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小数点位置变化(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变化规律教学提示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的变化规律。本课时主要学习ー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的变化规律。教学是利用求总价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自主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简单应用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乘10、!00.1000的乘法,会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发现“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这ー规律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情景图、纽扣、课件学生准备:纽扣教学过程ー、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纽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纽扣?学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材料来说,比如:金属纽扣、塑料纽扣等等;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外形来说,如:两眼的纽扣、四眼的纽扣等等。リ帀:看来同学们对纽扣的了解还真不少。老师这里也有一枚纽扣,(出示课前准备的纽扣)猜ー猜这枚纽扣大概多少钱呢?学生猜测纽扣的价钱。如果学生猜到了纽扣的价钱,就直接提出本节课的第ー个问题;如果没有,老师就告诉学生这枚纽扣的价钱是5分一枚。リ帀:如果购买更多的纽扣,你知道应付多少钱吗?这节课我们ー起来学习购买纽扣的问题。(板书:小数点位置变化)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探求新知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1.探究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课件出示10枚、100枚、1000枚纽扣图。リ帀:我们已经知道1枚纽扣5分钱,你能计算出买10枚、100枚、1000枚纽扣分别是多少钱吗?用自己的方法列式计算,然后交流。生: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就是10个5,列式10X5=50(分)50分=5角;100枚纽扣就是100个5,列式100X5=500(分)500分=5元;1000枚纽扣就是1000个5分,列式1000X5=5000(分)5000分=50元。リ帀:如果我们把5分化成0.05元,你能计算吗?生试着列式计算:0.05X10=0.5(元)根据上面计算的5角可得到0.05元;0.05X100=5(元);0.05X1000=50(元)。リ帀:观察上面的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观察后回答:〇.05乘10,0.05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〇.05乘!00,0.05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两位;0.05乘1000,0.05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三位。リ帀:同学们总结的非常正确,ー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ー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ー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设计意图:学生在经历观察过程中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教师及时总结,肯定学生的发现.探究位数不够时,用〇补足师:下面请同学们应用上面的方法把3.8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生:自己试着计算。リ帀:在计算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生:3.87X1000时,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位数不够了,怎么办?师:想一想,把387扩大1000倍该怎么办?生:在387的后面填上1个〇。师:对,把3.87扩大1000倍,位数不够时,也用〇补足。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通过遇到的实际问题,理解小数点在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时,用。补足,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探究名数改写课件出示例2〇リ帀:你能把写字台的长和宽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吗?生:1.3厘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可以把1.3米分成1米和0.3米,1米是100厘米,0.3米是30厘米,100厘米加30厘米是130厘米。即:1.3米=100厘米+30厘米=130厘米。生:把米改写成厘米,直接乘进率,1米=100厘米,所以1.3X100=130(厘米)师: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很好,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便?生:第二种方法简便。师总结: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下面用这种方法把0.65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吧。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三、巩固知新。.练ー练第1题(1)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表格,说ー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2)把以千米/分为单位的速度改写成以米/分为单位的速度,该怎样计算?(因为1千米=1000米,所以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三位。)(3)独立计算完成,全班交流结果。.练ー练第2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2)单位改写时应注意什么?(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就用高级单位乘进率,把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换算)(3)独立改写,全班交流结果。四、达标反馈。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在5.2的末尾添上两个“〇”,这个数()〇①扩大了100倍②缩小了100倍③大小不变.把7.1的小数点向()移动()位是710。①左②右③二④三.把0.06扩大10倍是()〇①〇.006②〇.6 ③6答案:L③2.②③3.②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ー起学习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谁能总结ー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最后师生共同总结:ー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六、布置作业;1.填空(1)把0.011扩大10倍,得();把。.001扩大100倍,得();把0.001扩大1000倍,得( )。5.3千克=( )克2.73米=( )分米.ー个游乐场原来面积是〇.056公顷,现在的面积比原来扩大10倍,现在面积有多少平方米?答案:1.(1)0.110.11 (2)530027.3.0.056X10=0.56(公顷)=5600(平方米)板书设计小数点位置变化(一)1.0.05X10=0.5(元)0.05X100=5(元)0.05X1000=50(元)ー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ー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ー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2.3.87X1000=3870位数不够时,用〇补足。教学反思“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ー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ー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本着“人人学有所用”的数学课程教学新理念,我们必须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开发与处理,以让学生有选择如何学习的权利,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亲近数学。因此,我在教学时以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成功。教学资料包ー、教学精彩片段リ帀:同学们,你们每两个人都有一张卡片,上面是ー个小数,请同学们玩ー玩,在玩中把你的发现及时地汇报给老师和同学们。(可抽拉卡片上写有〇.435)学生反馈:(1)小数点会向右动。(让学生继续玩)(2)小数点向右移动后数变大了。(3)小数点移动到4的后面,原来的数变成了4.35;小数点放在3的后面,原来的数变成了43.5;小数点放在5的后面,原来的数变成了435。师:都是这几个数字,数字的顺序没有改变,小数点的位置向右移动,得到的数比原来大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决定着小数的大小。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小数点的变化规律。二、教学资源包小数点在实际中的应用.人民去超市购物,购买数量是整十或整百时,总价就在单价的基础上向右移动小数点。.改写单位时,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时,用高级单位乘进率,向右移动一定的小数位数。