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青铜器与甲骨文》公开课课件_第1页
(部编)《青铜器与甲骨文》公开课课件_第2页
(部编)《青铜器与甲骨文》公开课课件_第3页
(部编)《青铜器与甲骨文》公开课课件_第4页
(部编)《青铜器与甲骨文》公开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海拾贝一言九鼎、人声鼎沸、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问鼎中原、鼎足之势“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很多成语都与鼎有关:史海拾贝一言九鼎、人声鼎沸、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问鼎中原、鼎1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1、掌握夏商周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2、掌握甲骨文的发现和造字特点。目标引领1、掌握夏商周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目标引领3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器是由铜、锡、铅三种金属按照一定比例合成的器具,其铜锈呈青绿色,故称“青铜”。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青铜器是由铜、锡、铅三4青铜刀,1975年在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青铜器。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我国的青铜器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原始社会末期青铜刀,1975年在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经碳14鉴定距5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文化进入灿烂时期;与此同时,商朝出现,历经数百年。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宫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首先要分别铸出各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一言九鼎、人声鼎沸、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问鼎中原、鼎足之势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文化进入灿烂时期;与此同时,商朝出现,历经数百年。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宫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龟甲或兽骨上 B.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的现代汉字吗?“鼎”本是古代贵族烹饪、蒸煮用的食具,商周以后对它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觯(zhì)<西周>”这表明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目标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酒器乐器爵<商>觚<商>钺yue<商>兵器簋<西周>豆<战国>鼎<西周>食器觯(zhì)

<西周>剑<春秋>编钟<战国>什么时期达到鼎盛?它们主要用于哪些方面?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文化进入灿烂时期;与此同时,商朝出6据《周礼·考工记》载,金有六齐(同“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据《周礼·考工记》载,金有六齐(同“剂”),六分其金,7目标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青铜刀,1975年在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青铜器。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商朝 D.将原来的泥模外表刮去一层做内范,刮去的厚度就是要铸青铜器的厚度;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是商朝晚期的青铜酒礼器丝帛或麻布上 D.铸造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讲故事:“一片甲骨惊天下”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这表明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学习了本课内容,你的收获是什么?是商朝晚期的青铜酒礼器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首先要分别铸出各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文化进入灿烂时期;与此同时,商朝出现,历经数百年。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是研究商周历史宝贵的资料。目标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鼎”本是古代贵族烹饪、蒸煮用的食具,商周以后对它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西周崇尚礼制,规定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史海拾贝这说明青铜器的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目标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鼎”本是古代贵族烹饪、蒸煮8你能猜出它的用途吗?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铜酒礼器你能猜出它的用途吗?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铜酒礼器9泥范铸造法1.制模用洁净细匀的泥土做一个模子;2.翻外范将泥片敷在泥模上,用力拍压,使泥模上的纹饰反印在泥片上。等泥片半干后,将它切割成若干块范从膜上取下并烧烤,合拢在一起就成了铸造所用的外范。3.制内范将原来的泥模外表刮去一层做内范,刮去的厚度就是要铸青铜器的厚度;4.浇注从浇注口注入炼好的铜液,待铜液凝固后,将内外范打碎,取出所铸器皿。经过打磨修整,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就制作完成了。用这种方法铸造的青铜器,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吗?泥范铸造法1.制模2.翻外范3.制内范4.浇注10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司母戊鼎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111.33米1.1米

铸造司母戊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每个“将军盔”(用来盛熔化金属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80多个“将军盔”同时进行冶炼。这说明了什么?司母戊鼎司母戊鼎

规模宏大1.33米1.1米铸造司母戊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12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首先要分别铸出各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铸造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又说明了什么?司母戊鼎制作想象图司母戊鼎

组织严密,分工细致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首先要分别铸出各部件,然13利簋利簋14讲故事:“一片甲骨惊天下”王懿荣(清)目标二:甲骨文的记事讲故事:“一片甲骨惊天下”王懿荣(清)目标二:甲骨文的记事15目标二:甲骨文的记事1、什么是甲骨文?2、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容?3、请你介绍一下甲骨文的研究现状。目标二:甲骨文的记事1、什么是甲骨文?2、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16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的现代汉字吗?研究这些文字有什么用处呢?甲骨文为我们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是研究商周历史宝贵的资料。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的现代汉字吗?甲骨文为我们17目标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象形目标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象形18指事指事19会意会意20形声形声21单商家水鱼从田林门束后山后猜字大比拼单商家水鱼从田林门束后山后猜字大比拼22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

