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件第2章统计调查与整理_第1页
《统计学》课件第2章统计调查与整理_第2页
《统计学》课件第2章统计调查与整理_第3页
《统计学》课件第2章统计调查与整理_第4页
《统计学》课件第2章统计调查与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1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2 统计调查方案3 统计分组4 分配数列5 数据显示一、统计调查的意义1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统计调查就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搜集统计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完整性二、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三、 统计调查的种类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分为: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 按登记事物的连续性分为:经常调查 一时调查 按组织形式分为: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四、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专门调查 普查重点调查统计报表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一)专门调查(内容、特点、原则) 普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自学) 抽样调查(第六章介绍

2、)1、普查: 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的社会现象的总量。特点:一次性全面性资料准确但费用高普查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最适宜的标准时点。 正确选择普查时期。 普查范围和期限。 普查项目的确定。标准时点?普查种类 普查周期 (年) 普查年份人口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 10 10 10 10 5 逢0年份 逢3年份 逢5年份 逢7年份逢1、6年份 2、重点调查:为了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对重点单位 进行的非全面调查。 特点: 非全面性,可较快地了解总体的 基本资料。 重点单位易确定。 重点单位: 这些单位的单位数在总体中占的比重 很小,而标志总

3、量占的比重很大。总体单位重点单位 重点调查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不能由重点单位的调查结果从数量上推断 总体。重点单位的确定。 3、典型调查:特点: 能取得详细的资料。 能取得代表性较高的资料。调查方式灵活。 先对总体进行分析,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非全面调查。典型调查应注意的问题: 典型单位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选典方法来反映总体的情况。 4、抽样调查 第六章介绍 样本总体(二)统计报表制度1、概念和特点 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特点:统一性全面性可靠性按实施范围分为:国家统计报表 部门统计报表 地方统计报表2

4、、统计报表的种类:按填报单位分为:基层统计报表 综合统计报表按报送方式分为:电讯统计报表 邮寄统计报表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分为: 3、统计报表制度4、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1)原始记录(2)统计台账根据报送单位经营管理需要而设置的一种系统累积资料的表层。可分为:多指标综合台账和单指标分组台账。()表式报表的具体形式()填表说明 填报范围 分类目录 指标解释 2 统计调查方案1.确定调查的目的 即为了什么调查例如:我国人口普查的目的是“为准确地查清我国在人口数量、地区分布、构成和素质方面的变化,为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统一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检查人口政策执行情况,提供可靠的资

5、料”。2.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即向谁做调查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是搜集数据资料的基本单位,即总体单位。向谁调查?由谁来提供所需资料? 报告单位是负责向上级报告资料的单位。注意: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区别: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调查目的: 了解武汉市国有工业企业经营效益状况调查对象: 武汉市国有工业企业调查单位: 武汉市每一家国有工业企业填报单位: 武汉市每一家国有工业企业调查目的: 了解武汉市私家车使用状况调查对象: 武汉市私家车调查单位: 武汉市每一辆私家车填报单位: 武汉市每一个私家车主3. 确定调查项目,拟订

6、调查表 即调查哪些内容调查项目是调查的具体内容,即要登记哪些标志?它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数量特征,如一个人的年龄、收入,一个企业的职工人数、产值;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某种属性特征如一个人的性别、职业, 一个企业的经济类型等。调查表是用于登记调查数据的一种表格。调查表一般分为一览表和单一表。一览表把许多调查单位和相应的项目按次序登记在一张表格里。 单一表将一个调查单位的项目登记在一张表或一种卡片上。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共有:普查表短表、普查表长表、死亡人口调查表和暂住人口调查表。 (一)姓名 (二)与户主关系 (三)性别 (四)年龄 (五)民族 (六)户口登记状况 (七)户口性质 (八)出生地 (九)

7、何时来本乡镇街道居住 (十)从何地来本乡镇街道居住 (十一)迁出地类型 (十二)迁移原因 (十三)五年前常住地 ) (十四)是否识字 (十五)受教育程度 (十六)学业完成情况 (十七)是否有工作 (十八)工作时间 (十九)行业 (二十)职业 (二十一)未工作者状况 (二十二)未工作者主要生活来源 (二十三)婚姻状况 (二十四)初婚年月 (二十五)生育子女数 (二十六)1999.11.1-2000.10.31 的生育状况 普查表长表 (按人填报的项目)普查表长表 (按户填报的项目) 第一部分(一)户编号 (二)户别 (三)本户普查登记人数 (四)本户户籍人口中外出不满半年人数 (五)本户户籍人口

