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1999-2005研究生考试自动控制原理真题_第1页
大连理工1999-2005研究生考试自动控制原理真题_第2页
大连理工1999-2005研究生考试自动控制原理真题_第3页
大连理工1999-2005研究生考试自动控制原理真题_第4页
大连理工1999-2005研究生考试自动控制原理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二OO五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一、(15分)试求图1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Uc(s)/Ur(s)。二、(20分)给定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1.设r(t)=n1(t)=n2(t)=1(t),试求系统的稳态误差ess;2.在r(t)=n1(t)=n2(t)=1(t)情况下,如何使稳态误差ess=0。三、(25分)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试绘制以K为参量的根轨迹图;2.试求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时的闭环极点。四、(15分)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试绘制开环幅相特性曲线,并应用奈奎斯特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五、(15分)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并绘制开环频率特性对数坐标曲线,并计算相角裕度。六、(15分)给定系统微分方程为,试确定奇点位置及类型,并绘制相平面草图。七、(15分)设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试求C(z),并判断K=1时系统的稳定性。八、(10分)已知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为a>0,试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确定使平衡点渐进稳定的a取值范围。九、(20分)给定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1.试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2.试设计状态反馈阵,使系统闭环极点位于-2,-2处;3.K是否可以取为0.5,为什么?大连理工大学二OO四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原理(含30%现代)》试题一、(15分)试求图1所示电路的结构图和传递函数。二、(10分)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4+2.5s3+2.5s2+10s-6=0试求特征根在S平面上的分布。三、(10分)试求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四、(20分)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试绘制根轨迹图(可能的分离点为:-1.2、-1.6、-2.6、-2.9、-3.5);2.试求出分离点处的K值。五、(25分)某两个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分别为:(a)G(s)=,(b)G(s)=1.试绘制两个系统的对数坐标曲线,并求相角裕量(可以通过曲线大致估算);2.试说明两个系统在稳定性、稳态误差和动态性能的区别(可以定性解释)。六、(13分)给定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试求出系统奇点位置,指出奇点类型,并绘制相平面草图。七、(12分)试求图2所示系统的闭环Z传递函数C(z)/R(z)。八、(20分)给定系统的微分方程为:1.试画出系统的状态变量结构图,并建立系统状态空间描述的能控标准型;2.试判断系统的能观测性。九、(25分)设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为:1.试应用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2.试求系统的离散化模型(设采样周期T=1秒);3.试说明连续系统经离散后,其稳定性是否改变,为什么?大连理工大学二OO三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原理(含30%现代)》试题一、(14分)系统如图一所示。其中K1,K2为弹簧的弹性系数,B为阻尼器的粘性摩擦系数。试写出以yi为输入,y0为输出的传递函数。二、(15分)系统如图二所示,假设输入是斜坡信号,即r(t)=at,式中a是一个任意非零常数。试通过适当地调节Ki的值,使系统对斜坡输入响应的稳态误差达到零。三、(20分)设系统如图三所示。(1)为了使闭环极点为s=-1±j,试确定增益K和速度反馈Ki的数值;(2)利用求出的Ki画出根轨迹图。四、(12分)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频率响应特性如下:ω2346567810|G0(jω)|108.54.182.71.51.00.6∠G0(jω)-100o-115o-130o-140o-145o-150o-160o180o1.求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幅值裕量;2.欲使系统具有20db的幅值裕量,系统的开环增益应变化多少?3.欲使系统具有40o的相位裕量,系统的开环增益应变化多少?五、(15分)试求图四所示系统的闭环Z传递函数C(z)/R(z)。T为采样周期。六、(15分)试用奈氏判据分析具有下列开环传递函数的闭环系统的稳定性。G(s)H(s)=七、(14分)试用相平面法分析如下系统的稳定性。八、(25分)给线性系统:(1)判断系统的状态能控性与状态能观测性;(2)如该系统状态是能控的,试写出系统的能控标准型;如状态是不能控的,请指出对应于系统哪个极点的状态是不能控的。九、(20分)设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入方程为。其中试(1)确定状态反馈矩阵K,使闭环系统的极点配置在-1±j2;(2)画出闭环系统的状态变量图。大连理工大学二OO二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一、(10分)试根据系统的传递函数,建立系统的模拟结构图,并列写系统状态空间描述的能观标准型。二、(10分)试判断如下系统的状态能控性与状态能观性。三、(10分)试求图1所示系统的闭环Z传递函数。四、(10分)已知非线性环节的特性如图2所示,试计算刻环节的描述函数。五、(15分)给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试按照绘制规则,绘制根轨迹图,并分析参数K对瞬态性能的影响。六、(10分)给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1.试绘制系统在K=10和K=50时的极坐标曲线;2.应用奈魁斯特判据判断系统在K=10和K=50时的稳定性;七、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如图3所示,试说明刻系统是否为最小相位系统,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八、(7分)已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试定性分析零点-2.5和极点-10对系统瞬态性能(如超调量、调整时间、响应速度等)的影响。九、(10分)试求图4所示结构图的传递函数C1(s)/R1(s),C2(s)/R2(s)。十、(8分)给定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如果用电阻、电容、运算放大器等元件构成刻系统的模拟装置,试画出刻模拟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并计算出电阻、电容的参数值。大连理工大学二OO一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一、(10分)图一为一液位对象,Qin、Qout分别表示单位时间内流入和流出贮槽的液体量,h为液面高度,贮槽的截面积S=0.5m2,设节流阀开度保持一定,则流出流量Qout=α)常数。如果初始静态值h0=1.5m,qin0=qout0=0.1m3/min,试求以Qino,(α为阀的节流系数,可视为输入,h为输出的微分方程式,并确定其放大系数和时间常数。二、(10分)单位负反馈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三所示。