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万岁》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长征胜利万岁》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长征胜利万岁》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长征胜利万岁》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长征胜利万岁》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长征胜利万岁 杨成武革命精神放光芒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及长征的背景。2. 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写法。3. 鉴赏场面描写的手法,体会表达效果。4. 探讨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重点字词跋涉(b ) 追剿(jio ) 千军雷霆(tng ) 寒暄(xun ) 彝(y ) 黔(qin ) 寒噤(jn ) 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互诉衷肠:形容相互之间诉说对对方心底里的感情,通过诉说,大家会有进一步的了解。重点字词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

2、西 现在零散了。恨之入骨:意思是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拍手称快:拍着手说痛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 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重点字词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运筹帷幄:在帷幕之中指挥、谋划。后泛指策划机要。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回忆录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语气常常是闲逸而亲切的,回忆的重点通常是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回忆录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阶段的生活,也可写一个侧面。体裁介绍体裁介绍回忆录要求:真实: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回忆录不仅

3、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体裁介绍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1) 亲笔回忆录即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回忆录的主人公亲笔撰写个人回忆录。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内容也不求完备,如凯撒高卢战争回忆录。(2) 口述回忆录即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回忆录的主人公没有亲笔撰写,而是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等方式完成的回忆录

4、。说说你了解的长征以及“长征精神”。小组活动背景介绍长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背景介绍长征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本文就是长征的重要参与者杨成武将军对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忆,记录了他的所思

5、、所想所感。背景介绍“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显著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背景介绍“长征精神”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作者介绍杨成武何许人也?四渡赤水智取三县抢渡金沙江跨越大凉山飞夺泸定桥 作者介绍杨成武百战将星开路先锋长征

6、胜利万岁从标题中你能看到那些信息?题目解析题目解析内容人人物性格/暗示命运事概括文章内容物手法运用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环境结构线索情节照应情感人的品质/精神作者对人或事的观点/态度长征胜利万岁内容上:“长征胜利”是指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情感上:“万岁”一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结束的欣喜和激动之情。题目解析梳理思路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8)我们终于抵达了陕北吴起镇。(1-2)写红四军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兴高采烈的场面。(3)简要回顾长征的艰难,交代指战员兴奋、激动的缘由。(4-8)红四团进入吴起镇及见到区苏维埃政府牌子的感受。时间顺序梳理思路第二部分(9-22)

7、毛泽东指挥长征最后一仗。(9-12)回忆毛主席亲自指挥这一仗的背景与缘由。(13-15)战斗之前的部署与准备。(16-19)战斗过程。(20)长征中最后一仗的意义及代价,以及作者对牺牲战友的情感。(2122)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梳理思路第三部分(23-46)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毛主席宣布长征胜利。(23-31)赴会路上,邓小平指示为宣传队、机关同志做衣服,写出了红军当时在生活上的困难。 (3234)交代会场环境及氛围。(3538)毛主席问候与会干部,以心理活动表现出红军指战员对革命领袖的关心和理解。 (3942)毛主席总结长征并高度评价长征的功绩和意义。(43-46)毛主席向指战员发出号

8、召。概括文章主旨文章主旨这篇文章以长征为背景,主要记叙了红军在吴起镇歼灭敌人追兵并消灭反动民团后前往陕北甘泉,最终胜利会师的故事;并回忆了在吴起镇附近召开的中共全军干部会议。本文描写了红军长征的艰难,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的喜悦与自豪之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品读课文,举例说明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我们”到达陕北后的兴奋、激动心情的。研读文章表达感情:(1)正面描写(直接)(2)侧面描写(间接)知识补充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

9、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知识补充明确要点1、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2、要写出气氛。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3、写场面要有顺序。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知识补充场面描写赏析“王励勤,加油,中国队,雄起!”随着观众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中国对韩国的世界杯乒乓赛决赛被王励勤与韩国柳承敏的

