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作文设悬念的环节、位置、技巧和升格_第1页
高考备考:作文设悬念的环节、位置、技巧和升格_第2页
高考备考:作文设悬念的环节、位置、技巧和升格_第3页
高考备考:作文设悬念的环节、位置、技巧和升格_第4页
高考备考:作文设悬念的环节、位置、技巧和升格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备考-作文设悬念的环节、位置、技巧和升格作文中的悬念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它一刻不爆炸,读者的心就一刻也放不下来,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走向产生极大的焦虑感和阅读期待。通过置悬念来增添波澜,文章会耐品耐读。形成悬念的方法,大致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搁置起来,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交“底”。设悬念的3个环节1.设下“谜面”,即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把读者置于悬念之中。2.发展悬念,即利用“悬”而有“念”的因素,使读者急于求解。3.揭示“谜底”,即拨开密布在读者心头的疑云,让读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艺术上的享受。设悬念的4个位置1.题目设置悬念。标题设置悬念多用设问或拟人修辞,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些题目一亮相,就给读者打下一个问号。2.开头设置悬念。开头设置悬念经常用到的是倒叙法,即把结局放在开头说,让读者一开始就陷入疑问中;也可考虑反常法,即文章以人物的反常行为开篇,生成疑问。3.情节发展过程中设置悬念。这种悬念的设置,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能够更好地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多方位、多角度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没有直接描写陆虞候、富安、管营、差拨四人的谈话,而是通过小二夫妻的所见所闻来写他们的怀疑与推测——这是从侧面描写人物来设下悬念;也可欲扬先抑,在前文有意贬抑主人公,借以造成悬念,等到时机成熟时再颂扬他,通过颠覆原先的看法,构成动人心弦的故事。4.结尾设置悬念。即有意呈现一种“无尾之尾”,如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中的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让读者去猜测、去补充,往往蕴含无限的牵挂,留有悠长的回味。设置悬念应特别注意两点:第一,设置悬念贵在巧,巧于藏而不露,即设悬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和全文的结构要求而定。第二,悬念的运用既要符合生活规律,也要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这样才会真切感人,如果设置的悬念不合情理,那就会大倒读者的胃口。以上摘自《作文评点报·初中版》2020年第32期,作者唐惠忠。设悬念的5个技巧1.矛盾对立法这种方法是将相反的词汇或语义对立统一在一个人或事物上,造成矛盾,让人深入思考、阅读,最终破解迷惑。如:“妈妈是柔弱的,妈妈又是刚强的”;“那声音听起来是近切的,又是茫远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海不死”。2.倒叙讲述法利用倒叙法设置悬念,就是把故事的结局先写出来,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让人们带着悬念去阅读。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先写故事的结局——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无人关心,无人过问。这就造成了悬念:祥林嫂的命运为什么如此悲惨?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她是怎样被一步步逼上绝路的?这些悬念,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去了解事情的原委。下文则叙述了她后半生的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本质。3.解开误会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释疑解扣。如《驿路梨花》一文就是反复运用误会法来构思行文: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是误会;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梨花,又是误会。后得知原来梨花已嫁到山那边去了。作者巧置误会,悬念层叠,使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4.使人迷惑法这种方法通常在文章的标题或开头,或运用修辞、或用典、或运用一种奇怪的语义组合,让读者不明白作者要表达什么,要写什么,让读者看着标题或开头一头雾水,从而激发读者的猎奇心理。如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太空修理工”,谁能上太空去搞修理工作?到太空里又去修理什么?这样,便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继续往下读。5.妙用巧合法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正是这些巧合的事情,使生活充满了情趣。写记叙性文章,就是要利用生活中的这些巧合,去构思故事,兴起波澜,取得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说:“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要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了。”在编述故事时,巧合是一种黏合剂,它把本来各不相关的人物联系起来,把互不相连的事件贯串起来,使故事呈现为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巧合是一种过滤器,它把时代生活中的杂质加以过滤,从而集中地反映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快速地展开动人心弦的故事。