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022年云南红河金平县人民检察院招考聘用聘用制书记员名师点拨卷V答案详解版(3套版)_第1页
2022年06月2022年云南红河金平县人民检察院招考聘用聘用制书记员名师点拨卷V答案详解版(3套版)_第2页
2022年06月2022年云南红河金平县人民检察院招考聘用聘用制书记员名师点拨卷V答案详解版(3套版)_第3页
2022年06月2022年云南红河金平县人民检察院招考聘用聘用制书记员名师点拨卷V答案详解版(3套版)_第4页
2022年06月2022年云南红河金平县人民检察院招考聘用聘用制书记员名师点拨卷V答案详解版(3套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6月2022年云南红河金平县人民检察院招考聘用聘用制书记员名师点拨卷答案详解版(3套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模拟押题-全考点(共125题)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019年1月15日透露,(

)空间实验室搭载的伽马射线暴偏振探测仪已完成伽马射线暴瞬时辐射的高精度偏振探测,实现预定科学目标。

A.天宫一号

B.天宫二号

C.天宫三号

D.天宫四号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019年1月15日透露,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搭载的伽马射线暴偏振探测仪已完成伽马射线暴瞬时辐射的高精度偏振探测,实现预定科学目标,相关成果于1月1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完成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任务,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D项:为混淆选项,排除。

2.12,6,6,(

),6,﹣6

A.0

B.2

C.4

D.6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不大,考虑递推和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12=6+6,猜测所求项符合这个规律,则6=6+(0),(0)=6-6。

规律为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所求项为0。

因此,选择A选项。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妙玉天赋聪慧,资质不凡。她茶艺精湛,与贾府四春的琴棋书画并称绝艺:她续写的中秋诗,获得湘云、黛玉盛赞。才华馥郁、品位高雅的她,却落入被贼掳走的结局。因此作者为之发出“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慨叹。

B.《论语》是一个个片段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在形式上,有的是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有的采用问答的形式,也有的是交谈的形式。此外,还有少量的夹叙夹议的形式。

C.《炼金术师》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小说:一个西班牙牧羊少年在寻梦的过程中,他离开了固守的家园,见识了世界的广阔与精彩。小说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但要正视自己的梦想,而且要敢于追求和实现它。

D.鲁迅在《吶喊》中塑造了一批破坏和反抗封建制度的知识分子形象,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药》中的夏瑜瑜以及《一件小事》中的“我”等。他们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项“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出自林黛玉的《葬花吟》,不是作者对妙玉所发的感慨,文学常识错误。B项、C项和D项均表述正确,排除B项、C项和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4.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来自英、法、中、德四国的甲、乙、丙、丁四位学者恰好相聚在一组讨论。他们每人除了会说自己本国语言外,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中的一种,有一种语言三个人都会说。这四位学者交谈的有关情况如下:

(1)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他却能替他们作翻译;

(2)甲是中国人,丁不会说汉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

(3)乙、丙、丁三人找不到一种共同的语言进行交谈;

(4)在四人中,没有一人既能用汉语交谈,又能用法语交谈。

据此,可以推出三个人都会说的那种语言是:

A.汉语

B.德语

C.英语

D.法语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因为有一种语言三个人都会说,所以这三个人是能交流的,根据(3)乙、丙、丁三人找不到一种共同的语言进行交谈,说明有两个会说该种语言,一个不会说,而另一个会说的应该是甲,根据(1)可知甲和丙不能交流,所以会说该种语言的不能有丙,则应该是甲乙丁三人。根据(1)乙不会说英语,排除C;根据(2)丁不会说汉语,排除A;根据(4)没有一个人既能用汉语交谈,又能用法语交谈,说明甲不会说法语,排除D。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具有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本题问的是“三个人都会的语言”。

根据(1)可知,乙不会说英语,而甲和丙交谈时需要翻译,说明甲和丙不能同时会英语,故这种语言不可能是英语,排除C项;

根据(2)可知,甲是中国人,甲和丙说话时需要翻译,说明丙不会汉语,同时丁也不会汉语,故这种语言不可能是汉语,排除A项;

根据(4)可知,甲是中国人,会说汉语,同时也不会说法语;假设法语是三个人都会的语言,意味着乙、丙、丁都会法语,这与条件(3)矛盾,故这种语言不可能是法语,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5.关于日常生活中处理伤口时的一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伤口无论大小一定要消毒

B.被动物抓伤后要及时用创可贴包扎

C.湿润环境更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D.伤口痊愈后出现色素沉淀应立即就医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伤口处理。

第二步,皮肤出现伤口后,要进行严格消毒。无论伤口大小、深浅,都要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若处理不当,会引起伤口出血、感染、化脓,严重会得破伤风而危及生命。常用的伤口消毒药包括碘伏、酒精、双氧水等。A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创可贴不是“万能贴”,被动物抓伤后,要及时充分的用皂液、酒精等清洗消毒,如果是猫、狗等宠物抓伤,要及时去医院接种狂犬疫苗。B项错误。

C项:与传统的让伤口保持干燥不同,“湿性伤口愈合”指的是护理时创造接近生理状态的湿性愈合环境,就有利于伤口处肉芽的生长,便于皮肤细胞的分裂,从而促使伤口的完整愈合。这样可以避免干燥引起的伤口表皮张力增强造成的瘢痕生长,加速伤口愈合。但题目中说湿润环境,并没有限定这个潮湿或湿润的程度,过于湿润和潮湿也不利于伤口愈合,故C项错误。

D项:较大创面的伤口愈合后容易产生色素沉淀,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恢复正常,日常可以使用含有维生素E成分的面霜等涂抹,可帮助恢复。所以伤口痊愈后出现色素沉淀不需要立即就医。

6.如图所示,在一个半径为6米的圆形土地中,有一块长方形花田OBDA,据此可知,从A点走到B点的直线距离为多少米?

