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3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课件_第1页
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3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课件_第2页
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3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课件_第3页
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3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课件_第4页
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3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目录模块一药物制剂概论模块二药物制剂生产基本单元操作模块三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模块四制药用水的生产技术模块五常规口服固体制剂模块六常规灭菌与无菌制剂的生产技术模块七液体制剂的生产技术模块八其它常用制剂模块九药物新剂型模块十药物制剂新技术模块十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与制剂生产目录模块一药物制剂概论模块三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模块三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知识目标掌握:灭菌与无菌技术和空气净化技术的基本概念;湿热灭菌技术分类及适用范围;熟悉:其他灭菌法及适用范围;常规洁净室与层流洁净室的气流特点;药品生产洁净区的空气洁净度划分;空气滤过的原理、影响因素及滤器的特性和分类;了解:无菌检查方法及灭菌可靠性验证参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熟知灭菌岗位操作要求,学会热压灭菌器的基本操作;根据所学空气净化技术,说明主要制剂生产的洁净技术要求。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3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课件项目一灭菌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3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课件主要内容一、概述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三、化学灭菌法四、无菌操作法五、无菌检查法六、灭菌验证参数主要内容一、概述重点难点内容重点内容:灭菌与无菌技术和空气净化技术的基本概念;湿热灭菌技术分类及适用范围;其他灭菌法及适用范围;难点内容:相关概念的区分;各个灭菌技术的优缺点;灭菌参数的物理意义;重点难点内容重点内容:灭菌与无菌技术和空气净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物料中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的过程无菌是指在任一指定的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的过程;防腐是指用低温或化学药品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消毒和防腐

无菌和无菌操作法灭菌和灭菌法灭菌法分为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一、概述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物料中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物理灭菌法是指利用加热、射线、过滤等物理方法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干热、湿热、射线、过滤等灭菌法。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一)干热灭菌法1.火焰灭菌法一般将需灭菌的器具在火焰中反复灼烧20秒钟以上,或注入少量乙醇摇匀使其沾满容器内壁,燃烧即可。此法迅速可靠,简便易行,适用于耐火材质的物品、金属、玻璃及瓷器等用具的灭菌,不适合药品灭菌。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一)干热灭菌法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2.干热空气灭菌法一般规定:135~145℃灭菌3~5h、160~170℃灭菌2~4h、180~200℃灭菌0.5~1h。此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和金属用具,以及油脂类和耐高温的粉末状化学药品(如油、蜡及滑石粉等)的灭菌,不适用于塑料、橡胶制品及大部分药品的灭菌。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2.干热空气灭菌法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二)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利用饱和水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该法灭菌效率高,且具有灭菌作用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控制等优点,是制剂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灭菌方法,但不适用于对湿热敏感的药物。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二)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热压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煮沸灭菌法利用压力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汽加热灭菌的方法。此法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孢,是制备输液常用和首选的灭菌方法。在常压下,利用100℃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为30~60min。此法适用于消毒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完全杀灭芽孢将待灭菌物置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煮沸时间通常为30~60min,适用于安瓿、注射器等器具的灭菌消毒将待灭菌物品60~80℃加热后,20~25℃放置24h,连续操作三次以上的灭菌方法。此法适用于对热敏感物料和制剂的灭菌,但不能完全消灭芽孢2134湿热灭菌法中,2、3、4的灭菌效果较差,必要时也可加入适当的抑菌剂。若加入适当的抑菌剂,药液经100℃30min可杀灭芽孢,常用的抑菌剂有甲酚(0.1%~0.3%)、三氯叔丁醇(0.2%~0.5%)、氯甲酚(0.1%~0.2%)。湿热灭菌法的分类:湿热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热压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煮沸灭菌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1.热压灭菌法热压灭菌法是指利用压力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汽加热灭菌的方法。该法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孢,在制剂生产中应用最广泛,适用于耐高压蒸汽的药物制剂、玻璃容器、金属制品、瓷器、橡胶塞、膜滤过器等的灭菌,是制备输液常用和首选的灭菌方法。热压灭菌所需的温度、与温度相当的压力及时间为115℃(67kPa)30min,121℃(97kPa)20min,126℃(139kPa)15min。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1.热压灭菌法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1)热压灭菌柜①热压灭菌柜的结构及操作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1)热压灭菌柜必须采用饱和蒸汽须将灭菌柜内的空气排净否则与应达到的温度不符灭菌时间必须由全部药液温度真正达到所要求的温度时计时灭菌完毕后必须先停止加热,使压力表所指示的压力降至“0”点,才能开启柜门灭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②热压灭菌柜灭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必须采用饱和蒸汽须将灭菌柜内的空气排净否则灭菌时间必须由全部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2)水浴式灭菌柜水浴式灭菌柜采用湿热蒸汽灭菌,为了防止灭菌物品污染,它不用锅炉蒸汽直接灭菌,而是用锅炉蒸汽在板式热交换器内隔式加热内循环的洁净水,洁净水在高温锅炉蒸汽的加热下成为过热水,在灭菌室内失压的条件下成为过热纯净的过饱和蒸汽,对灭菌物品进行灭菌。水浴式柜内温度均匀、升降温快速均衡,使其整个灭菌周期缩短,爆瓶率低、灭菌效果可靠、成品率高。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2)水浴式灭菌柜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水浴式灭菌柜工作示意图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水浴式灭菌柜细菌的种类和数量1药物的性质2介质的性质3蒸汽的性质4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2.湿热灭菌的影响因素细菌的种类和数量1药物的性质2介质的性质3蒸汽的性质4二辐射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三)射线灭菌法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利用γ射线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热敏物料和制剂的灭菌,但此法设备费用高,对操作人员有潜在危害。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此法适用于表面灭菌、无菌室空气及蒸馏水的灭菌。利用微波照射产生的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对热压灭菌不稳定的药物制剂,尤其是水性注射液的灭菌。