巧合还是一种催化剂,它能在一连串的奇遇、误会等意外事件中,促使人物性格、情节产生突发性的转变,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的主题。升格示例原文课堂上的苹果有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如今回想起来,依旧是感慨万千。那天,老师用一个假苹果,对我们进行了一次妙趣横生的测试。(下笔直接点明是假苹果,大大降低了文章的可读性。)上午第四节课,老师拿进来一个红彤彤的假苹果。这个苹果放在讲台上,格外显眼,一时吸引了所有同学的目光。不得不说,这个苹果非常逼真,从外形看,硕大无比,一只手怕是抓不住的。那颜色,也是美得让我惊叹,通体粉红,尤其是越往顶部,红色愈鲜亮,越显得漂亮。同学们谁也没有看出来,这是个假苹果。(描写细腻到位,语言颇有美感。)上课铃声一响,老师拿起那个假苹果,打开了话匣子:“同学们,这是一个充满香味的苹果,你们闻到苹果味了吗?”说着,她便靠近假苹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接着走下讲台,走过每一个同学的身旁。绕完一圈,老师说:“你们闻到香味了吗?闻到的请举手。”老师说完,一半以上的同学举起了手。老师满意地笑了笑,说:“很好,我再走最后一圈,请每位同学务必再仔细闻一闻,一起感受一下这诱人的苹果味。”老师又走了一圈,同学们都深深地呼吸,感受着苹果带来的快乐。“请闻到香味的同学举手。”此时,全班只剩下小燕没有举手了。(这是文章的主要情节,但平铺直叙,用笔太少,只有进行泼墨如云的描写、铺垫,文章才会形象生动。)老师缓缓地走下讲台,走到小燕身旁,说:“同学们,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小燕同学为什么没有闻到苹果的香味呢?因为这个苹果是假的!”教室里先是一片喧哗,随后便鸦雀无声。不少同学禁不住凑上去,仔细一闻,真的什么香味也没有。再用手一摸,这个苹果少了那种湿润感。最后,老师走上讲台说:“同学们,你们之所以会举手,会闻到苹果的香味,完全是因为受到了我的诱导,这件事值得大家深思啊。”(由于故事情节平铺直叙,也缺少渲染,这种感悟也缺少了力度。)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在我的记忆里却有着深刻的印象。是啊,有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假象,一不小心,就会被它所诱惑所蒙蔽;每个人都应该睁大眼睛,用心去真正地感知这个世界。(结尾可以更为简洁,可删除前面的俗话套话,直接用理性的语言收束。)点拨莫言说,因为会讲故事,自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话乍一听,似乎有点夸张,细一想,确实挺有道理。写作文,尤其是写记叙文,谁的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谁的文章便占据了先机。就本文而言,故事还是蛮有意思,遗憾的是,作者没有将这个故事讲好。升格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要调整顺序。记叙的顺序有很多,有顺叙、插叙、倒叙、补叙、分叙等。记叙的顺序安排得当,寻常的故事也能出彩,漾起波澜。至于选用哪一种方法,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文开篇就把结果讲出来了,说这是一个“假苹果”,并用这个“假苹果”引出故事情节,大大降低了文章的趣味性。修改时,可对记叙顺序稍作调整,比如开篇设置悬念,说这是一个诱人的苹果,结尾时再揭开谜底。这样安排情节,会很大程度上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与可读性。二要强化铺垫。结局要出人意料,铺垫必不可少。铺垫越是恰切,渲染越是到位,越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比如在开篇时,可以交代一下自己饥饿的感觉,毕竟到了第四节课,可以对自己“肚子咕咕叫”的情形作一番渲染;主体部分,可以层层推进,一步一步描写同学们进入“圈套”的情形,先说“一半以上的同学举起了手”,接着说“只有三位同学没有举手”,最后讲“只剩下小燕没有举手”。记叙这些内容时重视细节刻画,才能更好地凸显主题。升格课堂上的苹果老师站在讲桌边,手中拿着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那颜色,美得让我惊叹,通体粉红,越往顶部,红色愈鲜亮,越是显得漂亮。这对于已经上了四节课,肚子早已咕咕叫的我们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诱惑。不承想,一个苹果会是那么诱人。大家议论纷纷,不知老师用意何在。(因为饿,所以这个苹果对同学们充满了吸引力。)清脆的铃声一响,老师打开了话匣子:“同学们,这是一个充满香味的苹果,你们闻到苹果味了吗?”说着,她便靠近苹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样子,仿佛陶醉了一般。接着,她走下讲台,走过每一个同学的身旁。绕完一圈,老师问:“你们闻到香味了吗?闻到的请举手。”(只是去掉了一个“假”字,故事的可读性就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小声地议论着。突然,阿祥举起手说:“闻到了,真香!”老师笑了笑,点点头说:“其他的同学呢?”话音刚落,她又在教室里走了一圈,依旧笑着问:“其他的同学闻到香味了吗?大家不觉得这个苹果很香吗?看起来很好吃。”老师话刚说完,一半以上的同学举起了手。老师满意地笑了笑,说:“很好,我再走最后一圈,请每位同学务必再仔细闻一闻,一起感受一下这诱人的苹果香味。”老师又走了一圈,边走边说:“没想到,这个苹果是如此芳香,教室里都飘着香味了。”同学们都深深地呼吸,感受着苹果带来的快乐。“请闻到香味的同学举手。”此时,全班只有三位同学没有举手了。大家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小志和小兰禁不住同学们异样的目光,也缓缓地举起了手。只剩下小燕没有举手了。(与原文相比,铺垫更为详细,能进一步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悬念的魅力开始显现。)老师还在笑着,看到小燕笑意更深。“老师……我……我真的没有闻到苹果的香味呀!”小燕涨红了脸,低下了头。老师缓缓地走下讲台,来到小燕身旁,说:“同学们,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小燕同学为什么没有闻到苹果的香味呢?因为这个苹果是假的!”(描写细腻,人物神态极为逼真。故事进入高潮。)教室里先是一片喧哗,随后便鸦雀无声。最后,老师走上讲台说:“同学们,你们之所以会举手,会闻到苹果的香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