8、中外出半年以上人数 (六) 暂住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登记地不满半年人数 (七)本户 1999.11.1-2000.10.31 出生人数 (八)本户 1999.11.1-2000.10.31 死亡人数 第二部分(九)本户住房间数 (十)本户住房建筑面积 (十一)住房用途 (十二)本住房中是否有其他合住户 (十三)住房建成时间 (十四)建筑层数 (十五)住宅外墙墙体材料 (十六)住房内有无厨房(十七)主要炊事燃料 (十八)是否饮用自来水 (十九)住房内有无洗澡设施 (二十)住房内有无厕所 (二十一)住房来源(H21) (二十二)购建住房费用 (二十三)月租房费用 4.设计调查问卷(1)基本结构

9、:说明词 问句(问卷的主体) 作业记录(2)问卷的核心主题问句:开放式和封闭式(3)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主题明确;提问科学;逻辑性强;容量适度。在专门场所发放问卷利用宣传媒体传送5.选择调查的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询问法通讯法网上调查法?.访问员6.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即在什么时间调查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时点或时期);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 例如: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1月1日0时”, 并要求在“2000年11月1日至10日完成普查的登记工作”。2000年11月1日0时就是调查时间,2000年11月1日至10日就是调查时限。7.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

10、计划(1)调查工作完成的期限和工作进度。(2)确定调查的方式与汇总的方法。(3)组织领导。(4)调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统计调查方案的内 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时间和期限调查的组织工作一、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3 统计分组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调查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到反映总体综合特征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原始资料综合资料总体单位资料总体资料整理调查分析 数据整理(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1、审核原始资料 2、统计分组 3、统计汇总 4、编表、绘图(一)概念 根据统计研究

11、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重要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部分。 统计分组是基本的统计方法之一。二、统计分组 分组前分组后253342对个体是“合”对总体是“分”两层含义(1)经济类型分类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私有经济 港澳台经济 外商经济国民经济中常用的分组 :(二)作用:1、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2)三次产业分类第一产业:农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 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其他各业(3)行业分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农业, 工业 1、采矿业, 林业, 2、制造业, 畜牧业, 3、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

12、应业 渔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基本单位分类机构单位产业活动单位(5)机构部门分类 非金融企业与金融企业部门 金融机构与金融部门 政府单位和政府部门 住户与住户部门2、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3、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身高与体重有关系吗?例“十五”期间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年份2001

13、2002200320042005第一产业 20.4 19.1 18.6 17.6 15.9第二产业 49.5 50.0 49.3 49.4 50.9第三产业 30.1 30.9 32.1 33.0 33.2合计100.0100.0100.0100.0100.0例耕作深度分组(cm)地块数平均收获率(公斤/亩)10-12 740012-141046014-161654016-1818-2012 5620680某乡某种农作物的耕作深度与收获率的关系(三)分组的方法要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来选择 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 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 1、分组标志的选择统计

14、分组的关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定各组界限品质标志分组 反映事物属性差异 2、分组的种类按标志的表现形式不同有:按存款种类分组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关键:选择分组标志 数量标志分组 反映事物数量差异 工人按月工资分组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关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定各组数量界限 按分组标志的多少有:简单分组 按一个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按存款性质分组 企业存款 储蓄存款 财政性存款复合分组 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 存款同时按其性质及期限分组 企业存款 活期 定期 储蓄存款 活期 定期 财政性存款 活期 定期我国工业企业复合分组表 公有

15、经济非公有经济国有经济其中: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集体经济其中: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私有经济其中: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港澳台经济其中: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外商经济其中: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4 分配数列 一、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的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分配数列。又可称为次数分配,或次数分布。 1.概念 例月工资分组(元)工人数(人)占总数比重(%)1000 以下210 39.61000-1500187 35.31500 以上133 25.1合 计530100.0 例月工资分组(

