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简析教学_第1页
三字经简析教学_第2页
三字经简析教学_第3页
三字经简析教学_第4页
三字经简析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字经(一)经典国学再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我是小助手1.初:初生,刚出生的时候。2.性:性情,本性。3.本:本来,原来。4.相近:相去不远。5.习:后天的习惯。6.苟:如果,假使。7.迁:改变。8.道:方法。我是小翻译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性格也相差不多,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所受的教育有差别,人的性格习惯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异。孩子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天性就会改变。教育有许多种方法,可是最重要的要专心致志,能够坚持长久。考考你的智慧1.请你用直线在选文中画出一组反义词。2.“性乃迁”的意思是()A.天性就会改变。B.性格就会迁移。C.天性会迁移。3.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呢?请你在下面说法合适的后面的括号中打“√”。(1)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2)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致志,一刻也不能放松。()弘扬传统文化田子退金孩子如果不能好好教育,天性就会发生改变。教育孩子,家长一定要持之以恒。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宰相叫田子。他做了三年的宰相,他不做宰相之后将他当宰相的三年间得到的两千两黄金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田子:“你是怎么得到这些黄金的?”田子说:“这是我当官所得的报酬。”母亲说:“当宰相三年就不吃饭吗?你这个样子做官,不是我所期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诚实。不应当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作为国家的大臣,不忠诚,那么也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你把这些金子拿走吧。”田子惭愧地走出家门,接着,他去齐王那里退还了黄金,还请求让自己进监狱。齐王认为他母亲很贤惠,有大义,就免了田子的罪,再次任命他当宰相,还把黄金赏给了他的母亲。从此,田子为官清廉,很受百姓的喜爱。这个故事就教育我们:因为后天的环境,我们的天性会发生改变,因此,我们一定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二)经典国学再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我是小助手1.孟母:孟子的母亲。2.邻:邻舍。3.处:居所。4.机:特指织布机。5.杼:织布机上牵引线的梭子。6.义方:好的方法,家教。7.名:姓名,后指名声。我是小翻译战国时,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布机上快要织好的布来教育孟子,告诉他做事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就不能做成功。五代时,燕山有个叫窦禹钧的人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美名远扬。考考你的智慧1.文中讲述了哪两个人教育孩子的故事呢?选一选。()A.孟子和窦燕山B.孟子的母亲和窦禹钧C.孟子的母亲和窦燕山D.孟子和窦禹钧2.选文中最后一行的“子”指的是()。A.孔子B.孟子。C.窦禹钧的孩子。3.根据选文,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1)孟子的母亲做事情不能坚持到底。()(2)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能够好好学习,不惜付出任何代价。()(3)窦燕山有三个孩子。()(4)文中的“窦”是窦禹钧。()知识链接我国古代十分讲究礼制,家庭有礼,官府有礼,堂上更有礼,所以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孟子小时候在学堂里,除了识字外,还要学习揖让揖退,这些都是朝堂上的规矩。比如,姿势都有规定,不合礼制轻者斥责,重者处刑。弘扬传统文化孟母三迁在老师和家长严格教育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理解,因为这是为我们好,让我们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孟子小时候和母亲住在一块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了,就皱起眉头,想:“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母亲带着孟子搬到集市,靠近屠宰牲畜的地方。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想:“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次他们家的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子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子送去上学。有一天,孟子逃学了,母亲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子玩够了回来,母亲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她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快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孟子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子心里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孩子,要理解这种严格要求,这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三)经典国学再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我是小助手1.教:指家庭教育。