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与控制课件_第1页
医院感染与控制课件_第2页
医院感染与控制课件_第3页
医院感染与控制课件_第4页
医院感染与控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足口病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手足口病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1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存在问题第三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第四节职业安全防护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一节概述2病原学肠道病毒属柯萨奇病毒CoxA16手足口病埃可病毒Echo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病原学肠道病毒属柯萨奇病毒手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型最3病原学肠道病毒:湿、热环境下适合生存抵抗力: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

75%酒精、5%来苏儿不能将其灭活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1mol二价阳离子可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灭活病毒:紫外线、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等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低温环境: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病原学肠道病毒:湿、热环境下适合生存4流行病学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好发于4~9月份。EV71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潜伏期2~7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可以自愈。流行病学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5流行病学各年龄组易感少数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少数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流行病学各年龄组易感6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发病早范围广重症多婴幼儿多主要原因是EV71流行为主EV71疱疹特点小、厚、硬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发病早7流行病学§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传染源现症患者隐性感染者

粪--口§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

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患儿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媒介物被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被褥内衣医疗器具等§传染性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可检出病毒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流行病学§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8流行病学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流行病学易感性9第二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主要问题一、对EV71感染的各个环节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未能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及时修订相关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不便于执行和督导。三、设置位置、建筑布局及区域划分和区域内房间设置、人物及洁污流向不符合传染病管理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四、设备、设施及医务人员防护用品配置不齐全。

第二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主要问题一、对E10第二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主要问题五、医务人员配备数量与接受患儿数量、诊疗及护理工作质量要求有一定差距。

六、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如医院室内、室外环境仍采用喷雾消毒方法。七、医务人员标准预防及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不到位,着装不规范,卫生洗手、手消毒操作不符合要求。

以上诸多因素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生的几率,成为医疗安全隐患。第二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主要问题五、医务人员配备数11第三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卫医发〔2004〕292号)卫生部发布《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办应急发〔2009〕30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2009年3月29日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医疗机构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试行)》的通知

2009年4月3日第三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12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防控若干建议建立科学的医院感染防控方案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制订合理的消毒、隔离措施-环境管理合理分诊和疏导,减少不必要的留观或住院教育、督促病孩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卫生保洁员和陪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防控若干建议建立科学的医院感染防控方案13手足口病的防范重点及时报告,早期控制重症病例减少重症感染的死亡避免医院内感染降低社区的新发感染病例手足口病的防范重点及时报告,早期控制重症病例14控制医院感染的三个环节控制传染源感染者隐性感染健康携带切断传播途径:合理消毒隔离技术-经粪口传播-经空气/飞沫传播标准预防原则保护易感人群-密切接触控制医院感染的三个环节控制传染源15《关于做好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四、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认真做好手足口病患儿登记、报告工作。对手足口病患儿要隔离治疗,严格执行患儿治愈出院标准和有关消毒规范。要重点加强对急诊留观室、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病房等重点区域的院感控制工作。要对患儿和家长开展个人卫生及个人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避免患儿与患儿间、家长与患儿间的交叉感染。《关于做好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四、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16《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六、提高诊治能力,严防院内感染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重点加强EV71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救治工作,严防因EV71型手足口病疫情防治失当而引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地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完善手足口病患儿预检分诊制度,认真做好手足口病患儿的登记、筛查和报告,增强重症患儿的早期发现和成功救治能力;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儿救治成功率,降低患儿病死率。同时,应做好院内感染防控工作,规范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的隔离治疗,严格执行患儿治愈出院标准。《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六、提高诊治能力,严防院17《河南省医疗机构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试行)》的通知一、处置流程二、消毒隔离措施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管理四、手卫生要求五、医务人员安全防护六、医院感染监测附件:1、手足口病患儿喉镜清洗消毒与存放流程2、呼吸机及附件清洗与消毒参考流程3、肠道病毒污染器物、环境消毒方法★手足口病患儿诊治过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流程图《河南省医疗机构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试行)》的通18一、处置流程(一)实施预检分诊制度,设置发热疱疹预检分诊点,做到合理分诊。(二)发热疱疹专门门诊应设置接诊分诊台,根据就诊患儿数量,设置1~3个诊室,每次接诊1名患儿。候诊区、诊室、留观室、治疗室、输液室、注射室及专用卫生间等设置合理,并保证有效的通风,避免拥挤。一、处置流程(一)实施预检分诊制度,设置发热疱疹预检分诊点,19一、处置流程(三)临床诊断病例应安置在隔离病区收治,同一病区内不得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患儿。