A.5.3

B.5.6

C.6

D.6.1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已知OBDA为长方形,长方形中两条对角线相等,故。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

第二步,长方形OBDA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即AB=OD。OD是圆的半径为6米,则AB=6(米)。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几何问题。所求AB为长方形的对角线,可转化为求另一条对角线OD的长度。通过观察题干图形发现,点O是圆心,点D在圆上,OD为半径。由长方形花田OBDA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可知,AB=OD。OD为圆形的半径,因此AB=OD=6米。故本题选C。7.清凉的天气已经________了整整一周时间,气象部门提醒,由于春天是雷电和强降水多发季节,市民要及时做好________,减少因强对流天气造成的损失。

在空格处选填最恰当的是:

A.持续

防御

B.继续

抵御

C.连续

预防

D.维持

防范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整整一周时间”可知,第一空应体现“不间断”之意。A项“持续”指延续不断,符合语境。B项“继续”指(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有断开后再接下去之意,而文段是“不间断”,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连续”指一个接一个,“清凉的天气”是一个主体,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维持”指使继续存在下去,体现不出“不间断”之意,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强对流天气未发生时要做好预防工作,以减少损失,“防御”强调预防和抵御,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8.柠烯,俗称柠檬精油。它通常被用于制作柑橘香味剂,是很多空气清新剂、身体喷雾剂等芳香剂重要的化学成分之一。柠烯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该化学物质对人体不会形成大的危害,事实上,它可被用于食品的调味剂。然而柠烯一旦被喷入空气中,很快就会有所变化。研究表明,当柠烯暴露于普遍存在于空气的臭氧中时,两个柠烯分子会形成一个单分子化合物——甲醇。当房间中大量的柠烯被转化成甲醇时,其影响将迥然不同。

由此可以推出:

A.使用空气清新剂,可能会对我们自身有害处

B.柠烯被用作食品的调味剂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C.如果房间中测出甲醇浓度高,则说明使用了太多芳香剂

D.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柠烯成分的物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逐一分析选项:

A项:由题干最后两句可得出,当选;

B项:题干说“柠烯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该化学物质对人体不会形成大的危害,事实上,它可被用于食品的调味剂”,因此B选项排除;

C项:题干只说当柠烯暴露于普遍存在于空气中的臭氧中时会形成甲醇,无中生有,排除;

D项:题干只是说柠烯喷入空气中可能有害,并非所有含有该成分的物品都有害,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中提到空气清新剂中含有柠烯,当柠烯暴露于空气中时,会形成甲醇,当房间中大量的柠烯被转化成甲醇时,其影响将迥然不同,而这种迥然不同的影响可能“对我们自身有害处”,可以推出;

B项:题干明确说明柠烯本身对人体不会形成大的危害,可被用于食品的调味剂,排除;

C项:过多的芳香剂会导致房间中甲醇含量高,但甲醇含量高的原因不唯一,不能根据浓度高就推出有芳香剂,排除;

D项:题干中提到“该化学物质对人体不会形成大的危害”,只是当柠烯暴露于普遍存在于空气的臭氧中时会产生危害,因此并非所有含有柠烯成分的物品都对人体有害,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一段论述,要求根据这段论述确定各选项的正确与否,需注意题干的细节信息。A项,由题干最后两句柠烯在臭氧中会形成甲醇,可知A项正确。

B项,题干说“柠烯本身并不可怕,因为该化学物质对人体不会形成大的危害,事实上,它可被用于食品的调味剂”,因此B项错误。

C项,造成房间甲醇浓度高的原因有很多,并不一定是使用了太多芳香剂。

D项,是否应该避免使用含有柠烯成分的物品,题干中并未提及,不能推出。

故本题选A。9.(

)对于家具相当于花岗岩对于(

A.书桌石膏

B.家电岩石

C.木材雕塑

D.房间石矿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A项,书桌是一种家具,花岗岩和石膏都是矿石,前后关系不一致。

B项,家电和家具是并列关系,花岗岩是一种岩石,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木材是制作家具的原材料,花岗岩是制作雕塑的原材料,前后关系一致。

D项,家具放在房间里,石矿里出产花岗岩,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10.订婚不是民事法律事实,不具有法律效力。(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婚姻法知识。

第二步,我国民法认为婚约(订婚)不具有法律效力,婚约不是合同,不属于民事法律事实。

因此,本题正确。

民事法律事实指依照法律规定,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

11.喻代是一种建立于比喻基础之上的以喻体代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即先比喻,后用喻体代本体。喻代是比喻后的名称代换,喻体作为别名而存在,其比喻的色彩、意味减弱,含蓄表达成为关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喻代这一修辞方式的是:

A.我吃了一吓,却见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面前,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示鄙夷的神色

B.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动人的曲子,去年春节文娱晚会上因这支歌而被同学们昵称为“李谷二”,她的声音,我一下子就能听出来

C.他走了,像只风筝,在山坡上摇呀摇,弯弯曲曲的白线越放越长,到底放到头了,那儿是山顶,是和天连着的地方,“风筝”停了,他知道这条白线还拴着一颗心呢

D.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游山东,我要五块钱。他嫌贵。你嫌贵,我还嫌你胖呢,胖的像大白熊,别压坏了我的驴。讲来讲去,大白熊答应我的价钱,骑着驴去逛了半天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没有使用喻代这一修辞方式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先比喻,后用喻体代本体”,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喻代的定义要点为:以喻体代本体。A项中的“圆规”、C项中的“风筝”、D项中的“大白熊”都是喻代;B项不存在比喻,故不是喻代。故答案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先比喻;

②后用喻体代本体。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将女人比喻成圆规,圆规很不平,体现了“用喻体代本体”,符合定义;

B项:李谷二是昵称,不属于“比喻”,不符合定义;

C项:将他比喻成风筝,风筝停了,体现了“用喻体代本体”,符合定义;

D项:将外国人比喻成大白熊,大白熊答应我的价钱,体现了“用喻体代本体”,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①以喻体代本体,即先比喻,后用喻体代本体;②喻体作为别名而存在;③含蓄表达成为关键。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圆规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后用圆规代替女人,符合定义关键词,排除;

