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当碳、氢、氧、氮等元素的相对原子量均取整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相对分子量均为奇数B.硝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均是偶数C.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相对分子量均为偶数D.酚、醛、羧酸、酯的相对分子量均为偶数参考答案:CD2.下列有机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A.2-乙基丁烷

B.2-甲基-2-丁烯

C.2-甲基-1-丁炔

D.2-甲基-3-丁烯参考答案:B略3.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分别都充等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甲维持容器的体积不变,乙维持容器的压强不变,若甲中SO2的转化率为a%,则对乙中SO2的转化率的合理描述为下列的

A.等于a%

B.大于a%

C.小于a%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B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参考答案:D略5.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加热制取Al2O3B将浓硫酸与碳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检验气体产物中的CO2C加热混有少量NaHCO3的Na2CO3固体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D向待检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待检液中一定含有Fe2+参考答案:C略6.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v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C.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D.化学平衡常数K参考答案:D略7.2007年3月8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轿车生产国,汽车尾气正成为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源。NO和CO都是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为控制汽车污染有人提出以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A.使用催化剂

B.增大压强C.降低压强

D.升高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参考答案:A8.在120℃时,1体积甲烷和丁烯的混合物与4体积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压强增加为原来的1.1倍,则混合气体中丁烯的体积分数是()A.20% B.40% C.50% D.95%参考答案:C【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分析】120℃时,甲烷燃烧生成CO2和H2O(g),体积不变,则压强增大是由丁烯燃烧生成CO2和H2O(g)体积增大造成的,根据体积增加利用差量法计算出原混合气体中丁烯的体积,再根据体积分数定义计算混合气体中丁烯的体积分数.【解答】解:120℃时,甲烷燃烧生成CO2和H2O(g),通过方程式CH4+2O2═CO2+2H2O可以发现甲烷燃烧前后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则压强增大是由丁烯燃烧生成CO2和H2O(g)体积增大造成的,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压强增加为原来的1.1倍,则反应后总体积为5.5体积,C4H8+6O2═4CO2+4H2O所以压强变大就是丁烯的燃烧引起的,C4H8+6O2═4CO2+4H2O…增加△V

1

1

x

(5.5﹣5)体积=0.5体积则:=,解得:x=0.5体积,所以混合气体中丁烯的体积分数为:×100%=5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反应的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9.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产物只能得到一种的是(

)A.乙烷

B.丙烷

C.丁烷

D.2,2-二甲基丙烷参考答案:AD略10.下列物质中一定不含有羟基的是:A.HNO3

B.H2O

C.NaOH

D.CH3CH2OH参考答案:C略11.质谱图显示,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燃烧实验发现其分子内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2∶5,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物质中只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关于该化合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一定为乙醇的同系物

B.该化合物为2--丁醇的同分异构体C.该化合物可能为乙醚

D.该化合物可能为2--甲基--2--丙醇参考答案:A略12.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持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较浓的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两球的浮力变化):A.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B.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C.当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D.当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参考答案:A略13.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即饱和碳原子)数为a,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为(

)A.4,3,5

B.4,3,6

C.2,5,4

D.4,6,4参考答案:B略14.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A与C,B与D均为同主族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地壳中,C元素的含量位于第一位B.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强酸C.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周期第ⅠA族D.B元素与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H2B参考答案:C略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和乙醇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C.麦芽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D.蛋白质和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2)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3)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相等、不相等”)(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参考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器;在大小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或碎纸条)使小烧杯口与大烧杯口相平2.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最损失;3.相等4.偏小考点:中和热的测定.

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装置的错误;(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4)根据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分析.解答:解:(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装置的错误是:小烧杯口与大烧杯口不相平,且未填满碎塑料泡沫(或碎纸条),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器;在大小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或碎纸条)使小烧杯口与大烧杯口相平;(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最损失,故答案为: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最损失;(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故答案为:相等;(4)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答案为:偏小.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中和热的测定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反应aA(g)+bB(g)cC(g)(Δ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________。(2)A的平均反应速率vⅠ(A)、vⅡ(A)、v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_______。(3)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________T3(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第Ⅳ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参考答案:(1)1∶3∶2(2)vⅠ(A)>vⅡ(A)>vⅢ(A)(3)向正反应方向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C(4)>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略18.(4分)已知维生素A1的键线式如下,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

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