★严禁将患儿安置在病区走廊内,防止交叉感染。(四)隔离病区应分设医患、洁污通道,不交叉逆行。重症监护病房应设置治疗室、配奶室和沐浴室等。★医务人员更衣、值班、库房及卫生处置与患儿诊疗区设实际隔断。一、处置流程(三)临床诊断病例应安置在隔离病区收治,同一病区20二、消毒隔离措施(一)结合医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情况,制定并实施发热疱疹专门门诊、留观室、隔离病区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掌握患儿留观、出观及住院、出院的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医院内暴露时间。(二)按照丙类传染病管理要求,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同时加强接触隔离的各项措施。二、消毒隔离措施(一)结合医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情况,制定并实21二、消毒隔离措施(三)保持诊室和病室空气新鲜。开窗通风和换气每日2~3次,每次20~30min。凡安装动态空气消毒设施,应依据病室体积合理设置并正确使用,每日定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灯消毒时应在无人情况下进行,若有患儿时,应采用布类遮盖患儿面部及肢体皮肤,避免发生电光性眼炎、过敏性皮炎。二、消毒隔离措施(三)保持诊室和病室空气新鲜。22二、消毒隔离措施(四)规范接触皮肤和粘膜的非一次性诊疗、护理器具及物品的消毒。1、体温表置于加盖容器内,使用后放置于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min,清水冲洗揩干备用。听诊器、血压计及袖套等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清水擦拭揩干后备用。2、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吸氧头罩、可复用的呼吸机螺纹管及面罩、简易呼吸器及附件、止血带等交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3、可复用喉镜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备用。消毒存放符合要求,不得放入原包装盒内或裸露存放。二、消毒隔离措施(四)规范接触皮肤和粘膜的非一次性诊疗、护理23取出存放于容器内的消毒喉镜75%酒精擦拭消毒喉镜清洗消毒与存放流程救治患者摘取喉镜套含有效氯1000mg/消毒剂擦拭消毒75%酒精擦拭消毒清水擦拭干净清水擦拭干净备用存放于清洁消毒后的密闭容器内取出存放于容器内的消毒喉镜75%酒精擦拭消毒喉镜清洗消毒与存24二、消毒隔离措施(五)奶瓶、奶嘴应一人一用一灭菌。奶瓶、奶嘴、盛放器等奶具清洗、干燥后压力蒸汽灭菌备用;清洗用具和装放容器保持清洁、干燥。若为母乳喂养者,指导患儿母亲在哺乳前后认真实施卫生洗手。(六)餐(饮)具消毒:餐具须一人一用一清洗一煮沸消毒,每次时间15~20min;亦可采用含有效氯25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清水洗净备用。二、消毒隔离措施(五)奶瓶、奶嘴应一人一用一灭菌。25二、消毒隔离措施(七)保持诊疗台、室内环境及物体表面、地面清洁干燥。对患儿及家属经常接触的门把手、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餐桌等物体表面及玩具,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min;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min;不耐湿热的书籍等紫外线灯近距离照射30min。(八)保持诊查床及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若被患儿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及时清除并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min后,清水擦拭揩干。二、消毒隔离措施(七)保持诊疗台、室内环境及物体表面、地面清26二、消毒隔离措施(九)保持患儿衣服、床单位用物整洁,被污染时及时更换,并放置于双层污衣带内,交由被服中心或洗衣房处理。衣物、被服置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min或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后,清水清洗、干燥备用。(十)抹布一桌一用一清洗消毒。拖把(地巾)分区域、分室使用、分池(桶)涮洗。使用后的抹布、拖把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清水涮洗,悬挂晾干备用。二、消毒隔离措施(九)保持患儿衣服、床单位用物整洁,被污染时27二、消毒隔离措施(十一)分泌物、排泄物、生活污水和粪便:有污水排放处理系统的:可直接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标准。基层不具备条件的单位: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或使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剂与其搅拌均匀消毒,旱厕可用生石灰覆盖;生活污水用含有效氯250mg/L消毒剂(如漂白粉等)作用30min。