B项,不存在比喻,没有喻体出现,与定义不符;

C项,风筝喻他,后用风筝代替他,符合定义关键词,排除;

D项,大白熊喻外国人,后用大白熊代替外国人,符合定义关键词,排除。

A、C、D三项均是喻代。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2.有父子5人,年龄和为79岁,长子的年龄比父亲的1/2少7岁,次子年龄的3倍比父亲少3岁,三子年龄的6倍比父亲多6岁,幼子的年龄是父亲的1/21。则父亲今年为(

)岁。

A.36

B.42

C.48

D.56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

第二步,由题可知,题干中有较多的分数,优先考虑倍数特性,即父亲的年龄是幼子年龄的21倍,则父亲的年龄应该是21的倍数。

第三步,结合选项,选项A、C、D均不是21的倍数,排除;B选项是21的倍数,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B选项。

13.兰,生于幽谷无人之处,没有鲜艳招摇的颜色,而有幽香,能够表达不求闻达,在隐居中独守情操的________精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贵

B.雅致

C.高雅

D.高尚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语境,该空所填词语应体现“兰”的精神和情操。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高贵”形容人时指达到极高道德水平,形容物时指极为贵重,但不能说“兰”的精神和情操贵重,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雅致”指(服饰、器物、房屋等)美观而不落俗套,文段非仅体现“兰”外表好看,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高雅”形容(格调、谈吐等)高尚,不粗俗,可用来体现“兰”的精神高尚,符合文意。D项“高尚”指崇高(指道德、品质),一般用来修饰人,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14.蓝天:飞行员:战斗机(

)。

A.草原:牧民:牛羊

B.刺绣:绣女:绣花针

C.森林:伐木工:电锯

D.大海:水兵:军舰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三个词属于对应关系,飞行员驾驶战斗机飞行在蓝天上,战斗机是飞行员的专用军用工具,蓝天是场所。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牛羊是放牧的客体,非牧民也可以放牧,牛羊不属于牧民的专用工具,不符合题意;

B项,刺绣是绣女的作品,而非场所,不符合题意;

C项,非伐木工也可使用电锯,电锯不是伐木工的专用工具,不符合题意;

D项,水兵驾驶军舰行驶在大海上,军舰是水兵的专用军用工具,大海是场所,符合题意。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D。15.下列关于微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波的频率比一般无线电波的频率低

B.含水量多少对微波加热效果没有影响

C.微波会被玻璃、塑料和瓷器等物体反射

D.微波通信容量大、质量好、传输距离远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微波相关知识。

第二步,在微波长段的电磁波所对应的频率范围是300MHz(0.3GHz)—300GHz,这就意味着微波通信设备的通频带可以做得很宽,通讯容量比较大。微波通信质量好,抗干扰能力强,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是国家通信网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适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熟悉微波的物理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常考的物理常识有声音(音调、音色、响度)、光(反射、折射、散射、色散)、力等,公考中常把生活当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与古诗词结合起来考查。A项错误。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毫米~1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B项错误。水和食物等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所以含水量多少对微波加热效果有影响。

C项错误。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而对金属类物质,则会反射微波。

D项正确。微波通信是直接使用微波作为介质进行的通信,不需要固体介质,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A项错误,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B项错误,水分子属极性分子,介电常数较大,其介质损耗因数也很大,对微波具有强吸收能力。

C项错误,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也不会被反射。

D项正确,由于微波频率很高,所以在不大的相对带宽下,其可用的频带很宽,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兆赫兹,这是低频无线电波无法比拟的。这意味着微波的信息容量大,所以现代多路通信系统,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几乎都是在微波波段内工作的。

故正确答案为D。16.诗句“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描绘了化雪时的景象,关于这一过程的科学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中雪吸收了热量

B.此过程中雪从固体直接变成了气体

C.此过程中雪的温度变化主要是受到热传导的影响

D.此过程是因为雪和空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雪是固态,水是液态,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此过程中雪要吸收热量,所以人们会感觉化雪比下雪冷。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C项: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而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雪融化成水主要是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C项错误。

D项:化学变化定义为当一个接触另一个分子合成大分子;或者分子经断裂分开形成两个以上的小分子;又或者是分子内部的原子重组。物理反应是指物质的状态或存在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而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变化。雪化成水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物理变化。D项错误。

17.爷爷∶外公

A.叔叔∶哥哥

B.家庭∶亲人

C.父亲∶岳父

D.兄长∶哥哥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爷爷”和“外公”辈分相同,二者属于并列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叔叔”是对父亲弟弟的尊称,和“哥哥”辈分不同,排除;

B项:“亲人”是“家庭”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

C项:“父亲”和“岳父”辈分相同,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兄长”是一种口语化称呼,意思是“哥哥”,“兄长”与“哥哥”属于全同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18.一般而言,史学家对史料有兴趣,文学家对铺张场景、________气氛有兴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爱好文学的人读不下去;太史公写的“鸿门宴”,史学家认为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烘托有失偏颇

B.制造不忍卒读

C.描绘堪为典范

D.渲染不足奉法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词语与“气氛”搭配,通过词语的用法排除错误选项。第三步,分析文意并辨析第二空备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描绘”与“气氛”搭配不当,排除C。

第二空,文段说因为史学家与文学家感兴趣的对象不一样,所以,如同文学家读不下去《资治通鉴》这样的史料一样,史学家也不认同太史公写的“鸿门宴”。故填入词语应该表示不认同的意思。“不忍卒读”指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恸人,不合文意,排除B。再看“有失偏颇”与“不足奉法”,前者强调不公正,后者强调没有可值得借鉴的,即不认可。由文意可知,“不足奉法”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可知,该空与前边的“铺张”应形成呼应。A项“烘托”是指陪衬,使明显突出,B项“制造”指人为地造成某种气氛或局面等,二者均不能体现“铺张”所表达的“追求形式,讲究排场”之意,排除A项和B项。C项“描绘”指画出、描画,和“气氛”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渲染”比喻夸大地形容,可以与“铺张”形成对应,且与“气氛”搭配恰当。锁定答案为D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该空要与“读不下”形成对应,“不足取法”比喻不值得学习、效法,可以与之对应,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从第二空入手,从爱好文学的人对待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的态度,可知史学家对待太史公司马迁写的《鸿门宴》同样是持否定态度的。B项“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C项“堪为典范”的感情色彩也明显不符,可首先排除B、C两项。A项“有失偏颇”指有失公允,D项“不足奉法”指不值得仿效,这里并没有对《鸿门宴》的内容是否有失公允做出评价,排除A项。