16、元)工人数(人)占总数比重(%)1000 以下210 39.61000-1500187 35.31500 以上133 25.1合 计530100.0 组别(变量) 次数(频数) 频率 2.种类按分组标志形式不同分为:品质数列变量数列组距数列单项数列例 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 按性别分组人数(人)比重(%)男30 75女10 25合计40100 组别 次数 频率 品质数列 变量数列 单项变量数列(单项数列)每组用一个变量值表示的变量数列。 组距变量数列(组距数列)每组用两个表示一段距离的变量值编制的变量数列。适用于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值变动范围不大时。离散型变量也可以适用于连续型变量,且变量值变化

17、范围大时。例:单项数列 某厂第二季度工人平均日产量 工人平均日产量(件)工人人数(人) 比重(%)2 108.703 1513.044 3026.095 4034.786 2017.39合计115100.00某公司员工月工资水平分组表按月工资分组人数比率%1000以下1000150015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以上61423171287.5017.5028.7521.2515.0010.00合 计80100.00下开口组上开口组上限下限频数频率组中值组距50050050050050050075012503250225017502750等距数列分组下上人口按年龄分组人

18、口数(万人)1岁以下13岁37岁718岁1825岁2555岁55岁以上2.05.46.824.014.834.216.3合计103.5某地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不等距数列组距组中值1岁4岁11岁7岁30岁30岁2岁0.5岁2岁 5岁12.5岁21.5岁40岁70岁试计算组距和组中值在什么情况下编成单项数列?在什么情况下编成组距数列?思考二、 组距数列的编制(一)影响数列编制的因素:全距R数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组距i某一组的上限和下限的距离,分等距和异距。组限每组两端的数值。分为上限和下限。 组中值每组的上限和下限的中间值。 组数 k编制步骤排序,确定最大值、最小值,计算全距确定组距数列类型。等距

19、/不等距?确定组数和组距。确定组限和组限表示方法。同限/异限?计算频数、频率,编制统计表(二) 例:现有10名工人日产量资料(件):45、46、52、56、58、60、62、64、69、70。 日产量(件)人数(人)比重(%) 合计 10 100 例:现有10名工人日产量资料(件):45、46、52、56、58、60、62、64、69、70。日产量(件)人数(人)比重(%) 合计 10 100 日产量(件)人数(人) 比重(%)45-5555-6565-75 合 计 10 100 例:现有10名工人日产量资料(件):45、46、52、56、58、60、62、64、69、70。日产量(件)人数(

20、人) 比重(%)40-5050-6060-70 合计 10 100 日产量(件)人数(人) 比重(%)45-5555-6565-75 3 5 2 30 50 20合 计 10 100 例:现有10名工人日产量资料(件):45、46、52、56、58、60、62、64、69、70。日产量(件)人数(人) 比重(%)40-5050-6060-70 2 3 5 20 30 50合计 10 100三、次数分布的特征1.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 “表”示法:用统计表来表示次数分布。 例考分次 数 人数(人)比率(%) 50-60 2 5.0 60-70 7 17.5 70-8011 27.5 80-9012

21、30.0 90-100 8 20.0 合计40100.0 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次数分配 例考分次 数累计次数(较小制)累计次数(较大制)人数(人)比率(%)人数(人)比率(%)人数(人)比率(%)50-60 2 5.0 60-70 7 17.5 70-8011 27.5 80-9012 30.0 90-100 8 20.0 合计40100.0 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次数分配 例考分次 数累计次数(较小制)累计次数(较大制)人数(人)比率(%)人数(人)比率(%)人数(人)比率(%)50-60 2 5.0 2 5.040100.060-70 7 17.5 9 22.538 95.070-8011 27

22、.520 50.031 77.580-9012 30.032 80.020 50.090-100 8 20.0 40100.0 8 20.0合计40100.0-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次数分配以下累计次数(向上累计)即较小制累计。每一组的累计次数表示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共有多少。以上累计次数(向下累计)即较大制累计。每一组的累计次数表示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共有多少。 累计频数(频率)分布曲线,可用于分析社会财富、土地和工资收入等的分配是否公平的问题。该曲线图是由美国洛伦茨博士提出,故称为洛伦茨曲线。洛伦茨曲线 某国家收入所得的分配情况按收入所得水平分组人口收入累计收入的(%)人口(万人)结构%累计%月收

