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_第1页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_第2页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_第3页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_第4页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3.040.20;93.080.30JT/T496—2018代替JT/T496—2004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2018-08-29发布IJT/T496—2018 Ⅱ 1 1 14技术要求 35试验方法 76检验规则 9 附录A(规范性附录)硅芯管专用连接头技术要求 附录B(规范性附录)不圆度试验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平板法测定静态摩擦系数试验方法 附录D(资料性附录)圆鼓法测定动态摩擦系数试验方法 附录E(规范性附录)硅芯管冷弯曲半径试验方法 附录F(规范性附录)耐热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ⅡJT/T496—2018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T/T496—2004《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与JT/T496— 增加了集束管(见3.1.3): ——增加了12/9、16/13两个规格微管和25/21一个规格通信子管(见4.2.1); 增加了33/28×4孔、38/33×5孔和41/36×6(7)孔四个规格集束管(见4.2.1) 修改了规格尺寸技术指标(见4.2.1和2004年版的4.2.1):——修改了断裂伸长率技术指标(见4.3和2004年版的表3);——删除了扁平试验一项技术指标(2004年版的表3); 修改了静摩擦系数标准试棒的粗糙度和表面邵氏硬度(见C.3和2004年版的C.3)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和2004年版的第6章):——删除了验收检验的内容(2004年版的第6章)。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1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塑料管道可参照使用。本标准不适用于室外直接暴露于太阳光下的通信光、电缆用保护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408.1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GB/T1842塑料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GB/T2411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3682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5470塑料冲击法脆化温度的测定GB/T6111—2003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GB/T6671—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6995.2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2部分:标准颜色GB/T8804.1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1部分:试验方法总则GB/T8804.3—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聚烯烃管材GB/T8806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GB/T9647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GB/T11115—2009聚乙烯(PE)树脂GB/T14152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3.1产品结构3.1.1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简称“硅芯管”)按使用形式分为单管和集束管。3.1.2硅芯管单管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外壁、外层色条和永久性固体硅质内润滑层组成,断面结构如图1所示。2JT/T496—20183——外层;3.2产品分类与标记3.2.1产品分类3.2.2产品标记3所示。3JT/T496—2018HDPEHDPE图3产品标记示意由××企业生产规格为φ40/33、盘长2000m的黑色带彩条实壁硅芯管表示为××HDPEφ40/332000SBK₁。