2.过:过错。3.教:老师的教育。4.严:教育的方法。5.师:教书先生。6.惰:懒惰,懈怠。7.宜:应该,适当。8.幼:幼年,小时候。我是小翻译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却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如果对学生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不对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考考你的智慧1.“非所宜”中的“非”是什么意思?()A.不B.错误C.是非2.请你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幼——()松——()3.关于选文,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孩子需要家庭和老师的教育。B.教师教育孩子要严格。C.我们小孩子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这样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神童变庸人“幼不学,老何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北宋的时候,有个人叫方仲永。他长到五岁,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可是有一天,他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一首诗,写得非常好。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当地的人们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人出钱请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出席各种宴会,不让他学习。渐渐地,他的学业荒废了。方仲永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了;又过了七年,他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的才华已经完全消失了,他的学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光凭天赋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后天的教育,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每位小朋友都要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着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好好学习。(四)经典国学再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我是小助手1.玉:指美玉。2.琢:指雕刻玉石。3.义:指忠孝礼仪之道。4.子:指人的后代。5.方:正当,正值。6.师友:良师益友。7.礼仪:礼节。我是小翻译美玉如果不经过打磨和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努力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和知识,不能成才。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好的老师和有贤德的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道德。考考你的智慧1.“一只狗,四个口。”这个字谜说的是哪个字呢?请你在文中用直线画出这个字。2.根据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玉石经过雕琢才能成为美好的玉器。()(2)我们要努力学习,才能懂得道理和知识。()(3)我们要好好做父母的儿女。()3.这个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请你写一写。弘扬传统文化魏照学师亲师友,习礼仪。学会亲近好的老师、贤德的朋友,会让我们受益匪浅。东汉末年,有个书生,叫魏照。他从小就立下大志,要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当时的郭泰学问高深,为人处世很有分寸,许多人都争着拜他为师。魏照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拜了郭泰为师,还把行李都搬到郭泰家里,整天和郭泰形影不离。郭泰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要搬过来住。魏照说:“我不仅想向您学习知识,还想向您学习礼仪规范。经常和您在一起,我就可以观察和模仿您的言行,学习您为人处世的品德。这样一来,我就知道如何待人接物了。”郭泰听了很感动,就更加尽心地教授他知识。后来,魏照果然成了一位博学、高尚的大学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多亲近良师益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可以让我们学得知识、懂得道理。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五)经典国学再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我是小助手1.香:黄香,字文强,东汉时江夏人。2.龄:年岁。3.温:温暖。4.执:做,遵守。5.融:孔融,汉时鲁国(今山东)人。6.弟:同“悌”,指弟弟敬爱兄长。7.长:兄长。8.知:知道,明白。我是小翻译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顺父亲,冬天给父亲暖被窝,夏天为父亲扇凉枕席。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考考你的智慧1.根据选文,连线。让梨给哥哥吃黄香给父亲温席孔融2.你觉得黄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下面说法最合适的是()A.孝顺B.聪明C.惹人怜爱3.你觉得孔融让梨给哥哥的行为给你什么启示呢?弘扬传统文化黄香温席东汉的黄香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他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他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非常懂事.也非常孝顺父亲。