辐射紫外线微波(三)射线灭菌法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四)滤过除菌法

滤过除菌法是指经滤过除去活的或死的微生物的方法,是一种机械除菌方法,所用的机械称为除菌过滤器。此法不需加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液、气体、水等的灭菌。供灭菌用的滤器的孔径必须小到足以阻止细菌和芽孢进入滤孔之内,大约为0.2µm,灭菌过滤一般选用孔径为0.22µm或0.3µm的微孔薄膜滤器或G6垂熔玻璃漏斗。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四)滤过除菌法三、化学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是指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灭或抑制的方法,同时不影响灭菌制品的质量。用于杀灭细菌的化学药品称为杀菌剂,大多数杀菌剂较低浓度时呈现抑菌作用。根据杀菌剂不同,化学灭菌法可分为气体灭菌法与化学药液灭菌法。三、化学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是指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具有广谱高效、高洁净、无公害、方便经济等特点。在医药工业广泛用于洁净室环境、物料、工作服、密闭容器或管道等灭菌。适用于对热敏感的固体药物、纸或塑料包装的药物、塑料容器、橡胶制品及注射器等医用器械的灭菌。除以上方法外,还包括汽化过氧化氢或甲醛、丙二醇、乳酸、过氧乙酸等化学药剂的蒸汽熏蒸,进行操作室内空气的灭菌。环氧乙烷灭菌法臭氧灭菌法其他气体灭菌法三、化学灭菌法(一)气体灭菌法具有广谱高效、高洁净、无公害、方便经济等特点。在医药工业广泛三、化学灭菌法(二)化学药液灭菌法化学药液灭菌法是指采用杀菌剂溶液进行灭菌的方法。常用的有75%乙醇、1%聚维酮碘溶液、0.1%~0.2%新洁尔灭溶液、2%酚或煤酚皂溶液等。在制药工业主要用于环境、器械、操作人员的表面消毒灭菌,为其他灭菌法的辅助措施,使用时要注意浓度不宜过高,以防其化学腐蚀作用。三、化学灭菌法(二)化学药液灭菌法四、无菌操作法

无菌操作法系指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适用于不耐热药物的注射剂、无菌眼用制剂、皮试液及生物制剂、海绵剂和创伤制剂等无菌制剂的制备和分装。四、无菌操作法无菌操作法系指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将供试品溶液分别接种于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6管,其中1管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用菌液1ml,作为阳性对照,另接种真菌培养基5管。在规定条件下培养,培养数日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出现浑浊或沉淀,与阳性和阴性对照品比较或直接用显微镜观察。此法适用于非抗菌作用的供试品。

取规定量供试品溶液经薄膜过滤器过滤后,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滤器,取出滤膜在培养基上培养数日,观察结果,并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实验。常用于抗生素等本身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制剂的无菌检查。

直接接种法

薄膜过滤法

五、无菌检查法将供试品溶液分别接种于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6管,其中六、灭菌验证参数(一)D值与Z值1.D值D值是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或残存率为10%时所需的灭菌时间,以时间(min)为单位。

六、灭菌验证参数(一)D值与Z值六、灭菌验证参数

通过对灭菌过程中微生物死亡动力学的研究,可知杀灭微生物的速度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

式中N0——原有微生物数;Nt——灭菌t时间残存的微生物数;K——灭菌速度常数。

六、灭菌验证参数通过对灭菌过程中微生物死亡动力学的研六、灭菌验证参数根据D值的意义,当N0=100、Nt=10时,灭菌时间t即为D值,因此,

六、灭菌验证参数根据D值的意义,当N0=100、Nt六、灭菌验证参数

2.Z值

Z值是表示降低一个l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数,以度(℃)为单位,即:

六、灭菌验证参数2.Z值六、灭菌验证参数

其指数形式为:

如设Z=10℃,T1==110℃,T2==121℃,则D2=0.079D1。即表示110℃灭菌1min与121℃灭菌0.079min,灭菌效果相当。

六、灭菌验证参数其指数形式为:六、灭菌验证参数(二)F值F值是表示在一定温度(T)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在参比温度(T0)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以时间为单位。F值常用于干热灭菌可靠性验证。其数学表达式为:

