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_第1页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_第2页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_第3页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_第4页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一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3二

儿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4 4 4 5 6 7

10

11

/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 12 121、全部中医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执业(助理)资格后方可进行医疗执业。3、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医疗操作程序,组方用药合理。4、积极参加各种中医培训,提高业务理论知识,改善中医医疗质量,严防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5、中医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必须按照医院有关制度进行,否则取消进修资格。6

对全科事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督导中医特色项目服务项目。7、对各类传染病有及时上报的义务,不得瞒报或者不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8、有弘扬中医文化的权利,对撰写论文发表的,视其情况给予奖励。

/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9、对不遵守有关规定的中医工作技术人员要视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批评或者严肃处理。

干棉球、弯盘2

个(一个盛放污棉球;一个内盛消毒液;浸泡用过的毫针)。

75%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肤后,术者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手持针,以1

寸毫针直刺

0.8

寸即可。经针刺好的效果。针刺退热一般常用穴位有风池、大椎、曲池、合谷等。要领是只能从上向下推,按推力度以患儿舒适为度。

乳蛾【物品准备】

治疗车:超声雾化器一套,中药药液、冷开水、水温计【操作程序】

/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1

备齐用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取半卧位,核对床号、姓名、腕带。3

250

毫升液面高约

30

30—50

毫升,罐盖拧紧,放入水槽,将水槽盖紧。4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

分钟,再开雾化器开关。5

根据需要调节雾量,将口含嘴或面罩罩住口鼻,嘱深呼吸、吸入

20

分钟。注意水槽内水温不超过60

度。6

治疗毕,取下口含嘴或面罩,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7

擦开患者面部,整理床单位,协助舒适体位,雾化器倒掉水槽内水,消毒、擦干。8

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1

湿热泻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2

寒湿泻

代表方:理中胃苓汤1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2

物品:中药,温开水,弯盘,治疗碗,血管钳,注射器,量杯,水温计,手套,治疗巾,垫枕,肛管,石蜡油,棉签,纱块,胶布,大便器,卫生纸

/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3

测量药液温度,39-41

度,倒入灌肠筒或树叶瓶内,挂在树叶架上,液面距肛门约30-40CM4

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臀下垫胶单和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臀部10CM

左右,暴露肛门,注意保暖。5

润滑肛管前端,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后加紧输液管,轻轻插入肛门约

10-15CM

用胶布固定,松开止血钳,调节滴速,每分钟60-80滴。6

待药液完时夹紧输液管或灌肠筒的连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用卫生纸轻揉肛门部。7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保留药液1

小时以上,臀部小枕可

1

小时以后再撤去。1

肛门疾患,排便失禁及严重腹泻者2

气虚,阴虚,极度衰弱,脱水者【适应证】小儿疳积、腹泻、呕吐、便秘等症。【基本内容】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操作方法】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

3~5

遍后,再按揉肾俞穴

2~3

次。一般每

/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天或隔天捏脊

1

次为一个疗程。

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注意事项】1、本疗法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

2

小时后再进行。2、施术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手法宜轻柔。3、体质较差的小儿每日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

3-5

分钟为宜。【适应症】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禁忌症】1.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2.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3.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器械】刮痧板、刮痧油等。【操作流程】

/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

【注意事项】

1.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3.小儿臼门未合者禁刮。

/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4.皮肤有感染疮疗、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6.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7.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晶、瓷器、红花8.刮痧时,有一定量的毛细血管出血,渗到附迈组织,然后再行吸收,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种方法。9.怕疼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以减少疼痛。【适应症】小儿腹泻。【禁忌症】高热抽风、水肿、出血、严重消瘦、皮肤过敏、皮肤感染。【操作方法】1.选穴:中脘、天枢、四缝、上巨虚2.定位:①中脘:在前正中线上,脐上4

寸处;②天枢:在腹部,肚脐两侧旁开2

寸。③四缝:在第

2

至第

5

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每手4

穴,左右各

8

6

指)。

/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刺出血,两侧交替操作。余穴采用单纯拔罐法,每日1

次,5

次为

1疗程。【注意事项】1.虚弱患儿注意施灸部位保暖,避风寒,预防感冒。3.患儿腹泻属热证者,需注意施灸手法,以泻法为主。【适应症】哮喘缓解期、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慢性鼻炎、厌食症、营养不良、反复腹泻等。【贴敷方法】推、擦等相关经络穴位;然后取直径在1

厘米左右的膏药,用胶布贴在穴位上。贴好后要静坐15

分钟。贴膏时间每次为2-4

小时。【注意事项】1.小儿穴位敷贴一般在饭后1-2

小时为宜,不宜过饥过饱;2.贴膏后,局部会有麻木、温热、痒、针刺等感觉,这些都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痛、痒,可以提前揭下膏药,但不要抓挠。

/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3.贴膏后皮肤出现小水疱,也是贴膏后的正常反应,不要去抓,穿棉质的衣服,保持皮肤干燥;4.贴敷后皮肤无反应,并不影响疗效,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5.贴膏期间忌食生冷刺激、肥甘厚腻或上火食物,如冷饮、海产品、牛肉、羊肉、狗肉、桂圆、荔枝和煎炸等食物,不要对着电扇、空调直吹,同时尽量减少运动,避免出汗。【适应症】遗尿、泄泻、盗汗、腹部疼痛等。【外敷方法】1.遗尿:取

7

克硫磺,捣如泥状,晚睡前敷于肚脐,早起时取下;或取5

克五倍子,加温水调成稠糊,敷在肚脐中,用纱布包好,早起时去掉,连敷7

天。2.泄泻:取五倍子

16

克、枯矾

10

克,黄腊

30

克熬成膏,适量贴脐部,每日一次,用

1―3

次;或取吴萸

6

克、肉桂

5

克、木香

5克、丁香4

克、地榆4

克共研细末,敷脐部,每天一次,敷用

4天;或取苍白术、茯苓、车前子、诃子、苡米各10

克、吴萸、丁香、

1

粒敷脐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或取丁香5―10

克,肉桂6

克,木香

5―10

克研细末置纱布袋内,夜间用绷带缚扎小儿脐部,1―

3

次即可见效;或取白胡椒1―

2

粒研细末填脐中,胶布固定,每天一次,连用

2―3

天。

/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儿科【适应症】小儿泄泻【熏洗方法】鬼针草鲜者

10

棵、干者

5

棵,加水浸泡后煎成浓汁,连渣倒入盆内,熏洗患儿双脚,轻者1

4

次,重者6

次,年龄较大、腹泻较重者,可提高药液浸泡位置至膝部以下。【适应症】百日咳、小儿感冒、积滞等。【操作方法】1.百日咳:取穴:肺、气管、肾上腺、平喘、咽喉、枕。用中药紫苏子贴压每日一侧,两耳交替使用。每日揉按

3、4

次,以加强刺激,隔日换贴

1

次,5

次为一疗程。2.小儿感冒:主穴是肺、肾上腺、神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