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授课题目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教学活动的导入根据各节的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手段,主要包括:创设情景;提供材料,引出问题;展示案例,引发讨论。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及(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注重系统而科学的理论分析。另一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形象、更清楚地认识问题,从而有效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提(2)注重经常用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3)理论讲授注意感情的投入,增强对学生的感染组织学生围绕一些主题展开讨论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分析和总结,进而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大一、大二、大三各专业学生2期在此繁衍生息。青藏高原隆升导致三级阶梯式地貌的出现,在阶梯过渡带及海陆交接处形成的西北荒漠绿洲交错带、西南农林交错带、东部海陆交错带、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不同时期人们活动迁徙的地理空间,是孕育复杂多元人文样态的自然环境。这一复杂的地理结构同时孕育了中华民族向内凝聚的统一性与对外开放的包容性。西部地理结构内聚,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江河东流,生活在西部的人群向东部大河旱作农业区、江南稻作农业区、草原畜牧区、东北农牧区、西南农林区赖也无法组合成共同受益的经济体,反而会因争夺资源而互相攻伐。世界范围内游牧人群、农耕人群、海洋人群的争斗多源于此。因此,经济共同如果将草原文明扩展为广义大陆型文明的代称,那3连接草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是中原农耕文明。"中原"从最初夏商周王畿所在的小片农耕地区,发展成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广再到后来发展成政治文化共同体的核心所在。中原农耕文明最早孕育了成熟的文字和政治制度,最早建立了“天下”秩序,最早构建了天道民本的政治理念,最早形成了连续不断的历史叙事,最早开创了兼收并蓄的多族群共同体。中原是复杂地貌和多元人文的连接枢纽,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禀赋不同、生计各异、习性有别,如果没有从制度到精神的强力凝聚,是难以长期维系大型共同体的。中原正是"大一统"从观念到制度的文明核心区,不管来自何方的人群,一旦入主中原,都会继承发展中原典章制度与人文精神,连接融汇远方人群,代代接力,将千邦万国融汇成天下一家。世界上也曾存在同样拥有陆海相兼复杂人文地貌裂、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因其特有的制度与精神中华地理能够产生多元人文,中华制度能够保证多元人文在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共同体内交往交流交融。任何二分法理论如“游牧一农耕""内亚—汉地”都无法正确描述中国,因为中华文明不是多元文明对立冲突的结果,而是多元文明以融合会通解决对立冲突的产物。正是在这样的文明生成发展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开始孕育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根植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中华文明的特质与形态决在文明起源时期,中华大地东西南北呈现出满天局,虽有着各自的文化渊源,却相互交流彼此影响。距今6000年前后,随着“南稻北粟”农业大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各区中游仰韶文化空前统一,庙底沟式的花瓣纹彩陶东达江浙,西至甘青和川西北,南达江湘,北逾阴山燕山,其范围已经涵盖后世中国主体区域的大部分。长江中下游象征权力的玉石钺传播到今日中国大部分地区,水稻农业、生产工具、陶器等则影响到包括台湾在内的华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玉器不仅传播到内蒙古中南部及甘肃中部,还与江淮地区的凌家4滩文化有着重大交流。由此形成了一个规模与今天期中国文化圈。该体系的形成不是哪个区域文化的对外扩张,而是不同文夏商时,中国从“古国”时代进入"王国"时盟已发展成联系更为紧密的广域王权国家(广域王国)。夏朝的核心统治区域在今河南、山西部分区域。商朝已南过长江,东达今山东,西达今陕西。周朝疆域则北至今内蒙古南部与辽西辽东,西至今甘肃渭河上游,东至今山东,南至汉水中游与长江下游,势力远达巴蜀。王权国家每一次扩大,族群交融就进一步深化。夏代曾"万邦林立",商代也曾"方国千余",但都逐步向中心王朝聚拢。一方面是王权国家治理地域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是小型地方政权不断汇聚成大夏商周三代交融形成的华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周代是华夏共同体形成的主要历史时期。在观念上,周朝创建立起了对天下一统的认同,将夏商周三代不同族属的彼此取代解释为“三代继统”,以“天命转移”来解释王朝更替,不论政权如何变化,作为政治共同体的“中国”只能是一个。在实践上,周朝推行分封制,将夏商周许多古老族群拆分打乱,迁至另地与当地族属混居融合,以宗法关系建立了新的社会共同体。中华文明诸多政治文化观念也来源于周代,如夷夏之分。许多人误认为这是描述“华夏”与“四夷”的种族之分,实则华夏共同体从源头就包含着“蛮夷戎狄”。诸如夏代核心人群之一的姜姓之族便是来自姜戎,许多文化发达的东夷之邦在《左传》中也被称为"夏",一度自诩“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的楚国、早期不说上古汉语口语的吴越两国在春秋时成为一方霸主,源自白狄的中山国与燕、赵、韩、魏在战国时都共同称王。华夏共同体是一个跨血缘跨地域的开放共同体。史书中固然有华夏人群将夷狄用于四夷的说法,但也有四夷称华夏为夷狄,四夷之间互称夷狄,华夏之间互称夷狄。夷夏之分从根本上说并非种族之“五方之民”的天下观是华夏居中、四夷居边,但四夷在历史上屡屡从边疆走到中央。大一统思想的集大成者董仲5夷"概念,指崛起于四夷而继承中华文化的强大邦国,如秦楚吴越,它们在族群大融合中起到关键作用。曾被称为"西戎"的秦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曾被称为"南蛮"的楚人对建立汉朝有极大功劳。