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章肠杆菌(gǎnjūn)科
(Enterobacteriaceae)中南大学基础(jīchǔ)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周毅刚第一页,共五十四页。肠杆菌(gǎnjūn)科
(Enterobacteriaceae)※
一大群居住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近似的G-杆菌,广泛分布于水、土壤或腐物中。
※
分类学上的地位:《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第9版)的第Ⅰ大类的兼性厌氧G-杆菌。※
多数是肠道的正常菌群,少数为致病菌※
至少(zhìshǎo)有44个菌属,170多个菌种,人95%感染由10属不到20种菌引起。P116表10-1第二页,共五十四页。§1共同(gòngtóng)生物学特性1、相似的形态(xíngtài)染色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伤寒沙门菌第三页,共五十四页。§1共同(gòngtóng)生物学特性1、相似的形态染色2、简单(jiǎndān)的培养条件第四页,共五十四页。§1共同(gòngtóng)生物学特性
1、相似的形态(xíngtài)染色2、简单的培养条件3、活泼的生化反应※氧化酶阴性(yīnxìng)
※生化反应能力愈强,其致病性愈弱。第五页,共五十四页。乳糖发酵(fājiào)试验初步(chūbù)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条件致病菌肠道致病菌肠道条件致病菌多数不发酵乳糖多数发酵乳糖第六页,共五十四页。
4、复杂(fùzá)的抗原构造
鞭毛抗原(H)菌体抗原(O)K或Vi抗原第七页,共五十四页。5、抵抗力弱
无芽胞,故不强。致病菌对胆盐与煌绿有较强的抵抗力,该物质(wùzhì)为选择培养基中抑制物。第八页,共五十四页。6、易变异(biànyì)溶源性转换(zhuǎnhuàn)生化反应(fǎnyìng)性变异引起耐药性变异(最易)毒力性变异转导接合通过第九页,共五十四页。7.很多肠杆菌科细菌能产生细菌素8.致病作用相似。内毒素是主要致病物质,有些菌种尚可产生外毒素。9.传播方式通过污染的饮水和食物经消化道传播10.最常采取标本(biāoběn)为粪便,最常用的鉴别培养基是SS培养基第十页,共五十四页。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终生伴随以大肠埃希氏菌(E.coli)最为重要第一(dìyī)节埃希菌属(Escherichia)第十一页,共五十四页。正常(zhèngcháng)菌群,一般不致病1、条件(tiáojiàn)致病某些带有致病基因的血清型,引起(yǐnqǐ)肠道感染两大原因可以致病细菌居住部位改变引起的肠外感染尿路感染最常见2、致病菌株第十二页,共五十四页。⑴致病物质(wùzhì):①黏附(niánfù)素有高度特异性定植因子抗原Ⅰ、Ⅱ、Ⅲ集聚粘附菌毛Ⅰ、Ⅲ束形成菌毛紧密(jǐnmì)黏附素P菌毛侵袭质粒抗原蛋白Dr菌毛I型菌毛第十三页,共五十四页。②外毒素多种类型志贺毒素Ⅰ、Ⅱ耐热(nairè)肠毒素a、b不耐热肠毒素Ⅰ、Ⅱ溶血素等第十四页,共五十四页。⑵所致疾病:①肠道外感染:常见于泌尿道(≥105/ml尿)感染化脓性(局部(júbù)、全身)感染
主要疾病Ⅰ.败血症
Ⅱ.新生儿脑膜炎
Ⅲ.泌尿道感染②胃肠炎:
某些菌株(5种)可以引起肠道感染第十五页,共五十四页。菌株作用部位主要症状致病机制常见O血清型ETEC小肠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腹痛,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低热。质粒介导LT和或ST肠毒素,大量分泌液体和电解质.6,8,15,25,2778,148,159EIEC大肠腹痛,腹泻(水样便),发热,可出现少量血便。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胞.28ac,29,112ac
124,136,143,144,152,164,167引起肠道感染(gǎnrǎn)(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P119肠产毒素(dúsù)型大肠埃希菌肠侵袭(qīnxí)型大肠埃希菌第十六页,共五十四页。菌株作用部位主要症状致病机制常见O血清型EPEC小肠婴儿腹泻,恶心,呕吐,发热,水样便。质粒介导粘附和破坏上皮细胞.26,55,86,111114,119,125126,127,128142,158EHEC大肠剧烈腹痛,水样便,继以大量出血,无或低热,可并发HUS,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原性噬菌体编码Stx-I或Stx-Ⅱ,中断蛋白质合成157,26,111,28ac,111,112ac,124,136,143,144,152,164EAEC小肠婴儿腹泻,水样便,呕吐,脱水,低热。质粒介导集聚性粘附上皮细胞,阻止液体吸收.42,44,3,86肠致病型大肠(dàcháng)埃希菌肠出血型(xuèxíng)大肠埃希菌肠集聚(jíjù)型大肠埃希菌第十七页,共五十四页。微生物学(wēishēnɡwùxué)检查法1.临床标本的检查①肠道外感染直接镜检:脓、痰、中段尿等
