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MRI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2023年MRI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2023年MRI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2023年MRI技术操作规范_第4页
2023年MRI技术操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RI技术操作规范

(一)颅脑MRI检查

【适应证】

(1)颅脑外伤。

(2)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

(3)颅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肿瘤。

(4)先天性发育异常。

(5)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

(6)颅内感染。

(7)脑白质病。

(8)颅骨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附近有不能去除的体内金属植

人物。

(4)MK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

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

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

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

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

【器械准备】

选用头部专用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

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

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

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

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状、矢状、横轴状

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从听眦线至颅顶。

3)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作横断面T1WI、T2WI,

矢状面或冠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4)成像野:20-25cmo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

像野。

5)成像间距:10%〜50%。

6)成像层厚:5—10mm。

7)矩阵:(128X128)-(512X512)。

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

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

序一般与增强前TI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轴面、矢状面及冠状面™。

(二)鞍区MRI检查

【适应证】

(1)鞍区肿瘤。

(2)鞍区血管性疾病。

(3)颅脑外伤累及鞍区。

(4)鞍区先天性发育异常。

(5)鞍区肿瘤术后复查。

(6)鞍区感染。

(7)鞍区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附近有不能去除的体内金属植

人物。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

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

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

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

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选用头部专用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

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

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

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

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

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书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从前床突至后床突。

3)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矢状面T1WI,冠状

面T1WI、T2WI,也可加做横断面。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

的成像序列。

4)成像野:设定放大扫描FOV,根据垂体大小及扫描范围设定

米集范围。

5)成像层厚:2—5rnm。

6)成像间距:10%〜20%。

7)矩阵:128X128—512X512。

(二)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

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

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3)垂体也可行动态扫描,单次采集时间20—30S,动态采集10次。

在第一次数据采集后,立即注射对比剂;同时连续成像9次,用冠状面扫描。

(三)桥小脑角MRI检查

【适应证】

(1)桥小脑角肿瘤。

(2)桥小脑角区肿瘤样病变。

(3)颅脑外伤累及小脑角区。

(4)桥小脑先天性发育异常。

(5)桥小脑区肿瘤术后复查。

(6)内听道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附近有不能去除的体内金属植

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者(3个月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K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

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

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

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

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选用头部专用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

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正

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

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

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

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桥小脑角区。

3)成像程序: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作冠状面T1WI,横断

面T1WI、T2WE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4)成像野:20-25cmo

5)成像层厚:2〜5rnm。

6)成像间距:10%—50%

7)矩阵:128X256—256X256。

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

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

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

(四)颅脑MRA检查

【适应证】

(1)脑血管性疾病。

(2)颅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3)脑血管疾病术后治疗后随访。

(4)筛选检查脑血管疾病等。

(5)颅内感染。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金属异物等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

人物者。

(4)早期妊娠者(3个月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

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

求准备。

(3)进入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

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

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选用头部专用线圈。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头线圈内;人体长

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

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

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

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

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以脑Willis环或病灶为中心。扫描区域近端

或远端设置预饱和带,以分别获得静脉像和动脉像。如行动脉成像要在远端加预

饱和带。

3)成像程序:2D或3D相位对比法(PC)和3DMRA(时

间飞逝法TOF)0

4)成像野:20—25cm。

5)成像层厚:1—2mmo

6)成像间距:无间隔。

7)矩阵:256X256—512X512。

2.图像后处理

重建方法用MIP或SSD法,多视角重建。

(五)眼部MRI检查

【适应证】

(1)眶部肿瘤,包括眼球、视神经与眶的各种肿瘤。

(2)眼肌疾病,如格氏眼病等。

(3)血管性病变,包括眶内静脉曲张、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瘦等。

(4)外伤。

(5)非金属性眼内和眶内异物。

(6)眶内炎症包括炎性假瘤与眶内感染。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

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金属性眼内或眶内异物。

(6)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

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

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

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

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选用标准的头颅线圈或眼眶表面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

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

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眶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

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

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

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们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扫描范围上下包括眶上、下壁,前后包括眼睑至

眶尖。

3)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横断面T1WI、

T2WI,冠状面T1WI或矢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

其他的成像序列。加用脂肪抑制技术等及倾斜矢状面,成像层与该侧视神经前后

轴平行,在矢状面上设定视野范围。

4)成像野:18—25cm。也可根据眼眶大小及病变范围设定扫描

范围。

5)成像间距:10%〜20%。

6)成像层厚:2—5mm。

7)矩阵:(128X128)—(512X512)。

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

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增强后扫

描最好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必要时应做延迟扫描。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

