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杨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天津大杨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天津大杨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天津大杨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天津大杨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大杨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某种雌性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的模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是下丘脑,B是垂体,C是卵巢B.C分泌的激素过多,会对A和B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C.从图中可以看出,雌性激素是进入细胞后发挥作用的D.当C分泌的激素与核受体结合以后,是通过影响DNA复制过程来影响细胞代谢的参考答案:D2.如图为某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A.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细胞②中B.①图中的DNA:染色体=1:1;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C.细胞①、②、③、④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D.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分析图像可知,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①图中没有染色单体,其DNA:染色体=1:1,B正确;细胞①、③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细胞②、④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D正确。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名师点睛】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是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2.细胞内有染色单体时DNA:染色体=2:1,没有染色单体时DNA:染色体=1:1。3.有丝分裂全过程细胞内都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次级细胞内,故第一次分裂结束后细胞内不再含有同源染色体。3.某农场面积为140hm,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戴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

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

C.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D.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参考答案:D4.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粉状硫

10gK2HPO44gFeS040.5g蔗糖

10g(NH4)2SO4

0.4g

H20100mlMgS049.25gCaCl2

0.5gI++++

+++

Ⅱ+十+

++++

Ⅲ++++++++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C、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D、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参考答案:C5.分析右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C时期B.C~D段种群数量仍在增长C.该种群数量在E点达到K值D.B时期是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种群数量在K/2左右参考答案:D6.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B.转基因生物引起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C.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是无法弥补的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造成安全性问题,但不能一概而论参考答案:C7.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参考答案:D8.下列关于脂质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是细胞中重要的能源物质

B.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C.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D.油脂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参考答案:A9.下列有关发酵项目的内容全部正确的是

发酵项目微生物名称微生物结构特点微生物异化作用类型A果酒酵母菌有核膜兼性厌氧B果醋醋酸菌无核膜厌氧C腐乳青

霉有核膜需氧D泡菜乳酸菌无核膜厌氧

参考答案:AD10.用电刺激离体蛙心的某条神经能使心跳变缓,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本实验提示A.电流通过神经传导B.神经与心肌收缩没有关联C.神经通过放电使心跳变慢D.神经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参考答案:D11.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参考答案:B12.已知某蛋白质由三条肽链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S—S—”为由两个“一SH”构成的二硫键,其作用是连接两相邻肽链。若该蛋白质分子共由A个氨基酸组成,则形成一个该蛋白质分子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8(A-3)+4

B.18(A-2)+4C.18m(A-3)

D.18(A-2)参考答案:B13.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步骤A酶催化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mL3%H2O2+1mL过氧化氢酶

保温5分钟对照组:2mL3%H2O2+1mL蒸馏水

保温5分钟B酶催化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1mL新鲜唾液

对照组:2mL3%蔗糖+1mL新鲜唾液

分别保温5分钟后,用斐林试剂检验C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5mL3%可溶性淀粉+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分钟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蓝色变化D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先加入2mL3%可溶性淀粉液,pH已调节至不同值,适宜温度保持5分钟后,再加入1mL新鲜唾液,用斐林试剂检验

参考答案:B14.研究表明,雄鼠的“气味”对幼年雌鼠的性成熟有明显影响。这种“气味”在生态学上称为

A.物理信息

B.营养信息

C.行为信息

D.化学信息参考答案:D15.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参考答案:C16.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

B.葡萄糖

C.钙离子

D.唾液淀粉酶参考答案:答案:D17.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参考答案:B【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S”型曲线增长速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在a~K/2之间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K/2~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速率在减小;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解答】解:A、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因此种群数量不会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B、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此时捕捞能使种群较快恢复到K值,维持可持续生产,B正确;C、种群数量最大值时K值,而不是K/2,C错误;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值为K值,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重点考查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要求考生识记“S”型曲线形成的原因,理解和掌握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合理解释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的原因.18.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只能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参考答案:D19.果酒是以新鲜水果或果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配制而成,酒精度在7%~18%的发酵酒。在果酒的基础上继续发酵可得到果醋。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都是由酵母菌完成B.制果醋的温度要比制果酒的温度高些C.传统的葡萄酒制作一定需要人工接种菌种D.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参考答案:B20.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

A.na/6

B.na/3–18(n/3–1)

C.na-18(n-1)

D.na/6–18(n/6–1)参考答案:D21.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遗传病患者的致病基因会遗传给子代B.不含有致病基因就不患遗传病C.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D.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参考答案:C【考点】A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解答】解:A、遗传病患者的致病基因不一定会遗传给子代,A错误;B、不含有致病基因也可能会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错误;C、遗传病是指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C正确;D、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D错误.故选:C.22.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形增长参考答案:C23.下列有关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脱落酸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存C.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共同促进种子的萌发D.种子萌发过程中,多种激素互相协调,共同调节参考答案:B脱落酸能抑制种子的萌发,A正确。喷洒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种子的分裂,B错误。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能共同促进种子萌发,在种子萌发时这两种技术含量上升,C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24.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右图曲线走势不相符的是(

)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

B.T细胞浓度——HIV浓度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参考答案:C25.患有骨骼肌肌无力的病人和患有骨质软化病的病人,其病因是(