盛放呕吐物、排泄物的容器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浸泡30min,清水洗净备用。二、消毒隔离措施(十一)分泌物、排泄物、生活污水和粪便:28二、消毒隔离措施(十二)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均按照传染病医疗废物处理要求,使用带有警示标识的双层医疗废物包装物进行包装;锐利器物弃置于利器盒内,达到3/4满时,由专人负责收集,扎紧袋口或密封盒盖,专车密闭运送,集中处理。(十三)患儿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必须对病室及床单位实施终末消毒处理。二、消毒隔离措施(十二)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均按照传染病医疗废29二、消毒隔离措施(十四)急救车:接诊患儿时应保持车内通风。保持急救车内清洁、干燥、无污染:车内须备有非醇类快速手消毒剂、医疗废物容器、包装袋、医护人员防护用口罩、帽子、手套等被患儿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及时清除并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min后,清水擦拭揩干。接诊后的车内物体表面、地面须做好终末消毒,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min后,再用清水擦拭。二、消毒隔离措施(十四)急救车:30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管理(一)须使用医院统一采购、有效期内、标识齐全、包装合格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药械。(二)压力蒸汽灭菌物品、低温灭菌物品与消毒药械、清洁物品须分柜放置(存放柜须易于清洁、消毒),不得混放。(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呼吸机螺纹管、面罩、简易呼吸器及附件等)严禁重复使用。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管理(一)须使用医院统一采购31四、手卫生要求(一)治疗室、医生办公室内须设置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干手及手消毒设施,使用非醇类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二)诊室、留观室、隔离病房、监护室内设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干手及手消毒设施(建议每8位患儿至少设置一处),避免家属与患儿之间的交叉感染。(三)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患儿前、后,须认真实施卫生洗手或手消毒。

★禁止使用薄膜手套,禁止戴乳胶手套实施卫生洗手或手消毒,使用乳胶手套须一人一用一废弃。四、手卫生要求(一)治疗室、医生办公室内须设置非手触式流动水32五、医务人员安全防护(一)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二)进入发热疱疹或感染性疾病科门诊、隔离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时,须佩戴一次性工作帽、外科口罩,更换专用工作服或隔离衣、拖鞋,不得以鞋套代替更换拖鞋。脱去专用工作服或隔离衣前后,须认真实施卫生洗手或手消毒。(三)医务人员接触患儿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时须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摘去手套后须立即卫生洗手或手消毒。五、医务人员安全防护(一)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33五、医务人员安全防护(四)诊疗、护理工作中或处理患者排泄物、呕吐物及医疗废物有可能发生患儿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喷溅时,须佩戴防护面罩或护目镜、乳胶手套,穿防渗透的隔离衣。脱去防护用品后须立即卫生洗手或手消毒。(五)制定并执行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及职业暴露后处理制度及流程。发生暴露后,按程序上报、处理、评估。五、医务人员安全防护(四)诊疗、护理工作中或处理患者排泄物、34六、医院感染监测(一)若发生手足口病患儿合并医院感染、且在某一科室短时间内同一部位感染病例>3例时,应及时追溯原因,进行环境卫生学检测与分析,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限内逐级上报至医院相关部门、主管领导、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和CDC。(二)适时开展急危重症患儿救治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三)规范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程序,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六、医院感染监测(一)若发生手足口病患儿合并医院感染、且在某35

表2肠道病毒污染器物、环境消毒方法表2肠道病毒污染器物、环境消毒方法36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84消毒剂原液有效氯含量5.5~6.5%250mg/L500mg/L1000mg/L2000mg/L原液5ml加水至1000ml原液10ml加水至1000ml原液20ml加水至1000ml原液40ml加水至1000ml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37含氯泡腾片(1.25g)含有效氯0.5g250mg/L500mg/L1000mg/L2000mg/L1000ml水加半片1000ml水加1片1000ml水加2片1000ml水加4片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含氯泡腾片(1.25g)含有效氯0.5g250mg/L50038自身防护标准预防医院感染手卫生第四节职业安全防护自身标准医院手卫生第四节职业安全防护39病菌一般是由患者与患者的手部接觸而傳染的医療相關的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s严格实施卫生洗手和手消毒医院感染20~30%病菌一般是由患者与患者的手部医療相關的感染Healthcar40标准预防措施标41ThankyouThankyouThankyouThankyouThankyouThankyou谢谢您的聆听ThankyouThankyouThankyouThankyouTha42手足口病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手足口病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43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存在问题第三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第四节职业安全防护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一节概述44病原学肠道病毒属柯萨奇病毒CoxA16手足口病埃可病毒Echo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病原学肠道病毒属柯萨奇病毒手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型最45病原学肠道病毒:湿、热环境下适合生存抵抗力: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

75%酒精、5%来苏儿不能将其灭活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1mol二价阳离子可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灭活病毒:紫外线、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等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低温环境: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病原学肠道病毒:湿、热环境下适合生存46流行病学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好发于4~9月份。EV71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潜伏期2~7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可以自愈。流行病学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47流行病学各年龄组易感少数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少数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流行病学各年龄组易感4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发病早范围广重症多婴幼儿多主要原因是EV71流行为主EV71疱疹特点小、厚、硬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发病早49流行病学§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传染源现症患者隐性感染者