三、资料链接小数点与悲剧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费拉迪米尔•科马洛夫一人驾驶着“联盟一号”宇宙飞船胜利返航。此时此刻,全国电视观众都在观看宇宙飞船的返航实况。当飞船返回大气层后,科马洛夫无论怎么操作也无法使降落伞打开以减慢飞船的飞行速度。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帮助排除故障,但都无济于事。两小时后在着落基地附进坠落,宇航英雄科马洛夫遇难.同学们,你们是否被这悲壮的场面所感染?!当时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査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金箍棒“变变变”孙悟空和他师傅一行人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遇到一个妖怪,妖怪喝到:“猴头,交出唐僧!”孙悟空大声喊道:“休想!看我金箍棒!”于是从耳朵里掏出ー根只有0.009米长的金箍棒,妖怪觉得很奇怪,想:这么短有什么用?孙悟空嘿嘿一笑,对着金箍棒轻轻吹了一ロ气,金箍棒从0.009米变成0.09米,接着又吹了一ロ气,金箍棒从0.09米变成0.9米,吹第三口气的时候,金箍棒从0.9米变成9米,孙悟空喊道:“看棒!”,金箍棒重重的砸在妖怪身上,把妖怪打死了。第2课时小数点位置变化(二)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 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变化规律教学提示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的变化规律。本课时主要学习一个小数缩小到原来的丄、丄、丄的变化规律。教学是利用把彩带分份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复名数,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自主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除以10、100、1000的乘法,会把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知识间联系和学习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的左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发现“小数点位置的左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这ー规律。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情景图、彩带、课件学生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ー、导入新课。リ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谁能用自己的话或举出例子说ー说这个变化规律?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I000倍……生:ー个小数乘10.就将原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乘100,原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乘1000,原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リ帀;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同学们学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探求新知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探究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リ帀;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根彩带,(出示彩带)你们估计一下这根彩带有多长?生估ー估彩带的长。リ帀;看来同学们的眼力真不错,这根彩带是5米长。现在老师想把它平均分成10份,你知道每份是多少米吗?生;5米是50分米,50分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5分米,5分米是0.5分米。リ帀;说的很好。谁能列出除法算式?生:5+10=0.5(米)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10=0.5(米)师:如果把5米的彩带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多少米?生:5米是500厘米,500厘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5厘米,5厘米是0.05米。リ帀: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生:54-100=0.05(米)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4-100=0.05(米)师:如果把5米的彩带平均分成1000份呢?生:5米是5000毫米,5000毫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5毫米,5毫米是〇.005毫米。リ帀:我们ー起列出除法算式吧。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1000=0.005米。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观察三个算式的特点:5除以10,5的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一位;5除以100,5的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两位;5除以1000,5的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三位。师总结:同学们总结的很好。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丄,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ー!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ー!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探究位数不够时,用〇补足师:下面请同学们应用上面的方法把53.8分别缩小到原来的丄、」ー、11000生:自己试着计算。师:在计算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生:53.8・1000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位数不够了,怎么办?师:想一想,把538缩小1000倍该怎么办?生:在538的5的前面填上1个〇〇师:对,把53.8缩小1000倍,位数不够时,也用〇补足。即:53.84-1000=0.0538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通过遇到的实际问题,理解小数点在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时,用〇补足,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探究名数改写课件出示例4〇リ帀:你能把梅花鹿的身高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吗?生:85厘米=生・米=0.85米。生:可以用除法计算85・100=0.85(米)リ帀: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很好,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便?生:第二种方法简便师总结: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下面用这种方法把练ー练第1题完成吧。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三、巩固知新。L练ー练第2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表格,说ー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2)把以千克为单位质量改写成以吨为单位的质量,该怎样计算?(因为1吨=1000千克,所以小数点要向左移动三位。)(3)独立计算完成,全班交流结果。.练ー练第3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ー个数乘10、100、1000和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计算?(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ー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丄,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丄,小数点向左移