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增强后

扫描最好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必要时应做延迟扫描。

(六)鼻及鼻旁窦MRI检查

【适应证】

(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

(2)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

(3)鼻窦肿瘤、囊肿、鼻窦炎症、息肉及新膜增厚、窦内积液、积脓等。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

人物者。

(4)MK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

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

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

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

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选用标准的头颅线圈或特殊的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

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

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

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

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首先扫定位片,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

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扫描范围包括额窦平面至上齿槽平面,前后从上

额窦前壁至鼻咽腔后部。

3)成像序列:采用常规SE序列或快速序列,作横断面T1WI、

T2WL冠状面扫描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

列。

4)成像野:18-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

像野。

5)成像间距:10%〜20%。

6)成像层厚:3—5rnm。

7)矩阵:(128X128)~(512X512)。

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

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

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七)耳、额骨部MRI检查

【适应证】

(1)听神经瘤,尤其是局限于内听道的小肿瘤。

(2)颈静脉球体瘤。

(3)耳、颍骨部同时累及颅底和颅内的病变。

(4)血管神经交互压迫。

(5)乳突胆脂瘤。

(6)耳部和领部的其他良恶性肿瘤。

(7)颍骨骨折及中耳炎等。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

的金属植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K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

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

项,按要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

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

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

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

察。

【器械准备】

选用标准的头颅线圈或耳部表面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

时使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

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

路。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干床面。

(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

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

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

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M侧翻骨部。

3)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横断面T1WI、T2WI,

冠状面TIWI。如MRI内耳膜迷路成像,一般采用长T2WI或3DSISS序列。必要

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血管神经交互压迫一般采

用3DTOF序列。

4)成像野: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

像野。

5)成像间距:10%〜20%。

6)成像层厚:2—5mmo

7)矩阵:(256X256)〜(512X512)。

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

一般与增强前T1W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

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

(八)鼻咽部MRI检查

【适应证】

(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

(2)鼻咽都肉芽肿性病变。

(3)鼻窦肿瘤、囊肿、息肉及前膜增厚、窦内积液、积脓等。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

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

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

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

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

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选用标准的头颅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

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

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

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头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

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

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应包括第1一2颈椎到蝶窦。

3)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做横断面T1WKT2WL

冠状面、矢状面TI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4)成像野:18—23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

像野。

5)成像间距:10%〜20%。

6)成像层厚:3〜5rnm。

7)矩阵:(256X256)〜(512X512)□

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

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

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九)喉及甲状腺MRI检查

【适应证】

(1)各种良、恶性肿瘤。

(2)囊肿性病变。

(3)淋巴结肿大。

(4)甲状腺肿大等。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有不能去除的体内金属植

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

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

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

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

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选用标准的颈线圈或特殊的线圈。MRI增强对比剂,必要时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颈部置于线圈内;人体

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

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甲状软骨,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

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

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用快速定位扫描序列采集矢状面、冠状面、横断

面定位图像。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包括整个甲状腺及喉部。

3)成像序列:常规作SE序列或快速序列,做横断面T1WI、T2

WI,矢状面T1WI,必要时可以根据病情辅以其他序列。

4)成像野:15—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

像野。

5)成像间距:10%〜20%。

6)成像层厚:3—8mmo

7)矩阵:(128X256)〜(512X512)。

2.增强扫描

(二)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

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

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十)面部MRI检查

【适应证】

(1)各种面部良恶性肿瘤。

(2)各种面部的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畸形、血栓形成等。

(3)面部的肉芽肿性病变。

(4)面部淋巴结肿大。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

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

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

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

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

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选用标准的头线圈或特殊的线圈。备MRI增强对比剂,必要时选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

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

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鼻根部,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

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

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

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根据病变部位。

3)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横断面T1WI、T2WI,

冠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4)成像野: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

像野。

5)成像间距:10%—20%。

6)成像层厚:3—5mmo

7)矩阵:(128X128)〜(512X512)。

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

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

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2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

(十一)颈部MRI检查

【适应证】

(1)各种面部的良、恶性肿瘤,包括咽旁、颈动脉间隙等部的肿瘤。

(2)各种颈部的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畸形、血栓形成等。

(3)颈部的囊肿性病变。

(4)颈部的肉芽肿性病变。

(5)颈部的淋巴结肿大。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或带金属植人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

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

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

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

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

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选用标准的颈线圈或特殊的线圈。MRI增强对比剂。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

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

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甲状软骨,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

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

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

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根据病变部位大小而定。

3)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做T1WI和T2WL矢状面T

1WI,也可以使用体线圈检查臂丛神经病变及上纵隔的颈部病变。必要时可根据

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4)成像野: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