10、几个大力远拉推向高潮,场内翻滚着一股热浪,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也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我、爸爸、哥哥戴着头巾,挥舞着乒乓拍,用力捶着茶几当起场外拉拉队来,王励勤又胜一局,在加油声中一路高歌,这时,对方柳承敏奋起反击,几个短摆,直线,反手对拉,利用王励勤侧身过多,迎头赶上,观众的叫声更响亮了,震耳欲聋,把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心深深地震撼了。我们一家也急得直跺脚,索性脱掉衣服在此挥舞,终于,王励勤不负众望,在掌声与欢呼中尽显他的王者风范,一声大叫,一个手势,又使他崛起赢得了比赛,我们也抑制不住兴奋之情,相互拥抱起来。知识补充场面描写赏析炮火耀眼,后来阻断了我们的视线。天空全是铁片的乱哄哄的声音。在我们头

11、顶上的空间里,许许多多巨大的铁块崩裂开来,纷纷跌下。在天空下,像暴雨即来时那样漆黑一片,炮弹向四面八方投射出青灰色的光芒。在那可以看得见的世界里,从这一头到那一头,田野在摇晃,下沉,融解,无限广大的空间跟大海一样在抖动。东方,是极其剧烈的爆炸,南方,是子弹横飞,在天顶,则是一排排开花弹,好象没有底脚的火山一样。在那广大无边的地面上,尽是雨和夜色,别的什么也没有,天上的云和地底出来的云,在地面上散落布开,混在一块儿。法亨利巴比塞光明第175赏析手法第2段: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 “欢叫”“冲”“跑”;动作描写第8段:“互相祝贺,互诉衷肠”。行为描写第24段:“我”骑着马一口气跑了三十多里地,一头的汗

12、。动作描写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描写了欢乐热烈的场面。 会场上欢呼“长征万岁”等。场面描写正面描写赏析手法与邓小平同志的对话,以及毛主席的宣讲 语言描写第39、42段:“他扳着手指说”毛主席说到这里略略停顿了一下” 细节描写第2,42段:我们都很高兴”,“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心理描写 正面描写赏析手法开头部分“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灿烂的阳光烘托出指战员灿烂的心情;文末部分“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太阳的笑脸就是在烘托和映射指战员的笑脸。 环境描写侧面描写问题探究自然环境的恶劣物质资源的匮乏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路途的遥远课文中说,红军

13、“度过了长途跋涉、征战万里的艰难岁月”,根据课文内容,特别是毛主席的讲话,对长征的艰辛加以概括说明.问题探究本文详细地描写了围歼敌人的场面,请结合相关的段落谈谈这一场面描写有何特点。作者描写该场面时多用_描写,抓住了人物的_、_进行细致的描绘,营造了_氛围;又通过写_状况,如“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餐丽,硬给马拖着跑了”这一细致的描写,形象地再现了_。通过这个画面的描写,让读者_中,引起了读者的_,同时对_有了更深的理解。细节动作心理战前紧张的红军迅猛进攻及敌人落败的敌人溃败的狼狈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战争场景共情长征意义问题探究从字数上看,吴起镇战役600多字,千佛山

14、除恶100多字,详略差异是明显的,你如何理解作者这样的安排?回忆录中对场景详略的处理,往往与作者的个人体验有关。杨成武将军参与了吴起镇战役,情感体验充沛,伏击时的紧张,作战时的豪情,取得战果的喜悦,得知战友牺牲的沉痛,可以传达给我们的有很多;而千佛山除恶的相关内容,只能从战报,或者由战友转述获悉,就一笔带过了。详略得当问题探究这篇文章展现了红军怎样的形象特点?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_,刻画了红军战士们_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_;刻画了红军战士们_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_,刻画了红军战士们_的形象;通过对_描述,刻画了红军战士们_的形象。歼灭敌人的追剿骑兵团骁勇善战、有勇有谋消灭反动

15、民团为人民服务、热爱人民见到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感到亲切热爱中国共产党长征过程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长征胜利的意义一是红军在思想上向所经过的地区播种革命思想;二是在长征途中,长征是红军鼓励各族人民实现独立自治和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权,“建立了数播种机百个县、区的苏维埃政府”;三是招收革命战士,“扩红数千人”四是锻炼了队伍,经过长征考验的人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理解。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以其在长征中体现出的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所以“长征是宣言书”。红军在长征途中,以实际行动向所经过的省区宣传党的思想,宣传红宣传队军的道路才是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长征胜利的意义借毛主席之口,交代长征的全部历程,认为长征真正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揭示长征胜利的伟大成就和重要历史意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