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及发展_第1页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及发展_第2页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及发展_第3页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及发展_第4页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及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及发展杨鲁慧本文从马克思的历史观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角度,论证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与现实,总结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科学发展观的探索和贡献;从借鉴当代西方发展理论优秀成果的视角,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内涵。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导向作用,会对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和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式出发,深刻理解发展的本质内涵;需要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及丰富发展;需要吸收借鉴战后国外发展理论的经验教训。科学发展观标志着当代中国将走出一条独特的、既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又不同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新道路及新模式。一、科学发展观:马克思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的辩证统一发展的实践丰富着发展的理论,发展的理论指导着发展的实践。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使发展理论的内涵更为深刻,发展的视野更为广阔,发展的途径更为明晰。科学发展观有两个层面: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党始终坚持的战略思想。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解决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的更好、更合理、更科学的问题,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历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之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质的主体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之源”,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社会历史观主要是从社会物质生产出发,建立的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考察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体现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必然性的理论。它侧重于探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侧重于科学部分。物质生产活动既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内容,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社会历史观主要侧重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角度,论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必然性,探求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本”,居于重要的、中心的地位;主体价值观主要是以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进程为依据,侧重于探讨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考察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所在,强调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性问题。并以此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尺度和最终目标,侧重于价值部分。社会发展中价值目标所具有的意义,其核心实质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主体价值观主要侧重于从社会发展某个历史阶段的横向角度,探索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把人的生存质量和全面发展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目标体系,探求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质”。“质”是用以衡量评断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注:参见《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269-270页。广本”与“质”的有机结合,即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的有机统一,集中概括了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本质”内涵和深刻意义。即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问题。关于人的主体价值论,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社会发展的进程并不象自然界那样,仅仅是各种自然物自发作用的产物,而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思想的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性,这不仅是人类所具有的本质内涵,也是人活动的基本特点。在社会发展的有机演进机制中,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和内在动力。人在历史发展中作为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蕴藏着无穷的潜力和智慧。由于人们活动的结果在现实的社会中出现了向新型社会转化的客观要求,人们又在活动中认识和追求这种要求,并根据这种要求去建立和实现新的社会制度的目标及理想。人们为目的、理想而奋斗的过程,就是从现实的社会向理想的社会发展和转变的过程。因此,认识的探索和世界的改造总是与人的需求密切相关,并有着内在关系。而这种需求欲望的产生又是与人们对现实存在和自身现状的不满开始的,要有改变、改善现存条件争取更完美的生存环境及条件的要求。这种对现存条件和对自身的不满,以及由这种不满所引起的渴望,正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源于这种人的内在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去重新认识世界、改造社会和探索未知领域。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和认识关系与价值关系是有机结合体,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每个社会要求和目的实现,都是这种双重关系互相作用的必然产物。人们的需求和目的就是在这样的关系作用中不断转化、不断推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马克思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既是矛盾的统一,又是有机联系的统一,还是辩证的统一。这种统一的过程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本质规定性,也是他考察分析社会发展的基本视角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就是把历史观与主体性相互统一于社会发展理论之中,二者同属于一个理论范畴,只不过是对这一理论不同角度的表述而已。阐述历史观,旨在论证社会发展之规律:阐述主体性,旨在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并不是彼此孤立、相互外在对立的。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实现社会发展中的“质”;只有遵循社会“本”的规律,才能最终符合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质”;而当真正实现了社会发展中的“质”,才能促使人们更自觉地去追求历史观中的“本”。“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决不是机械决定论,而是包含人类社会活动丰富内涵的辩证决定论,它不仅指出了人类活动受规律制约的一面,同时也肯定了人类活动所具有的能动创造性,和主体自我决定性的一面。”(注:赵家祥、丰子义《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因此,社会历史观本身已蕴涵着主体价值观。历史必然的独特性就在于不能离开人和人的活动,也离不开价值目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它以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为前提,展示其丰富、复杂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从历史观与主体性有机统一的理论高度,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式为切入点,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本质蕴涵。辩证的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是经济社会全面的发展。辩证发展的实质是要求全面性,防止片面性,兼顾发展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构成社会的整体性发展;辩证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辩证法的基本原则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内在联系性实质就揭示了社会发展必然是和谐、对称、稳定的,从而要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辩证的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重要问题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也是辩证发展的本质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包含着客观世界深刻的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产物。