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案_第1页
《混合运算》教案_第2页
《混合运算》教案_第3页
《混合运算》教案_第4页
《混合运算》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合运算》教案《混合运算》教案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0〜71页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使学生在按顺序进行计算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策略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顺序计算比较容易的计算式题。教学过程:.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引入课题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知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或者只有加、减法,就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运算;如果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今天我们根据这些运算顺序的规定,来继续学习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出示例题.谈话:同学们喜欢跳绳和打乒乓球吗?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李老师正在体育用品商店为同学们购买跳绳和乒乓球拍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道题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问:想一想,要求李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要先算什么?请按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并与同学交流。指名板演,并组织讲评。提问:如果列综合算式解答这道题,综合算式可以怎么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义3+15义4。.揭示课题:这是一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板书课题: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这样的算式应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呢?(三)、展开启发:你会算这样的混合运算式题吗?请同学们先根据例题中的填空想一想,这道算式可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再试着算一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包括分步算出两个积与同时算出两个积的两种情况)是买跳绳要付的钱,“15义4”算出的是买乒乓球拍要付的钱,都要先算出来,然后把买跳绳要付的钱和买乒乓球拍要付的钱加起来,得到李老师一共要付的钱。)比较:他们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追问:谁的计算过程更简略一些?指出:这两名同学在计算时的运算顺序都是正确的,不过同时计算两个乘积能使计算过程简略一些。.教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谈话:这里还有一道混合运算的算式,你能试一试吗?先算出结果,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根据需要指名板演。反馈:我们请这两名同学分别说说各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追问:你觉得按这样的顺序计算正确吗?能联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来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吗?(“12X3”算出的是买跳绳要(2)反馈:我们看同学在黑板上的计算过程,与你的计算过程相同吗?能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吗?提问:你觉得计算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归纳。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混合运算,都是不含括号的算式。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学生交流后,再指名说一说。(四)、练习.做“练一练”先指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要求独立完成计算,并组织交流。.做“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错误,并改正,再组织全班交流,重点说说每道题分别错在哪里。.做练习十一第3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提问:“人均居住面积”是什么意思?知道问题要求什么了吗?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指名回答算式,(板书算式)并说说算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思。四、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为了使计算简便,前面和后面的乘或除可以同时计算,同时脱式。你有哪些收获?《混合运算》教案2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教学提示: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计算中,无论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通过活动,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草稿本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生:买过。师:买过什么文具?生:买过2个笔记本和1支笔。师:你买的笔记本每个几元,笔每只几元?生:笔记本每个2元,笔每只1元。师:,你们能帮他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钱吗?生:5元。师:你怎么算的?生:先算笔记本的钱2X2=4(元),再算4+1=5(元)师:说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类的问题。出示课题: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题师:生读题,说说要解决的问题。生: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师:独立列分步算式解决问题。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先算6个文具盒多少钱,就是6X7=42(元)再算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42+55=97(元)师:谁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到一起吗?生:可以写成:6X7+55生:还可以写成:55+6X7师:这两个算式对不对。(小组讨论)生:第一个对。因为先算乘法,第二个先算加法。师:像上面的算式无论乘在前还是在后都应该先算,所以都对。在一个没有括号综合算式里,有乘又有加减。应先算乘,后算加减。讲解:像同学们这样,分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我们还可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两步的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在综合算式中,我们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设计意图: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2、试试身手。81-17X4师:计算这道题时,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生:先算乘法,后算减法。81-17X4=81-68=13再次总结:在一个没有括号综合算式里,有乘有加减。应先算乘,后算加减。三、巩固新知1、完成第59页试一试。2、将下面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3X5=1520+15=356X8=4848-18=303、亮亮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5倍,爸爸比亮亮大多少岁?答案:1、536、12、20+3X56X8—183、28岁四、达标反馈1、24X3+19(注意运算顺序)2、森林医生。(改正错误)16+40X8=56X8=4483、小红拿50元钱去买8个6元一个的笔记本,应找回多少钱?答案:1、912、16+40X83、2元=16+320二336五、课堂小结师:大家回顾一下,综合算式中有乘有加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先算乘,再算加减。