六、灭菌验证参数(二)F值六、灭菌验证参数式中△t——测量被灭菌物温度的时间间隔,一般为0.5~1.0min;T——每个△t测量被灭菌的温度;T0——参比温度。例如干热灭菌的参比温度为170℃,杀灭大肠杆菌内毒素的Z值为54℃,则采用250℃干热灭菌杀灭此内毒素的F值为750min。六、灭菌验证参数式中△t——测量被灭菌物温度的时间间六、灭菌验证参数(三)F0值在采用湿热灭菌法时,通常以耐湿热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为微生物指示菌,参比温度为121℃,Z值为10℃,此时计算出的F值即为F0值,即

六、灭菌验证参数(三)F0值六、灭菌验证参数因此F0值即表示在一定灭菌温度(T)下,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以时间(min)为单位。也就是说无论温度如何变化,△t时间内的灭菌效果应相当于121℃灭菌F0时间的效果,即F0是将各温度下灭菌效果均转化为121℃灭菌的等效值,因此F0又称为标准灭菌时间(min),可作为灭菌过程的比较参数。六、灭菌验证参数因此F0值即表示在一定灭菌温度(T)六、灭菌验证参数F0值目前仅用于热压灭菌可靠性验证。为了使F0测定准确,应选择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精密度为0.1℃的热电偶,并对其进行校验六、灭菌验证参数F0值目前仅用于热压灭菌可靠性验证项目二洁净室与空气净化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3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课件空气净化是以创造洁净空气为目的空气调节措施,根据洁净要求和标准,分为工业净化和生物净化,工业净化是指除去空气中悬浮的尘埃粒子,生物净化是指不仅除去空气中的尘埃,而且除去细菌等微生物以创造洁净空气的环境,制药工业、医院手术室、生物实验室等均需生物净化。空气净化是以创造洁净空气为目的空气调节措施,根据洁净主要内容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三、洁净室气流组织四、洁净室基本布局及其他净化措施五、不同剂型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主要内容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重点难点内容重点内容:常规洁净室与层流洁净室的气流特点;药品生产洁净区的空气洁净度划分;空气滤过的原理、影响因素及滤器的特性和分类。难点内容:空气滤过的原理、影响因素及滤器的特性和分类。重点难点内容重点内容:常规洁净室与层流洁净室的气流特点;药品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洁净室(区)是指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洁净技术以0.5µm和5.0µm粒子作为划分洁净等级的标准粒径,我国GMP将药品生产洁净室空气洁净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为高风险操作区,采用单向层流操作台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B区指高风险操作区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压差要不低于10Pa。一般洁净室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二)洁净室含尘浓度和活微生物的测定1.含尘浓度测定光散射式粒子计数法是应用光散射原理计数,当含尘气流以细流束通过强光照射的测量区时,空气中的尘粒发生光散射,形成光脉冲信号,并转换成电脉冲信号。本法适用于粒径≥0.5µm的悬浮粒子计数。滤膜显微镜计数法是将空气中的尘埃通过滤膜真空过滤收集在滤膜表面,用丙酮蒸气熏蒸至滤膜呈透明状,置显微镜下计数,根据空气采样量和粒子数计算含尘量。本法适用于粒径≥5µm的悬浮粒子计数。本法对分析尘埃来源及污染途径具有较高的价值。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二)洁净室含尘浓度和活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2.活微生物测定洁净区的微生物监测包括空气微生物监测、表面微生物监测以及人员监测。空气微生物测定的目的是确定浮游的生物微粒浓度和生物微粒沉降密度,以此来判断洁净区是否达到规定的洁净度。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2.活微生物测通过自然沉降原理将空气中的生物粒子收集于培养基平皿上,在30~35℃条件下经48小时培养,使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游浮菌宜采用撞击法机理的采样器,一般采用狭缝式或离心式采样器,利用真空或内部风扇使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撞击并沉积在培养基上,然后照上述条件培养计数。除了用空气微生物取样来监测生产环境的微生物负荷外,表面监测也用来监测生产区域表面以及设备和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量。基本的监测方法包括接触碟,擦拭法以及表面冲洗法。游浮菌的测定洁净区表面微生物的测定沉降菌的测定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通过自然沉降原理将空气中的生物粒子收集于培养基平皿上,在30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多采用空气滤过法,即当含尘空气通过具有多孔过滤介质时,尘粒被孔壁吸附或截留而与空气分离,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该法是空气净化的关键措施之一。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根据尘粒与介质的作用方式,可分为静电作用扩散作用拦截作用

惯性作用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一)空气过滤的机理根据尘粒与静电作用扩散作用拦截作用惯性作用二、洁净室的空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二)空气过滤的影响因素

尘粒粒径风速纤维直径和密实性附尘作用粒径越大,惯性作用和拦截作用越显著,则过滤效率越高在一定范围内,风速越大,粒子易被吸附。但过强的风速易导致二次污染,因此风速应适宜。