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他给父亲搭好蚊帐,把枕头和席子用扇子扇的凉了,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了,才请父亲睡觉。冬天的时候,天气非常寒冷,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使父亲的被窝变得温暖,让父亲睡得温暖。渐渐地,黄香的故事就流传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顺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六)经典国学再现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我是小助手1.悌:尊敬兄长。2.次:指次一等。3.见:眼睛看见。4.闻:耳朵听到。5.数:数目。6.文:文字,文理。我是小翻译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考考你的智慧1.“首”的意思是()A.首先B.重要C.头2.根据文中的说法,“孝悌”和“见闻”哪个更重要?()A.孝悌B.见闻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十个一百是一千。B.十个一是一百。C.十个一千是十万。弘扬传统文化数星星的张衡我们要会数数,才能数清楚我们想数的东西的数目。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中。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数着天空的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能数得清吗?”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总是离得那么远。”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离它们不远,有颗最亮的星,叫北极星。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在转。”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个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发明了浑天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我们感兴趣的事物,我们要有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了解它。(七)经典国学再现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我是小助手1.三纲:指伦理之纲和法则。按孔孟之教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2.亲:亲近。3.顺:天下夫妻圆满幸福的称谓。我是小翻译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考考你的智慧1.三光指、、。2.根据选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人是三光之一。()(2)水是三才之一。()(3)孩子们要听从父亲的话,这是三纲之一。()3.“君臣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弘扬传统文化千金买骨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把事情做得非常好,实现目标。战国时期,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三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郭隗讲完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认为有理,当即重用郭隗。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八)经典国学再现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我是小助手1.四时:四个季节。2.运:变化。3.四方:方位。指各方向的位置。4.应:对应。5.中:南北西东四个方向的聚合点称之为中央。我是小翻译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个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东、南、西、北,是四个方位。这四个方位,都是与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的。考考你的智慧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南()东()2.四个季节是、、、。3.四个方位是、、、。知识链接称物品为东西的原因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未出仕前,家乡有一个叫盛温和的好友,此人亦是博学多才的人。一天两人相遇于巷子内,盛温和手中拿着一个竹篮子。朱熹问他:“你去哪里?”盛温和回答:“我要去买点东西。”朱熹听了盛温和的话,很好奇,随即问:“你说买东西,为什么不说买南北呢?”盛温和反问朱熹:“你知什么是五行吗?”朱熹答:“我当然知道,不就是金、木、水、火、土吗?”盛温和说:“你知道了就好办,现在我说给你听听,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间属土。我的篮子是竹子做的,盛火会烧掉,装水会漏光,更不能盛土,只能装木和金,所以叫买东西。”(九)经典国学再现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我是小助手1.水火、木金土:古人所说的五行。2.本:根本,本源。3.数:人伦天理。4.十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5.十二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我是小翻译金、木、水、火、土是人世间的五行,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由人伦天理来确定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十二支。考考你的智慧1.五行是指、、、、。2.我们平时说的“甲、乙、丙、丁”其实是()中的。A.十干B.十二支C.五行3.下列汉字对应的是几点,你知道吗?写一写。丑时()巳时()未时()酉时()知识链接季节与四行春天属木,花草树木生长茂盛;夏天属火,各种植物长势迅猛;秋天属金,人们收获粮食,储蓄食物过冬,树叶凋落。冬天属水,万物休眠,为春天蓄积养料。因为有四季所以有四行,夏天和秋天之间的过渡段,就是土。