师:为什么?生:因为加减是同级运算。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六、布置作业1、我会列式计算。3个7再加口28是多少?71减去6个8是多少?2、我来算一算。65-8X820+5X53、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4天,每天看6页,还剩13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4、妈妈买来12盒月饼,每盒有9块。送给奶奶16块,还剩多少块月饼?答案:1、49、232、1、453、37页4、92块板书设计: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分步:7X6=42(元)42+55=97(元)综合:7X6+55=42+55=97(元)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和乘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混合运算》教案3教学内容:简便计算第39页例4练习十第5-10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有中、小括号的运算,在混合式题运算中能自觉地使用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教学重点:混合运算式题中怎样使用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同上。教具准备:小黑板,卡片,幻灯。教学过程:一、复习1、填空:()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如果有中、小括号的,要先算(),再算();遇到除法的商除不尽时,一般()。2、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座练)7.4X1.3—4.68:0.9[10—(0.2+16.7义0.7)]义0.01教师针对性评讲,着重让学生说说脱式时哪一步用约等号,哪一步用等号,为什么?3、口算:说出下列算式根据什么定律,性质进行简算。7.5—0.26—1.74+2.50.25X13X418—2.7—9.332X0.1253.5X3+3.5X74.5X20-3.5X20二、新授1、谈话引入。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板书课题)2、教学例4。看一看,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试一试,让学生自己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教师指出;这道题虽然不能把整个题简便计算,但是式子里有两步可以简便,能简便计算的要尽量使用简便方法。看课本第39页的例4,提问:虚线框框里的算式表示什么?3、做一做第39页指名板演,其余的做在本子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评讲。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应该随时注意,能简算的自觉简算。三、巩固练习1、练习十第5题先独立练习,再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有没有简便算法。2、练习十第7题这三道题,主要训练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和使用括号。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再集体订正。3、练习十第8、9、10题指名分析题目,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四、课堂(略)五、课堂作业练习十第6题板书设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后感:《混合运算》教案4教学课题:乘除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乘除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2、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运算。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各方面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乘除混合式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口算20__18068109220233332320102143102023233210401220__80203023一、观察情境图,使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出示课件)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二、提出问题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师提出解决问题1、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2、把番茄苗移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三、尝试与探索四、师生合作,探索新知学生可能有三种算法(1)、183=6(元)69=54(元)(2)、93=3(元)183=54(元)(3)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汇报的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出来,其他学生可以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全班共同解决。方法三的算式有乘也有除,教师小结:有乘也有除的运算叫乘除混合运算。引导重点(1)、让学生回顾计算过程,思考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2)班内反馈: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达成共识连除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五、练一练自主练习第1题买6包葡萄干要42元,买10包葡萄干需要多少元?将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包数钱数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师生共同交流答案!六、总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1:花18元买了3千克南瓜生2:我想买9千克生3:苗圃里有12行番茄苗,每行有60棵生4:把他们全部移栽到种植区,每行栽9棵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决问题,教师巡视2、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算法。3、班内反馈,按小组进行。《混合运算》教案5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3、例4和“练一练”,练习四第1〜4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带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顺序。.使学生知道在带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里,两个小括号里的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并能照这样的方法计算。.使学生掌握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式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做第17页复习题。(1)指名学生依次说出每题里各有哪些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并口答运算过程及得数。(2)提问: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第l小题计算时是怎样使运算过程简便的?.引入新课。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知道:算式里如果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如果两步可以同时计算、脱式,那么同时计算、脱式比较方便。我们今天根据这些运算顺序的规定,来继续学习带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一些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教学例3。⑴出示例3。提问:这道题里有小括号时,要先算什么?有两个小括号时,(在两个小括号下面画线表示)运算时怎样写比较简便?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老师板书)提问:递等式第一步算了哪两部分?(3)指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时计算、脱式时,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把先算的部分画出来。