纤维越细、越密实,则拦截和惯性作用增强,但阻力也相应增加,因此纤维的直径和密实性应适宜。

随着过滤的进行,纤维表面沉积的尘粒增加,拦截作用提高,但积尘到一定程度后,阻力明显增加且降低风量,故过滤器应定期清洗或更换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二)空气过滤的影响因素尘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三)空气过滤器的特性1.过滤效率(η)是指在一定风量下,过滤前后空气含尘浓度的变化与过滤前含尘浓度之比。是过滤器的主要参数之一,能反映过滤除去的含尘量,过滤效率越高,除尘能力越强。η=(C1-C2)∕C1式中C1、C2分别表示过滤前后空气的含尘量。当含尘量以计数浓度表示,η为计数效率;以重量浓度表示,η为计重效率。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三)空气过滤器的特性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2.穿透率(K)与净化系数(Kc)穿透率是指过滤后和过滤前的含尘浓度比值,反映过滤器没有滤除的含尘量:K=C2/C1=1-η净化系数以穿透率的倒数表示,反映过滤后含尘浓度降低的程度。滤器的穿透率越高,净化系数越低,滤过效率则越低。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2.穿透率(K)与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3.容尘量是指过滤器允许积尘量的最大值。容尘量一般定为阻力增大至最初阻力的2倍或滤过效率降至最初值的85%时的积尘量。滤器的积尘量超过容尘量,则阻力增大且捕集的尘粒易再分散,滤过效率降低。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3.容尘量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4.滤过器的阻力是以滤器进出口的压差表示。滤器的阻力随积尘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增至最初阻力的2倍时,需更换或清洗滤器,此时的阻力称为终阻力。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4.滤过器的阻力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四)空气过滤器的种类

主要滤除粒径大于1µm的尘粒,一般置于高效过滤器之前起保护作用。滤速为0.2~0.4m/s,过滤效率为30%~50%。其结构为抽屉式或袋式,可清洗更换。宜集中设置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的正压段。主要滤除5µm以上的尘粒,用于新风过滤。滤速一般为0.4~1.2m/s,过滤效率为20%~30%。一般采用易于拆卸的板式或袋式,可清洗或更换。不宜选用浸油式过滤器。主要滤除粒径小于1µm的尘粒,一般置于净化空调系统终端。滤速一般为0.01~0.03m/s,过滤效率为99.91%。为增大过滤面积,过滤器的滤材需多次折叠,滤纸间以波纹板分隔。其特点为效力高、阻力大、不能再生,安装时正反方向不能倒装。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四)空气过滤器的种类主要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五)洁净室空气净化系统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五)洁净室空气净化系统三、洁净室气流组织(一)单向流单向流又称层流,系指进入洁净室内的空气沿着平行流线,以一定流速、单一通路和方向流动,各流线间的尘粒不易相互扩散,同时空气流速相对较高,使粒子在空气中浮动而不会积蓄沉降,室内空气不会出现停滞状态,且室内新脱落的尘粒很快被经过的气流带走,具有自行除尘的能力,洁净度可达A级。层流洁净室虽可达到很高的洁净度,但建设和运转费用比较昂贵。三、洁净室气流组织(一)单向流三、洁净室气流组织

单向流根据气流的流向又可分为垂直单向流与水平单向流(1)水平单向流水平单向流又称水平层流,为克服尘粒的沉降作用,断面风速需≥0.25m/s。水平层流洁净室的造价比垂直层流低,但空气流动过程中含尘浓度逐渐增加,对洁净度有一定的影响。

三、洁净室气流组织单向流根据气流的流向又可分为垂直单向流三、洁净室气流组织(2)垂直单向流垂直单向流又称垂直层流,为克服空气对流,垂直层流的断面风速需≥0.35m/s以上,室内换气次数为400次/h,因此造价和运转费用很高。

三、洁净室气流组织三、洁净室气流组织(二)非单向流非单向流又称乱流或紊流,即气流具有多个通路循环特性或方向不平行,各流线间的尘粒相互扩散,进入的净化空气与室内气流混合后,将室内含尘气体进行稀释而降低粉尘浓度,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洁净度可达B或C级,室内洁净度与换气次数、送风量有关,一般B级洁净室的换气次数≥25次/h,C级则≥15次/h。三、洁净室气流组织(二)非单向流三、洁净室气流组织(三)局部净化局部净化是指仅使室内特定局部空间的含尘浓度达到所要求的洁净度级别的净化方式,特别适合于洁净度需A级要求的区域。局部净化对输液、水针灌装,粉针分装等洁净度级别高的工序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三、洁净室气流组织(三)局部净化三、洁净室气流组织超净工作台是目前最常用的局部净化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室内空气经预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在操作台形成低速水平或垂直单向流,以获得局部A级的洁净区域。其特点是设备费用低、可移动、使用方便。三、洁净室气流组织超净工作台是目前最常用的局部净化装置,四、洁净室基本布局及其他净化措施(一)洁净室建筑结构要求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洁净室(区)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他公用设施,在设计和安装时应考虑使用中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四、洁净室基本布局及其他净化措施(一)洁净室建筑结构要求四、洁净室基本布局及其他净化措施洁净室(区)的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均应密封。洁净室(区)内安装的水池、地漏不得对药品产生污染。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必须设置缓冲设施,人流、物流走向合理。根据药品生产工艺要求,洁净室(区)内设置的称量室和备料室,空气洁净度等级应与生产要求一致,并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的设施。

