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咏物言志诗鉴赏一、概念阐释: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或表达喜爱之情,或托物言志、托物咏怀。的诗歌。好的咏物诗,要使所咏之物与所抒之情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具有和谐自然之美;要即物生情,“情”附“物”上;要虚实得当,点化自然;要由小类大,由此及彼;要取“物”贴切,寄寓新颖。力求做到四个统一:“不即”与“不离”的统一,“入物之内”与“出物之外”的统一,“不是此物”与“恰是此物”的统一,客观形象与主观感受的统一。如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二.咏物诗的特点:1、标题: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2、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3、咏物诗常见物象:(1)蝉:悲凉或品行的高洁。(2)梅花:代表高洁人格。(3)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4)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为隐者所爱,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5)菊花:傲霜之花,隐逸、高洁、脱俗。(6)莲花:代表高洁、雅致、宁静等。(7)东风:旷达、欢愉、希望。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8)水仙:玉洁冰清,高贵清雅。(9)凤凰:品行高洁,志向远大。(10)兰花:高洁、君子之德(11)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12)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三)咏物诗常见主题:三、咏物诗的分类从咏物的不同方式来区分,咏物诗则可分为赋体咏物诗和比体咏物诗两大类。前者以描摹物态为主,后者以托物言志为主,。1、“赋体咏物诗”“赋体”咏物诗强调图形写貌,诗人对事物的形貌、声色等细微特征特别关注,重视事物给自己的感官印象,并且对它精雕细琢。例如:骆宾王七岁写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在诗人的笔下,鹅的形态、动作被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四种颜色搭配起来,画面鲜艳明丽,浮和拨的动作生动准确。又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把柳树的特点、形态以及柳树与时令的关系都写的很好,诗的技巧很高超,把柳树说得很好,很准确,说到家了。因此,也不愧为名篇。上面举例的两首诗都是对物的描摹写生,其中自然也蕴涵着诗人的情感,但是并没有寄托诗人的美刺讽喻。一一这就是“赋体咏物诗”。2、“比体咏物诗”特点是托物寓志,借物抒情。这类诗歌的本意不在物本身,只是借物来说事,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感情,根据表现手法的不同,大致有四种形式。(1)是把“物”人格化。或采用独白式,或选择呼告式,共同特点:把物当作有生命的人给予直接描写,读者几乎分辨不出哪是状物,哪是抒情。比如高岱《灯蛾》“物性固有癖,附炎岂我情。宁投明处死,不向暗中生。”这是灯蛾的独白,更是诗人的人格宣言。又如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对后辈的期望全都包含在对海棠花的叮嘱之中。再如于谦《桑》“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这哪里是桑,分明是一位倍受冷落的忠贞的爱国志士的画像。(2)是借物议论法。大致分两部分,前半部分状物,后半部分议论。状物为议论创造条件,议论巧借状“物”提供的契机。比如刘克庄《葵》:“生长古墙阴,园荒草树深。可曾沾雨露?不改向阳心。”恶劣的环境与忠贞的气节,无情的冷落与赤诚的忠心,形成鲜明的对照,议论极其巧妙,又极有力极深刻。又如蒋贻恭《咏金刚》:“扬眉斗目恶精神,捏合将来恰似真。刚被时流借拳势,不知自身是泥人。”先描摹金刚之形,扬眉斗目;后两句则围绕“泥人”的本质展开议论,以极轻蔑的笔调无情的讽刺了那些凭借权势忘乎所以无所不为的无耻之徒。再如臧克家《老黄牛》:“块块黄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前两句写老黄牛劳作的身影,后两句则巧加引发,抒写了自警自励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3)是借题发挥式。请看袁郊的《月》:”嫦娥窃月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题目为“月”,诗人既不描写月之形,也不写月之光,完全抛开了物的特点,“月”只不过是个幌子,诗人借它带出一个传说,再加以点化,极深刻的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再看倪瑞璇的一首《闻蛙》:“草绿清池水面宽,终朝咯咯叫平安。无人能脱征徭累,只有青蛙不属官。”所状之“物”与所发之议论好像没有丁点联系,可是诗人的耳朵似乎特别的神奇,听出了青蛙的叫声里有“平安”二字,由此,又想到了百姓的不平安,再想到人不如蛙的现实。这样,诗人借青蛙的叫声,展开联想,自然而又极具韵味的传达出了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4)是语带双关法。有一首咏“针”的诗写得极别致:“尖头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生在脚跟上,只认衣裳不认人。”诗中的针,尖头、没分量、只认衣裳,既是写针,又是写人,无情的讽刺了那些善于钻营的势利小人。杜牧的《叹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这里的花开花谢、绿叶成荫、子满枝,既指自然界中常见的景象,又是说少女的妙龄已过,已然结婚生子,借此诗人极其巧妙地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惆怅与惋惜。四、咏物诗常见的类别及相关的主题1、常见类别①单纯咏物。仅状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态,仅求其形似,不赋予个人的感情,最多表达诗人健康而高雅的审美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赞美春柳的轻盈姿态,仅透露一点对自然之物的喜爱之情。②托物言志(寓意)。即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者借以表达人生态度,生活的理想,或者批判丑恶的现象,或表达作者的观点。名为咏物,实则为了咏人与抒情。往往通过描摹物象写其特征与精神,融入个人的情感,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如宋代名相李纲的诗《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借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不忘抗金报国,为社稷苍生甘愿劳苦的心志。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歌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③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社会道理。如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道出只有主体与客体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这样的道理。④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如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赞颂勤劳无私者的同时,更讽刺那些不劳而获者。⑤咏物抒怀:这类诗歌所吟咏的物象往往是诗人自己的化身或是与世人有某种相似。A、借助赞美诗歌中物象的高尚品格,表达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追求。例如: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诗歌首句,告诫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这首诗歌中的“菊”,实际上是诗人自我写照,表达了诗人清高自守,不图高官厚禄,不慕荣华富贵的高尚品格。B、以诗歌所咏之物自喻,反映自己不幸的遭遇,表达自己的感慨、愤懑或理想愿望。例如: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晚唐河朔人。本为寒士,屡试不第。本诗是他再次落第后写给高侍郎的。永崇:唐时长安的坊名。芙蓉:荷花。前两句说,碧桃、红杏靠着甘露滋润、太阳煦照开出娇艳的花。"