分离培养:血液等→肉汤培养基→血琼脂平板生化鉴定(IMViC等)第十八页,共五十四页。生化反应(fǎnyìng)、血清学、毒力因子(免疫学;核酸杂交;PCR等)
②肠道感染(gǎnrǎn)
分离培养:粪→选择(xuǎnzé)鉴别培养基→鉴定
第十九页,共五十四页。
2.水、饮料、食物卫生(wèishēng)细菌学检查检查指标⑴细菌总数:⑵大肠菌群数:(大肠菌群:指37℃24小时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杆菌,主要包括埃希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及肠杆菌属等)
我国卫生标准:大肠菌群数
水:<3个/L;饮料:<5个/100ml第二十页,共五十四页。(四)防治原则1.合理使用(shǐyòng)抗生素2.诊疗手段需严格无菌操作3.严格执行卫生标准4.人用疫苗正在研制当中。兽用疫苗已取得很大进展第二十一页,共五十四页。肠道正常菌群生理作用条件致病菌:肠道外感染
E.coli致病菌(某些型):肠道感染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环境及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小结(xiǎojié)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四页。§2Shigella(志贺菌属)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四页。多数不分解乳糖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dyseatery
bacteria)。无荚膜、无鞭毛,有菌毛生化反应:形态: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低于其他肠道杆菌,对酸敏感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四页。抗原(kàngyuán)与分类根据(gēnjù)O抗原分类菌种群型亚型痢疾志贺菌A1~108a,8b,8c福氏志贺菌B1~6,X,Y变种1a,1b,2a,2b,3a,3b,3c4a,4b鲍氏志贺菌C1~18宋内志贺菌D1分为(fēnwéi)4群40余个血清型(包括亚型)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四页。特点(tèdiǎn):人类是唯一(wéiyī)的宿主(含灵长类动物)粪—口传播感染灶局限于结肠粘膜层,一般不入血,毒素可入血病后免疫期短,也不巩固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四页。菌毛粘附(zhānfù)及穿入是致病的首要因素!致病性致病物质主要致病物质为菌毛侵袭(qīnxí)力、内毒素,少数菌株产生外毒素。1、侵袭力菌毛粘附(zhānfù)并穿入回肠未端、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粘膜固有层上皮细胞增殖、炎症↓↓第二十七页,共五十四页。2、内毒素
志贺菌仅在肠道内增殖,一般不侵入血流各菌株均可产生(chǎnshēng)强烈内毒素,引起典型痢疾症状内毒素是志贺菌致病的主要(zhǔyào)因素!内毒素1破坏局部肠粘膜,加重坏死及溃疡形成,2刺激肠壁植物神经,使肠功能紊乱作用肠粘膜使其通透性↑促进大量内毒素吸收全身表现:内毒素血症、发烧、神志障碍、严重者中毒性休克典型痢疾症状
脓血粘液便、腹痛、里急后重等↓↓作用(zuòyòng)机制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四页。3、外毒素
A群志贺菌I型和II型产生,称志贺毒素(dúsù)(Stx)
致病机制:第二十九页,共五十四页。志贺毒素(dúsù)(Stx)的致病机制Stx染色体基因stxA及stxB肠绒毛及肾上皮细胞Gb3(糖脂受体)结合胞内A亚单位裂解核糖体60S亚单位的28SrRNA,导致其不能与氨酰tRNA结合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终止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少数,Stx介导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B亚单位(dānwèi)与宿主细胞第三十页,共五十四页。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夏秋季节肠道传染病流行三环节△传染源——病人(bìngrén)、带菌者(尤为重要!)△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易感者——人类普遍易感,且敏感性较高,少量菌体即可致病潜伏期:1~3天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四页。病程表现※
急性菌痢:症状典型,预后较好。※慢性菌痢:治疗不彻底者易转成慢性(病程2个月以上),症状不典型,慢性带菌者是重要(zhòngyào)传染源。※