粪--口§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

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患儿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媒介物被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被褥内衣医疗器具等§传染性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可检出病毒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流行病学§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50流行病学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流行病学易感性51第二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主要问题一、对EV71感染的各个环节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未能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及时修订相关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不便于执行和督导。三、设置位置、建筑布局及区域划分和区域内房间设置、人物及洁污流向不符合传染病管理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四、设备、设施及医务人员防护用品配置不齐全。

第二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主要问题一、对E52第二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主要问题五、医务人员配备数量与接受患儿数量、诊疗及护理工作质量要求有一定差距。

六、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如医院室内、室外环境仍采用喷雾消毒方法。七、医务人员标准预防及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不到位,着装不规范,卫生洗手、手消毒操作不符合要求。

以上诸多因素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生的几率,成为医疗安全隐患。第二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主要问题五、医务人员配备数53第三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卫医发〔2004〕292号)卫生部发布《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办应急发〔2009〕30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2009年3月29日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医疗机构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试行)》的通知

2009年4月3日第三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54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防控若干建议建立科学的医院感染防控方案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制订合理的消毒、隔离措施-环境管理合理分诊和疏导,减少不必要的留观或住院教育、督促病孩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卫生保洁员和陪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防控若干建议建立科学的医院感染防控方案55手足口病的防范重点及时报告,早期控制重症病例减少重症感染的死亡避免医院内感染降低社区的新发感染病例手足口病的防范重点及时报告,早期控制重症病例56控制医院感染的三个环节控制传染源感染者隐性感染健康携带切断传播途径:合理消毒隔离技术-经粪口传播-经空气/飞沫传播标准预防原则保护易感人群-密切接触控制医院感染的三个环节控制传染源57《关于做好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四、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认真做好手足口病患儿登记、报告工作。对手足口病患儿要隔离治疗,严格执行患儿治愈出院标准和有关消毒规范。要重点加强对急诊留观室、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病房等重点区域的院感控制工作。要对患儿和家长开展个人卫生及个人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避免患儿与患儿间、家长与患儿间的交叉感染。《关于做好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四、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58《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六、提高诊治能力,严防院内感染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重点加强EV71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救治工作,严防因EV71型手足口病疫情防治失当而引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地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完善手足口病患儿预检分诊制度,认真做好手足口病患儿的登记、筛查和报告,增强重症患儿的早期发现和成功救治能力;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儿救治成功率,降低患儿病死率。同时,应做好院内感染防控工作,规范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的隔离治疗,严格执行患儿治愈出院标准。《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六、提高诊治能力,严防院59《河南省医疗机构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试行)》的通知一、处置流程二、消毒隔离措施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管理四、手卫生要求五、医务人员安全防护六、医院感染监测附件:1、手足口病患儿喉镜清洗消毒与存放流程2、呼吸机及附件清洗与消毒参考流程3、肠道病毒污染器物、环境消毒方法★手足口病患儿诊治过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流程图《河南省医疗机构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试行)》的通60一、处置流程(一)实施预检分诊制度,设置发热疱疹预检分诊点,做到合理分诊。(二)发热疱疹专门门诊应设置接诊分诊台,根据就诊患儿数量,设置1~3个诊室,每次接诊1名患儿。候诊区、诊室、留观室、治疗室、输液室、注射室及专用卫生间等设置合理,并保证有效的通风,避免拥挤。一、处置流程(一)实施预检分诊制度,设置发热疱疹预检分诊点,61一、处置流程(三)临床诊断病例应安置在隔离病区收治,同一病区内不得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患儿。