4技术要求生产硅芯管的主料应符合GB/T11115—2009中5.2.2的要求。在保证符合本标准第4章要求的硅芯管外层及色条颜色应符合GB/T6995.2的要求。外层颜色和色条颜色应从表1中选用,并用1~2个大写拉丁字母代号表示。彩条硅芯管的色条宜沿硅芯管外壁均布4组,每组1~2条,同组色条宽度2.0mm±0.5mm、间距2.0mm±0.5mm、厚度0.1mm~0.3mm。序号123456789颜色蓝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青绿代号BLGBRWRBKYPAQ4.2.1硅芯管规格及尺寸允差应符合表2规定。规格平均外径,de(mm)壁厚及允差(mm)不圆度(%)标准值允差标准值允差绕盘前绕盘后04JT/T496—2018表2(续)规格平均外径,d(mm)壁厚及允差(mm)标准值允差标准值允差绕盘前绕盘后0-0.150-0.150-0.20φ33/28×4孔—-0.200-0.15φ38/33×5孔—-0.200-0.20φ41/36×6(7)孔—-0.200-0.200-0.300-0.30注1:带肋管的规格尺寸及允差由供需双方商定。注2:其他规格型号及允差由供需双方商定。“用于集束管内的微管。适用于大管径保护管内的通信子管。c适用于集束管的外管。规格(DN)标称长度(m)长度偏差(%)自定自定5JT/T496—2018规格(DN)标称长度(m)长度偏差(%)4.3硅芯管的物理化学性能4.3.1硅芯管的物理化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序号1外壁硬度(HD)2内壁摩擦系数静态≤0.25(平板法,对HDPE标准试棒)动态3拉伸屈服强度(MPa)4断裂伸长率(%)5最大牵引负荷(N)6冷弯曲半径(mm)4007环刚度(kN/m²)8复原率垂直方向加压至外径变形量为原外径的50%时,立即卸荷,试样不破裂、不分层,10min外径能自然恢复到原来的85%以上9耐落锤冲击性能常温温度23℃,高度2m,用15.3kg的重锤冲击10个试样,单个试样不破裂或裂纹宽度不大于0.8mm视为通过,通过试样数应不少于9个低温温度-20℃,高度2m,用15.3kg的重锤冲击10个试样,无开裂现象试样数应不少于9个耐水压密封性能温度20℃,压力50kPa条件下,保持24h,无渗漏。管材试样的连接头、管塞均不渗漏抗裂强度(MPa)无明显鼓胀、无渗漏、不破裂与管接头的连接力(N)纵向收缩率(%)脆化温度(℃)耐环境应力开裂48h,失效率≤20%6JT/T496—2018序号熔体流动速率(MFR)“MFR(190/2.16)≤0.5耐热应力开裂168h,失效率≤20%工频击穿强度b(MV/m)耐化学介质腐蚀将试样分别置于5%的NaCl、40%的H₂SO₄、40%的NaOH溶液中浸泡24h,无明显褪色和被腐蚀现象耐碳氢化合物性能用庚烷浸泡720h后对试样施加528N的外力,卸荷后试样不损坏,产生的永久变形不超过5%“该项指标只在生产企业生产前,对要使用的树脂进行检测时使用。该两项指标只在用作电力保护管时使用。e该项指标适用于现场有强烈酸、碱、盐等腐蚀的条件下。4.3.2集束管的物理化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集束管物理化学性能指标序号1外壁硬度(HD)2拉伸屈服强度(MPa)3断裂伸长率(%)4环刚度(kN/m²)5复原率垂直方向加压至外径变形量为原外径的50%时,立即卸荷,试样不破裂、不分层,10min外径能自然恢复到原来的85%以上6耐落锤冲击性能常温温度23℃,高度2m,用15.3kg的重锤冲击10个试样,单个试样不破裂或裂纹宽度不大于0.8mm视为通过,通过试样数应不少于9个低温温度-20℃,高度2m,用15.3kg的重锤冲击10个试样,单个试样不破裂或裂纹宽度不大于0.8mm视为通过,通过试样数应不少于9个7纵向收缩率(%)8脆化温度(℃)9耐环境应力开裂48h,失效率≤20%熔体流动速率(MFR)“MFR(190/2.16)≤0.5耐化学介质腐蚀将试样分别置于5%的NaCl、40%的H₂SO₄、40%的NaOH溶液中浸泡24h,无明显褪色和被腐蚀现象“该项指标只在生产企业生产前,对要使用的树脂进行检测时使用。该项指标适用于现场有强烈酸、碱、盐等腐蚀的条件下。7JT/T496—2018对于φ12/9、φ16/13微管和φ25/21通信子管拉伸屈服强度应不小于21MPa,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500%。满足5.5.10耐水压密封试验的要求。除特殊规定外,试样应按GB/T2918的规定在(23±2)℃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24h,并且在此条件5.2.1检验所用的万能材料试验机负荷传感器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1级。长度计量器具精度等级将长度为100mm的管材试样紧密套在外径适当的金属棒上,放置在D型邵氏硬度计正下方,按5.5.2.1静态内壁摩擦系数按附录C的规定测试。5.5.2.2动态内壁摩擦系数试验方法:当生产企业用于比对试验,已确定生产工艺或配方改进方案试样形状应符合GB/T8804.3—2003中5.2类型2的规定,用冲裁的方法从管材上截取3个试样。8JT/T496—2018拉伸屈服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试验按GB/T8804.1—2003的规定进行,试验速度为(100±5)mm/min取3个有效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若无明显屈服点时,以最大拉伸强度为试验结果)。