秦汉大一统王朝正是由曾经边缘、但奋力继承发展中华文化的"大夷"完成的。中国历史上既有中原王朝继承正统,也有边疆族群入主中原继承中华文化成为正中华文明不是“中心永恒统治边缘”的帝国模式,而是"边缘可以竞争中心"的共同体模式。华夏与四夷并非先进与落后的关系,而是在同一个文明体系中相互塑造的关系。中华民族的长期延续与繁荣,离不开作为凝聚核心的华夏;中华民族不断变革求新,离不开“大夷"之功。那些制造"中原—边疆”二元对立的理论不适用于中国,因为中华文明体系中的边疆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不是指向分离的,而是指向汇聚的。华夏共同体独特的"向心发展"路径确立了中华民族的初始格局与演化路径。形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每一次发展都伴随着族群融合。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基础,国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主脉。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秦汉奠基了"天下"是超越“邦"“国"概念的超大规模共同体,既是政治与文化共同体,也是经济与社会共同体。在大一统制度保障下,多元人群在政治、经济、一统国家的演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在更深与更广的不断交替中发展前6原与边疆,是古代各族的共同信念。对于拥有复杂地貌与多元人群的大型文明来说,形成较大规模的政治共同体,才能更有效地动员人口资源和社会力量,以应对自然界各类风险,才能避免巨大规道灾难。那种把追求国家统一的努力,仅仅视作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的观点是偏颇的。如果没有各族人民对政治秩序稳定的渴望与共识,中国不可能总是从内乱分裂复归团结统一。所以,在中国古代史上,无论哪个入主中原,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统一多民族国权都会为构建政治共同体添砖加瓦。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在政治制度上,古代大一统国家施行多族群一体的中央集权文官体制;施行郡县制、编户齐民、统一律法,不论氏族、宗族、部族、邦族,都要服从国家管理;施行科举制,打破阶层固化而让各族群平民得以参政;施行流官制,打破区域界限而让各地人才为天下所用;施行政主教从与多元通和的宗教制度,消解了宗教战争与政教冲突的法理根源。这些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重要制度是各族共同创造的,其中包括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权开创均田制与府兵制;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贡献行省制与宣政院;满人建立的清朝开创理藩院体制与驻藏大臣制。其部落,顺其土俗",任命部落首领世袭担任都督、刺史;元朝在西南创设"土官"制度,将其纳入宣慰司管理;清朝施行军府制、盟旗制、土司制、伯克制、札萨克制等强化边疆治理。"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增进政治共同性就是中国历史的"正道"。7缴赋税、维护驿站的国家义务;明朝土司中的文、武布政使司或都指挥使司管理体系;清朝在西南大规“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地方封闭状态;等等。这些制度的形成都不是由单独的族群文化决定的,而是由大一统理念和各族群交往交流的现实需求和历史趋势决定的。正因如此,古代中国得以周期性巩固与壮大,中华经济共同性的发展。中华民族作为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始终建立在各族群需求互补与区域经济联动的基础之上。历史上,中原农耕区、西域绿洲沙漠区、塞北草原区、东北渔猎农牧区、西南山林河谷区、东南丘陵滨海区之间生产方式各异,经济互补性强。如游牧区域需要农耕区域的粮食、丝绸、瓷器、铁器、茶叶与盐巴,农耕区域需要游牧区域的马匹、皮革等畜牧产品。这些区域之间的衔接地带,形成了河西、藏彝、南岭、武陵、辽西、天山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交通要道、贸易通道与迁徙要道。这些重要通道与北方、西南、海上丝绸之路交会连接,进一步将各区域各族群凝聚成难以分割的经济共同体。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始终得到国家制度力量的强力推动。无论朝代如何更替,施行统一度量衡与税收、修建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打通分离的经济文化珍域的政策都是一贯的。如秦朝“车同轨”推动了全国交通路网的连接;北朝开创的均田制推进到吐蕃;唐朝的两税法与明朝的一条鞭法,推进了全国经济的货币化与一体化;元朝建立横贯欧亚、兼容海陆、整合农牧的经济贸易网络,打通陆海丝绸之路,实现了连通农耕、游牧与海洋的经济大循环。国家力量推动了大运河、全国驿路网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历代财税政策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加速了边疆地区开发、区域经济整合、全国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文化共同性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常有人误认为“天下一统”“六合共贯”“九州同风”是中原文化自上而下、由里向外的强制铺展,其实,史籍中的常用语是"混一天下"四字,即各地方文化充分交融混合成一个新的文化共同体。"混”即"融","混一”即“交融”。"混8一天下”塑造了“各地文化共塑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反哺各地文化”的模式。汉代文化文化是南朝与北朝文化的混合,元代文化是辽宋夏金与欧亚大陆多种文化的混合,明代文化是汉蒙藏回等各族文化的混合。正因"混一”的存在,中华文化的铺展不是单向的同化,而是多方的互化。东汉无神论思想家王充提出“四海混一,天下安宁”,后来成为各族所创政共同追求。如氐人苻坚志在"混六合为一家";北齐政权声称"华戎混一";北周政权声称"混一区宇";辽朝政权声称"混一天下,成圣祖未集之功";金朝政权声称“自古帝王混一天下,然后可为正统”;明朝朱元璋评价忽必烈是"混一天下,宽恤爱人”;清世祖入关之后更是声称"定鼎燕京,混一宇内"。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自秦朝推行“书同文”始,汉字系统代代延续。中国各地方言千差万别,但写出来的书面文字是一样的。作为表意文字,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差异的稳定结构,使得中国保持相当一致的文化连续性。