★严禁将患儿安置在病区走廊内,防止交叉感染。(四)隔离病区应分设医患、洁污通道,不交叉逆行。重症监护病房应设置治疗室、配奶室和沐浴室等。★医务人员更衣、值班、库房及卫生处置与患儿诊疗区设实际隔断。一、处置流程(三)临床诊断病例应安置在隔离病区收治,同一病区62二、消毒隔离措施(一)结合医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情况,制定并实施发热疱疹专门门诊、留观室、隔离病区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掌握患儿留观、出观及住院、出院的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医院内暴露时间。(二)按照丙类传染病管理要求,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同时加强接触隔离的各项措施。二、消毒隔离措施(一)结合医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情况,制定并实63二、消毒隔离措施(三)保持诊室和病室空气新鲜。开窗通风和换气每日2~3次,每次20~30min。凡安装动态空气消毒设施,应依据病室体积合理设置并正确使用,每日定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灯消毒时应在无人情况下进行,若有患儿时,应采用布类遮盖患儿面部及肢体皮肤,避免发生电光性眼炎、过敏性皮炎。二、消毒隔离措施(三)保持诊室和病室空气新鲜。64二、消毒隔离措施(四)规范接触皮肤和粘膜的非一次性诊疗、护理器具及物品的消毒。1、体温表置于加盖容器内,使用后放置于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min,清水冲洗揩干备用。听诊器、血压计及袖套等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清水擦拭揩干后备用。2、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吸氧头罩、可复用的呼吸机螺纹管及面罩、简易呼吸器及附件、止血带等交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3、可复用喉镜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备用。消毒存放符合要求,不得放入原包装盒内或裸露存放。二、消毒隔离措施(四)规范接触皮肤和粘膜的非一次性诊疗、护理65取出存放于容器内的消毒喉镜75%酒精擦拭消毒喉镜清洗消毒与存放流程救治患者摘取喉镜套含有效氯1000mg/消毒剂擦拭消毒75%酒精擦拭消毒清水擦拭干净清水擦拭干净备用存放于清洁消毒后的密闭容器内取出存放于容器内的消毒喉镜75%酒精擦拭消毒喉镜清洗消毒与存66二、消毒隔离措施(五)奶瓶、奶嘴应一人一用一灭菌。奶瓶、奶嘴、盛放器等奶具清洗、干燥后压力蒸汽灭菌备用;清洗用具和装放容器保持清洁、干燥。若为母乳喂养者,指导患儿母亲在哺乳前后认真实施卫生洗手。(六)餐(饮)具消毒:餐具须一人一用一清洗一煮沸消毒,每次时间15~20min;亦可采用含有效氯25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清水洗净备用。二、消毒隔离措施(五)奶瓶、奶嘴应一人一用一灭菌。67二、消毒隔离措施(七)保持诊疗台、室内环境及物体表面、地面清洁干燥。对患儿及家属经常接触的门把手、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餐桌等物体表面及玩具,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min;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min;不耐湿热的书籍等紫外线灯近距离照射30min。(八)保持诊查床及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若被患儿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及时清除并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min后,清水擦拭揩干。二、消毒隔离措施(七)保持诊疗台、室内环境及物体表面、地面清68二、消毒隔离措施(九)保持患儿衣服、床单位用物整洁,被污染时及时更换,并放置于双层污衣带内,交由被服中心或洗衣房处理。衣物、被服置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min或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后,清水清洗、干燥备用。(十)抹布一桌一用一清洗消毒。拖把(地巾)分区域、分室使用、分池(桶)涮洗。使用后的抹布、拖把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清水涮洗,悬挂晾干备用。二、消毒隔离措施(九)保持患儿衣服、床单位用物整洁,被污染时69二、消毒隔离措施(十一)分泌物、排泄物、生活污水和粪便:有污水排放处理系统的:可直接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标准。基层不具备条件的单位: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或使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剂与其搅拌均匀消毒,旱厕可用生石灰覆盖;生活污水用含有效氯250mg/L消毒剂(如漂白粉等)作用30min。

盛放呕吐物、排泄物的容器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浸泡30min,清水洗净备用。二、消毒隔离措施(十一)分泌物、排泄物、生活污水和粪便:70二、消毒隔离措施(十二)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均按照传染病医疗废物处理要求,使用带有警示标识的双层医疗废物包装物进行包装;锐利器物弃置于利器盒内,达到3/4满时,由专人负责收集,扎紧袋口或密封盒盖,专车密闭运送,集中处理。(十三)患儿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必须对病室及床单位实施终末消毒处理。二、消毒隔离措施(十二)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均按照传染病医疗废71二、消毒隔离措施(十四)急救车:接诊患儿时应保持车内通风。保持急救车内清洁、干燥、无污染:车内须备有非醇类快速手消毒剂、医疗废物容器、包装袋、医护人员防护用口罩、帽子、手套等被患儿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及时清除并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min后,清水擦拭揩干。接诊后的车内物体表面、地面须做好终末消毒,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min后,再用清水擦拭。二、消毒隔离措施(十四)急救车:72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管理(一)须使用医院统一采购、有效期内、标识齐全、包装合格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药械。(二)压力蒸汽灭菌物品、低温灭菌物品与消毒药械、清洁物品须分柜放置(存放柜须易于清洁、消毒),不得混放。(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呼吸机螺纹管、面罩、简易呼吸器及附件等)严禁重复使用。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管理(一)须使用医院统一采购73四、手卫生要求(一)治疗室、医生办公室内须设置非手触式流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