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周口市扶沟高中 2020 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题。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试图重新找到中国文化根性,展开从思维方式到价值体系的新论述。在这样一个 回头细看的过程中,传统文学生活中大量新事实被看见,与此同时,学界越来越进入到“史实还原”的阶 段在意识到要注重还原事实、还原历史现场之后,“中国文论”研究越来越多探向历史维度。当下学 界已经认识到,在大量新事实充分发现的基础上,需要有一个大的理论综合,超越以往对中国文艺的阐释 与解读。当今时代的中国文论要避免前面几个历史阶段带来的局限,发展出像中国
2、哲学、中国历史那样强 大的辐射力和解释力,发展出新的理论论述。这个新论述就是“中国文论的历史自觉与现代阐释”。这一 新论述有两个轮子,一是中国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新事实与新意义;一是活古化今,在解释当今文艺实践中 不断丰富提炼出新的话语。中国文论研究在“回头看”过程中温故知新,不断更新文艺研究眼光,新眼光又使得中国文学与艺术 自身的新事实被看见。其中最显著的是文学边界的扩大、文学功能的再发现。譬如,不同于西方文学对虚 构性的强调,在中国文学中,非虚构文学占据尤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无论是诗人生平与作品关系研究, 还是诗与历史事件、诗与日常经验研究的大量新事实,都已充分证明这一点。在以诗文为主流的中国
3、古代 文学中,文学写作乃是写亲身闻见、亲身经历的现实世界情景及由此而来的真情实感,不同于现代以来以 “积极虚构”为主流的文学观念。非虚构与虚构同时存在,延伸文学边界,扩展文学功能,使得文学不仅 是少数人秀异的语文游戏与奇妙幻想,而且跟普通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谓一草一木总关情。我们正在 进入一个重新认识中国文学艺术的时代,这与中国文化整体复苏和社会普遍文化自觉是相适应的。中国文论是否具有强大解释力和生命力,还要看它能否有效阐释当今文艺实践。从大的方面来说,中 国文论的文化自觉和整个国家的文化战略是相通的,这是发展的重大机遇所在。与此同时,中国文论也面 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中国文论也有“功夫在诗外
4、”的一整套论述,即一个相反相成的悖论:有时候,只有 从文学外部、文学周边来看文学,才是真正“文学性”。从文艺创作主体来说是自觉的文化意识,从大众 来说则是百姓日用而不觉,中国文史智慧、人文关怀与道德传统仍然在今天文学活动中起作用。正如起点 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所说,当代最有活力、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小说,无论怎样新变,还是跳不出中华传统 伦理和传统价值观。因而,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文论核心价值仍然与当代审美经验和文化实践发生 直接关联,并对当代文学创作发挥重要影响。( 摘编自胡晓明强化中国文论阐释力)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中国文论研究的发展与传统文学中大量新事实被
5、发现关系密切,而这又缘于在中国文化根性的寻找中展开的从思维方式到价值体系的新论述。中国哲学和中国历史的研究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解释力,是因为它们摆脱了前面几个历史阶段研究中带来的局限,发展出了新的理论论述。中国文论的历史自觉与现代阐释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中国文艺自身的新事实新意义和在对当代文艺解释中丰富提炼出新的话语。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关于中国网络小说与传统文化伦理、价值观的表述,表现了中国文论的核心价 值在当代文化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文章第一段论述了中国文论研究的必要性,并指明了中国文论研究的基本方向。文章第二段通过举例论述了中国文论研究在文
6、学边界的扩大和文学功能的再发现。文章第三段详细地论述了中国文论研究中面临的机遇和遇到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全文站在时代的高度,不仅阐释了中国文论研究的成果,也分析了其时代意义。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研究发现,中国文学重视非虚构而排斥虚构,特别是在那些古典诗歌中,诗人写的是亲身闻见、亲身经 历的情景及情感。中国文论关于非虚构和虚构的研究成果,论证了文学跟普通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非少数人秀异的语文游戏和奇妙幻想。更新文艺研究眼光,发现文学艺术新事实,进入对中国文艺重新认识的时代,与中国文化整体复苏和社 会普遍文化自觉密切相关。对于当下文学活动中仍然发挥作用的中国文史智慧、人文关
7、怀与道德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者都具有自 觉的文化意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题。材料一:据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图书出版发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实现从“书荒”到“书海”的巨大跨越,出版物销售总额近四千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发行大国。(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18年11月 15日) 材料二:改革开放前,我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出版低谷期。改革开放是一个历史性节点,出版社数量迅速 增长,出书规模成倍扩大,发行渠道单一、流通体制落后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出版社有了更多的 自主权,由此进入发展高峰期。出版业的春天