动两位;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动两位;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3)独立改写,全班交流结果。四、达标反馈。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把6.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〇①扩大了100倍②缩小了100倍③大小不变.把9.8的小数点向()移动()位是0.098〇①左②右③二④三.把4.51缩小10倍是()。①45.1②451 ③〇.451答案:L②2.①③3.③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ー起学习了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谁能总结ー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最后师生共同总结: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丄,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10原来的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ー1—,小数点向左移100 1000动三位六、布置作业:.填空。(1)把29.7缩小10倍,得();把2.97缩小100倍,得();把297缩小1000倍,得()〇2)240米=( )千米6毫升=( )升2吨50千克=( )吨2.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65千米,ー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行完全程,需要多长时间?答案:1.(1)2970.02970.297 (2)0.240.0062.052.654-100=0.65(小时)板书设计小数点位置变化(一)1.54-10=0.5(米)54-100=0.05(米)54-1000=0.005(米)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丄,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丄,小数点10 100向左移动两位;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10002.53.84-1000=0.0538位数不够时,用〇补足。教学反思“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ー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ー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本着“人人学有所用”的数学课程教学新理念,我们必须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开发与处理,以让学生有选择如何学习的权利,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亲近数学。因此,我在教学时以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成功。教学资料包ー、教学精彩片段师:出示例出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生用计算器计算5+10、5+100、5+1000的商。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照下面的样子板书:5+10=0.5 54-100=0.0554-1000=0.005リ帀:引导观察、比较:每次除得的商与被除数5比较,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师:把ー个小数除以10,就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ー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生观察发现:ー个数除以10,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ー个数除以100,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除以1000,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リ帀:充实感性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2-3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师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刚オ的发现的规律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生用自己的方式回答。师:逆向思考,全面地掌握规律。反过来,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说如果把ー个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这个小数分别除以多少?)二、教学资源包小数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在生活中,人们要把一些数量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时只要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小数点。.改写单位时,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时,用低级单位除以进率,向左移动一定的小数位数三、说课设计教材分析: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是在学习了整数惩罚的基础上安排的,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通过比较算式的结果得出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8—9小数点位置变化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会口算小数除以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会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归纳小数点向左移动变化规律时,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会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会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教学过程ー、复习旧知リ帀:举例法:让学生举例子说ー说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变化规律生: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设计意图:既复习已学的知识,又自然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二、出示问题,尝试解决リ帀:教师提出教材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解决。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リ帀:5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呢?请同学们自己想ー想,并试着解答。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问题。学生说,教师板书5+10=0.5(米)师:根据刚オ的经验写出下面两个算式。生:54-100=0.05 54-1000=0.005リ帀:引导学生发现规律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丄,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ー,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位数不够用〇补充。师:课件出示例2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做法,85・100=0.85(米) 85厘米=0.85米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发现生:由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他们的进率。三、巩固拓展,强化新知教材第8页试ー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与同学交流计算方法。教材第9页练ー练。独立完成,交流计算过程,集体订正。四、归纳总结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丄,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ー,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位数不够用〇补充。由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他们的进率。五,板书1.54-10=0.5(米)5-rl00=0.05(米)54-1000=0.005(米)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丄,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ー个数缩小到原来的」ー,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2.53.84-1000=0.0538设计意图:通过简明扼要额板书,是学生了解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儿,明确小数点儿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三)资料链接猜谜语别家兄弟手拉手,我家兄弟不碰头。圆圆身子个头矮,总在数字脚边跑。(打ー数学符号)
第3课时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0〜11页 小数乘整数教学提示学生已经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本课时主要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是利用超市购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把高级单位转换为低级单位计算的过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实例,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解答问题,以及学习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乘法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培养反思质疑的习惯,体会学习乘法计算方法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情景图、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ー、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情景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超市吗?我们今天就去超市看看。这里也有几位同学在挑选商品呢?看看他们准备买些什么呢?师问:你能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说:自动铅笔每枝L8元;钢笔每支2.62元;挂面每包0.94元……リ帀问:亮亮买买3枝自动铅笔要花多少元呢?