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 C )_的科学?A心理过程 B认识过程 C心理现象 D心理特征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_( D )_。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 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C能力、气质和性格 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3人的个性心理是通过_( D )_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 认识过程; B 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 心理过程。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_( D )_。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5.心理活动又被称为_( A )_。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C
2、理性活动 D.心理状态6.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是_( C )_。 A 情绪; B需要; C 想像; D 兴趣。7.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_( C )_。A.客观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个别化原则8.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_(C )_原则。A 客观性; B 发展性; C 系统性; D 教育性。9.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依据别人可以观察并加以检验的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 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_( A )_原则。A 客观性; B 发展性; C 系统性
3、; D 教育性。10.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C)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法11、由实验者主动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发生变化的因素,称作_( D )_。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无关变量; D 反应变量。12.心理学体系的二分法是把心理分为_( C )_。A.心理过程与个性 B.情感与意志 C.认知与意向 D.内容与形式13.以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_( A )_。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认知主义14.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是_( B )_。
4、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认知主义15.强调心理学应该以正常人为对象的心理学流派是_( C )_。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认知主义二、填空题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 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2.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 个性心理 两大部分。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 情绪和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4.个性是个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 心理特征 的总和。5.个性心理持征包括能力、 气质 和性格。6.个性结构包括 个性倾向性 和个性心理持征。7.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
5、想象和 思维,注意 。8.从学科性质上讲,心理学是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双重性质的 中间 学科。9.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的任务是 描述 和 测量 ,即在质和量上确定心理活动的基本事实,也就是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10.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包括寻找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即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 解释 和 说明 。11.心理学研究的第三个方面是能够 预测 和 控制 行为,也就是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12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华生的行为主义及马斯洛的 人本主义 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理论流派。三、名词解释1.心理: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2
6、.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3.认识过程:个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四、问答题1.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范围? 答:人的心理现象很复杂,但不是杂乱无章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成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量两大范围,心理过程指人类共同拥有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它包括三个方面: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是人们共同具有的心理活动。个性心理由两方面组成: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2. 心理过程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答:心理过程指人类共同拥有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人的心理现象
7、是在时间上展开的,它表现为一个过程,即人的心理过程。它包括三个方面: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为通过自己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对事物进行深一步的了解,这里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现象,属于人对周围环境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为在认识他人或客观事物时,会对其对象产生一定的态度,如满意、不满意,喜欢、厌恶,愿意接近或者避之不及的主观体验;意志过程为一个人有意识地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行为方式,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活动就是意志过程。3. 试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答: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都是一个有其发生
8、、发展和完成的完整过程,我们通常称其为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这三个过程又简称为知、情、意过程,它们彼此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人的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情绪、情感活动;意志过程又总是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前提,而人的情感和意志活动又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第二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1.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A)年A. 1903 B. 1904 C. 1905 D. 1906 E. 19072.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ABCDE)A. 学生 B. 教师 C.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E. 教学环境3. 学生的群体差异
9、主要指的是(ACE)的差异A. 年龄 B. 学习方式 C. 性别 D. 智力水平 E. 社会文化4.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D)A. 桑代克 B.斯金纳 C. 华生 D. 布鲁纳 E. 韦纳5. 教师这一教学过程中的要素涉及的内容有(ABCD)A. 敬业精神 B. 专业知识 C. 教学风格 D. 专业技能 E. 教学手段6. 在学预交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其主要表现为(BCD)A. 教学课件 B. 教学大纲 C. 教材 D. 课程 E. 教案7.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命名为专著A. 斯金纳 B. 布鲁纳
10、C. 华生 D. 桑代克 E. 维特罗克8.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E)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潘菽 D. 房东岳 E. 廖世承9. 1868年,饿过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B),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因此,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E.教育学10. 学习的主体因素,指(A)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手段 D. 教学环境 E. 教学媒体11.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B)A. 教学媒体 B. 教师 C. 学生 D. 教学环境 E. 教学内容12.
