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策略_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策略_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策略_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策略_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高考复习:一轮看功夫,二轮看意志,三轮看水平。 一、宏观把握高考命题趋向 二、明确阶段复习备考重点 三、基本策略以及备考建议宏观把握高考命题趋向一、张开: 高考语文学科更应该综合知识与能力,跳出知识立意抑或是能力立意的单维视角,从要求更高、更为综合的素养立意的宏观视角进行思考,融汇语文学科知识范围、能力水平、学科素养等方面的考查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语文这个学科对母

2、语考查的特点。(高考评价体系下语文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学科命题标准(2019.7)2015-2022全国卷+2020-2022新高考卷高考试题分析+语文学习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刊发在官媒、公众号、中国考试7月号)备考依据:新高考纲领文件及真题通过这些纲领性文件,明确考试方向。复习备考将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吃透、抓准、对重难点和热点大胆取舍,减少复习的盲目性,提高复习的精准性。通过研做高考真题,

3、把握命题趋势、变化和规律,预测方向,明确目标,从而精选内容,有效训练,少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备考依据:新高考纲领文件及真题明确阶段复习备考重点二、我们语文是这样一个学科: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识修养皆由此来。一辈子都离不开,哪一个学科也离不开。高考第一科,直接决定高考全局。尖子生:成也语文,败也语文。中等生:逆袭法宝,黑马必备。后进生:大腿级科目。基础第一轮复习:覆盖考点,专题训练。第二轮复习:重点突破,触类旁通。提升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固化成果。冲刺2023年3月2023年5月初2022年8月2023年2月低2023年5月初2023年6月必备知识过关期关键能力提升期实战能力强化期抓基础,抓

4、到点。提能力,提到位。练题感,练到佳。点线面 夯得实 提得快飞得高高三语文大致复习计划会答题 答对题会考试 考好试能得分 得高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三、一轮复习基本方法“地毯式”复习和梳理高考必备知识,注意和教材的紧密结合,着眼于“点”,夯实基础整理知识结构,构建考点网络,提升应试技巧适当进行新题的研究和训练 强化落实 精心备课一轮复习内容安排时间内容具体操作说明8.0110.23文言文阅读1.课本复习,挖空训练,夯实基础;2.考点复习,结合总复习语文进行讲析训练结合教材梳理掌握实虚词、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近三年高考文言题挖空10.2411.13古诗词鉴赏1.按诗歌题材进行讲析训练2.按总复习语

5、文的考点为序,进行讲析训练每周一赏析,专题提升练11.1412.18小说阅读散文阅读1.小说复习,名家小说引领,课本经典篇目引领,中外兼顾,考点讲析训练为主。2.散文复习,名家散文引领,课本经典篇目引领考点讲析训练为主。3.现代诗歌和戏剧复习,结合总复习语文进行讲析训练注重答题模式的建构注重审题训练12.192023.01.01信息类阅读1.抓住观点材料之间的关系来突破,厘清逻辑关系,关注修饰语及代词等易考点2.考点复习,结合总复习语文进行讲析训练梳理文脉,把握文本特征;训练筛选整合提炼能力化整为零 贯穿始终间歇突破 语言运用词语、病句、标点符号、修辞、连贯、得体、图文转换、压缩语段、补写句子

6、等知识点按知识点复习,成语每天记忆从一而终 作文基础等级训练审题、立意、结构(开头、结尾、主体段落)发展等级训练丰富、文采、深刻、创新一轮重点突破基础等级二轮重点突破发展等级阅读理解 复习备考,关键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成效。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工作,但现实中还存在着课堂损失课后补,拼时间、拼体力、效率低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探讨不同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高三教学力求精讲精练,抓重点,攻难点,释疑点,加强对方法和能力的指导,使“讲”达到深入浅出、启导点睛之要求,使“练”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之目的,使课堂成为思维碰撞、激扬情感、生发智慧的场地。 注重落实 了解学情和考情,精

7、准定位 语言运用,名句填空,化整为零,细水长流堂堂检测,周周过关 狠抓规范,考试量化高效早辅和晚辅实抓边缘,对症下药,树立信心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三国孙权人心齐,泰山移 精心备课 全面部署,精研计划 分工到组,责任到人精备知识、学情、考情、拓展智慧高效,精制课件 集思广益,精进课堂作业跟踪,反馈补救一、理论依据1.从课改的角度理解高考2001年,第八次课改,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2007年,开始使用高考课标卷,探索考查三维目标的方式方法。2015年,提出“一点四面”。2016年,提出高考评价体系。2017年,第九次课改,学科核心

8、素养。2019年山东等省市使用新教材(部编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核四层四翼含义:“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2.2019年12月19号,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3.教材依据。4.现实依据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综艺节目如朗读者典籍里的中国,尤其是后者,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以古今穿越的形式呈现,让中国文化火起来了。二、教育部考试中心评价2022年高考命题

9、博古融今,凝聚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的磅礴之力。1.品经典、咀英华,于思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思来路、长精神,于感悟中传承革命文化;3.全面发展,注重整体渗透。取精用宏,谱写新时代青年追梦未来的青春之歌。1.以新时代伟大成就激发青年爱国热情;2.以榜样力量坚定青年理想信念;3.以民族振兴激励青年担当作为;4.以科学创新引导青年创造未来。服务“双减”,夯实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的教育之基。1.强化基础,提高学生能力素养;2.依标考查,引导教学应教尽教;3.关联教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4.创新形式,减少“机械刷题”。三、从阅卷谈命题1.关注平均分分值的变化和评分标准差的变化。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政治高