(十)经典国学再现曰黄道,曰所躔(chán),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我是小助手1.黄道:太阳运行的轨道。2.躔:兽走过的痕迹,这里指天体的运行轨迹。3.极:极点,非常。我是小翻译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在地球中央有一个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中国在地球的东北边。考考你的智慧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下—()暖—()。2.赤道有什么特点?()A.这里是最寒冷的地方。B.这里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3.中国在赤道的哪个方向?弘扬传统文化两个小孩关于太阳的争论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不知道的事情。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学习是无止境的。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十一)经典国学再现寒燠(yù)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我是小助手1.燠:热。2.霜露:霜期和露期。3.江河:长江和黄河。4.淮济:淮河和济水,5.纪:代表。6.州:古代行政区域单位名称。7.制:制度,有确定规模、法度。8.行省:行政区域,简称省。我是小翻译我国冷热均匀,霜期和露期会跟着季节而改变。在我国,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中国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被称为“五岳”,是中国大山的代表。古代有九州:冀州、幽州、并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现在改了制度。各地区设中书省,称为行省,有三十五个省。考考你的智慧1.文中有几组反义词。请你用直线在文中画出来。2.五岳不含下列哪个山?()A.华山B.衡山C.泰山D.庐山3.根据选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九州”指神州大地。()(2)古代有九州,后来实行行省制度。()(3)我国只有五岳这几座山。()知识链接古代周朝分为九州:冀州、幽州、并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九州改成郡县,到宋朝把郡县改成府,到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主持全国政务,各地区设中书省,称为行省,简称省。三十五省,是在抗战胜利后,东北划九省加收回台湾省,连原二十八省,共三十五省。(十二)经典国学再现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量。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我是小助手1.士农:知识分子、农民。2.工商:工人和商人。3.紊:乱。我是小翻译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保持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考考你的智慧1.“士”指的是。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四民”指当官的、农民、知识分子、商人。()(2)“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3)我们行事做人应该遵守“五常”。()3.读完选文,你觉得我们做事情要遵守什么原则呢?知识链接在古代社会,人们重农轻商,认为农业重要,商人受人轻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知识分子、工人、商人、农民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十三)经典国学再现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我是小助手1.生:生长。2.遍:到处。我是小翻译在地球上生长着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可以在天上飞,有的可以在陆地上走,有的可以在水里游。考考你的智慧1.陆地上到处都生长着。2.选择填空。虫鸟兽鱼可以在地上爬的是,可以在陆地上跑或者走的是,可以在水中游的是,可以在空中飞的是。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草木都是植物。B.虫鱼鸟兽都属于动物。C.动物和植物都生活在陆地上。知识链接地球上不只有人类,还有动物和植物。草木美化环境,为人类提供氧气。鸟虫鱼兽也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一员。无论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十四)经典国学再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我是小助手1.食:吃。2.饲:养。我是小翻译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谷子,这六种食物,是人们吃的。马、牛、羊、鸡、狗和猪,是六种牲畜,是人们饲养的。考考你的智慧1.“此”的意思是。2.下面不是文中提到的食物是()A.稻子B.花生C.小麦D.谷子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稻粱菽麦黍稷”被称为六畜。()(2)“马牛羊鸡犬豕”是六谷。()(3)选文提到了六谷和六畜。()弘扬传统文化后稷和五谷粮食的得来是不容易的。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记种粮食的人。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叫弃。弃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他看到人们追逐动物、采食野果,终日过着飘泊不定的生活,就想:如果能有一个固定供应食物的地方就好了。他通过仔细观察,把野生的麦子、稻子、大豆、高粱以及各种瓜果的种子采集起来,种在自己开垦的小片土地里,定时浇水、除草,悉心照料。等到它们成熟了,结的果实非常饱满,而且比野生的味道好。

