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九 古代中国的科技技术和文化艺术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f2fc6ecd8fd34ce220aedba4e6e24f/0bf2fc6ecd8fd34ce220aedba4e6e24f1.gif)
![专题十九 古代中国的科技技术和文化艺术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f2fc6ecd8fd34ce220aedba4e6e24f/0bf2fc6ecd8fd34ce220aedba4e6e24f2.gif)
![专题十九 古代中国的科技技术和文化艺术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f2fc6ecd8fd34ce220aedba4e6e24f/0bf2fc6ecd8fd34ce220aedba4e6e24f3.gif)
![专题十九 古代中国的科技技术和文化艺术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f2fc6ecd8fd34ce220aedba4e6e24f/0bf2fc6ecd8fd34ce220aedba4e6e24f4.gif)
![专题十九 古代中国的科技技术和文化艺术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f2fc6ecd8fd34ce220aedba4e6e24f/0bf2fc6ecd8fd34ce220aedba4e6e24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九古代中国的科技技术和文化艺术专题体系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古典文学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书法绘画京剧《诗经》和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疑难突破一、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认识
1、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1)经济上: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2)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政府的支持。
(3)民族关系上:各民族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融合(4)对外关系:开放的对外政策(5)文化上: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
(6)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特点(1)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经验总结,缺少实验(3)缺乏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使生产力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3、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1)对中国: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2)对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对推动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作用。二、16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近代科学?“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效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1、原因:(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科学的发展。(2)具体原因: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②政治上: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科技发展失去了物质基础和动力;③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④科技本身: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说明: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项目发明与应用传播对世界影响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①西汉:植物纤维纸②东汉:“蔡侯纸”1C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西亚、欧洲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①战国:司南②北宋:铁制指南鱼、指南针12C末13C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保证,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②唐末:火箭、火炮14C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沉重打击了封建骑士阶层③宋朝:火箭、火球、火蒺藜④明朝:地雷、水雷、定时炸弹③南宋:木刻指南鱼、指南龟④明代:为郑和下西洋提供条件①发明于古人炼丹制药实践中①隋唐:雕版印刷术②北宋:活字印刷术13C向东:朝鲜、日本向西:波斯、欧洲为欧洲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准备条件③元代:木活字、转轮排字盘④明清:铜活字知识整理①先秦:甲骨、青铜②秦汉:竹木简、纺织品。竹木简沉重,不便流传与收藏;纺织品价格昂贵,难以普及。③西汉:早期发明纸。据考古发现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说明至少在西汉时期就有了纸。④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加工造成新的书写材料,人称“蔡侯纸”。纸的发明原因:秦汉时期竹木简和纺织品作为书写材料,影响文化传播经过意义①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②纸的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发展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原理: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经过意义外传:12世纪末—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再传入欧洲①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②为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③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①战国::《韩非子》中提到指南仪器称作“司南”②北宋;发明指南针、指南鱼,并用于航海。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③南宋:《事林广记》介绍了木刻指南鱼和指南龟意义: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了
重要作用火药的发明和使用条件①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②对木炭、硫磺和硝石三种物质的性质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发明①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②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③汉代《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④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使用①唐末宋初,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出现火炮②宋代,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③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在当时都是世界最先进的①唐代:雕版印刷技术。1900年,在敦煌发现的《金刚经》,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②宋代: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实现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③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④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⑤清代: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一部书是《古今图书集成》印刷术的进步发明①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②为欧洲进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条件意义外传:13世纪后由波斯传到西方,欧洲出现木版雕印和金属活字“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书法文字起源: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以及一些器物上的铭文,
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含义: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
独特艺术特点: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
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主要字体①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②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字体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③楷书也称真书,形成于汉末,字体方正,规矩严整④行书盛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⑤草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著名