可以怎么列算式?生:1.8X3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ー个因数是小数。リ帀:今天我们ー起来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然地引出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学习内容,学生感到自然、亲切。二、探求新知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リ帀:同学们,小数乘整数怎么计算我们还没有研究过。那么L8X3的结果是多少呢?你有办法知道吗?请同学们试试看。学生练习后交流。师:谁来说说看,1.8X3=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呢?生:1.8+1.8+1.8=5.4(元)师:1.8X3是3个L8相加,所以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出结果。生:1.8元是18角。18角X3就是54角,54角用元作单位就是5.4元。リ帀:把元转换成角来计算,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生:2元X3=6元,2角X3=6角,6元一6角=5元4角=5.4元师小结:同学们能利用小数的加法和元角分的知识来计算出结果,采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这ー点做得很好。.用竖式计算リ帀:你们想不想尝试用竖式计算?该怎么计算呢?学生小组交流:可以把1.8元看作18角进行计算,也就是把1.8个1看作18个0.1计算,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就是54个0.1,表示5.4个1。师:说得非常好。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就是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算出积,然后看计算时把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得到的积就缩小同样的倍数。师板书:1.8乘101aTOC\o"1-5"\h\z1.8 ►18X3 X35.4 5454除以103.两位小数乘整数师问:妈妈买25包挂面要花多少元?先估算ー下。生:每包挂面接近1元,买25包不到25元。リ帀:你能用乘法算式计算吗?生:0.94X25O师:和上面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生:两位小数乘整数。リ帀:两位小数乘整数时,就要把小数扩大100倍变成整数,再把积缩小100倍。生独立完成、交流。リ帀:在计算的过程中,你发现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是什么?生用自己的方式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同时板书: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看成整数计算,算出积后,看小数是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设计意图:经历过程,体验算法。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充分感受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4.独立解决问题リ帀:有了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利用超市商品信息,自己提出ー个问题并解答。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三、巩固知新。.练ー练第1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题目,说ー说计算方法?(2)独立计算完成,用计算器验算,全班交流结果。.练ー练第2题。(1)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2)计算总价的方法?(单价乘数量)¢3)独立完成,全班交流结果。四、达标反馈.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95X4 56.8X7 15.7X3 9.55X424.8X5 123.4X5 15X2.5 36X6.2.ー辆载重汽车一次可运煤12.6吨,7辆这样的汽车一次可以运多少吨?答案:1.15.8396.947.138.212461737.5223.22.12.6X7=88.2(吨)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ー起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谁能总结ー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看成整数计算,算出积后,看小数是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六、布置作业:1.用竖式计算。15.9X11 85.3X4 150.2X732.7X8 64.8X3 95.6X5.教材11页练ー练第3题.教材11页练ー练第4题答案:1.174.9341.2105.14262.4194.447870X2.4=168(千米)3.85X45+4.20X30+6.15X45=576(元)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TOC\o"1-5"\h\zL8乘10 1„1.8 ►18X3 X35.4 5454除以10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看成整数计算,算出积后,看小数是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计算教学是学生最感到枯燥无味的知识,但教材安排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位小数乘一位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两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教学。教学中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有意识地进行探究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以课堂主人的身份主演舞台,探究小数的位数的变化,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能正确判断积里面的小数位数。然而也有很多不足,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说明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注意这些细节。教学资料包ー、教学精彩片段1,整理旧知师课件出示:列竖式,并说ー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5X135 18X24生观察回答。师出示表格。因数5555因数135135013500135000积675675067500675000リ帀:积的变化与因数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生:ー个因数不变,另ー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10倍、100倍、1000倍。リ帀:总结得很好。现在已知一枝自动铅笔L8元,亮亮买3枝自动铅笔ー共要花多少元?2.探究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师:怎样列式计算?生:1.8X3oリ帀:根据整数乘法的规律,你能计算小数乘整数吗?生:先把!.8扩大10倍,变成18,18乘3等于54,得到的积也扩大了!0倍,要得到原式的积就把54缩小!0倍,即1.8X3=5.4〇设计意图:利用复习帮助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回忆积的变化规律,这些知识的前导为学生进行新的知识的学习作了顺畅的连接;另一方面,在新课的教学中也对的掌握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二、资料链接热闹的早晨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故事吧!其实,动物王国里也有不少数学家呢。瞧,他们来啦。大清早,公鸡就大声地叫起来“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ー只小喜鹊被惊醒了,不高兴地喊:“这么冷的天,谁在叫啊,真烦人。”喜鹊妈妈说:“孩子,该起床啦,公鸡也是为大家好,告诉我们天亮了。其实,他的叫声不但优美动听,还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呢!”小喜鹊特别喜欢数学,ー听妈妈这样说,就不再嚷嚷了。她仔细听了听公鸡的叫声,果然有规律,高兴地叫起来:“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公鸡每次叫3个‘喔’字,ー共叫了12个‘喔’字,4X3=12嘛!我也会。”于是,她也发出了一串有趣的声音,早晨醒来的其他动物们听了直夸这个孩子真能干。小朋友,喜鹊的叫声究竟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呢,请试ー试吧!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TOC\o"1-5"\h\z( )X( )=( )小象听了不服气,咚咚咚地跑了过来,也用脚步声出了一道乘法题。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X( )=( )一会儿,小猪吹着小喇叭来了。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X( )=( )不一会儿,各种动物都跑来看热闹。小狗说:“你们这样叫几声、吹几声谁不会呀,要把乘法题画出来オ算本事呢!”说完,就在雪地里走了几步,停下后地上出现了几个像梅花ー样的脚印,得意地说:“看,我画的每朵梅花有6个花瓣,4朵梅花ー共有多少个花瓣呢?”( )x( )=( )小鸡说:“哈哈,看我的!我画了5竹叶,每上有3片竹叶,ー共有多少竹片呢?”小马想:“我偏要画一个非常简单的图画考考大家,看他们能不能写ー个乘法算式?”( )X( )=( )不知不觉,天快黑了,咋办呢?小熊说呼啦啦取出几只小灯笼:“别急别急,只要我们能点亮这ー颗颗星,就不愁找不着路了。”你知道他们怎么做的吗?动物朋友们利用乘法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小朋友,你想成为ー个乘法小专家吗,从现在开始,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好好研究研究吧!