为了更有效地培育这些野生植物,弃还用木头和石块制造了简单的工具。等弃长大成人,他在农业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弃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农耕知识传授给人们,人们逐步摆脱了仅靠打猎、捕鱼和采食野果的生活。因此人们把弃尊称为“后稷”,“后”的意思是君王,“稷”的意思是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知道珍惜每一粒粮食。(十五)经典国学再现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我是小助手1.喜:高兴。2.怒:生气。3.哀:悲伤。4.惧:害怕。5.爱:喜爱。6.恶:讨厌,厌恶。7.欲:欲念,欲望。8.色:颜色。9.目:眼睛。10.识:分辨。我是小翻译高兴、生气、悲伤、害怕、喜爱、讨厌、欲望是人们一出生就具有的七种情感。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考考你的智慧1.选择。(1)“赤”指的是哪种颜色?()A.绿色B.红色C.蓝色(2)文中没有提到哪种颜色?()A.绿色B.红色C.白色2.请你在文中找出“怒”的反义词,用直线画出来。3.你知道太阳有几种颜色吗?写一写。弘扬传统文化范仲淹受人之托做人不应该有贪念,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宋代诗人范仲淹年轻时贫穷潦倒,寄居在睢阳一户姓朱的人家里,经常和一个术士来往。一天那个术士病危,便请人叫来范仲淹,告诉他:“我擅长把水银炼成白金,我的儿子年纪小,不值得把这个秘方托付给他,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于是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怀中,范仲淹刚想推辞,那个术士已经没气了。过了十几年,范仲淹当上了谏官,而那个术士的儿子长大了,范仲淹派人把他叫来说:“你的父亲有神奇的术法,当年他过世时,因为你年纪小,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如今你已经长大了,应当把这个东西还给你。”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还有白金一起交给术士之子,标识和当初一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贪念的人是多么让人尊敬,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心保持纯洁,没有贪念。(十六)经典国学再现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我是小助手1.甘:甜。2.辛:辣。3.膻:羊膻味。4.臭:气味。5.嗅:闻到。我是小翻译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是能用嘴巴分辨出来的。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这五种气味,是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的气味。考考你的智慧1.猜字谜。口含令今有口。()2.下面哪种物品是酸的?()A.醋B.酱油C.冰糖3.你喜欢闻什么气味呢?知识链接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辨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我们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它可以辨别出多种味道。人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十七)经典国学再现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我是小助手1.匏:匏瓜。2.土:粘土。3.平:汉语拼音中的一声。4.上:汉语拼音中的二声。5.去:汉语拼音中的三声。6.入:汉语拼音中的四声。7.声:声调。我是小翻译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是我国古代人制造乐器的八种材料,称为“八音”。平、上、去、入是四种声调。这四种声调的运用应该和谐。考考你的智慧1.你能写出平上去入这四种声调吗?请你在下面的音节中分别标一标。wuwuwuwu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竹子是八音中的一种。()(2)我过古代有用金属做成的乐器。()(3)丝线不可以做成乐器。()3.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做成乐器呢?写一写你知道的吧。弘扬传统文化埙的历史在古代,声音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而制造声音,成为了古人探索发现的乐趣,继而发明了各种乐器。埙是古代就有的一种乐器。现在,我们就了解一下吧。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埙经历了漫长阶段,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后来又发展到能吹四个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十八)经典国学再现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我是小助手1.身:我自己。2.子:儿子。3.玄曾:孙子之子称为曾孙。曾孙之子称玄孙。4.九族:从高祖到玄孙共九世,称为九族。5.伦:血脉的顺序,指尊卑老幼的秩序。我是小翻译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考考你的智慧1.请你写出九族。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曾祖是高祖的父亲。()(2)孙子的儿子是玄孙。()(3)孙子是九族中的第三代。()3.九族的最上面是谁?()A.高祖B.曾祖C.曾孙弘扬传统文化方孝孺被诛十族诛九族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方孝孺是明初浙江海宁人。明建文帝即位后,将方孝孺招至南京,让他做翰林侍讲学士,百般信赖和倚重。方孝孺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对建文帝赤胆忠心,全力扶持。朱棣篡位后,迫令方孝孺为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宁死不从。燕王说:“你如果不写,我就杀你九族!”方孝孺说:“莫说九族,十族又有什么关系!”朱棣反复劝说方孝孺,并让人把笔给方孝孺,说:“此事非先生不可!”方孝孺说:“好,我写!”他从地上拾起笔来,写了“燕贼篡位”。朱棣气急败坏,大捕其宗族门生,每抓一人,就带到方孝孺面前,但方孝孺根本无动于衷。明成祖彻底绝望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株连九族是很残酷的罪行,我们为生活在现代感到幸福。