天上"、"日边"象征中第者地位陡然上升,"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和露种"、"倚云栽”比喻这些人凭恃靠山,特获宠遇。三、四句转过来写他自己,说江上的芙蓉却不具备这些优越条件,只能在秋风中迟迟地绽放,但它自甘冷清,既不怨天尤人,更不肯趋炎附势。2、思想感情①托物言志: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与豪情壮志。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②以物比喻:或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匠时弊。3、咏物诗常见的主题(1)、表达诗人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绝不趋势媚俗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2)、抒发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愤慨之情或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3)、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或远离尘世(污浊的官场),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或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4)、讽刺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五、常用手法:形似一一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所处环境等神似一一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质咏物诗不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诗人更注重对所咏之物的神韵、品格进行发掘,即不但要形似,而且还要神似。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其常用的手法有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从整体构思看,其常用的手法有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从抒情方法上看,主要是托物言志、从表现手法上看,由于咏物诗重寄托,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从修辞手法上看,咏物诗在构思时常常运用象征、拟人、比喻、衬托、对比等手法。如郑谷《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诗人将池岸上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长在池岸,却有高洁气质和幽香的内质;而瓦松虽踞于高屋,但毕竟是附依外物,从而突出了菊花的高洁品格。又如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嫩餐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片心。”主要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以生机蓬勃的竹笋自喻,象征社会对有才能的人,非但不培养,重用,反而去摧残、扼杀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漠视、扼杀人才的批判,也抒发了诗人有才能壮志却被扼杀的愤慨之情。从描写角度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或白描勾勒,遗貌取神。如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人从感觉、视觉、听觉的角度,由衾寒窗明而知有雪,闻折竹之声而知雪重。全诗侧面烘托,曲折有致,又景中寓情,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诗境平易自然,浑成熨贴,韵味悠长,成为咏雪的珍品。六、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2、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把物象的特点与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把物象的环境与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把物象的遭遇或发生的变化与诗人的经历联系在一起。3、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总之,咏物诗中的物常常象征人或暗喻人,明写物实写人,要把物当成人来理解。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七、鉴赏方法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为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因例说法一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孤雁的特点:与同伴离散、想念同伴、孤独、渴望跟同伴相聚的孤雁情与志:与家人离散、想念家人、渴望与家人亲友团聚艺术手法:以物喻人,拟人,对比因例说法二葡萄韩愈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①韩愈于贞元十九年12月被贬谪阳山县,元和元年遇赦赴江陵待命。他于旅舍中题本诗。②“支离”,指葡萄不规则的攀络状态。葡萄的特点:“新茎犹枯”还很柔弱,未完全复苏;“高架复扶”杂乱攀附,需要照顾扶持情与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艺术手法:以物喻人,比喻(“龙须”喻葡萄的藤蔓)因例说法三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菊的特点:不随俗不媚时,傲骨凌霜,宁死不屈情与志:不愿同流合污,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也不委曲求全的坚贞不屈。艺术手法:托物言志拟人因例说法四蝉虞世南垂区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区委: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区委”。蝉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设计-磁铁有磁性-教科版
- 2024秋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Part B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PEP
- Unit 6 Meet my famil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join in外研剑桥英语三年级上册
- 9那一定会很好(教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2课 初识电脑教学设计 闽教版
-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物理压强知识总结
-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我的身体教学设计 未来版
- 11《拆装玩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
- Unit 8 Lesson 5 Grammar in Use教案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合同
- 《SLT 377-2025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知识培训
- 高血脂高血压护理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实数单元检测(含答案)
- 膀胱癌部分切除护理查房
- 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关系
- 2025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专题06+函数与导数领域中的典型压轴小题全归纳与剖析课件
- 餐饮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表格模板
- 超市新员工进职[新版]ppt课件
-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 伏安法实验(共18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