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百舸争流的思想【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知识经纬「是什么J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i思维和存在有否同一性(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T「为什么J它是人们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T「为什么「基本观点:物质是世界本原,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4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4 L基本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两大哲学流派」 L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V 「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1唯心主义1 J主观唯心主义国砒心i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知识清单】(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简单地说就是。(2)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①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凡认为,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就是唯心主义。②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的问题,即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原因(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展开的。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优点:。②局限性: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①优点:。②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2)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心把一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和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答案:(一)(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①第一性、唯一标准。存在决定思维的、思维决定存在的②同一性、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1)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二)1、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1)①本质上是正确的: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2)①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②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3)科学的(1)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人的主观精神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2)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三)辩证法形而上学【要点精析】要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及内容(1)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提示: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它是马克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而应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②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可以表述为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心和物的关系问题。③哲学的基本问题不等同于哲学的基本派别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问题是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典型例题】【例题1](2015黄山屯溪一中期中考)孟子和王夫之都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这两种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都认为客观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都认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与本原C.都回答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D.都回答了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知识。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它们都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只不过一个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另一个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C项正确;A、B说法错误;D强调的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不符合题意,不选;本题选C。答案:C【哲学概论】(33:30—34:54)【例题2]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从“上帝创造星辰闪耀,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到“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的改动,我们可以看出前者强调的是上帝,是唯心主义观点,是宗教精神;后者强调的是核聚变等机械运动,是唯物主义观点,是科学精神。正确答案为A。②④没有体现。答案:AB【哲学概论】(25:13---27:02)要点二: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态基本观点优点局限性联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把自然观与历史观在辩证法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典型例题】【例题1](2015嘉峪关一中期中考)下列选项按照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排序,正确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③水是万物的始基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①一②一④B.③水是万物的始基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①一②一④B.①一③一④C.③一②一④ D.②一③一④解析: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题中水是万物的始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题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故③一②一④入选。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故排除。答案:C【哲学概论】(30:36—31:45)[例题2]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人.“心外无物”“天地为万物之本”“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舍天地则无以为道”解析:解决此题要抓住关键词,王安石强调“形”,可判断是唯物主义观点。BD强调了“天地”,C强调了“物”,通过关键词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三者都是唯物主义观点。A强调了“心”是唯心主义观点,所以正确答案为A。答案:A■【哲学概论](27:02—27:45)要点三:唯心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基本形态区别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联系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主观唯心主义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②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③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典型例题】【例题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的,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A是主观唯心主义,B是客观唯心主义,D是可知论。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例题2】“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解析:题中观点认为事物的存在源于人们的感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答案:B【疑点突破】疑点一:不能认为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2)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发展形态上来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彻底的、非科学的;唯心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丰富发展了辩证法,如黑格尔的辩证法,主观唯心主义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人们去理智改造世界,强调了精神对人的作用。