11、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ABCDE)A. 实物 B. 文字 C. 口头语言 D. 图表 E. 图像二、填空题1.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设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机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2.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是关于(学习动机)的论述。3. 小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4. 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专著于191
12、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学心理大纲)。5. 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与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6. 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7. 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8. 教学环境中,物质环境涉及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9.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10.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的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11. 学生可以从群体
13、差异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中包括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和社会文化差异。12. 维果斯基创立了心理学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13. 1877年,俄国教育与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三、辨析题1.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内容丰富,并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错误。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内容丰富,但并
14、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2. 小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科学。他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这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错误。小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他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3.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而展开的,由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这两个过程交织在一起。错误。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个系统过程,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15、这三个过程交织在一起。四、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概况。答:教育心理学从最初附属于普通心理学或融合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的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
16、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整,内容越来越丰富。2.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答: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的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是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做更多的控制。(2)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3)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共享教与
17、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如同伴辅导、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等,从而使学生把个人的科学思维与同伴合作相结合。(4)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此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探讨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探讨如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其获得知识并培养其学习能力等,这些研究为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融入了新鲜血液。3. 简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种过程。答: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三种过程:(1)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
18、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如教学目标的选择、题材的安排以及环境的设置等),组织教学活动(如讲演、讨论、练习以及实验等),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如信息的呈现、课堂提问与答疑等),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端正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他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4.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答:(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
19、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五、论述题请阐述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要素。答: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学生特征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过程多姿多彩,学生的差异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等差异;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2)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题,但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地位。教师在组织教学、协调其他各种因素中其关键作用。教师这一要素包括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学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宏观上是有社会
20、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4)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和容量的大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教学环境教学及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第三章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填空题1. 影响个体发展的
21、主要因素影响遗传素质 和 环境与教育 个人内在动力 。2. 先天遗传因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 物质前提,发展的可能性、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 ,环境使个体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变 现实性 ,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3.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快速性 性协调性 开放性 可塑性 。4.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过渡性 动荡性 社会性 隐蔽性 。5. 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由 “经验型” 向 “理论型” 发展。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由 “经验型” 向 “理论型” 发展。二、单选题1.下列体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观点有 (A) A.心理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B.心理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关键期