8、也让当时的人们告别了阅读饥渴。在这个阶段,国人刚刚从 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渴望能够放眼看世界,各出版社开始大量重印中外文学名著,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 等大师的作品进入国人的阅读视野,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强烈的阅读热潮。在20世纪 90年代,出版业迎来市场经济大潮,读者开始有了自己的阅读需求,并懂得了选择。在市场 竞争中,出版社积极把握读者喜好,及时发现具有畅销潜质的图书。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优质的内 容加上有效的营销宣传,不仅让该书热卖,也在当时社会上掀起一阵“文化大散文”的热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出版业迎来了一个繁荣和阅读分化与过剩的时代。图书品种越来越多,但单品 种效益越来越低,加之读者对图
9、书轻松与速食化的偏好,使得图书的上架周期越来越短,出版业竞争日趋 加剧。这对出版社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现象级的畅销书频出;另一方面,经典的常销作品 难以脱颖而出。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产品的普及,我国国民数字阅读率逐步上升,很多经典和畅 销书被制作成电子书,网络文学也得到迅速发展。相比于纸质书,数字阅读产品廉价、便捷,对纸质书的 销量形成冲击。尽管数字阅读接触率不断提升,但对于经典文学、专业知识等内容的“深阅读”,大部分 读者仍首选纸质阅读形式。此外,纸质书也具有数字阅读所不具备的收藏价值,数字阅读对纸质书的冲击 并非颠覆性的,而是要求行业参与者去探寻两者结合的新商业
10、模式。面对读者群的细分、阅读需求的多元 化、产品形态的日渐融合,出版业必须一直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而且近几年的“变”不仅体现在出版物 的内容质量上,更多地体现在形态、渠道与技术方面。( 摘编自出版商务周刊 2018年11月 19日)材料三:改革开放初期,利用一切机会向国外出版同仁学习,成为我国出版业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的主流。随 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版权贸易逐步开展起来,据统计,1992 2001年,我国引进图书版权 3.8 万种左右,占当时新书出版总品种的 5.3 ;输出图书品种 5000余种,占新书总品种的 0.7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我国政治、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
11、,出版业也逐渐迈出了走 向世界的步伐。 16年间,出版“走出去”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陆续实施,版权贸易 逆差不断缩小,出版物实物出口总量和金额稳步增长,数字出版产品海外销售势头强劲,印刷加工服务出 口顺差优势明显,企业和资本“走出去”步伐加快,海外布局得以优化,打造出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内容品 牌。十九大以来,出版业将“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作为新时期“走出 去”工作的重点之一,进一步推进版权输出和资本输出等既有模式,不断创新深化国际合作,通过多种方 式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充分发挥出版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文化纽带作用。( 摘编自光明日报 201
12、8年11月 26日)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改革开放 40年来,我国的出版社数目、年出版图书种类、年总印数都大幅增长,我国实现从“书荒”到 “书海”的巨大跨越。文化苦旅得以热卖,在当时社会上掀起了一阵“文化大散文”的热潮,是因为出版社采取了有效的 营销宣传手段。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各有优势,数字阅读廉价、便捷,阅读率不断提高,但在经典文学、专业知识等内 容的“深阅读”上纸质阅读有优势。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后,版权贸易开展起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政治、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的 背景下,版权贸易逆差在缩小。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改革开放
13、初期,出版业快速发展,丰富了当时人们的阅读内容,托尔斯泰等大师的作品进入国人的阅读 视野,中华大地掀起阅读热潮。图书的上架周期变短,出版业竞争加剧,使得现象级的畅销书频出,经典的常销作品难以脱颖而出,出 版社应在这些挑战中发现机遇。数字阅读对纸质书的冲击,要求出版行业参与者去探寻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结合的新商业模式,出版业 需更新形态、渠道与技术。新时期出版业要“走出去”,进一步推进版权输出和资本输出等既有模式,创新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中 外文化交流,发挥文化纽带作用。上面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分 )( 二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本题共 3 小题, 1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9小题。明天【节选】鲁迅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他 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他自己和他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他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 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 单方也吃过了, 要是还不见效, 怎么好 ?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 平的:这实