(十九)经典国学再现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我是小助手1.恩:恩情。2.从:顺从,服从。3.友:友爱。4.恭:恭敬,尊敬。5.序:次序。6.敬:尊重。7.师:师从、遵守、按照的意思。我是小翻译父母和儿女之间要注重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要尊敬。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臣子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前面提到的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十义,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考考你的智慧1.做哥哥的应该怎样对待弟弟呢?()A.严厉B.友爱C.和平2.国君应该怎样对待臣子?()A.尊重B.命令C.遵从3.“十义”是什么?弘扬传统文化两个兄弟哥哥关爱弟弟,弟弟也会尊敬帮助哥哥。唐朝时,有个孩子叫韦承庆。他的继母生了个儿子,叫韦嗣立。韦承庆处处关心弟弟,哄他玩儿,带他读书写字。韦嗣立也很听哥哥的话,两人相亲相爱。但是继母很偏心,对韦承庆总是另眼看待,因为一点小事就对他发火儿,还用鞭子打他。有一次,继母又发火了,举着鞭子打韦承庆。弟弟看见了,就冲上去,用身体挡住哥哥,对母亲说:“您要是打哥哥,就先打我吧!”继母赶紧扔掉鞭子,把韦嗣立搂在怀里。韦嗣立说:“您看到鞭子落在我身上于心不忍,要是哥哥的母亲活着,看见他挨打,难道就不心疼吗?今后要打他,还是先打我吧。”从此,继母把韦承庆当自己的儿子看待,韦承庆更加爱护弟弟,兄弟俩感情越来越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兄弟之间要友爱。(二十)经典国学再现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我是小助手1.御:驾车。2.书:书法。3.数:算数。4.具:具备。我是小翻译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考考你的智慧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快乐()音乐()2.“礼乐射”一句中的“礼”的意思是()A.礼貌B.礼仪C.礼法3.古代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是什么?知识链接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披麻戴孝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丧服制度。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确立了五服制度,根据血缘亲疏远近的不同规定了五种不同的丧服,服制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根据人服丧时间的长短、丧服的质地和制作有所不同。按规定,血缘关系越近、服制越重;血缘关系越远、服制越轻。在丧葬上,中国人忌穿华丽衣服,家庭成员会披麻戴孝。孝服的颜色是白、黑、蓝和绿。儿子、媳妇、女儿的关系最亲密,要穿棉制的白色衣裤。戴孝则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则戴在左袖,女的则在右袖。(二十一)经典国学再现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我是小助手1.训:教导。2.蒙:儿童的启蒙教育。3.究:考究。4.训诂:对古代词语的解释。5.句读:文章中应停顿、断句的地方。6.初:基础。7.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我是小翻译教导刚入学的儿童读书,必须讲究教育的方法,不仅要把每个字词的意思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还要让学生能够在读书时懂得断句。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要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考考你的智慧1.四书不包括()A.《大学》B.《老子》C.《孟子》D.《中庸》2.“为学者,必有初。“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3.你读过“四书”中的哪本书呢?弘扬传统文化打官司标点符号在文章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重视标点符号的运用。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故事。一个人总是挨官司。有一年过年时,他对家人说:“今年谁都不能打官司。”并且写了一句话,贴在墙上,上面写着“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只是他在写的时候,没加标点。结果小儿子来探亲时读出了这句话,可是意思和那个人原本的意思完全相反,让全家十分惊讶。他是这样读的: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听完儿子读的,这个人又陷入了忧伤中。(二十二)经典国学再现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我是小助手1.记:记载。2.善:好的。3.讲:讲述。4.说:讲。我是小翻译《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孔子的言行的一部书。《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讲述的是优良的品行修养、道德仁义等。考考你的智慧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论语》一共有20篇,是孔子写的。()(2)《孟子》一共有二十篇,是孟轲所做。()(3)《孟子》一共有七篇,是孟轲所做。()2.选择。(1)《论语》的主要内容是()A.孔子的言行。B.孔子的弟子的言行。C.孟子的言行。(2)《孟子》的主要内容是()A.优良的品德修养,宣扬道德仁义。B.孟子的言行。C.孟子弟子的言行。3.你知道孔子和孟子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吗?查查资料,写一写。弘扬传统文化孔子育人孔子教育学生提倡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想法,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说:“你应该和别人商量后再去做。”后来冉有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马上去做。”