四、洁净室基本布局及其他净化措施洁净室(区)的窗户、四、洁净室基本布局及其他净化措施(二)人员和物料净化措施1.人员净化(1)非无菌及可灭菌产品生产洁净室(区)人员净化程序:四、洁净室基本布局及其他净化措施(二)人员和物料净化措施四、洁净室基本布局及其他净化措施(2)不可最终灭菌产品生产洁净室(区)人员净化程序:

四、洁净室基本布局及其他净化措施(2)不可最终灭菌产品四、洁净室基本布局及其他净化措施2.物料净化进入洁净室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必须有一定的净化措施,包括脱包、传递和传输等工序。脱外包需采用吸尘器或清扫方式清除表面的沉粒,污染较大,应设在洁净室外侧;清洁后的物料通过脱包间与洁净室之间的传递窗送入洁净室,传递窗的尺寸和结构应符合传递物品的需要,其平面布置及结构见(图3-11);传输是用传递带输送物料的形式,为防止污染,传递带不能穿越洁净级别不同的区域。四、洁净室基本布局及其他净化措施2.物料净化紫外线灭菌臭氧消毒化学药液及其他灭菌气体熏蒸法洁净室消毒臭氧一般通过高频臭氧发生器获得。消毒时,将发生器置于总进风或总回风管道,利用空气作为载体,使臭氧扩散至所有洁净室。空气灭菌消毒时间为1h,洁净室全面消毒需2~2.5h。

洁净室可采用甲醛、丙二醇、乳酸、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药剂的蒸气熏蒸,进行定期灭菌。近年多采用戊二醛进行喷洒消毒。无菌室灭菌的常规方法,该法用于间歇或连续操作过程中,一般每天工作前开启紫外灯1h,操作间歇中开启0.5~1h,必要时可延长照射时间或在操作过程中照射,但应注意防护。洁净室内的桌椅、地面、墙壁可用75%乙醇、0.2%新洁尔灭溶液、2%煤酚皂溶液、3%苯酚溶液进行喷洒或擦拭。A级洁净室用的消毒剂需用0.2µm的滤膜过滤后使用。其他用具尽量用热压或干热灭菌法灭菌。四、洁净室基本布局及其他净化措施紫外线灭菌臭氧消毒化学药液及其他灭菌气体熏蒸法洁净室臭氧一般五、不同剂型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五、不同剂型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五、不同剂型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五、不同剂型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目录模块一药物制剂概论模块二药物制剂生产基本单元操作模块三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模块四制药用水的生产技术模块五常规口服固体制剂模块六常规灭菌与无菌制剂的生产技术模块七液体制剂的生产技术模块八其它常用制剂模块九药物新剂型模块十药物制剂新技术模块十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与制剂生产目录模块一药物制剂概论模块三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模块三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知识目标掌握:灭菌与无菌技术和空气净化技术的基本概念;湿热灭菌技术分类及适用范围;熟悉:其他灭菌法及适用范围;常规洁净室与层流洁净室的气流特点;药品生产洁净区的空气洁净度划分;空气滤过的原理、影响因素及滤器的特性和分类;了解:无菌检查方法及灭菌可靠性验证参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熟知灭菌岗位操作要求,学会热压灭菌器的基本操作;根据所学空气净化技术,说明主要制剂生产的洁净技术要求。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3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课件项目一灭菌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3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课件主要内容一、概述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三、化学灭菌法四、无菌操作法五、无菌检查法六、灭菌验证参数主要内容一、概述重点难点内容重点内容:灭菌与无菌技术和空气净化技术的基本概念;湿热灭菌技术分类及适用范围;其他灭菌法及适用范围;难点内容:相关概念的区分;各个灭菌技术的优缺点;灭菌参数的物理意义;重点难点内容重点内容:灭菌与无菌技术和空气净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物料中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的过程无菌是指在任一指定的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的过程;防腐是指用低温或化学药品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消毒和防腐