指名二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教学例4。(1)出示例4。提问:这道题先算哪里的?小括号里面又要先算什么?为什么?说明: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小括号里有加法和乘法,要先算乘法。(在“25X4”下面画线)请同学们按照计算顺序,在练习本上算出结果。(教师巡视辅导)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口答,老师板书递等式)结合板书过程提问:为什么第一步要先算乘法?完成计算过程后指出:括号里如果有加、减法和乘法,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想一想,括号里如果是加、减法和除法,要先算什么?.教学“试一试”。•请同学们看“试一试”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为什么?二步和第三步各要算什么?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追问:为什么第一步先算除法?.小结:上面两道题都是括号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的三步计算式题。在计算时,要计算括号里的部分时,也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三、巩固练习.做“练一练”第2题。分别指名说一说两题的运算顺序。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括号里要先算什么。.做练习四第l题第一组。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第一步先算什么?为什么两个小括号里的可以同时计算、脱式?指出: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果有两个小括号,为了使计算简便,小括号里的可以同时计算、脱式。3.做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在方框里填数。提问:第1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第2小题呢?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学生口答综合算式,老师板书。提问:为什么第l小题前两步上要加小括号?第2小题为什么后两步加了小括号?指出:第1小题为了先算除法、加法,最后算乘法,所以要把除法和加法括在括号里。第2小题为了先算乘法、减法,最后算除法,所以要把乘法和减法括在括号里。四、课堂作业:练习第l题第二组,第3、4题。《混合运算》教案6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如果有小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并按照顺序正确计算。2、在辨析练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省和思辨,从而自觉意识到要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3、在对比练习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减法的性质和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思考交流,梳理知识。1、创设情境。谈话: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一天,同学们到超市购买食品一盒德芙巧克力40元一盒牛奶9元两袋可比克薯片6元。提出要求:根据下面问题直接列综合式,并说说运算顺序和得数。(1)1盒巧克力、1盒牛奶和2袋薯片共多少元?(出示:40+9+6)(2)1盒巧克力比1袋薯片贵多少元?(出示:40—62)(3)1盒牛奶的价钱是1带薯片价钱的几倍?(出示:9(62))(4)2盒牛奶和2袋薯片共多少元?(出示:29+6)(5)2盒牛奶的价钱是2袋薯片价钱的多少倍?(出示:296)2、自主整理。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会按运算的顺序把它们分类整理吗?同桌交流想法,把算式分类整理在作业本上。全班交流。学生的分类可能出现以下两种:(1)从左往右算为一类;先算后面再算前面为一类。第一类:40+9+629629+6第二类:40—639(62)(2)只有加减法的为一类;只有乘除法的为一类;加或减与乘或除混合的为一类;有小括号的为一类。第一类:40+9+6第二类:296第三类:40—6329+6《混合运算》教案7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2、能用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用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地列出算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师:老师要先考考大家的口算能力出示口算卡片,指生答(挑选一两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二、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规范认真的书写是每一个同学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不光语文上要规范书写,数学亦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同学们的书写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班也涌现出了数学书写之星,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想看看他们的作品吗?师:好,那大家必须接受考验,闯过三关,找到三把金钥匙,有信心吗?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上一节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练习课。三、检查复习知识点与指导练习。1、我会说师:不计算,只说运算过程,你会说吗?指生说2、计算师:知道了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你能准确无误的计算这两道题吗?试试看指生到台前做。学生讲解师:能不能告诉大家,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这就是我们在计算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在做题的时候,大家要注意这些问题,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做到吗?指生到黑板上做订正答案,及时反馈。出示错题,让学生找错误。并说说计算应注意什么问题。3、解方程师:看来,刚才这道题太简单了,没有难住大家。下面老师就要增加一点难度了,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课件)师:你能说一说解方程的步骤吗?指生说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本题,订正反馈师:恭喜大家,拿到了第一把金钥匙。有信心拿到第二把吗?让我们继续闯关吧。4、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分析题意,订正答案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拿到了第二把金钥匙。第三把钥匙得靠自己了。有信心超越自我吗?四、当堂测试: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当堂测试,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吧。订正答案,及时反馈师:恭喜大家,拿到了最后一把金钥匙。师:现在三把钥匙都找到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获得了数学书写之星的称号,共同来欣赏他们的作品吧。(课件出示)师:看了大家的书写,你想说点什么?五、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快乐吗?希望同学们每一节课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混合运算》教案8教学内容: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例5、例6,做一做和练习十一第1〜5题)教学要求:.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方法。.能力目标:会根据文字题中的关键词语“和、差、积、商、除、除以”等,正确使用小括号、中括号。.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根据题意确定计算顺序分解计算步骤,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教学难点:理解算式中什么情况使用中括号,为什么使用中括号。教具准备:投影片若干。教学过程:一、激发。.口算:(练习H^一第1题)2.8+190.42X0.50.67+1.24.06X0.20.51:175.2+1.3.2:0.011.82—0.631.6X0.4.提问(1)什么是和、差、积、商?和、差、积、商各等于什么?(2)举例说明除、除以的不同含义。.读题口头列算式(1)637加上86与19的积,再减去1375,差是多少?