10、度认识评卷。加重客观试题的比例,选择题减少了三个,主观题增加了三个,例如第18题。2.坚定文化自信,弘扬青春风采,夯实成长之基。研究好试卷,熟悉每一道试题,评分细节要牢记,按原则阅卷,放下个人意见,酌情给分,激励学生,言之有理即可。3.各种曲线的解释评分分布曲线。平均分曲线。标准差曲线:反映评卷员评分的离散度。每日评分均分曲线:反映每位评卷员每天评阅分数的均值。每日评分标准差曲线:反映评卷员每天评分的离散度。4.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方向积极,情感健康,思路清晰,表达准确,思想性强)。5.审题立意1.三手的理解核心词:法。“法”是做事的一般规律和做法,不能等同于具体的事情,可指

11、一般规律、办法,规范技术,不等同于经验教训,长期积累,他们是获取的途径或者付出的努力。(1)本手合乎棋理的正常方法,相对应的是“基础”,是在学习、经历基础之上的一般性规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基础。通过棋谱或向高手请教获取道理的方法,这是基础,这是正确的获取道理的方法。通过努力后,学生要有总结性语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是最好的写法。例如掌握了经济规律,跳水规律,打球的规律,这是合题的切题的。例如,建房子的地基,前提条件要积累,用打地基所体现出的一般建筑规律和方法为“基础”,创造出复杂奇妙的房子,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切题才能做到中心深刻,合题,基础、地基,不能宽泛地说基础,应具体化。(2

12、)妙手创新、创造。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本手是前提。(3)俗手不着眼全局只顾眼前或局部,不着眼长远,只着眼眼前,眼高手低,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率意而为,如赵括纸上谈兵。2.对于“初学者”的理解青年同学如初学者,用意在于告诉青年人不要忽视轻视基础,学习合乎规律的学艺,学习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3.三者的关系守正之上的创新,基础之上的创造,融会贯通基础上的基础知识,获得一般规律基础之上的而对新情况去创造,否则好高骛远难免下出“俗手”。 (1)三者关系可以平均用力,可给高分。(2)考生重点写“本手”是基础,其他“妙手”、“俗手”是点到为止,是背景、配角,也符合三者的题意,可

13、给高分。(3)重心落在“俗手”,“妙手”“本手”也写了,可给高分。(4)重心写成“本手”也可以,只要深刻,可给高分。(5)重心在“俗手”、“妙手”,本手作为背景、底色,这是很好的,写得深刻,可给高分。(6)学生把隐含的思辨性写得好,这是很深刻的,一定给高分。(7)“三手”关系不求学生面面俱到,立足一手即可,能写出启示性即可,暗含着“我”。(8)“俗手”“难免”“不易”等词语,反弹琵琶,“俗手”对“本手”理解更为深刻,更易下出“妙手”,刻意写“俗手”之价值,可给高分。如果生硬不合逻辑,这是不对的,酌情打分。高三复习建议侧重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

14、化的理解和传承。 1.文化引领(现代性 信息性文本阅读)试卷内容方向2021八省联考卷中国传统绘画传统文化2021新高考1图画和诗传统文化2021新高考2网络文明社会道德2022新高考1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文化自信传统与创新 第4题要求学生运用材料一的理论对社会现象加以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试题启发 学生思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观念在构建新时代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当代价值;引导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科学理论提升认识、指导实践

15、。2.诗歌鉴赏能力层级选材2017全国一D鉴赏评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2017全国二D鉴赏评价送子由使契丹2017全国三D鉴赏评价编集拙诗2018全国一D鉴赏评价野歌2018全国三D鉴赏评价精卫祠2019全国一D鉴赏评价题许道宁画(美育)2019全国二D鉴赏评价投长沙裴侍郎(德育)2019全国三D鉴赏评价插田歌(劳动教育)2021新高考1卷D鉴赏评价寄江州白司马(德育)2022新高考1卷D鉴赏评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德育)启发1.读懂诗歌:每天读12首诗,注意圈画出意象,写出表现手法,让学生翻译。2.按内容复习。3.让学生自己梳理方法,用好真题等。3.试题的陌生性,情境的精巧性,设问

16、的开放性,价值观的引领性赵一曼女士理水到梨花屯去越野滑雪建水记江上“九一八”致弟弟书。 考查情境更加具体精微。新高考卷所选文本江上,第69题。从读懂入手,深入文本的言语细节,进而探究“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展开过程,最后从作者创作倾向的角度鉴赏人物改写的文学效果。题干情境紧贴文本,由句到段到篇,起于理解,终于鉴赏,直指“真阅读”。设问方式更加开放灵活。第9题的阅卷标准较之以往更为灵活开放,此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进行个性化解读;试题不设置唯一答案或标准答案,而是给出多个要点供阅卷参考,学生答案只要与之部分相符即可得高分。这种阅卷赋分方式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尊重阅读的客观规律。4.

17、联系教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2020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题: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人教版选修教材文章修改与写作)(2)彰显推进整本书阅读切实进入高中阶段的决心和力度。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3)第11题: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2新高考卷1)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子为寡人谋,寡人之于国也)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重为之约车百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以其西为赵蔽也,谏太宗十思疏虑壅蔽,则思虚心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