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文言文二则三稿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文言文二则三稿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文言文二则三稿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组-2文言文二则三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伯牙鼓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伯牙鼓琴的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一、教学目标:1.会写“哉、巍、弦”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伯牙鼓琴。3.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4.探究学习,体会人物心理。5.能说出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并结合“资料袋”谈谈自己的感受。二、教学重难点:1.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2.

2、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二、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疏通字词: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它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伯牙鼓琴。学生齐读课题,弄清题意。“鼓”是什么意思?(P弹。)这里的“琴”指的是七弦古琴。学生自主学习。(1)让我们在伯牙的琴声中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标注易错字音)3. 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过渡: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点名读,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的字,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呢?我们以前也学过文言文,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吗?引导学生联系旧知,回顾学习文言文的

3、方法有哪些:借助注释,观看插图(相机板书:借助注释,观看插图)4.学生自主学习: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和插图,来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吧。5.交流反馈。(1)指名朗读,聚焦难读的句子。“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出示注释“鼓”和“之”字 ,强调“之”是代词,指代“伯牙鼓琴”,继而理解整句话的意思。“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汤”,借助拼音理解“善哉”。借助注释理解“魏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理解“若”的意思即“像”,注意句子的顺序倒装。引导学生读准节奏,读好语气词“哉”“乎”

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交流“破琴绝弦”“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2) “破琴绝弦”意指把琴摔破,把弦弄断;“足”是值得的意思,并连起来说说整句话的意思。引导学生读准节奏。(3)指名读句子和注释。(4)交流课文主要内容。(5)师小结:根据注释和插图了解大意后,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吧。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画停顿后配乐读) (6)点名读,齐读。(二)聚焦句子,想象画面1.聚焦“弹”和“听”的句子,自主学习。(1)学生朗读句子: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志在流

5、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2)学生读课文,用“”和“”分别画出伯牙鼓琴和锺子期听琴的句子。(要求铅笔勾划,蓝笔订正)(3)汇报交流,订正。2.师:伯牙弹得是什么曲子?生:关于太山的。师:他为什么要弹这个曲子呢?生:因为他心里想到的是巍峨的高山。师:“志”即心中所想,突出“志”和“太山”,点名读。师:这真是高山之曲啊,全班读。师:当伯牙心里想的是流水的时候,指尖涌出的又是什么音乐呢?生:关于流水的。师:突出这两个个词,你来读。(指名)像他这样突出“志”和“流水”,全班读。3.想象画面,感情朗读。引导:当伯牙鼓琴,心里想着高山的时候,钟子期的心中浮现的是怎样的高山呢?谁看到了

6、?(钟子期看到了巍峨的高山)文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这山特别的高?(巍巍)那好,咱们把这高高的感觉读出来,突出这个词,谁来读?(点名一女生):孩子,我感觉这山还不够高。男孩,你来!听他这么一读你看到了什么?请把你看到的读出来。山高了,你朗读的水平也高了,咱们一起来读。(学生齐读)师:在这句话里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钟子期会听?(我从钟子期曰:“善哉!”“善哉!”这个词听出来的)师:“善哉”用今天的话说是什么意思?(预设:太好了,十分的好,真妙啊)师:妙哉啊妙啊,那咱们就把这种妙哉的感觉带到这句话中去读。(自由感情地练读)咱们一起来赞美赞美!(全班有感情地齐读)4.抓“汤汤“一词谈理解:出示课件,同学们,

7、你们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我看到了滔滔不绝的江水/浩荡的江水,仿佛听到了波涛澎湃的声音。)师:突出“汤汤”这个词,把你看到的读出来。谁还想读?你来。对,读书就得这样,想象画面读出情感。(板书:想象画面)5.师生对读,读出“若太山”的气势和“若流水”的急促:伯牙弹的是关于什么的音乐?(高山,流水)子期听到了伯牙的乐曲,发出怎样的感叹?他仅仅是听到了吗?(不,他还看到了)6.子期看到了什么?这是怎样的高山,怎样的流水?(巍巍,汤汤)7.伯牙是厉害的琴仙,因为他能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色化作音乐流淌。但我认为子期更厉害,为什么?(因为他能听懂音乐,还能化为看到的画面。)8.体会知音情谊:(三)小结学法,揭

8、示主题。(1)我们读着句子,想象画面,可以像子期一样,体会到伯牙心中所念,感受到乐曲的变化。(板书:想象画面)不管伯牙的琴声在表达什么,子期都能听出来。所以,他是伯牙的-知音。(板书:知音)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凡伯牙所想到的,钟子期真的都听懂了,实在难得。这就是(指板书)知音。一起再来读这几句。(2)子期竟然知道伯牙弹琴时心中的感受与想法,真不愧是他的知音啊!所谓知音,不仅要懂音乐,更要懂心意。(四)、想象拓展,说话训练:伯牙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有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预设答案:还会有1:皎皎明月2:冬天白雪皑皑 3:徐徐清风)看图启发想象,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生答:善哉

9、乎鼓琴,皎皎兮若明月。当伯牙鼓琴志在白雪生答:善哉乎鼓琴,皑皑兮若白雪师: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答:“善哉乎鼓琴,徐徐兮若清风。(五)阅读材料,体会情谊(1)指名朗读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2)追问:锺子期死后,伯牙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3)小结:是音乐让士大夫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两人心意相通,相互欣赏,成为了知音。知音已逝,乐曲似乎也失去了意义。(4)放慢语速,带着悲痛的语气,学生再次读句子。(六)对比质疑,关注编者意图(1)伯牙破琴绝弦,“绝”的仅仅是“弦

10、”吗?他在破琴绝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预设:引导学生从伯牙的职业来考虑,破琴绝弦意味着他将不再以琴师为业,也就断了自己的前程。这更可见伯牙对和子期的这份友谊的珍视。)2.出示伯牙子期的图片。再思考,一位是身居高位,集古琴家、作曲家于一身的琴仙。一位是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扁担的樵夫。那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位身份不同,地位悬殊的人走到了一起?又是怎样的原因让伯牙死后毅然决然的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呢?预设:是古琴的魅力,是音乐的魅力,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板书:艺术的魅力)(七)PPT拓展延伸诗句,升华主题:知音世所稀。孟浩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高山流水遇知音。列子汤问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增广贤文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朋友情深,知音难觅的诗词呢?预设: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名贤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红楼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师小结:是啊,这些诗句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知音难得。那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呢?(PPT:知音难觅,知己难求。 )(八)朗读悟情,背诵积累1师:课文虽然很短,仅仅用了83个字,却向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后来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典故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播放音乐高山流水)让我们伴着这首曲子,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