正是由于汉字的交流功能,九州四海的不同古代族群才能彼此互通声息,维系数千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局面;正是由于汉字的通用功能,中国古代的郡县文官制度才能维持正常运转,为交往交流交融提供稳定保障。东西同,今古一",《清真指南》中有“回之与儒,教异而理同也”的说9在文化民俗方面例子更多,如满式汉语是北京话的重要来源;彝族先民的原始图腾和部落值日制度,是中华民族十二神兽文化的重要起源;西南西中华文化大交融始终有一个稳定的共同价值观。中华文明拥有民本品格,奉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打通邦本,讲求天下归心。无论哪个族群创建的政权得统治合法性,就能推动治下族群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文明拥有和平品格,追求大同境界与天下胸怀,强而不霸,弱而不分,在国力最强盛时从不搞坚持执两用中,最善于兼容完全相反的矛盾体,最善于使一切“非此即彼”的事物辩证统一、和谐共生,任何排他性的宗教与文化都能得到会通与转化,任何内部多元族群文化都能得到兼容发展。从佛教东传到“伊儒会通”,从“西学东渐”到新文化运动,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转型升级。中华文明越是包容开放,社会共同性的发展。古代各族群通过通婚、经贸、宗教、战争、自愿性和强制性人口迁徙等方式,逐步形成“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人口分布格局。不同性质的战争与族群冲突亦带来客观交融结果。历史上,人群规模化跨区域流动持续不断,一边是中原汉人南下百越,西迁(匈奴、东胡系)、苗蛮、东夷等进入中原融入华夏;东汉有南匈奴、乌桓内附,开启"五胡"入华浪潮;隋唐有鲜卑、突厥、回鹘、粟特、沙陀、契丹、靺羁、渤海、高句丽等大规模内迁;明初内地民众大量流向北方和西南边疆,军士戍边、移民实边、流官寓边规模达1300多万人;清代内地民众大规模"走西口""跑口外""闯关东"进入蒙古、东北边疆。在多向迁徙流动的过程中,生活方式趋同,风俗习惯互融,族在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不是谁同化谁,而是双向涵化、多方互化。"汉人"即这种多方互化的结果,如今许多姓氏正出自两千年来入华各族。由于这种互化不仅发生在中原王朝强盛时,更常常发生在中原王朝衰败乃至分裂时,说中原王朝强制同化是不正确的,因为形成一个更大共同体是古代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以“消失的民族”来概括这一互化过程也是不正确的,这些古老族群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一个更大共同体的身份继续发展;他们的文化记忆没有被遗忘,而是由全体中华民族传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寻中华文化人物与这些古老族群的关系,仅就唐代诗人而言,便有人探寻白居易与龟兹的渊源、元稹与鲜卑的渊源、刘禹锡与匈奴的渊源。族群流动交融的背后是独特的社会观念。中华文明少有种族观念,儒释道的平等主义思想、有教无类的包容理念、跨族群的官僚体系,在稳定社会秩序、纾解不同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虽然也有过"胡汉隔离"等做法,但始终没有成为历史主流,并最终为各族交融即便在大分裂时期,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依然继续发展。在政治方面,分裂时期虽有不同区域性政权为统一天下彼此争斗,但越争斗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越趋同。如战国时期列国的政治制度最终都趋向郡县官僚制,百家争鸣在“定于一”上也达成共识。南北朝时期的"五胡”政权都效仿中原政制,废除部落联盟制。辽宋夏金各政权都争夺"中国正统”,共奉“中国"之号,共行“中国之法”。即便是西迁中亚的西辽政权也移植了中原政治制度。在经济方面,各区域经济冲破政权并立的阻碍,不推动形成共同的大市场。南北朝时期,草原游牧经济与中原农耕经济两大经济形态逐渐融合,内迁胡人族群实现定居化与农耕化。辽经济互补共生动力超过政治与军事力量,成为整合政治共同体的深层力量。如女真猛安谋克社会军事组织整体迁移到中原融入小农精耕农业,女真人与汉人的经济融合势不可挡;如各政权虽各铸钱币,但宋钱在诸政权间广泛流通。在文化方面,更多的族群进入中华文化共同体,使更多的文化思想会通融合。在南北朝政权沿江对峙时期,佛教却与儒家、道家彼此会通融合,形成儒释道“三教会通”的之后,从匈奴、鲜卑、羯、氐、羌到西域的高昌回鹘,从吐蕃、南诏到契丹、女真、党项诸族,各族群都深受儒释道共同文化的浸润。分裂时期的各政权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族群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十六国政权实行官方移民达50余次,促成边疆与腹地人群双向迁徙,形成多族杂居局面;北魏政权将胡人部落与坞堡汉人统一编户;西魏府兵制让胡人与汉人共同当兵;南朝力行侨寓"土断",统一户籍,促进北方侨多元一体之"元",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内部的多样性和丰富义”迥然不同。多元一体之“体”,反映了各民族在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共同性和统一性。它是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共享互利秩序中"协调使各个民族及其承载的多元文化彼此间建立更紧密、更亲近的关系。“一体”也反映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主线,汇入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融入中华文化、通过不同方式认同中华制度的事实。当前,强调“一体”绝不是搞同质化的“单一”,不是要取消内部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而是要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基本的政治文化认同。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中华一体的政治一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制度根源。即便在历史上最孱弱的时期,中华民族也没有分崩离析,靠的就是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兼容并包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支撑。各族文化之所以能百川汇海,靠的就是中华文化的巨大包容力。互补共生的经济关系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济纽带。