第4课时 小数乘小数教学内容教材12〜13页小数乘小数教学提示学生已经会计算分数乘整数。本课时主要学习小数乘小数。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进行小数乘小数的乘法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以及学习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乘法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运用已有知识理解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小数乘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情景图课件。学具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ー、新课导入。リ帀:同学们,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观。前不久,聪聪同学家刚搬进新房,看!这是聪聪的房间。(演示课件“聪聪的家”).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学生根据情景信息发言).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求客厅的面积有多大?师:小明家客厅的长是4.8米,宽是3.6米,怎样求客厅的面积呢?学生口答算式:4.8X3.6リ帀:这个算式该怎么求着,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ーー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的方式,引出客厅面积的话题和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引入课题。二、探求新知1.小数乘小数的方法。リ帀:观察算式中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生: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生: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リ帀: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聪聪家客厅的面积大约是多少。生:把4.8看成5,把3.6看成4,5X4=20,所以客厅面积不到20平方米。生:把4.8看成5,把3.6看成3.5,5X3.5=17.5,所以,聪聪家客厅的面积大约是17.5平方米。生:把4.8看成4,把3.6看成3,4X3=12,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一定在12平方米以上。师: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不到20平方米。那么,到底是多少平方米呢?我们运用竖式计算ー下。教师板书竖式4.8X3.6リ帀:同学们,大家已经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了,这个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办?生:4.8扩大10倍是48,3.6扩大10倍是36,先算48X36。生:把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变成48X36。 ……リ帀:把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变成48和36。教师板书:4.8扩大10倍r48X3.6扩大10倍,ロ リ帀: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8乘36的积以后怎么办?生:把积缩小100倍。生:把积缩小!0倍。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了解,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就等于这两个因数的积扩大100倍。 即:4.8X10X3.6X10=4.8X3.6X100师:谁来说ー说,4.8X3.6怎样用竖式计算?生:把4.8看作48,把3.6看作36,用整数乘整数的方法算出48乘36的积,再把积缩小100倍。师:好!请同学们说,我来写,我们共同完成竖式计算。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4.8X3.62881441728リ帀:按整数相乘得出1728后,怎么办?生:把1728缩小100倍。生:从1728右边开始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教师完成板书:4.8X3.62881££7.28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学会计算小数乘小数。.沙发占地面积。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客厅的占地面积是17.28平方米,聪聪家客厅中摆放着一个沙发,请看13页的沙发图,并认真读ー读文字,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沙发的长是L8米,宽是0.85米。生:问题是沙发占地多少平方米?リ帀:求沙发占地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算式,教师肯定并板书。0.85X1.8リ帀:同学们看ー看这个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生:两个因数一个是一位小数,ー个是两位小数。リ帀:这样的两个小数相乘,用竖式计算怎样算呢?教师板书竖式:生:1.8扩大10倍是18,0.85扩大1000倍是85,先算出18乘85的积,再把这个积缩小1000倍。生:先按整数相乘的方法计算85X18,再把积缩小1000倍。学生说的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师:好!就按大家说的方法,我们ー起算一算。大家说,我来写。学生说,教师板书。师:按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85X18等于1530后,怎么办?生:把!530缩小!000倍,在1的后面点上小数点。生:从1530的右边开始数出三位,在前面点上小数点。教师在竖式中点上小数点。リ帀:大家看今天算出的这个小数积比较特殊,小数的末位是〇,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横式写得数时,小数末尾的0可以不写。完成横式:0.85X1.8=1.53(平方米)リ帀:用竖式算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检验ー下。学生计算交流。三、归纳总结师:观察两个竖式中的因数和积,你发现它们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生:小数乘小数,两个小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生:积的小数位数就是两个因数小数位数的和。リ帀:观察的很认真。知道了两个因数和积中小数位数的这种关系,在计算小数乘法时,不计算,我们就能判断积的小数位数。谁能说ー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生: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生: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师: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四、尝试应用1.师:请同学们看12页第(2)题中的图及文字,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生:茶几的长是0.9米,宽是0.45米,要求茶几的面大约是多少平方米。リ帀:怎么列式?学生说,教师板书:0.45X0.9=リ帀:估计ー下,0.45X0.9的积有几位小数?为什么?生:三位。因为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它们的积也一定是三位小数。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学生自主笔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请一名好学生板演。リ帀:谁和板演的结果不一样?如果学生出现小数点点错的,就结合错题进行指导。如果没有,请板演的同学说ー说确定小数点时是怎样想的リ帀:下面我们ー起来看“试ー试”,根据126X12=151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你知道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吗?生: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
设计意图:利用计算沙发的面积,学习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通过讨论题,让学生进ー步明确小数乘小数时,位数的变化对积的影响。通过计算茶几的面积,让学生明确纯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知新。L练ー练,第2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指导计算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过程。(3)同学之间交流测量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2.练ー练,第4题。(1)学生读题目,了解题目中的信息。(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这节课的内容。四、达标反馈。ー、填空。L3的十分之八是多少,列式是( )。3.62X1.7的积是( )位小数。( )4-0.42=2.584.把4.把702X101的积缩小()倍等于70.2X1.01的积。二、列竖式计算87.5X2.4= 10.28X0.7= 31.4X3.8=答案:ー、1.1.3X0.82.33.1.08364.1000二、87.5X2.4=210 10.28X0.7=7.196 31.4X3.8=119.32五、课堂小结:リ帀: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谁能说说在平面图上怎么用角度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呢?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确定观测点。.在观测点和要确定位置的物体之间作连线。.测量这条连线与北或南构成的角度。六、布置作业.填ー填。(1)0.18X0.4中两个因数,ー共有()位小数,积就有()位小数。