书法家①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②东晋:王羲之尤擅草书、行书,被后代尊为“书圣”③唐代: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张旭
狂草:怀素、张旭④宋代:北宋四大行书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⑤元代:赵孟頫(赵体)⑥明代:文征明、董其昌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通常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绘内容,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绘画艺术起源①石器时代:人们在陶器、崖壁、地面上绘画②先秦两汉: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成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分类①以题材分: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②以技法分:有工笔和写意的区别人文画:又称“士大夫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王维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绘画第一高峰——唐朝各朝代绘画名人及名画魏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清:郑板桥
①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
因此也称“皮黄”②京剧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戏剧艺术:京剧形成出现乾隆年间(1790年)(三庆、和春、春台、四喜合称四大徽班进京)正式形成道光年间(1840年)
(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其他戏曲的优点发展而来。)发展同治、光绪年间(“同光十三艳”)走向世界成为国宝民国特点意义:京剧艺术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戏剧之祖——昆曲诗的经典—《诗经》地位: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内容特点: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吾丰富,
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影响: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标志着我国世界的成熟①《风》:是《诗经》的精粹,反映了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②《雅》:是周王朝所在地的诗歌,主要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③《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的歌颂知识整理①文学地位: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②政治理想:毕生追求“美政”,变法图强③代表作:《离骚》,还有《九歌》、《天问》、《九章》④影响:又称“骚体”,奠定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础楚辞的魅力产生:公元前4C
南方特点浪漫主义,具有地方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屈原汉赋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李杜诗篇万口传——唐诗①时代特征: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文化开放②称谓:继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誉称为“诗仙”③诗风特点: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诗风狂放炽烈,想象丰富,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④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杜甫①时代特征: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离乱飘泊②称谓:是一位“苦难诗人”,有“诗圣”之美誉。杜诗被后人称做“诗史”③诗风特点:凝重沉郁、严谨顿挫。“三吏”、“三别”系列诗篇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④代表作:七律《称兴八首》、《登高》,五律《春望》、《月夜》等地位:李白与杜甫如镶嵌在大唐灿烂文化星空的双子星座,
是历代文人学习的典范。唐诗繁荣的原因:政治上: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物质基础文化上:科举制的推行,开明的思想文化政策民族上: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对外关系上:开放的对外政策疑难突破①柳永:以切身感受、市井风光入词,语言清浅乃至口语化,柳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②苏轼:打破诗与词的界限,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其词刚健豪放派别宋词起源: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唐代
民间“曲子词”。发展至末代走向辉煌,成为宋代文学的标志.北宋南宋①时代特征:社会变迁、国运势微,因而南宋词风多慷慨悲壮、低迷感伤。②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前期作品清新,缠绵的特点,一是作为女儿时的,反映闺中少女的情怀;二是刚嫁为人妇时的心境和生活体验。后期作品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③张元干、张孝祥:其词豪气纵横,洋溢着悲壮激昂的爱国之情④辛弃疾:其词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性风格,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①婉约派: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②豪放派: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①含义:是融合宋金以来的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又称为北曲或北杂剧②兴盛原因:随着元代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也适应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③演出场所:瓦肆或勾栏④代表人物及作品: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元曲含义: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
即通常所说的“剧曲”与“散曲”散曲元杂剧①含义: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诗歌体裁。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②特点:在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句子长短参差不齐,语言灵活和通俗③地位:散曲的兴起,是诗体的一次解放①元末明初,产生了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等②明代中叶以后,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黄金时代,如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等③明代短篇白话小说有冯梦龙所辑的“三言”和凌濛初编著的“二拍”等④清代小说在描摹人生世情方面更加成功,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⑤晚清产生了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明清小说过程①总体上: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出现了新的景象,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②政治上:明清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③经济上: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④文化上:继承和发展前代文学成就背景【例1】(2008四川非延考区,13)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答案:A题组【例2】造纸术发明于汉代,751年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到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B.道路阻隔,交通不便
C.西方国家统治者拒斥
D.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答案:A【例4】(2008上海单科,8)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答案:D、A【例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例5】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作为研究性课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下列命题存在错误的是()A.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明进程
B.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源答案:D【例7】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达50%-7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A.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B.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
C.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状态