22、C.心理发展是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D.心理发展各方面会因人而异。2.下列体现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观点有 ( B ) A.心理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B.心理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关键期 C.心理发展是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D.心理发展各方面会因人而异。3.下列体现心理发展的差异性的观点有 ( D ) A.心理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B.心理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关键期 C.心理发展是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D.心理发展各方面会因人而异。4.智力发展的最好时机 ( B ) A. 学前期 B. 小学 C初中 D.高中5.表情变化如同“晴雨表”的时期是。 ( B )A. 学前期 B. 小学
23、C初中 D.高中6.形成良好的品德时期是 ( C )A. 学前期 B. 小学 C 初中 D.高中8.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中,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的时期是 ( C ) A.儿童早期 B.学前期 C.青春期 D.成年期9.“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 ( D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冯特 D.维果斯基10.最近发展区是指 ( D ) A.心理发展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最小可能水平 B.近期个体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个体不依赖外界帮助,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 D.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11.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发展理论是 ( B ) A.认
24、知发展理论 B.人格发展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社会发展理论12.认知主义学派的代表皮亚杰提出心理发展理论是 ( A ) A.认知发展理论 B.人格发展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社会发展理论13.维果茨基提出心理发展理论是 ( C ) A.认知发展理论 B.人格发展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社会发展理论14.埃里克森提出心理发展理论是 ( D ) A.认知发展理论 B.人格发展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社会发展理论15.本我遵循的原则是: ( A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直观原则 D.道德原则16.自我遵循的原则是: ( B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
25、.直观原则 D.道德原则17.超我遵循的原则是: ( D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直观原则 D.道德原则18.中学生认知水平处于: ( C )A.前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19.维果茨基认为形成高级心理机能的中介工具是 ( A )A.语言 B.记忆 C.想象 D.情绪20.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是 ( A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适应三、多选题1.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BCD )A.顺序性方向性 B.不平衡性C.差异性 D. 连续性与阶段性2. 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 ABCD )A.遗传素质 B.环境 C. 教育 D
26、. 个人因素3 遗传因素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 ( ACD )A 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B.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 C.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 D. 提供发展的可能性。4.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是 ( ABCD )A.成熟 B.练习与经验 C.社会性经验 D.平衡5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的 ( ABD ) A.自我 B. 本我 C.特我 D.超我6人的心理发展包括 ( ABCD )A.个性发展 B.认知发展 C.社会性发展 D.人格发展7.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ABCD )A.前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8 维果
27、茨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有: ( BD )A.认知发展水平 B.现有的发展水平 C.评价发展水平 D.潜在的发展水平四、辨析题1.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环境与教育的作用。2.中学生心理发展处于成熟、半成熟的阶段。3、心理机能总是由高级向低级转化的。4、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遗传决定了人的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5、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从量变到质变过程。6、成人感是在高中阶段产生的。7、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一个好时机。8、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勤奋进取与自贬自卑。9、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是儿童主体的图式在与外界环境相互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同化与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10、皮亚杰认为11岁
28、以前的思维以具体事物来进行的。五、名词解释心理发展:图式:最近发展区六、简答题1.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如何理解教育起主导用途的因素?3、简述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4、有代表性的心理发展理论有哪些?这些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5、如何利用关键期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七、案例分析案例1、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说有一位名叫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家的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使同族人按照辈分、亲疏的宗法关系和谐地相处为内容,传送全乡的秀才观赏这首诗。从此
29、,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仲永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地人们便以宾客的礼节对待他父亲;有的用钱请仲永题诗讨取仲永的诗作。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过了十几年后,方仲永的表现和和普通人差不多了。问题:1、方仲永的为什么最终成为一般人? 2、你在这个故事得到什么启发?答:1、方仲永的通达聪慧就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条件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很多。他最终成为常人,就是因为他的父亲看到方仲永所做的诗文得到很多的实惠,对此他感到有利可图,因此父亲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他的才能没有
30、通过后天教育继续提高所造成的。2、根据自己体验和感受作答。案例2、根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夫子与学生公西华正在座谈,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孔子答:“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一会儿,冉由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公西华不明白教师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孔子解释说:“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由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问题:1、孔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有何启发? 回答要点:1、(1)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差异。从心理学角度看就是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是学生的能力、兴趣、
31、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文中子路总是一个好胜之人,冉由是一个畏缩,孔子根据学生的特点,主要采取了补偏救弊教育方法:孔子对子路采取“退”的方法,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对冉求有点畏缩就采取“进”的方法。这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在孔子的教育下,他的许多学生如颜渊、 子贡、季路、子游等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方面都有拔尖人才。(2)孔子这样这样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教育 ,这是因材施教的体现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组织和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这里的“因”是根据、适应的意思;“材”就是学生的实际, “因材”是“施教”的基础,“施教”是“因材”的必然要求。“因材”是手段,