无菌和无菌操作法灭菌和灭菌法灭菌法分为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一、概述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物料中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物理灭菌法是指利用加热、射线、过滤等物理方法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干热、湿热、射线、过滤等灭菌法。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一)干热灭菌法1.火焰灭菌法一般将需灭菌的器具在火焰中反复灼烧20秒钟以上,或注入少量乙醇摇匀使其沾满容器内壁,燃烧即可。此法迅速可靠,简便易行,适用于耐火材质的物品、金属、玻璃及瓷器等用具的灭菌,不适合药品灭菌。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一)干热灭菌法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2.干热空气灭菌法一般规定:135~145℃灭菌3~5h、160~170℃灭菌2~4h、180~200℃灭菌0.5~1h。此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和金属用具,以及油脂类和耐高温的粉末状化学药品(如油、蜡及滑石粉等)的灭菌,不适用于塑料、橡胶制品及大部分药品的灭菌。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2.干热空气灭菌法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二)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利用饱和水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该法灭菌效率高,且具有灭菌作用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控制等优点,是制剂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灭菌方法,但不适用于对湿热敏感的药物。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二)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热压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煮沸灭菌法利用压力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汽加热灭菌的方法。此法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孢,是制备输液常用和首选的灭菌方法。在常压下,利用100℃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为30~60min。此法适用于消毒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完全杀灭芽孢将待灭菌物置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煮沸时间通常为30~60min,适用于安瓿、注射器等器具的灭菌消毒将待灭菌物品60~80℃加热后,20~25℃放置24h,连续操作三次以上的灭菌方法。此法适用于对热敏感物料和制剂的灭菌,但不能完全消灭芽孢2134湿热灭菌法中,2、3、4的灭菌效果较差,必要时也可加入适当的抑菌剂。若加入适当的抑菌剂,药液经100℃30min可杀灭芽孢,常用的抑菌剂有甲酚(0.1%~0.3%)、三氯叔丁醇(0.2%~0.5%)、氯甲酚(0.1%~0.2%)。湿热灭菌法的分类:湿热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热压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煮沸灭菌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1.热压灭菌法热压灭菌法是指利用压力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汽加热灭菌的方法。该法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孢,在制剂生产中应用最广泛,适用于耐高压蒸汽的药物制剂、玻璃容器、金属制品、瓷器、橡胶塞、膜滤过器等的灭菌,是制备输液常用和首选的灭菌方法。热压灭菌所需的温度、与温度相当的压力及时间为115℃(67kPa)30min,121℃(97kPa)20min,126℃(139kPa)15min。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1.热压灭菌法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1)热压灭菌柜①热压灭菌柜的结构及操作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1)热压灭菌柜必须采用饱和蒸汽须将灭菌柜内的空气排净否则与应达到的温度不符灭菌时间必须由全部药液温度真正达到所要求的温度时计时灭菌完毕后必须先停止加热,使压力表所指示的压力降至“0”点,才能开启柜门灭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②热压灭菌柜灭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必须采用饱和蒸汽须将灭菌柜内的空气排净否则灭菌时间必须由全部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2)水浴式灭菌柜水浴式灭菌柜采用湿热蒸汽灭菌,为了防止灭菌物品污染,它不用锅炉蒸汽直接灭菌,而是用锅炉蒸汽在板式热交换器内隔式加热内循环的洁净水,洁净水在高温锅炉蒸汽的加热下成为过热水,在灭菌室内失压的条件下成为过热纯净的过饱和蒸汽,对灭菌物品进行灭菌。水浴式柜内温度均匀、升降温快速均衡,使其整个灭菌周期缩短,爆瓶率低、灭菌效果可靠、成品率高。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2)水浴式灭菌柜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水浴式灭菌柜工作示意图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水浴式灭菌柜细菌的种类和数量1药物的性质2介质的性质3蒸汽的性质4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2.湿热灭菌的影响因素细菌的种类和数量1药物的性质2介质的性质3蒸汽的性质4二辐射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三)射线灭菌法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利用γ射线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热敏物料和制剂的灭菌,但此法设备费用高,对操作人员有潜在危害。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此法适用于表面灭菌、无菌室空气及蒸馏水的灭菌。利用微波照射产生的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对热压灭菌不稳定的药物制剂,尤其是水性注射液的灭菌。

辐射紫外线微波(三)射线灭菌法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四)滤过除菌法

滤过除菌法是指经滤过除去活的或死的微生物的方法,是一种机械除菌方法,所用的机械称为除菌过滤器。此法不需加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液、气体、水等的灭菌。供灭菌用的滤器的孔径必须小到足以阻止细菌和芽孢进入滤孔之内,大约为0.2µm,灭菌过滤一般选用孔径为0.22µm或0.3µm的微孔薄膜滤器或G6垂熔玻璃漏斗。

二、物理灭菌法及其主要设备

(四)滤过除菌法三、化学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是指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灭或抑制的方法,同时不影响灭菌制品的质量。用于杀灭细菌的化学药品称为杀菌剂,大多数杀菌剂较低浓度时呈现抑菌作用。根据杀菌剂不同,化学灭菌法可分为气体灭菌法与化学药液灭菌法。三、化学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是指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具有广谱高效、高洁净、无公害、方便经济等特点。在医药工业广泛用于洁净室环境、物料、工作服、密闭容器或管道等灭菌。适用于对热敏感的固体药物、纸或塑料包装的药物、塑料容器、橡胶制品及注射器等医用器械的灭菌。除以上方法外,还包括汽化过氧化氢或甲醛、丙二醇、乳酸、过氧乙酸等化学药剂的蒸汽熏蒸,进行操作室内空气的灭菌。环氧乙烷灭菌法臭氧灭菌法其他气体灭菌法三、化学灭菌法(一)气体灭菌法具有广谱高效、高洁净、无公害、方便经济等特点。在医药工业广泛三、化学灭菌法(二)化学药液灭菌法化学药液灭菌法是指采用杀菌剂溶液进行灭菌的方法。常用的有75%乙醇、1%聚维酮碘溶液、0.1%~0.2%新洁尔灭溶液、2%酚或煤酚皂溶液等。在制药工业主要用于环境、器械、操作人员的表面消毒灭菌,为其他灭菌法的辅助措施,使用时要注意浓度不宜过高,以防其化学腐蚀作用。三、化学灭菌法(二)化学药液灭菌法四、无菌操作法