5.5.4最大牵引负荷取3段长度为200mm的完整管材试样,试样两端应垂直切平。用专用夹具将试样夹持在试验机上,拉伸速度为450mm/min,直至试样屈服时,读取试验的屈服负荷为试验结果。若试样在夹具边缘断裂,则试验无效,应重新更换试样。取3次有效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5.5.5冷弯曲半径冷弯曲半径按附录E规定进行试验。5.5.6环刚度取3段长度为(200±1)mm的完整管材试样,压缩速度为(5±1)mm/min,压缩量为内径的5%,按GB/T9647的规定进行环刚度试验。5.5.7复原率取标记处的外径为初始外径。按GB/T9647的规定将试样放置在两平行压板之间,以(100±5)mm/min的试验速度沿标记外径方向加压至外径变形量为初始外径的50%时,立即卸荷,在标准状态下恢复10min,再次量取标记处的外径为终了外径,按式(1)计算复原率,取3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5.5.8耐落锤冲击性能5.5.8.1常温冲击试验按GB/T14152规定,截取10个管材试样,在温度为(23±2)℃、落锤高度为2m、锤头尺寸型号为5.5.8.2低温冲击试验按GB/T14152规定,截取10个管材试样,将试样放在温度为(-20±2)℃的低温试验箱中保持2h。在落锤高度为2m、锤头尺寸型号为D90、落锤总质量为15.3kg的条件下进行冲击,每个试样冲击5.5.9抗裂强度取2段长度不小于250mm的管材试样,按照GB/T6111—2003规定的A型密封方式对试样端头进行密封,将该试样夹持到试验机上缓慢注水,水温为(20±2)℃,1min内达到规定的压力后保持15min,观察管材试样。5.5.10耐水压密封性能取2段长度为1000mm9JT/T496—2018取2段长度为(200±5)mm的管材试样,用硅芯管专用连接头按生产企业提供的工具和方法连接取3段长度200mm的管材试样,标距为100mm,烘箱温度为(110±2)℃,按GB/T6671—2001试5.5.13脆化温度脆化温度按GB/T5470的规定进行试验。3.5mm时为0.65mm,大于3.5mm时为0.80mm;仲裁试样严格按GB/T1842规定制取;其他规定按GB/T1842执行,试验溶剂使用质量浓度为20%的重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水溶液。熔体流动速率按GB/T3682的规定进行试验。在标准试验环境下,取3段长度为100mm的管材试样分别置于5%的NaCl、40%的H₂SO₄、40%的在标准试验环境下,取3段长度为300mm的硅芯30min以排干试验液体,之后对硅芯管施加528N的外力并保持1min。JT/T496—2018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检验要求时。6.1.2检验项目型式检验项目见表6和表7。表6硅芯管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试验方法1外观√√2规格尺寸√√3外壁硬度表4序号1√X4内壁摩擦系数表4序号2√√5拉伸屈服强度表4序号3√√6断裂伸长率表4序号4√√7最大牵引负荷表4序号5√X8冷弯曲半径表4序号6√×9环刚度表4序号7√√复原率表4序号8√×耐落锤冲击性能表4序号9√√耐水压密封性能表4序号10√X抗裂强度表4序号11√X与管接头的连接力表4序号12√X纵向收缩率表4序号13√X脆化温度表4序号14√X耐环境应力开裂表4序号15√X熔体流动速率表4序号16√X耐热应力开裂表4序号17√×工频击穿强度表4序号18√X耐化学介质腐蚀表4序号19√×耐碳氢化合物性能表4序号20√×注2:若生产单位同时生产硅芯管专用连接头,则序号12和14为必检项目,否则为不检项目。JT/T496—2018表7集束管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型式检验出厂检验1外观√√2规格尺寸√√3外壁硬度表5序号1√×4拉伸屈服强度表5序号2√√5断裂伸长率表5序号3√√6环刚度表5序号4√√7复原率表5序号5√X8耐落锤冲击性能表5序号6√X9纵向收缩率表5序号7√X脆化温度表5序号8√X耐环境应力开裂表5序号9√X熔体流动速率表5序号10√X耐化学介质腐蚀表5序号11√X6.1.3抽样型式检验样品应从生产线终端随机抽取。6.1.4判定规则6.2出厂检验6.2.1出厂检验的要求产品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验。6.2.3检验项目出厂检验项目见表6和表7。6.2.4判定规则样品仍有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为不合格批。不合格批应进行100%逐盘检验,剔除不合格盘后,重新JT/T496—20187.1.1在硅芯管表面上每间隔1m,按3.2.2的规定印制产品标记,并加上生产日期、盘号和本盘的累x×HDPEφ40/332000SBK₁2016/10/02020238m。7.2包装7.3运输7.4储存JT/T496—2018(规范性附录)硅芯管专用连接头技术要求A.1连接头组成及主要性能酸酯(PC)、聚丙烯(PP)或工程塑料(ABS)注塑制成。连接头壳体主要性能指标见表A.1。