15、在是病人常有的事。单四嫂子是一个粗笨女人,不明白这“但”字的可怕:许多坏事固然幸亏有了他才变好,许多好事却 也因为有了他都弄糟。夏天夜短,老拱们呜呜的唱完了不多时,东方已经发白;不一会,窗缝里透进了银 白色的曙光。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 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 叫一声“啊呀 ! ”心里计算:怎么好 ?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他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 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
16、过去。天气还早,何家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他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便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 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 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 ?” 他中焦塞着。”不妨事么 ?他”先去吃两帖。” 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 这是火克金”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他 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 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
17、儿等着;宝儿忽然擎 起小手来,用力拔他散乱着的一绺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 叫一声“妈 ! ”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 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变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 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子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 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
18、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 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他心里计算: 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 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他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 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他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 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
19、 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我的冤家呀 ! 可怜你,孤另另的”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有删改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小说开头,写鲁镇的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这与夜半三更没睡的只有两家咸亨酒店和单四嫂子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生。半夜不熄的灯光不仅是她生活艰辛的表现,也是她想通过自 己的劳动换取生活的一线希望
20、。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使尽浑身解数,求神、许愿、吃单方,到最后甚至寄希望于何小仙,可见宝儿的死亡是单四嫂子的愚昧导致的。小说通过对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的描写,展示了一幅令人震悚的图景,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 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本文除塑造单四嫂子之外,还描写“老拱们”“何小仙”“店伙”“王九妈”“蓝皮阿五” 等,他们的形象特点如何 ?描写他们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 分)这篇写作于 1919年前后的收集在呐喊中的小说,写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却以“明天”为题,其用意 是什么 ?请结合内容简要探究。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 (34 分 )( 一 ) 文言文阅读 ( 本题
