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面积教学设计_第1页
长方形面积教学设计_第2页
长方形面积教学设计_第3页
长方形面积教学设计_第4页
长方形面积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方形面积教学设计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篇一:优质课教案《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新蔡县化庄乡三里桥小学屈文一、教学内容分析长方形的面积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中的一课。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二、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出发,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个别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经历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及知识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五、课前准备: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2个,实验记录表,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师:学习面积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

学生:测量面积演示长方形纸板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思维碰撞: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二)、自主探索。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出示导学提示: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2、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四)分小组汇报,交流结果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五)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篇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教学准备: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习导入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1.交流。(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4表示什么3呢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3)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2)能想象出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促学生深入思考,再次丰富学生间接测量经验,优化方法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方法。(1)“半铺”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它是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2)那我们今后就揣着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扛着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到处去测量面积吧。比如足球场场地面积……,想说些什么

(3)讨论:我们不妨把这张卡片就当作……,大家开动脑筋,小组研究能不能找到简便的方法

(4)探究交流:为什么长20厘米就能摆20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呢

(5)为什么宽是4厘米,就能摆这样地行呢怎么列式(6)量出长和宽还真的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呢![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测量较大面积卡片的方法,引起学生自觉改进旧方法的意识,发现长方形长、宽与面积单位边长个数的关系,突破由面积单位到长度单位的转化这一理解难点。]6.利用多张卡片深化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它的面积是多少啊怎么想的(课件)看到长9厘米,就说明能摆……,宽6厘米,说明……,一共多少个面积单位所以……。怎样列式(2)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比比谁能很快地算出这张卡片的面积,面积是多少怎么列式(板书算式。)大家共同研究,有了这么了不起的发现![设计意图:培养想象能力,内化操作活动,展现思维状态,推进学生思维发展,深化理解面积计算方法。](三)归纳公式(1)研究到现在,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3)(指算式)看到长几厘米,就知道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几厘米,就知道能摆这样的几行。所以长的厘米数乘宽的厘米数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数。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验证公式1.这种发现对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吗

2.交流反馈:选取教室里表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先估计它的面积,再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较接近。3.练习: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四、总结研究过程,渗透数学研究的方法回顾一下咱们的研究过程:同学们经历了“解决长方形卡片面积问题—直接测量到不断改进测量方法—发现规律:间接测量方法—形成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的研究过程。今天我们研究出了求长方形的好方法,能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其实利用这个方法,还可以求其他图形的面积,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篇三: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②掌握“猜测——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合作交流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模式:采用“猜测——实验——发现——验证”这一教学结构进行教学。指导思想:首先,力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法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其次,教学过程活动化,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再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思路:本课采用“猜测——实验——发现——验证”的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首先,鼓励学生对“长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进行大胆猜测,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欲望。接着,小组展开讨论,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讨论、运用知识迁移进行积极探究。然后,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最后,学生对发现进行质疑,用科学的态度进行验证。通过各小组验证交流,证实发现正确,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活动设计: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观察讨论、交流汇报,共同推导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2、同桌合作,在“量一量、算一算“的环节中互相监督,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的有关知识。(板书:面积)①什么是面积

②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出示长方形纸片(5分米×3分米)师:要测量这个长方形纸片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一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师:用1平方分米的单位面积去量,可以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3、出示投影情境。师: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测量篮球场的面积,游泳池的面积,长着稻子的稻田面积,用这种方法方便吗

师:这种方法的确太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完成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二、自主探究,寻求方法。(一)大胆猜测。师:请同学们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出示“猜测”)(二)实验发现1、实验探究。师:长方形的面积究竟跟什么有关呢我们来做个小小的实验。(出示:“实验”)师:请同学们分小组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并观察讨论这三个问题。(投影)①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③这个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分米数和它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2、交流汇报。①学生上台演示摆法。②小组派代表汇报问题。<板书:5×3=15(平方分米)>3、发现方法。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没有发现用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生答)师:你真了不起,通过实验发现了一个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我们就把这个发现命名为“××的发现”。(出示“发现”和“长方形的面积=长×宽”4、学生质疑。师:对这个发现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三)积极验证。1、师:这个发现是否准确无误呢是否对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呢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出示“验证”)2、布置验证要求:请同学们数出12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用它们一个长方形,可以怎样拼分组摆一摆,每小组由一位同学记录填表。长方形长(分米)宽(分米)面积(平方分米)3、交流验证结果。①师:谁能代表小组汇报一下

②学生汇报。教师出示相应拼法,集体根据表格数据验证“发现”。4、师:通过验证,大家认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个计算方法正确吗

5、师:在各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证实了这个发现是正确的,掌声祝贺!三、整理归纳,提示学法:1、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师:刚才我们是怎样获得这个计算方法的

3、师:“猜测——实验——发现——验证”这种学习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同学们学习新知识时,能经常想起这种方法,用好这种方法!四、巩固应用,发展提高。师:刚才我们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指读),现在让我们应用这个方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出示“方法”和“应用”)1、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⑴练习二十六第1题。⑵课本p98中间的“做一做”。2、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⑴回到导入题,出示游泳池画面。师:现在让大家计算它的面积,还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吗

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通常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师:如果它的长和宽100米,宽50米,面积是多少

⑵“量一量,算一算”。师:长方形是一种很常见、很实用的图形,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如:国旗、黑板等等,你们想知道它们的面积吗

师:让我们来测量计算它们的面积吧!大家需要什么工具,可以上台来选。要求:同桌合作,测量计算身边的长方形面积,一个测量,另一个负责监督记录,然后汇报交流。(师板书)⑶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已经能够初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教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⑷“配玻璃”。师:同学们,前两天,教师遇到一件麻烦事,想请大家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并出示图形——师:谢谢大家帮老师解决了问题!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大家能细致观察发现,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布置作业。1、练习二十六第2——5题。2、图中小方格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板书设计:教后随笔:“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教学,我尝试以“猜测——实验——发现——验证”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亲历知识的过程。师:我办公桌上的一块玻璃面积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打破了,我想配一块面积相等的玻璃,你能帮我算一算,它的长和宽是多少吗(生答的情况可能有这么几种:8×36×4或24×112×2等)师:同学们真行,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种办法,可是我要配的玻璃不光面积相等,形状也要相同,那该怎么办呢(生思考并作回答)师:如果宽是3分米,长是多少如果宽是4分米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97—98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例1。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2、学习目标:⑴、认知目标:①、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⑵、情感目标: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②、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3、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4、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二、说教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三、说学法学生分小组活动:用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拼成后图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并作好记录。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统计的数据,小组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验证猜想,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计算的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和有意义的材料,把一个长7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5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活动中拼摆、观察、猜测、验证总结。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拼摆——猜测——验证,让学生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四、教学设计1、沟通知识,建立联系(摆一摆)①学生估计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