23、入额(亿美元)结构%实际累计%绝对平等绝对不平等最低中下等中等较高最高128.5348.0466.945.611.012.8534.8046.694.561.112.8547.6594.3498.91001.574.0816.337.541.8851352246518709410012.8547.6594.3498.9100 0000100合计1000.0100.0_31.40100_ 20 40 60 80 100 80 60 40 20 0绝对平等线实际收入分配线绝对不平等线收入(%)人口(%)绝对不平等线洛伦茨曲线AB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

24、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 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当A=0时,A/(A+B)=0,则基尼系数为0,收入分配完全平等 ;当B=0时,A/(A+B)=1,则基尼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所以,基尼系数可在0和1之间取任何值。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低于0.2 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 表示比较平均; 0.3-0.4 表示相对合理; 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 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基尼系数还可用于财产、资本、

25、资源、产品、市场等资源分配均衡 程度的分析。 “图”示法: 用统计图来表示次数分布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直方图405060708090100110折线图(次数分配曲线图)405060708090100110折线图还可用来表示累计次数分布:曲线图是组数趋向于无限多时折线图的极限描绘,是一种理论曲线。向下累计向上累计2.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 钟型分布:一般次数分布呈正态分布曲线,或称正态曲线。 对称型 Y Y 右偏型(上偏型) 左偏型(下偏型) X X 偏态分布曲线,或称偏态曲线。 U型分布 J型分布 J型分配曲线U型分配曲线JJ 5 统计表、统计图一、 统计表 从形式上看:总标题 横行标题 纵栏标题

26、指标数值 从内容上看: 主词 宾词 (一)统计表的结构例分组总产值(万元)职工人数(人)劳动生产率(元/人)P123大型中型小型合计 2006年某月某公司各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表 (单位) 例分组总产值(万元)职工人数(人)劳动生产率(元/人)P123大型中型小型合计 2006年某月某公司各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表 (单位) 主词宾词)总标题横行标题 纵栏标题数据资料(指标数值(二) 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总体未分组 简单分组表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表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复合分组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1996199719981999200067884.6 74462.6 78345.

27、2 82067.5 89403.6 我国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资料 简单表 按产业和行业分组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第三产业 交运仓储邮电通信业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其他39.6110.795.814.974.112.218.743.2合计 224.42007年某地区日均创国内生产总值 复合表(三)统计表的编制原则 1. 总标题须简明扼要表达出全表的内容;2. 各标题要确切反映表的内容,且表格安排合理;3. 指标数值要位数对齐,合计或总计一般放在表的下方或尾部;4. 对指标内容作必要说明时,可加注在表的下方;5. 表的上下边线(基线)用粗实线或双线,表的两边是开口式;6

28、. 纵栏较多时编栏号,指标数值栏要注明计量单位和资料表示的时间。总原则:简明、清晰、准确、醒目。 二、统计图 统计图是将已整理的资料用简明的图形表达出来,借以直观、鲜明地表明总体单位的分布状况和规律性,具有生动活泼、鲜明醒目和望图知义的特点。 见教材 1. 直方图 以组距为宽,各组的频数或频率为高,绘制代表各组的直方块,便形成直方图。 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各类别数据的图形,高度或长短表示各类别的频数。2. 条形图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 直方图的高度和宽度都有意义,以面积表示 各组频数的多少;直方图各矩形为连续排列;直方图适合数值型数据;3. 折线图 在直方图的基础上,将每个直方块

29、的顶端中点以直线相连,即形成折线图,又称多边形图。 折线图的两个终点要与横轴相交:第一个矩形顶部中点通过竖边中点(即该组频数一半的位置)连接到横轴,最后一个矩形顶部中点与其竖边中点连接到横轴。 折线图所围面积与直方图面积相等。4. 饼图 饼形图又称圆形图,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又称圆形图。主要用来表示总体或样本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对于结构性研究较为有用。5、象形图 象形图是用形象直观并且与显示内容相似的物体来表示统计指标数值的一种图形。 特点:图形具体、鲜明、生动,给人印象深刻。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普查 统计分组 变量数列1、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有哪些?2、简述统计整

30、理的步骤。3、什么是统计分组?它有哪些作用?练习题三、判 断 题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到的 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2、对某市去年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 )3、采用重点调查搜集资料时,选择的调查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 )4、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5、当调查项目较多时,可以选择一览表。四、 选 择 题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2、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