21、共 4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3小题。舒化,字汝德,临川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衡州推官。隆庆初,三迁刑科给事中。帝任宦官,旨 多从中下。化言:“法者天下之公,大小罪犯宜悉付法司。不当,则臣等论劾。若竟自敕行,则喜怒未必 当,而法司与臣等俱虚设。”诏是其言。冬至 郊天,闻帝咳声,推论阴阳姤复之渐,请法天养微阳,词甚 切直。有诏言灾眚洊至,由部院政事不修,令厂卫密察。化偕同列言:“厂卫徼巡辇下,惟诘奸宄、禁盗贼耳。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御史刘思贤等 亦极陈其害。帝并不从。时高拱当国,路楷、杨顺以构杀沈炼论死。拱欲为楷地
22、,谓顺首祸,顺死,楷可 勿坐。化取狱牍示拱曰: “狱故无炼名。 有之,自楷始。 楷诚罪首。 ”拱又议宥方士王金等罪, 化言:“此 遗诏意,即欲勿罪,宜何辞?”忤拱,出为陕西参政。万历初,累擢太仆少卿。由南京大理卿召拜刑部左侍郎。云南缅贼平,帝御午门楼受俘。化读奏词,音吐洪亮,进止有仪,帝目属之。会刑部缺尚书,手诏 用化。化言:“陛下仁心出天性。请饬大小臣僚各遵律例,毋淫刑。大明律一书,高皇帝揭之两庑, 手加更定。今未经详断者或命从重拟议,已经定议者又诏加等处斩,是谓律不足用也。去冬雨雪不时,灾 异频见,咎当在此。”帝优诏答之。十四年,应诏陈言。请信诏令,清狱讼,速讯谳,严检验,禁冤滥, 而以格
23、天安民归本圣心。帝嘉纳焉。帝虑群下欺罔,间有讦发,辄遣官逮捕,牵引证佐,文案累积。化言: “主术贵执要,不当侵有司;徒使人归过于上,而下反得缘以饰非。”遂三疏乞归。帝不许。寻称病笃, 乃听归。卒,赠太子少保,谥庄僖。 (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零八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驾驭百官 / 乃天子权 /而纠察非法 /则责在台谏 / 岂厂卫所得 /干陛下不信大臣 / 反信若属耶驾驭百官 /乃天子权 /而纠察非法则 /责在台谏 /岂厂卫所得干 /陛下不信大臣 /反信若属耶驾驭百官 / 乃天子权 /而纠察非法 /则责在台谏 / 岂厂卫所得干 /陛下不信大臣 / 反信若属耶驾驭百
24、官 /乃天子权 /而纠察非法则 /责在台谏 /岂厂卫所得 /干陛下不信大臣 /反信若属耶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气,在古代,有在冬至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的习俗,谓之“冬至郊天”。辇,秦以后特指天子所乘车辆;辇下,常常成为天子所居的宫廷、京师等的代称。赠,指在官员生前或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以表彰其对朝廷的贡献。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明清两代,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舒化坚持原则,敢于据理力争。皇帝信任宦官与厂卫,处理罪犯、纠察百官等重要事务要跳过相关部门 交付其直接办
25、理,舒化等表示反对,皇帝并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舒化正直敢言,得到皇帝信任。他应皇帝要求陈列多项刑律措施,以感动上天,安定百姓为宗旨,皇帝 都高兴地采纳了,他多次请求退休,皇帝都极力挽留。舒化崇尚法治。他任刑部尚书,向皇帝进言,建议皇帝命令大臣各自遵从法律,不滥用刑法,得到了皇 帝的首肯。舒化刚正不阿。执掌大权的高拱想为路楷开脱罪责,而后又想加罪于王金,舒化都进言反驳并出示相关 证据,由此得罪高拱,被外放任陕西参政。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高拱当国,路楷、杨顺以构杀沈炼论死。拱欲为楷地,谓顺首祸,顺死,楷可勿坐。(2)云南缅贼平,帝御午门楼受俘。化读奏词,音吐洪亮,进止有仪,帝
26、目属之(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题。自咏示客陆游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注】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 。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首句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我”白发稀短的颓唐老态,寄寓着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第二句“又”字写出了岁月流逝人生悠忽的感叹,“上元”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 C客人苦劝“我”遇事模棱两
27、可假装糊涂,主要表现客人对“我”处世方式的不满。 D.诗人借“箝纸尾”这个典故抒发感情,含蓄深刻,“饱谙”二字更是意味深长。诗歌的尾联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 1小题, 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 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2)赤壁赋 ) 中“ , ”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 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泪下。(3)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感叹收复中原、徒成虚愿,于是有了不堪回首之感,这
28、 一感慨,因不堪回首的“ , ”而愈加强烈。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 19题。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 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 的 。诗词大都比较凝练, 。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诗词语言和诗词作者所要 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 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