验证第一空,D项“渲染”可与“气氛”搭配,同时与前文“铺张场景”相呼应。

故正确答案为D。1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且每个图形均有封闭区间,考虑数面。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图形面的个数为2、3、4,呈等差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图形面的个数为2、?、4,问号处选择面数为3的图形,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20.毛囊中的一些干细胞是色素细胞的“储备库”。当毛发新生时,干细胞转变成色素细胞,为毛发着色。在压力刺激下,负责身体做出“战斗或逃跑”反应的交感神经系统释放一种名为“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被周边负责色素再生的干细胞吸收。去甲肾上腺素会导致这些干细胞被过度激活,都转变成色素细胞。干细胞被消耗殆尽后,最终导致毛发变白。而且这一破坏是永久性的。

下面说法与上面文字相符的是:

A.毛囊中储备了大量的干细胞和色素细胞

B.干细胞能直接为新生的毛发着色

C.交感神经系统会因受到刺激而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就是激活干细胞中的色素细胞

D.压力会对毛囊中负责色素再生的干细胞造成永久性损耗,最终导致毛发变白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A项,“毛囊中储备了大量的干细胞和色素细胞”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根据“当毛发新生时,干细胞转变成色素细胞,为毛发着色”可知,干细胞不能为毛发着色,是色素细胞可以为毛发着色,表述错误,排除;

C项,根据“在压力刺激下”“负责身体做出‘战斗或逃跑’反应的交感神经系统释放一种名为‘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可知,选项中“刺激”概念扩大,且“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就是激活干细胞中的色素细胞”表述过于绝对,且作用的为干细胞,而非色素细胞,表述错误,排除;

D项,根据“在压力刺激下······释放一种名为‘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去甲肾上腺素会导致这些干细胞被过度激活······干细胞被消耗殆尽后,最终导致毛发变白。而且这一破坏是永久性的”可知,表述正确,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新研究揭示压力导致“一夜白头”的机制》21.2020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早到来。还没进入11月份,我国部分地区就出现了第一场降雪和气温降至零度以下的情况。有专家据此表示,2020年的冬天将成为我国6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述?

A.我国其他一些地区的气温并未出现较往年明显下降的迹象

B.11月前出现大雪天气的地区往年几乎没有出现过类似现象

C.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D.据统计,第一场降雪的时间与整个冬天的平均气温无明显相关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2020年的冬天将成为我国6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论据:2020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早到来。还没进入11月份,我国部分地区就出现了第一场降雪和气温降至零度以下的情况。

本题的论点说的是2020年冬天将是我国60年以来最冷的冬天,论据说的是第一场降雪和气温降至零下的时间,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可以优先考虑拆桥。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选项指出其他一些地区气温并未明显下降,所以2020年的冬天不一定是60年来最冷的冬天,可以削弱,保留;

B项:选项指出一些地区往年几乎没有出现过11月前出现大雪天气的情况,只能说明2020年的天气反常,但是不能得出2020年的冬天是不是60年以来最冷的冬天,无法削弱,排除;

C项:选项指出近年来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无法得知2020年的冬天是不是60年以来最冷的冬天,无法削弱,排除;

D项:选项指出第一场降雪的时间与整个冬天的平均气温无明显相关,即不能由第一场降雪的时间得出整个冬天的气温情况,切断了论点与论据的联系,可以削弱,保留。

对比A、D两项,A项说的是其他一些地区气温未明显下降,这些地区有多少,对整个中国的平均气温的影响有多少,均不明确,即削弱力度比较弱,D项是拆桥削弱,说明由当前的论据推不出论点,力度比较强,因此,排除A项,D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论述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2020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早到来。还没进入11月份,我国部分地区就出现了第一场降雪和气温降至零度以下的情况”。题干论点为“2020年的冬天将成为我国6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要削弱题干论述,可以通过切断联系等方式。

题干论据:2020年还没进入11月份,我国部分地区就出现了第一场降雪和气温降至零度以下的情况。题干论点:2020年的冬天将成为我国6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A项,指出我国其他一些地区的气温并未出现较往年明显下降的迹象,但一些地区的情况不能代表整体的情况,不能削弱题干论述。

B项,指出11月前出现大雪天气的地区往年几乎没有出现过类似现象,没有指出这种现象和最冷的冬天之间的联系,不能削弱题干论述。

C项,指出近年来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并不能说明2020年我国冬季平均气温的情况,不能削弱题干论述。

D项,指出第一场降雪的时间与整个冬天的平均气温无明显相关,说明根据题干论据不能推出论点,切断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削弱了题干论述。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2020年的冬天将成为我国6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论据:还没进入11月份,我国部分地区就出现了第一场降雪和气温降至零度以下的情况。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其他一些地区的气温并未出现较往年明显下降的迹象,其他地区气温并未出现明显下降,不能说明2020年是否成为我国6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11月前出现大雪天气的地区往年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现象,与论点讨论的2020年的冬天将成为我国6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无关,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近年来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说的是过去几年的情况,与论点讨论的2020年的冬天将成为我国6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无关,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切断联系。该项说的是第一场降雪的时间与整个冬天的平均气温无明显相关,切断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22.看不清东西几乎是老年人的普遍现象,由于眼睛疾病造成看不清的原因主要有4种:老花眼、飞蚊症、白内障、眼底黄斑疾病。但是,看不清东西,不都是眼睛的问题。单眼或双眼一过性视力下降或丧失,医学上称“一过性黑朦”,多数是因供应眼球的脑动脉缺血造成的,常见于短暂性脑缺血病人。复视患者单眼视线清晰,但双眼看东西尤其向某一方向看时,出现双影或重影,不排除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糖尿病神经病变、重症肌无力等原因。双眼视物不全的人,表现为只能看到视野内一部分,比如吃饭时总有一半的碗内剩有饭粒,这种情况常见于脑肿瘤病人,需及早诊治。