试确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三、(12分)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当T=0.05时,画其根轨迹图,并确定使系统阶跃输入响应为无超调(即过阻尼)时的K取值范围;(2)试选择T(>0)使根轨迹具有一个非零分离会合点,问:此时的阶跃响应能否出现无超调过程,绘出草图,并给出必要的解释。四、(16分)1.(8分)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H(s)=,试用频率法确定使系统闭环稳定的Td值范围,并画出系统稳定时的奈氏曲线图。2.(8分)最小相位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三所示。求其开环传递函数,并求相位裕量γ。五(10分)求图四所示离散系统闭环稳定的最大K值,并分析采样周期对系统的影响。采样周期T=1秒。六、(10分)系统结构如图五所示。设T1=5T2>0,K>0,Gc(s)选PI调节器,即Gc(s)=Kc(1+).试选择Kc及Ti,使系统的相位裕量≥45o,同时有尽可能快的响应速度。七、(12分)非线性系统结构如图六所示。其中c=b=1给定N(A)=2.(1)若K=5,试确定刻系统自激振荡的振幅和频率;(2)若要消除自激振荡,试确定K的最大值应为多少?八、(20分)控制系统结构如图七所示。(1)按图中所设状态变量列写矩阵形式的状态空间表达式;(2)判断状态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3)若状态是完全能控或完全能观测的,进行线性非奇异变换,将状态空间描述化为能控标准型或能观标准型;否则,请指出对应于哪个极点的状态是不能控或不能观测的。大连理工大学二OOO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一、(20分)(本题仅限于单考生完成,单考生还需在以下各题中选做80分的考题,统考生不做此题)1.给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判别K取值时系统稳定。2.已知某一闭环系统有一对主导极点,由于这对主导极点距离S平面的虚轴太近,使得系统的阶跃响应较差。试问系统响应较差表现在哪方面?欲改善系统性能应采取什么措施?二、(10分)试求图一所示系统的微分方程。其中处作用力u(t)为输入,小车位移x(t)为输出。三、(10分)给定系统的方框图如图二所示,试求闭环传递函数。四、(10分)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1.求K=20,单位斜坡输入r(t)=t时,系统的稳态误差;2.欲使系统的稳态误差减小10倍,应采取什么措施。五、(10分)某控制系统的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三所示,试绘制根轨迹图。六、(10分)试用相平面法分析如下系统的稳定性。七、(20分)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1.绘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和对数坐标图。2.用奈魁斯特稳定性判别系统的稳定性。八、(10分)已知某离散系统的Z特征方程为Z3+3.5Z2+3.5Z+1=0试判断该系统有几个不稳定根。九、(20分)已知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为1.求系统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以及约当标准型。2.判断系统的状态能控性、能观测性。大连理工大学一九九九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原理(含20%现代)》试题一、(10分)试建立图一所示校正环节的动态结构图,并指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校正环节。二、(10分)给定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二所示。试求传递函数,。三、(10分)请解释对于图三所示的两个系统,是否可以通过改变K值(K>0)使系统稳定。四、(10分)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绘制K<<0→∞的根轨迹图。五、(15分)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1.试绘制K=1时的对数幅频、相频特性的渐近线;2.应用Nyguist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改变K值是否可以改变系统的稳定性。六、(6分)简单说明PID调节器各部分的作用。答:P作用:I作用:D作用:七、(9分)设有两个非线性系统,它们的非线性部分一样,线性部分分别如下:1.G(s)=2.G(s)=试问:当用描述函数法分析时,哪个系统分析的准确度高?为什么?八、(10分)给定系统如图四所示。试求在单位阶跃输入时,系统输出的Z变换Y(z).九、(20分)设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1.试求状态转移矩阵;2.为保证系统状态的能观性,a应取何值?3.试求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能观规范形;4.用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学分4,学时64)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二、本课程是自动化类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构成、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时域、频域分析和校正方法;学习掌握非线性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一)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2学时1.了解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2.了解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及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3.了解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二)系统的数学模型8学时1.掌握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2.会进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3.掌握传递函数的基本概念,会求典型环节及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4.熟练掌握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三)系统分析10学时1.熟练掌握一阶、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2.了解高阶系统的瞬态响应。3.熟练掌握劳斯——赫尔维茨判据。4.掌握稳态误差分析方法。(四)根轨迹法6学时1.掌握根轨迹的基本概念。2.熟练掌握根轨迹的绘制方法。3.掌握参变量根轨迹的绘制方法。4.掌握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5.了解闭环零、极点分布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五)频率响应法12学时1.掌握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2.熟练掌握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方法。3.熟练掌握奈魁斯特稳定判据。4.了解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5.了解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6.了解频率特性与瞬态响应。(六)控制系统的校正6学时1.了解校正装置及其特性。2.掌握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及其参数的确定。3.了解反馈校正的原理及其特点。(七)离散控制系统12学时1.了解采样过程和采样定理。2.掌握Z变换与Z反变换。3.掌握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4.掌握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八)非线性控制系统8学时1.掌握线性与非线性控制系统相平面图的绘制方法。2./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