29、会, ( ) ,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 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 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 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 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盈盈秋水脍炙人口引人入胜顺其自然B.源头活水脍炙人口引人注目自然而然C.源头活水朗朗上口引人入胜自然而然D.盈盈秋水朗朗上口引人注目顺其自然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还因为人们热爱古代
30、悠闲自在的生活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得令人窒息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古代的生活节奏比现在的要舒缓得多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B.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和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人们享受着诗词语言,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人们感知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享受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下面是我国“电影产业链及票房分成”示意图,请根据示意图补充文段 ( 不出现具体数字 ) ,使内容完 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 分)电影产业链及票房分成观众购票观影产生票房之后,
31、向投资、制片方和影院、院线流动,不到十分之一的票房收入用作专项金和税收。在净票房中, ,这也是近年来影院投资“过热”的重要原因。 其余资金则作为制片、发行收入,。下面是某出版社推介新书的一则广告,在标点、用词等方面存在多处问题,请指出并加以改正。(5分)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丛书,该书囊括了自先秦至晚清两千 多年中国文化史名作中的 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顺序编排,涉及哲学、文学、小说、艺术、历史、 医学等内容,其中既有世说新语菜根谭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资治通鉴等鸿篇巨制。整 部丛书经过海内外以及大陆百名专家整理审阅,配有1600多幅相关图片,每部分
32、均撰写了内容提要,全书600多万字。需购买该丛书者,务必于2012年 3月底前与贵出版社联系,以便及时发货。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 分)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你随时可对某人某事拍摄、写文,上 传于媒体;在这个时代,人人也都是“作家”,你有任何想法都可提起“笔”,任意发挥,形成文章( 广义的 ) ,通过电子媒介与众人分享。这种自媒体写作虽然丰富多样,但也难免泥沙俱下。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启示或感悟?请你结合现实,以小明的名义,就“自媒体时代, 我们该如何写作?”这一问题写一篇倡议书。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
33、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扶沟高中 2019-2020 学年开学考试语文答案 答 案 材料一侧重介绍改革开放年来我国从“ 书 荒 ” 到“ 书 海 ”巨大 跨越的数据表 现 。 材料二侧重介绍改革开放年来我国图书出版业发展历程及其翻天 覆地的变化 。材料三侧 重介绍改革开放年来我国出版业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7.C8 形象特点:这类人物是冷漠的,缺乏同情的。其中“何小仙”“店伙”作为盘剥者,装腔作势,怠慢病 人;“王九妈”“蓝皮阿五”“老拱们”作为底层民众,存在恃强凌弱,缺乏真诚同情的问题。 (3 分,意 思对即可 )作用: 他们共同构成了更广泛的社会环境, 描写他们体现作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达
34、到深刻揭示主题的目的。 (3 分,意思对即可 )明天 是鲁迅先生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 作者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 弱者被“吃”,而众人对此漠然视之,这样的民众没有“明天”。只是耽于幻想“明天一切会好起来”的,如单四嫂子类的人,不会有明天。要想有“明天”,就要唤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对单四嫂子悲惨命运的同情,对病态的社会加以“疗治”。 ( 每点 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CC (赠,是指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D(“想加罪于王金” 有误,原文是 “拱又议宥方士王金” 意为“高拱又提议宽恕方士王金等人的罪过” 。) 13(1)当时高拱执政,路楷、杨顺因
35、为诬陷并杀害了沈炼而判死罪。高拱想改变路楷的处境,称杨顺是 祸首,杨顺处死,路楷可以不处死。(“当国”“构杀”“论”“为楷地”各1 分,句意通顺 1 分)(2)平定了云南、缅甸的乱贼,皇帝驾临于午门楼察看俘虏。舒化宣读奏词,声音洪亮,举止行为有仪 态,皇帝的目光盯着他。(“平”“御”“进止”“属”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参考译文】舒化,字汝德,临川人。嘉靖三十八年 (1559) 的进士。授职为衡州推官。隆庆初年,三次调任至刑科 给事中。皇帝任用宦官,旨令多从宫中发出。舒化称:“法律是天下的公理,大小罪犯应该全部交付给法 司。不恰当的地方,则由我们论告弹劾。如果全然由敕令直接执行,则或喜
