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_第1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_第2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_第3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_第4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落实基础1、皇帝制度的由来、特点、本质。2、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3、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实。4、监察制度的演变史实。5、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1、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萌芽于战国建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强化于明清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兴衰过程始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公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吏少府九卿百官之首全国政务1全国军务3全国监察丞相助手2秦朝:三公九卿制一、中央政治制度西汉:中外朝制度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尚书令常侍侍中中朝外朝执行机构决策机构特点:相权被一分为二皇帝(皇权至上)尚书省

执行机构中书省

制令决策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

1、集体宰相制,相权一分为三2、相互牵制,互为补充,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3、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行政效率4、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

唐:三省六部制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三司使分行政权皇帝二府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分财权削弱宰相权利皇帝总揽大权宋代:二府三司制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设司礼监清朝:雍正帝中央设军机处

地方密折奏事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趋势:

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落!影响:调整“相”权的原因A、防范宰相擅权B、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C、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君权与相权矛盾产生的根源君主专制政体郡郡守郡尉监御史史县道(少数数民族族聚居居地))乡里亭(地方方治安安与公公文传传递))行政兵事监察二、地地方政政治制制度(一))郡县县制(二))、行行省的的设置置1、简述地地方行行政制制度的的演进进1.秦秦:州郡县县三级级道、州州、县县路、州州、县县郡县两两级2.汉汉:3.唐唐:4.宋:2、元元朝行行(中中书))省的的设置置:①全国国设十十行省:②中书省省直辖““腹里里”::③宣政院院辖区::山西、、河北北、北北京京、山山东西藏和和四川川、青青海部部分地地区④省下下行政政区::路、府府、州州、县县3、行行省受受中央央节制制①民政政———中书书省②军政政———枢密密院③觐见见制④监察察制⑤互迁迁制4、明明清沿沿用行行省制制度(1))明代代:省省、府府、县县(2))清代代:省省、道道、府府、县县5、行行省设设置的的意义义:(1))加强强中央集集权,调整整中央和和地方方的关系系,巩巩固了了统一一的多多民族族的国国家。。(2))是中中国古古代地地方行行政制制度重重大变变革,,是中国省省制的的开端端。朝代地方行政机构秦朝郡、县二级制

汉初郡、县二级制

汉中后期州、郡、县三级制

唐道、州、县三级制

宋路、州、县三级制元省、路、府、州、县明省(承宣布政使司)、府、县清省、道、府、县中国古古代地地方行政区区划的的演变变趋势::中央权权力加加强,,地方权权力削削弱;;三、中中国古古代王王朝的的监察察制度度用于对对机关关或工工作人人员的的监督督考察察及检举举的一一种制制度。。(一))监察察:(二)监监察的的目的的:(阅读读材料料并思思考))材料一一:“代天天子巡巡守,,所按按藩服服大臣臣,抚抚州县县官诸诸考察察,举劾由由专,,大事事奏裁裁,小小事力力断。。”(顾炎炎武《《日知知录》》)材料二二:君主为为了直直接掌掌握情情况,,还经经常派派遣御御史、、使者者、宦宦官亲信信等奉奉旨持持节以以监督督处理理各项项事务务(《中中国政政治制制度史史》))材料三三:“它曾有有效的的维护护了以以君主主为核核心的的统治治秩序序。””目的::为了加加强专专制主主义中中央集集权。。(三))古代代监察察体制制的演演进1、秦秦:中央::(御御史大大夫))地方::(监监御御史史)2、汉汉中央::(司司隶校校尉))地方::(刺刺史制制度))最主要要的监监察机机构御史大大夫印印刺史印印司隶校校尉印印3、唐唐:御史台台定期到到监狱狱视察察执法法情况况。4、宋宋:提点刑刑狱司司是专职职监察察刑狱狱的官官职。。5、元元:A,人人命重重案以以公文文移送送御史台台,由监察察御史史复按按。B,御御史在在纠举举官吏吏,可可采取取拘捕捕、审审讯甚甚至先先斩后奏等等手段段。6、明明:都察院院。明监察察御史史王忬象牙腰腰牌如何评价中国古古代的的监察察制??积极::监察察体制制的逐逐渐健健全,,(一一定程程度防防止官官员腐腐败、、贪脏脏枉法法,滥滥用职职权等等,))适应了专专制主义义王朝实实行有效效统治的的需要。。局限:1、未能对皇皇权作出出制约(代表皇皇帝不代代表社会会)2、监察察官员和和监察机机构贪脏脏枉法的的情形司司空见惯惯,使得得监察系统统受到严严重破坏坏。1、世官制制:2、察举举制:汉:察举举、征召召制魏晋:九九品中正正制3、科举举制:四、选官官制度选官制度度的变化化呈现出出一种什什么趋势势?演进:1、世官官制:(1)时时间:先秦时期期(2)简简介:官官职世袭袭制度。。这一制制度决定定公门有有公、卿门有卿卿,贱有有常辱、、贵有长长荣的现现象。(3)依依据:官职被限限定在贵族范围内,,下层人士士一般没有参参政机会会。血缘关系系(4)特特点:2、察举举制:(1)时时间:西汉至魏魏晋南北北朝(2)简简介:即即选官要要先经官官吏察访访,然后后推荐给中央予予以任用用。(3)实实施情况况:两汉:(察举与征征召)A、武帝帝即位,,诏令中央和地地方行政政长官向朝廷举荐荐道德学学文优异异又有议议政能力力的人。B、六年年之后,,下诏策策试贤良。晃错东方朔(4)察举举制的特点:主管人员员:行政官员员察举依据据:德行和才才能A、无论论从考核核对象和和内容,,还是从从考选的的方式上来来看,都都体现出出封闭性特征。B、其形形式都是是以官举士士,权操于于上,百百姓不得参与与,民意意无从体体现。3、科举制:(1)简介介:科举制是是一种考考试选官官制度。。这一制制度产生生于隋,确确立于唐唐,发展展在北宋宋,成熟熟、衰亡亡与明清。。(2)选选官依据据:考试成绩绩清代公布布殿试结结果的金金榜秀才看榜榜图明清科举举考试的的程序儒童童生童试生员秀才乡试举人(通过)乙榜(中举)第一名:解元第二名:亚元第三四五名:经魁会试贡士(通过)会元(第一名)殿试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甲榜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3)评评价:积极作用用:A、科举举制的实实行突破破了世家家大族垄垄断官场场的情形形。B、保证证了专制制政府行行政人员员的来源源,有较较高文化化素养的士人从从政,为为行政效效率的提提高提供供了条件件。C、促成成了普遍遍持久的的读书风风尚,有有益于社社会重学学风气的形成。。D、以严严格的考考试作为为选官方方式,从从追求公公平的角角度来看,也有有一定的的合理性性。消极作用用:A、科举举考试的的科目及及内容,,大都不不出儒学学经义的的范围,,被选拔得得多是缺缺乏进取取精神和和创造意意识的人人。B、科举举制作为为中国特特色的选选官方式式,其实实是一种种将知识分子引引入统治治集团,,且被最最高掌权权者控制制的制度度。(4)选选官制度度的演变变趋势::趋势:思想控制制与文化化专制不不断加强强;(5)选选官制度度的演变变目的:目的:强化专制制统治,,重视集集纳人才才以充实实执政集集团,提提高行政政效率。。积极:(1)疆疆域:形成中国国历史上上第一个个统一的的多民族族封建国国家,成成为当时时的世界界大国。。(2)对对秦:巩固国家家统一,,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