D.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比世界其他民族聪明答案:D【例8】(2008广东梅州)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B.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答案:C【例9】(2008浙江宁波)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答案:A【例10】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翻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別,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卻依然停滯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答案:D【例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已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关于汉字的字体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
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C.金文、甲骨文、篆文、楷书
D.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答案:B中国的古代艺术题组【例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A.行书B.隶书C.篆书D.草书答案:C【例3】
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右图《中国探月》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①它是中国汉字②它是中国书法
③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
④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例4】“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
C.颜真卿D.柳公权答案:B【例5】(2008山东基本能力,57)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步辇图》(见下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①作者是阎立本②作品是唐代风俗画③作品画风奔放、水墨淋漓④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细致、形象传神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③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B【例6】法国著名的史学家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由此,反映两宋时期社会风俗的作品的是()
A.展之虔的《游春图》
B.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D.王冕的《墨梅》答案:B【例8】右图是郑燮的《竹石图》修竹数竿,浓淡相映,傲气风骨,让人感慨。对此画的正确评价是()
A.反映了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
B.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
C.用粗细变化的线条表现真实的景物,追求写实
D.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不求形似,推崇“像外之意”答案:D【例9】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例10】右图脸谱所示的角色属于京剧中的
()
A.生
B.旦
C.净D.丑答案:D、C【例11】“2007年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于2007年2月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中国的京剧与西方的交响乐交相辉映,中国艺术团选择京剧作为表演重点的原因()
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B.京剧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
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D.京剧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答案:C【例12】(2007山东,15)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去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答案:A【例1】(2008上海单科,4)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A.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
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
C.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
D.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答案:D中国古代文学成就题组【例2】汉武帝时代的赋以气势恢弘、篇幅较长、辞藻华美为特征,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动乱和经济凋敝
B、国力的强盛
C、豪迈勇进的时代气息
D、宏阔广大的文人气度答案:B【例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全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B、孟浩然
C、杜甫D、杜牧答案:C【例4】(2006四川文综,15)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中年以后作品的突出特点是()A.怀念中原故土,渗透了忧伤的感情
B.着重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C.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答案:A【例5】著名作品《秋思》“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写了天涯沦落入的彷徨愁苦。这种文学形式是(
)A.话本B.诗歌C.散曲D.小说答案:C【例6】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例7】《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村“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种创作风格反映了该作品属于()A.爱国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答案:C【例8】蒲松龄在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妖鬼狐仙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说明(
)
A.蒲松龄对现实生活了解不多
B.妖鬼狐仙的故事确实存在
C.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蒲松龄只能以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D.清朝时期市民阶层开始形成,这类故事符合他们的口味答案:C【例9】促使唐诗空前繁荣的社会原因是()①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背景②科举制度的确立使中下层文人自信乐观、积极进取③唐朝诗人富有想像力④太平盛世为人们提供了闲适的生活环境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C、C【例10】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①【例11】(2009江西南昌)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的、特点是()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听课评课记录1(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 无锡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听评课记录
- 五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3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
-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听课评课记录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 政府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共6篇)
- 部编版七上道德与法治听课评课记录:第4单元 第8课 探问生命 第2课时《敬畏生命》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2《圆心角、圆周角》听评课记录1
- 格林童话阅读考级试卷(全文5篇)
-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听评课记录2
- 2025年度特色民宿经营权转让合同书
- 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分享
- 新闻记者证600道考试题-附标准答案
- 2024年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资格审查表
- TSG ZF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工程劳务清包合同(范本)
- 普惠金融政策与区域差异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物象的作用(含练习题及答案)
- 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
- 2024年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数学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 JT-T-1004.1-2015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技能和素质要求第1部分:地铁轻轨和单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