2)ー个因数是3.6,另ー个因数是0.05,它们的积是()。(3)计算9.6X1.4,先按照()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位小数,就从积的()边起数出几位,点上( 兀0.78X0.04积的小数位数(),要在积的前面用()补足,再点小数点。2.ー颗人造卫星环绕地球的最低速度是每秒7.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颗人造卫星6.5秒能运行多少千米?答案:1.(1)三三(2)0.18 (3)整数乘法两右小数点有四位〇2.7.8X6.5=50.7(千米)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4.8X3.6=17.28(平方米)4.8X3.628814417.280.45X0.9=0.405(平方米)1.8X0.85=1.53(平方米)教学反思在上完这节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给我的启发:1、要处理好怎样点小数点。在教学时,教师要先让学生回顾整数乘整数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小数乘小数,把小数也看成是整数,这样每位学生都会做整数乘法,最后,在指导学生在积上应怎样点小数点,这是关键,也是教学难点,要强调整个一道乘法算式中共有几位小数,在积中就点几位小数。其中的道理也要让学生明确,把小数看成整数,是先扩大几倍,最后也要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要在积中点几位小数。但在学生实际练习中,我也发现了有一小部分学生小数点仍点错,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学生不会数小数点,他们把小数的乘法与加法混淆在ー起,因此,教师要对这些学生再复习一下小数加法的方法。这样,每位学生都会点小数点了。2、在教小数乘法中要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设计的意图是カ求让学生通过“探索”,自主地发现规律。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教学资料包ー、教学精彩片段。师: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我想了解一下,哪位同学知道自己小房间长和宽大约是多少,面积有多大?学生发言,教师对注意观察生活的学生给予表扬。师:我们先来算一算聪聪家客厅面积的问题。聪聪家客厅长4.8米,宽3.6米。聪聪的父母想把房间装饰ー下,所以想计算出房间的实际面积,你能帮助他们准确计算它的面积吗?仔细观察一下:它和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前面学的是小数乘整数)回想小数乘整数你是怎样计算的?那么,这道小数乘小数的题你想怎样算?指名回答。リ帀:我们就按照这位同学说的方法先算出48X36的积。指名板演。师提问:你认为4.8X3.6的积是多少?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引导总结:你是怎样算出4.8X3.6的积的?再让学生在小数乘法竖式上计算ー遍。(同桌互相检查)师追问:为什么得出48X36的积后,要从右边起数两位点上小数点?小结:大家刚オ说的真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先看作整数乘法,这样积就扩大了100倍,要得到原来的积就把乘得的积缩小100倍,就得到4.8X3.6的积。二、教学资源包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ー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积的末尾有0时,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例1.75X2.3=4.0251.7 5X2.34.0 2 5第5课时积的近似值教学内容:教材14—15页积的近似值教学提示本节教学内容教材选择了“務猴桃含糖量”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然后通过练习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在教学中注意师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事例,在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经历求积的近似过程与方法:知道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需要在前面补0: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自己确定的小数位数作出有说服カ的说明。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答题纸。教学过程ー、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生:苹果、桃。生:葡萄、柚子。生: 师:这些水果都有甜味,你想知道他们的含糖量是多少吗?我对ー些水果的含糖量做了调查,课件出示。.每千克梨、葡萄的含糖量0.08一ー0.10千克。.每千克西瓜、草莓含糖0.04千克一一0.07千克。.每千克梆猴桃含糖0.08一一0.14千克。师:狮猴桃不仅含糖量高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各种水果中营养成分最丰富,最全面的水果,被称为“水果之王”。板书:骄猴桃的含糖量:0.08---0.14每千克。师: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每千克舜猴桃最少含糖0.08千克,最多含糖0.14千克。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学习内容。了解数据表示的实际意义,为解决含糖量问题打基础。二、探索新知1.最低含糖量问题。师:课件出示(1)0.6千克祢猴桃最少含糖多少千克?引导学生列式。生:交流解题思路,汇报。师:学生说,教师板书:0.08X0.6〇回来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是ー个几位数?生:三位数。因为第一个因数是两位小数,第二个因数是一位小数,所以积是个三位小数师:咱们用竖式来计算ー下结果生:答题纸上独立做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师:谁来把你的计算过程给大家说说?指名汇报。师:板书计算过程。0.08X0.6480.08X0.6的积是三位小数,而8X6的积只有两位,怎么办?生:在48的左边补ー个〇,在〇的左边点上小数点后,整数部分写〇师:完善板书0.08 0.08X0.6 X0.648 0.048师:人们平时研究含糖量的时候一般都保留两位小数。0.048要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怎么办,结果是多少呢?生: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小数点后第3位,千分位上的8比5大,向百分位进1.结果是〇.05。师:说的很好,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呢?生:我用以前学的“四舍五入”法取得近似值。师:很棒,这位同学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那么既然是近似值我们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生:约等于“七”师:板书0.08X0.6の0.05(千克)通过计算我们知道0.6千克的舜猴桃最少含糖0.05千克,那么0.6千克称猴桃最多含糖多少千克呢?同学们先估计一下积是几位数,用竖式计算一下。生:学生独立时间计算。师:巡视,个别指导。师:谁来说说你的思路。生:0.6千克物猴桃最多含糖多少,就用含糖最高的0.14乘以0.6即:0.14X0.6,它的积是三位小数。用竖式计算即0.14X0.6ル0.08(千克)0.140.60.084按照“四舍五入”0.084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小数部分第三位,第三位上的4比5小,舍去,所以0.084保留两位小数是0.08。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列式计算,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利用“四舍五入”法来取积的近似值。三、巩固练习.教材“试ー试”提示:根据生活经验人民币的单位到“分”所以要保留两位小数。.教材第!5页练ー练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保留相应的小数位数,并说说求近似值的过程。第2、3、4题,结合具体题意,分析问题,综合应用。第5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说说应该保留几位小数。答案:1.00.20.2000.20.171615.715.702.400米.127平方米47米4.0.03平方米5.7.21元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运用四舍五入法来取积的近似值。四、达标反馈0.5X0.2=1.25X0.8=0.5X0.2=1.25X0.8=1.5X0.4=1.3X0.03=.下面各式的积是几位数1.85X12.3积是( )位数4.08X2.03积是( )位数.填表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1.87760.5475.ー幢楼高24层,每层高2.74米,这幢楼高多少米?(保留整数)答案:1.0.11 0.60.0392.3 4 3.1.91.881.878 0.50.550.5484.66米五、课堂小结师:通过这ー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我会用“四舍五入法”来取积的近似值。生:根据实际情况’’元、角、分”要保留两位小数。师:我们可以利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简要的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有个总结,明确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六、布置作业1.竖式计算7X0.8(保留一位小数) 0.06X5.6(保留两位小数)2.填表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1.3X2.930.08X3.61.35X2.43.ー种花布每米17.6元,妈妈买了4.54米,应付多少元?(保留相应的位数)4.妈妈买来4.7千克的苹果,每千克3.45元,妈妈应付多少元?