无菌操作法系指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适用于不耐热药物的注射剂、无菌眼用制剂、皮试液及生物制剂、海绵剂和创伤制剂等无菌制剂的制备和分装。四、无菌操作法无菌操作法系指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将供试品溶液分别接种于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6管,其中1管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用菌液1ml,作为阳性对照,另接种真菌培养基5管。在规定条件下培养,培养数日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出现浑浊或沉淀,与阳性和阴性对照品比较或直接用显微镜观察。此法适用于非抗菌作用的供试品。

取规定量供试品溶液经薄膜过滤器过滤后,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滤器,取出滤膜在培养基上培养数日,观察结果,并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实验。常用于抗生素等本身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制剂的无菌检查。

直接接种法

薄膜过滤法

五、无菌检查法将供试品溶液分别接种于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6管,其中六、灭菌验证参数(一)D值与Z值1.D值D值是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或残存率为10%时所需的灭菌时间,以时间(min)为单位。

六、灭菌验证参数(一)D值与Z值六、灭菌验证参数

通过对灭菌过程中微生物死亡动力学的研究,可知杀灭微生物的速度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

式中N0——原有微生物数;Nt——灭菌t时间残存的微生物数;K——灭菌速度常数。

六、灭菌验证参数通过对灭菌过程中微生物死亡动力学的研六、灭菌验证参数根据D值的意义,当N0=100、Nt=10时,灭菌时间t即为D值,因此,

六、灭菌验证参数根据D值的意义,当N0=100、Nt六、灭菌验证参数

2.Z值

Z值是表示降低一个l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数,以度(℃)为单位,即:

六、灭菌验证参数2.Z值六、灭菌验证参数

其指数形式为:

如设Z=10℃,T1==110℃,T2==121℃,则D2=0.079D1。即表示110℃灭菌1min与121℃灭菌0.079min,灭菌效果相当。

六、灭菌验证参数其指数形式为:六、灭菌验证参数(二)F值F值是表示在一定温度(T)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在参比温度(T0)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以时间为单位。F值常用于干热灭菌可靠性验证。其数学表达式为:

六、灭菌验证参数(二)F值六、灭菌验证参数式中△t——测量被灭菌物温度的时间间隔,一般为0.5~1.0min;T——每个△t测量被灭菌的温度;T0——参比温度。例如干热灭菌的参比温度为170℃,杀灭大肠杆菌内毒素的Z值为54℃,则采用250℃干热灭菌杀灭此内毒素的F值为750min。六、灭菌验证参数式中△t——测量被灭菌物温度的时间间六、灭菌验证参数(三)F0值在采用湿热灭菌法时,通常以耐湿热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为微生物指示菌,参比温度为121℃,Z值为10℃,此时计算出的F值即为F0值,即