A.血液中缺少Ca2+

B.血液中Ca2+含量过高C.前者血Ca2+过高,后者血Ca2+过低

D.前者血Ca2+过低,后者血Ca2+过高参考答案:C26.下列有关细胞核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的通道

B、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结构C、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没有联系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参考答案:C27.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错误的说法是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C.电信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直接传向另一个神经元D.神经纤维兴奋的部位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参考答案:C28.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进行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捞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第二次捕捞160尾,其中有标志的鲫鱼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A.4000尾B.3200尾C.1600尾

D.800尾参考答案:B29.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C.光照强度为a~b,曲线Ⅰ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b~c,曲线Ⅱ、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参考答案:D【考点】3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由于图中涉及自变量较多,因此可分组探究:曲线Ⅰ和Ⅱ、曲线Ⅱ和Ⅲ;确定光照强度后曲线Ⅰ和Ⅱ的自变量为温度;而曲线Ⅱ和Ⅲ的自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解答】解:A、光照强度为a时,曲线Ⅱ和Ⅲ的光照强度相同、温度相同,而曲线Ⅱ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曲线Ⅲ,说明此处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A正确;B、光照强度为b时,曲线I和Ⅱ的光照强度相同,二氧化碳浓度相同,因此造成曲线I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B正确;C、图中看出,光照强度为a~b,曲线I、Ⅱ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C正确;D、光照强度为b~c,曲线Ⅱ、Ⅲ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升高,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图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生在分析曲线时,注意利用单一变量的原则,从而确定影响曲线趋势不同的原因.30.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细胞内寄生才能完成增殖

②没有细胞结构,但有细胞膜③仅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④有有氧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酶⑤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但有核糖体⑥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发生遗传变异A.①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⑥参考答案:B病毒是一类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一种核酸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没有相关的酶,能够发生遗传和变异,①③⑥正确,②④⑤错误,所以选B。31.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动物细胞培养→胚胎→②→新个体A.若该工程表示的是胚胎分割技术,则①减数分裂、②为有丝分裂B.若该工程表示的是核移植技术,则①的形成需要体外受精C.若该工程为体外授精技术,则获得的新个体为试管动物D.②需注射促性腺激素,以达到超数排卵和同期发情的目的参考答案:C32.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B.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C.人工种子的培育D.“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参考答案:B【考点】R4: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利用特定的培养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花药的离体培养、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的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后杂种细胞的培养以及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都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解答】解: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采用了植物组织(花粉)培养技术,A错误;B、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是植物的正常发育,没有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术,B正确;C、人工种子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可见该过程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错误;D、运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D错误.故选:B.33.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参考答案:B34.移植树苗时,常常要剪掉一部分枝叶,其目的是为了降低(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渗透作用参考答案:C35.细胞中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形成的多聚体,右图中甲乙丙丁为真核细胞中的四种多聚体,abc为其单体.请结合此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内a有4种,b约有20种B.a、b、c都不能再水解C.细胞中甲是遗传物质,丙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乙都在细胞质中,丁都在细胞膜外侧参考答案:C【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和丙组成染色体、乙和丙组成核糖体、丙和丁组成多糖,因此甲是DNA,乙是RNA,丙是蛋白质,丁是多糖,a是核苷酸,b是氨基酸,c都葡萄糖.【解答】解:A、a是核苷酸,人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核苷酸是8种,A错误;B、核苷酸可以进一步水解形成1分子五碳糖、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B错误;C、甲是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丙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正确;D、乙是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D错误.故选:C.36.下列对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B.它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它是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D.它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参考答案:D【考点】植物激素的概念.【分析】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解答】解:A、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A正确;B、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B正确;C、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如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是幼芽、幼根及发育中的种子,C正确;D、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D错误.故选:D.37.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工程中通常用CaCl2处理植物细胞,以增大细胞壁通透性B.某一种浆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培养,获得特异性强的单克隆抗体,但当相应抗原位于靶细胞内时,该抗体不能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C.用以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就是以单克隆抗体作抗癌药物定向杀死癌细胞D.用聚乙二醇处理大量混合在一起的两种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所获得的融合细胞都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参考答案:B略38.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2种成分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分析题图,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故A错误;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有植食性鸟、食草昆虫,故B错误;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鹰、食虫鸟、蜘蛛、青蛙,共4种,故C错误;生态系统的组分中,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39.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

D.三者能复制、分离和传递参考答案:C4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B.土壤小动物对于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的辅助作用C.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D.水平方向上光照强度的不同会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参考答案:C【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土壤小动物中,有的是分解者,有的是消费者,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分解为无机物,而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土壤小动物对于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的辅助作用。生殖隔离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隔离机制;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是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使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复杂的斑块性和镶嵌性。【详解】A.提高大熊猫环境容纳量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A正确;B.土壤小动物有些是分解者,有些是消费者,对于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的辅助作用,B正确;C.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前提是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D.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甲图是某种生物膜结构图,其中a、b、c、d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乙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对细胞膜功能复杂性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将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再进行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与这种现象密切相关的结构是甲图中的[

]_________。(2)乙图中④的形成与________(填名称)有关,乙细胞能产生ATP的结构是_______(填序号)。(3)将乙图所示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测得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中曲线所示,与该变化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

(填乙图中序号),该变化过程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依次为

(填甲图中字母)。(4)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可以将乙细胞的结构①分解,将这样处理后的乙细胞再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该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何?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