(保留相应的位数)ー个长方形门框,长2.6米,宽1.58米,这个门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3.80.342.43.83.8100.30.2933.23.243.79.90元4.16.22元5.4.1平方米板书积的近似值四舍五入0.08X0.6の0.05(千克)0.08 0.08X0.6 X0.648 0.048教学反思本节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教学时我从谈话入手,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四舍五入”。教学时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讨论时间,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设计了相应的练习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巩固了本节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资料包(一)优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看老师拿的这种水果,知道它的名字吗?生:称猴桃。リ帀:对!这种水果叫掰猴桃,主要产地在我国的南方,所以,平时我们见的少ー些。哪位同学吃过舜猴桃或了解一些关于掰猴桃的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生:我吃过狮猴桃。熟的口感也特别好,不太熟的有点酸。生:殊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被人们称之为“水果之王”。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骄猴桃的含糖量问题。板书,积的近似值。(二)教学资源包例ー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1.76,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点拨:四舍后约是:1.7611.7621.7631.764其中最大是1.764;五入后约是:1.7551.7561.7571.7581.759其中最小是1.755。答案:最大1.764最小1.755〇(三)资料链接改名字星期天小数点到自然数家中串门。正好碰到自然数“〇、3、5、6四个自然数在一起捉迷藏”,它走过去,“5”没发现小数点,被小数点绊倒了,它看了一下发现ー个小黑点被压在身下,看到可怜的小家伙忙说:“把你碰伤了没有?你是谁?我怎么没见过你呀?”小数点眨巴眨巴大眼睛说:“我叫小数点。”“5”摇摇头说:“不认识,大家都叫我5,咱们交个朋友吧。”说完也不等小数点同意,拉着小数点就走。“〇、3、6”看见“5”带个小黑家伙,觉得挺有趣,一下子都围拢了过来说:“5你怎么变了呀?你给说说是怎么回事。”“5”介绍说:“大家认识ー下吧,这是我的新朋友小数点。”调皮的小数点跑到了“5”的前面一拉手,〇蹦到了小数点的前面,说:“你们看,我们三个就变成了小数0.5,说说我们的名字叫什么?”快嘴的6说,你们三个ー拉手,看你们的样子就叫零点五。”小数点和6ー拉手,〇又站到了它们的前面,就变成了0.6,6说:“我们三个叫做“零点六。”;3不解地说:“〇为什么总是站在你们的前面呀?”〇调皮地说:“它们ー拉手由于整数部分没有所以我就站在了他们的前面。”“明白了我们三个ー拉手成了0.3,名字就叫做零点三对吧”。“〇”建议:“我们ー起拉手做游戏吧。”小数点一会儿跑到这儿,一会儿跑到那儿的,乱套了。小数点跑到5、6、0、3,5的后边成了5.603改名叫做五点六零三了;跑到6的后面,成了56.03改名五十六点零三了;跑到〇的后面成了560.3I改名五百六十点三了。这时,“9”路过这里说:“你们的名字改的都不错,整数部分就按照整数部分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直接读出数字来即可。”同学们,你们知道56.003叫什么名字吗?第6课时简便运算教学内容:教材16-—17页简便运算教学提示:本节教学内容从知识上讲没有新内容,重点是将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时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计算的顺序相同,通过观察分析类推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小数乘法的混合算式,在掌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推广到小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加以灵活也能用。注重实效和合作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乘法结合律、分配律。难点:乘法分配律在小数中的应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答题纸教学过程:ー、新课导入师:课件出示教材16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读文字并认真观察示意图,了解其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生:图中有三种食品:面粉、牛肉、鱼。生:1袋面粉42元;1千克牛肉13.4元;1千克鱼16.6元。生:李阿姨计划买ー袋面粉、2千克牛肉、2千克鱼。生4:李阿姨带了100元钱,让我们帮她算ー算,够不够。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读题,通过具体情境引出本节教学内容,激兴趣。发学生学习。二、探究新知。师:出示问题“李阿姨买这几样食品带200元钱够不够”的问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你们能自己解答吗?试ー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全班交流。首先让学生充分表达不同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的机会。师:谁来说ー说你是怎么做的?计算的结果是多少?生:(1)分步计算。先算出买牛肉和鱼各用多少钱,再求一共花多少钱。46.4X2=92.8(元)23.6X2=47.2(元)42+92.8+47.2=182(元)182元V200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生:(2)我是这样想的,因为牛肉和鱼都是2千克,所以,列ー个算式,先算出牛肉和鱼各2千克一共花多少钱(46.4+23.6)X2=70X2=140(元) 140+42=182(元)182元V200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生:我直接列出的综合算式。(46.4+23.6)X2+42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李阿姨的问题。下面我们根据第2个同学的方法说说,解题的思路,即说说每ー步计算求得是什么?生:46.4+23.6是一千克牛肉和一千克鱼共多少钱。因为牛肉和鱼各买了2千克所以(46.4+23.6)X2,因为要先算ー千克牛肉和一千克鱼共多少钱所以要加括号。师:谁知道这样做运用了什么定律?生:乘法分配律。师:对,在小数计算中,根据小数算式的特点,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下面我们分别用两种方法计算看谁的方法更简便。生:学生在答题纸上独立做题,教师巡视。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式,然后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推理出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中的定律,在小数计算中同样适用。三、巩固练习.教材16页,试ー试。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说用了什么定律。交流计算结果。.教材16 17页练ー练。让学生弄清题意中的信息,再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答案:1.试ー试,170.8255120.ー个月便宜1.2元,一年便宜23.9元。3.17元4.10.880.40.47537四、达标反馈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空.12X0.5=DXD12.5X8.7X0.8=yxロ)XD(2.5+0.6)x4=nxn+nxn4.1x1.5+5.9x1.5=(□+□)xロ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2X2.5+0.8X2.5 3.42X5.7+4.3X3.42ー个长方形的一条边长2.4分米,另一条边比它长0.8分米,这个长方形的
周长是多少?4.某农户养牛3头,每头牛每天要吃12.3千克草,ー个月(30天)一共吃草多少千克?答案:1.0.5X3.12 (12.5X0.8)X8.7 2.5X4+0.6X4(4.1+5.9)XI.5 2.534.23.(2.4+0.8+2.4)X2=11.2(分米)12.3X3X30=1107(千克)五、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我知道了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生: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师:同学们总结得不错,在实际计算中我们怎么简便就怎样做。设计意图:通过带领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进ー步对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有一个整体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速度。六、布置作业.填空(1)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2)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〇(3)0.34X1.36的积是((3)0.34X1.36的积是()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三位位小数约是(),保留三位小数约是()。.怎样简便就怎样算。0.8X5X1.25X0.2 6.8X10.3-6.8X0.3.列式计算5.9乘3.7的积,再减去8.69,结果是多少?4.8与3.7的积,再加上4.8与6.3的积的和,结果是多少?.香蕉每千克4.56元,草莓每千克5.44元,妈妈各买了3千克,共用去多少元?.ー批货物,如果用20辆载重5吨的汽车,7次正好运完,这批货物共多少吨?答案:1.(1)(aXb)Xc=aX(bXc)(2)(a+b)Xc=aXc+bXc(3)40.50.460.462 2.1683. (1)5.9X3.7-8.69=13.14(2)4.8X3.7+4.8X6.3=484.