六、灭菌验证参数(三)F0值六、灭菌验证参数因此F0值即表示在一定灭菌温度(T)下,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以时间(min)为单位。也就是说无论温度如何变化,△t时间内的灭菌效果应相当于121℃灭菌F0时间的效果,即F0是将各温度下灭菌效果均转化为121℃灭菌的等效值,因此F0又称为标准灭菌时间(min),可作为灭菌过程的比较参数。六、灭菌验证参数因此F0值即表示在一定灭菌温度(T)六、灭菌验证参数F0值目前仅用于热压灭菌可靠性验证。为了使F0测定准确,应选择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精密度为0.1℃的热电偶,并对其进行校验六、灭菌验证参数F0值目前仅用于热压灭菌可靠性验证项目二洁净室与空气净化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3灭菌与空气净化技术课件空气净化是以创造洁净空气为目的空气调节措施,根据洁净要求和标准,分为工业净化和生物净化,工业净化是指除去空气中悬浮的尘埃粒子,生物净化是指不仅除去空气中的尘埃,而且除去细菌等微生物以创造洁净空气的环境,制药工业、医院手术室、生物实验室等均需生物净化。空气净化是以创造洁净空气为目的空气调节措施,根据洁净主要内容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三、洁净室气流组织四、洁净室基本布局及其他净化措施五、不同剂型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主要内容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重点难点内容重点内容:常规洁净室与层流洁净室的气流特点;药品生产洁净区的空气洁净度划分;空气滤过的原理、影响因素及滤器的特性和分类。难点内容:空气滤过的原理、影响因素及滤器的特性和分类。重点难点内容重点内容:常规洁净室与层流洁净室的气流特点;药品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洁净室(区)是指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洁净技术以0.5µm和5.0µm粒子作为划分洁净等级的标准粒径,我国GMP将药品生产洁净室空气洁净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为高风险操作区,采用单向层流操作台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B区指高风险操作区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压差要不低于10Pa。一般洁净室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二)洁净室含尘浓度和活微生物的测定1.含尘浓度测定光散射式粒子计数法是应用光散射原理计数,当含尘气流以细流束通过强光照射的测量区时,空气中的尘粒发生光散射,形成光脉冲信号,并转换成电脉冲信号。本法适用于粒径≥0.5µm的悬浮粒子计数。滤膜显微镜计数法是将空气中的尘埃通过滤膜真空过滤收集在滤膜表面,用丙酮蒸气熏蒸至滤膜呈透明状,置显微镜下计数,根据空气采样量和粒子数计算含尘量。本法适用于粒径≥5µm的悬浮粒子计数。本法对分析尘埃来源及污染途径具有较高的价值。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二)洁净室含尘浓度和活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2.活微生物测定洁净区的微生物监测包括空气微生物监测、表面微生物监测以及人员监测。空气微生物测定的目的是确定浮游的生物微粒浓度和生物微粒沉降密度,以此来判断洁净区是否达到规定的洁净度。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2.活微生物测通过自然沉降原理将空气中的生物粒子收集于培养基平皿上,在30~35℃条件下经48小时培养,使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游浮菌宜采用撞击法机理的采样器,一般采用狭缝式或离心式采样器,利用真空或内部风扇使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撞击并沉积在培养基上,然后照上述条件培养计数。除了用空气微生物取样来监测生产环境的微生物负荷外,表面监测也用来监测生产区域表面以及设备和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量。基本的监测方法包括接触碟,擦拭法以及表面冲洗法。游浮菌的测定洁净区表面微生物的测定沉降菌的测定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及含尘浓度的测定通过自然沉降原理将空气中的生物粒子收集于培养基平皿上,在30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多采用空气滤过法,即当含尘空气通过具有多孔过滤介质时,尘粒被孔壁吸附或截留而与空气分离,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该法是空气净化的关键措施之一。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根据尘粒与介质的作用方式,可分为静电作用扩散作用拦截作用

惯性作用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一)空气过滤的机理根据尘粒与静电作用扩散作用拦截作用惯性作用二、洁净室的空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二)空气过滤的影响因素

尘粒粒径风速纤维直径和密实性附尘作用粒径越大,惯性作用和拦截作用越显著,则过滤效率越高在一定范围内,风速越大,粒子易被吸附。但过强的风速易导致二次污染,因此风速应适宜。

纤维越细、越密实,则拦截和惯性作用增强,但阻力也相应增加,因此纤维的直径和密实性应适宜。

随着过滤的进行,纤维表面沉积的尘粒增加,拦截作用提高,但积尘到一定程度后,阻力明显增加且降低风量,故过滤器应定期清洗或更换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二)空气过滤的影响因素尘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三)空气过滤器的特性1.过滤效率(η)是指在一定风量下,过滤前后空气含尘浓度的变化与过滤前含尘浓度之比。是过滤器的主要参数之一,能反映过滤除去的含尘量,过滤效率越高,除尘能力越强。η=(C1-C2)∕C1式中C1、C2分别表示过滤前后空气的含尘量。当含尘量以计数浓度表示,η为计数效率;以重量浓度表示,η为计重效率。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三)空气过滤器的特性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2.穿透率(K)与净化系数(Kc)穿透率是指过滤后和过滤前的含尘浓度比值,反映过滤器没有滤除的含尘量:K=C2/C1=1-η净化系数以穿透率的倒数表示,反映过滤后含尘浓度降低的程度。滤器的穿透率越高,净化系数越低,滤过效率则越低。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2.穿透率(K)与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3.容尘量是指过滤器允许积尘量的最大值。容尘量一般定为阻力增大至最初阻力的2倍或滤过效率降至最初值的85%时的积尘量。滤器的积尘量超过容尘量,则阻力增大且捕集的尘粒易再分散,滤过效率降低。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3.容尘量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4.滤过器的阻力是以滤器进出口的压差表示。滤器的阻力随积尘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增至最初阻力的2倍时,需更换或清洗滤器,此时的阻力称为终阻力。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4.滤过器的阻力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四)空气过滤器的种类

主要滤除粒径大于1µm的尘粒,一般置于高效过滤器之前起保护作用。滤速为0.2~0.4m/s,过滤效率为30%~50%。其结构为抽屉式或袋式,可清洗更换。宜集中设置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的正压段。主要滤除5µm以上的尘粒,用于新风过滤。滤速一般为0.4~1.2m/s,过滤效率为20%~30%。一般采用易于拆卸的板式或袋式,可清洗或更换。不宜选用浸油式过滤器。主要滤除粒径小于1µm的尘粒,一般置于净化空调系统终端。滤速一般为0.01~0.03m/s,过滤效率为99.91%。为增大过滤面积,过滤器的滤材需多次折叠,滤纸间以波纹板分隔。其特点为效力高、阻力大、不能再生,安装时正反方向不能倒装。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四)空气过滤器的种类主要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五)洁净室空气净化系统二、洁净室的空气净化技术及主要设备(五)洁净室空气净化系统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