(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二者的对立统一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因此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疑点二:不能把追求物质利益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强调精神文明看成是唯心主义。(1)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2)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强调精神文明的巨大作用,不但不是唯心主义,而且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3)唯物主义与物质利益、唯心主义与精神文明等同起来是错误的。疑点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现(1)机械性。就是把世界万物的运动都理解为或归结为机械运动。(如拉美特利宣布:“人是机器”。认为人归根结蒂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 )(2)形而上学性。就是说,他们的唯物主义思想都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并且善于以孤立、静止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3)不彻底性。一方面表现为对整个世界认识的不彻底性:“半截子唯物主义”,就是说,他们在自然领域内是唯物主义,而一走进社会历史领域便陷入了唯心主义。他们不知道社会基本矛盾,更没有找到社会发展最根本的经济原因。他们往往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理性”看作社会历史的主宰。疑点四: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1)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前一个“对子”围绕“世界是什么”展开斗争,后一个“对子”是围绕“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展开斗争。(2)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处于从属地位的。①从哲学研究来看,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问题决定了解决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性质和方向,二者是源和流的关系。②从哲学发展史来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同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最终归属于这两大阵营。【典型例题】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①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②辩证法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③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各种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①的观点错误;②③④的观点正确体现了题意,选D项。答案:D思维拓展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台风“达维”是海南岛30余年受影响最强烈的台风,目前已给海南省18个市县222个乡镇带来灾害,导致直接经济损失116.47亿元,夺走了21人的生命。空前的灾难过后,大多数人们开始积极地重建家园,但也有一些人思想“另类”,议论纷纷:第一种人说,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第二种人说,荒灾已成定局,过一天算一天吧;第三种人说,天灾不可避免,但事在人为,我们应该把损失缩减到最低程度。试判断上述三种人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其基本观点各是什么?审题过程:本题设问考查的是哲学的基本派别与各自的观点。我们首先明确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然后,我们要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根据教材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参考答案:⑴第一种人认为“天命不可违”,属于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其基本观点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⑵第二种人认识到“荒灾已成定局”,但消极等待,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且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⑶第三种人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课外拓展】范缜的“神灭论”一一唯物主义的回答范缜。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无神论者。字子真。南阳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梁天监六年(507)任中书郎时正式发表《神灭论》。他断言人死精神消灭,不可能成佛,人的富贵贫贱并非天生命定,因果报应纯系无稽之谈。他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就是说,身体和精神是对立的统一体,精神(灵魂)从属于身体,身体存在就有精神(灵魂),人死了,精神(灵魂)也就随之消灭。又说,形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互为依存而不能分割的。他又举例说:精神就像锋利,形体就像是刀刃。离开了锋利就无所谓刀刃,离开了刀刃就谈不上锋利。没有听说刀没有了而锋利还存在的,岂有形体亡了精神还在的道理?从而,他作出了形与神关系的正确论断。范缜在《神灭论》最后指责“浮屠害政,桑门蠹俗,风惊雾起,驰荡不休。”由于迷信佛教,“惑以茫昧之言,惧以阿鼻之苦,诱以虚诞之辞,欣以兜率之乐”之故,“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馨于隋游,货弹于泥木。……惟此之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故,其流莫已,其病无限。”《南史•范缜传》载:此论一出,朝野震动,萧子良急忙召集名僧和名士与之辩难。但是•都无法难倒范缜。于是子良心生一计,以中书郎为诱饵,派人去劝说范缜放弃神灭论,缜大笑道:”使范缜卖论取官,已至令仆矣,何但中书郎邪?”这体现了他坚持真理的高尚品德。分析:范缜关于“形神相即”和“形质神用”的一元论体系,是我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除了形神问题外,天与人、名与实、有与无、理与气、心与物等关系问题,都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表现。直到宋明时期,形成了以张载、王夫之为代表的张王气学,尤其是王夫之以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气一元论,达到了传统唯物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最高水平的回答。“盘古开天”与“耶和华创世”——客观唯心主义的回答传说远古时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一万八千年后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天每日高出一丈,地每日加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一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就极高、地就极厚。他死后,头变成五岳,目变成日月,脂膏变成江海,毛发变成草木,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盘古为天地人三才万物之祖。儒教尊盘古为“首出御世”的第一圣王,道教认为盘古就是元始天尊。基督教的《圣经》上说,整个世界是耶和华用6天时间创造出来的。第一天,耶和华创造了光,并将光明与黑暗分开,称光明为昼,称黑暗为夜;第二天,耶和华创造了大地与苍天;第三天,耶和华创造了花草树木等植物;第四天,耶和华创造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并把它们摆列在天空,让它们普照大地,管理昼夜、区别明暗;第五天,耶和华创造了水中游的鱼、空中飞的鸟、地上走的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二手车评估师考试准备资料与答案
- 2024年小自考公共事业管理应试技巧及答案
- 2024年古代文学史论点探讨试题及答案
- 无领导讨论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新兴汽车产业对维修工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考试应试策略试题及答案
- 透视古代文学史考试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省考二手车售前检查标准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一年级考试的练习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考试实战演练指导试题及答案
- 医院品管圈(QCC)活动成果报告书-基于QFD 润心服务改善 ICU 患者及家属就医体验
- GB/T 16895.36-2024低压电气装置第 7-722 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电动车供电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小学特色课程《口风琴课程》校本教材
- 人音版初中音乐 九年级上册 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 钢格构柱组合式塔吊方案(专家认证)
- 工程结算单(样本)
- 康复治疗师考试历年真题附带答案
- 完整欠条范本
- 巴厘岛码头工程量清单
- plc泡沫塑料切片机自动化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