(4.56+5.44)X3=30(元)5.20X5X7=700(吨)板书设计:简便运算46.4X2=92.8(元)23.6X2=47.2(元)42+92.8+47.2=182(元)182元V200元,(46.4+23.6)X2=70X2=140(元) 140+42=182(元)182元V200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设计意图:通过简明扼要的板书,让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重点,知道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教学反思在教学本节内容时我首先用课件呈现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比较两种解题方法,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混合运算中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教学资料包(-)优秀的导入师:谁来说说在整数乘法中我们都学过哪些定律。生:乘法交换律生:乘法结合律生:乘法分配律师:很好,大家都回忆起来了。下面我们来找几位同学上台来,用字母表示这几个定律。生:乘法交换律aXb=bXa生: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a+b)Xc=aXc+bXc生:乘法分配律(a+b)Xc=aXc+bXc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数乘法混合运算中能不能利用这些定律。板书:简便运算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为下面学习小数乘法混合运算打基础。(二)教学资源包例,简便计算0.85X301点拨:算式中的301可以变为300+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分别与0.85相乘,然后把两个积相加就行了。0.85X301=0.85X(300+1)=0.85X300+0.85=255+0.85=255.85(三)资料链接聪明的小数点儿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数学王国,在这个国度中,四处都是数字、数学符号,其中小数点也生活在这里小数点十分活泼可爱,成天的跑来跳去,并且时不时地还闯下祸来。这不!今天又偷偷的跑出去玩了,他漫步在数学大街上,十分无聊。对了!他想:我不如去小音乐剧院听歌吧!但音乐剧院里的门票需要不少钱呢,小数点犯难了,因为他并没带多少钱,他十分懊恼,突然,他发现〇也来了。而。也没带够钱,正站在门前叹气。这时3也摇摇晃晃的来到了剧院前,他同样也面临没钱的烦恼。怎么办,他们凑在ー起商量对策,突然小数点灵机ー动,大喊一声:“有了!”他让3站在前边,自己在中间,〇跟在后边,形成了3.0,而他们把所有的钱掏出来买了一张票。他们三个大摇大摆地走到了剧院门口。检票员“x”大声地说:“请出示一下门票!”小数点递上了一张票,“x”纠正说:“对不起,请出示三张票。”小数点连忙分辩道:“根据小数的性质,ー个数加上小数点后,后面就可以有无数个0,所以,我们是ー个数,只需要付ー张票!”“x”号哑ロ无言,只好放他们进去了。怎么样啊,小数点够聪明吧!说不定他们现在还在剧院里享受优美的音乐呢!哈哈!第7课时 繁荣的菜市场教学内容:教材18-—19页繁荣的菜市场教学提示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乘法、求积的近似值等知识后安排的,是对本单元知识的ー个综合应用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要模拟场景,进行教学活动。解决买菜活动中出现的数学问题。体现数学在现实活动中的应用的广泛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菜市场的问题情境,经历观察、讨论、解决购物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过程与方法:能对“购物”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学会处理购物中遇到的简单数学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丰富生活经验,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掌握购物中“去零”、“凑整”和“估算”现象。难点:学会处理购物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蔬菜图片、了解蔬菜价格的信息教学过程:ー、新课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己经学完了本单元的内容,但是大家能不能学以致用吗?今天老师要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生:怎么检验?师:今天我要到带你们到菜市场看看,用咱们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下买菜中的数学问题。板书:繁荣的菜市场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取解决问题。二、探索新知镜头ー师:课件呈现第一幅图。让学生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并汇报。生:一个阿姨去买菜,她买了L2千克西红柿。生:每千克西红柿L6元。师:课件呈现第二幅图,说ー说阿姨是怎样计算要花多少钱的?生:她是先算1千克西红柿是1元6角,0.2千克就是1.6X0.2,是0.32元,就是3角2分,加起来ー共1元9角2分。リ帀:也就说她先算1千克西红柿多少钱,再算0.2千克西红柿多少钱,然后加起来。这种方法不错,老师买菜时,也经常这样算。リ帀:课件呈现第三幅图,师:再看这个画面,说ー说阿姨和售货员在做什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生:阿姨给了叔叔2元钱。叔叔找给阿姨1角钱。生:我发现叔叔少要了2分钱。生:我发现叔叔弄错了,阿姨买的西红柿是1元9角2分,应该找8分钱。リ帀:叔叔真的算错了吗?生:我觉得他没算错。现在都很少用分了,他可能就没有分币,干脆就找给1角钱。生:阿姨买的西红柿ー共是1元9角2分,2分很少,叔叔就不要这2分钱了。师:是这样的,买菜时遇到总价是几元几角几分时,一般情况下货主会主动把“分”舍去不计。.镜头ニ师:课件动态呈现镜头之二的问题情境,呈现第一幅图。リ帀:从这个画面中,你了解到哪些事情?用自己的话说ー说。生:ー个叔叔买青椒,他买了2千克。问阿姨需要多少钱。生:阿姨说每千克青椒2.9元。リ帀:了解了叔叔买青椒的数量和青椒的单价,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叔叔买青椒要花多少钱?生:学生独立计算,教师个别指导。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的算法的机会。然后,了解情境图中的计算方法。リ帀:谁来说ー说你是怎样算的?生:先按每千克3元算,2千克是6元,每千克多算了1角,2千克就多算了2角,6元减去2角,是5元8角。生:先算2千克是多少元,再算2千克多少角最后相加。算式是:2X2=4(元)2X9=18(角)=1.8(元)4+1.8=5.8(元)リ帀:呈现第三幅图,先让学生说ー说:叔叔是怎样付钱的?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再讨论:这是怎么回事?让学生理解售货员这样做的道理。生:叔叔付给阿姨6元钱。生:阿姨没找给他2角钱,而是说再给他0.1千克青椒。リ帀:这是怎么回事呢?谁能说ー说阿姨是怎样想的?这样做叔叔愿意吗?生:阿姨想,6元比5元8角多2角钱,0.1千克青椒是2角9分钱,干脆再给他0.1千克青椒,合6元9分,少要9分钱,省得找钱了。生:叔叔肯定愿意,因为这样既省得找零钱,又多买了青椒。リ帀:你们说得都对,买菜时,总价接近整元时卖菜人图省事,有时就给添上点菜、甚至少要点钱。当然顾客也没意见。大家都高兴师:同学们,你再买菜时,遇到过这种事情吗?给大家介绍一下给有不同经历的同学充分发言的机会,教师对留心生活的同学给予表扬。.镜头之三リ帀:课件呈现问题情境,了解事件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师:刚オ,大家研究了买菜中的ー些问题。在菜市场旁边有一个叔叔在卖西瓜,我们看这西瓜中有哪些数学问题。呈现镜头之三的图。リ帀:从画面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1:价牌上写着,西瓜每千克1.6元。生2:问题是:这堆西瓜能卖多少钱?生3:这堆西瓜大约有200个。生4:卖瓜的人还说:西瓜的大小不等,质量一般在2.5千克〜5.5千克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5 Let's eat课时4 Let's talk Let's play教学设计 人教PEP
- 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School Subjects Lesson 2 教学设计1 人教新起点
- 14《有趣的冰箱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美版(北京)(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
- 物资采购双方协议书7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四单元 化学与技术的发展 4.2 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工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2
- 进修医生规范操作
- 9《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10章 热力学定律 2 热和内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3
-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在集体中 第一课 大家之家教学设计 教科版
- 17 《松鼠》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规范课件
- 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课件
- 徐士良《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房屋建造过程课件
- 坯布检验标准及检验规范
- 带压堵漏、带压开孔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新教材)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 1.2 土壤 动植物的乐园 教学课件
- 采用冷却塔变流量的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能效分解
-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 篮球比赛记录表(上下半场)
- 毕业设计-太平哨水利枢纽引水式水电站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