篆书

隶书楷书繁体简体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甲骨文具备了23畅所欲言

学习了本课内容,你的收获是什么?畅所欲言学习了本课内容,你的收获是什么?24

造型精美、纹饰瑰丽的青铜器和神秘的甲骨文是商周文化的主要代表,即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以商周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文明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造型精美、纹饰瑰丽的青铜器和神秘的甲骨文是商周251.《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这表明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后期

B.夏朝C.商朝

D.西周2.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A.权力与地位B.吉祥美好C.显赫富贵D.人口众多3.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练兵AAA1.《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26将原来的泥模外表刮去一层做内范,刮去的厚度就是要铸青铜器的厚度;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商朝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B.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D.青铜刀,1975年在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青铜器。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造型精美、纹饰瑰丽的青铜器和神秘的甲骨文是商周文化的主要代表,即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以商周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文明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一言九鼎、人声鼎沸、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问鼎中原、鼎足之势2、掌握甲骨文的发现和造字特点。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D.2、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容?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是商朝晚期的青铜酒礼器为了寻觅铜矿,商王朝至少六次迁都,其中的三处都城——郑州、二里头和安阳已经得到考古发掘印证。等泥片半干后,将它切割成若干块范从膜上取下并烧烤,合拢在一起就成了铸造所用的外范。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D.据《周礼·考工记》载,金有六齐(同“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是商朝晚期的青铜酒礼器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2、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容?为了寻觅铜矿,商王朝至少六次迁都,其中的三处都城——郑州、二里头和安阳已经得到考古发掘印证。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上述材料说明()[来源:中#&版网]铸造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说明青铜器的功能青铜刀,1975年在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青铜器。据《周礼·考工记》载,金有六齐(同“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是商朝晚期的青铜酒礼器经过打磨修整,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就制作完成了。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讲故事:“一片甲骨惊天下”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文化进入灿烂时期;与此同时,商朝出现,历经数百年。青铜刀,1975年在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青铜器。“鼎”本是古代贵族烹饪、蒸煮用的食具,商周以后对它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据《周礼·考工记》载,金有六齐(同“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4.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文化进入灿烂时期;与此同时,商朝出现,历经数百年。为了寻觅铜矿,商王朝至少六次迁都,其中的三处都城——郑州、二里头和安阳已经得到考古发掘印证。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宫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上述材料说明()[来源:中#&版网]A.商朝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B.商朝能制作青铜器C.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D.商朝因水灾多次迁都B5.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来源:zzs*tep^&.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D.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唯一资料D将原来的泥模外表刮去一层做内范,刮去的厚度就是要铸青铜器的厚27史海拾贝一言九鼎、人声鼎沸、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问鼎中原、鼎足之势“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很多成语都与鼎有关:史海拾贝一言九鼎、人声鼎沸、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问鼎中原、鼎28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91、掌握夏商周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2、掌握甲骨文的发现和造字特点。目标引领1、掌握夏商周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目标引领30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器是由铜、锡、铅三种金属按照一定比例合成的器具,其铜锈呈青绿色,故称“青铜”。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青铜器是由铜、锡、铅三31青铜刀,1975年在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青铜器。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我国的青铜器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原始社会末期青铜刀,1975年在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经碳14鉴定距32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文化进入灿烂时期;与此同时,商朝出现,历经数百年。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宫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首先要分别铸出各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一言九鼎、人声鼎沸、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问鼎中原、鼎足之势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文化进入灿烂时期;与此同时,商朝出现,历经数百年。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宫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龟甲或兽骨上 B.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的现代汉字吗?“鼎”本是古代贵族烹饪、蒸煮用的食具,商周以后对它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觯(zhì)<西周>”这表明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目标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酒器乐器爵<商>觚<商>钺yue<商>兵器簋<西周>豆<战国>鼎<西周>食器觯(zhì)