32、目的是为了“施教”。然而,由谁来“因材”,有谁来“施教”呢?这当然是教师也即人来完成。因此,孔子先认识“材”了解“材”( 子路总是好胜,冉由畏缩),进而根据“材”的不同去实行不同的教育(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由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使“材”各得其所,各遂其志,迅速成长。 2:启发要点; A了解学生和培养学生相结合,在教学中,要观察学生的个性差异,掌握他们的气质特点,把他们“分门别类”,然后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的性格、气质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因势利导,取长补短,用不同的手法达到统一的教学目的。B、统一要求和个别对待相结合在教育和教学中,必须根据个性和共性
33、辩证联系的观点,深入了解每个学生,从多种多样的个性中概括和把握学生的共性,把教学措施主要建立在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即相近的智力水平、相近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但是共性寓于个性中,并且共性只能大致地而不能完全地包括一切个性。因而还要有相应的教育措施以适应学生个性的不同。c、培养优秀生和面向全体学生相结合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精心培养优秀生,热情帮助后进生。因材施教的“材”没有优差的意思,只是“实际”、“特殊性”的规定性,后进生也具有“实际”,这也是个别施教的充分前提。D、因材施教和因教而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存在着相互适应的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根据学生实际施教,主
34、导的关键正是激发学生的自觉能动性,而学生的适应如果是能动的,必然会对教师的影响择善而从,不善而改。案例3、跳一跳就摘到张老师根据学生王军的个性特点,为他设定“跳起来,摘桃子” 的方案,即设定一个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一个目标实现就兑现他需要的东西:如一件心仪的学习用具、体育用品、玩具等等。王军一直按照这计划坚持到高考,最后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问题:1、张老师所设定“跳起来,摘桃子” 的方案体现了维果茨基的什么理论? 2、请点评张老师的方案。答:1、体现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2、张老师根据王军的实际情况,为他设立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这种“跳起来,摘桃子” 的设计方案正是“
35、最近发展区”反映,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心理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或称今天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潜在的(或称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桃子”就是目标(潜在的发展水平),对学生具有相当的诱惑力;“让”就是教师的诱导;“跳一跳”就是挖掘学生的努力程度;而“摘”就是让学生自我探究,自主地获取知识。王军按照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凭着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不停地探索,不断地体验成功,激发求知欲望,从而增强了自信心,最后取得较好的结果。当然,张老师所设计的方案中的目标是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再稍作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太高,连跳数次仍
36、然摘不到桃子,人们会认为努力也是白费劲儿,最终丧失信心;目标太低,无须跳就能摘到桃子,就使人们失去了跳的动力,不利于发掘潜能。所以目标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个体才能的有效发挥。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就是强调让学生经过努力,自主地获得知识,这个“桃子”是学生自己摘到的,而不是教师摘下来塞给学生的,学生“跳一跳摘到了桃子”自然就得到了锻炼,不仅体验了成功的快乐,而且获得了知识,形成了能力。案例4、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一学生:师:“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生:“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师:“不犯。” 生: “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师: “确定。”生:“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
37、?” 师:“没有。”(心想:这学生这么罗嗦,真讨厌。) 生: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师:“没有。” 生: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 师:“没有。” 生: “有没有残疾的或饿的飞不动的鸟?” 师:“没有。” 生: “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 师:“不算。” (已经满脑门是汗,且下课铃响)但他继续问“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师:“不会。(生气地说)生:“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师:“完全可以。” 生: “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的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老师当即气晕倒!问题:1、案例中体现了学生心理发
38、展的什么特点的?为什么? 2、面对这样的学生,你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办?答:1、案例中体现了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快速性、协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面对问题时他能够提出很多新问题,从各方面来提出假设,说明他智力发展水平较高,思维灵活,心理发展进行快速期;思维、情绪表现直接外显,没有刻意掩饰,体现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协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2、第四章 中小学生注意、感知和记忆的发展与教育(一)填空题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 和集中 。2、根据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可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 和无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3、集中性和指向性是注意定义的基本特征。4注意的特征(品质)有:注意的广
39、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的稳定性。5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6感觉的规律表现: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相互作用联觉。7知觉的特性表现为: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8、在心理学上,把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 ,它是以差别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9、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的关系呈现是反比10、记忆是人脑对 过去经历的事物 反映。11、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一个完整的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四个基本环节。12 短时记忆是指 1 分钟以内的记忆。13 长时记忆是指 1 分钟以上的记忆。(二)单项选择题1.注意概念具有的两
40、个基本特征,它们是( C)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2.无预定目的且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A.无意注意 B.集中注意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3.“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C )A.感知 B.记忆C.注意 D.思维4.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A )A.无意注意 B.集中注意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5.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D )A.无意注意 B.集中注意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
41、意6.听钟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 D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起伏7.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体现了(C)注意品质。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8.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体现了(B)注意品质。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9.上完语文课很快转移到数学课中,这体现了(C)注意品质。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10.12岁以上的少年的注意力的可以连续集中( C )分钟左右。A.20 B.25 C.30 D.4011.初二到高二时的注意