从内蒙古草原到到流动商业,从陆海丝路到茶马古道,经济的互惠共生促进了文化的水乳交融。交错居住的人口分布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土壤,散的满天星斗到聚合的文明洪流,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居住环境使各民然优势。从北方的天山长城走廊到南方的藏羌彝走廊,各条大走廊成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理通道。以兼容多元来促发自我提升有着清晰认识。多元保证"可大",一体保证"可久"。没有一体引领的多元,再强盛也必然走向分离;没有多元交融的一体,再精纯也活力不足。欧亚大陆历史上有过很多容纳多族群的强大政治体,由于缺乏一体性,最终兴也勃、亡也忽;世界历史上有过很多古老地域性文明,由于缺乏多元性,发展格局始终狭窄。中华文明之所以既能做到"可大",又能做到“可久",正是因为处理好了一体与多元的关系,掌握了多元和一体的辩证法则。有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主动性。与西方文明从“共同体”向"社会"的离散化演进不同,中华文明的“共同体”没有被多元"社会”所离散,没有被个人主义所侵蚀,而是以几千年"四个共同"历史实践为依据,继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不可分割性与精神凝聚力。中华民历史低谷后,也没有分崩离析,反而经过顽强奋争建立了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人”等,却无固定的"民族"一词。"民族"作为现代汉语词汇,混杂了三重西文语义。一是种族(race),只看肤色与血(ethnicgroup),强调历史、宗教、语言等共同因素与主观身份认同;三是国家民族(nation),对应国家(state),强调主权、领土与人口等政治共同性。如果"民族"指的是前两种,那全世界从来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一族一国”。全球现有2000到5000个族群,但只有1个族群一个国家"。一旦实行“一族一国",必将世界大乱。所以,不管西方国家对外如何大谈绝对多元,但它们自己却从不搞"一族一国"。真正能与“民族国家”对应的“民族”,只能是国家民族,即由全体国民凝聚而成的民族共同体。国家层面的"一族一国"(onenationone state),本是"民族国家"的理想类型,亦经由西方国家的“(国家)民族建设"(nation-building)播散至全世界。辛亥革命后,中国建设现代国家的历史实践,也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作为“国家民族”的特征。但中华民族从多元凝聚成一体的历史事实与发展规律,并非简单来自对西方民族国同性,尊重差异性,并在现代条件下,塑造出中华民族新的牢固的共同体意识。这源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源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先锋队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致力于捍卫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自觉到自强的历史性转变。族危机,中国思想家和革命家们纷纷倡导“制,但不能走入西方所谓“一族一国"歧途。如果将源自西方的"民族国中断和大一统消亡。1905年,梁启超再次阐明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的,区分了"大民族主义”和“小民族主义"。杨度提出“中华民族”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道路进行了努力,历经了从技术层面、社会革命层面、实业层面到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的反复探索,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从传统王朝到现代中国的转型过程中,晚清政府虽然主动强化大一统认同,开始提倡但在列强环伺的内外压力之下,仍是无力保全国家与民族的独立完整。辛亥革命仅是完成了现代国家转型的第一步。尽管“五族共和”成为主流政治共识,但北洋政府生搬西方民族国家制度框架,对外未能抗衡西方强权,对内未能完成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南京国民政府虽然提倡"国族"建设和现代中国建构,但无视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历史和现实,没能解决阶级压迫基础上的民族不平等问题。尽管各种政治力量虽都确认了以“中华民族”为共同族称,以"现代中国"为中华民族国家形态,但无一例外都没有成功。究其根源,就是缺乏一个能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重新组织起来的政治力量。辛亥革命后,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数百个政党、百余个军阀。从1911年到1928年的17年,出现了7个民国总统、26个总理,47次政府内阁变动。从1913年到1923年整整10年,才勉强制定出这种"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所谓"宪政民主",之路才越走越宽。在理论上,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得出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的科学结论,提出了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共求中华民族解放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明确了以民族解放为目标、以阶级解放为途径的革命方略。在实践上,中国共产党以土地改革等社会革织起来"的方式终结了一盘散沙状态,以"人民战争"的形式凝聚起民族解放的磅礴伟力。最终,中国共产党汇聚全民族力中国,结束了"人民五亿不团圆"的悲惨局面,开创了"万方乐奏有于闻"的历史新篇。历史雄辩地证明,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先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先求中华民族的高度整合;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高度整合,必先求政治力量的坚强有力。这便是中华民族先锋队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必然性。