<西周>剑<春秋>编钟<战国>什么时期达到鼎盛?它们主要用于哪些方面?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文化进入灿烂时期;与此同时,商朝出33据《周礼·考工记》载,金有六齐(同“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据《周礼·考工记》载,金有六齐(同“剂”),六分其金,34目标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青铜刀,1975年在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青铜器。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商朝 D.将原来的泥模外表刮去一层做内范,刮去的厚度就是要铸青铜器的厚度;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是商朝晚期的青铜酒礼器丝帛或麻布上 D.铸造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讲故事:“一片甲骨惊天下”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这表明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学习了本课内容,你的收获是什么?是商朝晚期的青铜酒礼器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首先要分别铸出各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文化进入灿烂时期;与此同时,商朝出现,历经数百年。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是研究商周历史宝贵的资料。目标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鼎”本是古代贵族烹饪、蒸煮用的食具,商周以后对它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西周崇尚礼制,规定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史海拾贝这说明青铜器的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目标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鼎”本是古代贵族烹饪、蒸煮35你能猜出它的用途吗?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铜酒礼器你能猜出它的用途吗?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铜酒礼器36泥范铸造法1.制模用洁净细匀的泥土做一个模子;2.翻外范将泥片敷在泥模上,用力拍压,使泥模上的纹饰反印在泥片上。等泥片半干后,将它切割成若干块范从膜上取下并烧烤,合拢在一起就成了铸造所用的外范。3.制内范将原来的泥模外表刮去一层做内范,刮去的厚度就是要铸青铜器的厚度;4.浇注从浇注口注入炼好的铜液,待铜液凝固后,将内外范打碎,取出所铸器皿。经过打磨修整,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就制作完成了。用这种方法铸造的青铜器,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吗?泥范铸造法1.制模2.翻外范3.制内范4.浇注37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司母戊鼎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381.33米1.1米

铸造司母戊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每个“将军盔”(用来盛熔化金属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80多个“将军盔”同时进行冶炼。这说明了什么?司母戊鼎司母戊鼎

规模宏大1.33米1.1米铸造司母戊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39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首先要分别铸出各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铸造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又说明了什么?司母戊鼎制作想象图司母戊鼎

组织严密,分工细致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首先要分别铸出各部件,然40利簋利簋41讲故事:“一片甲骨惊天下”王懿荣(清)目标二:甲骨文的记事讲故事:“一片甲骨惊天下”王懿荣(清)目标二:甲骨文的记事42目标二:甲骨文的记事1、什么是甲骨文?2、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容?3、请你介绍一下甲骨文的研究现状。目标二:甲骨文的记事1、什么是甲骨文?2、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43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的现代汉字吗?研究这些文字有什么用处呢?甲骨文为我们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是研究商周历史宝贵的资料。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的现代汉字吗?甲骨文为我们44目标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象形目标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象形45指事指事46会意会意47形声形声48单商家水鱼从田林门束后山后猜字大比拼单商家水鱼从田林门束后山后猜字大比拼49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

篆书

隶书楷书繁体简体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甲骨文具备了50畅所欲言

学习了本课内容,你的收获是什么?畅所欲言学习了本课内容,你的收获是什么?51

造型精美、纹饰瑰丽的青铜器和神秘的甲骨文是商周文化的主要代表,即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以商周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文明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造型精美、纹饰瑰丽的青铜器和神秘的甲骨文是商周521.《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这表明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后期

B.夏朝C.商朝

D.西周2.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A.权力与地位B.吉祥美好C.显赫富贵D.人口众多3.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练兵AAA1.《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53将原来的泥模外表刮去一层做内范,刮去的厚度就是要铸青铜器的厚度;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商朝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B.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D.青铜刀,1975年在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青铜器。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造型精美、纹饰瑰丽的青铜器和神秘的甲骨文是商周文化的主要代表,即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以商周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文明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一言九鼎、人声鼎沸、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问鼎中原、鼎足之势2、掌握甲骨文的发现和造字特点。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D.2、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容?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