表A.1连接头壳体主要性能序号1邵氏硬度2拉伸强度MPa3冲击强度(缺口)4热变形温度℃5脆化温度℃6燃烧性—慢7耐化学介质腐蚀—同硅芯管A.4.1连接螺管内径应在满足被接塑料管外径及其公差的情况下顺利插入,即连接螺管内径大于被接塑料管外径。A.4.2连接螺管长度为被接塑料管外径的2.5倍。A.5连接件技术要求连接件组装后应能反复组装使用,并具有气闭性能及连接强度。主要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A.2序号1气闭性能两端口封闭,连接件内充气0.1MPa,24h内压力基本不变2耐工作气压JT/T496—2018序号3连接力4抗压荷载响继续使用5耐冲击性能进行冲击,在不同位置冲击3次,连接件无损伤并且不影响使用6使用环境温度分别在-40℃和+60℃条件下存放5h,取出后立即在2m高度进行自由跌落试验,连接件无损伤并且不影响使用7使用环境与使用寿命可以在各种土壤环境中使用20年JT/T496—2018(规范性附录)不圆度试验方法B.1试验设备游标卡尺,精确至±0.02mm。B.2样品取一段长度为500mm的硅芯管试样,并在标准状态下恢复24h。当用于测量生产线上的硅芯管的不圆度时,应在硅芯管导出装置之前截取样品。B.3试验步骤连续缓慢地转动硅芯管试样,在硅芯管试样中部一固定圆周上,用游标卡尺进行一系列的外径测定,以便测出该断面最大和最小外径。取5个断面进行测量,每次测量间距50mm,取5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大和最小平均外径的测量结果。B.4试验结果处理B.4.1按式(B.1)计算平均外径:D=Dmax+Dmin(B.1)式中:D——平均外径,单位为毫米(mm);Dmx——最大平均外径,单位为毫米(mm);Dmin——最小平均外径,单位为毫米(mm)。B.4.2按式(B.2)计算不圆度:E=100%×(Dmax-Dmin)(B.2)JT/T496—2018(规范性附录)平板法测定静态摩擦系数试验方法C.1试验原理试验原理示意如图C.1所示,摩擦系数计算见式(C.1)。 (C.1)F——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单位为牛(N);m——标准试棒质量,单位为千克(kg);C.2测试装置测试装置由斜面、斜面升降装置、水平标尺、竖直标尺组成,测试斜面长度L为1000mm,水平标尺和竖直标尺可用分辨力为0.5mm、精度A级的钢板尺组成。C.3标准试棒标准试棒由金属材料棒芯和高密度聚乙烯外套组成,为长度(150±0.5)mm、直径(20±0.5)mm的圆棒,圆棒表面的粗糙度(Ra)值为(0.20~0.50)μm,表面邵氏硬度为(59±3)HD,质量约(270±10)g,结构如图C.2所示。JT/T496—2018QM5.0×2022——棒芯。将长度500mm的硅芯管试样放置在测试斜面上,硅芯管的母线与斜面中心线平行并与斜面紧固,将标准试棒放置在硅芯管内,长度方向与硅芯管轴线平行,试棒露出硅芯管的距离大于20mm。用升降装置将斜面缓慢升起,直到试棒向下滑动为止,记下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的数值,并按式(C.1)计算摩擦系数。如此共试验9次,每次都应将硅芯管旋转一个角度,取9次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JT/T496—2018(资料性附录)圆鼓法测定动态摩擦系数试验方法D.1试验设备D.2试样要求D.2.1硅芯管:长度4m。D.2.2缆:为直径(15±2)mm、长度6m的中密度聚乙烯(MDPE)护套光(电)缆。D.2.3硅芯管内表面和光(电)缆外表面应无限制光(电)缆滑动的任何缺陷。D.2.4U形卡箍:与硅芯管安装相匹配。D.3试验条件试验前,试验设备和样品应放置在(23±2)℃温度下保持2h,并在此温度下试验。D.4试验步骤D.4.1把硅芯管按图D.1所示使用U形卡箍固定在圆鼓上,固定应稳定,以防止测试时硅芯管与圆鼓产生相对移动,硅芯管沿圆鼓的缠绕角度为450°。D.4.2把缆放入硅芯管内,切割的缆长应满足测试的最大行程。D.4.3与缆相连的夹头应能承受测试的最大拉伸负荷。D.4.4把专用砝码固定在缆的一端,水平端与夹头连接,夹头通过线绳与拉伸试验机相连。D.4.5打开拉伸试验机,设定拉伸速度为100mm/min,当砝码刚好离开地面时停止拉伸。调整圆鼓上的硅芯管,使两端缆在硅芯管中间。D.4.6开启拉伸试验机的拉伸程序,速度为100mm/min,当横梁位移到100mm~120mm之间时停止牵引,降下拉伸试验机横梁,再次开启拉伸试验机的拉伸程序,如此共往复进行两次,以使线缆与硅芯管充分接触。D.4.7降下砝码,保证拉伸试验机无载荷,将拉伸试验机的力值和位移回零。D.4.8开启拉伸试验机的拉伸程序,进行正式试验,拉伸速度为100mm/min,当横梁位移到200mm时停止牵引,在100mm~160mm之间的位移区间上读取并计算出拉伸试验的平均拉伸负荷F,按式(D.1)计算硅芯管的动态摩擦系数。(D.1)F——平均拉伸负荷,单位为牛(N);N——20kg专用砝码产生的重力,单位为牛(N);θ——硅芯管在圆鼓上缠绕的角度,数值为7.854rad。D.4.9此试验共进行3次,取3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动态摩擦系数。JT/T496—2018JT/T496—2018E.1.2弯曲试验器:半径误差应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