(2)从72与64的积里,减去4012除以59的商,差是多少?(3)532减379的差,加上192除以4的商,和是多少?.根据给出的条件列出算式(投影逐个出示)(1)计算2.4与0.48的差,列式为:2.4+0.48(2)用2.4与0.48的差乘以5,列式为:(2.4—0.48)-F5(3)用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列式为:12+(2.4—0.48)义5,对吗?(设疑导入)二、尝试。二、尝试。.出示例5: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读题讨论这题求的是什么?该怎样去想?引导学生回答:这题求的是商,必须知道被除数和除数,被除数是12,除数是2.4与0.48的差乘以5的积。.独立列式解答(指名到黑板讲解答思路)12;[(2.4—0.48)X5]=12+[1.92义5]=12+9.6=1.25强调:为什么使用中括号?.及时反馈:列式不计算,例5改为(1)2.4与0.48的和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2)2.4与0.48的和乘以5,所得的积除以12,商是多少?.完成P.42页做一做.用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关键是什么?应注意什么?.出示例6:一个工程队铺一段公路,每天上午工作4.5小时,下午工作3.5小时,如果按每小时铺路48.5米计算,这个工程队一天共铺路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1)读题,理解题意。(2)生独立解答。一种:48.5X4.5=218.5(米)二种:3.5+4.5=8(小时)48.5X3.5=169.5(米)48.5X8=388(米)218.5+169.5=388(米)综合算式48.5X4.5+48.5X3.548.5义(4.5+3.5)(3)比较两种综合算式有什么联系?8.完成“做一做”第2题。三、应用。.练习十一第2题。.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说明理由。(1)8.4加上8.4与1.66的差,所得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a.8.4+(8.4—1.66);4b.[8.4(8.4—1.66)]:4(2)10减去5.6与1.3的和,所得的差去除24.8,商是多少?a.[10—(5.6+1.3)]:24.8b.24.8;[10—(5.6+1.3)].列综合算式计算下面各题。2.8与4的积,减去6.5除以的商,差是多少?47减去3.2与1.5的积,再加上6.9,得多少?5.6与0.7的和,乘以1与0.4的差,积是多少?习十一第4题。四、体验。刚才学的例5、例6,就是今天所学的内容: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应用题,解答时要根据题意,正确使用小括号、中括号。(板书课题)五、作业。练习十^一第3、5题。《混合运算》教案9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9页例1,第10页例2、例3,练习三第1〜3题。教学目的:使同学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教学过程:1.复习(1)先说一说复习题中各题的运算顺序,再口算出来(直接报出答数)。(2)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2.新课(1)通过例1教学脱式计算的方法。着重说明: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写在原来算式的下面,还没计算的局部“+5”要誊写下来;注意各行开头的数上下对齐,数左面的等号也上下对齐。然后让同学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教师巡视,对书写不规范的协助改正。然后一起订正。(2)教学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出示例2:把两个算式都写在黑板上。提问:这两个算式含有哪些运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运算?说明:在这两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不论乘法在前面或在后面,都要先算乘法。先做左边的式题。由于同学做过这样的题,可指名说先做什么运算,再做什么运算。同时教师用红粉笔在乘法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要先做。并写出分步计算过程。边写边提问应注意的事项。然后再让同学说一说运算顺序。再做右边的式题。这个算式与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说明,在这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减法,但是乘法在后面,依照规定也要先算乘法。边说边在乘法下面画一条横线,也表示要先做。然后说明分步计算过程的写法。强调先算乘法,后算减法,6义3的积18,在第二步计算时作减数,因此要把没算的局部“50一”先照抄下来,再写6X3的积18。让同学看教科书第9页上的法则,齐读一遍。再指名复述。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提醒同学注意先想好运算顺序,再一步一步地算。教师巡视,然后一起订正。(3)教学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提问:这两个算式含有哪些运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运算?说明:在这两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法或减法,不论除法在前面或在后面,都要先算除法。提问:在左边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同学回答后,用红粉笔在除法下面画一横线。)指名说分步计算过程,教师板书。提问:在右边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同学回答后,用红粉笔在除法下面画一横线。)教师强调除法虽然在后面,依照规定也要先算除法。提问:假如不告诉你们分步计算过程,你们能自身写吗?试试看。同学试着在教科书上写出分步计算过程,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给以协助。然后一起订正。让同学互相检查做的情况,让做错的同学说说错的原因,并加以改正。看教科书第10页上的法则,齐读一遍。再指名复述。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然后一起订正。(4)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假如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什么?在这样的算式里乘法、除法在前面或在后面,有没有关系?3.独立练习(1)做练习三第1题,然后订正,订正时要让同学说说各先算什么,并注意书写格式。(2)第2题,先让同学检查、改正,然后一起讨论。(3)第3题,让同学独立做,然后一起订正。《混合运算》教案10教案说明:本节课是一节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算的练习课.这节课通过简算的识别、简算的应用及简算方法的'选择,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教案中安排了练中学,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尤其在教材的最后有意安排的创造性题目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内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九册).教学目的:(1)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从而使运算简便.(2)认识并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几种简算形式.(3)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学重点:运算定律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使用方法.