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第05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_第1页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第05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_第2页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第05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_第3页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第05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_第4页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第05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1)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侵略规模扩大,侵略区域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攫取中国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表明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洋务运动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了资本输出的新阶段。(4)八国联军侵华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下的一次集体侵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自主

2、学习互动课堂随堂训练自主学习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国门洞开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背景: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相继开展_,急需开辟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2)时间:18401842年。(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工业革命(4)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5)影响:中国开始沦为_。割地_赔款2 100万银元通商口岸广州、_、福州、宁波、_协定_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1843年附件_、片面最惠国待遇等香港岛厦门上海关税领事裁判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根本原

3、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英法等国提出修订条约的要求,遭到拒绝。(2)经过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美俄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特别是俄国,乘机强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3)结果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割地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开埠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增开天

4、津为商埠其他权利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承认天津条约有效(4)影响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知识拓展中国近代两大任务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近代面临的两大任务:一是民族独立,这是首要任务;二是社会进步,实现近代化,即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3中日甲午战争(1)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封建统治腐朽,没有认真进行战争准备。西方: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时期,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

5、愿望强烈,普遍支持或默许日本的侵略行为。朝鲜: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有利时机。(2)结果:签订马关条约条约内容主要危害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沙市、_、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重庆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原因中日甲午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

6、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2)过程: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义和团与清军进行廊坊阻击战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攻陷北京。(3)结果:签订_。条约内容主要危害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_”,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

7、部,位居六部之上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辛丑条约使馆界(4)影响: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知识拓展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客观作用(1)“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方式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2)不平等条约将中国推入近代化进程中,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政治理念、经济习惯和文化思想带到了中国,也扩展了中国人的视野。(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1原因:马

8、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2过程(1)_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2)1897年11月,德国占领_。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3)英、法、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4)1899年9月,美国提出“_”政策,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三国干涉还辽胶州湾门户开放归纳总结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三元里人民抗英(1)概况: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群众打死数名英军、包围四方炮台。(2)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群众自发的大规模抵抗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2左宗棠收复新疆(1)至1878年,收复除_

9、外的新疆地区。(2)在军事上支持曾纪泽入俄谈判,签订_等条约,收复伊犁。(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_。伊犁改订条约行省3黄海海战(1)爆发:1894年9月,中国_遭日舰偷袭。(2)经过:_、刘步蟾、邓世昌等率军英勇作战。(3)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但李鸿章采取“避战保船”政策,最终全军覆没。特别提示黄海海战,中日双方互有胜负,日舰最先逃离战场。北洋舰队丁汝昌4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2)经过:_、徐骧领导台湾人民组成的义军与_领导的黑旗军痛击日军。(3)意义: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

10、的篇章。5义和团运动(1)背景: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_的狂潮。(2)概况:发展:1899年,_围剿义和团,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抗敌:1900年6月,在落垡、廊坊一带大败八国联军,攻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最终失败。(3)意义: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的光辉一页,阻止了列强_阴谋的实现。邱逢甲刘永福瓜分中国袁世凯瓜分中国教材补缺东南互保与晚清政府中央集权危机在义和团反帝运动进入高潮和列强组成联军进行武装干涉的历史形势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与东南督抚出于各自的利益而达成的一种谅解和承诺。1900年6月,清政府对列强宣战,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拒

11、不执行,并与西方列强达成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均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保全了西方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也避免了南方社会经济遭到战争破坏。地方督抚势力扩大,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之后1911年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与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易错辨析不要认为义和团运动只具有落后性,义和团运动也有进步性,义和团运动具有爱国主义性质,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互动课堂考点一两次鸦片战争(一)历史概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领事裁判权”“租界

12、”“片面最惠国待遇”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主权部分丧失,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不断发展,不能理解为政治上半殖民地,经济上半封建。两者都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要素。2领事裁判权帝国(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攫取的一种特权,即它的侨民在当地的民事、刑事诉讼,所在国法庭无权审理,而由它派驻当地的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这种特权亦称“治外法权”,严重侵犯了所在国的司法主权。3租界帝国(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通商都市

13、内“租借”给他们“居留和经商”的地区。在该地区,该资本主义国家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因此,租界也被称为“国中之国”,严重破坏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司法主权和领土主权的完整。4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权等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以条约为根据,一般是相互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它们并不把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二)读图明史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实力对比解读图片反映了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远远落

14、后于时代潮流;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于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客观上表明英国要打开封闭的中国市场。具体国情对比如下表:中国英国政治封建君主专制;朝政日益腐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经济自然经济为主导;财政入不敷出商品经济发达;开展工业革命军事装备陈旧,营务废弛船坚炮利外交闭关自守,愚昧无知殖民扩张综合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强国,迅速崛起(三)读图明史从两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看列强侵华特点解读相对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了重大变化:由东南沿海地区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且深入到长江中游;由远离清朝的统治中心到临近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带北京。(四)史料探史两次鸦片战争对