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共同体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建党先驱李大钊强调各民族在中国漫长历史中"珍域不分、血统全泯","五族之文化已渐趋于一致,而又隶于一自由平等共和国体之下,则前之满云、汉云、蒙乃至苗云、瑶云,举为历史上残留之名辞,今已早无是界”。他还专门提出了“新中华民族主义”概念,首次提出了中华国家的再造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寻求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更为深入地接触、关注和中的民族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中央红军长征371天,在民族地区穿行132天,深入了解并团结了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深化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体认。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成为中国社会主要危机时,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也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指出,“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内各个党派、各个阶级的,而且是国内各个民族的。对着敌人已经进行并还将加紧进行分裂我国内各少数民族的诡计,当前的第十三个任务,就在于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将党的阶级性和民族性统一起来,致力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御外侮、同兴中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化",追求各族融聚而成的中华民族的大解放。1939年,毛泽东在《中华民族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民族身份,是“生死存亡利害一致的”整体;强调“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反对外来侵略。中国共产党既反对国民党的"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强调各民族在政治、历史、文化方面的和谐性与整体性。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从照搬照抄教条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共产国际的中国支部"到中华民族先锋队,从简单沿袭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一些特定观点到独立建构"中华民族论",这三者同时发生,绝非偶然,都是为了一个宗旨——为中华民族求解放。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出以各民族平等推动全民族解放的道路,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心任务:对外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对内消除民族压迫与民族歧视,谋求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进步。中华民族的独立是各民族平等的前提,各民族的平等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条件。在全民族解放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传统理论,又赓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在各民族平等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平等的主张,又赓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历史智慧,最终走出了一条以平等求团结、以团结求解放的中国道路。位,促进了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交融,夯实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群众根基。正因如此,各族人民追随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奋勇抗争。少数民族英烈同汉族英烈一起,在全体中华儿女心中矗立起座座丰碑。特别是在日寇侵略最严峻的形势下,从最早举起抗战旗帜的东北义勇军,到把抗战烽火燃遍内蒙古大草原的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从驰骋华北平原的回民支队,到血染贺兰山的回民骑兵团;从五指山抗敌的海南黎苗义军,到誓与祖国共存亡的高山族同胞,中华儿女生死相依、同仇敌忾,中华民族更加全面觉醒。最终,中国共产党代表各族同胞向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获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成了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族问题上走出了一条与苏联不同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苏联宪法规定各加盟共和国有权通过"自决"自由退出联盟,这就为地方民族主义兴起而导致之促进国家之统。苏联试图用阶级关系理论统领所有解决民族问题,反而在民族领域犯下了一系列错误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前提下,不仅重视阶级解阶级联盟也重视民族团结。苏联过度强调俄罗斯民族族矛盾;中国共产党不断强调中华各族儿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创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上是应当大书特书的。”