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在篇子上,学生集体练习)(1)0.3+1.4+0.7+0.6(2)1.25X52X0.8(3)5-1.42-0.58(4)36X2.5(5)8.3X8+8X4.2订正口算.(请学生叙述是怎样计算的)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的使用.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其使用方法.二、判断下列各题能否进行简算.(1)0.35+0.65X0.3+0.7(2)6.3+3.7+0.25X4(3)10.5X4.2X5.8X10.5(4)3.14-1.25+0.75(5)3.28X2.7+7.3X3.82小结:在使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前,既要注意数字特征又要注意符号特征.三、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在篇子上,学生进行练习)(1)3.46X5.4+4.6X3.46(2)0.48+0.25X1.22X4(3)18.65-3.4X2-9.6+3(4)3.7X6.3+2.7X3.7师:(1)请学生在篇子上完成下列练习.(2)(通过直投)请学生叙述计算方法.(3)请学生讨论总结这几道题的简算特点.小结:简算有多种使用情况,审题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四、选择你认为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1)0.7X0.3+0.7X0.3A.原式二(0.7义0.3);(0.7X0.3)=1B.原式=0.21+0.7X0.3=0.3X0.3=0.09C.原式=0.7+0.7X0.3X0.3=1X0.3X0.3=0.09(2)7.6X2.7+7.2X(11-3.4)A.原式=20.52+7.2X7.6=20.52+54.72=75.24B.原式=7.6X2.7+7.2X7.6=7.6X⑵7+7.2)=7.6X9.9=7.6X10-7.6X0.1=76-0.76=75.24(3)4.8X5.2+7.3X4.8A.原式=4.8X(5.2+7.3)=4.8X1.25=(8X12.5)X0.6=100X0.6=60B.原式=4.8X(5.2+7.3)=4.8X1.25=(4+0.8)X12.5=4X12.5+0.8X12.5=50+10=60五、下面各题能否进行简算:(学生讨论研究)(1)36X0.42+6.4X4.2(2)7.5X45+2.5X17板书:创造性简算六、小结:师:(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疑问?七、板书设计:《混合运算》教案11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学情分析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一一回忆运算顺序一一规划计算步骤一一按次序进行计算一一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采用问题一一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问题解决: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第一课时:混合运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教师:同学们,春天到了,看公园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到公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们先要为自己准备午餐。教师:看,这是超市的食品专柜,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一包饼干7元,一个面包4元,一个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乐3元。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一些食品的价格。小红为春游活动准备了午餐,她想买3盒牛奶和1包饼干,一共要花多少钱呢?你能帮小红列式计算吗?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学生1:2X3=6(元)6+7=13(元)学生2:2X3+7=13(元)生3:7+2X3=13(元)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学同意吗?这三种方法都很好。教师:三位同学说的都很好,老师告诉你们第2个同学和第3个同学列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二、新授(一)乘加问题。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2X3+77+2X3学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1:2X3+7先算2义3=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就是一共花的钱数。教师:7+2X3又该怎样计算呢?学生2:虽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2X3=6(元)再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一共花了13元。教师小结: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三位同学的想法,请你认真观察,动脑筋想一想,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教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三种做法表面有所不同,但是要求一共花了多少元?都要先计算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与一包饼干的钱数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要求总钱数,你们发现这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了吗?教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学生: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教师:刚才我们计算了小红出游准备午餐的价钱,现在你想不想为自己的出游准备午餐呢?任选2种食物试着买一买,数量不限,想想该怎样列式?学生汇报,一个同学说他列的式子。教师:快结合这幅图猜猜这位同学想买什么?这个综合算式该怎样计算?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乘法有加法,我们应该先算哪一步呢?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二)乘减问题。教师:相信同学们也计算出了自己买东西要花多少钱了吧,小明也准备了午餐,但是小明在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你们想帮助他吗?教师: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小明带了20元,想买4个面包,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他还能剩多少钱呢?你们会列示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学生:20—4X4=4(元)教师:观察这个算式,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学生:先算买4个面包用去多少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减去用去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数。教师:你的思路真清楚,那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先算4X4=16,也就是4个面包用去16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钱减去用去的16元就是剩下的钱数。教师:同学们你是这样想的吗?