公西华觉得很奇怪,问孔子:“他们两个人的问题相同,您的回答为什么不一样呢?”孔子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急躁,所以要加以抑制,让他做事情谨慎一些。”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很大的影响。(二十三)经典国学再现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我是小助手1.中庸:书名。2.孔伋:孔子的孙子。3.大学:书名。4.修:修身。5.治:治国平天下。我是小翻译写《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大学》这本书的作者是曾参,告诉人们要先提高自身修养,才能使家庭和睦,安邦定国。考考你的智慧1.“作中庸”中的“作”的意思是()A.写B.作文C.看作2.连线。《中庸》曾子《大学》孔伋3.“修身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和文中的哪句话相对应?抄写在下面。弘扬传统文化曾子避席我们尊敬老师要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中。有一次曾子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如果用这些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二十四)经典国学再现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我是小助手1.孝经:书名。2.六经:指《诗经》《书经》《易经》《周礼》《礼记》《春秋》。我是小翻译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把四书读熟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诗经》《书经》《易经》《周礼》《礼记》《春秋》称为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考考你的智慧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四书》中包含《春秋》。()(2)《六经》中包含《周礼》。()2.“熟”的意思是()A.熟悉B.熟练C.成熟3.你知道《春秋》里面都有什么内容吗?知识链接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一个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并为此感到骄傲。(二十五)经典国学再现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我是小助手1.周公: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2.周礼:书名,周公所著。3.述:讲述。我是小翻译西周的周公编写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的六种官职,还为后代留下了治国的体制。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让后代人知道了以前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考考你的智慧1.《周礼》中确定了几种官职?()A.六B.五C.三2.周公是哪个时代的人?3.“大小戴”指谁?3.周礼()A.熟悉B.熟练C.成熟弘扬传统文化周公制礼周朝的官员制度是后代的官员制度最初的形态,尤其是周公功不可没。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为周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去世后,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平定叛乱,巩固了刚刚建立的周朝。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为了周朝的统治更稳定,周公制定了设官分职的制度,并设立了六种官职,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周礼》。后来,周朝的政治体制一代代传了下来。(二十六)经典国学再现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我是小助手1.讽咏: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2.亡:消失。3.春秋:书名。我是小翻译《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用含蓄的语言劝告或讥讽人或事。《诗经》中的诗歌在流传的过程中丢失了不少,于是就出现了《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辨。考考你的智慧1.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两组反义词。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国风》《大雅》《小雅》《颂》是《诗经》的内容。()(2)《春秋》比《诗经》出现得早。()(3)《春秋》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3.下面出自《诗经》中的句子是()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B.人之初性本善。C.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知识链接《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共汇集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二十七)经典国学再现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我是小助手1.传:注释经义的文字叫传。公羊、左氏、谷梁都是书名。2.荀:荀子名卿。3.扬:扬子名雄。4.文中子:王通。我是小翻译注释《春秋》的史书有公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人们称为“三传”。五子是指荀子、扬子、王通、老子和庄子。考考你的智慧1.《左传》的作者是()A.左丘明B.公羊高C.王通2.老庄指的是()A.老子和左庄B.老子和庄子C.老人和庄子3.荀子著有()A.《韩非子》B.《荀子》C.《列子》弘扬传统文化一鼓作气《左传》中记载了许多历史故事给后人借鉴。“一鼓作气”就是其中的一个。鲁庄公率领军队前往应战。鲁国的一位叫曹刿的将军率部队与齐国交战。当齐军擂第一遍鼓时,曹刿按兵不动,齐军擂第二遍鼓时,曹刿还是没下令,齐军第三次准备进攻,还是不见鲁军应战。