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中央人民政府不仅先后成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而且领导民族地了各民族之间的压迫歧视,废除了各民族内部的阶级奴役,为各族人民平等共享幸福生活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实现"一步跨千年"的巨变,景颇族、傈僳族、独龙族等民族实现了从原始社会直接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党的领导力、理论的引领力、政策的执行力、制度的保障力、各族群众的向心力互相激发,提升了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当中,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了极具创新性与实效性的对口支援政策,并通过设立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基金来扶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除了5个自治区,国家还对少数民族聚居人口较多的省份实行定额补助制度。此外,国家在资源配置上对边疆民族地区大幅度倾斜,实行大量的民族地区帮扶优惠政策。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在富起来阶段,中国共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不断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华民族面临新的历史使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这一目标。但是,复兴之路上始终充满着风险挑战,当前民族领域亦不例外。一是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频繁对中国遏制打压;二是境外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渗透影响;三是极左极右民族理论带来思想混乱;四肚子”而忽视"管脑子",滋生了固化差异性的思想言行。以上问题与挑战,在世界百年变局与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交织叠加,致使涉民族风险隐患大幅上升。与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斯提倡民族融合,而不是追求差异;提倡共同体,而不是搞独联体;提倡大联合,而不是搞大分裂。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这些民族在历史舞台上曾经或长或短地存在过一个时期,但后来却成为某一个更有生命力因而也能克服更大困难的较强大的民族的组成部分”。列宁支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他指出,无产阶级不能赞同任何巩固民族主义的做法,相反地,它赞同一切帮助消除民族差别、打破民族壁垒的东西,赞同一切促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和促使各民族融合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同体"与"民族融合"的丰富论述,是指出,“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大一统视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先秦人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汉朝人说"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隋朝人说“协同内外,混一戎华",元朝民族共同的社会理想和政治追求,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一脉相承、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千年传统和历史规律,充分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完整、准确、全面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做好新时代一是突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结晶,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有效弥合不同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文化隔阂、价值分歧,使全体中华儿女上下一心,共同构建美好家园,共同享有民族复兴荣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二是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只有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才能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脉络,才能回答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碳排放权交易与许可合同
- 2024年股东保密协议:保护商业秘密共创双赢
- 2024年道路灯光设备安装协议
- 2025年度离婚协议书争议解决机制设计合同3篇
- 2024建筑工程整洁施工管理合同一
- 2024餐馆废弃物处理合作协议
- 2024年跨国健康产业投资与服务合同
- 2024软件公司关于信息系统集成与运维的合同
- 2025年度城乡公司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开发与运营合同3篇
- 2024年矿区环境保护与修复协议
-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 2024年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合同
-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题)
- (正式版)JBT 10437-2024 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二)【含答案】
-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作业1—问题描述.针对日常教学中的某一主题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当前课堂导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借助信息技术改进课堂导入的必要性
- 2-07端阳赛马节的传说
- 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力学(本)》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衣柜技术标准
- 某隧道二衬检测报告范本(共13页)
- (完整版)临时用电施工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