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刚才我们通过为春游准备午餐,一起认识了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现在请大家再来看看这些综合算式,(出示)想一想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记算哪一步呢?学生:都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找2个同学说)(三)除加、除减问题。教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现在我们来做几组小练习,看看谁学得最好,请你观察这个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口算出结果。28-6X3=5X9-40=54+9—4=20+48+6=教师:通过3、4题我们知道了像这种有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要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或减法。(找2个同学说)。教师:那么通过我们上面的学习内容,你能总结一下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时,我们应该按着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吗?学生:在算式中,有加减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板书)三、练习.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6X4+4=25—3X7=72+8—4=20—63:9=.当小老师,判断,并改错。6+9:3=55:5+5=69-3X2=1248:8-4=2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老师相信只要你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你就会越来越聪明的。《混合运算》教案12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117、118的内容和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一4题。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同学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算法。.培养同学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三、重点难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四、教具准备投影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12+8-1316-4+2124-(18+3).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二)教学实施1.出示例1的表格。(l)让同学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身的语言表述出来。(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局部比草地局部多几分之几?"(3)提问:森林局部指什么?怎样列式?(4)请同学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方法一:十一方法二:十一二+一二十一(5)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身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2.出示例1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贮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1)先让同学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是什么意思?(2)请同学列出算式:1——或1—(+)(3)请同学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1—(+)=——=1—(+)=1—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小结。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引导同学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依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完成教材第118页的“做一做。同学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看运算顺序和书写美观情况。5.完成教材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4题。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4题,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四)思维训练某市举办一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综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混合运算》教案13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体会类比思想。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条。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师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课件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出示青蛙吃蚊子和蝌蚪吃蚊子幼虫的情境图,仔细观察这幅图,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出示课件:信息窗情境图)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生2、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问题一:先看一看: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想一想:该怎样列算式?你能用纸条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吗?说出自己的想法。)师:先观察情境图,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生1:青青吃了150只蚊子。生2:蛙蛙比青青少吃了30只。师:那我们该怎么计算呢?(课件出示纸条图)生:要求两只青蛙一共吃多少只蚊子,就是用青青吃的蚊子数加上蛙蛙吃的蚊子数。师:根据图示,应该先求蛙蛙吃的蚊子数,再求两只青蛙一共吃的蚊子数。师:同学们,自己算一算蛙蛙吃的蚊子数。学生做在练习册上,老师抽查,指生板演。(1)分布计算。①先求蛙蛙吃了多少只蚊子。150-30=120(只)②再求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150+120=270(只)(2)列综合算式。150-30+150。(3)探究150-30+150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①算法分析:从分步计算可知,150-30求的是蛙蛙吃的蚊子数,应先算出结果,因此计算150-30+150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②计算过程。150-30+150=270(只)列竖式计算,两步竖式和综合竖式,教师板演。(4)解决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270只蚊子。问题二:再看一看: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想一想:该怎样列算式?你能用纸条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吗?说出自己的想法。)