二、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及理论贡献新的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新阶段关于发展问题上的根本思想,也是我党在发展问题、发展理论上的新命题和最新认识成果。它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基本思想,并在新的实践中为解决新问题做出的理论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是也必须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以人为本,持续、协调、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也是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和关键所在。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说,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历代国家领导人,为寻求中国社会全面发展之路曾做出不懈地努力和艰辛探索,留下许多思想成果和理论财富以及太多的遗憾。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相比,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认同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而且还表现为对直接的具体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他把社会主义社会人的主体价值的实现,更多地体现在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上。(注:郁建兴、朱旭红:《社会主义价值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在毛泽东看来,人的解放和发展问题,重要的是阶级的解放、社会的发展,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就人的主体性而言,它是与民主、平等、公正紧密相连的,其丰富涵义已蕴意在其中。毛泽东正是以“实现大同这唯一之路”的信念,孜孜追求共产主义的崇高奋斗目标,孜孜追求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消灭阶级、阶级差别及资产阶级法权,解放全人类成为贯穿革命与建设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主要思路,是他整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的一个主题。毛泽东在认同工业化和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的同时,要求超越现代化已有的形式,并期望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度里,实现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以及内在结合。而且还要求人们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及价值观去实现未来社会的目标,即在经济物质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境界日趋提高;经济和社会既发达又文明,既繁荣又公平;人从阶级的解放、到社会的解放,最终获得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又红又专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体现;毛泽东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学校,大学校内部的工、农、学、兵,都应该成为'拿起锤子能做工,拿起锄头犁耙能种田,拿起枪杆子能打敌人,拿起笔杆子就能写文章”的“全面发展的亿万共产主义新人。”(注:《人民日报》社论,1966年8月1日。)这些具有诗情画意般的词句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展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真实面貌。也是毛泽东关于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思想脉络。由此可见,毛泽东在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体系与其实现的现实基础的关系问题上具有创建性、独特性、深刻性。毛泽东在认识把握人与社会全面发展问题上,既有他独到之处,又有其经验教训。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基础,怎样在长期、复杂、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法则,又要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使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目标理想最终实现。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成为邓小平建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切入点和社会背景,同时也是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与实践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在求解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理论时,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观点一样:社会主义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只能而且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为此,他抓住要害大胆破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发展生产力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体现在综合国力提高上和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繁荣富强的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以此建构了邓小平发展本质思想的基本框架。从这一基点出发,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了社会主义本质范畴,并把社会主义本质集中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邓小平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凸现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其价值观的意义从两个层面得到诠释:一是手段、条件、方式方法对于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二是价值目标和理想只有以科学的理念、历史的理性、现实的基础作为前提条件,才有可能实现。具体表现为:第一,在社会全面发展模式上,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模式是带有全球性影响和根本性的历史变革,邓小平认为中国不仅必须走向现代化,而且必须走出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来。中国社会全面发展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其特殊性就在于,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要实现现代化。它突破了传统的发展理论模式并对此提出挑战,无论是欧美模式还是东亚模式始终未能解决现代化就是私有化这一根本问题。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理论,体现了时代特色、制度特色、发展特色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第二,人与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的坚定持久性与循序渐进的有机统一。邓小平一贯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牢固地确立起经济建设的重心地位,并作为长期持久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此同时,邓小平还注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强调发展的循序渐进性。社会发展由温饱型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乃至基本实现现代化。邓小平社会全面发展进程的坚定性与渐进性的统一思想,对于深刻认识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精神、本质、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地推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三,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看,邓小平始终坚持重点与全面的辩证有机统一。在确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后,中国应是什么样的社会发展进程?实现什么样的价值目标?这些事关重大的当代中国发展目标的定位问题,一直是总设计师邓小平思考的重大问题。社会发展的目标要体现全面性,这是邓小平设计和确定当代中国发展目标的基本原则。他提出的“富强”、“民主”、啪神文明”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及增强“综合国力”等思想都反映了这一基本原则。在此邓小平强调的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三者统一发展目标的全面性都是建立在发展“重点”基础上的全面性。这一发展目标坚持了经济重点性与社会全面性的有机统一,既突出重点,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全面性,实现富强、民主、文明,使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相协调。