像野。

5)成像间距:10%〜20%。

6)成像层厚:3—5mmo

7)矩阵:(128X128)〜(512X512)。

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

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

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

(H^一)胸部MRI检查

【适应证】

(1)肺部良、恶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纵隔肿瘤、淋巴结肿大和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肺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胸部手术后疗效的评价。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

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

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

求准备。

(3)进入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

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

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选用体部专用线圈或特殊的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

双手置于身体两旁,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

(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胸部中点,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一,

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胸部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

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

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自胸廓入口到肺下界。

3)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横断面T1WI、T2WI,

冠状面或矢状面T1WI成像。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

序列。

4)成像野:35-40Cmo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

像野。

5)成像间距:10%—20%。

6)成像层厚:5〜10mm。

7)矩阵:(128X128)~(512X512)。

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

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常规

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

序一般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部分患者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常规

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十二)心脏MRI检查

【适应证】

(1)心脏肿瘤。

(2)先天性心脏病。

(3)心肌病。

(4)冠心病。

(5)瓣膜病。

【禁忌证】

(1)装有心电起搏器者。

(2)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

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

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

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

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

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选用体部专用线圈或特殊的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

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

(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胸部中点,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

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胸部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

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

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从心底及大血管根部到心尖部。

3)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横断面和冠状面UWI、T2

WI成像。根据病变情况可加扫心脏长轴。短轴和两腔位或四腔位的T1WI、T2WI

成像。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I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4)成像野:35-40cmo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

像野。

5)成像层厚:5—10mm。

6)成像间距:10%〜20%。

7)矩阵:(128X128)〜(512X512)。

8)根据所使用全身MR机的性能决定心脏门控的形式和方法。

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

一般与增强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部分病例可

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

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部分病

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

(十三)大血管MRI检查

【适应证】

(1)主动脉瘤。

(2)主动脉夹层和假性动脉瘤。

(3)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发育异常。

(4)大动脉炎。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

人物者。

(4)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

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

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

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

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选用体部专用线圈或特殊的线圈。

【操作方法及序列】

采用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

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

(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病变部位中点,移动床面位置,使十

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病变部位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

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

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胸主动脉从主动脉弓或以上到隔面;腹主动脉从

服面到骼总动脉分又处。

3)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横断面T1WI成像。根据病

变情况可加扫矢状面或斜面的T1WI成像。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

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4)成像野:30〜40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

像野。

5)成像层厚:5—10mm。

6)成像间距:10%〜50%。

7)矩阵:(128X256)〜(512X512)。

8)根据所使用全身MR机的性能决定心脏门控的形式和方法。

(十四)大血管MRA检查

【适应证】

(1)颈动脉、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的狭窄、动脉瘤、畸形和动脉闭塞。

(2)与颈动脉、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邻近的病变。了解互相之间的关系。

(3)动脉夹层、大动脉炎。

(4)肾动脉狭窄。

(5)胸腹部静脉系统。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

属植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

按要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

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

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

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A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选用体部专用线圈或特殊的线圈。需要增强者,应准备MRI对比剂。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

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

(2)成像中心: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

准病变部位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

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根据病变需要决定扫描范围。

3)成像序列:时间飞越法(TOF)或相位对比法(PC)MRA成

像,3D、2DT0F和3DPC以横断面采集为佳。2DPC成像平面根据需要决定。一般

颈部以2DT0F为宜,胸部大血管以2D或3DT0F为宜,也可采用2DPC成像。

4)成像野: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5)成像层厚:2DT0F层厚为1.0-2.5rnm,2DPC法层厚为

30—80mmo

6)成像间距:0o

7)矩阵:(128X128)〜(512X512)□

8)根据所使用全身MR机的性能决定心脏门控的形式和方法。

2.增强扫描

大血管MRA用对比剂增强扫描,可提高血管造影的质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成像序列可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必要时可根

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2)MRA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可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

序列可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

像序列。

3.图像后处理

无论何种方法所得的MILA原始资料都需进行图像后处理,一般以最大密

度投影法MIP为常用,也可根据需要进行SSD、MPR等重建。

(十五)肝脏MRI检查

【适应证】

(1)肝良、恶性肿瘤(如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瘤等)。

(2)肝囊肿和囊肿性病变(如多囊肝、肝包虫病等)。

(3)肝脓肿、肝结核和其他肝炎性肉芽肿等。

(4)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5)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肝炎后、血吸虫性、酒精性等硬化)。

(6)Budd—Chiari综合征。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