根据文段内容,作者意在强调:

A.看不清东西不一定是眼睛的问题

B.“一过性黑朦”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

C.脑肿瘤是导致视线模糊的重要原因

D.眼睛疾病往往跟脑部因素紧密相关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老年人看不清东西的话题,并提出四种主要原因,接着通过转折标志词“但是”强调看不清东西不全是眼睛的问题,后文详细介绍了“一过性黑朦”“复视患者”“双眼视物不全的人”看物不清的原因,故文段主要强调看不清东西不全是眼睛的问题,对应A项。

B项,“一过性黑朦”对应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且“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无中生有,排除;

C项,“脑肿瘤是导致视线模糊的重要原因”无中生有,排除;

D项,“眼睛疾病”表述不明确,文段主要强调“看不清东西”,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看不清不一定是老花――可能是飞蚊症、白内障等其他眼病》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分句以现状阐述的方式引出论述话题“老年人看不清东西的原因”,并指出部分眼部疾病可造成老年人看不清东西。后文以转折关联词“但是”阐明文段观点,即眼睛看不见东西,不一定都是眼睛本身的问题。后文并列列举了三个例子来论证文段观点,强调“一过性黑朦”“双眼看东西,出现双影或重影”“双眼视物不全”均与眼睛本身无关,而是反映了身体其他部位出现问题。故文段为典型的“分-总-分”结构,转折之后的内容为全文重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文段重点。B项“一过性黑朦”为举例论证的内容,非重点,排除。C项为举例论证的内容,且表述与文段信息不符,排除。D项偷换主体,后文举例的内容均是阐述看不清东西跟脑部因素紧密相关,并非“眼睛疾病”与脑部因素间的联系,表述有误,且“双影或重影”还可能与糖尿病神经病变、重症肌无力等原因有关,“脑部因素”表述片面,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23.汉字源远流长,下列字体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图中文字依次是小篆、金文、楷书、隶书,时间先后顺序是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故正确答案为A。24.某企业假期安排3人值班,从初一到初六,每天安排1人,每人值班两天,则共有(

)种安排方案。

A.90

B.120

C.150

D.155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

第二步,先考虑第一个人,从初一到初六共6天中选择2天值班有=15种;再考虑第二个人,从剩下的4中选择2天值班有=6种;最后一个人选择剩下的2天只有1种,故共有15×6×1=90种安排方案。

因此,选择A选项。

25.某单位选拔考试,总经理预测:如果李明能选上,那么赵刚、钱峰和孙树也能选上。

如果总经理的预测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如果李明不能选上,那么赵刚一定选不上

B.如果赵刚、钱峰和孙树能选上,那么李明一定能选上

C.如果李明和赵刚选上,那么钱峰和孙树一定选不上

D.如果赵刚不能选上,那么李明一定选不上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等,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李明→赵刚且钱峰且孙树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李明不能选上”是对①的否前,否前不能得到确定性结论,故无法推出“赵刚一定选不上”,排除;

B项:“赵刚、钱峰和孙树能选上”是对①后件且关系中三个条件的肯定,且关系全真则真,故对①肯后,肯后不能得到确定性结论,无法推出“李明一定能选上”,排除;

C项:“李明选上”是对①的肯前,肯前必肯后,得到赵刚、钱峰、孙树均选上,故“钱峰和孙树一定选不上”表述错误,排除;

D项:“赵刚不能选上”是对①后件且关系中一个条件的否定,且关系一假则假,故对①否后,否后必否前,可以得到“李明一定选不上”,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D选项。

26.地球距离火星最近约为5500万千米,最远则超过4亿千米,只有地球与火星夹角为70°时发射探测器才能如期抵达火星。因此,我国决定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次年登陆火星。一位航天专家对此评论道:“如果不能抓住2020年这个机会,那么,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至少要推迟到2022年之后。”

上述专家的评论若要成立,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A.火星探测器发射后,需要经过不少于7个月的飞行,才能抵达火星轨道

B.我国需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才能尽快缩小与西方航天大国的差距

C.地球与火星的相对近点约每15年出现一次,二者距离近的年份是登陆火星的最佳时机

D.发射火星探测器须等到地球和火星形成一定夹角,而这个机会每隔26个月才出现一次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可以使专家评论成立的前提,需首先明确专家的论证结构,找到专家的评论和论据。专家的评论为最后一句话,论据为“只有地球与火星夹角为70°时发射探测器才能如期抵达火星。”若要使专家的评论成立,则需要在地球与火星的夹角情况和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推迟到两年后之间建立联系。题干论据:只有地球与火星夹角为70°时发射探测器才能如期抵达火星。专家的评论:如果不能抓住2020年这个机会,那么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至少要推迟到2022年之后。地球与火星的夹角和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之间存在跳跃。论证成立要补充的前提,需能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

A项,指出火星探测器需要飞行至少7个月才能抵达火星轨道,与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角度、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时间无关,不是需要补充的前提。

B项,指出我国需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才能尽快缩小与西方航天大国的差距,与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角度、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时间无关,不是需要补充的前提。

C项,指出地球与火星距离近的年份是登陆火星的最佳时机,与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时间无关,不是需要补充的前提。

D项,指出地球和火星形成一定夹角的机会每隔26个月才出现一次,所以如果2020年不发射火星探测器,下一次合适的时间至少要推迟到2022年之后,在地球与火星的夹角和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需要补充的前提。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如果不能抓住2020年这个机会,那么,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至少要推迟到2022年之后。