42、转移发展的特征是 ( D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下降 D.停滞1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 A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13.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说这朵花是红色的,很香,这样的心理活动是(B )A.色觉 B.知觉C.感觉 D.统觉14.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说这朵花好漂亮,这时的心理活动是(B )A.色觉 B.知觉C.感觉 D.统觉15.喝了中药后再来喝开水,觉得开水比往常的甜,这是( B )的心理现象。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C. 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16.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A )的作用。
43、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C. 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17.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C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18.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 D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19.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象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D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20.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B )特性A.整体性 B.选择性C.理解
44、性 D恒常性21. 记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C )A. 识记 保持、回忆、遗忘; B. 再现 再认、回 忆、遗忘;C. 识记、保持、再现 回忆 D. 保持、再认、遗忘、回忆22. 我们几乎意识不到的记忆是(D)A. 语义记忆; B. 短时记忆; C. 情节记忆; D. 感觉记忆23.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C )组块A. 52;B. 62;C. 72;D. 8224. 信息在短时记忆里的保持时间大约为( C )A. 5秒;B. 20秒;C. 1分钟;D. 2分钟25. 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后面部分比中间部分容易记住,原因是学习材料的后面部分只是受到( A )影响。A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C 干扰
45、抑制 D 双重抑制26. 绝大多数人都很容易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约会时的情景,这种记忆叫做(D )A. 程序记忆;B. 语义记忆;C. 陈述记忆;D. 情景记忆27. 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 B )A. 意义记忆;B. 情绪记忆;C. 形象记忆;D. 情景记忆28. 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 B)A. 冯特;B.艾宾浩斯;C. 韦伯;D. 费希纳29. 前面学习的知识对后面学习的知识的干扰作用,叫做(A )A. 前摄抑制;B. 倒摄抑制;C. 思路干扰;D. 学习干扰29. 后面学习的知识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的干扰作用,叫做( B )A. 前摄抑制;B. 倒摄抑制;C. 思路
46、干扰;D. 学习干扰31 系列位置效应表现为( D)A. 开头位置的材料记得好;B. 中间位置的材料记得好;C. 后边位置的材料记得好;D. 两头的材料比中间位置的材料记得好32、(三)多项选择题1、注意是指人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 BD )A 选择性 B 集中性 C 判断性 D 指向性2、注意的特性是( ABCD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2、注意的功能是( ACD )A.选择功能 B.迁移功能C.保持功能 D.调节功能2、注意的种类是( ACD )A.无意注意 B.集中注意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3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 ( AC )A. 同时进行的几种
47、活动都熟练的,或只有一种不熟练,其他都是熟练的;B. 同进进行的活动只能有二种且熟练。C. 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有密切联系 D. 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不一定有密切联系。4、感觉的规律有(ABCD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5、知觉的特征是( ABCD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6. 记忆具有( ABCD )四个环节A. 识记; B. 再认;C. 保持 D. 回忆7 遗忘是指(BC )A.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B.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的现象;C.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D. 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8. 遗忘理论包括
48、( ABCD )A. 衰退理论; B. 干扰理论;C. 动机性遗忘理论;D. 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9. 记忆的系统有( ACD )A. 感觉记忆;B. 形象记忆;C. 短时记忆;D. 长时记忆10. 记忆的品质包括( ABCD )A. 记忆的敏捷性; B. 记忆的持久性;C. 记忆的准确性;D. 记忆的准备性(四)判断题1注意作为一个特殊的心理状态,始终伴随心理过程的而存在。( )2、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一种伴随状态。( )3、注意转移就是注意分散。 ()4、人是不能一心二用的。 ( )5、小学生的注意范围和成人一样的。 ( )6、注意的稳定性越好,注意的转移能力越强,
49、有意注意的保持就越难。 ( )7、感觉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 )8、知觉的理解性主要受知识经验、言语的指导作用和等因素影响的。 ( )9、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 )10 长时记忆里储存的大量信息会干扰新信息的学习。 ( )11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 ( )12、120的过度学习是提高记忆效果的最经济有效的选择。 ( )1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记忆的保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 ( )(五)名词解释注意、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注意转移、 感觉、 知觉、 记忆、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遗忘、 前
50、摄抑制、 倒摄抑制(六)简答题简述注意的品质。如何将注意的规律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去?简述感觉的规律。感觉的规律有: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感觉相互作用、联觉什么是感觉,知觉?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如何衡量一个人的感觉能力?感受性和感受阈限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答:衡量一个人的感觉能力是通过感受性和感觉阈限进行的。感受性和感受阈限之间成正比关系。简述知觉特征简述中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的特点8、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因素有哪些?9、如何增强记忆力?10、简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11、简述科学的记忆方法。(七)案例分析案例一、一位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
51、,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满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问题:1、请你判断,教师如此布置教室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2、如果你是教师,你应该如何布置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室环境?为什么?答:1、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2、略案例二、.我们在听一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报告时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而在有急事等
52、公交时却觉得过得非常慢,这是为什么?其原因是:发生了时间错觉(1)因为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与性质是影响知觉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发生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一个报告,如果内容丰富、生动有趣,人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快。(2)个体的兴趣和情绪也是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及能引起积极情绪体验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低估。相反,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出现对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物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在有急事等公交车时却觉得时间过得非常慢,就