师:先观察情境图,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生1:蝌蝌吃了60只蚊子。生2:蚪蚪比蝌蝌多吃了30只。师:那我们该怎么计算呢?(课件出示纸条图)生:要求两只蝌蚪一共吃多少只蚊子幼虫,就是用蚪蚪吃的蚊子幼虫数加上蝌蝌吃的蚊子幼虫数。师:根据图示,应该先求蚪蚪吃的蚊子幼虫数,再求两只蝌蚪一共吃的蚊子幼虫数。师:同学们,自己算一算蚪蚪吃的蚊子幼虫数。学生做在练习册上,老师抽查,指生板演。(1)分步列示。蚪蚪吃蚊子幼虫的只数:60+30=90(只)两只蝌蚪一共吃蚊子幼虫的只数:90+60=150(只)综合算式:60+30+60=150(只)(2)60+30+60是连加算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3)计算过程。列竖式计算,两步竖式和综合竖式,教师板演。(4)解决问题。两只蝌蚪一共吃了150只蚊子幼虫。四、归纳总结1、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不带括号)时,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连加、连减算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同级运算》教案分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同级运算》教案分析第一课时:同级运算教学内容:教材47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6+9+8=32—10—6=25+20—10=48—8+17=二、探究新知(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问题:1.同学们做什么呢?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分步算式综合算式53—24=2953—24+38=6729+38=67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53—24+38=29+38=67问题:1.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问题:2.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48—8+17=15^3X5=问题:1.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2.这个算式(15+3X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三、巩固练习(一)计算问题:想一想,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二)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问题: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第2题哪错了?.第3题哪错了?.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啊?四、课堂作业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会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培养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好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竖式的写法。难点:正确计算进位和退位,口算和笔算相结合的式题。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劳动吗?(喜欢)师:是啊,大家都应该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你瞧,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干得多带劲啊!(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情景图)【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自主探究.连加。师:看,同学们正在帮着摘南瓜呢。你们想知道他们的劳动成绩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统计表)师:这就是三个小组的劳动成绩,观察这张表格,你了解到哪些情况?生:第一组同学摘了28个,第二组同学摘了34个,第三组同学摘了22个。师: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能试着算一算吗?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以引导学生的学习。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学生以前没有遇到过,如果交流过程中没有出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生1:喜欢第⑵种,因为这样先凑成整十数,第二步计算就简单多了。生2:喜欢第(4)种,这样计算一次完成,比较简单。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后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应该这样先观察再计算,找到简单的方法。【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连减。师:同学们,老师的问题又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2)先认真看一看,想一想,试着帮老师解决一下。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解答方法。学生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如下。重点让学生说说第⑴种和第⑷种算法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交流时,没有出现第(4)种方法,教师就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剩下多少个。该怎样列式呢?][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求的愿望和兴趣应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的机会,连减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还剩多少个,既是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为下一节课“加减混合”的教学做准备,一举两得】三总结提升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多样化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必然反映。提倡算法多样化不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还原计算教学的本来面目。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另一个现实要求是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能够实现算法的优化。.对于多种算法,不应急于作出优化选择,而是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算法的优化。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条理性。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笔算下面各题。(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B类有85个西瓜。(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混合运算》教案14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3)在一个既有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