一边倒”的外交方针)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外交环境依然没有改善,甚至有所恶化,形势严峻的表现和原因原因:一是美国继续敌视中国,搞两个中国的阴谋,侵略越南,从南面威胁中国安危;二是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挑起中苏边境武装冲突,从北面威胁中国的安全,导致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方针“一大片”的外交方针: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大力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到60年代末,与柬埔寨等二十多个国家建交,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媒体显示中美关系发展大事(1971—1982)的有关内容。时间中美关系发展事件及意义怎样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往来增多,友好交往已经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主流。但是,美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放弃其霸权主义政策。近年来,美国仍想干涉中国内政,特别是台湾问题已成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也存在分歧。总之,中美关系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试述近代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并分析变化的原因。近代史上,美国一贯推行侵华政策。①鸦片战争中,美国充当英国的帮凶,向中国输入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侵华权益。②1899年,为了取得更多的侵华权益,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为称霸世界,干涉中国内政,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美国对华侵略政策失败。④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为了维护世界霸权,建立远东包围圈,继续与新中国为敌,拒绝承认新中国,并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全面扼杀新中国。1950年发动侵朝战争,并阻挠我国解放台湾。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⑤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及美苏对抗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从东南亚撤走部分兵力,对华政策也随之改变。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了上海公报,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归纳: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日关系正常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建交热潮;毛泽东关于“三项式个世界”的划分等。课堂小结:纵观新中国外交战略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①联苏反美:“一边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