53、是这个原因。案例三、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非常熟悉的事物,用时却怎么也记不起来,可过一会时间以后,却又突然想起来了。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为什么?从心理学上讲,遗忘可以分两种: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永临时性遗忘,这是一种假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永久遗忘,这是真遗忘。平时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在一个特定时刻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过一会以后却又突然想起来了,这种现象就是一种临时性遗忘也称为假遗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干扰或紧张,过了一会,当紧张被解除或干扰被排除后,回忆或再认自然也就顺利实现了。案例四、张华对记忆一章的测验不及格耿耿于怀,他认为老师肯定不公平,因为“我已经把这一章读了三遍了!”你认为
54、还有其他可能的解释吗?参考答案:第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复述不仅具有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里的功能,而且有另外一种功能,即作为信息的传输机构将信息从短时记忆传送到长时记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复述都能把信息传送到长时记忆里。通过复述增加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里的时间,并不意味着就能增加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几率。要增加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几率,必须进行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学习者并没有努力赋予新信息以意义或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它。即使这些信息储存在长时记忆里,它也不能与长时记忆中的相似的信息产生联系,而是以一种孤立的方式存储在长时记忆里。张华的情况,可能是由于他没有采用意义学习,而是采用了机械学习。因此,虽然他
55、复习了三遍,但仍可能出现不及格的现象。案例五、原苏联心理学家查包洛赛兹做了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两组,叫一组学生用一个装好的圆规画画,用后把圆规拆散,交给另一组学生,让他们把它装配起来。这些工作完成后,出其不意地叫两组学生尽量准确地画出他们刚才用过的圆规。结果使用装好的圆规的一组学生画得不准确,漏画了许多重要零件;使用由零件装配成圆规的第二组学生,画得比较正确。为什么亲自装配圆规的一组画得更正确? 答案要点:在教学过程中把识记的对象作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能使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记忆效果明显地提高。案例六、在军事上,为避免敌人发现目标,要对物体进行伪装。二战期间,为保卫莫斯科
56、,在城市上空和四周放起了成千上万的彩色气球;战车和军营用绿色帐篷和绿色树枝遮掩。用知觉的原理解释。 答案要点:知觉选择的对象和背景区别越大越能区分,越相似越难区分。案例七、小明是个聪明性急的孩子,他每次背课文如果刚好读十遍的时候就可以背过,可他到老师跟前就背不过了,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对小明? 答案要点:过度学习的原理解释,学习程度应该是刚好掌握程度的50才能达到熟练程度。可以要小明再读5遍就可以熟练了。案例八、当我们欣赏中国水墨画时依然会把墨画的荷花和荷叶知觉为水红和墨绿,黑白电视和黑白电影依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这是为什么? 答案要点:围绕知觉的恒常性来说案例九、我们刚进入冬天
57、的时候觉得穿毛衣和棉衣很累赘,过一个月就不觉得重了;同一口是井水,你冬天觉得它很温暖,夏天觉得很清凉,其实温度没有变,这是为什么? 答案要点:围绕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来说第五章中小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发展与教育一、填空题1、_思维_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有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2、根据思维的指向不同,思维可分为_集中思维_和_发散思维_。3、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思维可分为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 和 抽象思维 。4、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 提出假设 和检验假设。5、思维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 比较与分类 、 抽象与概括 和具体化与系统化。6、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 求异 、 创
58、新 。7、思维的形式是: 概念 、 判断 、 推理 。8、思维的品质:广阔性、 深刻性 、 灵活性 、独创性、 批判性、 敏捷性 。9、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 有意想象 和 无意想象 。10、有意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 幻想 。二、单项选择题1、- A -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有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A.思维 B.推理C.问题解决 D.决策2、根据思维指向不同,可把思维分为 C 。A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B逆向思维与抽象思维C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D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3、.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B )A.间接性 B.概
59、括性C.预见性 D.抽象性4.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C )A.抽象性 B.概括性C.间接性 D.情境性5.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C )A.再现思维 B.集中思维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6、.学生能做到“多题一解”的思维活动是( B )A.再现思维 B.集中思维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7.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现成方案与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A )A.常规性思维 B.创造性思维C.直觉性思维 D.分析性思维8.在头脑中抽取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是( C)A分析 B比
60、较C.抽象 D.概括9.把抽象概括形成的对事物的一般认识应用于具体事物上去的思维过程是( D )A分析 B比较C.抽象 D.具体化10、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 B 。A.思维 B.推理C.概念 D.判断11、-A-就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也可以说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A.演绎推理 B.三段论推理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12、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思维方式形式是 C 。A.思维 B.推理C.概念 D.判断13、思维的 A 反映思维速度。A.敏捷性 B.深刻性C.广阔性 D.灵活性14、思维的 C 反映思维广度。A.敏捷性 B.深刻性C.广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合同咨询及代理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古董家具修复、安装与展览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服装店转让合同书附带品牌形象重塑及宣传推广服务3篇
- 二零二五版噪声污染检测与控制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代理出租房租赁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杭州二手房买卖合同贷款与还款指导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金融科技公司股份代持与金融信息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许可证报建代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餐饮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承包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古建筑保护监理服务增补合同2篇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
- 继电保护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2023事业单位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题库(含答案)
- 《水下抛石基床振动夯实及整平施工规程》
- 化学-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卷(一)试题和答案
- 2025年云南大理州工业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31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风电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 《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 营销策划 -丽亭酒店品牌年度传播规划方案
- 儿童传染病预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