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3_第1页
《将相和》教学设计3_第2页
《将相和》教学设计3_第3页
《将相和》教学设计3_第4页
《将相和》教学设计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周星期第节累计节月日6将相和【教学目标】1.认识“璧、臣”等13个生字,读准“强、划”等3个多音字,会写“召、臣”等13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6个词语。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4.能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教学重难点】1.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3.能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璧、臣”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划、削”的读音,会写“召、臣”等13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6个词语。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教学过程】一、速读了解背景,聚焦指导方法1.比赛激趣。比一比谁一眼看到的内容多。(1)课件出示作者简介,闪现5秒钟。课件出示: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出生,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称号: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史记》,是中国最早的通史。(2)引导交流:你看到了多少内容?比较《搭石》中学习的速读方法,这次你是怎么做到看这么多内容的?预设:我看到了司马迁写的代表作《史记》等信息。我的方法是一眼看到更多内容,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看。(3)课件出示故事背景,闪现10秒钟。课件出示: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当时,秦、楚、齐、赵、燕、魏、韩七个国家比较强,称为“战国七雄”。其中,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的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4)学生交流。预设:我看到了“秦国不能集中更多的兵力对付赵国”。2.提炼方法。(1)你是怎样做到一眼看到更多的内容的?(2)学生交流。预设:一眼扫过去就要尽可能多地看到词语或句子,连着看,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语文要素(3)小结方法: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把词语连起来,一下子看一句话,这就是连词成句地读。一眼扫过去就要尽可能多地看到词语或句子,这个方法叫扩大视域,这是能帮我们提高阅读速度的好方法。语文要素(4)教师总结:连词成句,扩大视域。(同时课件播放动画演示:课件文字设计成遮挡滑块的形状,字连词成句地出现)课件出示: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相如的人,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设计意图】阅读课文之前,先做速读游戏,运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体验扩大视域,连词成句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运用扩大视域,连词成句提高阅读速度的兴趣,同时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速读实践,检测效果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将相和》,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西汉司马迁在他的著作《史记》中记载了这个历史故事。课文是根据《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①指导读音:将相jiànɡxiànɡ丞相xiànɡ相信xiānɡ②质疑:“将”指谁?“相”又指什么人?“和”是什么意思?2.阅读实践,初读检测。(1)出示阅读要求:课件出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本文共1600余字,我读完课文花了()分钟。(2)计时器启动。学生默读。(3)全班交流。①请阅读时长不同的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情况,汇报记录的阅读时长,分享自己速读的诀窍。②出示检测题,反馈阅读情况。课件出示:1.选择题。(1)课文题目“将相和”中“将”指的是(B),“相”指的是(A)。A.蔺相如B.廉颇(2)课文分别是由(B)、(C)、(A)三个小故事组成的。A.负荆请罪B.完璧归赵C.渑池会面2.判断题。(1)“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蔺相如通过自己的智慧将和氏璧完整地送回了赵国。(√)(2)“渑池会面”之后,蔺相如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3)“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没有原谅他。(×)(4)讨论:阅读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的?学生交流预设:①遇到不懂的词语时,暂时忽略,不要回读。例如“渑池”“鼓瑟”“击缶”等词语,我不懂具体是什么意思,但能猜到它们是地名、演奏乐器的意思,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就不用管它们,继续往下读,就能提高阅读速度。相机指导认读和理解词语。课件出示:召集大臣商议解决称赞商量允诺典礼得罪胆怯示弱拒绝职位抵御划归侮辱战袍强逼和氏璧无价之宝同心协力渑(miǎn)池:地名,渑池县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鼓瑟(sè):即弹奏瑟这种乐器。瑟,古代拨弦乐器的一种,形似古琴。鼓,弹奏、敲击的意思。击缶(fǒu):缶,瓦盆。是古代的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古人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②连词成句,尽量扩大视域地读,眼睛直接扫过一整句话。例如读“蔺相如反复思量,觉得秦王还是不会信守承诺的,一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一句时,如果按照逗号的间隔拆开来读,就比较慢,如果眼睛直接扫过一整句话,就快多了。③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阅读与理解同步。我读完课文就理解了课文大概的意思。例如读完第6自然段,我就觉得蔺相如对完璧归赵已经胸有成竹了,可见他很机智勇敢。④我读得比较慢,用了6分钟,因为我心急,想一眼看懂一句话,有时看快了,觉得没看清内容,又回读了。我现在知道,连词成句地读能稍微加快速度,但要看清内容,免得读得快,却没读懂,再回读,反而使阅读速度更慢。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除了用到了《搭石》中学到的“集中注意力,不回读”的速读方法,还发现“连词成句地读”能扩大视域,提高阅读速度。接下来的学习,我们要运用这些速读的方法,更好更快地读懂课文。【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实践与检测,学生直接感受到运用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能提高阅读的速度;认识到提高阅读速度,不是指减少目光扫视全文文字的时间,而是理解与阅读快速同步。语文要素三、再读课文,把握脉络语文要素1.再读课文,把握内容。将相之间是怎样由“不和”到“和”的?请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尽量缩短阅读时间,扩大视域,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课件出示默读要求)课件出示:边读边画出课文三个故事中小结性的句子,并试着找出关键词,列小标题概括内容。记下你所用的时间。2.学生默读课文,计时器启动。提示:完成阅读任务后,及时记下自己的默读时间。3.指名阅读速度不同的学生交流阅读体会。(1)交流反馈。课件出示每个故事中小结性的句子。课件出示:·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列小标题,这三个故事分别概括为: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教师板书这三个词语)(2)阅读体会:带着问题阅读,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也能提高阅读的速度。(3)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语。①学习“璧”。指名说“完璧归赵”的意思。课件出示:“璧”指玉器,所以是玉字底。文中指和氏璧,是一块价值十五座城的美玉,无价之宝。“完璧归赵”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整无缺地送回赵国。后借指将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和氏璧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来历。②了解“上大夫”“上卿”。指名交流。预设: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上卿:古代高级官名,分上、中、下三级。上卿是卿中最高的一级。③理解“负荆请罪”。指导看课件中的插图理解。指名交流。课件出示:负荆请罪预设:负,背着。荆,荆条。“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指导书写“荆”字,注意“荆”是左右结构。4.《将相和》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组成的,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呢?(1)说一说:将相之间为什么不和?又为什么和好了?(2)指名学生交流。预设:因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会面中立了功,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所以将相不和;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避让廉颇,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所以将相和好。(3)小结: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完璧归赵、渑池会面是事情的起因与发展,负荆请罪是故事的结局。(4)指名学生根据小标题的提示,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5.教师提问:你是用几分钟读完课文的?读完的同学请算出自己平均每分钟能读多少字,请大家跟自己上次的默读速度对比一下,有进步的同学请举手!(表扬有进步的同学)6.小组合作,讲述故事。(1)组内成员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练习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2)听的同学要关注别人在讲述时有没有抓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