邓小平通过不断地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基本经验,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这就是牢固地确立起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并且注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一价值观的形成体现着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使价值观置于一个科学现实的基础之上,呈现以社会历史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又使社会历史观向主体价值观延伸提升,建构起以主体价值观为主题的社会历史观。因此,历史观与主体性的双向建构和融汇,奠定了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广泛基础,为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提供了辩证发展的方法原则。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发展中,一个很大的经验教训就是“一手硬、一手软”。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提出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和全面进步的思想,并在建设三大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揭示了经济、政治、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三个主要领域,“三个文明”是这三个领域的主要成果,阐述了“三个文明”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这是意义深远的理论升华。正是由于此,江泽民执政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把社会全面发展问题提到更加重要和突出的地位。这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思考的新成果。江泽民社会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为:第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全面推进。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是三位一体的,三者相互推动、相辅相成。三大文明建设思想,集中体现和发展了马克思历史观与主体性社会发展理论的本质。第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本质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来建设。第三,社会协调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社会协调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社会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文化条件和社会活动环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协调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力量源泉。三大文明发展的社会环境创造了全面发展的人;人也创造了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过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把“以人为本”作为我党发展的中心指导思想,以“坚持五个统筹”把社会的全面发展具体化、方法化和可操作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相统一的辩证发展精髓,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和深化,标志着党在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上的更加成熟。三、科学发展观:当代西方发展理论的成果借鉴从战后国外发展理论不断演进的发展脉络看,从追求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再到人与社会及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当代发展理论的重要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富有特色的重要部分。新的科学发展观正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把握时代脉搏,着眼变化着的世界,系统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代国外发展理论是一个不断演进、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经历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从战后初期至六十年代中期,这是当代发展理论的孕育形成的早期阶段。主要是“经济增长型”的发展理论,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着重强调经济增长在整个社会中的根本作用和重要地位,着眼点是追求高指标、高速度、高产量,高投入,造成社会发展理论的经济化倾向异常突出。二是,它只是把工业化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把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忽视人的主体性和精神要素以及社会与文化因素在发展中的综合优化作用。三是,这种发展观把人看作是自然界的主人,人对自然界具有支配地位,并把大自然作为人类可以无偿掠夺、占有和任人宰割的对象。从20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这是当代发展理论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阶段。主要是“社会综合”发展理论,其本质特征为:一是立足于从社会领域和社会要素的角度来解释界定发展的内涵和蕴意,意识到整个社会结构中经济、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化对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发展观对发展所作的范围定位带有明显和强烈的社会功能倾向。二是,这种发展理论深层蕴涵的理论主题是社会人的假设,把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因而注重人的社会存在形式的变革和发展,关注社会发展的目标,发展过程的综合性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和协调进步。三是,在发展道路的导向上还带有“欧洲中心主义”和“西化”的政治色彩,由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在发展中国家的感召力,过于强调发展中国家必将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发展道路和发展阶段。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这是当代发展理论逐步走向成熟的重大转变阶段。“以人为中心”新的发展观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一是,新的发展观注重人的主体性,立足从“人”的角度对发展理论作出全新诠释,抓住了发展的本质、发展的根本、发展的内源。佩鲁这种“以人为本”的新发展理论的立论基础,首开西方发展理论自身反思和批判现代性之先河,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发展理论,并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意识和文化自觉性,对20世纪末以来的社会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二是,新的发展观具有深刻性,它已深入揭示到发展观的深层次的核心和实质问题,对人的本质又有了新的解读,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佩鲁认为:即便是在经济学方面,它也应依据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就强调了人在发展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作用。其核心是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多层面的综合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本质、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和发展尺度的衡量标准,都是基于和围绕对人所作的主体性的理解。它在横面的层次上要求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在纵向的层面上要求人际间的平等发展,发展目标应是“为了一切人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新的发展观具有广泛性。它所强调的发展克服了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的潜在冲突,注重经济对文化的依赖性。佩鲁认为:经济体系总是沉浸于文化环境的汪洋大海之中,不能把经济体系孤立起来。从某种程度上看,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存在依赖于文化价值。各种文化价值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并且是抑制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决定着增长作为一种目标的合理性。(注:参见[法]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这种新发展观是以文化价值为基础,把发展问题置于文化背景之中来研究,是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转变。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标志着人类对发展问题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人的全面性发展。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条件。从二者的关系上讲,人与自然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与人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既要围绕“核心”,更要抓住“实质”。“当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作为目的时,这个'目的'仍然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终极目的的'手段',这是人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