论据:地球距离火星最近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则超过4亿公里,只有地球与火星夹角为70°时发射探测器才能如期抵达火星。因此,我国预计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次年登陆火星。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火星探测器发射后需要多久才能到达火星轨道,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才能尽快缩小我国与西方航天大国的差距,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登陆火星的最佳时机,与论点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建立联系。该项指出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时机每隔26个月才出现一次,即2年左右,建立了题干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属于前提。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如果没抓住2020年这个机会,那么,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至少要推迟到2022年之后。

论据:地球距离火星最近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则超过4亿公里,只有地球与火星夹角为时发射探测器才能如期抵达火星。

本题问题为“前提”,加强考虑搭桥和必要条件。论点说的是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是2年后,而论据说的是只有地球与火星夹角为时发射探测器才能如期抵达火星,二者话题不一致,优先考虑搭桥,即在地球与火星夹角与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是2年后之间建立联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指出火星探测器发射后需要经过不少于7个月的飞行,才能抵达火星轨道,与火星探测器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无关,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指出我国2020年发射了火星探测器,缩小了与西方航天大国的差距,与火星探测器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无关,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C项:指出地球与火星距离近的年份是登陆火星的最佳时机,而论点说的是火星探测器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登陆与发射时间并不相同,且选项中说的是地球与火星的相对近点约每15年出现一次,而论点中说的是火星探测器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是在2022年后,二者时间的长短差距较大,无法加强,排除;

D项:指出发射火星探测器须等到地球和火星形成一定夹角,而这个机会每隔26个月才出现一次,在地球与火星夹角与火星探测器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是2年后之间建立联系,属于搭桥项,可以加强,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27.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语言”________,热词频现,面对这种变化,我们的语言当然应该立足于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但不迎合不等于不________,应当学会让自己的语言靠近“流行色”,让话语更融入、更中听。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丰富多彩

接纳

B.日新月异

契合

C.标新立异

接受

D.千变万化

认同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热词频现,面对这种变化”可知,填入该空的成语应该有变化之意。A项“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日新月异”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侧重变化比较快,符合语境。C项“标新立异”意思是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侧重变化多,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应当学会让自己的语言靠近‘流行色’,让话语更融入、更中听”可知,填入该空的词应该有融合、融入之意。B项“契合”指投合,符合,符合语境。D项“认同”指承认,认可,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接纳:采纳。契合:符合。接受: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认同:承认,认可。

2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处罚。

A.可以从轻

B.可以减轻

C.应当从轻

D.应当减轻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因此,选择A选项。

29.媒体称长征8号运载火箭在(

)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一箭五星,首飞告捷。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任务,填补了我国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的空白,也在可重复使用技术,智慧火箭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A.四川西昌

B.山西太原

C.海南文昌

D.甘肃酒泉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12月22日12时37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新成员长征八号遥一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任务,填补了我国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的空白,也在可重复使用技术,智慧火箭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是首款国家立项的面向商业市场的运载火箭,其本身具有低成本的特点,在电气、结构等方面利用开展低成本设计的同时,通过开展垂直起降研究,实现了可重复使用,更是实现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帮助我们在商业航天发射市场占据了一块重要的阵地。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采用可回收式设计,以实现芯一级和固体助推器的回收为例,可以极大地减少火箭发射的成本,同时还大大缩短了发射周期。

故正确答案为C。30.数学是世界各个地方、各个民族最先发展起来的精密科学。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数学,同以几何为代表的古希腊数学________,有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有千秋

交相辉映

B.平分秋色

相映成趣

C.半斤八两

一唱一和

D.势均力敌

遥相呼应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论述“中国传统数学”和“古希腊数学”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由此可知二者都有各自的光芒。A项“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符合文意。B项“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C项“半斤八两”指彼此一样,不相上下;D项“势均力敌”指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三者均侧重比较,而文段并无将两者比较之意,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照应语境“璀璨的明珠”。“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此处表达的是中国传统数学和古希腊数学各有价值,所填词语应表各有价值之意,且文段为褒义语境,排除与文意不符的A、B及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的C。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由“有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可知,此处表达的是中国传统数学和古希腊数学各有价值,所填词语应表各有价值之意。“势均力敌”指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文段并未将中国传统数学和古希腊数学进行比较,只是在客观论述两者具有的价值,两词均与文意不符,排除A、B。“半斤八两”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含贬义,不符合文段的感情色彩,排除C。“各有千秋”指各自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各有特色,符合文意,且符合文段的感情色彩。

验证第二空,“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相互映射照耀,填入形容中国传统数学和古希腊数学像两颗明珠,一颗在东方,一颗在西方,二者在各自的天空相互映照,恰当。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空,应表达中国传统数学和古希腊数学的关系,根据文段信息“有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可知,两者均有重要价值。A项“各有千秋”强调各有所长,各有优点,各自有特色,B项“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均符合题意,保留。C项“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为贬义,感情色彩不符,排除;D项“势均力敌”指双方势力相当,不分高下,用于对抗、竞争的语境,文段并未体现中国传统数学和古希腊数学两者在竞争、对抗,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文段信息“有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可知,文段将中国传统数学和古希腊数学比作“明珠”,A项“交相辉映”意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与“明珠”形成对应,当选。B项“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文段并未体现“趣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科学网--留存与弘扬中国的数学基因》31.经济学研究怎样配置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下列有关“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已经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就不再是资源

B.世界上无论何种经济资源是稀缺的

C.空气、阳光、水资源能充分满足

D.对自然资源进行使用不需要支付成本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经济资源必须具备有用性和稀缺性,有用性是资源成为资源的依据,稀缺性是经济资源之所以为经济资源的前提,而能否认识和利用这种稀缺的有用性则尚须依赖于一定的知识、技术和经济条件,因此经济资源通常被定义为具有稀缺性且能带来效用的财富,是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中各种经济物品的总称。所以,经济资源都是稀缺的。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再生资源:即在人类参与下可以重新产生的资源,如农田,如果耕作得当,可以使地力常新,不断为人类提供新的农产品。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资源还是资源,说法错误,排除。