15、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影响史料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近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探究根据史料概括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答案: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结合所获取的信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鸦片战争

16、的影响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日趋淡化反映了鸦片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鸦片战争的意义伴随整个中国近代化进程反映了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反映了鸦片战争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系统认知两次鸦片战争推动中国传统观念转变工业革命期间,列强侵略的主要目的是用武力打开被侵略国的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抢占市场,即进行商品输出。在此目的的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对华发动了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激烈碰撞的结果是,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政府在“古今一大变局”中被迫妥协,开始了痛苦的转型。(1)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先

17、进的中国人渐渐抛弃传统的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而转向现实主义。(2)在夷夏观方面,开始向近代民族主义转变,能够正视西方在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并提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口号。(3)在本末观方面,开始抛弃工商末业的思想,鼓励发展工商业,希望以此解决民生问题,维护国家利益。(4)在义利观方面,虽然仍然提倡“义”,但对于“利”并不盲目排斥,提倡义利并重、以义统利,鼓励个人合法的求利行为。(5)在人才观方面,为适应对外交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及发展民生的需要,提倡重视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考点二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历史概念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1)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

18、,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2)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二)史料探史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史料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

19、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探究根据史料,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答案: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局处海嵎)。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结合所获取的信息从中日双方军事实力以及战略指挥等方面分析。丁汝昌带兵坐守,未主动出击作战日军兵临威海清海军鉴于“新败”,并不出战丁汝昌的主张未被采纳北台沦陷,日军以中国炮台之炮俯击中国军队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清军投降系统认知甲

20、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1)准备上: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2)外部上: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李鸿章等官员一直致力于争取欧美列强国家的调停,过分依赖外交斡旋而放松了军事努力。(3)思想上: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李鸿章把武器作用极端化、绝对化,由“武器决定论”导致悲观情绪和失败主义。(4)战略上: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清政府避战求和、消极防御的

21、指导思想,突出表现在忽视和放弃制海权的战略失误上。(三)读图明史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的野心解读漫画中的“大饼”代表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持匕首的列强。列强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刀,唯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能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形象地揭示了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现象。(四)史料探史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史料一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愤

22、图强。”摘编自蹇蹇录史料二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商口岸以便它们长时期地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探究(1)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李鸿章的观点。(2)据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以上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局势的影响。其观点虽然说明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人警醒的一面,但是却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没有看到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表现了其迎合日本侵略要求的一面和封建统治的腐朽。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

23、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结合所获取的信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评价李鸿章的观点;结合的信息概括两次侵华战争的影响。反映出李鸿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否定了种族歧视理论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促成了中国的发愤图强反映了直接影响:加剧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反映了间接影响: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系统认知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1)破坏性剥夺了中国无数人的基本生存权,疯狂地掠夺

24、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使其侵略“合法化”,中国领土、司法、海关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丧失了独立地位,造成中国近代贫困和落后,阻碍了近代经济的发展。(2)建设性:西方列强把西方工业文明带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冲击了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促使晚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同时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秩序(自然经济趋向瓦解;中国被迫卷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为中国近代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西方启蒙思想传入

25、,儒家传统思想受到强力冲击。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开始与国际接轨。(五)纵引横联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演变(1)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演变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实际上负责管理五处通商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具有外交性质的职务。这里反映出中国近代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说明清政府的“蛮夷”观念没有改变:与外国打交道只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建立政治外交关系。(2)1861年咸丰帝迫于英法的压力,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后来随着通商口岸的扩展,又设置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负责通商口岸的涉外通商事务。总理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

26、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繁杂的外交事务有所专管,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蛮夷”视人的外交态度,而且这些官员也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3)1901年外务部的设立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它取消了若干传统礼仪手续,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责,制定了外交规章,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等。这些改革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六)家国情怀近代列强侵华对我们的启示(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在“古今一大变局”中被迫

27、一次次地妥协,开始了痛苦的转型。这启示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积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国更要和平崛起。(2)在西方列强的侵略战争下,封建腐朽的清政府败得体无完肤,这就启示我们要顺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3)闭关锁国没有出路。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要大力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和文化,助推中国梦的实现。随堂训练12020浙江7月,9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

28、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答案:D解析:“治外法权”是列强通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攫取的司法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自主权,但清政府的相关人员则认为这是以夷制夷、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和减轻自身负担的捷径,由此可知,当时清政府尚未产生维护自身主权的意识,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朝贡贸易体制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故排除A、B两项;结合“奇怪习俗的夷人”可知,当时清政府仍然存在天朝上国的心理,C项错误,排除。22020江苏卷,7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

29、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应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倭人”指的是日本人,日本人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胜,提出了割地的要求,故选C项。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3全国卷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答案:C解析:题干反映出日本政府懂得运用舆论和公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