中毒性菌痢:小儿多见,可无消化道症状,表现为中毒性休克,死亡率高。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四页。
中毒性(dúxìnɡ)菌痢病人第三十三页,共五十四页。三、微生物学(wēishēnɡwùxué)检查△
标本采取注意事项
脓血粘液部分,及时送检△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jiàndìng)①SS、中国兰平板(挑取可疑菌落)②生化反应鉴定(初步鉴定)③血清学鉴定已知抗血清+菌种→直接凝集反应(最终鉴定)快速诊断-免疫标记技术(荧光、协同凝集试验)△毒力测定△快速诊断:免疫染色法、免疫荧光菌球法、协同凝集试验、PCR、分子杂交等。第三十四页,共五十四页。SS培养基中国(zhōnɡɡuó)兰培养基发酵(fājiào)乳糖菌落大肠杆菌(dàchánɡɡǎnjūn)不发酵乳糖菌落肠道致病菌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四页。预防(yùfáng):口服(kǒufú)减毒活疫苗治疗(zhìliáo):多种抗菌素可选择但耐药性常见防治原则可选用头孢噻肟钠或头孢曲松钠(头孢三嗪)等药物第三十六页,共五十四页。§3Salmonella
(沙门(shāmén)菌属)agentsofSalmonellosis第三十七页,共五十四页。※一大群人与动物(dòngwù)肠道中的寄生菌邦戈沙门菌肠道沙门菌英迪加亚种豪顿亚种双亚利桑那亚种亚利桑那亚种萨拉姆亚种肠道亚种沙门菌属特点(tèdiǎn):第三十八页,共五十四页。※多为人畜共患病※菌群菌型甚多,仅少数对人致病第三十九页,共五十四页。⑴O-Ag
化学本质:LPS的O特异多糖组分表示:1~67(除去9种),共58种,每型含
1种或多种。沙门菌属→相同O-Ag一组,42组(A、B、C等)
致病的主要在前五组。⑵H-Ag
化学本质:鞭毛蛋白种类:第一相:a、b、c表示,特异,组内分型依据(yījù)第二相:1、2、3等表示,非特异,多型共有抗原(kàngyuán)结构:复杂第四十页,共五十四页。
伤寒杆菌的表面抗原为酸性(suānxìnɡ)多糖聚合体⑶Vi抗原(kàngyuán)
抗原性弱,刺激机体产生短暂低效价抗体(kàngtǐ),伴随活菌一起存在测定Vi抗体有助于检出带菌者因为所以本质第四十一页,共五十四页。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wùzhì):侵袭力:Vi抗原,菌毛,耐酸应答基因毒素:内毒素外毒素----肠毒素第四十二页,共五十四页。2、感染(gǎnrǎn)类型: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①伤寒、副伤寒(肠热症)第四十三页,共五十四页。伤寒(shānghán)和付伤寒(shānghán)的致病过程胆囊-肠道-大便排菌皮肤-血栓出血-玫瑰疹肾-尿排菌肝脾-肿大骨髓-受抑制伤寒和付伤寒沙门菌小肠上部粘膜肠系膜淋巴结固有层淋巴结血液血液第一次菌血症第二次菌血症肠热症第四十四页,共五十四页。④无症状带菌者②败血症:常由猪霍乱沙门菌、希氏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引起。③食物中毒:常由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引起。第四十五页,共五十四页。
病愈后免疫力较牢固,细胞(xìbāo)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此外,胃肠炎的恢复与肠道局部生成SIgA有关。免疫性第四十六页,共五十四页。微生物学(wēishēnɡwùxué)检查
1、查病原体△伤寒(shānghán)和付伤寒(shānghán):第1周取静脉血、第1-3周取骨髓液、第2周起取粪、尿第四十七页,共五十四页。阳性率(%)80706050403020100
12345678发病后周数凝集素粪便血尿第四十八页,共五十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房子归属合同样本
- 停车协议终止合同标准文本
- 企业授权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2025民宿租赁经营合同
- 代加工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股东投资合同样本
- 出售餐饮椅子合同样本
- 农业项目用工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合作养鸡合同标准文本
- 三方合同样本
-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 佛教协会会议室管理制度
- 毕业研究生登记表(适用于江苏省)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双减)作业设计案例
- 24.1.4-圆周角-第1课时说课课件-
- 土石坝设计计算书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考试试题及完整答案
- 2024年江西省三校生高职英语高考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