36、或怒之事未必恰当,而法司与 我们都形同虚设。”皇帝下诏肯定了他的说法。冬天到郊外祭天,他听到皇帝的咳嗽声,推断阴阳相遇次 数又增加了,请皇帝效法上天培养藏匿的阳气,话语很真切、耿直。有诏书称灾祸又来临了,是因为部院 不处理政事,让厂卫秘密监察的缘故。舒化与同僚上奏称:“厂卫在京城巡察,希望查办犯法作乱的人、 禁锢盗贼。驾驭百官是天子的权力,而纠察非法的人和事,则是御史的职责,岂能由厂卫处置?陛下不相 信大臣,反而相信此类人吗?”御史刘思贤等人也极力陈述它的危害。皇帝都不听从。当时高拱执政,路 楷、杨顺因为诬陷并杀害了沈炼而判死罪。高拱想改变路楷的处境,称杨顺是祸首,杨顺处死,路楷可以 不处死。
37、舒化将狱案文件向高拱展示说:“案狱中本来没有沈炼的姓名。他的姓名被加入,从路楷开始。 路楷的确是祸首。”高拱又提议宽恕方士王金等人的罪过,舒化说:“这是先帝的遗诏的指示,假如想免 罪,应该怎么解释?”与高拱相抵触,被贬出京城任陕西参政。万历初年,晋升为太仆少卿。后由南京大 理卿召至京都担任刑部左侍郎。平定了云南、缅甸的乱贼,皇帝驾临于午门楼察看俘虏。舒化宣读奏词, 声音洪亮,举止行为有仪态,皇帝的目光盯着他。遇上刑部尚书空缺,皇帝亲拟诏令录用舒化。舒化上奏 称:“陛下的仁慈出自天性。请求申命大小臣僚,让他们各自遵守律法条例,不要滥施酷刑。大明律 一书,高皇帝在两厢房中阅览,亲手更改、审定。现在
38、还没有经过详细审议的案子就命令从重治罪,已经 审定了的案子又下诏指令加罪而后斩杀,这就是说律法不值得为根据。去年冬天不按时节下雨下雪,灾异 频繁出现,过错就在此处。”皇帝下褒扬的诏书答复他。万历十四年 (1586) 他响应诏令上奏陈述。请求皇 帝讲求诏令的信用,使狱案诉讼清廉,迅速审讯定罪,严格检验,禁止冤屈和滥施刑罚,而以恪守天条、 安抚百姓、回归本源的圣心。皇帝接纳并嘉奖了他。皇帝顾虑手下的大臣进行欺骗,间或有人揭发,就派 遣官吏去加以逮捕,搜取证据,文书累叠积压。舒化称:“主上治政法则贵在抓住纲要,不应当侵扰相关 部门; 徒然使人将过失归咎于皇上, 而下属反而借机掩饰过失。 ”于是他多次
39、上疏请求回乡, 皇帝不同意。 不久他称病重,于是回到家乡。去世后,赠封为太子少保,谥号庄僖。14. C15. 虚实结合,卒章显志。 (2 分)前一句是以问句形式对州官、对照暗官场的庄严宣示,后一句用虚笔想象 归隐后自己寄情山水的生活, (2 分) 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愤懑,甚至产生归隐之念的思想感情。 (2 分)诗歌译文:我已经白发萧萧了却还是一个郡丞,又一次在隆兴府观看上元节的花灯。 我也不屑和那些无耻之徒争什么长短高低,还不如东奔西走,挣二斗米糊口吃饭。 小吏操办公文时对上司低声下气,有人来苦声劝说,却模棱两可,含糊其事。 我正准备归里赋闲的行装,不信你看,我游走用的藤杖都准备好了。
40、诗歌赏析:把自己这些年的生活、情怀写给朋友们看,提笔便有许多辛酸。诗人把这许多辛酸,融铸在“衰发萧 萧老郡丞”这个起句里,先给朋友们展示一幅自画像:白发稀疏,老态颓唐,这已是一层辛酸;官位又不 过是辅佐州长官的郡丞,而且是“老郡丞”多年来一直作一些细碎事务,更加上一层辛酸。计自三十 四岁初入官场,在宦海中沉沦二十多年,始终未曾独当一面,以展其抗敌救国的壮志雄心。岁月流逝,人 生倏忽,自然界的酷暑严冬与政治生涯中的风刀霜剑,交相煎迫,他安得不老。虚捐少壮之年,空销凌云 之志,又安得不颓。这个起句,挟半生忧患俱来,把斯人憔悴的形象描绘得逼真,读之便令人泫然。第二句“洪州又看上元灯”是反接,以上元灯
41、火的彻夜通明,反衬此翁的颓唐潦倒,更有酒酣耳热,悲从中来 的感慨。于是引出颔联直抒胸臆,诗情步步展开:“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这十四个字是 近年宦海生涯的概括。谗言可畏,三人成虎,世间枉直,一时谁能评断清楚。即以放翁而论,他一生受了 多少冤枉,哪一件又曾得到公正的裁判。早在四川,他就有“讥弹更到无香处,常恨人言太深刻”(海 棠)的感慨;去岁奉诏东归,孝宗有意任为朝官,又被曾觌等人从中梗阻,这些政治上的枉和直,是和 非,语言是不能分辨其寻尺高低的。何况,他本来就不屑向他们分辩,甚至以这种分辩为“羞”。显然, 他对政治上的翻云覆雨、钩心斗角是十分厌恶的,对那些吠影吠声的群小是不屑一顾的
42、。他宁愿作外郡佐 僚, 东奔西跑, 就升斗之俸以糊口, 这样到能避开许多风波。 这是陆游郑重的选择, 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诗句中“羞”字、“宁”字,下的很重,感慨遥深。但是,高飞远引,甘居下僚,这不能使自己的心安适下来。远郡佐僚生涯,带给他的是更大的苦恼: “吏进饱谙钳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钳纸尾”用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故事,说明自己现任分管 茶盐的佐僚,对主官只能唯唯诺诺,天天在公文上随着主官的意志画押签名,丝毫不能做主;甚至,连属 吏也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尝尽了俯仰随人的滋味。“饱谙”二字,浓缩了无限屈辱辛酸。下句“摸床棱” 用新唐书苏味道传中事,全句说,好心的朋友来了,总是苦苦劝我遇事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不要固 执己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店面转让合同范本
- 公司劝退员工合同范本
- 共同管理合同范本
- 商贸公司策划合同范本
- 水费收取维护合同范本
- 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73
- 2025年生猪交易合同标准范本
- 2025版租赁合同样书
-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内江师范学院
- 售后服务组织架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 北京市矢量地图-可改颜色
- 光影中国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0年全国II卷英语高考真题试题(答案+解析)
- 脑洞大开背后的创新思维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语法填空难题练习8篇(附答案)
-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上海市2024年中考物理试卷
- 撤销自助银行的批复
- 《蜀相》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答题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