C项:中国淡水资源短缺,是世界上最贫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饮用水安全保障形势严峻,所以不可以说空气、阳光、水资源能充分满足,说法错误,排除。

D项:自然资源一般是指一切物质资源和自然产生过程,通常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益的资源,对其使用是需要支付成本的,比如矿物开采的费用等,说法错误,排除。

32.创伤后压力反应是指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况产生失调后遗症,但这个现象是经历创伤后所产生的合理结果,而非患者心理状态原本就有问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创伤后压力反应的是:

A.小王连续面试失败后经常失眠,变得易怒、过度警觉、失忆和易受惊吓

B.一位二战老兵晚景凄凉,妻离子散,不久前又诊断出患有危及性命的重病

C.小吴在地震中死里逃生后,一听到楼板响就高度紧张,担心掉下来砸了自己

D.在中东国家,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一谈到四处盘旋的轰炸机就吓得想四处躲藏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定义关键词:(1)条件: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2)结果:心理状况产生失调后遗症、非患者心理状态原本就有问题。A项连续面试失败、B项妻离子散、C项死里逃生及D项的饱受战争之苦都与关键词(1)中的重大压力相符合,但是B项中患有危及性命的重病并非由于妻离子散所引起,且不属于心理上的问题,B项的结果与定义不相符合,当选;相比之下,A、C、D三项中的结果属于遭遇压力后产生的心理状况失调,均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

②心理状况产生失调后遗症;

③这个现象是经历创伤后所产生的合理结果,而非患者心理状态原本就有问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小王连续面试失败,体现了“遭遇重大压力”,之后出现反常行为,属于“心理状况产生失调后遗症”,符合定义;

B项:二战老兵妻离子散,体现了“遭遇重大压力”,之后诊断出重病,并非“心理状况产生失调后遗症”,不符合定义;

C项:小吴经历地震死里逃生,体现了“遭遇重大压力”,之后听到楼板响就紧张,属于“心理状况产生失调后遗症”,符合定义;

D项:生活在中东国家的人们饱受战争之苦,体现了“遭遇重大压力”,谈到轰炸机就吓得想四处躲藏,属于“心理状况产生失调后遗症”,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创伤后压力反应的一项。题干定义创伤后压力反应是一种心理问题,分析其产生条件和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创伤后压力反应的定义要点:①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心理状态产生失调后遗症;②非患者心理状态原本就有问题。

A项,小王连续面试失败,体现了遭遇重大压力,之后的反常行为,属于心理状况产生的失调后遗症,符合定义。

B项,未体现出二战老兵的心理有问题,不符合要点①②。

C项,小吴在地震中死里逃生,体现了遭遇重大压力,之后的反常行为,属于心理状况产生的失调后遗症,符合定义。

D项,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体现了遭遇重大压力,之后的反常行为,属于心理状况产生的失调后遗症,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33.下列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可以任意转化的

B.方法论人人皆有,世界观只有哲学家才有

C.世界观不能脱离方法论而存在,方法论可以脱离世界观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概述知识。

第二步,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揭示整个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等普遍基本问题的总体认识。方法论是人类根据世界观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两者不能任意转化。A项错误。

B项:世界观是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项错误。

C项: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二者是一致的,不能相互脱离。C项错误。

34.下列各项中,数量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这就是说,质量如太阳大小的恒星,它的半径如果从目前的70万公里缩小到3公里,即缩小20多万倍,就要演变为黑洞。

B.现在去境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就B市来说,去年去境外的旅客只有3000人,而今年增至30000人,比去年多10倍。

C.今年元旦,矿务局夺得开门红,生产原煤2560多吨,超过日产量的两倍。

D.这个区的菜地面积不断减少,也是蔬菜供应紧张的原因之一,他们原有菜地240多亩,由于市城建局频频征用土地,两年来减少了80来亩,现在菜地面积只为原来的三分之二。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数量表达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缩小20多万倍”;B项“比去年多10倍”;C项“超过日产量的两倍”,以上三项的数量表达均错误,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降低”“超过”“减少”等词不能和“倍数”搭配,可用分数或百分数。D项数量表达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35.下列说法不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是:

A.某财政局处长甲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所以不得辞去公职

B.某税务局科长乙因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称职而被辞退

C.某国安局科员丙在涉密岗位工作一年后辞职

D.某分管工业的副县长丁对重大生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而引咎辞职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公务员法》第八十六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二)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所以C项中的国安局科员丙只工作一年未达到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所以不能辞职。C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根据《公务员法》第八十六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四)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监察调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该选项中的甲正在接受审查,不能辞去公职。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根据《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该选项中的乙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所以被辞退。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根据《公务员法》第八十七条,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该选项中的丁对重大生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所以应当辞去领导职务。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36.

A.3

B.4

C.5

D.6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图形数阵,围绕四个数值大小关系、倍数关系等寻找规律。

观察可知,三个圆圈中左上角数值较大,故可考虑另外三个数值通过加减乘除运算得出左上角数字。试算可得:12=4×5-8,5=4×2-3,7=2×4-1,即左上角=右上角右下角-左下角。根据规律题目所求为3=3×3-?,?=6。

故正确答案为D。37.现代中医借助西医的物理检验手段,提高传统的“望→闻→问→切→处”的诊断准确性。这样的优化属于:

A.工期优化

B.技术优化

C.成本优化

D.流程优化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用常识法解题。题干中的“物理检验手段”显然属于技术。由此可直接选出答案。现代中医借助西医的检查手段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这是一种在技术上进行的借鉴与提升,属于技术优化。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

第二步,技术优化是指对一个现存的技术进行改进或升级,使其趋于完善的过程。“物理检验手段”提升“望→闻→问→切→处”的准确性,属于技术优化。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管理知识。

A项,工期优化也称时间优化,就是当初始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大于要求工期时,通过压缩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持续时间或调整工作关系,以满足工期要求的过程。题干并没有体现对时间进行优化,该项应排除。