齐军士气大减,情绪顿时低落下去,大家纷纷坐下来歇息,队伍也开始松散下来。这时,曹刿对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随着雨点般的战鼓声响起,早就摩拳擦掌的鲁军将士奋勇出击,齐军还没有来得及防备,顿时丢盔弃甲,四处溃逃。战斗胜利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等齐军擂了三次鼓后才出军?”曹刿说:“打仗,最重要的是勇气。擂第一遍鼓时,士气最旺;第二次击鼓时,士兵的勇气已经减退;擂第三次鼓时,士兵已经没勇气了。这时我军再擂鼓进攻,士气旺盛的军队去进攻松懈疲乏的军队,当然能取胜啦!”(二十八)经典国学再现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我是小助手1.羲:伏羲氏,风姓,号太昊。2.农:神农氏,姜姓,号炎帝。3.黄帝:姓姬,名轩辕。我是小翻译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号称“三皇”,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两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的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考考你的智慧1.“三皇”指()A.伏羲氏、神农氏、黄帝B.伏羲氏、神农氏、唐尧C.虞舜、神农氏、黄帝2.“盛世”是谁创建的?()A.尧和舜B.唐和虞C.三皇3.你知道尧舜的什么故事呢?在下面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吧。知识链接禅让制到继承制尧、舜、禹三代实行的是“禅让制”,后来禹的儿子启把禅让制变成了继承制。为什么要实行“禅让制”呢?因为尧、舜、禹时期是以天下为公的,尧为了能够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在自己的宫殿前设置了谏木,这就是华表雏形。全国的老百姓,谁有意见,谁就来提。为了使自己的后继者,也能公心于天下,尧对舜考察了几十年,才把帝位传给了大孝子舜。舜同样为了公心于天下,把帝位传给了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的禹。所以,尧、舜、禹三代传位纯粹是出于公心,而不是个人的私欲。到了禹的儿子启手里,把“禅让制”改为了“继承制”。(二十九)经典国学再现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我是小助手1.夏:国号。2.禹:禹王,历史上称为夏禹王。3.商:国号。4.汤:汤王,国号商,称商汤王。5.周:国号。6.家天下:夏禹王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7.载:年。8.社: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地神和谷神,后用来指国家的代称。我是小翻译夏朝的开国君主叫禹,商朝的开国君主叫汤,周朝的开国君主叫周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禹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制度。经过四百多年,夏朝被商朝灭掉,从而结束了夏朝的统治。考考你的智慧1.请你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一排,写序号即可。A.周朝B.夏朝C.商朝2.夏朝统治了多少年?()A.四百年B.三百年C.四十年3.商朝是在哪个帝王时期灭亡的?()A.武王B.纣王C.禹弘扬传统文化成汤灭夏商朝的汤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夏桀荒淫暴虐,残害忠良,因此,天下的许多诸侯和百姓都怨恨夏桀。成汤知道夏桀的统治不会长久了,预感到天下会有战乱,就到处招纳人才。他得到伊尹后,任命他为大臣,先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然后计划着推翻夏桀王。君臣们商量了个苦肉计,成汤射伤了伊尹,伊尹假装逃跑,投奔了夏桀。夏桀贪图享乐,伊尹能烹调出各种可口的山珍海味,很快就取得了夏桀王的欢心,打探到了很多消息。伊尹找机会回到殷商,把这些情况都当面报告了成汤,然后再回去继续刺探。待时机成熟时,成汤便调动大军,率领天下诸侯,在伊尹的辅佐下,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后世称他为“商汤王”。(三十)经典国学再现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我是小助手1.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2.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3.孝平:孝平帝。4.王莽:汉朝人,字巨君,汉元帝王皇后之侄,官至大司马,杀害了汉平帝,自立为皇帝。5.篡:夺取。6.光武:光武帝,刘秀。7.献:汉献帝,名协,汉朝最后一位皇帝。我是小翻译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春秋时期的五霸。战国时期有齐、楚、燕、韩、赵、魏、秦这战国七雄。汉高祖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汉朝到了孝平帝时,被王莽篡夺了帝位。汉光武帝打败了王莽,建立了东汉,东汉延续了四百多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考考你的智慧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这里的春秋指的是一本书。()(2)七雄是战国时期的七个国家。()(3)汉献帝是西汉时期的皇帝。()2.汉朝是谁建立的()A.刘邦B.王莽C.项羽3.汉朝统治了多少年?()A.四百多年B.三百年C.四十年弘扬传统文化刘秀和严光刘秀不仅建立了东汉王朝,还非常重视友情。严光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后,把严光请到了京城洛阳,以皇家高规格的待遇接待严光,还请其进宫叙旧。在宫中,两人谈得很投机,最后刘秀还请严光在宫中与自己睡在一张床上。半夜时分,刘秀觉得肚子上有个东西压着,一看原来是严光的一只脚,严光却鼾声大作。脚压在肚子上着实不是滋味,不搬吧,压得难受;搬开吧,说不定是严光在考验着“朕”呢!可是严光不想在朝廷为官,刘秀只好送他回乡去了。(三十一)经典国学再现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我是小助手1.迄:完结,终止。2.迨:及,等到。3.一土宇:南北结合,统一天下。3.统绪:世系。我是小翻译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三分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