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整理复习水平练习题_第1页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整理复习水平练习题_第2页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整理复习水平练习题_第3页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整理复习水平练习题_第4页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整理复习水平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页码 16 / NUMPAGES 总页数 16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整理复习水平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拼音集训】1. 读拼音,写词语。sng sh qng xi lng lng xng rn nio w sh l min qing xi zhi r no gung hu 2. 看拼音,写词语。shui jio hu ln q zh zh zi nn kn bo fu bn do shn shn bin po shu wn 3. 看拼音,写词语。yu zhng sh xng qng xng qng zh rng xng fn mng qin z jun lin 4. 看拼音,写

2、词语。wn hu ln du pn hn sh f ch do yn b xin kn ui wn jin zh dn yun 5. 读拼音,写词语。xin jn qn l hu hun ln ln dn zh q d l mn sh jn 【形近字词】6. 比一比,再组词。 航(_)肆(_) 撕(_)瞄(_)扭(_)杭(_)律(_) 嘶(_)描(_)纽(_)7. 比一比,在组词。 侵(_)垒(_)阁(_)拐(_)浸(_)磊(_)搁(_)别(_)8. 形近字组词。倾(_)楼(_)鸣(_)绸(_)顷(_)搂(_)呜(_)稠(_)9. 形近字组词渐(_)浙(_)臀(_)碗(_)稍(_)惭(_)晰(

3、_)臂(_)蜿(_)梢(_)10. 形近字组词坊(_)斑(_)披(_)茸(_)焰(_)访(_)班(_)坡(_)耸(_)稻(_)【词语补充】11. 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杯(_)车(_) 完(_)归(_) 势(_)可(_)(_)不及(_) (_)(_)忘食 美(_)美(_)12.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_)(_)辉煌 (_)南(_)北众星(_)(_) 不可(_)(_)(_)世(_)名 奇(_)(_)宝1上面词语中能形容某物非常有名的词语是_;说明难以估计的词语是_。2我还知道像画线词语那样描写建筑物的词语,如_、_等。13.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一(_)见(_) (_)然(_)

4、敬 半(_)半(_)(_)有成(_) (_)拳(_)掌 心(_)胆(_)14.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心领(_)(_) 古往(_)(_) 有(_)(_)先寒(_)暑(_) 秋(_)(_)藏 源远(_)(_)15. 补充词语,并将词语按要求分类。A(_)开(_)笑 B完(_)归(_) C金(_)辉(_)D(_)智多(_) E.(_)(_)沥血 F.(_)(_)忘形G.(_)心积(_) H.(_)(_)多端 I.举(_)闻(_)褒义词:_贬义词:_【修改病句】16. 修改病句。1.今天上午,全校师生和同学参观了博物馆。_2.通过读书,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_3.他穿上一件大衣和一顶帽子就出去了。_1

5、7. 修改病句。1.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干部、工人、中年人,还有学生呢。_2.爸爸笑嘻嘻的脸上显出严肃的神色。_3.平静的湖面上,有一艘船迎着狂风向对岸驶来。_4.今天下午刮了一天的风。_5.全班同学的意见基本相同,完全一致。_18. 改正下面的句子。1一辆汽车在辽阔平坦的公路上疾驰着。_2我估计这件好事大概是小明做的。_3桂花虽然开得很美,但是很香。_19. 修改病句。(1)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激烈的掌声。 _(2)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起来!_(3)教师节即将终于到来了。_20. 修改病句。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_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_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

6、一个班级。_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_【文言文阅读】21. 课内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甚:_未:_夫子:_2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杨氏之子反应很敏捷,是从“_”看出来的,他有礼貌,是从“_”看出来的。3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如草坪上“别踩我,我怕疼”;汽车后“别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提示语?请选择一句写在下面。_22. 阅读理解。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

7、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_。2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惠:受到的好处。智慧。敬词。甚聪惠(_)3读下面的句子,停顿划分恰当的一项是()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为设果,果有杨梅。”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他为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B.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2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ng y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

8、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点明心到的重要性。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_24. 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个尝新。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

9、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那众仙果退。只见那猴王脱了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却才跳下树来,簪冠着服,唤众等仪从回府。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注释)他:指猴王孙悟空。簪冠着服:戴上帽子穿好衣服。1选文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我还知道这部书和另外三部书_合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猴王说这句话的目的是( )A.不让左右仪从跟随,好在亭上休息一会儿B.不让左右仪从跟随,以方便偷摘蟠桃3把文中描写猴王摘桃、吃桃的句子画上“”。4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猴王偷灵丹B.猴王偷蟠桃25. 先选择字词的意思,再说说每句

10、文言文的意思。(1)患不知人也。()A.忧愁B.忧虑,担心C.祸患_(2)不患人不已知。()A.知道自己B.被别人了解自己C.不了解自己_(3)由,诲汝知之乎!()A.理由B.缘由C.孔子弟子,姓仲,名由_(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A.知道B.同“智”智慧C.了解_【课内阅读】26. 课文核心语段阅读:父爱之舟(节选)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读初小的时候,遇到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

11、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要缴(jio jio)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p p)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1阅读第1自然段,请你用“_”画出作者对父亲细节描写的句子。2下面哪几项是作者对父亲的细节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_)(多选)A父亲对儿子殷切的希望。 B父亲和儿子

12、之间的温情。C父亲背我上学,我从不逃学。 D父亲的丝绸汗巾是母亲的陪嫁。3将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用“/”画去。4在短文的两个自然段中,作者回忆了_、_、_三个场景,让我们感受到_5请你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你对于作者所说的“新滋味”是怎么理解的?_27. 课内阅读。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惟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13、。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1作者说“读书好”,请你从上文找出能表明“读书好”的句

14、子并抄录下来。_2作者要求大家“读好书”,从上文看,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是什么?_3作者还教给大家选择好书的方法,那就是_ 4“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三句话,分别强调了读书的哪些方面?_5下面这句话中的加点部分是两部书,请你选择其中一部,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写出书中的一个例子来加以印证,要求至少有一两句简洁的评价。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_28. 课内阅读。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场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

15、生,眼晴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 你能忍受吗 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 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1在第三自然段空白处标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用“”画出病人的“担心”。3用“”画出沃克医生的“担心”。4选段中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由(_)转变为(_)。5从病人的回答中,你知道病人拒绝用麻醉剂进行手术的原因是_。(在原文中找出句子抄写下来)2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

16、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景观_ 仿照_ 仿佛_2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排比句。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的殿堂 _的亭台楼阁 _的山乡村野 _的民族建筑4本文

17、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 _5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_30. 课内阅读。将相和(节选)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廉颇根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立下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蔺相如听说了,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

18、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康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剂弱赵国的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1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_2蔺相如为什么要避着廉顺?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品质?_3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后是怎么做的?这反映了廉颇的什么性格特点?_4从廉和蔺相如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_【作文】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