B项,技术优化是指对一个现存的技术进行改进或升级,使其趋于完善的过程叫做技术优化。中医是现存技术,通过借助西医物理检验手段,使中医的诊断准确性有了提高,对其进行了完善,属于技术优化,该项应选。

C项,成本优化是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寻求质量成本总额最小。题干并没有体现对成本进行优化,该项应排除。

D项,流程优化是指面对新的环境,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整,彻底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力求取得突破性的改变。题干并没有体现对流程进行优化,中医诊断仍是望闻问切的流程,该项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38.现有6位领导,每位领导要从6个乡镇(甲乡镇为其中之一)任选一个乡镇考察,则有且只有2位领导选择甲乡镇的方案有(

)种。

A.1800

B.3600

C.6875

D.9375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

第二步,有且只有2位领导选择甲乡镇,有=15(种)方案,剩下的4位领导,每位都有除了甲乡镇以外的剩余5乡镇可选,有5×5×5×5=625(种)方案。

第三步,那么共有15×625=9375(种)方案。

因此,选择D选项。

39.某村是贫困村,县扶贫工作队调研后认为该村有种植天麻的先天优势,遂决定将推动天麻种植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县扶贫工作队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加强宣传引导,调动村民种植天麻的积极性

B.确定种植任务,规定每户村民的种植面积

C.统筹扶贫资金,做好良种引进和技术服务

D.吸引社会资本,推进天麻产品的深度加工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识法解题。通过阅读选项可知,规定每户居民的种植面积,显然违背经济活动的自主性,带有强制性色彩,既没考虑村民的具体家庭经济条件也没有考虑村民的种植能力,不符常理。B项中的“确定种植任务,规定每户村民的种植面积”是以管理代服务,属于硬性摊派的强制性政策而非指导性意见,与当前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相悖。故本题选B。40.分布于不同地方的语言使用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生产生活的共同或独特的经验。这些经验或知识体系都凝聚在语言之中。而各个语言群体对自然界的认识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形成了认识结构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类知识系统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

B.人类群体通过语言将经验和知识加以发扬和运用

C.语言促进了各个群体知识体系的分化

D.人类各群体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各不相同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头介绍了人类积累的经验或知识体系凝聚在语言当中,“而”后接着说明了各个语言群体在认知结构上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为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人类知识系统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将经验和知识加以发扬和运用”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C项:“促进了各个群体知识体系的分化”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D项:对应尾句的一部分内容,非重点。

41.香港国安法于(

)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A.2020年3月28日

B.2020年4月28日

C.2020年5月28日

D.2020年6月28日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故正确答案为C。42.异称词是指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时代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异称词的是:

A.老一辈的人仍习惯把火柴称作“洋火”

B.现在售货员很多时候会称女顾客为“美女”

C.明代时人们一般把蛤蟆称为癞施或田鸡

D.四川人说的红苕其实就是河南人说的红薯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老一辈人把火柴称为“洋火”,体现了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火柴的不同称呼,符合定义,排除;

B项:现在售货员称女顾客为“美女”,并不是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明代人们把蛤蟆称为“癞施或田鸡”,体现了不同时代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符合定义,排除;

D项:四川人说的红苕就是河南人说的红薯,体现了不同地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时代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老一辈的人将火柴称为洋火,属于不同的时代对火柴的不同称呼,符合定义;

B项:明代时人们把蛤蟆称为癞施或田鸡,属于不同的时代对蛤蟆的不同称呼,符合定义;

C项:四川人和河南人对于红薯称呼不同,属于不同的地区对相同事物的不同称呼,符合定义;

D项:现在售货员对女顾客的称呼没有体现不同,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异称词的定义,比较简单,分析其要点,结合选项选择出不属于的一项即可。异称词的定义要点:①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地域或不同的时代;②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称呼。

A项,“老一辈”代表与现在属于不同的时代,“洋火”和“火柴”属于异称词。

B项,“美女”只是一种称呼,未体现不同的称呼,不符合异称词的定义。

C项,明代也属于不同的时代,“蛤蟆”和“田鸡”属于异称词。

D项,四川人和河南人属于不同的地域,“红苕”和“红薯”属于异称词。

故本题选B。43.某调查显示: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84%的每天都会使用QQ,78%的每天都会使用QQ空间,65%的每天都会使用微博。据此有人认为,小学生已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小学生的QQ好友或微博关注对象大多限于同学

B.大多数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被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C.大多数家庭的电脑中都安装了学生上网监控软件

D.大多数小学生使用QQ空间和微博只是浏览信息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小学生已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论据: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84%的每天都会使用QQ,78%的每天都会使用QQ空间,65%的每天都会使用微博。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小学生的网络社交对象主要是同学,未说明小学生是否由媒体被动的受众转变为参与者,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短,未说明小学生是否由媒体被动的受众转变为参与者,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小学生每天上网受到监控,未说明小学生是否由媒体被动的受众转变为参与者,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小学生上网只是浏览信息,即被动接受,说明小学生只是媒体被动的受众并未参与和传播信息,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论证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通过对小学生上网习惯的调查得出论点,即“小学生已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要削弱这一结论,只需说明小学生并非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即可。题干论点:小学生已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论据: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84%的每天都会使用QQ,78%的每天都会使用QQ空间,65%的每天都会使用微博。

A项,小学生的网络关注对象主要是自己的同学,不能说明小学生是被动的受众还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属于无关项。

B项,小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不能说明小学生是被动的受众还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属于无关项。

C项,大多数家庭安装了学生上网监控软件,不能说明小学生是被动的受众还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属于无关项。

D项,小学生使用QQ空间和微博只是浏览信息,体现了小学生对于信息的被动接受,说明小学生并非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削弱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D。4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使之符合左边四个图形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每幅图中都有小圆点,优先考虑功能类。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小圆点都处在整个大图形框架的顶点位置,标记顶点。A项,各小圆点的排布位置均在图形顶点处,如下图所示,符合;B、C、D项中都有小圆点所处位置不在图形的顶点处,如下图所示,排除;只有A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45.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以当年价格计算的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